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决定命运,是什么导致了项羽从西楚霸王到最后的乌江自刎?

性格决定命运,是什么导致了项羽从西楚霸王到最后的乌江自刎?,第1张

性格决定命运,是什么导致了项羽从西楚霸王到最后的乌江自刎?

秦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击败秦国,逐鹿中原。项羽24岁在巨鹿一战成名,26岁分封天下诸侯,自立为西楚霸王,变成天下主宰。可是性格决定命运,这么一个威名赫赫,功成名就的霸主却满身孩子气,最终落个乌江自刎的结局,今天就一起来看看是什么导致了项羽从西楚霸王到最后的乌江自刎的吧。

01屠城、诛族、坑杀降卒

项羽通常凭一时冲动草芥人命,屠城、诛族、坑杀司空见惯。针对艰辛占领的领地,往往在大怒下屠城,残杀襄城(今河南开封);定陶对决前屠灭城阳(今山东青岛);分封天下后,齐国田荣最先起兵叛逆,项羽所过滥杀无辜,造成齐人誓死不降;杀秦王子婴,屠咸阳,造成关中人对项羽痛恨之极,最后由秦人组建的骑兵部队在乌江追捕杀掉了项羽。

针对不服从自已的诸侯或名将,项羽都是冷酷无情,动不动诛族,造成彼此结上大仇。如袭击齐王田荣,造成田横搜集军力战,拿了刘邦坦然伐楚的机会;如残害英布老婆孩子,造成英布一心向汉,完全和楚国破裂;项羽还恐吓要残害刘邦爸爸,被项伯劝说。

最丧心病狂的莫过于坑杀降卒,劝降章邯后残杀20万秦卒,造成秦人与项羽痛恨之极,屠咸阳后更是火上浇油,刘邦叛楚后,秦人变成刘邦的坚定主心骨;击败齐王田荣后大张旗鼓残杀,造成齐国人心惶惶,陆续欢聚为叛。

02凭个人好恶分封天下,诸侯不服

灭亡秦国后,项羽成为了诸侯其长,并没有把握机会即位,反而是独立为西楚霸王。项羽凭个人好恶分封诸侯,不管不顾诸侯实力,分封自己喜欢的的人为王,然而有整体实力可是项羽不满意的诸侯则无法得到分封。

诸侯实力和影响力不一致,造成关系紧张。有实力的诸侯陆续憎恨项羽,如刘邦憋起火入蜀,4个月后即回师伐楚;齐国田荣起兵叛楚,平定县三齐;赵将陈余借兵驱赶常山王张耳;彭越在梁地侵犯楚国;而其余的诸侯也是相互讨贼。一眨眼,早已平定县的天下,再度硝烟四起。项羽东征西讨,身心俱疲。

03富贵归乡,定都彭城

项羽分封以后,带上咸阳的珠宝首饰美女要回到关东,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四战之地)。有谋臣就劝项羽说:“陕西关中江河四塞,土地肥沃,合适独霸”,项羽回答说:“富贵不归故乡,如同衣着华贵的衣服裤子在夜里走动,谁看的到呢?”,这般急功近利和虚荣,难怪百战不殆,却越来越孱弱。

04鸿沟单挑刘邦

项羽和刘邦僵持下,基本上百战不殆,却无若得之效,被刘邦阻隔在荥阳,而韩信、彭越、黔布则分别发展趋势,各自在北方、西方国家、南方地区侵犯楚军,造成项羽身心疲惫。因此项羽在荥阳考验刘邦,要跟刘邦单挑,决一死战。被刘邦婉然一句:“吾宁智斗,不可以斗力”恰当回绝。争夺天下,却要一身是胆,要单挑解决困难,项羽可真是有青少年一样的顽皮呀!

