古埃及有哪些灿烂文明

古埃及有哪些灿烂文明,第1张

1、文字

埃及文字创于前3500年,是一种称为圣书体的象形文字。这种文字是人类最古老的书写文字之一,多刻在古埃及人的墓穴中、纪念碑、庙宇的墙壁或石块上,所以被称为“圣书体”。

2、纸莎纸

古埃及人于约公元前2600年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张由纸莎草制成的纸。古埃及人除发现纸外,也是世界上最早懂得用纸莎草的茎来造写字的笔和用水混合黑烟灰及胶浆来制成墨水的民族。

3、狮身人面

金字塔是利用大石建成的巨大三角形建筑物,是法老的墓穴。由于古埃及人在尼罗河两岸生活及耕作,所以金字塔主要是在沙漠地区兴建。

从公元前2700 — 1800年这900年里,估计古埃及人共建筑了超过80座金字塔。而建于公元前2589 — 2566年间的“大金字塔”是最大的一座金字塔,它是为法老胡夫而兴建的。

4、天文学

古埃及拥有相当水准的天文学知识,他们通过观测太阳和大犬座α星的运行制定历法,即科普特历。古埃及人将一年定为365天,每年12个月,一个月30天,剩余5天作为节日。古埃及使用太阳历的做法是世界上最早的,这种日历和我们今天所使用的差不多。

5、数学

埃及人的数学符号系统不是我们今天所采用的进位制写法,而是用一个符号代表固定的数值,在写5时,他们会用5个代表1的符号来书写,当然排布是有一定的规则的,再有,当书写111时,他们会利用1个代表100的符号,1个代表10的符号以及一个代表1的符号来书写。

6、木乃伊

它是指长久保存的古埃及人尸体,这些尸体能保存数千年是因为它们经过特别的处理。棺木上大多还画上了美好的祝愿与咒语,祈福死者顺利通过阴阳之关。

  1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的坟墓,因其形似汉字的“金”字,中国人称之为“金字塔”。金字塔的建造始于第3王朝第一个国王乔赛尔。当时,他让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伊蒙霍特普为他设计一个坟墓,伊蒙霍特普最初设计建造了一个巨大的石造马斯塔巴,地点在萨卡拉。但乔赛尔和伊蒙霍特普自己都不满意,觉得不够庄严雄伟。于是伊蒙霍特普便在它上面又加了五个一层比一层小的马斯塔巴,这就成了现在仍可见到的乔赛尔的层级金字塔,它高612米,底边东西长1233米,南北长1074米。在金字塔的底下有走廊和墓室,在金字塔旁建有祭庙,整个建筑群则用围墙围了起来。第4王朝第一个国王斯涅弗鲁时,建造了三个金字塔。他的第一座金字塔在麦杜门,原为一个层级金字塔。后来将各层阶梯填平,成为一个角锥体的金字塔;其后,他又命人在达淑尔为其建造一座真正角锥体的金字塔,但由于设计上的误差,建到一半时发现角度太大,不得不改变角度,从而成了一座菱形金字塔,或称弯曲形金字塔。对此,斯涅弗鲁当然不满意,于是他又命人在达淑尔建造了另一座真正角锥体的金字塔。可以说,斯涅弗鲁时期是从层级金字塔向真正角锥体金字塔转变的时期。 最大的金字塔是第4王朝的胡夫国王(希腊人把他叫做齐奥普斯)时修建的,其建筑师是胡夫的兄弟海米昂,地址被选在孟斐斯附近的尼罗河西岸的基泽。该金字塔高1465米,每边边长约为230米。据说该金字塔用了约230万块大小不等的石头,平均每块重约25吨。墓室原建在塔底,后又在塔内的中部建了墓室。此金字塔的入口在塔北面离地面13米处,呈三角形,从而使塔身的重量均匀地散开,不致将通道口压垮。

  据希罗多德说,修建胡夫的金字塔共用了30年的时间,头10年是修筑运石头的道路和修建地下墓室,后20年用于修建金字塔本身,每年用工10万人。

  在胡夫的金字塔旁,还有该王朝的哈佛拉(希腊人把他叫做齐夫林)和孟卡拉(希腊人把他叫做麦凯林努斯)两个国王的金字塔。在哈佛拉金字塔前不远处有该国王的一个狮身人面像(司芬克斯),高20米左右,长50米左右,用一整块石头雕成,据说其面部是按哈佛拉的像雕成的。古埃及人认为,狮子是进入天国门户的守护者。

  在这些金字塔四周,还仆伏着许多贵族的马斯塔巴,这象征性地反映了君主专制对其臣属的至高无上的地位。

  古代埃及国王为什么要将坟墓修建成金字塔的形式呢?这有两种说法。传统认为,这种坟墓形式是埃及王陵形式自然发展的结果,即从前王朝的画墓,到早王朝的马斯塔巴,到乔赛尔的层级金字塔,最后发展成角锥体的金字塔。英国学者爱德华兹在其《金字塔》一书中提出了另外一种解释。他认为,金字塔的修建,与古埃及的宗教崇拜有关。因为,古埃及人相信人死后灵魂会升天,而层级金字塔的阶梯就是国王灵魂上天的天梯。1954年在胡夫金字塔旁的地下发现的大木船,也是用作运载国王灵魂升天的;而角锥体的金字塔则象征了对太阳神的崇拜,因为金字塔的四条棱线就形似太阳的光芒。他认为,斯涅弗鲁时期是这两种不同的宗教观念的转换时期。

