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废孩子很简单,就是要啥给啥!李玫瑾:真正的富养是让孩子吃苦

养废孩子很简单,就是要啥给啥!李玫瑾:真正的富养是让孩子吃苦,第1张

01

从穷养到富养、宠养,孩子竟养废了?

中国的家长们,可以说是为养孩子操碎了心。

在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里,父母们大多还是相信“温室里的花朵是长不大的”,所以那些70、80后们,基本还都是吃过苦、受过累的。

如今,当年这些受过苦的70、80后,也早已成了父母。

一方面是物质条件大有改善,另一方面或许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再吃一遍自己小时候那样的苦 ,很多父母们对孩子的吃喝玩乐等物质需求开始有求必应,有些家长甚至片面追求“什么都要给孩子最好的”。

时代变迁中,中国家长们养育子女方式, 也从穷养变成了富养,甚至是宠养了

但一路富养、宠养下来,我们的一代青少年素质怎么样了?

结果很惨痛,相关数据显示, 国内青少年肥胖率约达1/5,抑郁率已近1/4,近视率超过1/2,这是多么可怕的数据

养废一个孩子很简单,就是要啥给啥 ! ”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内著名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却明确反对家长们对孩子的这种养育方式。

集一家宠爱于一身,孩子竟然养废了?很多父母可能百思不得其解。

02

李玫瑾:养废孩子很简单,就是要啥给啥!

李玫瑾教授认为,“ 人的胃口是喂出来的,脾气是带出来的……无耻是百般迁就宠溺出来的 ”。

虽然富养、宠养对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有积极的一面,比如有人缘、朋友多、和人打交道没问题,但在这些拿钱砸出来的人缘背后,更多的却是问题,甚至是人格缺陷。

李玫瑾教授在其相关公开访谈和最新著述中,指出了宠养孩子的几点坏处。

1、吃不得苦

李玫瑾教授指出, 宠养的孩子,第一个人格障碍就是吃不得苦

物质上被宠养的孩子,从小被亲人包围并充分呵护,衣食无忧,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想什么时候要就什么时候要,即使是不合理甚至是错误的要求,也会被满足 。

既然自己什么都不用做就能要什么有什么,这样的孩子又何必自己辛苦动手?结果就被养成了生活自理能力极低,对体力之苦的忍受力极弱,独立应对困难的能力也更弱。

这样的孩子, 大多上学后开始不爱学习、逃避学习,不是因为不聪明,也不是因为家境贫寒,原因是学习很枯燥和辛苦;到了初中,就开始混日子或逃学,直至辍学了

宠养的孩子,一旦学业无成进入 社会 后,有的便游手好闲混 社会 ,有的即使想打工却又吃不了苦,最终不是在路边拿着碗,就是在“号子里”排着队拿着碗,成了被 社会 淘汰的“废柴”。

2、说不得

李玫瑾教授直言:凡是宠养的孩子几乎都有一个毛病,就是不能说,你一说他就跟你急。

情感 上被宠养的孩子,从小就被百依百顺,基本上说什么家人都顺着他,慢慢养成了任性、唯我独尊、不能被批评、不能被指责的性格。

进入 社会 后,宠养的孩子自然而然会将他在早年家庭养育中形成的个人心理风格带到 社会 中, 将各种 社会 情境视为家庭背景,将 社会 上的“他人”视为“理所应当顺从自己的家人” ,一切还以为都是“我说了算”、“我才是对的”,一如既往的唯我独尊、无敬无畏、无规无矩,甚至无法无天。

而这种说不得、劝不得的性格,从上学时被老师批评开始,就开始出现问题了。

无论是最初接受不了、情绪崩溃或者死不悔改、无理取闹的两种极端反应,都将会逐步加深其心理压力甚至 健康 问题,还有可能最终会走上歧路。

3、以自我为中心

李玫瑾教授认为,在无原则地放纵抚养方式下,很容易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决定观念,行为习惯决定性格。

当自私成为心理风格,人格缺陷便已形成 。

一个自私自利的人,生活中、学习中、工作中只有自己的想法、需求、利益,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利益, 只会从失去朋友开始,到失去信任、失去支持、失去爱、失去资源甚至失去更多 。

这样的人格缺陷的人,又如何能走上正道呢?

4、没有是非观

“孩子出问题,关键在家长 。”李玫瑾教授认为, 情感 上的宠溺抚养恰恰是没有是非观念的抚养

比如, 很多孩子在小时候,第一次在别人家或别人手里看到自己喜欢的玩具或者零食 ,都会下意识地想拿过来,如果父母在这个时候予以默认、肯定的反应,孩子就会形成另一种观念:别人的东西是可以随便拿的。

没有是非观的孩子,未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不言自明。

所以, 没有是非的爱,其实不是爱,是对孩子的毒害

03

李玫瑾:真正的富养,是让孩子吃苦

那么,家长们应该怎么办呢?

