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道是指哪条路 它在历史上产生过什么作用

金牛道是指哪条路 它在历史上产生过什么作用,第1张

  简介

  金牛道乃古蜀道的主干线,又名石牛道、五丁道、剑阁道、蜀栈、南栈。

  名称由来

  金牛道又叫石牛道,得名源自“石牛粪金、五丁开道”的故事,因说石牛能粪金,故称为金牛。石牛粪金的故事,发生在周显王扁和周慎靓王定这段时间,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秦惠王将金牛赠送给蜀王,西蜀五丁引金牛成道,故名金牛道。

  故事记载

  最早记载这个故事和提出金牛道之名的是西汉著名文学家扬雄的《蜀王本纪》(已佚)。《太平御览》卷八百八十八 〈蜀王本纪〉曰:“……秦惠王时,蜀王不降秦,秦亦无道出於蜀。蜀王从万馀人东猎褒谷,卒见秦惠王。惠王以金一笥遗蜀王,蜀王报以礼物,物尽化为土。秦王大怒,臣下皆再拜稽首,贺曰:土者地也,秦当得蜀矣。秦王恐亡相见处,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见之,以为牛能大便金。蜀王以为然,即发卒千人,领五丁力土拖牛,成道,置三枚于成都,秦道乃得通,石牛之力也。”

  《华阳国志·蜀志》载:“周显王之世,蜀王有褒、汉之地。因猎谷中,与秦惠王遇,惠王以金一笥遗蜀王。王报珍玩之物,物化为土。惠王怒。群臣贺曰:‘天承我矣,王将得蜀土地'。惠王喜。乃作石牛五头,朝泻金其后,曰:‘牛便金'。有养卒百人。蜀人悦之,使使请石牛,惠王许之。乃遣五丁迎石牛。既不便金。怒遣还之。乃嘲秦人曰:‘东方牧犊儿’,秦人笑之,曰:‘吾虽牧犊,当得蜀也。’……周慎王五年秋,秦大夫张仪、司马错、都尉墨等从石牛道伐蜀,蜀王自於葭萌拒之。败绩,王遯走至武阳,为秦军所害,其傅相及太子退至逢乡,死於白鹿山。开明氏遂亡,凡王蜀十二世。”

  《十三州志》称:“秦王未知蜀道。……乃令五丁共引牛至之成都,秦知蜀道而亡蜀”。

  《括地志》则记:“昔秦伐蜀,路无由入,乃刻石牛五头,乃刻石为牛五头,置金於后,伪言此牛能屎金,以遗蜀.蜀侯贪,信之,乃令五丁共引牛,堑山堙谷,致之成都.秦遂寻道伐之,因号曰石牛道。”

  《水经注》卷二七〈沔水上〉:来敏《本蜀论》云:"秦惠王欲伐蜀,而不知道,作五石牛,以金置尾下,言能屎金。蜀王负力,令五丁引之成道。秦使张仪、司马错寻路灭蜀,因曰石牛道。"

  古金牛道之线路

  金牛道在战国时期的具体线路,已难确考,但古今之路线,都以择易而行,择捷而道的特点,故古金牛道的线路,与今之金牛道线路应大体符合。从整个古金牛道上的传说和地名,也证实了历史曾发生过开石牛道大事的过程,如秦置金牛驿于烈金坝,五丁峡、五丁关、石牛铺等。所谓五丁,实是指凿金牛道的人工队伍。《蜀王本纪》(蜀王)发卒千人,使五丁力士拖牛成道,实是对五丁的解释。金牛道上有五丁力士传说,地名较多,有五丁关,五丁坟,五丁峡,五里铺、五盘岭、五里峡、梓潼五妇岭,是五丁拔大蛇山摧之地。这些传说和五丁的地址故事发生的地点都在金牛道上。

  据古地名遗址和史志记载,今人之实际查勘,金牛道的具体线路是:汉中南郑向西,进入沮口、青羊、大安等镇,经勉县西南烈金坝(金牛驿),南折入五丁峡、五丁关至宁强县,再转西南经牢固关、黄坝驿,进入四川朝天的七盘关、转斗铺、中子铺、五里铺、神宣驿、龙门阁、明月峡、五里峡、石柜驿、汉寿驿、朝天镇,顺嘉陵江之绝壁上的飞阁栈道向南经朝天峡、望云铺、飞仙关至广元的千佛崖入利州古城广元。再南渡嘉陵江至要塞昭化,经古战场葭萌关,上牛头山,过“一夫挡关,万夫莫开” 的天下雄关剑门关。信步于古柏夹道、浓荫蔽日的翠云长廊而至梓潼大庙,经涪城绵阳过鹿头关、白马关,旌阳驿、金雁驿、两女驿、天回驿,到达成都金牛坝。全程共约600余公里。