  古埃及的金字塔现存约80座,起自第3王朝,止于第二中间期(新王国时期王墓不再用金字塔的形式,而是采用了岩墓的形式)。它们分布于孟斐斯附近尼罗河西岸。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但是金字塔的修建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耗费了国家的人力和财力,加剧了国内的阶级矛盾,削弱了君主专制的实力。希罗多德和狄奥多拉都记载说,人民对修建金字塔满怀愤怒,甚至可能爆发过人民起义。第5王朝就可能是在人民起义后建立起来的,无怪乎新王朝更加依赖神权势力来维护其统治。

  古王国的衰落和第一中间期 古王国末期,由于阶级矛盾的激化,王权更加依赖神权势力和地方贵族。国王们把越来越多的土地、劳动力和其他财富给予神庙和地方贵族,豁免神庙的赋税,使神庙和地方贵族的势力更加膨胀,而王权更加速了衰落。第6王朝国王培比二世的长期统治(据说他六岁登基为王,活了一百多岁)后,古王国的统一局面终于不能维持,君主专制也不复存在。第7王朝时,埃及陷入分裂混乱局面。据曼涅托残篇23所记,第7王朝的70个王只统治了70天(而且他们中的许多人可能是同时并立,而非互相承袭的);而据其残篇24,则为5个国王统治了75天。残篇记载的混乱和分歧反映了当时实际局面的混乱。从第7王朝起,埃及实已小国林立,几乎一个诺姆就成了一个小国家。每个诺马尔赫都感到自己是不再受制于人的独立王国的国王,是自己独立城市的统治者。他们往往把地方神的名字放在自己的称号之中。为了扩大自己统治的地盘,他们彼此争战不已,使局势更为混乱。

  2狮身人面像

  如果不游览一下金字塔[1],就不能说是到过了埃及。从开罗西行数公里,来到吉萨村,世界古代七大建筑奇迹之一的金字塔,便屹立眼前。在最大的胡夫金字塔东侧,便是狮身人面像,它以诱人的魔力,吸引了各地的游客。胡夫的圣旨:在公元前2610年,法老胡夫来这里巡视自己快要竣工了的陵墓--金字塔。胡夫发现采石场上还留下一块巨石。胡夫当即命令石匠们,按照他的脸型,雕一座狮身人面像。石工们冒着酷暑,一年又一年精雕细刻,终于完成了它。像高二十米,长五十七米,脸长五米,头戴"奈姆斯"皇冠,额上刻着“库伯拉”(即cobra:眼镜蛇)圣蛇浮雕,下颌有帝王的标志--下垂的长须。一只耳朵,有二米多长。“怪物”--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的头像,真的是以胡夫作模特儿的吗?不过比较可惜的是狮身人面像的鼻子被拿破仑给炸掉了,所以现在不管怎么看都是会很别扭,也有人曾想过修缮,但由于技术和修缮后的效果都不敢保证,所以有现在的样子。

  3圣书体象形文字:俗称埃及象形文字,是古埃及人使用的一种文字体系,由图形文字,音节文字和字母构成。

  它是最早的文字形式,书写正规,图画性强,使用时间是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4世纪。

  4木乃伊

  它是指长久保存的古埃及人尸体,这些尸体能保存数千年是因为它们经过特别的处理。首先,古埃及人清除尸体的内脏,然后用特制的药物浸制这些内脏,再把盐和香料涂在尸首上,以吸干尸体上的水份;最后用长布条把尸体包裹起来,尸体便不会腐烂。制造木乃伊的人是古埃及的祭司,祭司除了把尸体制成木乃伊外,还需祭祀神明及为法老在墓穴、纪念碑和庙宇的墙上刻上“神碑体”。古埃及人喜欢把木乃伊放入人形的棺木内,而这个藏有木乃伊的棺木僧被埋葬在墓穴中。考古学家在现今的埃及各地发掘出很多木乃伊。这些发现有助我们认识古埃及人的面貌及文明,亦能帮助我们研究古埃及人保存尸体的方法。

  5 纸草

  古埃及人除了发明了犁、汲水器和渠道外,还于约公元前2600年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张由芦苇制成的纸。古埃及人制纸的过程非常简单,他们首先会在尼罗河边割下芦苇,跟着把切成一片片的芦苇放进水里,然后将湿透的芦苇片横直重叠压平成一块块,风干后便成纸。古埃及人除发现纸外,也是世界上最早懂得用芦苇的茎来造写字的笔和用水混合黑烟灰及胶浆来制成墨水的民族。

  6数学

  古埃及人是最先懂得用手掌和前臂来量度距离的人群之一。最初,他们利用手指来计算数目,其后又创造了一种数字:

  |=1

  ||=2

  |||=3

  ||=4

  ||

  |||=5

  ||

  |||=6

  |||

  ||||=7

  |||

  ||||=8

  ||||

  |||=9

  |||

  |||

  7天文学和历法

  古埃及拥有相当水准的天文学知识,他们通过观测太阳和大犬座α星(即天狼星,古埃及称“索卜乌德”,意思是水上之星)的运行制定历法,即科普特历。古埃及人将一年定为365天,每年12个月,一个月30天,剩余5天作为节日。古埃及使用太阳历的做法是世界上最早的,这种日历和我们今天所使用的差不多。古埃及人把一年分为3个季节,每季4个月,他们还发明了水钟及日晷(即以太阳的倒影来计时)这两种计时器,把每天分为24小时。考古学发现古埃及人了解许多星座,如天鹅座、牧夫座、仙后座、猎户座、天蝎座、白羊座以及昴星团等。另外,古埃及人还把黄道恒星和星座分为36组,在历法中加入旬星,一旬为10天,这与中国农历的旬的概念类似。旬星概念至少是在埃及第三王朝时就已经出现了。

