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
1.一个细菌又称一个菌落。( × )
2.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产生折射而弯曲。( √ )
3.晶体的形状是很有规则的,都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 × )
4.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 √ )
5.把橘皮、馒头等放在温暖干燥的环境中就可以进行霉菌培养。 ( × )
6.利用酵母菌发面后,体积可以达到原来的4-5倍。( √ )
7.电池、医用针管等有毒有害垃圾要做深埋处理,才不会有危害。(√ )
8.用不同的方法重新使用已用过的东西,可以减少垃圾数量。( √ )
9.填埋场在填满垃圾后,可以在上面建公园、种庄稼。( × )
10.垃圾其实是放错了地方的财富。( √ )
11.光年就是光走一年的距离,是用来计量恒星距离的单位。( √ )
12 不同的人观察同一棵树后,所描述的内容可能会不一样。( √ )
13人们要想获取真实的资料,必须自己亲自去动手获取,没必要与会交流。(×)
14 电磁现象是丹麦科学家奥斯特最先发现了。( √ )
15.太阳系是宇宙中最大的天体系统。(× )
16.正在使电灯发光的电线旁边没有磁场。(× )
17.将垃圾深埋以后,再也不会污染环境了。( × )
18.空气,土壤,海洋一旦被污染就再也无法治理了。(× )
19.我们平时发面用的酵母菌对人体是有害的。( × )
20.放大镜放大的倍数越高,所看到的视野就越大。( × )
21.自然界中很多物体都是晶体,晶体的形状都是很有规则的。( √ )
22.锅盖做成圆顶形主要是为了锅的容量大一点。( × )
23.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手上的细菌。( × )
24.物体的细菌结构必须制成玻片标本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清楚。( √ )
25.我们在记录信息的时候,要如实记录,但不需要详细记录。(× )
26.起瓶器是一个费力杠杆。(× )
27、显微镜是能把物体放得最大的仪器。( × )
28、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 √ )
29、微生物是对人类有害的东西。( × )
30、解决垃圾问题的最好办法是填埋。( × )
31、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是分布着许多的大大小小的环形山。 ( √ )
32、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远的行星是水星。 ( × )
33、光年是一种时间单位。( × )
34、轮轴的轮越大,轴越小,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能越省力。( √ )
35、煤、石油、天然气所具有的能量最终都来自太阳。( √ )
36、太阳通过辐射把热传到地球上。( √ )
37、晶体的形状很有规则,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 √ )
38、菌落是很多细菌聚集到一起形成的。( √ )
39、人类利用酵母发面的历史已有5000多年。( √ )
40、所有垃圾都可以回收利用。( × )
41、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分装,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 )
42、月球引力大约为地球的六分之一。( √ )
43、食物给了我们身体所需要的能量。( √ )
44、哈雷彗星,每隔一年就能看到一次。( × )
45、闻同一样东西,每个人闻到的气味肯定是一样的。( × )
46、分类图是比较两种以上事物异同点的有用工具。( × )
47 盘山公路是利用斜面越短越省力的道理修筑而成的。( × )
48 导热性能好的物体,往往吸热快,散热也快。( √ )
49 月球的明亮部分始终对着太阳。( √ )
50 日食和月食都有全食、偏食、环食三种形式。( × )
51 八大行星的公转周期和自转周期都是不同的。( √ )
52、我们现在使用的能源大都来源于太阳。( √ )
53、声和光都不能使物体运动,所以不是能量的表现形式。( × )
54 较为完整的解决垃圾问题的系统方案,应该包括减少垃圾的数量、回收利用、无害化处理等方面。( √ )
55、透明的有规则形状的固体一定是晶体。( × )
56、火箭最早是美国人发明的。( × )
57、通过液体或气体的流动来传热的方式叫对流。 ( √ )
58、自然界中所有的固体物质都是晶体。 ( × )
59、水从海洋、陆地上升到空中,主要是太阳力量在作用。 ( √ )
60、土地沙漠化已成为全球生态的“头号杀手”。 ( √ )
61、米饭、土豆番薯等食物能给我们人体带来热量。( √ )
62、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 × )
63、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 ( √ )
64、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 ( √ )
65、光年是光一年走过的距离,是用来计量所有物体间的距离的单位。 ( × )
66、对信息进行整理是节省信息储存空间的重要方法。 ( √ )
67、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氮气对燃烧和呼吸都是没有用处的。( √ )
68、我国的水资源并不丰富,因此要提倡节约用水。( √ )
69、石油和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的能源。( √ )
70、我国的水资源十分丰富,因此我们不需要提倡节约用水。( × )
71、双手互相摩擦能产生热量。( √ )
72、夏天开冷空调时应向下吹风。( )
73、可燃物燃烧需要一定的温度。( √ )
74、在木块、铁片、铝片中木片的导热性能最差。 ( √ )
75、冰也能制成放大镜。( √ )
76、放大镜的镜面越大,其放大倍数也越大。( × )
77、凸度越大的放大镜,放大的倍数越大。( √ )
