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高考题是各个省都不一样的,不同的省的高考题型不一样,例如北方的一些省不需要英语听力,上海可以在物理生物化学中挑一门考就行了。
我是江西临川一中的,像江西的数学要比全国卷难上好多。所以高考题一定要不同情况不同分析,你问的实在太笼统了,连文科理科都没说。不过语文都差不多就是。
2011—2011学年高三年级南昌一中、南昌十中第三次联考
语文学科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33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创伤(chuāng) 揶揄 (yē) 女工(gōng) 赍志而殁 (jī)
B 槟榔(bīng) 跻身(jī) 草屦 (jù) 椎心泣血 (zhuī)
C 渐染 (jiān) 请帖 (tiè) 转圜 (huán) 咎由自取(jiù)
D.扇凉 (shān) 崴脚 (wēi) 供销(gōng) 鞭辟入里 (pì)
2.下面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安详 山清水秀 指手画脚 秘而不宣
B.引申 责无旁代 秀外慧中 心心相印
C.雍容 百战不怠 没齿不忘 针贬时弊
D.坐镇 小题大作 手屈一指 焕然一新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苏宁电器要做百货,而且将百货商场直接开到张桂平苏宁集团旗下附近;“苏宁电器”和“苏宁集团”两大巨头均进军百货业且在同商圈对垒,预示着张氏两兄弟同室操戈在所难免。
B.在小王、小张的搀扶下,离别母校三十多年的老教师刘明沿着校园的小径踽踽独行,他仔细地看者这花、这草、这石。
C目前,“网瘾戒除”培训机构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评价标准,培训机构可以说是泥沙俱下;采取的各种“特训”方法是否科学,会不会造成严重后果———这些问题基本上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
D当你欣赏《西游记》这部神奇诡谲的作品,愉悦之情油然而生时;当你沉浸在作品涉笔成趣的妙境,以至于常常哑然失笑时:你不能不佩服作家那支生花妙笔,给小说所凝聚的诙谐意味是多么的浓郁!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充分体现志愿者的工作价值,亚运会前夕,广州亚组委志愿者部创造性地推出了“志愿时”,即科学记录志愿者的上岗时间,并根据服务时间和服务质量予以激励。
B 方永刚之所以成为党的创新理论的积极传播者、深入学习者、模范践行者、坚定信仰者,就是因为党的创新理论深深吸引了他,折服了他。
C.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形势下,专家们认为,广大出口加工型企业只有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学会内销与外销两条腿走路,才能逐步完善企业销售网络,实现自救。
D虽然英超和西甲已经会为了照顾亚洲的收视率而提前比赛时间,虽然欧洲顶级联赛的赛场边已经开始涌现越来越多的汉字,但远在八个时区之外的欧洲赛场对于中国球迷还是不折不扣的旁观者。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近年来出现了所谓国学热。 。重要的不是意见之争,而是学理或技术性争论。
①就像自然生态需要多样性,不能随便说哪个物种是“坏的”,更不能随便认为哪种文化不应该存在。
②关于国学到底“好不好”这样的问题几乎没有意义。
③但居然演变成一种“轻浮”的文化争论,这就让人失望了。
④何况国学存在数千年,自有其伟大力量和深刻道理。
⑤过于随便地进行批判,没有任何建设性。
⑥国人对国学有兴趣,本是理所当然的事。
A ⑥③⑤①④② B②①④⑤③⑥ C ⑥④②③①⑤ D②①⑤③④⑥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6~8题。
户籍改革:一纸难载权利之重
谁都知道户籍制度要改革,可怎么改,探讨持续了很多年,却一直没有定论。全国人大代表、公安部副部长白景富的说法:不能一刀切,大城市与小城市肯定有区别。这代表着官方思路。