  由于古埃及文化有显著的星神崇拜,天文学观测和记录由祭司负责。每年夏天,当天狼星黎明前升起之时,尼罗河就开始泛滥,因此古埃及人认为天狼星是掌管圣河尼罗河的神只,因此他们建造神殿,祭祀天狼星。另外也有人认为金字塔是用来观测天狼星而建造的。通过对天狼星准确的观测,埃及人确定一年(天狼年,即一种恒星年)的长度为36525天,与现在的计算长度相当接近。古埃及人赋予太阳浓重的宗教色彩,代表太阳的神只就有数种,其中最重要的有拉和阿顿等,很多法老都以自己是拉或者阿顿的代表来统治埃及。

1、阳历03月25日的星座:白羊座 (出生日期 3月21日-4月20日)。

2、是黄道十二宫的第一个星座,这让你有着孩童般的纯真、坦率,同样,也有着与生俱来的创造力,表现出强烈的领导欲望及企图心。

3、太阳落在牡羊座的人是个急先锋,以自我为中心,想到就出发,不爱犹豫;非常享受快节奏的生活步调,冲在最前面才最有优越感。

4、牡羊座的主宰行星是火星,在火星的主导之下,羊族人活力充沛,不畏艰险;力争前茅,惟有竞争才能让你感觉到存在的价值;非常乐观,不畏挫折,在人生的舞台上积极追求成功。

古埃及文明成就  古埃及文明是四大古文明之一。古埃及人除以建筑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及制造木乃伊而闻名天下外,还发明了许多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东西。

  古埃及的文化非常丰富。创造的象形文字对后来腓尼基字母的影响很大,而希腊字母是在腓尼基字母的基础上创建的。此外,金字塔、亚历山大灯塔、阿蒙神庙等建筑体现了埃及人高超的建筑技术和数学知识,在几何学、历法等方面也有很大的成就。

   1文字

  古埃及文字创于前3500年,是一种称为圣书体的象形文字。这种文字是人类最古老的书写文字之一,多刻在古埃及人的墓穴中、纪念碑、庙宇的墙壁或石块上,所以被称为“圣书体”。

  1799年,法军上尉皮耶-佛罕索瓦·札维耶·布夏贺(Pierre-François Xavier Bouchard)在尼罗河三角洲的港口城市罗塞塔(Rosetta,今日称为el-Rashid)发现了“罗塞塔石碑”。石上刻有三种文字,分别是圣书体、世俗体和古希腊文。历史学家一直不明白石刻上“圣书体”的意思,直至1822年,法国学者尚-佛罕索瓦·商博良第一个理解到,一直被认为是用形表义的埃及象形文,原来也是具有表音作用的,这重大发现之后成为解读所有埃及象形文的关键线索。

   2金字塔与狮身人面像

  金字塔是利用大石建成的巨大三角形建筑物,是法老的墓穴。由于古埃及人在尼罗河两岸生活及耕作,所以金字塔主要是在沙漠地区兴建。从公元前2700 - 1800年这900年里,估计古埃及人共建筑了超过80座金字塔。而建于公元前2589 - 2566年间的“大金字塔”是最大的一座金字塔,它是为法老胡夫而兴建的。

  古埃及人在“大金字塔”附近建造了一座“狮身人面像”。至今仍然没有人知道建造这座由“狮身”与“人面”组成的巨大石雕的原因,他代表着法老的智慧与勇猛。一些人相信“狮身人面像”可能是金字塔的守护神,另一些则认为它是古埃及伟大文明的象征。

   3数学

  古埃及人是最先懂得用手掌和前臂来量度距离的人群之一。最初,他们利用手指来计算数目,其后又创造了一种数字:

  |=1

  ||=2

  |||=3

  ||=4

  ||

  |||=5

  ||

  |||=6

  |||

  ||||=7

  |||

  ||||=8

  ||||

  |||=9

  |||

  |||

  古埃及的数学家、几何学家,已经能够计算等腰三角形、长方形、梯形和圆形的面积。他们还推算出圆周率为316。

   4天文学和历法

  古埃及拥有相当水准的天文学知识,他们通过观测太阳和大犬座α星(即天狼星,古埃及称“索卜乌德”,意思是水上之星)的运行制定历法,即科普特历。古埃及人将一年定为365天,每年12个月,一个月30天,剩余5天作为节日。古埃及使用太阳历的做法是世界上最早的,这种日历和我们今天所使用的差不多。古埃及人把一年分为3个季节,每季4个月,他们还发明了水钟及日晷(即以太阳的倒影来计时)这两种计时器,把每天分为24小时。考古学发现古埃及人了解许多星座,如天鹅座、牧夫座、仙后座、猎户座、天蝎座、白羊座以及昴星团等。另外,古埃及人还把黄道恒星和星座分为36组,在历法中加入旬星,一旬为10天,这与中国农历的旬的概念类似。旬星概念至少是在埃及第三王朝时就已经出现了。