  金牛道开凿的时间

  金牛道开辟在战国中期,这条古道,远在三代时就有一条原始路道了。事情的起始,是秦工和蜀王相会于褒谷,就是说这时蜀道和秦道早已开通了,这也是秦蜀两国最早的古道开通的佐证。周显王之世末的五丁古道,五丁,实指蜀王朝组织人批人工开道的一次巨大规模的人工工程。虽说这段时期,秦人和蜀人都对秦道和蜀道进行过大规模的扩修,但史无记载。然五丁开道,就是史志上有记载的最早的是蜀人组织人工进行大规模扩修金牛道巨大工程的一个具体例证。史忘上记载的五丁,不是指五个人是指多人开工的一个概数,五丁是指这次开凿的人工队伍,说明人工众多,修建规模非常之大。或者说有五丁这个人,在引领干这一项工程。

  《蜀王本纪》“发卒千人,使五丁力土拖牛成道”;

  《十洲》记:“堑山堙谷,至之成都,都是指五丁开路的里程和规模。这条道路五丁未开之前,早为蜀人和周人、秦人、所利用了。史记等载:“远在武王伐纣时,就有蜀人从行的记载。早在周原发现的甲骨文中,已有“周王伐蜀的铭刻。“

  《史记》和其他史志中,记载蜀秦的关系亦较多,《史记六国表》记:“蜀人来胳”、“秦伐蜀”、“蜀取我南郑”、“蜀人来朝”等。《华阳国志 蜀志》还记载了,“蜀国”望帝杜宇以褒斜为前门”。熊尔为后……,说明蜀国的疆域边界,五丁道,全在蜀疆域之内,所以说五丁道是蜀人开的。“丛帝攻秦至雍”,(今陕西凤翔县)。证实了故道、金牛道、嘉陵云栈,在战国以前就有路而被广为利用。

  在秦朝之前,四川还没有通往外界的比较像样的陆路通道,一般出川都要取道重庆从三峡出川。 战国后期,秦国日益强大,南攻蜀国,东击巴国,出三峡以图楚国。巴、蜀沃野千里,物产富饶,秦唾涎已久。但蜀有剑门之险,巴有江河之阻,道路崎岖,运输艰难,征伐很不容易。

  后来,秦惠文王采用大将司巴错的计策,诈言秦得天降石牛,夜能粪金,秦王写信给蜀王愿与蜀国友邻,馈赠宝物石牛并献美女给蜀王,请开道迎接回去。蜀王开明氏素性贪欲,便派五力士在大、小剑山、五丁峡一带峭壁处,日夜劈山破石凿险开路,入秦迎美女运石牛。秦国等蜀道开通后,就暗派大军长驱直入,蜀国没有防备,前线军队又寡不敌众,在葭萌一战大败,蜀国也就随之灭亡了,此是后话。后来这条路遂命名为石牛道(又叫金牛道)。《读史方舆记要》记载:“自勉县而西南至四川剑州大剑口,皆谓之石牛道(或金牛道亦名栈道)”。

  自此以后,闻名中外的古蜀道也就诞生了,给今后四川的生产、生活甚至战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著名的可以算是三国时期,蜀国与魏国的交战,诸葛孔明、姜维全部是通过蜀道与魏国进行交战。

  今日遗迹

  民国时期,汽车交通开始发展,民国政府为了打通四川与外界的交通,开始大规模的修建川陕公路,并于1937年2月正式全线通车,其中大部份道路就是在古蜀道的基础上扩建、改建而成。而遗留下的部份得以保存至今。

  1949年后,新中国政府也对川陕公路进行了多次改造、维护,并于公元2002至2004年修建了成都至绵阳、绵阳至广元、广元至汉中、汉中到西安的高速公路,从而完全改变了古蜀道的面貌。庆幸的是,大部份高速公路并未在原来古蜀道的基础上进行改建,而是另寻它处修建,所以还有部份古蜀道得以保留,供后人观赏、研究。

  先秦时期的古蜀道能够保留至今,得益于古人在开辟道路时就懂得在路的两边种植柏树以保护路基,后人在维护道路时也不断种植、维护柏树,所以现在遗留下来的古蜀道两旁都能看到高大、粗状的千年柏树,成为古蜀道最大的景观。

  目前能够观赏到古蜀道的地方有好几处,距离成都最近的是德阳庞统祠墓旁的白马关附近,此段古驿道宽约2-3米,长约2公里左右,起点自庞统祠旁的白马关,终点至落凤坡,当地政府还恢复了白马关关隘,驿道旁风景秀丽,遗憾的是这段古道是后来恢复的。

  此外,梓幢七曲山上也正在恢复一段先秦古蜀道,于2005年2月开通。

  另一段比较完整比较原始而且未经任何人为保护的是七曲山至剑阁县之间的凉山乡的山上,此段长约十几里,经此古道可一直通向剑阁县,当地乡民常有人经此路步行前往剑阁,行走约需3小时左右。古道二旁古柏森森,颇有当年古蜀道的风韵。