放开户籍的尝试也在进行中,石家庄等城市,已经开放了户口。而能否取消户籍制,最大的争论点在大城市。像北京,现在已经接近2000万人口,放开户口,迅速涌进的人口会不会将城市压垮?管理者的思路是希望通过限制人口准入,来缓解交通、治安、教育、卫生、就业等等多方面的压力。此种方式备受责难。反对者认为,即便有户口限制,也无法阻挡外来人口。北京每年只有一万多个户口指标,外来新增人口却有四五十万,指望户口挡住移民,一厢情愿。
遭遇批判的户籍制度,关键不在有没有户口这张薄纸,而在这张纸承载了太多内容,它与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等方方面面的潜在利益捆绑在一起。正如一些论者所言:“户籍问题本质上是资源的配置问题。大多数的社会福利都是建立在户籍制度基础上的,如果国家建立了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把诸如孩子入学和升学考试、劳动就业、社保等与户口脱钩,户口问题就简单得多了。人口流动性就会降低一点。”
鉴于此,有学者提出:“不能在户籍管理制度上做文章,而应该首先解决公共产品配置不公的问题,然后再改革我国的户籍管理制度”,户籍制度的形式主义更是要不得,所谓的“省级户口”“县级户口”,或者模仿国外的“蓝卡制度”“绿卡制度”,“除了延续我国户籍管理制度中的不平等条款之外,还会把户籍作为一种可以交易的商品,让乡村居民为进入城市付出更加沉重的代价。”
现实国情条件下,实现资源的平等配置,消除城乡地域差别,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但公民的迁徙权、受教育权,还有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人口的必然流动,以及每年春运期间数亿人的“转战南北”,都让户籍改革迫在眉睫。
人们等不及。于是就有这样的追问:一年一年总是疑似坚冰将融的户籍改革,何时能有实质性突破?怎样才能真正破除部门利益的壁垒?还自由迁徙的权利于公民到底有多难?
户籍改革是权利问题,同时也是利益问题。在利益之争上,一直没有捅破的一层纸是:本地居民对自身利益受损的担忧。要求“抬高准入门槛、限制外来人口”,说“外来人口影响城市治安、环境”的,一般都是本地人。这种保护主义在“人权”层面上,肯定说不通。但如果我们承认每个人都有自身利益诉求的话,当地人“偏狭”的自我保护也并非“十恶不赦”。而制定政策的地方政府,不会不考虑“本土意见”。
所以,户籍改革问题上的“缓行派”(另一派主张彻底放开户籍制度),之所以主张“在认真准备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制度改革”,除了基于现实条件的稳妥考虑外,可能也有兼顾“本地利益”的考虑因素。
在一个人口众多、地域差异明显、城乡二元结构制维持多年的国家,户口问题有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审慎妥当的改革当是理性的必然,但不要忘了,权利高于利益,中国的各种改革,一直都是“带着问题”上路。
6.下列对户籍改革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各大城市仍然实行户口限制,虽然备受非议,但挡住了移民,缓解了交通、治安、教育、卫生、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
B.有些地方进行了户口制度改革,或推出省、县级户口,或模仿国外的蓝、绿卡制度,这些有益尝试因没有彻底放开户口,受到专家质疑。
C.户籍改革在一个人口众多、地域差异明显、城乡二元结构维持多年的国家,无疑是要审慎妥当些的。
D.户籍改革问题上的“缓行派”基于现实条件的稳妥和兼顾“本地利益”因素的综合考虑,主张“在认真准备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制度改革”。
7.对目前户籍制度改革成效不显的原因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差异明显、城乡二元结构维持多年,情况复杂,处理难度大。
B.管理者担心放开户口,人口迅速涌进,会给城市交通、治安、教育、卫生、就业等带来多方面的压力。城市本地居民担心自身利益受损。