  由于古埃及文化有显著的星神崇拜,天文学观测和记录由祭司负责。每年夏天,当天狼星黎明前升起之时,尼罗河就开始泛滥,因此古埃及人认为天狼星是掌管圣河尼罗河的神祇,因此他们建造神殿,祭祀天狼星。另外也有人认为金字塔是用来观测天狼星而建造的。通过对天狼星准确的观测,埃及人确定一年(天狼年,即一种恒星年)的长度为36525天,与现在的计算长度相当接近。古埃及人赋予太阳浓重的宗教色彩,代表太阳的神祇就有数种,其中最重要的有拉和阿顿等,很多法老都以自己是拉或者阿顿的代表来统治埃及。

   5木乃伊

  它是指长久保存的古埃及人尸体,这些尸体能保存数千年是因为它们经过特别的处理。首先,古埃及人清除尸体的内脏,然后用特制的药物浸制这些内脏,再把盐和香料涂在尸首上,以吸干尸体上的水份;最后用长布条把尸体包裹起来,尸体便不会腐烂。制造木乃伊的人是古埃及的祭司,祭司除了把尸体制成木乃伊外,还需祭祀神明及为法老在墓穴、纪念碑和庙宇的墙上刻上“神碑体”。古埃及人喜欢把木乃伊放入人形的棺木内,而这个藏有木乃伊的棺木僧被埋葬在墓穴中。考古学家在现今的埃及各地发掘出很多木乃伊。这些发现有助我们认识古埃及人的面貌及文明,亦能帮助我们研究古埃及人保存尸体的方法。

   6 纸草

  古埃及人除了发明了犁、汲水器和渠道外,还于约公元前2600年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张由芦苇制成的纸。古埃及人制纸的过程非常简单,他们首先会在尼罗河边割下芦苇,跟着把切成一片片的芦苇放进水里,然后将湿透的芦苇片横直重叠压平成一块块,风干后便成纸。古埃及人除发现纸外,也是世界上最早懂得用芦苇的茎来造写字的笔和用水混合黑烟灰及胶浆来制成墨水的民族。

金字塔

古代金字塔绝对是古埃及发明的顶端。它们属于世界上最令人惊讶的结构。它是一个几何实心,有一个方形底座和四个相等的三角形边。纵观历史,它们主要是国王和宗教寺庙的坟墓。他们远离主要城市,他们需要几十年才能完工。

公元前2600年的吉萨金字塔(也称为胡夫金字塔,女王Hetepheres墓)是最大的金字塔。它由以下部分组成:主要的墓室(国王室),其中包含持有胡夫人身体的石棺;墙上有象形文字,描绘了埃及历史作为装饰品的各个方面;减轻重量的腔室以防止其坍塌;画廊有连接房间的大通道,空气轴作为出口等

2象形文字

考古发现认为埃及象形文字可能是最古老的写作形式。从公元前3300年左右开始。与美索不达米亚人一起,埃及人是第一批将他们的语言发展成为一种编纂形式的人。早期的形式是。

尽管他们的写作时间有所改变,但他们故意保留了原始形式的象形文字。纸莎草纸是最早用作纸张的材料,除了石头,木头等。纸莎草纸出口到地中海,罗马帝国和拜占庭帝国。他们使用混合植物胶和蜂蜡制作黑色墨水用于书写。历史上迈出的一大步是在1753年拿破仑波拿巴远征埃及时,在尼罗河三角洲发现了罗塞塔石碑。它对象形文字解密的影响至关重要

木乃伊

在古埃及,他们相信许多神和女神。而且,他们坚信来世。所以,当一位国王(法老)去世时,他的生命力(生命力)会离开他的身体,但只是暂时的。另一方面,ba是一个人的精神。保持身体很重要,因为精神会恢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古埃及人创造了一个叫做木乃伊的过程,目的是保护尸体在死后不会腐烂。使用棕榈酒和水,小心地将所有内脏器官取出并放在罐子里,除了心脏。

它被认为是这个人的本质。每个器官都有一个不同的罐子,共有四个:一个用于胃,一个用于肠,一个用于肺,一个用于肝脏。这些是重要的器官。在洗涤,干燥和包裹后将它们放回体内。罐子放在身体上。在这个过程之后,尸体被包裹在亚麻布中,放在埃及金字塔的特殊墓葬中。它们与隐藏的饰物(称为护身符)放在一起,以保护它们免受邪恶的伤害。有一个神话,所有的坟墓都有诅咒投射到任何进入的人身上。最着名的木乃伊面具属于图坦卡蒙国王,也被称为图坦卡蒙,于1922年被发现。

数学

在历史书籍中,希腊人有时会因为发明数学而受到赞誉。他们擅长数学和天文学,但事实是他们从埃及人那里学到了这一点。主要区别在于埃及的几何和算术主要用于实际应用:测量,商业交易,如何建造金字塔和切割岩石。数学不被视为理论科学。

在埃及的学校,课程包括体育,但对于那些打算继续深造的人,重点是写作(训练人物)和数学。据认为,埃及人至少早在公元前2700年(甚至可能在此之前)就引入了10个最早的基本数字系统。古埃及最古老的数学文本是公元前2000年左右发现的莫斯科纸莎草。古希腊人后来发展和改进了埃及发明的东西。

莎草纸 古埃及人于约公元前2600年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张由纸莎草制成的纸。冯骥才在《纸莎草和最古老的纸画》一文中详细描绘了制作过程:“古埃及人这种纸画所采用的纸……是直接取自尼罗河三角洲生长的一种水草,名叫Papyrus,一译纸莎草,一译纸草。

