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物是甚么?

神物是甚么?,第1张

  词语解析

  读音shén wù 解释神奇的东西 词性名词 出处《易·系辞上》:“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 唐·李白《梁甫吟》:“ 张公 两龙剑,神物合有时。” 示例明·张纶《林泉随笔》:“雷虽只是气,但有气便有形。神物气聚,则须有才过便散。既有神物,则震死人书其背,夫复何怪?”

  网络用语--指罕见的事物或稀有的网络资源。

  编辑本段相关-十二神物

  “ 十二神物”指的是12星座对应的12种乐器

  小号

  白羊座: 小号是西洋管乐器中的先锋,它以洪亮的声音,成为西洋乐队中不可缺少的乐器之一。

  低音提琴

  金牛座:低音提琴 这样乐器是西洋乐队中最低音的乐器,它沉稳浑厚的音色,最适合稳重的金牛座。

  小提琴

  双子座:小提琴 小提琴是中很普遍很受欢迎的乐器,但是也是一种难度较高的乐器,适合聪明的双子来演奏。

  长笛

  长笛巨蟹座:长笛 优雅长笛很合适纤细温柔的巨蟹,尤其是女生。

  唱歌或短笛

  狮子座:唱歌或短笛 喜欢表现的狮子座很愿意很多人为他伴奏来唱歌,或是声音最为清脆出众的短笛。

  长号或中提琴

  处女座:长号或中提琴 长号很难把握伸缩的尺度,中提琴也不是一件容易演奏的乐器,这两样适合细心的处女座。

  单簧管

  天秤座:单簧管 单簧管的外型小而精致,声音高贵明亮,尤其是高音段,能让秤子们着迷。

  双簧管

  天蝎座:双簧管 双簧管是一种并不常见的乐器,声音有点神秘的色彩,与天蝎座再相配不过。

  打击乐器

  射手座:打击乐器 充满动感和活力的射手最喜欢敲罗打鼓这种差事。

  钢琴

  摩羯座:钢琴 充满古典气息的钢琴无疑是摩羯座的最爱。

  竖琴

  水瓶座:竖琴 在每个乐队中只有一架,又有点怪癖的竖琴最合适搞怪的瓶子们。

  萨克斯风

  双鱼座:萨克斯风 众所周知萨克斯风是整个乐队中最为浪漫的乐器,是浪漫派双鱼的最佳选择。[1]

  希腊神话中的神物

  指的是希腊神话中奥林匹斯十二神所掌管的神物,下面是希腊神话的十二主神和象征 : 宙斯:象征物是雄鹰、橡树和山峰 

  赫拉:象征是孔雀,因为这种有着五彩缤纷羽毛、体现着满心星斗的鸟是美丽壮观的夜空的象征,而天空正是天后赫拉光彩照人的脸庞。 

  海王波塞冬:牛和马是他的圣物 

  哈得斯:最喜爱黑色,白杨树是他的圣树 

  赫斯提亚:家灶及火焰女神,掌万民的家事 

  德墨忒尔:丰产、农林女神 

  阿瑞斯: 战神,兀鹰是他的圣鸟,宠兽是狗狗, 

  雅典娜:智慧及战争女神,眼睛在夜里发亮的猫头鹰,还有公鸡和毒蛇, 对于眸子明亮的女神雅典娜来说,均为她的象征。 

  赫耳墨斯:神使,以灵以主,手握双蛇盘绕的魔仗 

  赫淮斯托:长的丑,却很温柔,热爱和平 

  阿波罗:射术和光明神,宙斯和勒托之子,月神和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的弟弟,希腊十二大神诋之一,又名福波斯。他是第三位太阳神主掌光明,医药,文学,诗歌,音乐等。每天架天马拉乘的的黄金车巡游天上一周。月桂树是他的圣木,最喜欢的宠物是海豚和乌鸦 