78、海边建填埋场可以不危害环境,可以让垃圾的污水直接排到海洋里。( × )
79、在垃圾堆上种蔬菜,可以减少肥料,增加垃圾废物( × )
80、垃圾填埋场有可能会影响十几年以后的土壤和地下水。( √ )
81、过期的药品可以随便扔在垃圾里,和垃圾一起扔掉。( × )
82、购买物品我们尽量选择一些包装豪华的物品。( × )
83、日光灯管是有害有毒的垃圾。( √ )
84、废电池是没有毒的垃圾,我们可以随便扔在垃圾堆里。( × )
85、把物体直接放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物体的微细结构。( × )
86、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 )
87、玻璃、过期药品、果核、玻璃瓶、注射器等都可以回收利用。( × )
88、从月球上看北斗星和从地球上看北斗星,形状是一模一样的。( × )
89、记录信息的方法有很多,如表格记录、文字叙述、画图描绘等。(× )
90、霍乱、肺结核、伤寒等可怕的疾病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 )
91、消耗石化燃料,会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产生温室效应。( √ )
92、由于环境遭到破坏,现在地球上的生物种类正在减少。( √ )
93、现在人们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到了宇宙的边缘。(× )
94、恒星都会有节奏地膨胀和收缩。( × )
95、大熊座头部的几颗星像一个反写的问号,尾部的三颗星构成一个大三角形,这些就是大熊座的明显标志。(× )
96、证据的获取在科学探究过程中非常重要。( √ )
97、记录储存信息是一种跨越时间传递信息的方法。( √ )
98、办墙报时,字越大越好,一行字越多越好。( × )
99、二氧化碳造成了酸雨。( × )
100、北极星在小熊座上,也就是在北斗七星上。( × )
101、凸透镜的镜面越大.放大的倍数也就越大。 ( × )
102、生活中的垃圾都是无用的,没有什么价值可言。( × )
103、垃圾被填埋了对人类的危害也就不存在了。( × )
104、我们在记录获得的信息时,不仅要如实记录相关信息的内容,还应详细记录信息的来源。( √ )
105、如果人类不保护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终将被大自然所淘汰。( √ )
106、电灯可以把电能转化为光能。 ( √ )
107、整理获得的信息可以使信息条理化、清晰化,但不能节约储存空间。(× )
108、以太阳为中心,由行星、卫星、流星、慧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银河系。( × )
109、电视台要比广播电台发布的天气预报信息准确。( × )
110、医院里使用的一次性输液器是用优质塑料制成的,可以用来回收加工制造饮料瓶。(×)
111、大熊座的明显标志是头部像一个反写的问号,以及尾部的大三角形。( × )
112、冬天,人盖上厚厚的棉被,因为棉被能产生热量。 ( × )
113、木头和石头不会传热。 ( × )
114、用杠杆撬起重物时,支点离重点越近,离力点越远就越省力。( √ )
115、起重机吊车上的动滑轮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 )
116、通过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 √ )
117、太阳系里唯一发光的恒星是太阳。(√ )
118、银河系是由许多的恒星组成的一个恒星集团。( √ )
119、日食是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形成的。( √ )
120、月食是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形成的。( √ )
121、狮子座的流星雨特别有名。( √ )
122、我们不能用放大镜去直接观察太阳,否则很容易灼伤眼睛。( √ )
123、绿藻能使鱼缸里的水发绿。( √ )
124、缺水是一部分国家的事情,和我们无关。( × )
125、在北方天空的小熊座里有著名的北极星。( √ )
126、魔术通常是利用人的感官错觉来表演的。( √ )
127、整理信息就是把内容归类,不需要用其他的方法。( × )
128、房屋的房顶是应用了斜面原理。( × )
129、自行车中没有滑轮原理的存在。( √ )
130、鸡蛋近似于球形,因为这样可使它更坚固。( √ )
131、葱管状的叶子,使它又结实又轻巧。( √ )
132、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 × )
133、杠杆工作时,力点离开支点远,重点离开支点近,就能省力。( √ )
134、使用轮轴时,在轮上用力省力多,在轴上用力省力少。( √ )
135、定滑轮能改变用力的方向,动滑轮能省力。( √ )
136、使用斜面时,斜面越长越省力。( √ )
137、瓦楞纸的抗弯曲能力强与纸的厚度及形状有关系。( √ )
138、拱形与其他形状相比,增加了材料的厚度。( × )
139、铁塔是上部大下部小,上部重下部轻。( × )
140、冬天,人们要盖上棉被,因为棉被能产生热量。( × )
141、泡沫是热的不良导体,铜是热的良导体。( √ )
142、螺丝钉的螺纹是斜面的变形,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密,旋进木头时就可能越不省力。( × )
143、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具有拱形承受压力大的优点,又没有了拱受压力时向外推的力。( √ )
144、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性状都要坚固。( √ )
145、圆顶形的龟壳,主要是让乌龟更加漂亮。( × )
146、穿上厚厚的羽绒衣能使我们的身体产生热量。( × )
147、声音和光不能使物体运动,所以不是能量的形式。( × )
148、雾是漂浮在低空中气体状态的水。( × )
149、电磁铁没有南北极。( × )
150、动滑轮的作用是改变用力的方向。 ( × )
151、水蒸气在受冷(0度以上)的情况下直接变成霜。 ( × )
152、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拧起来就越费力。 ( × )