狮身人面 金字塔是利用大石建成的巨大三角形建筑物,是法老的墓穴。由于古埃及人在尼罗河两岸生活及耕作,所以金字塔主要是在沙漠地区兴建。从公元前2700 - 1800年这900年里,估计古埃及人共建筑了超过80座金字塔。而建于公元前2589 - 2566年间的“大金字塔”是最大的一座金字塔,它是为法老胡夫而兴建的。

天文学 古埃及拥有相当水准的天文学知识,他们通过观测太阳和大犬座α星(即天狼星,古埃及称“索卜乌德”,意思是水上之星)的运行制定历法,即科普特历。古埃及人将一年定为365天,每年12个月,一个月30天,剩余5天作为节日。古埃及使用太阳历的做法是世界上最早的,这种日历和我们今天所使用的差不多。古埃及人把一年分为3个季节,每季4个月,他们还发明了水钟及日晷(即以太阳的倒影来计时)这两种计时器,把每天分为24小时。考古学发现古埃及人了解许多星座,如天鹅座、牧夫座、仙后座、猎户座、天蝎座、白羊座以及昴星团等。另外,古埃及人还把黄道恒星和星座分为36组,在历法中加入旬星,一旬为10天,这与中国农历的旬的概念类似。旬星概念至少是在埃及第三王朝时就已经出现了

古埃及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 。其建筑分为3个主要时期:①古王国时期的建筑以举世闻名的金字塔为代表。古埃及的建筑师们用庞大的规模、简洁沉稳的几何形体、明确的对称轴线和纵深的空间布局来体现金字塔的雄伟、庄严、神秘的效果。②中王国时期的建筑以石窟陵墓为代表。这一时期已采用梁柱结构,能建造较宽敞的内部空间。建于公元前2000年前后的曼都赫特普三世墓是典型实例。③新王国时期的建筑以神庙为代表。它主要有围有柱廊的内庭院、接受臣民朝拜的大柱厅和只许法老和僧侣进入的神堂密室 3 部分组成 。其规模最大的是卡纳克和卢克索的阿蒙神庙。

古埃在建筑,雕刻,绘画和工艺美术等领域,都有辉煌的成就。

埃有人想信人死后可以在另一个世界里继续“过活”。就像植物在冬季死去,来年可以再生一样。他们崇拜的大神之一——执掌“阴司”的奥西利斯,就同时掌管着给植物带来苏生的洪水,而奥西利斯本身,也曾是给敌人杀死,后来经他的妻儿的法术才得以重生的。所以埃及的祭司们相信:只要把法老王的遗体保存起来,他们就可以在墓室内和墓室外继续“生活”。这样产生了著名的“木乃伊”(经药物泡制、包扎和密封的尸体)以及装饰豪华的棺匣和牢固的金字塔。

古埃及人的宗教思想还宣扬人的灵魂无所不在,金字塔越是庞大稳固,法老王也就可以永生不朽。有力学上说,这个底边广阔,体积宏大的方锥体,的确最为稳固,而在心理的感受上它也确实让人觉得“不可动摇”。

在卡夫利法老王的金字塔旁边,伏卧着高达二十米的巨大石雕“司芬克斯”——人首狮身像,这个怪物在战乱和风沙的侵袭下,其面部呈现出一种朦胧的神秘感,所以人们常把“司芬克斯的笑容”作为一种神秘表情的同义语。

古埃及的雕刻和绘画的独特面貌,令人一眼就能看得出,而且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神和君王的崇拜,要求按照“应有”的样子,而不是实际看到的,把他们表现为尽可能地充分和完满,由此而造成了一定的格式。比如,法老王的立像常是左脚在前,坐像则必是两手搁在膝上,右手握拳左手平伸,并且保持着丝毫没有转侧的所谓“正面律”。

作品《拉荷特普及其妻诺夫尔特公主像》是古埃及双人坐像的最初代表,按照古王国时期人像雕刻的惯例,用石灰岩制作的雕像通常是着色的。因男子常在户外活动,风吹日晒,故躯体涂以棕色。女子深居简出,躯体涂以淡**,这两尊雕像线条柔和,舒展。为追求人物相貌的逼真,埃及雕像善于运用各种材料突出人物眼睛的生动性,用铜做眼睑,乳白石英作角膜,透明水晶作虹彩,并嵌以磨光的微粒黑檀木作瞳孔,使之在透明的水晶中发生光辉。

《涅菲尔蒂王后像》是埃及新王国时期具有革新精神的代表作,强调艺术要从理想化的表现中解放出来,真实地描绘人及其周围的世界,作品摆脱了长期以来的神化倾向,努力表现出人的特性,真实地刻画了一个古代东方美丽女性的形象,自然生动,脸部洋溢着活力和女性的美,完全摆脱了过去王后雕像只是强调其高贵地位的旧手法。

古埃及人由于崇奉太阳神“拉”和地方神“阿蒙”,所以各地为“拉”和“阿蒙”神建造了许多神庙,卡纳克阿蒙神庙便是其中最著名的。建于公元前1800多年,占地2428公顷,由许多部分组成,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柱厅,站在大厅中央,四面森林一般的巨大石柱,给人造成一种神秘而又幽深的感觉。

阿布辛贝勒神庙是埃及石窟神庙的代表作,是在尼罗河岸的一个悬崖上开凿的。神庙前耸峙着四尊高21米的摩崖巨像,这是新王国时期拉美西斯二世自己的雕像。雕像面向东方倚山而坐,好像是从山崖中长出来的。