05好面子,至死不反省自己失败原因,反而指责“天亡我”

韩信指引垓下之围,一战击败楚国士气,项羽带800精英骑兵队逃跑,被灌婴带骑兵队追捕。项羽看见要自己输掉,不愿让属下觉得是本人能力不够,对下属辩驳说:“吾起兵迄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接着又领着精英骑兵队往返拼杀几回,想表现自己善战。

06性格决定命运

项羽勇冠千军,力摧强秦,早期无限风光。可惜因为太过少年轻狂,满身孩子气,导致一手好牌打的很烂。常言道:性格决定命运,项羽一身是胆、愚忠、嗜杀成性、傲慢虚荣的性格,最终导致自己众叛亲离、千夫所指。孩童耍脾气,君王讲权益,对比刘邦能封仇敌雍齿为侯的气度和智慧,30岁项羽的确太年轻太幼稚了,你觉得呢?以上就是全部内容了,大家还有什么想法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楚汉之争的最终结局

鸿门宴是楚汉战争前的预演,这次鸿门宴杀机四伏,最终,刘邦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并成功逃脱。范增最后无奈的说,我们将来一定会被刘邦给俘虏了。

鸿门宴预示了楚汉战争的结局,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在这次鸿门宴中,双方的优缺点都暴露无遗。明显的,刘邦要比项羽强的多。首先是在胆略上。刘邦不怕危险,亲自深入虎穴,这就显示了他的非凡的胆识。而且他可以低头做小,为项羽解释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项羽。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他主动放低姿态,把自己放到项羽之下的地位,使得项羽无法处置刘邦。

项羽作为一个政治家,他当时又处于联军首领的位置,他要考虑政治影响。当刘邦据关而守的时候,他可以借这个理由鼓动大家的不满,消灭刘邦。但是,刘邦前来低头认小,反而让他失去了杀刘邦的正当理由。因此,他只能听之任之。

其次,在两个人的政治能力上。项羽过于自信,对刘邦看不起。这使得他根本就不把一些机密当回事。比如双方都是敌中有我,我中有敌。但是,刘邦就能守口如瓶,根本没有透露项伯的消息,而项羽则随口就出卖了曹无伤。不但让曹无伤枉自送了性命,还让刘邦阵营里的观望分子失望。

第四在内部团结上。刘邦的内部团结一致,为了生存,他们步调一致。张良里外照应,而在项庄舞剑的时候,樊哙则冲入会场,打断了对方的阴谋。并理直气壮的斥责项羽,使得项羽无话可说。

反观项羽内部,可以说是一盘散沙,各行其是。不要说联军不可能和项羽完全一心,就是项羽的嫡系也各怀心思。项羽已经决定放过刘邦,而他手下范增还不依不饶,非要杀刘邦不可。看项羽无意杀刘邦,竟然自己亲自布置项庄舞剑,杀了刘邦。这充分暴露了项羽内部的缺点。

以上的这些情况,在后来的楚汉战争中都一次次的显露出来。并慢慢的放大,拉大了刘邦和项羽实力的距离。比如,在胆略上,刘邦屡次和项羽交锋,不怕项羽的威力,虽然屡败,但是一直死死挡在项羽面前,为其他战线的韩信、彭越创造条件。当时的天下,只有刘邦胆敢这样干。

即便是被项羽射中胸口,刘邦依然笑着说,你射中了我的脚趾了。并强忍伤痛,起来慰劳军队,稳定军心。

在计谋上。刘邦从善如流,对韩信、陈平无限信任,使用反间计,使得项羽变成孤家寡人。在战争中,刘邦利用项羽内部的矛盾,不但让那些诸侯国投入自己的旗下,连项羽最得力的猛将英布也成为自己的部下。

以上的种种,都在鸿门宴上显露了先兆。所以说,见微知著,鸿门宴就已经预示了项羽失败的下场。

首先,项羽是楚国贵族出身,骨子里骄傲和高贵,可以让他两军对垒战死,但绝不能允许言语之间冒犯他,所以让他不屑于在鸿门宴上杀谢罪的刘邦,两军作战可以偷袭,那是兵法谋略,而鸿门宴上私杀刘邦,属于卑鄙伎俩,我堂堂楚国贵族,怎么能干这样下作的事呢,相反,如果两个人的角色对换一下,刘邦毫不犹豫的就会杀掉项羽,说到底就是性格的原因。

其次,刘邦就算是被范增看出来,以前很好色,还是个财迷,这次先入定关中,刘邦却一反常态,压制本性,封库存银,收拢人心,一定心存异志,志不在小,但是刘邦能放下一切虚荣心和所谓的尊严,到鸿门向项羽请罪,表现的战战兢兢,唯唯诺诺,小心翼翼,像个可怜虫。