153、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导线的周围会产生磁场。( √ )
154.安全帽做成圆顶形主要时为了美观。 (× )
155.电器着火了,应该及时用水扑灭。 (×)
156.二张纸的抵抗弯曲能力一定比一张纸要强。 (√ )
157.地球的表面大部分被水所覆盖,因此大部分国家是不需要节约用水的。 (× )
158.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 (× )
159.酒精用火柴一点就着,因此它的燃点肯定比干木的燃点低。 (× )
160、冬天盖着厚厚的被子,我们感觉很暖和,是因为被子会产生热量。 ( × )
161、高塔不容易倒是因为它的结构上面大,下面小;上面重,下面轻。 ( × )
162.能量有很多种形式,声、光、电、热,都是能量的形式,能量还储存在食物、燃料中。(√ )
163.物体的材料不同,导热性能也不同。 ( √ )
164.改变薄形材料的形状不可以增大它的抗弯曲能力。 ( × )
165.“保温”不仅能减缓物体的温度的变化,还能保持原来的温度。 (× )
166.同一种物体由于形状、大小不同,达到燃点的时间也是不同的。 ( √ )
167.火焰上方的纸的变化过程:变干——变黑——变黄——燃烧。( × )
168.杠杆可以分为省力杠杆和不省力杠杆。( × )
169.滑轮组的组数越多,就越不省力。 (× )
170.框架铁塔结构具有底面大,下面重,风阻小等特点。 ( √ )
171.我们已经能直接把太阳转换成热能、电能。 ( √ )
17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气。( × )
173、利用斜面能省力,也就是说斜面越斜就越省力。( × )
174、增加线圈的数量可以增强电磁铁的磁力。(√ )
175、丹麦科学家奥斯特为人类使用电能打开了大门。( √ )
176、夏天开空调时,我们一般采用的方法是让空调的风往地面上吹。( × )
177、石油、天然气是几亿年前大量的低等生物经过复杂变化形成的。(√ )
178、房间里的暖气片主要靠对流来传热。 ( √ )
179、炒菜的油锅着火了,我们可以往油锅里倒水把火熄灭。 (× )
180、用杯子罩住燃烧的蜡烛会使它熄灭,因为杯中的氧气会很快被消耗完。(√ )
181、回收纸比直接用天然原料制造纸昂贵,但回收玻璃比直接用天然原料制造玻璃便宜。(√)
182、把物体直接放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物体的微细结构。( × )
183、面团发酵时体积会缩小。( × )
1.商品是市场上供买卖的物品。没有买卖的物品就称不上商品。
我国为保障消费者利益而制定的专门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2.保险一般分为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两大类。人身保险以人为保险对象。如师生平安保险,乘坐飞机、车、船的保险、养老保险。财产保险以物为保险对象。如家庭财产保险。
(要求能区分两类保险,保险获赔前提是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而非人为故意造成。)
3.储蓄的种类有活期储蓄(可随时存取)、定期储蓄(有一定存期)等,定期储蓄的利率比活期储蓄的高。
4.社会主义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纳税是公民的一项法定义务。
5.社会福利包括儿童福利、残疾人福利、老年人福利、抚恤、公费医疗、合作医疗等,是我国社会文明和进步的的标志之一。
6.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有利用风力(如蒲公英、臭椿、枫树、松树)、利用动物(如苍耳、鬼针草、山楂、葡萄)、利用弹力或喷射作用(如凤仙花、喷瓜)、利用水流(如莲蓬、椰子)。
7.植物的繁殖方式分为:种子繁殖:利用种子来进行繁殖的;营养繁殖:由茎和根来进行繁殖(如番薯用块根进行繁殖;水仙花、甘蔗、马铃薯、大蒜、洋葱、姜是用茎来进行繁殖;芦苇、狗尾巴草用地下根茎进行繁殖。);扦插:直接从茎上剪下一段枝条,插在土里进行繁殖(如葡萄、石榴、杨柳)。
8.动物的繁殖方式常见的有卵生和胎生。昆虫、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都是卵生动物,哺乳动物是胎生动物。此外其他的繁殖方式有分裂(如草履虫、变形虫)、出芽(珊瑚)。
9.生物的进化的两条规律:①一般从水生到陆地,从结构简单到结构复杂,从低级到高级;②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能够适应环境的生物生存下来,不能适应环境的生物就会消亡。地球上最先出现的生命是单细胞藻类和菌类。
10.地球的自转: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自西向东转动。地球地自转形成了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约为24小时。太阳东升西落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而形成的。
11.地球的公转:地球绕着太阳自西向东地转动。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总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地球公转一周需要一年的时间。地球的公转引起了地球上四季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12.地球处于夏至位置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处于冬至位置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处于春分和秋分位置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太阳直射点会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进行移动。由于地球公转时地轴总是朝一定方向倾斜,所以造成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13.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天然卫星,它在不停地绕地球自西向东的公转。月球、地球、太阳三者的相互位置不断地变化,引起了月球圆缺的变化——月相变化。月球圆缺变化图(P49):朔(农历初一)、上弦(农历初八、九)、望(农历十五)、下弦(农历廿二、廿三)。月球上明暗两部分不断变化的状况,叫做月相。(区分月相与月相变化)