  阿弗洛狄忒:爱与美女神, 桃金娘是她的圣树,鸽子是她的爱鸟。天鹅和麻雀也很受宠。

成长简历: 1974年4月 出生于湖南省长沙 1980年9月 就读长沙市长塘里小学(至1986年7月小学毕业) 1986年9月 进入湖南师范大学附中读书(1992年7月高中毕业) 1992年9月 进入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学习 1997年7月 大学毕业留任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教师 (至今) 常态电视节目主持: 1995年3月 主持CCTV中央电视台《大风车》栏目(至1998年1月) 1998年3月 主持湖南卫视大型直播综艺节目《快乐大本营》(至今) 1999年9月 主持湖南卫视娱乐节目《快乐新战线》 2000年5月 主持全国播出流行音乐电视节目《音乐风云榜》(至今) 2000年9月 主持情感类谈话节目《爱的证明》(至2001年9月) 2000年2月 主持美国迪斯尼公司电视节目《家庭滑稽录像》 2001年4月 主持全国播出网络电视综艺节目《亲密接触》 2001年6月 主持电视音乐节目《音乐最前沿》 2002年11月 主持东风卫视全国播出美食信息节目《天下食神》 2002年11月 主持凤凰卫视及各台播出新形态综艺电视节目《综艺新势力》(至今) 2003年3月 主持全国播出信息节目《今日惊奇》 2003年12月 主持中央电视台、美国迪斯尼公司合作节目《宝贝厨房》(至今) 2004年4月 主持湖南经济电视台音乐节目《明星学院》 2004年5月 主持湖南电视台谈话节目《背后的故事》 演艺大事记: 1994年6月 参加中央电视台大学毕业晚会直播,表演自创幽默小品《渗透》 1999年2月 主持湖南卫视春节联欢晚会 1999年7月 主持《情系三湘》99赈灾文艺晚会 1999年9月 参加99中国国际民歌节演出(广西南宁) 2000年2月 主持湖南卫视春节联欢晚会 2000年5月 主持中韩友好歌会(广西桂林) 2000年6月 主持北京大学生**节颁奖晚会 2000年9月 主持首届中国电视金鹰节暨中国电视金鹰奖颁奖典礼 2001年2月 主持湖南卫视春节联欢晚会 2001年3月 主持第一届中国音乐风云榜颁奖盛典 2001年11月 主持第二届中国电视金鹰节暨中国电视金鹰奖颁奖典礼 2002年2月 主持湖南卫视春节联欢晚会 2002年1月 担任东风卫视《亚洲娱乐中心》春节特别节目嘉宾主持 2002年3月 主持第二届中国音乐风云榜颁奖盛典 2002年9月 主持中国湖南国际旅游节大型文艺晚会 2002年12月 主持第三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电视新秀大赛 2003年2月 主持湖南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2003年3月 主持第三届音乐风云榜颁奖盛典 2003年5月 主持湖南电视台抗击”非典”特别节目 2003年8月 主演**《女生日记》 2003年9月 主持第四届中国电视金鹰艺术节电视新秀大赛 2003年11月 主持中国芷江首届国际和平文化节开幕式 2003年12月 主演话剧《想吃麻花现给你拧》 2004年1月 主持湖南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2004年2月 主持全国娱乐节目主持人大奖赛总决赛 2004年3月 主持中央电视台国际妇女节晚会 常态电台节目主持: 1990年5月 任湖南经济广播电台节目主持人 1997年9月 主持滚石唱片制作全国发行流行音乐节目《非常流行》 1999年3月 主持北京电台974兆赫流行音乐节目《音乐晚餐》 2000年3月 主持北京电台876兆赫信息娱乐节目《相聚876》 2001年3月 主持北京电台876兆赫信息娱乐节目《诺基亚信息最前线》 2001年3月 主持北京电台876兆赫音乐节目《音乐晚餐》 2003年10月 主持北京电台1039兆赫信息娱乐节目《星空乐园》 个人著作: 1998年9月 出版个人著作《炅炅有神——我是这样长大的》(定价:RMB:12元,销量:近60万册) 2000年10月 出版个人著作《快乐如何》(定价:RMB:18元,2000年销量:近30万册,因出版社人事问题尚未再版) 2001年10月 出版个人著作《刚刚好》(一套两册)(定价:RMB:28元,销量:一版印刷15万册,已全面售罄) 广告代言: “安必信”计算机护眼灯形象代言人 “裕兴”计算机影碟机形象代言人 “蓝图”计算机复读机平面形象 “佐罗世家”休闲服饰代言人 “魔法英语”系列图书代言人 何炅情况介绍 何炅,男,汉族。