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凶猛的动物都有镇宅作用,可能古人觉得它们比较勇猛吧!
狮子原产非洲、西亚,约汉时由西域进入我国。古人认为它在百兽中处于至尊地位,而文言中“师”可表示尊长,如郑玄说“师犹长也”,故最初称它“师子”,如《汉书•西域传》便将“师子、犀牛”并称。后来,人们加反犬旁写作“狮”。李时珍《本草纲目》说“狮为百兽长,故谓之狮。”张骞出使西域后,随着佛教传入,外国狮子开始成为中国灵兽,其形象频现于陵墓神道和佛窟。至明清时,石狮逐渐成为建筑物的“看门神”。
古代大门上的狮子的讲究:两只狮子一雌一雄,雄狮脚下踩着一只绣球,雌狮身下依偎着一只幼狮,皆庄严威武。门前摆灵兽无非也是保卫门户、驱鬼辟邪的作用。
古代建筑门前,大多都有一左一右两只石狮子。两只石狮一般是一雌一雄,按照中国古代男左女右的阴阳哲学,以人从里向外走出的方向为参照,一左一右摆放。
狮子在佛教当中很有地位,常被用来比喻最有威望的人。所以,将佛比喻成狮子,还是因为狮子“独步无畏,能伏一切。”随着佛教的盛行,狮子逐渐成了常见的雕刻题材。不但在寺院里雕刻狮子用以护法,朝廷官员的府邸门前也多雕刻石狮。两只石狮一般是一雌一雄,按照中国古代男左女右的阴阳哲学,以人从里向外走出的方向为参照,一左一右摆放。
佛也是如此,对于九十六种道中一切的邪魔都能制伏,故将其喻作狮。凡是佛坐过的地方,都称为“狮子座”。宣扬佛法的声音,也常被比喻为“狮子声”,有唐人诗为证:白发老僧听,金毛狮子声。同流有谁共,别著国风清。
唐宋时期,石狮的造型并不固定,狮子或坐或蹲。到了明清,狮子的造型便基本固定,都是蹲坐在石座上,头上布满卷鬃。而且,狮子头上的卷鬃也是很有讲究的,卷圈最多为十三个,一品官一下,少一级就少一个疙瘩。由此看来,狮子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信仰的象征,而是一种权利与等级的指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