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七夕时,下句是什么 李煜写的

又是一年七夕时,下句是什么 李煜写的,第1张

李煜没有这么句诗 你看看这句:

又是一年七夕至,千里明月寄相思!

把七夕与李煜扯到一起 可能是因为李煜生于七夕死于七夕吧 惊人的巧合

史书上写的:

他出生那年的七夕是阳历8月15狮子座

阳历就是狮子座啦

狮子座名人:8月15日: ♂ 拿破仑1769) 李煜937)德布罗意(1892) 郑嘉颖1970) 川口能活1975) 本·艾弗莱克1972) 司各特1771) 李慎之1923) 乔·乔纳斯1989) ♀ 雷光夏1968) 关淑怡1966) 孙彩英1963)

狮子座的特点

  中文:狮子座 狮子座(第五宫) 星座别名:西名Leo、日名狮座 符号意义:狮子、狮头与狮尾 星座象征:火象、阳性的固定星座,并且雄浑有利而充满野性 守护行星:太阳  相对星座:水瓶座 星座句诀:我将要(I Will) 星座字诀:表达感情思想、影响 入庙行星:太阳 旺势行星:海王星 落陷行星:天王星 守护神:阿波罗 身体部位:心脏、前胸、后背、上背、背脊椎、侧腹 星座疾病:心脏病、背痛与脊椎骨问题 正面特征:戏剧性的、理想主义的、光荣的、野心勃勃的、有创造力的、高贵的、慷慨的、有自信的、乐观的,仁慈,耐力,威严,居高临下,热情 幸运日: 周日 幸运数字:59 幸运国度:法国、意大利 财运石 橘子石

恋爱石 红蚕石

家庭石 玫瑰石

学习石 蓝水晶

转运石 蓝绒晶

开运石 云海石

事业石 影子石

财运石 樱花石

消磁工具 御守盐 、海菊花

星相学—狮子座的魅力

  开朗大方,胸怀宽阔,豪气得来并不粗略,全神贯注于事情时,便是最充满 活力的时刻。

李煜年少聪颖,相貌清癯,一目是重瞳,好诗词书画音律,才华横溢,他就是历史上的南唐后主

李煜(937~978年),字重光,五代后期南唐国主。世称李后主。公元975年宋兵破金陵,出降,后被毒死。能诗文、音乐、书画,尤以词名。诗文语言生动,充满了对身世及现实的吟叹情绪。其作品在题材及意境上突破了晚唐五代词以艳情为主的窠臼。

五代十国后期,南唐国主李煜去世,其第六个儿子李煜即位。李煜年少聪颖,相貌清癯,一目是重瞳,好诗词书画音律,才华横溢,他就是历史上的南唐后主。

李煜即位之后,从不关心国事,每日谱词度曲,以风流自命。春天到来时,他将殿上的梁栋窗壁,柱拱阶砌,都装成隔c,密插各种花枝,称之为“锦洞天”;令宫里的妃嫔,都绾高髻,鬓上插满鲜花,在锦洞天内饮酒作乐。

时光飞驰,转瞬又到七月七日乞巧夜,李煜在碧落宫内,张起八尺琉璃屏风,以红白罗百匹,扎成月宫天河的形状。又在宫中空地上,凿金做莲花,高约六尺,饰以各种珍宝。不多时布置完毕,只见一座月宫,天河横亘于上,四面悬着一色琉璃灯,照得内外通明,月宫里面,有无数歌伎,身穿霞裾云裳扮成仙女,执乐器奏《霓裳羽衣曲》,音韵嘹亮,悦耳怡神。好似真到了月宫一般。周后连声称扬道:“陛下巧思真不可及!如此布置,与广寒宫一般无二,倘被嫦娥知道,恐怕也要奔下凡间,参加这个盛会了。”李煜含笑说:“昔唐人有诗:‘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虽居月宫为仙,也未免有寂寞凄凉之感,哪里比得上朕与卿,身在凡间,反可以朝欢暮乐呢!”