14.日食(农历初一前后):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而且日、月、地三者恰好或近于一条直线时,月球的阴影就会投向地球,在地球上处于月影部分的地面就看不到太阳了,日食就发生了。(记P54日食发生图)日食分为:日偏食、日全食、日环食。
15.月食(农历十五前后):地球位于日月之间,如果日、地、月三者恰好或近于一条直线时,地球的影子就会遮住月球,太阳光射不到月球,地球上也就见不到月球,月食发生了。(记P55月食发生图)月食分为月全食和月偏食。中国是最早对日食和月食有记录的国家。
(注:要求能清楚地区分月相、月食、日食)
16.历法:根据天文周期安排年、月、日关系的法则。
公历(阳历)与夏历(农历)的区别:
阳历:根据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为基础制定。有平年(365日)和闰年(366)之分,且均为12个月。月有大小月之分,大月31天,小月30天,2月为28或29天)
夏历:根据月球圆缺变化来制定。有平年(12个月)和闰年(13个月,其中一个月是闰月)。月也有大小月之分,大月30天,小月29天。
17.我国早在2000多年前就创造了二十四节气,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紧密联系。制订节气的方法:就是将地球轨道一周(360度)分为二十四节气,每隔15度设立一个节气,每两个节气之间相差15天左右。每个季节都有6个节气。
18.地球从表面到地心要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部分。(看清楚分法)
火山与地震是自然现象,是由于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造成的。
火山可分为:活火山、休眠火山、死活火(注:三种类型能区分)。火山对人类既有利也有弊。台湾的七星山是活火山。
地震发生的原因有:火山活动、地壳中岩层的断裂和陷落。地震的强度用震级来表示,地震强度越大,表示震级的数字也越大,5级以上的地震为强震。目前中国强度最大的地震为78级(河北省唐山),世界上测到的强度最大的地震89级(智利)。地震是可以预测的。地球上火山活动最多、最强烈的地区是环太平洋一带。
19.地形分为: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褶皱:岩层受力后发生弯曲变形。地壳变动会使岩层发生褶皱,喜马拉雅山就是由岩层褶皱形成的,是褶皱山(地壳运动造成)。山川形成的作用力主要来自地球内部。
20.河流和湖泊的主要区别:河流的水是沿着狭长的凹地流动的,而湖泊的水是蓄积在洼地里的。陆地水既包括地表水也包括地下水。
21.风化作用:岩石在日光、水分、生物和空气的作用下,会逐渐被破坏和分解为沙子和泥土。
22.当今世界上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体育运动会叫“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奥运会,它的发源地在“古希腊”。奥运会的口号是“更快、更高、更强”,它的“五环旗”象征着世界五大洲的团结,它的“圣火”象征着光明、团结、友谊。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它是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奥运会每四年举行一次。
23.现代社会面临的三大世界性问题:人口激增、环境污染、能源短缺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1.在我们的感觉器官中,眼睛能收集到比其它感官更丰富的信息,但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5毫米的微小物体。2.放大镜又叫凸透镜。它之所以能够放大,是因为光线从空气进入放大镜时会产生折射而弯曲。放大镜下的物体不仅放大了,而且有些细节都看到了,如报纸上的、计算机和电视机的屏幕,原来是由许多小点组成,而看到的点状物由红、绿、蓝三色组成的。吸水纸纤维比较长、粗并且疏松。圆柱形和球形的透明器皿装上水也有放大镜的功能。3.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面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球形的透明体放大倍数是最大的。放大镜放大倍数的增加,不仅观察对象的图像会变大,所获得的物体的信息也会,同时视野变小。通过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4.放大倍数的计算:5.像蚂蚁、蝗虫、蚕蛾这样,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的叫昆虫。昆虫有许多特殊的构造和本领。像蜻蜓、苍蝇、蝴蝶的眼睛都有是复眼。昆虫是自然界中人类肉眼看得见的最小动物之一。蚜虫的天敌是草蛉。在10倍放大镜下我们可以看见蚜虫的肢体。6.常见的晶体有白糖、食盐、碱面、雪花等,它们的形状大多很规则。制造晶体的方法:减少水分法和降低温度法。7.列文虎克出生在荷兰,是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显微镜的生物学家。对着物体的透镜焦距较小叫物镜(距被测物体较近)。对着人眼的透镜焦距较大叫目镜。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200万倍,大肠杆菌和SARS病毒可以用电子显微镜观察。8.物体的微细结构必须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清楚。制玻片标本的切片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很多细菌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菌落。9.