太阴历

这是古埃及出现较早的历法,并结合星象(特别是天狼星)的季节变化进行优化,后者的变化周期是恒星年,可近似视作是回归年长,之间相差只是10来分钟。但由于太阴历的年长与回归年不通约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之后该历法被政治活动逐渐废弃,极少见于历史文献中的纪年,只用于宗教性的事务,同时埃及人也依据其与季节的关系指导生产。

太阴历的月首始于新月,每月29或30天,每天都有各自的名称,其中部分与月相有关。每年由12或13个月组成,月份名称可以参考这里,不过关于第13个月的安排规则,今人知甚少。与其他使用太阴历地区的普遍现象不同,古埃及太阴历的一日之始是早晨而非傍晚。

民用历法

古埃及的民用历法是所谓的Annus Vagus(“徘徊年”,Wandering Year),每年365天,分为3个季度12个月,每月3周,每周10天,另有额外的5天在年末(也有说是年初)作为节庆时间,依次对应冥神奥西利斯、太阳神何露斯、黑暗之神塞特、生育女神伊希斯与死亡女神尼芙蒂斯的生辰。现在一般将古埃及历法视为公历的渊源。有个问题是,为什么很多历法都作类似的安排,空出5天不属于任何月份呢?

民用历法的基础的尼罗河的水位,由此划分出Akhet(洪水)、Proyet(生长,相当于冬季)与Shomu(收获,相当于夏季)三个季度。这是由于尼罗河泛滥可以让土壤更为肥沃,对于埃及的民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从这个角度来看,与其说古埃及历法是太阳历或天狼星历,倒不如说是尼罗河历。月份表示只是某季度第几月而已,如I Akhet是每年第一个月,II Proyet是第4个月。日期也只是用某月第几天的方式表示。

古埃及季度名的象形文字表示

中王朝与新王朝时期,各月分别有了自己的名称,自I Akhet起,依次为:Tekh(Dhwt)、Menhet(Pa-n-ipt)、Hwt-hwr(Hwt-hwr)、Ka-hr-ka(hwr)、Ka-hr-ka)、Sf-bdt(Ta-’b)、Rekh wer(Mhyr)、Rekh neds(Pa-n-amn-htpw)、Renwet(Pa-n-rnnt)、Hnsw(Pa-n-hnsw)、Hnt-htj(Pa-n-int)、Ipt-hmt(Ipip)、Wep-renpet(Msw-r’),其中括号中的是新王朝时期的称呼。

民用历沿用先前的太阴历习惯,以天狼星偕日升(约合公历的7月19日前后)为一年的起始,这最早见于公元前三世纪第一王朝的历史记载,实际采用时间则要更早些。天狼星偕日升标志着尼罗河在旧王国的国都——孟菲斯泛滥。

由于365日比实际的回归年长要短上1/4天左右,每隔4年,新年时间就要比实际提前1天,每过1460个回归年则提前一年,这是所谓的天狼星周期。有说法是古埃及历年与回归年之间的差异正是“徘徊年”之名的由来。

到了公元前3世纪,托勒密三世颁布命令,决定每4年设置一个闰年。不过这一改革当时遭到了农民的反对,原因是旧历与农业生产紧密关联。直到公元前1世纪,置闰规则才为改革后的亚历山大历真正采用,并于公元前22年首次置闰,闰日不属于任何一个月,而是附加在空余出的几天中。

古埃及民用历法的一天也是始于早晨,也许是日出时分,但具体时刻不很确定。一日之内的时长是不固定的,每天白天分为12小时,晚上也分为12小时。

以上都没有什么困难的地方,个人看来真正的难点在于古埃及的纪年方式。长度大于一年的时间用法老即位后的第几年来表示,也就是“某某法老某年”的格式。具体某天的表示方式就是:第某年,某季度第某月,属某法老统治时期。在新旧法老交替的年份,新法老即位后,年数随即从旧法老的最后一年更改成新法老的第一年,次年为新法老第2年,以此类推。此外还有几种比较麻烦的情况,其一是某时期有两位法老联合执政,存在两种年号并行的情况,如托勒密十世14至17年与克利奥帕特拉三世8至11年是同一时期,这样的情况一共出现过5次。另外还有一种可能是,埃及法老同时出任叙利亚的统治者,两国分别纪年,托勒密六世与克利奥帕特拉七世统治时期有此情况。这些在现代的转换程序中应该都算是让人头疼的问题,必须先对埃及历史有详尽的了解。恐怕这也是几乎无人用古埃及历法表示当今日期的原因。

准太阴历

准太阴历的基础是民用历法,但并不取决于天狼星,主要作用是确定宗教节日的时间。其置闰法则是,倘若太阴年的新年早于民用年,则设置闰月,后来则有了25年的置闰法则。

此外古埃及还有类似现代财政年度的设置,见于托勒密二世19至27年与托勒密四世统治的数年间。财政年始于II Peret第1天,终于I Peret第30天,其他同民用历法。在托勒密的《天文学大成》等天文记载中,还出现了若干不用法老年号表示的特定时期,很是烦琐,暂且先不去理会了……

除了后来衍生为公历的一年365天设置,古埃及历的另一贡献是对黄道十二宫的划分,他们在新王国时期已经知道了四十多个星座,考古学家在墓地和神庙中获得了类似“星位图”的记录。