李煜与周后开怀畅饮,直至天色已明,方才席散。不料周后在七夕夜间,多饮了几杯酒,忽然生起病来。李煜十分着急,召周后的家属入宫省视。周后的父母携带次女,入宫问候。周后留家人在宫中多住数日,待自己病愈后再回去。周后母因家事繁冗,不能不回去,只留次女在宫侍疾。小周氏秀外慧中,才色比周后尤为佳妙。李煜已在暗中垂涎,不由地生了一箭双雕之心,只因无由亲近,惟有心中羡慕。现在听到小周氏居住宫中,遂命心腹宫人,将小周氏引诱至后苑红罗小亭里面,逼着她勉承雨露。

李煜曾在群花之中建筑一亭,罩以红罗,装饰着玳瑁象牙,雕镂得极其华丽,榻上铺着鸳绮鹤绫,锦簇珠光,生辉焕彩。只是面积狭小,仅可容两人休息。李煜遇到美貌的宫女,便引至亭内,任意临幸,所以亭中备有床榻、锦衾绣褥等床上用品。宫女把小周氏引入之后,转身退出。小周氏见内中地方虽小,却收拾得金碧辉煌,设着珊瑚床,悬着碧纱帐,锦衾高叠,绣褥重茵,有一男人端然坐在床上,正是李煜。小周氏不觉红潮晕颊,羞惭无地,慌忙翻转身来,用手启门,哪知这门闭得十分坚牢,用尽气力也不能打开。李煜早已执定了小周氏的纤手。

小周氏无处可以藏身,只得含羞说:“陛下请放尊重些。倘被姊姊知道,妾之颜面何存。”

李煜笑道:“自古风流帝王,哪一个不惜玉怜香呢?此处甚为秘密,宫人们不奉传宣不敢擅入,万无泄漏之理,可尽管放心。”

小周氏生得玉貌花容,慧质兰心,常常对镜自怜,深恐自己具有这般才貌,将来落于庸俗人的手内。又见姊姊嫁得李煜,册立为后,做了南唐的国母,享不了的欢娱快乐,心里本来羡慕;现在见李煜看中了自己,软语温存,愿效鸾凤,芳心早已许可,却不得不。做出娇羞的样子,故意推却。一经李煜再三央告,也就半推半就顺从了李煜。李煜是个风流天子,得着小周氏这样的美貌佳人,与自己有了私情,心中非凡得意,少不得又要借诗抒情了,便填了《菩萨蛮》词一阕,把自己和小周氏的私情,尽情描写出来。其词道:“花明月暗飞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i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晌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郎恣意怜!”

这阕词填得十分香艳,早被那些宫人妃嫔传唱去了。李煜和小周氏的暧昧事情,连民间也知道,传为风流佳话。幸亏周后病卧在床,不知道这事。李煜偏生还不肯谨慎,每天和小周氏在红罗小亭里歌唱酣饮,李煜亲执檀板,小周氏宛转歌喉,明月风清,良辰美景对佳人,便是天上神仙,也不过如此。那李煜见小周氏饮了几杯酒,略带微醺,柳腰一搦,玉肩双削,樱唇微启,香气扑人,不禁趁着酒兴,以香口为题,又填《一斛珠》词道:“晚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罗袖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洗,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绒,笑向檀郎唾。”李煜这一阕《一斛珠》的词更把自己和小周氏饮酒歌唱,及平日间的情趣一齐描写出来。

李煜只在红罗亭内日夕取乐,早把众妃嫔抛在九霄云外。那些妃嫔经了李煜这样的冷落,未免心怀怨意,恰巧李煜填了这两阕词,把所有的私情,都真实描写出来。就有妃嫔借着探问周后疾病的名目,来到中宫,把两阕词作为证据,将李煜与小周氏的私情,一齐告知周后。

周后正在病中,心内又气恼,又怀着一股妒意,顿时病势加重起来,从喉中吐出一口鲜血,立刻昏晕过去。过了半晌才悠悠醒转,长叹一声,喘息不已。周后经此一气,疾病愈加重,不上数日,竟自撒手尘寰。李煜见周后亡故,传旨从厚殡殓,附葬山陵,谥为昭惠皇后。过了些时,便立小周氏为皇后。