1974年4月 出生于湖南省长沙。1980年9月 就读长沙市长塘里小学,至1986年7月小学毕业后免试保送进入湖南师范大学附中学习,1992年7月高中毕业后免试保送进入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学习。五年制本科毕业后留任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教师至今。本科毕业后撰写的论文获优秀毕业论文奖,顺利获得阿拉伯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就读期间第二外语学习英语,毕业时过大学英语四级水平。大学期间除外语外,系统地学习了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古代汉语、应用文写作、西方哲学、法律基础、政治经济学等多门课程,学习成绩优异。多次获得奖学金及校三好学生、校优秀学生干部的称号。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第一届十佳青年的评比当中,以最多票数名列第一。毕业后在北外任教期间,担任阿拉伯语系学生辅导员、阿拉伯语系学生党支部书记的职务,同时教授阿拉伯国家概况和社会文化,以及阿拉伯语口语语音等多门课程多年。工作勤恳,认真负责,受到好评。因在抗击“非典”期间的出色工作,被评为2003年北京市高校优秀***员。从中学起一直在湖南经济电台等媒体担任节目主持人,1994年6月自编短剧《渗透》获北京市高校文艺汇演一等奖、最佳表演奖等肯定,同年在北京市大学生电视辩论赛中获最佳辩手称号。1995年顺利进入中央电视台主持青少年节目《大风车》,1998年加盟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形成自己灵活机智的主持风格,掀起了收视热潮。之后又担纲主持了众多节目和多次大型活动,跻身成为全国观众最为熟悉喜爱的主持人行列。出版过三本随笔集,每本均进入畅销书榜,总销量过百万册,文风纯朴幽默,受到好评。性格开朗,为人真诚善良,求知欲强,有较强上进心和责任感。 附:曾主持过的节目及大型活动: 1995年3月 主持CCTV中央电视台《大风车》栏目(至1998年1月) 1998年3月 主持湖南卫视大型直播综艺节目《快乐大本营》(至今) 1999年9月 主持湖南卫视娱乐节目《快乐新战线》 2000年5月 主持全国播出流行音乐电视节目《音乐风云榜》(至今) 2000年2月 主持美国迪斯尼公司电视节目《家庭滑稽录像》 2002年11月 主持凤凰卫视及各台播出新形态综艺电视节目《综艺新势力》(至今) 1994年6月 参加中央电视台大学毕业晚会直播,表演自创幽默小品《渗透》 1999年2月 主持湖南卫视春节联欢晚会 1999年7月 主持《情系三湘》99赈灾文艺晚会 2000年2月 主持湖南卫视春节联欢晚会 2000年9月 主持首届中国电视金鹰节暨中国电视金鹰奖颁奖典礼 2001年2月 主持湖南卫视春节联欢晚会 2001年3月 主持第一届中国音乐风云榜颁奖盛典 2001年11月 主持第二届中国电视金鹰节暨中国电视金鹰奖颁奖典礼 2002年2月 主持湖南卫视春节联欢晚会 2002年3月 主持第二届中国音乐风云榜颁奖盛典 2002年11月 主持中国湖南国际旅游节开幕晚会 2003年1月 主持2003年湖南电视台新年晚会 2003年1月 主持湖南卫视六周年庆典晚会 2003年1月 主持2003年湖南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2003年3月 主持第三届音乐风云榜颁奖盛典 2003年5月 主持湖南电视台抗击”非典”特别节目 个人著作: 1998年9月 出版个人著作《炅炅有神——我是这样长大的》(销量:近60万册) 2000年10月 出版个人著作《快乐如何》(销量:近30万册) 2001年10月 出版个人著作《刚刚好》(一套两册)(第一版销量: 15万册)

