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询,欧阳修有关系吗?他们是干什么的?

欧阳询,欧阳修有关系吗?他们是干什么的?,第1张

没有什么关系……如果硬要说有,那他们都姓欧阳,都是男的。

欧阳询是史上著名楷书四大家之一,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楷书《兰亭记》行书有《行书千字文》。对书法有其独到的见解,有书法“八诀”。

欧阳修是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字永叔,谥 欧阳修像

号文忠,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与(唐朝)韩愈、柳宗元、(宋朝)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苏轼 王安石 欧阳修 司马光四人的关系

苏轼 1037-1101 1057进士

王安石 1021-1086 1042进士

欧阳修 1007-1072 1030进士

司马光 1019-1086 1038进士

苏轼,王安石,欧阳修,司马光,他们四人都是宋朝时期的官员,在历史上都有一定的地位,这是他们的共同点。

看年龄,欧阳修是他们的老大哥,他们都是进士及第,还都在一个朝廷当官,算是同事,欧阳修是前辈。

如果只是这样就好了,但往往事与愿违,王安石变法是分水岭。

王安石变法前

王安石,欧阳修,司马光三人都是苏轼的前辈。欧阳修司马光先后做官,王安石是先从地方官再到京城,但是三人中关系最好的却是王安石和司马光。俩人比较聊的来,经常在一起喝酒聊天,直至后来王安石再次离京。

再后来苏轼通过四川老乡张方平引荐给欧阳修,欧阳修对苏轼这个后生也很欣赏,经常在各种场合夸奖他的文章。这样来说,欧阳修跟苏轼算是亦师亦友的关系。

变化出现在王安石再次回京开始变法

此时的皇帝已经从宋仁宗到了宋神宗,迎来了王安石的变法。而朝廷出现了不同的意见,守旧派和变革派。很不幸的是,他们三人都反对变法,跟王安石站在了对立面。

而司马光的另一位好友也因为反对变法,被贬。立场变了,关系也微妙了。

新旧朝臣之争,变法失败

变化出现在欧阳修去世后的1074年,虽然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是好的,想要国富民强,但是变法的结果却差强人意,加上灾年,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新旧朝臣之争,变法失败了,王安石被贬。

这个时候的他们三人基本也都远离了政治中心。而后来的苏轼因为“乌台诗案”差点被判死刑,病中的王安石主动为苏轼求情。

所以,单纯的用前辈,同事,或者朋友不足以形容他们之间的关系。虽然曾经朝堂对立,但只是政见不同,他们亦师,亦敌,亦友。

  六一居士 编辑本段一、基本信息

  1词语

  词目:居士 拼音:jū shì 1 [lay Buddhist]∶旧时出家人对在家信佛的人的泛称 2 [hermit]∶古代称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人

  2 梵语意译。

  原指古 印度 吠舍种姓工商业中的富人,因信佛教者颇多,故佛教用以称呼在家佛教徒之受过“三归”、“五戒”者。 《维摩诘经》称, 维摩诘 居家学道,号称 维摩居士 。 慧远 义记:“在家修道,居家道士,名为居士。”《南史·虞寄传》:“ 寄 因 宝应 不可谏,虑祸及己,乃为居士服以拒绝之。常居 东山寺 ,伪称脚疾,不复起。” 唐 元稹 《度门寺》诗:“舍利开层塔,香炉占小峯。道场居士置,经藏大师封。”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自我观之,居士、沙门,二者不可废一。”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饮酒食肉的阔人富翁,只要吃一餐素,便可以称为居士,算作信徒。”

  3 称道教中人。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四:“ 政和 以后,道家者流始盛,羽士因援 江 南故事, 林灵素 等多赐号金门羽客、道士、居士者,必锡以涂金银牌,上有天篆,咸使佩之。”

  4 旧时出家人对在家人的泛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道士》:“ 徐 嘲之曰:‘道长日为客,宁不一作主?’道士笑曰:‘道士与居士等,惟双肩承一喙耳。’”《儒林外史》第二十回:“﹝老和尚﹞说道:‘居士,你但放心,说凶得吉;你若果有些山高水低,这事都在我老僧身上。’”《花月痕》第五回:“老尼便向 痴珠 合掌道:‘居士何来?’”