与其宠养出一个“吃不了苦,说不得,自私自利,没有是非观”的孩子,李玫瑾教授认为:其实“ 真正的富养,就是让孩子吃苦 ”。

吃苦,包括两种,一种是体力之苦,另一种是精神之苦。

1、让孩子受体力之苦

据国民心理 健康 发展报告数据, 2020年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 ,抑郁随着年级升高而升高,1成多高中生重度抑郁。 小学阶段的抑郁检出率为一成左右 ,其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约为19-33%, 初中阶段的抑郁检出率约为3成 ,重度抑郁的检出率为76%-86%。 高中阶段的抑郁检出率接近4成 ,其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为109%-125%。

为什么条件好了, 孩子什么不用愁了,心理 健康 却越来越有问题了?

而李玫瑾教授通过大量观察发现:很多患抑郁症的人,大多从小缺乏体力之苦的经历,不劳动、不运动,一坐就是一整天;而 大量的建筑工人、种地农民等体力劳动者得抑郁症的概率,却明显低于脑力劳动者和家中的“宅男宅女”

今天的孩子,早已不用每天早上要打扫卫生、自己做早饭,放学还要打猪草、放牛、砍柴;今天的孩子,可能只会在交劳动作业时洗个碗、扫个地装个样子; 今天的孩子,上学路上有车辆接送,放学回家就是作业或者看电视,中考、高考之前又是拼命地学习,哪里有时间去体会真正的体力之苦呢?

李美静教授建议,无论是为了孩子一生能够承受生活的体力之苦,还是在让他遭遇心理痛苦刺激时能够坚强不脆弱,以及预防抑郁, 都要高度重视孩子早年家庭教育中必须经历的吃苦耐劳的训练 ,比如跑步和游泳训练。

今天你的狠心,就是他明天强大和自信的来源,让孩子经历体力之苦,他会终生受益。

2、精神之苦:耐挫之心越早历练越好

现在的孩子, 在家里被宠坏了,被捧着护着,受不了批评、指责、训斥, 社会 中也时常有被父母斥骂、被老师训斥后,孩子跳楼自杀的不幸事件曝出 ,问题出在哪里?

李玫瑾教授认为,对孩子的爱不单单表现在呵护上,还要表现在心智磨炼上。

很多父母不明白,人的躯体抗压性差别并不大,抗压性差别最大的是人的内心,而内心的强大不是天天捧着、夸奖就能夸出来的。

孩子小时候犯了错说不得、骂不得、打不得,但是, 出了父母为自己撑起的这个家门,就没有人会像你的父母一般继续宠着你 ,在学校里犯了错会被同学嘲笑,会被老师批评甚至训斥,走上 社会 也会被更多人议论,在职场上更会遭遇到更多的挫折、不顺心,被领导训斥、责骂、甚至工作失误被辞退,这些“玻璃心”怎么办,只能砰然而碎了吗?

所以,李玫瑾教授认为, 从小在家庭内正常的严厉批评甚至训斥,在一定程度上是给孩子打心理上的疫苗 ,正是对孩子耐挫力的培养和磨炼。

当然,要让父母狠下心来磨炼孩子,有时候比宠孩子更难,这需要父母的勇气和胆量。

人生不可能万事顺遂,谁都无法预测人的一生会遭遇到何种挫折和苦难,那些真正智慧的家长,有长远眼光的家长, 在 情感 抚养到位的基础上,舍得让孩子从身体上吃苦,心理上耐苦 ,有意培养其坚强的性格,这才是一种真正的更深更远的爱,才是真正的富养孩子。

写在最后

李玫瑾教授表示: 爱孩子,并不是一味地顺从他,而是要教他有规矩,明白可为和不可为的界限

所谓性格决定命运,在李玫瑾教授看来,性格确实比能力更能决定命运,但性格的形成又来自于家庭中父母的陪伴和对孩子的教养。

为了不养废孩子,就要让孩子从小多吃苦

在李玫瑾看来, 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重要 : 养育孩子这件事,并不是有钱就能解决好的;与其给孩子挣钱,不如亲自陪伴孩子;与其给孩子存钱,不如教孩子如何为人处世 。

当下的教育双减和家庭教育促进法的落地,正是契机。

希望家长们能明白:是继续“养而不教”、“教而不当”地把孩子养废了,还是早一点纠偏,让孩子多吃点苦,给孩子多一点心理抚养?