参考资料:

http://www21-eastcom

路佳_

路佳_,80后,自由撰稿人,众筹网副总裁,钢琴老师,现为某图书网站编辑。代表作长篇小说《空事》《世界很好,我们很糟》《坛城》《留味行》《这一生心中无事是最重要的事》、随笔集《左眼微笑右眼泪》《素日女子初花》

中文名:路佳_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职业:作家,钢琴老师

代表作品:《空事》《素日女子初花》《暖生》等

性别:女

写作特点

可以称她为中国式的洛丽塔

我们相信,每一个用灵魂写作的女子她们笔下的样子就是她们自己的样子。

路佳_的文字就像一种毒药,在你读的时候会有种心口被积压的感觉,当你真将它放下后,又想把它拿起,继续的“折磨”自己的心脏。她的故事是写给那些生活在繁华都市隐藏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自虐情绪的人们。那些积极寻找梦想的人们。我想在这个城市里这样的人有很多很多,当你中了她的毒后就知道你其实就是其中的一位。

《暖生》

07年度《城市画报》&豆瓣网评选十大争议书《空事》姐妹篇

倍受媒体热点关注的“毒药”小说新作,魔女作家路佳_的靡靡之音

一部全新阅读的试验性小说集、精致文字表现力下的诗意呈现

57个残缺故事,只有开始、结局,没有过程

57种极端书写,绮靡、决绝、混乱、敏感

寂寞绽放的都市情感滋生着温暖的力量

“开始”与“结尾”间绝然的零距离却隐含无限生机

1、惊世骇俗的内容:如实书写了社会文化边缘人群不为人知的生活,映射出比安妮宝贝更绮靡、更决绝、更混乱的都市气质,彰显圆满之外的残缺美感。

2、新奇的故事结构:只用开头和结尾营造故事的氛围。

3、独树一帜的语言:真实、直白、大胆。独创个人独白式的短句,节奏顿挫有力,充满阅读快感。

4、颠覆性的装帧设计:突破传统模式,更跳跃、更轻松、更富情调。

5、插图:把作者在集会、酒吧、阳台等地拍摄的照片进行蒙太奇处理,充分表现混乱、急促、多彩的城市生活。

《空事》

一本难以评价的书,作者也是一个难以评价的作者。我读过不少小说,也见过不少作家。但似乎还没有一本小说让我如此近乎于目瞪口呆,读完后心有余悸,迟迟难以下笔,从而一拖再拖。虽然小说本身的故事并不新鲜,甚至略显老套,情节也不古怪,多在情理之中,尚能让人理解。然而这个年轻的作者却生生写出了一种剜心般的痛,并趋于极致。更让我吃惊的是她那充满张力、瞬间才情流淌的语言,象诗一样迷人。但恰恰是这种制作出来的痛和迷人,以及文本中无处不在的忧郁甚至颓废又将让我吝啬我的表扬。

无论是路佳_还是她的《空事》,都可以标志着生活在都市里不甘心麻木的人的那些范儿们。这个标志也许并不适合每个人,但一定能像镜子一样让那些和她同类的人看见自己。

当安妮宝贝出现的时候,人们对她独特的语句步调与反城市的浪漫心绪产生了疯狂的追随和迷恋,在她的文字中看见了自己的影子甚至将自己对号入座。今天,她已经影响了一代生于70年代80年代初的人们。十年光阴一晃而去,在大家认为安妮宝贝创造的神话或许在它逝去之际也无法有人超越的时候,一本叫《空事》的作品打破了这尘封的寂静。

《空事》的女主角朵格玩世不恭、*乱甚至糜烂的。她的爱情就像一出出草草收场的感情游戏和闹剧,但是因为她执著,她追求,她要找到心里渴望的东西并坚信不疑的认为她能够找到,那些一定是存在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里的,只是她还没有找到而已。所以才产生了这么多微妙而有些凌乱的故事。她很勇敢,不怕受伤,那句听上去有点搞笑的话叫做,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但即使这样她也愿意。她想要的是干净的人,干净的世界,干净的感情。

路佳_的文字像一种毒药,读的时候会有种心口被积压的感觉,而你要真将它放,却又想继续“折磨”自己的心脏。她的故事写给那些生活在繁华都市隐藏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自虐情绪的人们,那些积极寻找梦想的人们。这个城市里这样的人很多,当你中了她的毒后就知道你其实就是其中的一位。

于是,她成了“后安妮时代”的代言者。“安妮时代”我们暗涌,自决、内省;“后安妮时代”在经过前番洗礼之后,我们变的更加坚强,虽然跟残酷的现实对比,显得如此渺小,却还有一颗澎湃的心与之抗衡。当然,那个时代并未过去,相反它仍然很昌盛,并更加成熟了。而路佳_所代表的,也不止是她一个人,而是那些游走在你身边、认识或者不认识的、这个年代无数的范儿们。也许你不会与他们搭讪,但你一定对他们充满好奇心。

关于路佳_自由撰稿人,钢琴老师,现为某网站图书编辑。在情色世界里寻找真爱;在自我放逐中张扬美丽。2004年出版随笔《左眼微笑右眼泪》,2007年出版小说《空事》。