埃及人很早就制定了历法(起算年代又公元前4241年、公元前4236年等说法)。马克思说:“计算尼罗河水涨落的需要,产生了埃及的天文学。”古代埃及人把每年一度尼罗河水开始泛滥的日子(大约在6月15日左右潮头到达孟菲斯)定为一年的开始,这一天在下埃及(古埃及尼罗河下游的部分)适逢天狼星与太阳同时出现在地平线上。古代埃及人按尼罗河水的涨落和农作物生长的规律,把一年分为三季(泛滥季、耕种季、收获季),每季分为4个月,一年共12个月,每月30天,岁末增加5天节日,共计365日。这是人类历史上产生的第一部太阳历。但它同回归年即太阳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相比有四分之一天的误差,每过一百二十多年将有一个月的出入,如此累进一千四百多年以后方可周而复始。古埃及人已经知道这项历法的缺点,但因为行之已久难于纠正,只好由官方做些临时调整。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以埃及历法为基础,制定“儒略历”(“朱里亚历”即“凯撒历”);到16世纪又经改革,产生“格里高利历”(简称“格里历”),这便是今天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通用的“公历”的由来。

古埃及的文字

古代埃及文字的形体的演变可分为四个阶段:1、象形文字:我们所知道的最早构成体系的古埃及文字材料,是象形文字,这种文字体系产生于公元前3000年。2、祭祀体文字:为实用和方便起见,书吏又将象形文字的符号外形加以简化,创造了祭祀体文字。3、世俗体文字:它是祭祀体文字的草写形式。与祭祀体文字对比,世俗体文字的连写形式更简单,已不具有图画特点,它的书写方向保留了祭祀体文字的传统。固定从右往左。4、科普特文字:它是古埃及文字发展到最后一个阶段的文字,深受希腊文、圣经文学的影响。 埃及文字由表意符号、表音符号和限定符号三部构成。

表意符号是用图形表示词语的意义,特点是图形和词义有密切关系。例如:表示水就画了条波形线≈,画一个五角星“★”表示“星”的概念。

表音符号是了把词语的发音表示出来,取得了音值。例如:猫头鹰的图形用作音符时,读[m]音,已失掉“猫头鹰”的含义。表示门闩的图形符号,代表 音,而另一个表示小山坡的符号,则用来表示[k]音。

限定符号是在表音符号外加上一个新的纯属表意的图形符号,置于词尾,以表明这个词是属于哪个事物范畴的。限定符号本身不发音。例如:在象形文字中,“犁杖”和“朱鹫”这两词的音符完全相同,都有两个辅音组成,读音为hb区别词义的方法是:在hb后分别加上表示“犁杖”和“朱鹫”的限定符号。把表意符号、表音符号和限定符号适当组合起来,便可构成完整的句子。

古埃及的度量衡

古埃及最重要的长度单位是钦定的腕尺,长度是从肘至中指尖的长,约合2062英寸。在象形文字中用前臂和手表示,读作迈赫(meh)。腕尺又被分成7掌或28指,每掌等于4指。边长为一腕尺的正方形,它对角线(长2916英寸)的一半,叫做雷曼(remen),可分成20指,是第二个长度单位,也是丈量土地的主要单位。还有一种腕尺,只有1772英寸,分为6掌。腕尺乘以100的积,叫哈特(khat),是丈量土地的基本单位。这一长度的平方,即10000平方腕尺,也是一个耕地面积的单位。

古埃及人主要的容量单位是哈努(henu),合290±03立方英寸,10哈努为一哈加特(heqet)。以次为基础再进行各种倍加,形成更大的谷物容量单位。另一容量单位是哈尔(khar),等于一立方腕尺的2/3,或相当于一个直径为9掌,深为一腕尺的容器容量。容量与水存在某种近似关系,因为一哈努的水重5德本(deben)。看来,容量单位乃源于水的重量单位。德本是一种同名的踝饰的重量,它的1/10叫加德特(qedet),即戒指的重量。

发达的古埃及的天文学

在非洲的尼罗河流域,曾有过繁荣的古代埃及文明。埃及的观天工作最初是由僧侣们担任的,他们注意观测太阳、月亮和星星的运动,并从很古的时代起就知道了预报日食和月食的方法。可惜,这种方法是严格保密的,详细情况不得而知。

古代埃及人制定了自己的历法。马克思说:“计算尼罗河水涨落期的需要,产生了埃及的天文学。”这就是说,天文学知识的产生来自于对自然界的观察。每年6月,尼罗河洪水泛滥,从上游冲来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得以茁壮成长。由此,埃及人产生了“季节”的概念。

古埃及的历法是从观测大犬星座得到的。大犬星座在我国被称为天狼星,在古埃及则称为“索卜乌德”,就是水上之星的意思。上面说过,古埃及的文明和尼罗河的泛滥有密切的联系,他们发现三角洲地区尼罗河涨水与太阳、天狼星在地平线上升起同时发生,他们把这样的现象两次发生之间的时间定为一年,共365天。把全年分成12个月,每月30天,余下的5天作为节日之用;同时还把一年分为3季,即“泛滥季”、“长出五谷季”、“收割季”,每季4个月。希罗多德说:“埃及人在人类当中,第一个想出用太阳年计时的办法,……在我看来,他们的计时办法,要比希腊人的办法高明,因为希腊人,每隔一年就要插进去一个闰月,才能使季节吻合,……”。