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胡克是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人。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宝石花耐旱的秘密是上面的气孔少。鱼缸里的水发绿是绿藻的作用。10.在显微镜没有发明以前,人类就是依靠眼、耳、鼻、舌、身五种感觉器官来探索和认识世界。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为人类打开了微小世界的大门。微生物对人类不都是有害的,有许多微生物不仅对人体有益,而且我们还离不开它们呢!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第一个指出微生物和人类的健康有关。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可以制作酒、醋、泡菜、腐乳、酸奶等风味独特的食品。馒头和面包内部疏松多孔,是因为蒸馒头或烤面包之前,生面团中糅入了酵母,酵母菌使面团里的糖类分解,从而获得养料和能源,排出二氧化碳。人类利用酵母菌发面的历史已有5000多年了,可以使制成的面包内部疏松多孔。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死去的动植物尸体和残体。第二单元1.垃圾的分类方法很多,按材料分可分为塑料、金属,纸、玻璃等、按危害状况分可分为有害垃圾和一般垃圾……2.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叫家庭垃圾,是固体垃圾,固体垃圾还包括建筑垃圾、农业垃圾和工业垃圾。3.垃圾对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可能会发出恶臭,污染空气;滋生蚊蝇,引发疾病;还会破坏土壤,影响农业等。4.目前垃圾的一般处理方法有填埋、直接焚烧和堆肥等。5.用清洁填埋、自然堆肥等方式处理垃圾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可有效减少垃圾对地下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缺点:不能根除对环境的污染,还要占用土地。6.做填埋模拟实验时:原有的水相当于地下水;石子和沙相当于土层;浸过墨水的纸巾相当于填埋的垃圾;喷水相当于下雨;水变色了相当于地下水被渗漏出来的有害物质污染了。垃圾填埋场在填满垃圾以后,可以在上面修建公园、体育场,但是不能用来建筑房屋和种植庄稼。7.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法。重新使用是指用另一种方法来使用已用过的东西,它是减少垃圾数量的重要方法。8.当我们无法减少一些材料的使用时,我们可以回收垃圾中的这些原材料并重新加工利用它们,这样不但能减少固体垃圾的数量,而且能节省大量的自然资源。解决垃圾问题的系统方案应该包括:减少垃圾的数量、回收利用、无害化处理。画出世界通用的回收标志:9.对固体垃圾,全世界普遍采取了减少、再使用和回收利用的方法,这是目前对待垃圾最积极、最科学的手段。10.要使垃圾真正地变成资源,必须对垃圾进行分类、分装。生活垃圾可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其它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包括纸类、塑料、金属、玻璃、橡胶、纺织物等。家庭垃圾中有约1/3是碎菜叶、蛋壳等食物废料。这些垃圾和院子里的枯叶、杂草等能够通过堆积自然分解,成为有用的有机肥料。(厨余垃圾)11.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注射器、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如果掩埋到地下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焚烧会污染大气。人如果受到有毒有害垃圾的影响,会生各种疾病甚至危及生命。12.世界面临的环境问题除了垃圾问题外,当前人类还面临着水资源缺乏、气候变暖、物种灭绝、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目前60%的大陆面积淡水资源不足,10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其中缺水十分严重的国家达40多个。土地荒漠化已成为全球生态的“头号杀手”。地球大气层中的臭氧层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人类消耗石化燃料,会增加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使得地球表面温度升高许多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造成的,但人类的活动也能够改善环境。第三单元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围绕着地球公转,公转与自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的。月球直径大约是地球1/4。月球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80。月球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49。月球引力大约是地球的1/6的。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在月球上着陆,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印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足印。2.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上半月月相是由缺变圆,下半月是由圆变缺。3.地形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环形山这个名字是由伽利略取的。环形山目前公认的观点是“撞击说”。4.