她是中国式的洛丽塔我们相信,每一个用灵魂写作的女子她们笔下的样子就是她们自己的样子。

自私、善变、轻微受虐、特立独行,自卑又不可一世。把自己伪装成MARS一般骁勇善战。总是用最美丽的语言编织着不攻自破的谎言,并极力的认为,那就是价值连城。永远处在矛盾中的白羊座,从一场爱情逃亡到另一场爱情,想要的,不过是一场场半途而废的游戏。从不想让人看到,瀑布一样的长发掩盖住的眼睛里,流淌着顿搓而浓烈的血液。

喜欢拿着相机拍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我不懂摄影,但是不记得什么时候发现,最不起眼的细节往往是最美丽但又留不住的,因此禁不住举起手,拍下来,仅仅是想留住这个瞬间,也曾经天真的以为,真的可以留住。

喜欢一个人背着包四处旅行或者流浪,没有他人在身边的时候,自由才真正存在。

酷爱**、文字和音乐,酷爱酷爱**、文字和音乐的男人,然而面对爱着的人,终究还是无能为力。面对那些坐在钢琴前的孩子,终究还是无可救药的记起不愿意回忆的童年。

被多数人说成是猫一样的女人,爱极了灵性的黑色暹逻猫,猫有九条命,而她只有一辈子。

《在世界尽头相遇》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远方,其实南极并不遥远。《美国国家地理》首席摄影大师弗兰斯·兰廷作序!

路佳_,爬行在南极大陆上,用企鹅的视角看待这世界。

她说:“要做自然里的人。在走了那么久那么远之后,是南极给了我一个机会,回回头。”

每一个生命都当有裂缝,如此才会有光射出来。在南极,你就是光。

《在世界尽头相遇》用诗一样的文字描绘不一样的南极,在地球的底部不仅与企鹅、海豹、冰川相遇:

★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酒吧偶遇

★世界尽头的灯塔之旅

★巡游艇被三头座头鲸围困,遭遇惊魂瞬间

★企鹅的生死瞬间,触碰生命的脆弱

★跟随美国《国家地理》首席摄影大师弗兰斯兰廷拍摄南极

★分享独家拍摄技巧与200多张照片

随书附赠《南极旅行手册》,精彩看点:

◎签证办理所需材料

◎装备建议

◎前往南极主要路线

◎南极探访须知

◎登陆注意事项

◎登陆点、巡游点概况

◎南极重要数据与历史故事

◎50种南极生物辨识

《在世界尽头相遇》记录了路佳_经过多哈、布宜诺斯艾利斯、乌斯怀亚,登上“奥斯卓”号游轮直抵南极的旅程。同时,她还在世界尽头收获了一份珍贵的爱情。

掉落在地球底部,放下目的,学会感受,是她的修习历程。唯有如此才能以自由、平等的姿态描绘出灵动的南极:冰川呼吸的声音、企鹅的生死瞬间,以及当巡游艇被三头座头鲸包围,命悬一线之时,她对动物、自然以及生命的领悟。

旅途中,路佳_跟随美国《国家地理》首席摄影大师弗兰斯兰廷学习拍摄技巧。她爬行在南极大陆上,以企鹅的视角观察世界,带给我们几百张摄影大片。

《坛城》

醒,都可以放下,睡,有什么放不下的

生,都可以放下,死,有什么放不下的

恋人的意思是,恋久了就再也寻不见人。所有回不去的良辰美景,都是举世无双的好时光。誓言是烟花——绚丽明耀是真,晦暗寂灭也是真。

活得再好的人我都不羡慕我就羡慕想死就死的人

藏地凄绝之恋!在氧气稀薄之境,低吟绝望之书。

秘密地活着,是最温暖的活法。

与其说这是关于西藏、喇嘛、爱情、家族、性侵犯以及卑微的小人物反抗生命中的无可奈何的一部史诗,不如简单地说,这是一个关于修行的故事。

汉族女孩清浅爱上了年轻喇嘛达瓦,这是爱吗?这样的感觉既让她脸红目眩也让她困惑不解?如果这就是爱,自己是不是也爱着相恋十年又不得不分开的落秦?也爱着益西师兄?不,自己一直爱的是一个叫初一的喇嘛啊她花了十年恋着倾世容颜却不知爱为何物的情场浪子,又花了近十年的时间里,爱着那个浅尝世俗情爱而终得离去的喇嘛从藏南到川北,从北京再回到雪域高原,始终没有离开她的除了伤害只有困惑。清浅只想在坛城面前,以桑喀古托和大雪山的名义双手合十,诵念《平安经》。