  5 文人雅士的自称。

  如李白 自称 青莲居士 ;欧阳修 自称 六一居士 ; 苏轼 自称 东坡居士 。

  编辑本段二、典故

  居士:梵文 Grha-pati,意为家长、家主、长者、或有财产、或‘居家之士’。原指印度第三商工阶级毗舍族 Vaisya 的富翁或德高望重的有道之士而言。但在今天中国佛教社会,已普称一切信佛教的在家佛教徒为居士了。 “居士”一词,也非佛教的专有,在中国的《礼记》中就已有了“居士锦带”一语,那是指的为道为艺的处士,含有隐士的意义。 在印度,居士也不是由于佛教所创,梵语称居士为“迦罗越”,不论信不信佛教,凡是居家之士,便可称为居士。 佛教对在家信徒尊称为居士的由来,大概是出源于《维摩诘经》,维摩诘共有四个尊称:方便品称为长者,文殊问疾品称为上人及大士,菩萨品等则称为居士。因据罗什、智者、玄奘等大师的解释,维摩诘是东方阿阏佛国的一生补处菩萨,示现在家相化度众生,所以用居士一词称在家的佛教徒,也含有尊为大菩萨的意味在内了。 可见,一位名副其实的居士,便该是一位大乘的菩萨,决不是带有灰色气氛的处士或隐士。 然在《长阿含经》中,唯将四大阶级的第三阶级吠舍种称为居士,并将轮王的主藏(财货)大臣,称为居士宝,那么居士者,相当于商人、经理或者是实业家了。 在我国,居士一词原出于礼记玉藻篇,于韩非子一书中,亦谓有任矞、华仕等居士,皆指颇有道艺而不求仕宦之处士。其后,我国与日本多不依经律所说之本意,而泛称有道之处士为居士,如首楞严经义疏注卷一、法华经演义卷七之一、祖庭事苑卷三等所载。 唐宋时期,佛教在我国盛行,道教修行之人也自称居士,对中上层知识分子影响很深,所以许多人便以“居士”为号。比如笃信道教的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自称‘香山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范成大自号“石湖居士”;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

  编辑本段三、居士由来:

  据说,释迦牟尼在鹿野苑附近传教时,婆罗奈城的一位长者——俱梨迦的儿子耶舍,因厌倦奢侈豪华的生活,深夜逃到鹿野苑,请求释迦牟尼帮他解脱苦恼。释迦牟尼听到耶舍的苦恼与自己当太子的时候相似,都是厌倦现在的生活,就十分同情,将他收为弟子。而这时,耶舍的父亲——俱梨迦寻找儿子到了佛陀处,佛陀向他讲了佛理:富贵并不可靠,人生最宝贵的是觉悟。俱梨迦受了佛的启示,也想出家,但又恐家业又无人管理。佛陀教导说,信仰佛法不必一定出家。于是便收俱梨迦为第一个在家的佛弟子,称为优婆塞,就是指居家修道的居士。俱梨迦成为“优婆塞(居士)”之后,请佛陀到他家讲学。释迦牟尼在俱梨迦家中时,对耶舍的母亲宣讲了佛法,耶舍的母亲愿意当释迦牟尼的信女,过佛化的家庭生活。于是佛陀收她为第一个优婆夷,意为清信女,汉译女居士。佛陀说过,在家修行的优婆塞和优婆夷,如果遵守不杀生、不偷盗、不*邪、不妄语、不饮酒这五戒,就同佛的其他弟子一样了。

1 有关于座右铭的诗句

有关于座右铭的诗句 1 关于“座右铭”的古诗词有哪些

1望岳

唐代: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夏日绝句

宋代: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清代: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4题乌江亭