—— END ——

宋庆龄说过:「孩子的性格、品行, 归根结底主要是受父母、家庭的影响。 能让一个人留下终生不可磨灭的印记。 」可见, 父母、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而知名的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教授也提到:「孩子在6岁前, 只有得到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 才能保证孩子有良好的品德, 成为优秀的人。 」

有的孩子不爱和家长交流 有的孩子通宵玩电脑 有的孩子说不得, 动不动就寻死觅活。 有的孩子早上不起床, 从心里到行动每个毛孔都在抵抗上学 有的孩子离家出走

如何看待未成年的人出现的心理问题, 李玫瑾教授谈到, 抓儿童教育, 其实关键还是看家长。

有很多家长希望能带着孩子找李玫瑾教授咨询, 她对家长说:「孩子不用来, 你来就行。 」

其实孩子出现的任何问题, 可以说根源都在家长身上, 真正的关键问题在于教育父母, 而不是教育孩子。

关于教育理念,

李玫瑾教授列出了七点: 1 人的教育有顺序性

顺序的特点就是:当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 其实有滞后性, 心理问题是可以向前追溯的, 成年人的想法和儿童的想法是完全不同的。

成年人的想法是如何让生活变得更好, 如何变得有钱, 有房, 有事业, 提高生活质量。

很多孩子妈妈不回来他们都不睡觉, 没有为什么, 他们就是想要父母能够陪在自己身边就足够了。

现在社会有多少家长关注过这一点, 或者是能够做到呢?为了工作或者其他原因, 很轻易的放下年幼的孩子。

这个时候孩子产生的心理创伤, 或许现在并不会显现出来, 但是一定会影响他的将来, 会延续到成年甚至是对自己的下一代的做法。

2 家庭抚养不仅仅是物质保障, 更重要的是亲自陪伴的抚养

重点在「陪伴」, 现如今社会就是一个快节奏繁忙的社会, 上上下下都在加班, 但是到了瑞典, 六日商店都关门歇业, 家庭更是举家出门游玩, 晒太阳。

这同样也是一个理念的问题, 在我们看来六日商店不开门是不可思议的, 但那确实是一种智慧的结果。 而我们现在的生活就是强调要忙, 要快, 要求效率。

但是忙到最后, 却忘记了最本真的东西:给孩子挣钱, 不如亲自陪伴孩子。 并不是说陪伴孩子就不需要考虑生计了, 而是要均衡比例。

3性格比智力更决定命运

人性指的人生来而具有的一些特性, 是最基本的自然社会属性。

而性格是什么, 性格值得是一个人和别人有关的行为固定方式。

这就涉及到一些人的做事习惯, 好性格的人到了哪里都会让人觉得舒服, 因为他做事情会替别人考虑, 做事先想到别人。 性格不好的人到了哪里都会让人觉得别扭, 因为他自私。

社会行为方式就是性格的体现, 一个人有了性格缺陷之后他的行为就会受到影响, 继而上升到修养问题。

我们现在一味的强调知识教育, 却忽略性格培养。

4良好的习惯

当然了, 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 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 一个良好的习惯都是十分有必要的。

俗话说得好, 拥有一个好习惯将受益终身, 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让孩子的学习事半功倍。 孩子是一个新兴的群体, 他们是全新的, 是可塑的。

对于新的知识会学习得很快, 所以家长的引导是必不可少的,

父母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 陪伴和引导也终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5改变孩子的行为先改变大人的行为

大人好好学习, 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很多家庭教育的学者都有这样的要求, 开家庭教育讲座, 孩子不用到场, 家长来就行了。

Wendy妈有话说: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不管是父母还是孩子都是在共同成长的, 当然了, 父母也都是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在养育孩子之路, 却是没有固定章程的, 这意味着需要我们不断去挖掘探索, 发现教育孩子的奥秘与真谛。

文张妈

编辑张妈

老话说 "多个朋友多条路,少个仇人少堵墙" ,当家长的自然都是希望自家孩子能在小的时候就结交许多的知心朋友,让孩子有个"好人缘"。

但是,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够拥有这样的"好人缘",有些孩子从小就有很多好朋友,他们也乐于助人,遇到困难的时候身边的的人都会伸出援手;有些孩子从小就性格孤僻,不懂得如何与他人分享快乐,更不懂得要顾忌他人情绪,没有朋友而且不受欢迎,这两种孩子之所以会出现如此的两极分化,完全取决于家长的教育。

世界著名学府哈佛大学就曾经选取了近千名幼儿园的小朋友做了一项跟踪调查,其调查结果就表明: 孩子小时候的社交表现会直接影响到今后的交际圈。

其实我们在生活中不难看出, 一个人缘好的孩子,每次在召集朋友聚会、聚餐的时候,往往都会有很多人表示出愿意参加的意愿 ,而且在朋友间的聊天群发话的时候会有许多人搭腔,但是人缘差的孩子就不太尽如人意了。