C.现实国情条件下,实现资源的平等配置,消除城乡地域差别,是不可能的事。
D.户籍与住房、教育、社保等潜在利益和社会福利捆绑,涉及资源配备问题。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于户籍制度改革的探讨已持续了很多年,放开户籍的尝试也在进行中。
B.户籍问题,本质上是资源的配置问题。如果国家建立了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把孩子入学和升学考试、劳动就业、社保等与户口脱钩,户口问题就不复存在了。
C.每年的春运,数亿人的“转战南北”,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户籍制度改革刻不容缓。如果真正进行了户籍改革,春运的矛盾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D.城市居民要求“抬高准入门槛、限制外来人口”,认为“外来人口影响城市治安、环境”,这种“偏狭”的自我保护中也有其相对合理的利益诉求。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
左思,字太冲,齐国临淄人也。家世儒学。父雍,起小吏,以能擢授殿中侍御史。思少学钟、胡①书及鼓琴,并不成。雍谓友人曰:“思所晓解,不及我少时。”思遂感激勤学,兼善阴阳之术。貌寝,口讷,而辞藻壮丽。不好交游,惟以闲居为事。
造《齐都赋》,一年乃成。复欲赋三都,会妹芬入宫,移家京师,乃诣著作郎张载,访岷邛之事。遂构思十年,门庭籓溷②皆著笔纸,遇得一句,即便疏之。自以所见不博,求为秘书郎。及赋成,时人未之重。思自以其作不谢班、张,恐以人废言。安定皇甫谧有高誉,思造而示之。谧称善,为其赋序。张载为注《魏都》,刘逵注《吴》《蜀》而序之曰:“观中古以来为赋者多矣相如《子虚》擅名于前班固《两都》理胜其辞张衡《二京》文过其意。至若此赋,拟议数家,傅辞会义,抑多精致,非夫研核者不能练其旨,非夫博物者不能统其异。世咸贵远而贱近,莫肯用心于明物。”陈留卫权又为思赋作《略解》…… 自是之后,盛重于时,文多不载。司空张华见而叹曰:“班、张之流也。使读之者尽而有余,久而更新。”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初,陆机入洛,欲为此赋,闻思作之,抚掌而笑,与弟云书曰:“此间有伧父③,欲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覆酒瓮耳。”及思赋出,机绝叹伏,以为不能加也,遂辍笔焉。秘书监贾谧请讲《汉书》,谧诛,退居宜春里,专意典籍。及张方纵暴都邑,举家适冀州。数岁,以疾终。
(选自《晋书•左思传》,有删改)
【注】 ①钟、胡:即钟繇、胡昭,魏晋书法家。②籓溷(fān hùn):篱笆边,厕所旁。③伧父(fǔ):粗野鄙贱的人。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门庭籓溷皆著笔纸 著:放置,安放
B思造而示之 造:拜访,探访
C世咸贵远而贱近 贵:显贵,地位高
D专意典籍 意:放在心上
10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说明左思《三都赋》创作成功,形成“洛阳纸贵”原因的一项是 ( )
①思所晓解,不及我少时 ②不好交游,惟以闲居为事
③门庭籓溷皆著笔纸,遇得一句,即便疏之 ④谧称善,为其赋序
⑤至若此赋,拟议数家,傅辞会义,抑多精致 ⑥退居宜春里,专意典籍
A①③⑤ B③④⑤ C②④⑤ D①⑤⑥
11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左思出身寒微,相貌丑陋,不善言辞,小时候习书法、学鼓琴都没有学成,经他后天不断勤奋向学,所写书信重修饰,文采壮美华丽。
B.左思面壁十年、呕心沥血写成《三都赋》后,名重一时,当时众多知名学者张载、刘逵、卫权等交口称赞,并相继为之作注作序。
C.文章记述天资不算聪慧的左思成功的事例,意在告诉人们家庭儒学熏陶、后天不懈努力以及名流赏誉鼓吹等主客观因素都是不可缺少的。
D.文章叙写了陆机初入洛阳,怀抱志愿,先鄙视嘲笑左思,后又为其所折服等事件,旨在从侧面写出《三都赋》的名重当世。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7分)