项羽内心深处是瞧不起刘邦的,至少没有引起项羽应有的警惕,加上项羽可能看到刘邦在鸿门宴的表现很可笑,想留着刘邦,给其他诸侯当一个活教材刘邦在你们诸侯里,算是比较能干的,但是在我这他什么都不是,你们如果敢不老实,刘邦就是前车之鉴,我想这也是项羽不杀刘邦的原因之一,而鸿门宴不杀,以后就很难有机会杀了,刘邦志在四方,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所以项羽必败。

再次,项羽自认为他能掌控一切,事实上,从各诸侯回国的时候,局面就已经失控了。

从经过巨鹿之战的大获全胜,到带领诸侯联军到函谷关前,刘邦低姿态认罪服软,项羽的军中威望和个人自信心,都膨胀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但是这一切都不过只是表象,项羽在军中的威望,和他本人的超级自信,实际上严重不匹配,项羽的自信,远远超出了他在军中的威望。

从巨鹿之战来说,章邯、王离几十万大军不是被项羽打败,而是赵高专权和天下反秦大势以及反秦联军合力的结果,功劳算到项羽一人头上,不要说刘邦志存高远心里不服,其他诸侯心里也有诸多不服,所以刘邦平定三秦以后,东出和项羽争霸天下,短时间就联合了很多诸侯,并且趁项羽平定齐国之乱的时候,率领四十万大军达到了项羽的国度彭城,当然,项羽的超级自信也不是吹的,带着三万人打败刘邦的四十多万联军,还差点活捉刘邦。

如果是鸿门宴上项羽已注定失败,那就是暴露了项羽性格的致命缺陷,项羽不是败给了刘邦,而是败给了自己!

当然,我们看不到两千多年前的那一天到底是什么情况,刘邦为什么带百余随从,就敢去见项羽?也不知道项羽手下的将领,怎么那么容易让刘邦从鸿门宴上只身逃走,也感受不到鸿门宴上的项羽本人,是否动过一丝杀心,历史没有真相,如史记记载,我们姑妄信之,只有如此了!

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本以为中原大地将趋于安定,但可惜的是秦二世而亡,天下再次陷入风雨飘摇之中。乱世出英雄,项羽、刘邦等英雄崛起,最后形成楚汉相争的局面。项羽贵族出生,家大业大,本是最有希望成为“天下共主”的存在,但是亭长出生的刘邦却后来居上,一举成为汉王朝的开国之君,原因何在?

其实从汉高祖刘邦与西楚霸王的性格对比上,我们就能看出,为何有人只能是“将”,而有人就像是天生的“王”。

首先,刘邦“可上可下”,他能体恤底层百姓的不容易,也能从高处把握大局,这需要豁达的心胸,刘邦可做到,所以刘邦适合成为“领导者”;而项羽更加傲气一些,他有贵族的骄傲,但是却难以对底层百姓所思所想感同身受,这使得项羽距离“王”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其次,刘邦会用人,也能包容人,虽然不擅长用兵打仗,但是擅长任用“将才”;而项羽这边在用人上面,往往戒心较重,同时对有才的人还有防备甚至是“妒贤”的趋势,他更趋于单打独斗,是一名“猛将”,但却难以成为“贤能的王”。

1、刘邦的“卑微”出身,成就了他“包容、豁达”的性格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性格养成所产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我们这里来根据刘邦、项羽的出身,谈谈他们的性格。

刘邦生于平民百姓家,所以他更能体会底层百姓的辛酸,也能明白他们的期待。根据史书记载,刘邦的祖先原来是晋国大夫士会的后代,在魏国的时候,刘邦的祖父曾经有“丰公”之名,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到了刘邦这一代,已经是平民了。

所以刘邦其实是农家出生,而他的祖上也确实出现了一些有才学的人,不知是不是受到这方面的影响,刘邦的性格豁达,而且十分大度,因此朋友比较多,唯一一个对于他“农家”出身不太友好的性格特质就是:刘邦有点懒散,不事生产。