唐代: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5小松

唐代: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2 能做座右铭的名人名言

经典座右铭:

1:反省不是去后悔,是为前进铺路

2:如果要飞得高,就该把地平线忘掉

3:虽然过去不能改变,未来可以

4:哭着流泪是怯懦的宣泄,笑着流泪是勇敢的宣言

5:重要的不是要得到什么,是珍重已经拥有的

6:所有的魅力在"习惯"面前都将无色

7:人生的目的不是为了活得长,是为了活得好

8:摔倒了爬起来就好

9:愿望是半个生命,淡漠是半个死亡

10:失去金钱事小,失去名誉事大,失去了勇气就失去了一切

11:如果敌人让你生气,那说明你没有胜他的把握

12:不怕失败的人比不失败的人强

13:只要你确信自己正确就去做。做了有人说不好,不做还是有人说不好。不要逃避批判

14:幸福就像香水,洒给别人也一定会感染自己

15:太阳照亮人生的路,月亮照亮心灵的路

3 有哪些适合用做“座右铭”的诗句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汉乐府《长歌行》

释义: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释义: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君不见》

释义:每个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黄金千两(就算)一挥而尽,它也还是能够再得来。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释义: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释义: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6、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清·郑板桥《竹石》

释义: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先秦·荀子《劝学》

释义: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

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释义: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9、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释义:仰面朝天纵声大笑着走出门去,我怎么会是长期身处草野之人?

10、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释义: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4 用作“人生座右铭”的句子有哪些

可以用作人生座右铭的句子有: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7、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9、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1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1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1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1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1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5 关于名人名言,用来做座右铭的有哪些

1:反省不是去后悔,是为前进铺路 2:如果要飞得高,就该把地平线忘掉 3:虽然过去不能改变,未来可以 4:哭着流泪是怯懦的宣泄,笑着流泪是勇敢的宣言 5:重要的不是要得到什么,是珍重已经拥有的 6:所有的魅力在"习惯"面前都将无色 7:人生的目的不是为了活得长,是为了活得好 8:摔倒了爬起来就好 9:愿望是半个生命,淡漠是半个死亡 10:失去金钱事小,失去名誉事大,失去了勇气就失去了一切 11:如果敌人让你生气,那说明你没有胜他的把握 12:不怕失败的人比不失败的人强 13:只要你确信自己正确就去做。

做了有人说不好,不做还是有人说不好。不要逃避批判 14:幸福就像香水,洒给别人也一定会感染自己 15:太阳照亮人生的路,月亮照亮心灵的路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坐舟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意志、工作、等待,是成功的金字塔的基石 拼命去争取成功,但不要期望一定会成功 人生最大的快乐不在于占有什么,而在于追求绩长贯短卟的诡痊韩花什么的过程中。 谁要干白纸上写黑字这一行,别人说他笨拙,就不应该惊讶或者动气。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见面少叙寒暄话,多把艺术谈几声。

勤能补拙,勤俭立业。

6 哪些诗情画意的诗句可以作为座右铭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回眸一笑百媚生”、“梨花一枝春带雨”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小轩窗,正梳妆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相思树下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7 有什么可以用来作为座右铭的名句名言

中国古代百句经典名言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

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

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

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9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20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

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2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26三思而后行。

——《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7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 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

8 50条名言警句(包括诗句)

谚语: 春雷响,万物长。

春雨贵似油,多下农民愁。 立春三场雨,遍地都米。

春雨漫了垅,麦子豌豆丢了种。 雨洒清明节,麦子豌豆满地结。

麦怕清明连夜雨。 夏雨稻命,春雨麦病。

三月雨,贵似油;四月雨,好动锄。 春天三场雨,秋后不缺米。

清明前后一场雨,豌豆麦子中了举。 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春得一犁雨,秋收万担粮。 六月下连阴,遍地出黄金。