不要误会,这一切和欲望无关,只是一个叫爱情的东西在作祟。

坛城已开,让所有作祟的东西滚开,留给她一个干干净净的昨天的故事吧。

路佳_眼中的《坛城》

坛城,即梵文中的曼陀罗,藏语称作“吉廓”,意译为坛城,修行的意思。古印度密宗修法活动中证悟的场所就叫坛城。我不想回避,在创作中我是借此比喻来架构我的一些想法以及这个自我炼狱式的故事的。但同时,我也想说,故事就是故事,喻体也是本体,你完全可以不必引申,单纯的听听这个故事,至少它曾经也感动了我,为了修行者观想方便所绘制、雕造的曼荼罗,本身也是修行者,他者即地狱,本体即喻体,坛城已开,修行无界。

《世界很好,我们很糟》

80后最具争议的惊艳才女路佳_,书写首部都市女子私痛录。

你在我脸上重重打响一记耳光,疼到笑了。

一路跌跌撞撞磕磕碰碰,岂容你我多言一个爱字?世界对我们已经足够好,我们却为何变得这么糟?

极端凄艳,如此真实--有关昔日隐痛,有关心灵归途的可能。

清冽、艳异、沉溺、决绝,开到酴_的美。

身体与这些痛缠绵交织,比任何情人间的感情都更深更内在。

路佳_堪称80后作家中最惊艳的文字精灵,有一支极致柔媚又绝对凌厉的天才之笔,她以07年度十大争议作品之一、畅销书《空事》为白领读者熟知,执着书写女子私家书,给都市里那些不甘麻木的范儿们。

本书可视作80后忧伤终止符。作者通过对生命隐痛的极端书写,对心灵归途的执着追问,反思这些伤痛的根源。在都市红尘中游走的人们,读后可以获得很多人生的感触与警醒。

文字华丽通透,才情流溢,带着清冽决裂的刺痛,扣动人心;作者摄于西藏的照片,传达凄迷而纯净的美感。

伤痛如一种倔强的恶习,从萌芽到生长,茁壮而坚韧;又如一剂美丽毒药,久饮便成病,渐渐走失了希望。

深触这些阴冷的心灵褶皱,文坛才女路佳_书写鲜见的都市女子私痛记录。书写一个内敛而烈性的女子嘉庆从小镇到都市的一路伤情放逐,追问可能的救赎与归途。评家说《空事》像个舞娘,飞扬的文字掩盖了真正的伤痛,那么本书终于揭开了女子心灵深处伤痛的真相。

这是一本气质极其纯净的小说,黑色暗伤白色希望,诗一样的文字带有痛切的美感。故事非常自然,因缘却暗中纠缠。繁复华丽的独白,鲜活锐利,总能击中读者心里的那些以为忘却的过往。

内容简介:

疼痛,是我一生的命。薛嘉庆对影子般的姐妹顾北说。

这个清冷美丽的女子,自那次受父亲暴打,逃到闺中密友凝安家里,痛之碎片于肉骨深埋。某日,年轻男子方染谷带她离开小镇,来到都市,只为与她恋爱。之后与精神科医生顾晏生邂逅,方知爱与被爱非自控,方知自己已经病了很久。痛的呕吐中,她清晰了出卖的含义。肉体像蝶,感情不过是茧,嘉庆再一次带伤离去。

但感觉不到的痛最长久,无形的牢最可怕。放逐自我的烟火沉溺,寻找救赎的西藏旅行,拒绝痊愈的顽固病患被生活紧逼,一路跌跌撞撞。烈性女子薛嘉庆终于承认:如果可以,我不会选择这样的生活。

命运只会亦步亦趋。以痛为命,她的归途又将何在?