好在刘邦也相应有些本事,在秦建立以后,他成为泗水亭长,但因无法忍受秦朝苛政,也可怜被征讨去做苦力的人,他释放刑徒,然后亡匿于芒砀山中。

从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看出,刘邦虽然出生在平民百姓家,但是他具备了“包容、豁达”的性格特质,并且可以体会底层人民之苦,不然他也不会“释放刑徒,亡匿于芒砀山中”。就此点来看,他已经基本具备一位“领导者”应该具备的最本质的性格特质。

2、项羽的“贵族”出身,以及他的天赋异禀,让他趋于“骄傲”

再来看看项羽。项羽是贵族后裔,属于周王族诸侯国项国后代,姬姓项氏,而他的爷爷项燕更是楚国名将。于此,就项羽的出生来说,他的血统更具“贵族气息”,可以追溯到周王朝的王族。同时,他的爷爷本就是将才中比较出色的人,而项羽有这些光环加身,自然一出生就是“金光耀眼”。

而项羽本身在文韬武略方面较常人突出许多,并且他胆色过人,有贵族天生不服输的“傲气”。相传,秦始皇还在世的时候,到会稽游玩,秦始皇坐在船上准备渡过浙江时,许多人都在远处驻足观看,那个时候,年少的项羽与项梁一起观看,项羽则十分傲气地对项梁说:“秦始皇是可以被替代的”。于此,项梁便知道项羽非“池中之鱼”,具备一般人不具备的胆识和野心,是个苗子。

同时项羽本身就比较聪明,只是相对缺乏恒心,无论是学剑还是学兵书,都学了一些但不愿意深入,也侧面反映了他有些“浮躁”的性子。

于此项羽虽本事过人,力能扛鼎,但是骄傲、浮躁,并不具备一位领导者应该具备的“沉稳个性”。

3、在用人方面,注定项羽只能是将,而刘邦才会是“王”

性格方面,不论是“沉稳但懒惰”,还是“有胆识但急躁”,都各有千秋,可以走出自己一条独特的路,只要在“用人”方面可以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很显然,刘邦做到了,而项羽却因“用人”上犯了忌讳,而导致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刘邦因为出生农家,所以他的身上不会有贵族的傲气,再加上他本来性格中也有打抱不平的英气,同时比较会做人,情商高,因此在他当亭长的时候,身边已然集结了一派愿意跟着他出生入死的好哥们,比如猛将樊哙,再比如谋士萧何。

而后,刘邦也善于采纳建议,听了萧何的建议,将本不打算重用的“韩信”拜为将军,之后的路就像“开挂”一样,在张良等人的辅佐下直逼天下共主的位置。

刘邦能够走到这一步,用韩信的一句话,可以总结:

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言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也就是说,刘邦不是领兵打仗的人才,但是确实领导“擅长领兵打仗之将才”的人才,这很大程度就取决于刘邦的豁达以及善于用人的性格特质。

而项羽这边就不一样了,项羽本身就已经有“力能扛鼎”之勇了,后面若不是韩信,刘邦可能连关中都出不了,更不用说与项羽争天下了。而让人唏嘘的是,韩信一开始选择的是项羽,却并未被项羽赏识。

同时项羽本身太过相信自己的才能,颇有单打独斗的趋势,以至于有才人的人相继离去,比如在《史记,高祖本纪第八》中记载:

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这句话就能指出,项羽的心气过高,面对贤能之辈,不仅不能收为己用,还可能有嫉妒之心,并且疑心也较强,他人立功不给予奖励,以至于失了“民心”,让贤能之辈寒心。

4、写在最后

通过上面的叙述我们不难看出,项羽的贵族出身、以及他一直以来的出色,让他不能正视他人的优秀,继而出现妒贤嫉能的趋势,以至于起点高的他最后在楚汉相争中败下阵来。他是一位骄傲而勇猛的将军,但是却无法成为领导天下的“王”,因为他的心胸和气度还不够。

而刘邦虽然起点低,但是因为体会过底层生活,所以他没有贵族的高傲,取而代之的是豁达与包容,他虽然没有出色的谋略,但是他却有较高的情商,可以招揽一众人才为己所用,补充自己的不足。他的知人善用、豁达等性格特质,最终促使他走向“天下共主”这个位置。