  剑门关附近有一个叫五里坡的地方,约有二里长的古蜀道也颇为完好。

  当然保存最为完好的是翠云廊了,虽然当时修川陕公路时大部份路段均经过了翠云廊,但不知是什么原因,也许当时中国人就有了保护意识,还是这一段路基较好,总之不少古柏树保存完好,让人感慨不已。虽然行驶在现代的公路上,但看到公路两旁古代的柏树,让人有时空错位的感觉! 翠云廊中保存最好的一段古蜀道已经被圈成翠云廊公园,需要花15元的门票才观赏得到了。

求佛(别名《一世情缘》)是由陈超填词、谱曲,誓言演唱的歌曲,收录于誓言2006年2月10日发行的专辑《我的誓言》中。

2007年1月14日,该曲获得第一届无线音乐俱乐部颁奖典礼内地年度十大畅销金曲奖

该曲是誓言筹备专辑《我的誓言》时,从500多首候选歌曲中挑选出来的,他在编曲上采用了中国传统的电声乐队四大件的方式来制作。誓言在哈尔滨的时候,有一个女朋友,但他俩因为事业上的发展没有能够在一起,后来誓言对陈超说了这段感情经历,陈超便写出了《求佛》。2004年,誓言花200元从陈超手上买下《求佛》。2006年3月,誓言对该曲进行录唱并放到网上

当月光 洒在我的脸上

我想我就快变了模样

有一种叫做撕心裂肺的汤

喝了它有神奇的力量

闭上眼 看见天堂

那是藏着你笑的地方

歌手:誓言

我躲开无数个猎人的枪

赶走坟墓爬出的忧伤

为了你 我变成狼人模样

为了你 染上了疯狂

为了你 穿上厚厚的伪装

为了你 换了心肠

我们还能不能再见面

我在佛前苦苦求了几千年

愿意用几世换我们一世情缘

希望可以感动 上天

我们还能不能能不能再见面

我在佛前苦苦求了几千年

当我在踏过这条奈何桥之前

让我再吻一吻你的脸

闭上眼 看见天堂

那是藏着你笑的地方

我躲开无数个猎人的枪

赶走坟墓爬出的忧伤

为了你 我变成狼人模样

为了你 染上了疯狂

为了你 穿上厚厚的伪装

为了你 换了心肠

我们还能不能再见面

我在佛前苦苦求了几千年

愿意用几世换我们一世情缘

希望可以感动 上天

我们还能不能能不能再见面

我在佛前苦苦求了几千年

当我在踏过这条奈何桥之前

让我再吻一吻你的脸

我们还能不能再见面

我在佛前苦苦求了几千年

愿意用几世换我们一世情缘

希望可以感动 上天

我们还能不能能不能再见面

我在佛前苦苦求了几千年

当我在踏过这条奈何桥之前

让我再吻一吻你的脸

让我再吻一吻你的脸

让我再吻一吻你的脸

歌曲鉴赏

该曲是一首以爱情为主题的轻松诙谐的都市情歌,华美中不缺乏质朴,大气中不缺少精美。朴实真挚的歌词、优美而又扣人心眩的旋律、荡气回肠、真情洋溢的歌声令人心情激动,久久不能平静。完美纯真而又天长地久的爱情在歌词的字里行间体现的淋漓尽致歌词适用于情人之间互诉衷肠[

汉中茶区第一枝红茶——金牛红主产于三千里汉江第一城的宁强县,由汉中市汉水之春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汉中市职业技术学院、汉中市植物研究所、宁强县天源茶叶加工厂自2009年开始历经三年时间研制而成。2012年投入批量生产和销售,列入汉中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当年9月由汉中市科技局主持召集省内茶叶专家通过市级技术鉴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金牛红茶的富硒品质优良,达到国内条红茶中高档品质水平。

金牛红茶于2012年11月荣获第十九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博览会后稷奖,并获得汉中市2012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

金牛红茶采自古蜀道中段的金牛道附近茶区,且已经有享誉市场的“金牛早”绿茶,为便于树立市场形象和形成品牌,“金牛红”茶因此而得名。该茶选料多来自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群体小叶种茶园,采摘标准以一芽一叶初展为主,经过自然萎凋——手工揉捻——适度发酵——初焙整形——足干提香等工序加工而成。外形条索紧细卷曲,色泽乌润显毫。内质香气高锐持久,汤色红艳明亮,滋味醇厚鲜爽,叶底红润完整。其生产技术填补了陕西茶区的空白,改变了陕西只产绿茶的现状,对丰富陕西茶叶市场,推动陕茶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转自汉中日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11011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9
下一篇2023-09-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