《素日女子初花》

《素日、女子、初花》主要有三部分组成。素日:内容包含生活感触若干,在经历很多事情之后,心情变得平淡,于是对生活或事物的观点与看法也有转变。女子:淡定女子的生活状态及心态随笔若干。初花:一个相对来说完成的长篇故事。一父母双亡、热爱行走的女子苏念和,有一个相恋4年的法国画家男友,一个有床上关系的闺中密友,爱的却是已婚的另外一个人。在她不多且单纯的社交中,念和的情感被一层层剥落,生活、爱恋她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又在哪里?最终念和发现,一直与自己有性关系的闺中女伴,竟然是自己爱的男人的妻子。就这样活着活着,活忘了性别。在安静的书写中,走向死亡。

《留味行》

路佳_出道7周年旅行自传纪念读物!

这是一场灵魂与爱念的盛宴。

这是一部充盈着爱念与忏悔的速写,是这个时代的情感备忘。

灵魂旅人路佳_首部洛可可式旅行情爱独白

完美纪念每次旅途中的奢华情爱

行走中的每次呼吸,都是灵与欲的风月,不为风景不为人,只为留下气味的旅行

路佳_出道7周年旅行自传完美纪念读物

女人的身体是用来膜拜的,男人的爱情是用来朝圣的。

这是一场不看风景不为情,只留下气味的旅行。

一个女孩,一场疯狂的追逐。只为96个小时的陪伴,她只身来到陌生的城,没有目的,只是想认识他,在一起时不说永远,离别之后不说曾经。愿意毫无遗憾地离开他,不是因为输了,而是因为懂了。

生命是趟回不了头的旅行,十月来,一辈子去。曾经天涯逆旅,爱过已足够。

离你越远,我念你越深。可就算再远,也远不过起点,再深,都深不过岁月。所谓离别,不过只是一段你来了,我便走了的旅程。

路佳_与安妮宝贝

姓名:玛格丽特·杜拉斯

出生日:1914年4月4日

星座:白羊座 生日密码

性别:女

血型:未知

地区:越南

出生省:未知

出生市:胡志明市

身份:作家

玛格丽特·杜拉斯 简介

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1914年]]4月4日-1996年3月3日),法国当代最著名的女小说家、剧作家和**艺术家。她于1914年4月4日出生在越南嘉定,父母都是小学教师。1914年生于法国统治越南时代西贡市北郊的朱登地方。18岁首次返回祖国法国。在巴黎在大学攻读法律、数学、政治学。但却立志要做小说家。1942年出版处女作《厚脸皮的人们》,接着又出版《静静的生活》、《太平洋的波堤》、《吉尔布达的水手》等小说。当法国掀起新潮热潮后,法国文坛也随而产生了新小说运动。他也因在1958年出版的小说《麾狄拉特干达毕业》而被誉为新小说代表作家之一。曾获文学奖。1959年名导演亚兰勒纳请她为他的第一部剧情长片《广岛之恋》撰写**剧本。这部作品在法国大受欢迎,创下很高的票房纪录,而她的名字也传扁世界。之后她编剧的另一部片又获大奖,她的名气更响了,她的小说纷纷被改为**。1966年她开始了导演生涯。杜拉斯以小说《厚颜无耻之辈》(1943)开始她的文学天涯,她的作品不仅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而且尤其注重文体,具有新颖独特的风格。她早期的小说《太平洋大堤》(1950)充分反映了童年时代的贫困生活,还有不少作品也是以印度支那的社会现实为题材的。《直布罗陀海峡的水手》(1952)等充满了镜头般的画面和口语式的对话,因此,大都被改编成影片;后来的小说如《塔吉尼亚的小马》(1953),《琴声如诉》(1958),《洛尔·V斯坦的迷醉》 (1964)等则善于打破传统的叙述模式,把虚构与现实融为一体,因而使她一度被认为是新小说派作家,其实她的小说只是在手法上与新小说类似,重视文体的诗意和音乐性,但在构思方面却大不相同,她在作品中描绘贫富对立和人的欲望,是在以独特的方式揭露社会现实。杜拉斯在戏剧和**方面同样成就卓著,她分别在1965、1968和1984年出版了三部戏剧集,在1983年还获得了法兰西学院的戏剧大奖。作为法国重要的**流派左岸派的成员,她不仅写出了《广岛之恋》(1960)、《长别离》(1961)这样出色的**剧本,而且从1965年起亲自担任导演,从创作优秀影片《印度之歌》(1974)开始,每年都有一两部影片问世,而且有不少获得了国际大奖。杜拉斯的六十余种作品始终拥有广泛的读者和观众,其中最著名的是杜拉斯在七十岁时发表的小说《情人》(1984)。在这部十分通俗的、富有异国情调的作品里,她以惊人的坦率回忆了自己十六岁时在印度支那与一个中国情人的初恋,荣获了当年的龚古尔文学奖,并且被译成40多各种文字,至今已售出250万册以上,使她成为当今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法语作家。