四、(29分)
1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观中古以来为赋者多矣相如《子虚》擅名于前班固《两都》理胜其辞张衡《二京》文过其意。
13.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思自以其作不谢班、张,恐以人废言。(3分)
译文:
⑵自是之后,盛重于时,文多不载。(3分)
译文:
⑶及思赋出,机绝叹伏,以为不能加也,遂辍笔焉。(4分)
译文:
14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8分)
东栏梨花
苏 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前两句写春末夏初景物特点,请具体赏析。(3分)
(2)有人认为“梨花淡白”与“一株雪”相重复,主张将“梨花淡白”改为“桃花烂熳”。你对这一主张有什么看法?(5分)
15诗文填空。(五题限选四题)(8分)
(1)王勃《滕王阁序》中名句“ , ”写出了赣江绮丽的风光,成为千古绝唱,南昌秋水公园因此而得名。
(2)总角之宴 。 ,不思其反。(《诗经•氓》)
(3)又前为而歌曰:“ , !”(《荆轲刺秦王》)
(4) ,忧愁风雨,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5) ,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寡人之于国也》)
五、(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发芽的心情
林清玄(台湾)
有一年,我在武陵农场打工,为果农收获水蜜桃与水梨。
昨天采摘时还青涩的果子,经过夜的洗礼,竟已成熟了。面对它们,可深切地感觉到生命的跃动,知道每一株果树全有使果子成长的力量。我小心将水蜜桃采下,放在已铺满软纸的箩筐里,手里能感觉到水蜜桃的重量,以及那充满甜水的质地。捧在手中的水蜜桃,虽已离开了它的树枝,却像一棵果树的心。
才一月的时间,我们差不多把果园中的果实完全采尽了。采摘过的果园并不因此就放了假,果园主人还是每天到园子里去,做一些整理剪枝除草的工作,尤其是剪枝,需要长期的经验与技术,听说光是这一项,就会影响了明年的收成。我四处游历告一段落,有一天到园子帮忙整理,目见的景象令我大吃一惊。因为就在一个月前曾结满累累果实的园子,这时全像枯去了一般,不但没有了果实,连过去挂在枝尾端的叶子也都凋落净尽,只有一两株果树上,还留着几片焦黄的在风中抖颤的随时要落在地上的黄叶。
我静静地立在园中,环顾四周,看那些我曾为他们的生命、为他们的果实而感动过的果树,如今充满了肃杀之气,不禁在心中轻轻叹息起来。
“真没想到才几天的工夫,叶子全落尽了。”我说。
“当然了,今年不落尽叶子,明年就长不出新叶了,没有新叶,果子不知道要长在哪里呢!”园主人说。
然后他带领我在园中穿梭,手里拿一把利剪,告诉我如何剪除那些已经没有生命力的树枝。他说那是一种割舍,因为一棵果树的力量是一定的,长得太密的枝桠,明年固然能长出许多果子,但会使所有的果都长得不好,经过剪除,就能大致把握明年的果实。虽然这种做法对一棵树的完整有伤害,但一棵果树不就是为了结果吗为了结出更好的果,母株总要有所牺牲。
我们在果园里忙碌地剪枝除草,全是为明年的春天做准备。看到那些在冬天也顽强抽芽的小草,又似乎感到春天就在深深的土地里,随时等候着涌冒出来。
果然,让我们等到了春天。
其实说是春天还嫌早,因为天气依然冰冷如前。我到园子去的时候,发现果树像约定好的一样,几乎都抽出绒毛一般的绿芽,那些绒绒的绿昨夜刚从母亲的枝干挣脱出来,初面人世,每一片都像透明的绿水晶,抖颤地睁开了眼睛。我看到尤其是初剪枝的地方,芽抽得特别早,也特别鲜明,仿佛是在补偿着母亲的阵痛。我在果树前受到了深深的感动,好像我也感觉到了那发芽的心情。那是一种春天的心情,只有在最深的土地中才能探知。
我无法抑制心中的兴奋与感动,每天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园子里去,看那喧哗的芽一片片长成绿色的叶子,并且有的还长出嫩绿的枝桠,逐渐在野风中转成褐色。春天原来是无形的,可是借着树上的叶、草上的花,我们竟能真切地触摸到春天——冬天与春天不是天上的两颗星那样遥远,而是同一株树上的两片叶子,那样密结地跨着步。