小周后爱绿色,所服的衣装,均为青碧,艳妆高髻,身服青碧色的衣服,群裾飘扬,逸韵风生,妃嫔宫女见小周后身穿青碧之裳,飘飘然有出尘之气质,便都效仿小周后,争穿碧色衣裳。宫女们又嫌外间所染的碧色不纯正,便亲自动手染绢帛。有一个宫女,染成了一匹绢,晒在苑内,夜间忘了收取,被露水所沾湿。第二天一看,颜色却分外鲜明。李煜与小周后见了,都觉得好。此后妃嫔宫女,都以露水染碧为衣,号为“天水碧”。

李煜与小周后寸步不离,视六宫粉黛如尘土。小周后不但相貌生得美丽,并且知书识字,素擅音律,较之已故的大周后尤为精妙。她好焚香,自出巧思制造焚香的器具。每天垂帘焚香,满殿氤氲的芬芳。小周后坐于其中,如在云雾里面,望去如神仙一般。但在安寝时,帐中不能焚香,恐怕失火,所以用鹅梨蒸沉香,置于帐中,香气散发出来,其味沁人肺腑,令人心醉。沉香遇热气,其香方始发出来,现在用鹅梨蒸过,置于帐中,沾着人的汗气,所生之香,便变成一股甜香。小周后取了一个名,叫“帐中香”。

李煜将茶油花子制成花饼,大小形状各异,令宫嫔淡妆素服,缕金于面,用花饼施于额上,名为“北苑妆”。妃嫔宫人,自李煜创了“北苑妆”以后,一个个去了浓装艳饰,都穿了缟衣素裳,鬓列金饰,额施花饼,行走起来,衣袂飘扬,远远望去,好似广寒仙子一般,别具风韵。

李煜与小周后日夕研究,将茶乳做片,制出各种香茗,烹煮起来,清芬扑鼻。李煜将外夷所出产的芳香食品,通统汇集起来,或烹为肴馔,或制成饼饵,或煎做羹汤,多至九十二种,皆是芬芳袭人,入口清香。李煜对于每种肴馔,亲自题名,刊入食谱。命御厨师将新制食品配合齐全,备下盛筵,召宗室大臣入宫赴筵,名叫“内香筵”。李煜在夜间不点蜡烛,宫殿都悬挂着夜明珠,到了晚上,夜明珠放出的光如同白昼。

李煜只图歌舞酣宴,却不知宋太祖已出兵平了南汉,正调将遣兵,训练水师,预备荡平江南。李煜听说南汉灭亡的消息,震恐异常,便上表宋廷,愿去国号,改为南唐国主。宋太祖命李煜入朝。李煜推说有疾,不肯入朝。宋太祖便借口说李煜违逆,心怀异志,命曹彬领兵十万,即日南下攻取南唐。

南唐的边将毫无防备,皆弃城遁去。宋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李煜在宫内召集僧道,诵经烧香,祷告神灵保佑,亲自写疏祀告皇天,立愿宋师退后造佛像若干,自称莲峰居士,敬告上苍,速退宋师。最后李煜没法可施,只得命徐铉驰赴汴京,面见宋太祖,哀求罢兵。徐铉说尽千般好话,宋太祖无奈,只好调侃道:“卧榻之旁,岂能任他人酣睡。”李煜知道已是山穷水尽,只得率领臣僚,到军前投降。曹彬将李煜一行押往汴京。

宋太祖封李煜为违命侯,并封小周后为郑国夫人。江南自李■篡吴建唐,传于李煜,在位十九年,为宋所灭,共历三世,计四十八年。

宋太祖去世后,太宗即位。又加封李煜为陇西郡公,与小周后在赐第内居住。李煜不比刘chang,虽是同一样的失国投降,刘chang却长于口才,能言善道,最工谄媚,在太宗面前,曲意逢迎,所以太宗对于刘chang,并无猜忌之意。那李煜便大不相同了。他只能拿着一枝笔,吟风弄月,做几首华瞻哀怨的诗词,若说口才,是一些也没有的。所以到了朝见太宗的时候,刘chang总是谈笑风生,曲意奉承;李煜总是垂头丧气,并不开口。况且太宗不如太祖厚道,见李煜这般样子,便疑心他有怨望,暗中命人监视李煜。