1996年3月3日,星期天。深受欢迎的法国当代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走完了81年的生命旅程。她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具有一个预言般的名字--《这是全部》。

代表作品

1943:《厚颜无耻的人》(小说)

1944:《平静的生活》(小说)

1950:《太平洋大堤》(小说)

1952:《直布罗陀海峡的水手》(小说)

1953:《塔尔基尼亚的小马》(小说)

1954:《林中的日日夜夜》(小说)附:《蟒蛇》、《多丹太太》《工地》(小说)

1955:《广场》(小说)

1958:《如歌般的中板》(小说,中译本题为《琴声如诉》)

1959:《塞纳-瓦兹的旱桥》(剧本)

1960:《夏夜十点半》(小说)《广岛之恋》(**剧本)

1961:《长别离》(**剧本,与钱拉·雅罗合作)

1962:《昂代斯玛先生的午后》(小说)

1964:《洛尔·瓦·斯泰因的迷狂》(小说)

1965:《戏剧第一集》:《河流与森林》、《广场》、《音乐喜剧》;《副领事》(小说)

1966:《音乐》(**剧本)

1967:《英国情人》(小说)

1958:《英国情人》(剧本)《戏剧第二集》:《苏珊娜·安德雷》、《林中的日日夜夜》、《是的,也许是这样》、《萨加语》、《一个男人来看我》。

1969:《她说毁灭》(小说)《她说毁灭》(**)

1970:《阿巴恩,萨巴纳,大卫》(小说)

1971:《爱情》(小说)《**的,太阳》(**)

1972:《娜塔丽·格朗热》(**)

1973:《印度之歌》(**剧本)《恒河的女人》(**)《娜塔丽·格朗热》附:《恒河的女人》(**剧本)

1974:《说话的女人》(同扎维埃·戈蒂耶谈话录)

1975:《印度之歌》(**)

1976:《巴克斯泰尔,维拉·巴克斯泰尔》(**)《她在威尼斯时的名字在荒凉的加尔各答》(**)

1976:《林中的日日夜夜》(**)

1977:《卡车》(**)《卡车》,附:《同米歇尔·波尔特谈话录》(**剧本)

《玛格丽特·杜拉笔下的地点》(同米歇尔·波尔特合作写成的谈话录)《**伊甸园》(剧本)

1978:《夜船》(**)

1979:《夜船》,附:《凯撒城》、《反面的双手》、《奥雷丽亚·斯代内》(**剧本)

《凯撒城》(**)

《反面的双手》(**)

《奥雷丽亚·斯代内,奥雷丽亚·梅尔布尔纳说》(**)

《奥雷丽亚·斯代内,奥雷亚而·旺库韦说》(**)

1980:《维拉·巴克斯泰尔或大西洋海滨》(小说)《坐在走廊里的男人》(小说)《80年夏》(随笔)《绿眼睛》(**剧本)

1981:《阿加塔》(小说)《阿加塔与没完没了的阅读》(**)《外界》(随笔)《年轻姑娘与男孩》(录音磁带,扬·安德烈根据《80年夏》改编,玛格丽特·杜拉朗读)《大西洋人》(**)

1982:《罗马对话》(**)

1982:《大西洋人》(小说)《萨凡纳海湾》(剧本)《死亡的疾病》(小说)

1984:《戏剧第三集》:《丛林困兽》、《阿斯贝尔思的证件》、《死之舞蹈》;《情人》(小说)

1985:《痛苦》(小说)《音乐续集》(剧本)《契诃夫的海鸥》(随笔)《孩子们》(**,与让·马斯科洛和让-马克·蒂里纳合作)

1986:《蓝眼睛黑头发》(小说)《诺曼底海边的妓女》(小说)

1987:《埃米莉·L.》(小说)

1987:《物质生活》(随笔)

1990:《夏雨》(小说)

1992:《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小说)《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剧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3424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