我离开农场的时候,春日和煦。园子里的果树差不多都长出整树的叶子,但是有两株果树却没有发芽,枝桠枯干,一碰就断落,他们已经在冬天里枯死了。
果园的主人告诉我,每年冬季,总有一些果树就这样死去了,有些当年还结过好果子的树也不例外,他也想不出什么原因,只说:“果树和人一样也是有寿命的,奇怪的是果树的死亡没有一点征兆……”
“真是奇怪,这些果树是同时播种,长在同一片土地上,受到相同的照顾,种类也一样,为什么有的到了冬天以后就活不过来呢”我问道。
我们都不能解开这个谜题。夜里,我为这个问题而想得失眠了。“是不是有的果树不是不能复活,而是不肯活下去呢或者说在春天发芽也要心情,那些强悍的树被剪枝,他们用发芽来补偿;而比较柔弱的树被剪枝,则伤心得失去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心情。树,是不是也有心情呢”我这样反复地问自己,知道难以找到答案,因为我只看到树的外观,不能了解树的心情。就像我从树身上知道了春的讯息,我却并不完全了解整个春天一样。
多年以来,我心中时常浮现出那两株枯去的水蜜桃树,尤其是受到什么无情的打击时,那两株原本无关紧要的树的枯枝,就像两座生铁的雕塑,从我的心中撑举出来,而我果然就不会被冬寒与剪枝击败。虽然有时静夜想想,也会黯然流下泪来,但那些泪在一个新的春天来临的时候,往往成为最好的肥料。
(选自《林清玄散文集》浙江文艺出版社,有删改)
16.在“每天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园子里去,看那喧哗的芽一片片长成绿色的叶子”一句中, “喧哗”一词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4分)
17.根据文意,解释“那些泪在一个新的春天来临的时候,往往成为最好的肥料”这句话的含义。(4分)
18.作者说“我在果树前受到了深深的感动,好像我也感觉到了那发芽的心情”,请简要回答下面问题。(7分)
(1)作者为何事“受到了深深的感动”(4分)
(2)你是如何理解“发芽的心情”的(3分)
19.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乾坤”,本文以小见大,借自然现象悟生活道理,体现了林清玄一贯的写作风格。
B.文章开头细致描写采摘下来的水蜜桃,目的是为了衬托后文中所写的为水蜜桃树枯死而感伤之情,让读者领悟:美好的结果其实并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出现在我们面前。
C.作者精心安排行文结构,“果然,让我们等到了春天”一句,在结构上起过渡作用,上承收获季节的果园故事,下领春天果园的故事,结尾一段思索感悟,耐人寻味,总结全文,
D.本文语言典雅优美,生动流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在娓娓述说中流露出“我”对生命的淡淡忧伤和些许无奈。
E.文章结尾写道:“就像我从树身上知道了春的讯息,我却并不完全了解整个春天一样。”表明这一次亲近自然的经历给了作者重要的思想启迪,让他开始重新认识自然和人生。
六、名著导读与综合运用(19分)
20.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陆逊火烧七百里连营,大获全胜。赵云救出刘备,逃往白帝城。陆逊引兵追击,误从死门进入了诸葛亮布下的石阵(名“八阵图”),幸得诸葛亮岳父黄承彦引领,才从生门而出,得以逃脱。(《三国演义》)
B别号“蕉下客”的贾探春是个具有男子性格的女性,她发起了大观园里的诗社活动,但是“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她想通过一些改革措施来挽回这个封建大家庭的颓势,却无济于事。(《红楼梦》)
C吴荪甫最后众叛亲离,婚姻上,妻子林佩瑶与他感情冷淡,貌合神离;家庭里,四**不听规劝,离家出走乃至回到乡下;事业上,收买的内线韩孟翔,刘玉英背叛自己。只有他的姐夫杜竹斋还在帮助他,这是最后的安慰。 《子夜》
D 当爱斯梅拉达跪在圣母院门前执行忏悔仪式之后,卡西莫多把爱斯梅拉达救了出来,藏在巴黎圣母院内,弗罗洛趁机威胁爱斯梅拉达,遭到拒绝后,把她交给了国王的军队,无辜的姑娘被绞死了。(《巴黎圣母院》)