1概述

一个命运的捉弄,错生帝王家一次任性的出走,误结识敌友一段意外的邂逅,就此情深种一场宫廷的变革,踏上不归路你才华横溢,工书善画、能诗擅词、又通音律,是被后人千古传诵的一代词人;无奈命运弄人,你玩物丧志、奢靡生活、崇尚神佛,也是刻于史卷宗上的亡国之君。功过事非,已成历史之轨迹……——李后主李煜

(937-978)

李煜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又号莲峰居士。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没有年号,世称李后主。他嗣位的时候,南唐已奉宋正朔,苟安于江南一隅。宋开宝七年(974年),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北上,均辞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明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太宗即位,进封陇西郡公。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夕是他四十二岁生日,据宋人王至《默记》,盖为宋太宗赐牵机药所毒毙。追封吴王,葬洛阳邙山。

他精于书画,谙于音律,工于诗文,词尤为五代之冠。前期词多写宫廷享乐生活,风格柔靡;后期词反映亡国之痛,题材扩大,意境深远,感情真挚,语言清新,极富艺术感染力。后人将他与李璟的作品合辑为《南唐二主词》。后主前期词作风格绮丽柔靡,还不脱“花间”习气。国亡后在“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软禁生涯中,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这些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苏辛所谓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至于其语句的清丽,音韵的和谐,更是空前绝后的了。后主本有集,已失传。现存词四十六首,其中几首前期作品或为他人所作,可以确定者仅三十八首。

2生平

李煜“为人仁孝,善属文,工书画,而丰额骈齿,一目重瞳子。”,是南唐元宗(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由于李璟的第二子到第五子均早死,故李煜长兄李弘冀为皇太子时,其为事实上的第二子。李弘冀为人“为人猜忌严刻”,时为安定公的李煜害怕李弘冀猜忌他,不敢参与政事,每天只是读书为乐。

959年李弘冀在毒死李景遂后不久也死了。李璟打算立李煜为太子,钟谟说“从嘉德轻志懦,又酷信释氏,非人主才。从善果敢凝重,宜为嗣。”李璟怒,找了个借口把钟谟贬为国子司业,流放到饶州。封李煜为吴王、尚书令、知政事,令其住在东宫。

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璟迁都南昌并立李煜为太子监国,令其留在金陵。六月李璟死后,李煜在金陵登基即位。

李煜“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

971年宋军灭南汉后,李煜为了表示他不对抗宋,对宋称臣,将自己的称呼改为江南国主。

973年,宋太祖命令李煜去开封时他托病不去。宋太祖就派曹彬领军队去攻打南唐。

974年十二月,曹彬攻克金陵。

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南唐后主。

975年,李煜被俘后,在开封被封为违命侯,拜左千牛卫将军。史书上说赵光义多次强留小周后于宫中。每次小周后回去,都是又哭又骂,李煜在痛苦郁闷中,写下《望江南》、《子夜歌》、《虞美人》等名曲。古代画家还绘有《熙陵幸小周后图》,明人沈德符《野获编》中:“宋人画《熙陵幸小周后图》,太宗戴幞头,面黔色而体肥,周后肢体纤弱,数宫人抱持之,周后作蹙额不胜之状”。元人冯海粟就在图上题诗:“江南剩得李花开,也被君王强折来;怪底金风冲地起,御园红紫满龙堆。”

据宋代王铚的《默记》记载,因其“故国不堪回首”“一江春水向东流”之词而在978年被宋太宗用牵机毒杀。牵机药有人说是中药马钱子,服后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全身抽搐,头脚缩在一起,状极痛苦。而《宋史》等正史均未说是毒死,记载为“三年七月,卒,年四十二。废朝三日,赠太师,追封吴王。” 李煜死后,葬洛阳北邙山,小周后悲痛欲绝,不久也随之而死。

