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菩萨代表什么寓意?

文殊菩萨代表什么寓意?,第1张

文殊菩萨是大智慧的象征,能开发智慧,提高悟性,尤其能帮助小孩学业有成、官人福禄双增、商人增财增福。

文殊菩萨是佛陀怙恃之一。文殊菩萨又称法王子,为智慧之象征,身紫金色,形如童子,五髻冠其项,右手持金刚宝剑(表示智能之利),能斩群魔,断一切烦恼,左手持青莲花,花上有金刚般若经卷宝,象征所具无上智慧,坐骑为一狮子(表示智能威猛)。

扩展资料

文殊菩萨的形象

文殊菩萨的形象,通常是手持慧剑,骑乘狮子比喻以智慧利剑斩断烦恼,以狮吼威风震慑魔怨。

文殊菩萨形象多变,依照其形象,可分为一字、五字、六字、八字文殊,其中最常见的是五髻文殊。五髻文殊是因头顶绑了五个髻而得名,这五髻代表的是五种智慧。一般右手握「智慧剑」,象征以智慧剑斩烦恼结。(或手持如意,象征智慧成就)。

左手持的莲花上放置「般若经」,代表智慧的思维。智慧之利剑表示能斩断种种蠢痴,智慧犀利如剑;青莲花则代表纯洁无染,花上放有般若经,作为智慧与慈悲的象征。

菩萨亦常乘坐狮子座骑,表示智慧威猛无比、所向披靡、无坚不摧、战无不胜;或以莲花为台座,代表清净无染;或驾乘金色孔雀,比喻飞扬自在。

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文殊菩萨

四大菩萨座驾都不是宝马奔驰劳斯莱斯,而是神兽或瑞兽,无论时速(瞬间万里)、性能(上天入地)、战斗技能等都远超世俗的车辆,且都有表法的作用。

  我们先来鉴赏一下地藏菩萨的座驾,名号“谛听”,这是一头罕见的异兽,集群兽之瑞像于一身,聚众物之优容为一体,虎头、独角、犬耳、龙身、狮尾、麒麟足,形态别致,因为有独角,也有人称其为“独角兽”。实际上,它的独角代表了善辫忠奸,犬耳代表遍听宇宙一切众生,龙身意为吉祥如意,虎头表示智勇坚毅,狮尾表示有耐性、有雄心,麒麟足视为四平八稳,与人为善。所以谛听的造型一向被世人珍之为“镇宅之宝”、“庙堂之尊”、“天地精灵”和“万兽征物”,广泛纳藏。

  《西游记》中,真假孙悟空闹到天宫无法识别,又冲到地狱找人分辨,阎王们也分不清,唯独谛听伏地一听便知端倪,悄悄告诉地藏菩萨说这假猴子我知道来历,但是打不过,不如推荐去佛祖那里去吧。于是六耳猕猴因此伏法。由此可见谛听的厉害。

  观音菩萨的座驾则是金毛犼,又名“朝天吼”,是龙生九子中的其一,喜爱守望,于是常用在华表柱顶上做对天咆哮状,被视为上传天意,下达民情。同时,在天安门前头向门外,称为“盼君归”,希望皇上早早回来;在天安门后头朝门后,称为“盼君起”,希望皇上别贪恋美色,早早起床上班。清代东轩主人的《述异记》有记载:“东海有兽名犼,能食龙脑,腾空上下,鸷猛异常。每与龙斗,口中喷火数丈,龙辄不胜。”

  文殊菩萨的座驾则是青狮,狮子是森林之王,雄伟威严,吼声动天彻地。佛陀曾被人称为“人中狮子”,意思是人世间最杰出的的人物。所以佛教常常把佛菩萨演说决定之理,降伏一切外道异说的行为,称为“狮子吼”,“我佛亦作狮子吼”,表示震慑魔怨邪道,闻者服膺,这个狮子吼,比**《功夫》里面包租婆的狮吼功要强多了。

  普贤菩萨的座驾是六牙白象。象代表象征力大无比,辛勤不倦;而六牙,则表示修行佛法的六大途径“六波罗蜜”,简称“六度”(分别包含了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个以后再详说)。因此,在佛教里,称六牙白象是菩萨所化,以表威灵,象征“愿行广大,功德圆满”。

三清怎么成菩萨了?菩萨是佛教的称呼。三清是天尊是道君,为大道化身。玉清元始天尊据《度人经》中描述是坐狮子座浮空说法。上清灵宝天尊则无坐骑,多乘云舆。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当年化身老子的时候是骑青牛。

