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和刘备

曹操和刘备,第1张

竞争关系:三国时期三足鼎立,魏国的领袖是曹操,蜀国的领袖是刘备。

1刘备

刘备(161-223年6月10日),即汉昭烈皇帝(221-223年在位),本名玄德,东汉末幽州县(今河北省涿州市)涿县人。继西汉中山王刘胜之后,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和政治家。历史学家称之为第一高手。

刘备少年时拜鲁直为师,后参加镇压黄巾起义、讨伐董卓等活动。刘备因为实力有限,在军阀混战的过程中屡遭失败,于是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众多诸侯。

但由于他始终坚持以德服人的行为准则,受到海内外名人的尊敬。就连陶谦、刘表等人也放弃了儿子的继承权,而选择把自己的地盘徐州、荆州让给刘备。

经过不懈的努力,赤壁之战后,刘备先后拿下了荆州和益州,建立了蜀汉政权。

2曹操

曹操(155-220年3月15日),本名孟德,一个幸运儿,小名阿木,出生于郭培乔县(今安徽亳州)。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他是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创始人。

曹操担任东汉宰相,后来封王维,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他死后,谥号变成了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被尊为武帝,庙号太祖。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武帝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了尔渊、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了南方匈奴、乌桓、鲜卑,统一了中国北方。

扩展信息:

曹操与刘备的对抗:

1汉中之战

汉中之战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役。交战的指挥官是刘备和曹操。刘备方的战将主要有张飞、马超、赵云、黄忠、法正、黄权,曹的战将主要有夏、曹秀、曹真、曹洪、张合、黄旭、郭淮。

汉中之战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到建安二十年(219年)五月,历时近两年。刘备在乌兰、童蕾、任奎等地被杀。,而曹操在夏杀了、等。,所以从阵亡的将领来看,曹操损失很大。

而刘备方前线兵力不足,已经到了男主外,女主内的地步。可见,战争期间,刘备方的处境并不十分乐观。

汉中之战以刘备的胜利而告终。七月,刘备被封为汉中王。刘备占领汉中后,派刘封、孟达取东三郡(维辛、尚勇、忻城)。

2徐州之战

徐州之战,相传东汉献帝取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战之初,曹在徐州(今江苏睢宁西北)亲自攻克豫州前刺史刘备之战。

建安四年十二月,曹操部署在冀州讨伐袁绍之际,原本隶属于曹操的刘备攻打徐州刺史车胄,打败了曹操派去讨伐的刘戴军、司马昌时。据徐州、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等地,背叛曹操,响应袁绍。

五月正月,董成将军刺杀曹操的计划泄露,董成、王符、钟繇皆被屠戮。只有参与阴谋的刘备侥幸逃脱,而且越来越厉害。曹操想亲自征服刘备,所以他的大臣们担心袁绍会从背后攻击他。

谋士郭嘉认为袁绍行动迟缓,多疑,不会马上进攻。刘备信,无人依附,是时候快速出击,打败他了。为了断绝后患,曹操率军讨伐刘备。冀州别驾田丰劝说袁绍进攻曹操后方,袁绍以幼子病重为由拒绝出兵。

刘备得知曹操大军逼近,大吃一惊,率数十人出城观察。果然,他看到了曹骏的标准,所以他不得不仓促应战,被曹骏打败,刘备的妻子被抓获。然后曹操攻下下邳,逼刘备大将关羽,又攻附刘备的常Xi,破之。

刘备逃到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投奔袁绍。他逐渐收拢了分散的残兵败将,成为袁绍大举进攻曹的力量。

此战,曹操迅速击败刘备,避免了官渡之战两面作战的局面。

那时候的曹操和刘备从总体实力上说,曹操已经有自己的城池了,而刘备还是没有什么归宿对于寄人篱下的刘备,不得不防着曹操因为他是胸怀大志之人,他不想被曹操看出自己的心思,所以用了韬晦之计而曹操也认为刘备是个英雄,并在当天明确表示,"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其实,他是在试探刘备真有心和他争天下没而刘备借天上打雷时机,掉下筷子,一怕雷这一举动迷惑了曹操

所以在当时,各自的内心是:

曹操:狂妄自大 奸诈狡猾 刘备:虚心谨慎

刘备(提心掉胆)/曹操(试探刘备)

曹操:故意试探刘备,看他是否能成大业,胸怀大志。

刘备:生怕自己被曹操看出破绽,竭力掩盖,内心恐慌

1、曹操生性多疑、狠毒残忍、超凡的豁达自信、 曹操唯才是举、知人善任。

曹操是一个天分极高、权谋极高的人,他好忌、缺乏安全感、容易冲动,所以造就了他生性多疑、狠毒残忍的性格。

怎样使用人才对战争来说非常重要,得天下的战略就是使用人才的战略。三国中曹操是会用人才的典范。曹操实在是爱才,因此,唯才是举、知人善任也是曹操性格的一大特征。

2、刘备是既有仁心又有虚伪的一面,最后还有骄妄, 重用贤臣,谦虚谨慎重义气,讲信用。

三国历史背景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

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从而使中原社会渐趋稳定、经济出现转机。

黄河流域在曹操统治下,政治渐见清明,经济逐步恢复,阶级压迫稍有减轻,社会风气有所好转。曹操在汉朝的名义下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具有积极作用。

曹操军事上精通兵法,重贤爱才,为此不惜一切代价将看中的潜能分子收于麾下;生活上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

开启并繁荣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宝贵精神财富,鲁迅评价其“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唐朝张怀瓘在《书断》将曹操的章草评为“妙品”。

首先曹操一开始的目的就是一统天下,而刘备一开始的目的就是他身为汉室的子孙后代,他应该匡扶汉室平定乱贼。早期曹操并不把刘备当做一回事,虽然说他是皇室后代,但是刘备并没有权势,他以织席贩履为生,没有任何官职,徒有其名,所以他没有可以与曹操相匹敌的能力。曹操最开始比较嫉妒刘备的是他手下有关羽张飞二将,这两位将军的才能非常的出众。

之后曹操在需要攻打徐州陶谦的时候不曾想刘备率几千将士去帮助陶谦,这让曹操很生气,感觉刘备辜负了他。因为早在袁绍召集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曹操和刘备曾经一起共事讨伐董卓,曹操就和刘备一起讨论天下之乱的根源,曹操是主张夺取城池一统天下,刘备却说应该是以仁义对天下、聚人心。却不想此时刘备却要和陶谦一起联合抵抗他。后来曹操在攻打徐州的途中因为西凉来犯,曹操便撤军,之后陶谦因病无力再做徐州之主便把徐州太守转给刘备,曹操甚是愤怒,刘备不用一兵一卒便可以获得徐州。

最后因为吕布背叛刘备,曹操趁机夺了徐州,不曾想徐州的百官却来请求曹操让刘备来做徐州太守,可见刘备在短短的管理期间便已收获徐州人心。之后曹操便不愿让刘备在驻扎徐州,想将刘备带往许昌控制在许昌城中。怎料汉献帝以让刘备去讨伐袁术为名,让刘备携带他的口谕逃离许昌另谋出路讨伐曹操。

刘备打败袁术之后便趁势夺了曹操的徐州,之后曹操想要攻打荆州也是因为刘备联合荆州的刘表一起抵抗曹操,而曹操想要攻打东吴的孙权也是孙刘联盟抵抗曹操。赤壁之战,曹操携带几十万的士兵,最终不剩下几十,且一路被刘备的手下追赶,所以曹操甚是后悔如果一开始在他攻打陶谦徐州的时候就处决了刘备那就不会有后面这么多的阻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213243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4
下一篇2023-11-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