3艺术成就

李煜在艺术方面,具有很高的成就。

书画

他能书善画,对其书法:陶谷《清异录》曾云:“后主善书,作颤笔樛曲之状,遒劲如寒松霜竹,谓之‘金错刀’。作大字不事笔,卷帛书之,皆能如意,世谓‘撮襟书’”。对其的画,宋代郭若虚的《图书见闻志》曰:“江南后主李煜,才识清赡,书画兼精。尝观所画林石、飞鸟,远过常流,高出意外”。惜无书画传世于后。

李煜的词的风格可以以975年被俘分为两个时期。

他前期的词风格绮丽柔靡,不脱“花间”习气。根据内容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描写富丽堂皇的宫廷生活和风花雪月的男女情事,

如《菩萨蛮》: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朝好向郎边去。刬袜下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晌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郎恣意怜。

还有一类是在宋朝的压力下感受到无力摆脱的命运时所流露的沉重哀愁,

如《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他后期的词由于生活的巨变,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这些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苏辛所谓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至于其语句的清丽,音韵的和谐,更是空前绝后的了。

如《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浪淘沙令》: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王国维认为:“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而且还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周介存置诸温、韦之下,可谓颠倒黑白矣”。此最后一句乃是针对周济在《介存斋论词杂著》中所道:“毛嫱、西施,天下美妇人也,严妆佳,淡妆亦佳,粗服乱头不掩国色。飞卿,严妆也;端己,淡妆也;后主,则粗服乱头矣。”。王氏认为此评乃扬温、韦,抑后主。而学术界亦有观点认为,周济的本意是指李煜在词句的工整对仗等修饰方面不如温庭筠、韦庄,然而在词作的生动和流畅度方面,则前者显然更为生机勃发,浑然天成,“粗服乱头不掩国色”。

李煜词摆脱了《花间集》的浮靡,他的词不假雕饰,语言明快,形象生动,性格鲜明,用情真挚,亡国后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超过晚唐五代的词,成为宋初婉约派词的开山,后世尊称他为“词圣”。

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词人的传统,又受了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其主要成就表现在:

①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在李煜之前,词以艳情为主,内容浅薄,即使寄寓一点怀抱,也大都用比兴手法,隐而不露。而李煜词中多数作品则直抒胸臆,倾吐身世家国之感,情真语挚。所以王国维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人间词话》)

②具有较高的概括性。李煜的词,往往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境界。“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浪淘沙〕)、“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乌夜啼〕)、“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清平乐〕)等名句,深刻而生动地写出了人生悲欢离合之情,引起后世许多读者的共鸣。

③语言自然、精炼而又富有表现力。他的词不镂金错彩,而文采动人;不隐约其词,却又情味隽永;形成既清新流丽又婉曲深致的艺术特色。

④在风格上有独创性。《花间集》和南唐词,一般以委婉密丽见长,而李煜则出之以疏宕。如《玉楼春》的“豪宕”,《乌夜啼》的“濡染大笔”,《浪淘沙》的“雄奇幽怨,乃兼二雄”(俱见谭献《复堂词话》)《虞美人》的“自然奔放”、“如生马驹不受控捉”(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兼有刚柔之美,确是不同于一般婉约之作,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正如纳兰性德所说:“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质重,李后主兼有其美,饶烟水迷离之致。”(《渌水亭杂说》)

李煜本有集,已失传。现存词四十四首。其中几首前期作品或为他人所作,可以确定者仅三十八首。

他的旧臣说他有《文集》30卷及“杂说”百篇。《郡斋读书志》载《李煜集》10卷,《宋史·艺文志》也载《南唐李后主集》10卷,均佚。《直斋书录解题》中载《南唐二主词》1卷,现能见到的有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墨华斋本,录李煜词34首,其中《望江南》一首可分为二首。后清代邵长光又录得 1首,近代王国维为《南唐二主词》补遗,增加了9首,不过其中有问题的似不少。据近代多数学者的意见,能确定为李煜词的不过32首。其词集注本有清刘继增的《南唐二主词笺》、近人唐圭璋的《南唐二主词汇笺》、王仲闻的《南唐二主词校订》等。詹安泰的《 李璟李煜词》,注释颇详。事迹见《新五代史》、《宋史》及马令、陆游二家《南唐书》,今人夏承焘《南唐二主年谱》。