在公元前三四千年的时代,每当到夏天,天狼星从东方在黎明前升起来的时候,尼罗河就开始泛滥。埃及人把这看作是圣河泛滥的预告,因而视天狼星为神明,顶礼膜拜。他们修造庙宇,祭祀天狼,祈求丰收。埃及女神爱西斯的庙门正对着天狼星升起的方向。也有人认为著名的埃及金字塔就是用来观测天狼星用的。

非常有趣的是,天狼星的埃及象形字也是三角形的,很像金字塔的形状。古埃及人把这一次黎明前天狼星从东方升起,到下一次黎明前天狼星又从东方升起之间的时间为一年,并把黎明前天狼星升起的一天定为岁首,这叫做狼星年。狼星年的长度是36525天,于今天的精密数字3652422天很接近。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太阳历,是现行公历(又称阳历)的祖先。

埃及人把昼和夜各分成12个部分,每个部分为日出到日落或日落到日出的时间的1/12。埃及人用石碗滴漏计算时间,石碗底部有个小口,水滴以固定的比率从碗中漏出。石碗标有各种记号用以标志各种不同季节的小时。

古埃及的占星学是很发达的。正如古埃及文明的特色一般,他们的十二星座也是以古埃及的神来代表的。

埃及人除了知道北极附近的星星之外,从出土的棺盖上所画的图象上可以肯定,他们认识的星象还有天鹅座、牧夫座、仙后座、猎户座、天蝎座、白羊座以及昴星团等。埃及人认星的最大特征是把赤道附近的星星分围36组,每组可能是几颗星,也可能是一颗星。每组管10天,所以叫做旬星。当一组星在黎明前恰好升起的时候,就标志着这一旬的到来。现在已发现的最早的旬星文物是属于第三王朝的。注:从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332年,埃及共经历了31个王朝。

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是第四朝法老齐阿普斯在开罗附近建造的。塔身高1465米,塔底每面长230米,共计占地大约52 900平方米。全塔用巨石230万方,每方平均重约25吨。塔面所用的石头都经过细工磨平,全部用叠砌法,缝隙密合,不用泥灰,即使很薄的刀子也插不进去。齐阿普斯大金字塔不仅外观雄伟,而且角度、线条、土石压力等都事先经过周密计算,因而虽然历经四五千年,饱经风霜,而至今却仍然巍然矗立。这在还处于铜器时代的公元前3世纪中期,不能不说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据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记载的埃及传说,齐阿普斯在建造大金字塔期间,分批分期地征调了全埃及的人力。仅仅为了铺设运石的道路,就征用了10万人,花费了10年时间将路铺好,金字塔分身的建造,又用了10万人,花费了30年的时间。

然而除去金字塔的壮丽、雄奇外,更耐人寻味的是,金字塔的四面都正确地指向东南西北。在没有罗盘的四五千年前的古代,方位能够定得这样准确,无疑是使用了天文测量的方法,也许就是利用当时的北极星——天龙星座来定向的吧!在齐阿普斯金字塔北面遗留下一条与水平方向成27度角的隧道。当年,从金字塔的中心,通过隧道,要望天空,恰好可以看到一夜之间几乎不动的天龙星座。埃及人首先利用当时的北极星确定金字塔的正北方向,其他三个方向也就不难确定了。

古埃及建筑

ancient Egyptian architecture

古埃及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 。其建筑分为3个主要时期:①古王国时期的建筑以举世闻名的金字塔为代表。古埃及的建筑师们用庞大的规模、简洁沉稳的几何形体、明确的对称轴线和纵深的空间布局来体现金字塔的雄伟、庄严、神秘的效果。②中王国时期的建筑以石窟陵墓为代表。这一时期已采用梁柱结构,能建造较宽敞的内部空间。建于公元前2000年前后的曼都赫特普三世墓是典型实例。③新王国时期的建筑以神庙为代表。它主要有围有柱廊的内庭院、接受臣民朝拜的大柱厅和只许法老和僧侣进入的神堂密室 3 部分组成 。其规模最大的是卡纳克和卢克索的阿蒙神庙。

发现文字

  1798年,拿破仑将军远征埃及,这场对尼罗河谷的出征可谓损兵折将,然而,却使世人得以重见歌珊地湮没2000年的珍宝。1799年,法国远征军官布夏尔在埃及罗塞塔地区附近,发现一块非同寻常的黑色玄武石碑,碑体为磨光玄武岩,上面刻着三段文字,分别由古埃及象形文字、阿拉伯草书、希腊文组成。学者们大胆假设:这是同一篇文献的三种文字版本。而其中希腊文为所人们认识,在正确地译出那段希腊文以后,再设法找到希腊文字和那些象形文字之间的关系,由此,揭开古埃及象形文字之谜便拉开了它的序目。

商博翻译

  象形文字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变化无穷的文字体系。商博经过十年艰苦卓绝的努力,最后从国王的名字入手(也就是古埃及象形文字中著名的国王圈),首先译出埃及文“克娄巴特拉”,这个词所代表的意思,你一定不会陌生,即征服凯撒大帝的埃及艳后。任何伟大的发现事后看来都似乎是简单的,但在当时,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困难重重,这是因为3000年来象形文字出现了许多变体,现代的人们已经十分了解这些变体,懂得“古体”埃及文有别于“新体”,而“新体”又不同于“现代体”,但在商博良之前谁也不知道这些变化,而这位伟大的语言及考古学家用超人的智慧为人类找到了破译象形文字的钥匙,而这也是打开埃及古文化的一切门锁的钥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4676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9
下一篇2023-06-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