一般来说, 孩子0~3岁时最主要的社交仍然是以亲子关系为主,而当孩子三岁过后 ,进入幼儿园就社交圈子就改为了同学, 以伙伴关系为主。

正常来说, 孩子1~2岁 就会开始愿意主动去接触其他的孩子,他们已经 具备了初步的社交能力 。这个时候 家长就应该重视起来了,开始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孩子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可能会出现许多问题: 被同学欺负了,不愿意和对方交流;甚至是孩子欺负同学,不爱和同学交流也是有可能的。

家长们一定要好好引导孩子,一定不要小看孩子社交中遇到的问题, 要从小培养孩子正确的社交能力,才能让孩子度过"社交难关"。

社交能力其实是由多个因素综合组成的,家长可以着重培养孩子的这四方面的品质,来增强孩子的社交能力。

我们都知道,一个乐于与他人分享快乐的人,永远是最受欢迎的。

身为家长,更应当从小就培养孩子乐于分享的品质, 让孩子从小就明白分享是一种美德 ,而当孩子与他人或者与自己分享的时候,应当对孩子表达出感谢之意, 让孩子知道分享是可以受到别人的感谢的,是快乐的,孩子才会愿意分享。

孩子要想在社交圈中成为社交领导者, 就要学会如何去"得人心" ,而得人心最好的方法就是帮助他人, 在他人危难的时刻伸出援手 ,对方自然就会觉得这个人值得交朋友。

"乐于助人"更是中华民族的一项优良美德 ,乐于助人的孩子在伙伴们当中绝对是"仗义、靠谱、真朋友"的代表,也会因此更加受欢迎。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经常遇见所谓"不会说话"的人呢?他们往往一句话就能将原本聊得火热的众人弄得鸦雀无声,我们俗称这类人为 "冷场王"

语言表达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能力 ,家长应当从小就让培养孩子用一些礼貌用语,让孩子学会如何去赞扬他人,如何在夸赞他人的时候不显夸张、刻意,会语言表达的孩子,往往通过几句搭话,就能够结交一个朋友。

但是如果孩子还不会很完美的表达出内心的想法,就应该让孩子学会不说, 多倾听少插嘴也是一种智慧 ,看到别人愿意找自己交流的时候也要鼓起勇气与之交谈。

让孩子学会真诚其实并不难做到,我们更乐于相信每个孩子从小都有一颗赤子之心,他们乐于助人且待人真诚。

家长要做的事情便是从小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培养孩子做一个真诚可靠的人,让孩子凡事实事求是,以事实出发,让孩子做一个真诚可靠的人。

正所谓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这句至理名言在我国可谓是流传甚广,家长们要想孩子今后的人生道路更加好走,就要从3岁起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让孩子交更多的朋友。

知道李玫瑾教授,也是因为药家鑫,因为当年药家鑫的一句“担心农村人难缠”激起了围观者的愤怒,加之药家鑫的残暴行为,让人们对他恨之入骨,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李玫瑾教授在坐客央视时,对药家鑫的犯罪心理进行了分析,她结合药家鑫经常弹钢琴的习惯,提出了“激情杀人”的说法,最终刺痛了大家的神经,让她一度饱受质疑,受到严重的抨击。

看到这个提法,当时我也感觉很诧异,药家鑫的行为怎么能和弹钢琴混为一谈呢?但是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冷静思考,李玫瑾教授讲的不无道理,她用了专业的犯罪心理学进行了冷静的分析,而没有感情用事。后来,我又看了她对马加爵犯罪心理的分析,更加确定她对犯罪心理学,尤其是未成人心理的研究的专注和深入。

我看了很多李玫瑾关于教育的讲课,她从婴儿到幼儿、再到青少年,每一个阶段都分析的细致入微,而且都能切中要害,她在婴儿的教育阶段始终坚持一个观点,那就是孩子必须要自己带,而且我记得她现在好像一直在建议,让生完孩子的母亲享受六年的带薪假。

对于李玫瑾教授的讲座,建议家长们好好听一听看一看,尤其对于孩子的心理教育,我感觉还是非常切合实际的,她能够从根源上找出教育孩子的误区和解决的办法,她可能不会让孩子成才,但可以保证孩子的心理 健康 成长。

李玫瑾教授是搞心理学的,但更重要的是她是搞犯罪心理学的。她的经验之谈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她对罪犯的观察。她的意见建议也是告诉大家如何从原生家庭着手,不让孩子长歪到不可收拾。这的确是一个片面的角度,但却很有效很直接。特别是现在中国的父母,真正懂孩子早期教育的很少。李玫瑾教授的很多建议的确能给为人父母的不少帮助。比如如何培养孩子控制自己的能力,如何不宠溺孩子,如何给孩子她最需要的爱等等都是很实用的知识和方法。