春雨满街流,收麦累死牛。 黑夜下雨白天晴,打的粮食没处盛。

一阵太阳一阵雨,栽下黄秧吃白米。 伏里无雨,谷里无米;伏里雨多,谷里米多。

三伏要把透雨下,丘丘谷子压弯桠。 伏里一天一暴,坐在家里收稻。

秋禾夜雨强似粪,一场夜雨一场肥。 立了秋,那里下雨那里收。

立秋下雨万物收,处暑下雨万物丢。 处暑里的雨,谷仓里的米。

处暑下雨烂谷箩。 吃一堑,长一智。

人穷只怕志气短。 前人栽树后人凉。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不依规矩,不成方圆。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不见高山,那知平地。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严以责己,宽以待人。 滴水成河,粒米成箩。

算算用用,一世勿穷。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养儿防老,积谷防荒。 远亲不如近邻好。

鳑鲏鱼也要留三寸肚肠。 天下呒难事,只怕有心人。

人望高处走,水向低处流。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相骂无好言,相打无好拳。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劝诚谚语 高价买诚实,永远也值得。 ——谚语 人之真诚或虚伪,不能隐蔽。

——谚语 欺诈可能有用,诚实却是上策。 ——谚语 说真话的人,才算忠诚。

——谚语 名言警句: 1)劝人珍惜光阴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一寸光阴一寸金,存金难买存光阴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告戒人要诚信 1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翟,战国思想家 2内外相应,言行相称。

--韩非,战国哲学家、教育家 3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 --屈原,战国诗人 4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周,战国哲学家 5人背信则名不达。 --刘向,汉朝经学家 6伪欺不可长,空虚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

--韩婴,汉朝诗论家 7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畅泉,晋朝隐士 8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程颐,宋朝哲学家 9多虚不如少实。 --陈甫,宋朝哲学家 10以实待人,非唯益人,益己尤大。

--杨简,宋朝学者 11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 --德莱赛,英国作家 12言忠信,行笃敬。

--论语 13欺人只能一时,而诚实却是长久之策。 --约翰雷,英国学者 14生命不能从谎言之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海涅,德国诗人 15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 16对己能真,对人就能去伪,就像黑夜接着白天,影子随着身形。

--莎士比亚,英国戏剧家 17没有诚实何来尊严? --西赛罗,古罗马政治家 18人如失去了诚实,也就失去了一切。 --黎里,英国散文家 19诚实最好的政策。

--弗兰克林 20人若能摒弃虚伪则会获得极大的心灵平静。 --马克吐温 (3)劝人宽容,凡事要看得开 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

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所以不要后悔 (4)坚强的意志\坚定的决心 我成功是因为我有决心,从不踌躇。拿破仑一世 名言警句 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宽容、忍让、和善。

-《人性的弱点》 名言警句 使你疲倦的不是前面的高山,而是你鞋里的一粒沙子。-佚名 名言警句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名言警句 (5)关于爱情 真正的爱就要把疯狂的或是近于*荡的东西赶得远远的。柏拉图 名言警句 (6)关于修身 君子之修身,内正其心,外正其容。

-(宋)欧阳修 名言警句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 名言警句 品德,应该是高尚些;处世,应该坦率些;举止,应该礼貌些。

-(法)孟德斯鸠 名言警句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名言警句 (7)人要时常自省——认识自己 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

(希腊) 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要想了解自己,最好问问别人。

(日本) 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己。(德国) 天上的繁星数得清,自己脸上的煤烟却看不见。

(马来西亚) 给自己唱赞歌的人,听众只有一个。(日本) 莫笑别人背驼,自己把腰挺直。

(苏联) 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

(爱尔兰) 每个人都知道鞋子挤脚的地方。(拉丁美洲) 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

(西班牙) 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不会评价自己,就不会评价别人。

(德国) 如果你指挥不了自己,也就指挥不了别人。(美国) 当面怕你的人,背后一定恨你。

(英国) [学习学习]名言警句精选(音序排列) B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百学须先立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27340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08
下一篇2024-0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