九月十日偶书

李煜

晚雨秋阴酒乍醒,感时心绪杳难平。

黄花冷落不成艳,红叶飕飗竞鼓声。

背世返能厌俗态,偶缘犹未忘多情。

自从双鬓斑斑白,不学安仁却自惊。

秋莺

李煜

残莺何事不知秋,横过幽林尚独游。

老舌百般倾耳听,深黄一点入烟流。

栖迟背世同悲鲁,浏亮如笙碎在缑。

莫更留连好归去,露华凄冷蓼花愁。

病起题山舍壁

李煜

山舍初成病乍轻,杖藜巾褐称闲情。

炉开小火深回暖,沟引新流几曲声。

暂约彭涓安朽质,终期宗远问无生。

谁能役役尘中累,贪合鱼龙构强名。

送邓王二十弟从益牧宣城

李煜

且维轻舸更迟迟,别酒重倾惜解携。

浩浪侵愁光荡漾,乱山凝恨色高低。

君驰桧楫情何极,我凭阑干日向西。

咫尺烟江几多地,不须怀抱重凄凄。

渡中江望石城泣下

李煜

江南江北旧家乡,三十年来梦一场。

吴苑宫闱今冷落,广陵台殿已荒凉。

云笼远岫愁千片,雨打归舟泪万行。

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闲坐细思量。

挽辞

李煜

珠碎眼前珍,花凋世外春。未销心里恨,又失掌中身。

玉笥犹残药,香奁已染尘。前哀将后感,无泪可沾巾。

艳质同芳树,浮危道略同。正悲春落实,又苦雨伤丛。

秾丽今何在,飘零事已空。沉沉无问处,千载谢东风。

悼诗

李煜

永念难消释,孤怀痛自嗟。雨深秋寂寞,愁引病增加。

咽绝风前思,昏蒙眼上花。空王应念我,穷子正迷家。

感怀

李煜

又见桐花发旧枝,一楼烟雨暮凄凄。

凭阑惆怅人谁会,不觉潸然泪眼低。

层城无复见娇姿,佳节缠哀不自持。

空有当年旧烟月,芙蓉城上哭蛾眉。

梅花

李煜

殷勤移植地,曲槛小栏边。共约重芳日,还忧不盛妍。

阻风开步障,乘月溉寒泉。谁料花前后,蛾眉却不全。

失却烟花主,东君自不知。清香更何用,犹发去年枝。

书灵筵手巾

李煜

浮生共憔悴,壮岁失婵娟。汗手遗香渍,痕眉染黛烟。

书琵琶背

李煜

侁自肩如削,难胜数缕绦。天香留凤尾,余暖在檀槽。

病中感怀

李煜

憔悴年来甚,萧条益自伤。风威侵病骨,雨气咽愁肠。

夜鼎唯煎药,朝髭半染霜。前缘竟何似,谁与问空王。

病中书事

李煜

病身坚固道情深,宴坐清香思自任。

月照静居唯捣药,门扃幽院只来禽。

庸医懒听词何取,小婢将行力未禁。

赖问空门知气味,不然烦恼万涂侵。

赐宫人庆奴

李煜

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消魂感旧游。

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态拂人头。

题金楼子后

李煜

牙签万轴里红绡,王粲书同付火烧。

不于祖龙留面目,遗篇那得到今朝。

李煜

迢迢牵牛星,杳在河之阳。粲粲黄姑女,耿耿遥相望。

莺狂应有恨,蝶舞已无多。(《落花》)

揖让月在手,动摇风满怀。(《咏扇》)

病态如衰弱,厌厌向五年。(以下《律髓注》)

衰颜一病难牵复,晓殿君临颇自羞。

冷笑秦皇经远略,静怜姬满苦时巡。

鬓从今日添新白,菊是去年依旧黄。(以下《翰府名谈》)

万古到头归一死,醉乡葬地有高原。

人生不满百,刚作千年画。(《野客丛谈》)

日映仙云薄,秋高天碧深。(《海录碎事》)