看到有些人批评她的心理学理论过时,应用错误。这也正常。她那个年龄段的人当初学心理学的时候不就是弗洛伊德理论正盛行的时代么。再说哪一个理论不是在被不断完善中的?你怎么就知道你现在学的东西再过二三十年不是过时的东西呢?与其太细究那些学术的东西,不如像李玫瑾教授一样,把高深的理论化成浅显易懂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小提示,给更多家庭带去好处。她讲座里犯的某些错误,你就用理论和实践来分析指出,提出你对同样事情的不同处理建议。这才是真正的观点碰撞,对观众听众都大有益处。一味的批评,甚至漫骂,除了说明你很嫉妒,还能起什么作用呢?

今日说法说过一个16岁少女杀害自己母亲的案例,当时请的就是李玫瑾教授,记得她当时说她认为造成这个家庭的悲剧的起因是父亲对女儿缺乏交流与沟通,什么事都是自己做主,不经过女儿的同意就强行替她做选择。

说实话,我真觉得此时的李玫瑾教授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因为她自己的孩子一定是很让人省心的那种,所以体会不到自己若是摊上这么一个混账孩子自己是什么感觉,难道她自己对自己的孩子平时交流沟通就很多吗?

药事件,李不是因为激情杀人而被网民们骂。激情杀人,大家是能理解的。而是因为她他对于为什么连续杀8刀的一个解释,弹钢琴的动作,成为一种习惯动作,于是在捅人的时候捅了8刀。

这种理论,源自认知心理学里面有一个术语叫做行为迁移理论。但是行为迁移不可能发生在从钢琴到杀人这件事情上。行为迁移和认知迁移是有非常严格的条件的。说明她没有掌握这种迁移的条件。

对于迁移发生的条件,有两种要素要求综合考虑,第1个就是,训练任务与迁移任务要具有相同的要素才可能发生。

第2个就是。迁移并不会发生在任务的表面相似性,而在于是否获得对训练任务的概括化理解。

对于认知迁移和行为迁移,在学习,教育和宇航员训练,军事训练等方面,应用非常广泛。所以必须要准确掌握发生的条件才有可能应用于实践。

不管如何,对于弹钢琴的熟练化动作,都不可能迁移成杀人的习惯性动作。

另外从她的各种视频和言论中可以看出,她受到的理论背景影响,主要来自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比如说他认为小孩五六岁,没有学会规则以后就永远不可能培养出规则感了。这就是典型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原生家庭决定论。而事实上,心理学术界早已经抛弃这种原生家庭决定论了。人的人格是终身成长的,这是目前心理科学学术界的共识。

小明讲的心理学,从来都是对事不对人,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传播正确的科普心理学知识给大众。

~~小明讲心理训练

最近看了很多李教授的视频,讲的案例都逻辑清晰,有理有据,让我们可以更多的关心孩子内心世界的成长。

李教授也讲到很多青少年犯罪的案例,其实也告诉我们,如果你错过了孩子6岁之前的教育,又错过了孩子12岁之前的教育,那么18岁之前的教育就真的不能再错过了。

讲到心理学,我既认同弗洛伊德的童年经历对人的决定性影响,也认同阿德勒的发展心理学。

对还没定性的青少年来说,对自我多数情况下没有清醒认识,一边想摆脱家庭的影响一边又会用家庭对待他的方式对待周围的世界,造成迷茫和困惑,做出很多极端的事。其实还是童年的经历在决定着现在的行为。

为什么我也认同阿德勒的发展心理学呢?现在有一大批心理有点毛病的人,跌跌撞撞的走过了最难的青少年时期,摸爬滚打,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能正视问题,且知道怎样克服问题,这样一群人是走出来的人。也有很多人不能清楚地认识自己,依然在遭受童年经历的侵害。

人格是可以发展的,前提是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之上。

一句话评价就是,一个经常跨过界的犯罪心理学专业人士。

我有一个做警察的朋友,在多民族混居且民风彪悍的地方做警察,却支持证据先行和沉默权,非常值得佩服的一个人。

为什么提这个人,因为药八刀事件后,他认为不应该因为激情杀人这四个字去质疑李玫瑾。这从一个侧面表明,至少从专业上来讲,她那套在警察实务中是有可操作性的。

但是,药八刀并不是激情杀人,在药家鑫案审理的时候,药说得很清楚,他杀人,是因为那是农村人,他怕被讹。这意味着他是经过思考然后去执行的,不是俩人吵架,抄起一板砖砸人头上。

李玫瑾在要素不是很充足的情况下做了一个被媒体不断放大的判断,这就是她争议的最初,也是她跨界的表现之一。

理论上,要素不齐,专业人士根本不应该发表判断。但考虑到媒体干预的因素,如果只出现一次,那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在杀母案发生的时候,她仍然不管不顾地把责任全面推向家庭。

根据报道,凶手遇到三个问题1半岁成为留守儿童27岁发生车祸3和母亲共同居住。

其中除了中间一条,有一定发生概率,其余两条,在中国的普遍性有多大,看看春运火车票多难买,就知道了,如果留守儿童=杀人犯,中国第一代留守儿童差不多都有了杀人的能力,中国居然十几亿人,是不是很奇怪?