日食的成因: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的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的影子投向地球,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日食一般发生在农历初一。日食有三种: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画出日食时三者的位置关系:月食一般发生在农历十五。月食只在满月的时候发生。月食有月全食和月偏食。画出月食时三者的位置关系:5.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客观存在转动的八大行星、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太阳系。太阳是太阳系里唯一发光的恒星。八大行星与太阳距离排列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最大的行星是木星,最小的行星是水星。自转周期最长的是金星,自转周期最短的是木星。公转周期最长的是海王星,公转周期最短的是水星。6.在北部天空的小熊座上有著名的北极星,它是颗不太亮的星星。我们可以借助大熊星座找到北极星。大熊座的明显标志就是我们熟悉的、由七颗亮星组成的北斗七星。狮子座头部的几颗星像一个反写的问号,尾部的三颗星构成一个大三角形,这就是狮子座的明显标志。7.天空中闪亮的银河光带,实际是由许许多多的恒星组成的一个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银河系。银河系大约由1000亿到2000亿颗恒星组成,直径有10万光年。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30万千米,光年就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它是用来计量恒星距离的单位。目前人类已经发现了超过100亿个河外星系。中国是公认的火箭发源地。2003年10月25日,“神舟”5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航天员杨利伟登上太空。2005年10月12日,“神舟”6号载着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再次进入太空。人类在探索宇宙的过程中已有14人献出了生命,美国的挑战号在升空的过程中爆炸,共有7名宇航员遇难。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一、填空题: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2、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如蜡烛燃烧、白糖加热时融化变色。(记忆)3、有些物质混合后不会生成新的物质,如(沙子)和(豆)混合;有些物质混合后会生成新的物质,如(小苏打)和(白醋)混合。(记忆)4、小苏打和醋混合产生大量的气泡,生成新的气体--二氧化碳气体,这种气体能使燃烧的细木条熄灭,说明这种气体(不支持燃烧)。(记忆)5、米饭在我们咀嚼的过程中,变得有(甜味)了,这是因为米饭中有一种叫(淀粉)的东西,在被我们咀嚼过程中发生了变化--淀粉变成了麦芽糖。6、淀粉遇到碘酒颜色会变成(蓝色),产生了一种蓝色的新物质。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10、我们周围世界物质的变化一般分成两类,即(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很多,最重要的特征是(产生新的物质)。(记忆)1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等。(记忆)12、物质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利用(物质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了温度计,这种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又如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土地沙漠化等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了解)13、通过观察比较铁片和铁锈,我发现铁锈是(红褐色)、(有空隙)、(没有光泽)、(不导电)、(不能被磁铁吸引)、(粗糙)等。(记忆)14、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的物质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如(折纸)(水结冰)(加热水)(豆子和沙子混合)等。15、用镊子夹住铁钉并将一部分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铁钉,可以发现浸入溶液的铁钉表面有(新物质附着),同时蓝色的硫酸铜液体颜色会(变浅),这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了解)16、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二氧化碳)具有的特征是(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无色透明)。17、哪些食物含有淀粉?(记忆)类别食物名称含有淀粉的食物玉米、土豆、番薯、苹果、面包、馒头、南瓜不含淀粉的食物花菜、胡萝卜、白萝卜、菠菜、番茄、桔子、白糖、洋葱18、在生产实践中,人们一般采用什么方法防止、减缓铁制品生锈的速度?(记忆)答:(1)制成合金;(2)铁制品表面涂防护层;(3)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 1.在我们的感觉器官中,眼睛能收集到比其它感官更丰富的信息,但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5毫米的微小物体 2.放大镜又叫凸透镜它之所以能够放大,是因为光线从空气进入放大镜时会产生折射而弯曲 放大镜下的物体不仅放大了,而且有些细节都看到了,如报纸上的、计算机和电视机的屏幕,原来是由许多小点组成,而看到的点状物由红、绿、蓝三色组成的 吸水纸纤维比较长、粗并且疏松 圆柱形和球形的透明器皿装上水也有放大镜的功能 3.