E堂吉诃德在路上遇见一辆运载狮子的车辆,他想与狮子较量-番,便用长枪挑开笼门,但这匹体格雄壮的狮子对他的冒犯满不在乎,不但没有冲出狮笼,反而掉转身子,慢吞吞、懒洋洋地又躺下了。堂吉诃德在管狮人的假意夸奖之下自以为得胜,并要求管狮人见到国王时,一定要把这件英勇的事迹禀报给国王。还说:“假如陛下问这是谁的英雄事迹,你就告诉他是狮子骑士的……” (《堂吉诃德》)
21.阅读下面材料,写一段评论。(15分)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部分高考加分项目调整的新办法。与现行教育部规定的高考加分政策相比,此次调整的主要内容就是学科奥赛加分项目。今后,高中生只有获得全国中学生奥赛决赛一等奖,并被中国科协遴选为参加国际奥赛国家队集训的学生,才能获得保送上大学资格,获得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的学生,不再具备高校招生保送资格和高考加分资格。
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说这是给奥赛热泼一盆冷水。面对这一政策,家长、老师众说纷纭。作为当事人之一的学生,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要求:①观点鲜明 ②运用反问和排比手法 ③不少于200字
参考答案:
1C2 A 3B4 C 5A 6.C7.C8.B9.C 10.B 11.D12.观中古以来为赋者多矣,相如《子虚》擅名于前,班固《两都》理胜其辞,张衡《二京》文过其意。
13.(1)左思自认为他的赋作比之班固、张衡之作毫不逊色,担心人们因为看不起他这个人而废弃他的作品。
(2)从这以后,《三都赋》被时人称誉推崇,文章太多,不一一记载。
(3)等到左思的赋作传出,陆机赞叹佩服至极,认为不能超越(他),于是停笔不写了。
14.(1)第一句从颜色的角度写,用“淡白”“深青”写梨花和柳叶,言梨花已盛开,柳已老;第二句从形状角度写,以柳絮纷飞,梨花满城,言春已去,夏将至;两句之间,以“柳絮飞”呼应“柳深青”,以“花满城”呼应“梨花淡白”,极精工,以此简洁地写出了春末夏初(春色已暮)的景物特点。
(2) “梨花淡白”和“一株雪”并不重复。“梨花淡白”是以实笔泛写印象中的梨花,而“一株雪”则是以虚笔写东栏梨花,虚实交错,富于变化,强化了对摹写对象的认识,并非重复。(意思对即可)
不能将“梨花淡白”改为“桃花烂漫”。如果改首句为“桃花烂漫”,“花满城”就当属桃花,那么一、二句即咏桃花,不仅与题目无关,而且与咏梨花的“惆怅东栏一株雪”相互割裂。(意思对即可)(思路不清楚,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15 (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言笑晏晏。信誓旦旦
(3)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4)可惜流年,树犹如此
(5)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16.“喧哗”在此使用了移用、比拟等修辞手法,给予嫩芽人的灵性,(2分) 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初春时节树木竞相吐绿、蓬勃生长的盎然生机,(1分)流露出作者面对万物复苏、充满活力的美好春光萌发出的无比喜悦和振奋之情。(1分)
17.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明人生中遭遇到的挫折与打击会让人的内心充满忧伤,又会让人在静心反思后获得许多经验,(2分)这些感受能够鼓励我们更加坚强地应对未来生活中的挑战。(2分)
18.(1)一是果树在冰冷的天气里发芽,(2分)二是初剪枝的地方,芽抽得特别早、特别鲜明。(2分)
(2)“发芽的心情”是一种乐观坚强、满怀信心的心态,(1分)表现在能够直面逆境、忍受一系列打击,勇敢地与困难抗衡;永远保持追求理想的热情,在隐忍中积蓄力量,以更加崭新的姿态迎接生活 。(2分)
19.B.D.20.(4分)C、E.,希望能帮到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