而中间那一条,7岁发生车祸,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指出车祸造成什么生理性问题(比如,如果前额叶受损,会使部分行为不受自己控制)。如果由此产生创伤后的心理问题,显然也不是靠爹妈的爱能够解决的。

后来在锵锵三人行上,对药案,还有马加爵案,她发表了一套她的价值观,一个是爱可以战胜一切,一个是性冲动的男孩子容易犯暴力错误。

爱与美这事和我的价值观不符,我是金牌女王那套逻辑,和你一样惨甚至比你更惨的人,没有去犯罪,你去犯罪,只能说你有问题。

第二个观点嘛!我是认可的,扩展说一下,李玫瑾还原马加爵案,认为,马加爵在假期看黄片,召妓,被室友知道,打牌的时候,被室友提出来,羞愤杀人。

马加爵案年头比较长,所以,这个是可能发生的。降低性的耻度,使性压抑不至于到犯罪边缘,这点我是认同的。

这里要说的是,在那期节目中,她承认她对高学历的青少年有偏爱。

她目前从事的第二个事业,是 育儿 专家事业。这个就属于明显跨界了。

心理学作为一个科系,下属多种专业,儿童心理学和犯罪心理学完全是两个门类。当然,是有互通的,这令得她的 育儿 观点很容易显得似是而非。

从大面上来讲,我并不认同她有资格去大谈 育儿 。原因很简单,样本不够,量不够,质也不够,并且偏向性明显。

李玫瑾有一个女儿,据她说很优秀,但一般来讲,在亲妈眼里,自己的孩子都很优秀。不信你去问冰箱男的妈,她儿子优秀不优秀?

我们从旁观者的角度来讲,李玫瑾的女儿属于中等偏上,可能可以再靠上一点。这个偏上还包括很多先天和环境的因素,有一个做教授的妈,不管是基因还是生活环境都要优于其他孩子。在父母同等学历,同样的城市,甚至同样的小初高中的情况下,有多少比她女儿优秀的?有多少不如她女儿的?

这只是一个样本,而且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样本。如果以此来论断李玫瑾的 育儿 经是成功的。那么,那些在棍棒底下成长的,有一样学历,差不多人生的人,但父母的学历更低,成长环境更易恶劣的人,难道能证明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正确性吗?

哦,提一句,以中国那代人的 育儿 经验来讲,后者的样本量大概更足够一些。

这道理就和郑渊洁把他的孩子培育成才或者不成才,都不足以证明中国教育好与不好。

她的另一个样本来源可能来自于犯罪者和案件幸存者,比如她常拿来说的,善良可以救命。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说一个绑匪绑架了很多孩子,其中一个孩子对凶犯做了个善意的举动,救了这一屋子的孩子(还是救了他自己,忘了,有兴趣可以查一下,大致情形就是这样)。

这仍然是孤证不立,同样的,我们可能可以找出更多的案例来说明善良可以要命。这只能说,在这个案件里,这孩子的一句话对凶犯有良性的触动,但也有可能是恶性的,更多时候是没有触动。

而犯罪者角度上,她把她的爱是一切理论用得非常得泛滥,嗯,就是滥。好像只要孩子在爱里成长就不会犯罪一样,别逗了,给你一个天生反 社会 人格,你爱他,他接收得到吗?这不是再基础不过的犯罪心理学的问题吗?

这套理论最大的恶,就是犯罪者皆可同情,如今只要有男的杀人了个认识的女的,甚至杀了人全家,就拿感情纠纷说事,就是这个理论过度推广的恶果。

对犯罪者成长环境和心理生成的归因,只适用于预防犯罪,不适用于犯罪以后的开脱。这一点,至少在国内是非常混乱的。作为中国犯罪心理学的重要人物,李玫瑾在这一后果上有没有一点责任?