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面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球形的透明体放大倍数是最大的 放大镜放大倍数的增加,不仅观察对象的图像会变大,所获得的物体的信息也会更多,同时视野变小 通过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 4.放大倍数的计算: 5.像蚂蚁、蝗虫、蚕蛾这样,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的叫昆虫 昆虫有许多特殊的构造和本领像蜻蜓、苍蝇、蝴蝶的眼睛都有是复眼 昆虫是自然界中人类肉眼看得见的最小动物之一 蚜虫的天敌是草蛉在10倍放大镜下我们可以看见蚜虫的肢体 6.常见的晶体有白糖、食盐、碱面、雪花等,它们的形状大多很规则 制造晶体的方法:减少水分法和降低温度法 7.列文虎克出生在荷兰,是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显微镜的生物学家 对着物体的透镜焦距较小叫物镜(距被测物体较近)对着人眼的透镜焦距较大叫目镜 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200万倍,大肠杆菌和SARS病毒可以用电子显微镜观察 8.物体的微细结构必须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清楚 制玻片标本的切片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很多细菌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菌落 9.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胡克是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人 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宝石花耐旱的秘密是上面的气孔少鱼缸里的水发绿是绿藻的作用 10.在显微镜没有发明以前,人类就是依靠眼、耳、鼻、舌、身五种感觉器官来探索和认识世界 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为人类打开了微小世界的大门 微生物对人类不都是有害的,有许多微生物不仅对人体有益,而且我们还离不开它们呢! 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第一个指出微生物和人类的健康有关 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可以制作酒、醋、泡菜、腐乳、酸奶等风味独特的食品 馒头和面包内部疏松多孔,是因为蒸馒头或烤面包之前,生面团中糅入了酵母,酵母菌使面团里的糖类分解,从而获得养料和能源,排出二氧化碳人类利用酵母菌发面的历史已有5000多年了,可以使制成的面包内部疏松多孔 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死去的动植物尸体和残体 第二单元 1.垃圾的分类方法很多,按材料分可分为塑料、金属,纸、玻璃等、按危害状况分可分为有害垃圾和一般垃圾…… 2.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叫家庭垃圾,是固体垃圾,固体垃圾还包括建筑垃圾、农业垃圾和工业垃圾 3.垃圾对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可能会发出恶臭,污染空气;滋生蚊蝇,引发疾病;还会破坏土壤,影响农业等 4.目前垃圾的一般处理方法有填埋、直接焚烧和堆肥等 5.用清洁填埋、自然堆肥等方式处理垃圾有优点,也有缺点 优点:可有效减少垃圾对地下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缺点:不能根除对环境的污染,还要占用土地 6.做填埋模拟实验时:原有的水相当于地下水;石子和沙相当于土层;浸过墨水的纸巾相当于填埋的垃圾;喷水相当于下雨;水变色了相当于地下水被渗漏出来的有害物质污染了 垃圾填埋场在填满垃圾以后,可以在上面修建公园、体育场,但是不能用来建筑房屋和种植庄稼 7.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 重新使用是指用另一种方法来使用已用过的东西,它是减少垃圾数量的重要方法 8.当我们无法减少一些材料的使用时,我们可以回收垃圾中的这些原材料并重新加工利用它们,这样不但能减少固体垃圾的数量,而且能节省大量的自然资源 解决垃圾问题的系统方案应该包括:减少垃圾的数量、回收利用、无害化处理 画出世界通用的回收标志: 9.对固体垃圾,全世界普遍采取了减少、再使用和回收利用的方法,这是目前对待垃圾最积极、最科学的手段 10.要使垃圾真正地变成资源,必须对垃圾进行分类、分装 生活垃圾可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其它垃圾、(有毒有害垃圾) 可回收垃圾包括纸类、塑料、金属、玻璃、橡胶、纺织物等 家庭垃圾中有约1/3是碎菜叶、蛋壳等食物废料这些垃圾和院子里的枯叶、杂草等能够通过堆积自然分解,成为有用的有机肥料(厨余垃圾) 11.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注射器、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如果掩埋到地下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焚烧会污染大气人如果受到有毒有害垃圾的影响,会生各种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12.