元始天尊是道教的最高尊神,居于三清之首。元始天尊禀自然之气,存在于宇宙万物之先。道体常存不灭,即使天地全部毁灭,也丝毫影响不了他的存在。每当新的天地形成时,天尊就会降临人世间,传授秘道,开劫度人。所度者都是天仙上品,包括太上老君、天真皇人、五方天帝等神仙。每当新的天地开辟时,都有其年号,曰延康、赤明、龙汉、开皇等等,年号之间相距长达四十一亿万年。并且,元始天尊位居三十六天的最上层“大罗天”中,所居仙府称为“玄都玉京”。玉京之中,黄金铺地,玉石为阶,宫中有七宝、珍玉,仙王、仙公、仙卿、仙伯、仙大夫等居于中央和两旁的仙殿中。冬至日为元始天尊的圣诞。

★灵宝天尊

灵宝天尊又称太上道君,是元始天尊的精气所化生,以开皇元年托胎于西方绿那玉国,寄孕于其母洪氏身中,于母亲身中先琼胎玉府,道君于其中凝神修炼三千七百年,在郁察山浮罗丹玄山脚下诞生。道君长大后,启悟道真,期心玄妙,在一株枯桑树下,精思百日。忽感元始天尊下降,传授道君灵宝大乘之法、十部妙经。于是道君跟随元始天尊游历十方世界,宣讲道法。不久,道君得证道果,元始天尊赐予道君太上灵宝天尊之号,居住在上清真境禹余天中,又将金科宝箓、三洞仙经,付与经师郁罗翘真人,传教于十方世界,万国九州。夏至日为灵宝天尊的圣诞。

★道德天尊

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因老君历劫应化,降生凡世度化众生,故又称为“降生天尊”。太初之时,老君从虚空下降凡间,为太初之师,开辟天地,分判阴阳。从此以后劫劫分身下世,开化人天。伏羲之时,老君下界,号无化子(郁华子),作《元阳经》教授伏羲推演阴阳,画八卦;神农之时,老君下界,号大成子,作《太微经》教神农尝百草,种五谷;黄帝之时,老君下界,号广成子,作《道戒经》、《自然经》,传授黄帝长生之道;尧时,老君下界,号务成子,作《政事经》教其治国之道;舜时,老君下界,号尹寿子,作《太清经》,教其孝亲。夏禹之时,老君下界,号直宁子,作《德诫经》,教禹治水;周武王时,老君下界为柱下史(即老子),作《道德经》传授尹喜;汉文帝时,老君降于陕河之滨,号河上公作《河上章句》授于文帝;汉成帝河平二年,老君降于琅琊曲阳,授于吉《太平经》;汉顺帝汉安元年,老君降于蜀山鹤鸣山,授天师张道陵《正一盟盛》秘箓。老君常分身降世,无世不存,农历二月十五日为老君圣诞。

大势至菩萨坐骑是大白猪。

大势至菩萨的坐骑是头大白猪,佛教传说中就是这样的。大菩萨们的坐骑都是菩萨们发心学佛修行时就跟着了,生生世世跟随菩萨。比如文殊菩萨的狮子,当年就是它把菩萨引到一个地方给文殊菩萨修行,结果菩萨就证果了。

在我国的古代,每当有重要的节日或典礼的时候,人们都会请来舞狮队,为大家舞狮子,舞狮子更是我国的一项传统活动。活泼的舞狮子活动配上热闹的节日,让人好不快活。当然,狮子在我国也有其特殊的寓意,人们除了喜欢舞狮之外,有钱人家还会有石狮。尤其是在我国沿海地区,更是有很多铁狮子和石狮子。

这铁狮子也有很深的意义,据说它可以帮助人家来镇宅兴旺,并且达到守护家人的意愿,因此不少有能力的人,都会在家里放上两尊铁狮子,以此起到镇宅的作用。当然,铁狮子不仅有镇宅的寓意,更能体现出能工巧匠的高超手艺。古代人就已经能够将狮子雕刻得如此细致入微,不禁让人们赞叹古代人的智慧以及一双巧手。

与此同时,铁狮子还能代表古代地区的地域风格及沿海地区的特色。当然,在我国其他的地方也都有铁狮子。在河北沧州就曾经有一座镇海吼石狮子,它重达32吨,屹立了千年也不倒,然而这座铁狮子却倒在了专家自以为是的保护上。

沧州铁狮子,代表着百姓对文殊菩萨的敬畏

沧州本是一座历史文化色彩浓厚的古城,这铁狮子更是经历过千年的风吹雨打,它曾经历过古时的战乱,也曾经历过天灾,而这座铁狮子却从来没有倒下过。无论历史怎样变迁,这个铁狮子都昂首挺胸地屹立在这里,非常有气势。当然,这座铁狮子也深受沧州老百姓的喜爱。

这座建于公元953年的铁狮子,位于河北省的沧州市的开元寺门前,它体宽2981米,高547米,重量足足达到了32吨。在古代,如果用整块钢铁铸造非常的困难,因此这铁狮子很能够说明古人的匠心巧手。 这座铁狮子的外观很别致。它的头部和颈部都有着“狮子王”的字样。这座铁狮子左肋和牙边等,都有一些文字的记载,并且辅助有金刚纹身,它的毛发成“波浪”状。远远望上去,这座铁狮子有很强的气场,非常具有威力。