而基于爱是一切的理论,她又提出了三年产育假的逻辑,理由是,要在孩子三岁以前给到足够的爱。

她提了一个反向的方式,说有些人在三岁以前玩命打孩子,因为孩子在此之前没有记忆,要打服了,以后有记忆了好带,还不记仇。

我不知道这个反向方式是从哪来的,人类幼崽出于生存需要,是最可爱的阶段。换句讲,人家就是照着成年人类产生保护欲的方向长的,说惹毛了,再可爱也不管用了(或者可爱度不够)开揍那是有的。有目的,且目的不是杀人(比如杀女婴),而是教育,这也太违背人性了吧!

她基于这个不太合情理的 育儿 方式提出反驳,指出孩子在三岁以前虽然没有显性记忆,但是会有潜意识,所以要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爱。

其实人家反向也是表示孩子会有潜意识,能打服呗!

还是那句话,人类幼崽出于生存需要,是最可爱的阶段,所以天然感受到的爱就不会少,再多不是溺爱啊?

接着,她又提出,不能给孩子一直换照料的人,因为这样孩子会混乱。所以要一个人来带,建议给母亲三年产育假。

人类不是群居动物吗?认识更多的同类,并且产生联系,本来就是人类生存的必须好吗?既然三岁以前的潜意识这么重要,为什么不让孩子在潜意识里形成人类本来就应该和很多人类共同生活的思维模式?

这个逻辑是不是有点乱?

卡伦·霍尼和多萝西·迪纳斯坦告诉我们,男性对女性的恐惧, 特别是他们在婴儿期对母性的主体力量的恐惧 ,都 历史 性地具体化为对于女性的诋毁——《阁楼上的疯女人》

卡伦霍尼是19-20世纪的心理学家,死于上世纪50年代,也就是说,在李玫瑾开始从事心理学专业之前,关于婴儿时期母亲对于婴儿的影响已经有了论著。如果她试图转业到儿童心理学方向,从专业角度往 育儿 专家发展,最起码的职业道德是在这些已有论据中,寻找可以反驳的理论,而不是拿着自己普普通通的心理鸡汤往死了灌。

退休老太太有发挥余热的心,我们能理解,但目前看来,李玫瑾的余热显然有点毒。

李教授我不是特别了解,但是看过她对教育的一些分析,我特别认同,尤其是李教授不会把孩子的所有过错归结到孩子身上,而是归结到教育,孩子结交坏孩子是本身的不安全感?比如她认为一个人脾气大那么她的童年一定是有缺失的,有些人并不是有意脾气大,而是控制不住自己!

很多视频中子女不孝被骂,近期播出的电视剧《都挺好》引发共鸣、十几岁的孩子杀人,难道是孩子的错?很多人建议将14岁不服刑事责任这个年龄降低,有什么意义?你把一个14岁孩子判30年能干嘛?父母干嘛去了,没教好才应该进监狱不是吗?所以很多父母都是放养,出了事一点也不自责!

还有就是对于小孩子如何教育,李教授的很多话也能让很多人醒悟,各个年龄段应该如何教育孩子,不能只靠打骂吼!总之,多看看这些视频有好处,也不说过分夸谁,捡有用的听!

谈谈我的看法,三点。

作为一个罪案剧的爱好者,对犯罪心理学和犯罪心理侧写比较着迷,李玫瑾老师除了是国内犯罪心理侧写领域的数一数二的专家,还有一个专业领域,就是青少年犯罪心理和预防。

她经手的真实案件何其多,绝不是什么样本不足,相反,是接触了足够多的某些类型的犯罪人和犯罪行为,在研究其与幼年家庭教育的相关性时形成的自己独到的理解。

所以说实话,李老师的观点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是怎么培养出好孩子,而是怎么才能不整出熊孩子,这么看来,应该都是实实在在得来的血的教训,起码值得家长一听,给自己提个醒。

李老师赞成一个比较重要的基础观点: 就是在孩子年幼时,6、7岁至多青春期之前,是形成影响一生的重要观念的时期,这个观念会指引在人遇事之时,一瞬间的下意识反应,很多时候决定人一生的就是这一瞬间。

比如,药家鑫案件,按照李老师的分析药家鑫在幼年时期,家里过度强调学琴的重要性,在练琴这件事情上极为严苛,一旦练琴时犯了错打骂特别要命,导致药家鑫在犯了错这件事情上内心感受极度恐惧,没有形成犯了错不可怕,可以改正和弥补的朴素观念。

所以到后来开车撞到人,他在一瞬间的念头不是补救,而是杀人掩盖错误,这也是李老师为什么说药家鑫是激情杀人的考量。

再比如,马加爵的案子,其实是因为灭口,因为马加爵出身贫困家庭,他印象最深的观念就是家人常说的人穷志不穷,穷人也有气节,所以当自己招妓的事情被室友发现,并在牌桌上被人拿来威胁时,为了保全所谓气节面子才走了错路。