世界面临的环境问题除了垃圾问题外,当前人类还面临着水资源缺乏、气候变暖、物种灭绝、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 目前60%的大陆面积淡水资源不足,10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其中缺水十分严重的国家达40多个 土地荒漠化已成为全球生态的“头号杀手” 地球大气层中的臭氧层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人类消耗石化燃料,会增加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使得地球表面温度升高 许多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造成的,但人类的活动也能够改善环境 第三单元 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围绕着地球公转,公转与自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的 月球直径大约是地球1/4月球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80 月球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49 月球引力大约是地球的1/6的 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在月球上着陆,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印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足印 2.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上半月月相是由缺变圆,下半月是由圆变缺 3.地形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环形山这个名字是由伽利略取的 环形山目前公认的观点是“撞击说” 4.日食的成因: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的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的影子投向地球,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 日食一般发生在农历初一 日食有三种: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 画出日食时三者的位置关系:月食一般发生在农历十五月食只在满月的时候发生 月食有月全食和月偏食 画出月食时三者的位置关系: 5.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客观存在转动的八大行星、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太阳系 太阳是太阳系里唯一发光的恒星 八大行星与太阳距离排列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最大的行星是木星,最小的行星是水星 自转周期最长的是金星,自转周期最短的是木星 公转周期最长的是海王星,公转周期最短的是水星 6.在北部天空的小熊座上有著名的北极星,它是颗不太亮的星星我们可以借助大熊星座找到北极星 大熊座的明显标志就是我们熟悉的、由七颗亮星组成的北斗七星 狮子座头部的几颗星像一个反写的问号,尾部的三颗星构成一个大三角形,这就是狮子座的明显标志 7.天空中闪亮的银河光带,实际是由许许多多的恒星组成的一个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银河系 银河系大约由1000亿到2000亿颗恒星组成,直径有10万光年 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30万千米,光年就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它是用来计量恒星距离的单位 目前人类已经发现了超过100亿个河外星系 中国是公认的火箭发源地 2003年10月25日,“神舟”5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航天员杨利伟登上太空 2005年10 月12日,“神舟”6号载着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再次进入太空 人类在探索宇宙的过程中已有14人献出了生命,美国的挑战号在升空的过程中爆炸,共有7名宇航员遇难 第四单元 1.科学家怎样进行探究: (1)科学家对一个问题的探究教程:观察发现——根据自身的知识背景提出研究问题——利用以前的研究成果——提出可能的解释——使用技术与数学方法收集证据——形成自己的解释——收集新的证据——补充原有解释——发表研究结果 (2)科学探究不是一个直线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和不断寻求证据的过程 寻求证据的过程就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 (3)我们在科学学习的过程中也在不断经历科学家式的科学探究的过程 2.我们是怎么知道的: (1)在科学探究中,首先要通过观察、社会调查、实验操作获取大量的信息 (2)获得有效的数据信息越准确、越全面,有利于科学探究深入 3.看到的和想到的: (1)用感官收集信息容易加进自身的感觉、想象、推测,从而蒙蔽事实 (2)重复实验、多角度、多手段观察、接受别人的检查能收集到更为事实的信息 4.查阅和辨别信息: (1)通过书籍、报刊和网络查阅可以获取很多间接信息 (2)通过信息发布的时间、获得信息的途径可以辨别信息的可靠性 5.记录和存储: (1)用笔和纸、照相机、摄像机、电脑能把获得的信息记录并保存下来,以供研究和日后使用 (2)信息越来越多,需要储存的空间越来越大,我们应缩小信息的储存空间,选用合适的记录、存储媒介 6.整理获得的信息: (1)通过分类、比较/对比的方式整理获得的信息,能使信息更加条理化、清晰化 (2)分类图、比较/对比表、折线图、流程图、循环图、统计图是进行信息整理的有效方式 7.交流我们的信息: (1)交流是科学探究中分享信息的过程,能帮助我们纠正错误,获得更多的信息 (2)交流信息需要我们善于倾听,又要能够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才能使信息得到快速准确的交流 8.把信息传给更多的人: (1)通过墙报、展览、报刊、杂志、电话、电子邮件、网络等手段能把信息传给更多的人共享 (2)信息的传递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