狮子王是狮子中的佼佼者,因而也大大地增加了这尊石狮子的意义。据说这石狮子还有一段神话的历史传说。在佛教的传说当中,文殊菩萨的座驾就是狮子王。与此同时,根据相关的史料记载,人们断定这尊石狮子就是在河北开元寺内供奉的文殊菩萨座驾。人们对于文殊菩萨充满了敬畏之心,当时在寺庙中建立这座铁狮子,也是能够表达出他们的敬畏之情,这座铁狮子因此就一直屹立在这里,等候着文殊菩萨。

前面提到的,如果在古代想建好这座铁狮,是非常的困难,那么古代人到底是如何建造成的呢?其实,当时人们采用的是分块叠筑方式。通过叠加的40厘米左右的钢铁,铸成了这块铁狮子。在筑成之后,还要分层的进行浇筑,最终才能完成这浩大的工程。因此,这座石狮子除了有着人们对于文殊菩萨的敬重之外,还能够体现出古代人的高超的冶炼技术。

沧州石狮子另外一个传说:帮百姓们赶走了恶龙

与此同时,当地还有关于石狮子的另外一个版本的传说。传闻,沧州曾经发生了海域风暴。当时狂风暴雨倾盆而下,在雨后又出现了一条恶龙,它随后占领了沧州的领地。无奈之下,沧州的百姓只能奋勇直追,想与恶龙大战一场。然而百姓终究不是恶龙的对手,就在此时突然出现了一头**的狮子,这头狮子在狂风中怒吼着,随后就帮助人们赶走了恶龙,海啸也随之消失不见了,人们又重新回到了安稳平静的生活状态。在此之后,沧州人民为了纪念这头狮子,就建立起这尊铁狮子,这就是关于此狮子的另外一个故事。

虽然这是一个传说故事,但是在沧州的当地确实时常发生海啸,使百姓生活的苦不堪言,因此关于铁狮子传说的背后,也能表达出人们对于狮子的喜爱之情。无论是哪个传说,都代表了沧州人民对这座铁狮子的喜爱。然而随着时间的日积月累,这座铁狮子也开始有了些变化。千年之后,雨水侵蚀了铁狮子,随后百姓们就请专家来进行维修,可百姓没想到,专家这一来却亲手毁了石狮子。

千年不倒铁狮子,却倒在专家自以为的保护上

其实这座铁狮子在1803年就由于极端的天气遭到过一次破坏,直到1893年,经过百姓们的共同努力,将铁狮子重新立起来,但在这期间,铁狮子已经受到了严重的侵蚀。不仅如此,新中国成立之后,沧州还曾经发生了一场大洪水,这就更加侵蚀了这座铁狮子,之后有关部门才不得不将铁狮子列入到修复的日程上。

经过商议之后,这座铁狮子的维修工作落到了苏联专家的身上,但苏联在这方面也没有太多的技巧,随后苏联专家决定在铁狮子周围搭一个亭子,希望为铁狮子抵挡住雨水。起初这种方法确实有效,但亭子旁边的积水无法晾干,使整个亭子常年处于潮湿的状态,在此之后反而加重了铁狮子的被侵蚀性。因此在20年之后,这座亭子只能够被关闭。

并且当时国内的有一些专家也在思考如何保护镇海吼,他们决定给镇海吼的脚底下造一个水泥台,以此来避免其遭受到腐蚀,可是在施工过程中,镇海吼却因专家们的指导失误,全身造成了42处不可恢复的永久损伤。

一直到2000年,文物部门决定停止对于铁狮子的修复工作,但是铁狮子是一个标志性文物,随后专家决定要打造一座仿制的石狮子,继续屹立在开元寺内。重达32吨的“镇海吼”,既是古代人们的智慧结晶,也是沧州人民的希望。“镇海吼”曾经屹立千年不倒,却倒在了专家自以为是的保护上,非常的可惜。

铁狮子接班人,承载更多人的祈福与心愿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旁边宛溪夹溪居人》

其实在几千年的历史当中,它也曾经被摧毁,诗人在此表达出对于文物的感叹之情。对于我们来说,看到文物被摧毁之后,非常的心痛。

“镇海吼”承载着沧州当地人民的希望和祈愿,也承载着几千年的厚重历史。在这么长的岁月当中,“镇海吼”都坚强地屹立在这里,一直守候着常州百姓。尽管很多人并不是沧州人民,但是听到石狮子的故事也都深受感动。如今这座铁狮子虽然已经逐渐苍老,但是它的接班人却依旧代替它守候着沧州百姓,承载着更多人的祈福与心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382181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3-27
下一篇2024-03-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