但是以上所说绝不是为了犯罪人推脱,恰恰相反,我们要归因,要吸取教训,起码我觉得药家鑫和马加爵案里,包括前段时间热议的高中生不堪妈妈唠叨,开车门跳江的惨剧,就是因为幼年家庭教育中欠缺了生命教育。

“人命大于天”——不管是别人的命还是自己的命,都是最宝贵的。

恰恰这个最最应该植入内心的朴素观点被忽视了。

在幼年时,该有的观念没有植入孩子内心,而不该有的错误念头却根深蒂固。 这就是很多犯罪人童年生活的养育失误带来的严重后果。

所以我们由此可以理解李老师很多的其他观点:

比如三年产假的提议,其实是提倡幼儿时期亲子陪伴,隔代教养很容易出现的就是:重物质轻精神,缺乏人生观的指导教育。

比如幼年教育要奖惩有度,惩罚的作用在于将正确观念深深烙进孩子的心里,一生受益等等。

李老师是犯罪心理学家,不是 育儿 专家,她的观点有她专业背景的着眼点和侧重点。作为家长,最重要的不应该是深入全面长期地了解自己的孩子特点,尽可能多的学习尝试不同的理论和方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么?

那些叉着腰评判别人的,指手画脚纸上谈兵的,要么你没孩子,要么就是干啥都爱找标准答案。

可教育孩子这件事 是一门广深的学问,绝不是依靠哪一派理论或者哪一种观点就可以轻松搞定的,更何况它是绵延一辈子的人生课程, 哪会有一劳永逸的标准答案呢?

居然有人说原生家庭对人影响的定论被否定了!一个职场心理专家真的就去研究职场吧!先不说这个定论是近几年才被放大来说的,就说原生家庭影响的问题。

我们大部分人,原生家庭会陪伴我们人生的前20年甚至更多。父母如果在前五六岁没有培养孩子好的习惯,只能说明父母就是如此,他们改不了,那么日积月累除去前56年,剩下的十几年又会如何,难道不是影响?

原生家庭的影响不大吗?如果不大为什么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在南方那边会那么严重?那边生男生女的固有思想是一代传一代的,他们的父母鄙弃女儿,她们大多数也会认为女孩就是不如男孩。这难道不是家庭影响?如果说这个问题太大,那换个。

家庭暴力婚姻不幸,没有人在20多岁未婚时会想过以后会过得不幸福。也许你的父母幸福美满,但如果你的婚姻不幸带给孩子的伤害又是多少?现在有多少人是因为父母吵架暴力离婚,而导致不愿结婚的?

原生家庭对子女的伤害不可估计。你乱丢垃圾,孩子也会。你骂人说脏话,孩子也会。你认为小错误不算错误,熊孩子就是孩子,那么孩子也会无所谓。

所以,家长要做好人,孩子才好做人。

专业的犯罪心理学知识我不知道,对那个领域也不了解。

知道李玫瑾教授是在网上无意间看到一个李玫瑾教授分析马加爵事件的视频。

在这个视频中李玫瑾教授对待马加爵的父母的态度和评价让我对李玫瑾教授印象很深刻。她说马加爵的父母很淳朴很善良。马加爵的父母在知道自己的儿子犯了这么不可饶恕的罪时,马加爵的父母让自己的儿子回来认罪。同时,马加爵的父母带着他们全家在每个受害人家人长跪不起,乞求原谅。这个时候我明白了,一个人犯罪,有时他的家庭也会承受莫大的压力。很多犯罪人家人是很善良的,犯罪人可以不顾自己,但是的行为不但对受害人和受害人家庭带来了伤害,也对他自己的家庭带来了伤害。

后来看了几个李玫瑾教授分析的案件,药家鑫案件,白银案件,章莹颖案件。其实,我个人还是很认同李玫瑾教授分析的思路。如果大家有谁不认同李玫瑾教授的观点,其实可以当做一个故事听,或者是当做多一个看待这件事的一个角度。

让我深深的喜欢上李玫瑾教授的一点就是她所做的公益。

她说过一个犯罪分子,很年幼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跟着年迈的奶奶,稍微长大一点就出去流浪,没有谋生的能力只能靠偷维持生存,然后被抓起来了,接触的也是一些不务正业的犯罪分子没有正确的价值观,放出来依然没有很好的谋生能力,常常还是会犯罪。这样恶性循环,最后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像这样的人在年幼的时候我们 社会 要给予一定的关怀。

我们每个人可以做的就是教育好自己的小孩,让他们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己的工作事业很重要,挣钱很重要,但是小孩的成长更加重要。

李玫瑾教授的一些视频推荐大家看看,值得一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246664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19
下一篇2023-12-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