乌照始潜辉,龙烛便争秉。(以下《孔帖》)

凝珠满露枝。

游飏日已西,肃穆寒初至。

九重开扇鹄,四牖炳灯鱼。

忌觞无算酌。

倾碗更为寿,深卮递酬宾。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

凭阑半日独无言,

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

烛明香暗画楼深,

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

浪淘沙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剑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

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乌夜啼

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

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

留人醉,

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

烛残漏断频倚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一斛珠

李煜

晚妆初过,

沉檀轻注些儿个。

向人微露丁香颗,

一曲清歌,

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

杯深旋被香醪蚟涴。

绣床斜凭娇无那,

烂嚼红茸,

笑向檀郎唾。

清平乐

李煜

别来春半,

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

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

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远还生。

浣溪沙

李煜

红日已高三丈透,

金炉次第添香兽,

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

酒恶时拈花蕊嗅,

别殿遥闻箫鼓奏。

转烛飘蓬一梦归,

欲寻陈迹怅人非,

天教心愿与身违。

待月池台空逝水,

荫花楼阁谩斜晖,

登临不惜更沾衣。

菩萨蛮

李煜

花明月黯笼轻雾,

今霄好向郎边去!

衩袜步香阶,

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

一向偎人颤。

奴为出来难,

教君恣意怜。

临江仙

李煜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轻粉双飞。

子规啼月小楼西,

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

炉香闲袅凤凰儿。

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破阵子

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

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

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

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

教坊犹奏别离歌。

垂泪对宫娥。

子夜歌

李煜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

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望江南

李煜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

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滚轻尘,

忙杀看花人!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

笛在月明楼。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多少泪,断脸复横颐。

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

肠断更无疑!

三台令

李煜

不寐倦长更,披衣出户行。

月寒秋竹冷,风切夜窗声。

采桑子

李煜

辘轳金井梧桐晚,

几树惊秋。昼雨新愁。

百尺虾须在玉钩。

琼窗春断双蛾皴,

回首边头,欲寄鳞游,

九曲寒波不溯流。

柳枝

李煜

风情渐老见春羞,

到处芳魂感旧游;

多谢长条似相识,

强垂烟穗拂人头。

清平乐

李煜

别来春半,

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

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

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远还生。

阮郎归

呈郑王十二弟

李煜

东风吹水日衔山,春来长是闲。

落花狼籍酒阑珊,笙歌醉梦间。

佩声悄,晚妆残,凭谁整翠鬟?

留连光景惜朱颜,黄昏独倚阑。

采桑子

李煜

亭前春逐红英尽,舞态徘徊。

细雨霏微,不放双眉时暂开。

绿窗冷静芳音断,香印成灰。

可奈情怀,欲睡朦胧入梦来。

捣练子令

李煜

深院静,小庭空,

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

数声和月到帘栊。

捣练子

李煜

云鬓乱,晚妆残,

带恨眉儿远岫攒。

斜托香腮春笋嫩,

为谁和泪倚阑干?

渔父

李煜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蝶恋花

李煜

遥夜亭皋闲信步,乍过清明,早觉伤春暮。

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桃李依依春暗度,谁在秋千,笑里低低语。

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子夜歌

李煜

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

缥色玉柔擎,醅浮盏面清。

何妨频笑粲,禁苑春归晚。

同醉与闲平,诗随羯鼓成。

菩萨蛮

李煜

花明月黯笼轻雾,今霄好向郎边去!

衩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蓬莱院闭天台女,画堂昼寝人无语。

抛枕翠云光,绣衣闻异香。

潜来珠锁动,惊觉银屏梦。

脸慢笑盈盈,相看无限情。

铜簧韵脆锵寒竹,新声慢奏移纤玉。

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

雨云深绣户,来便谐衷素。

宴罢又成空,魂迷春梦中。

喜迁莺

李煜

晓月坠,宿云微,

无语枕边倚。

梦回芳草思依依,

天远雁声稀。

啼莺散,余花乱,

寂寞画堂深院。

片红休扫尽从伊,

留待舞人归。

还有一部分在下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34716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3-02
下一篇2024-03-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