有时候,看了刘邦和项羽的故事,我们真的可以明白,具备某些性格特质的人,很优秀,但也只能是将军,而具备某些性格特质的人,可以能力不强,却是当“王”的料子。一切看似不可思议,其实背后都有“理所当然”的原因。

注:本文为颜小二述哲文原创且独家发布,搬运、抄袭等任何侵权行为,发现必究。文中来自网络,部分素材来自网络,侵删(两周内),喜欢请点赞收藏哦。

项羽"斗不过"刘邦(需要声明一下并不是斗不过而是最终没有胜利)

我们知道项羽戎马一生他的一生中只输过一场战争(也就是最后的一次战争)

其实造成项羽的失败刘邦的成功原因是非常多的也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清楚的

不过有一重要的因素也是直接影响到最后的胜利的主要原因就是(我个人看法)

性格决定胜负

从个人道德观上来看大家都认为项羽是一个完美的大英雄而刘邦却是一个完美的市井无赖的形象(至少多数人是这样认为)

为什么英雄会输给无赖呢

最简单的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

英雄-宁死不屈(项羽仅一次失败就在乌江自刎)

无赖-苦苦求饶(刘邦多次战败求饶甚至跪地求饶)

大家都知道胜败乃兵家常事的道理留住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俗语(难道项羽不明白吗)

如果项羽不自刎而选择渡江那么时局将变成什么样我们不得而知

项羽最错的是,坑杀了秦地20万的士兵为了当西楚霸王,流放了怀王熊心,所过之地烧杀抢光,虽名为霸王,却失尽天下民心而且他为人虽然英勇,大吼一声,一千个军汉也会吓倒,却不能重用有才能的将军,不过是匹夫之勇项羽待人很好,士兵有病时,关怀备至到了部下立功应当封官晋级时,他把刻好的印章握在手里玩弄得没了棱角,还舍不得给人所以不过是妇人之仁

而刘邦是反其道而行之,重用天下有才能的人,论功行赏进关中时,秋毫无犯所以楚汉相争,刘邦胜

但项羽无愧是英雄率区区乌合之众大败秦兵,名声大振一手举起反秦大旗虽兵败于刘邦,气势却盛于刘邦虽千百年后,文人们依然咏叹不已相比之下,刘邦不过一时豪杰,项羽却是一世豪杰

不过我却认为,根据马克思学说,生产力最终决定上层建筑项羽即使打败刘邦,结果也只有两个:1,他没顺应生产力发展,若干年被另一个"刘邦"打倒2,他顺应生产力发展,成为另一个"刘邦"

其实,司马迁在<<史记>>里,已经把这个问题说得很充分了你可以去看一看

张良得个善终,其他人要么被杀,要么被流放。

实力强弱也要分二个方面的,如果说军事实力的强弱的话,我认为当然是项羽的军事实力比较强了,如果说谋计的话,我认为是陈平

一、项羽,军事实力的“王者”

抛开其他的方面因素,用控制变量法来比较单纯的就从军事实力来对比,没有谋臣,没有文臣,有的只是军队和自己,当然是项羽更胜一筹啊。项羽的出生就是在军事世家,从小就接受军事知识的“洗礼”,带兵作战的能力在差肯定也比什么身世都没有的刘邦好啊,就单单凭这一点,项羽已经获得了胜利。项羽年幼的时候就跟随部队作战,领兵能力,面对敌人的解决方法完完全全的比得过刘邦。

二、陈平,谋计实力的“王者”

1、反间计的使用

不是萧何,而是陈平,为什么呢?楚汉之争,在项羽的这方有着自己的亚父范增,如果当时的项羽听从范增的建议,还有刘邦的机会吗?对于刘邦而言,范增对自己的威胁太大了,于是就让陈平用反间计,导致项羽疏远了自己的亚父范增。

2、封韩信为王,打败项羽

楚汉之战的阶段可以说关键的因素就是韩信,而且就是在这个时候,韩信要求刘邦封自己为王。刘邦当时很是愤怒,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陈平小声的告诉刘邦韩信的目光短浅,只要给韩信一点的利益他就会卖命的跟着你,如果这个时候得罪了韩信可能楚汉之战我们就处于不利的局面,所以刘邦就封韩信为齐王。

果然和陈平想的一样,韩信便死心塌地的跟随刘邦,为他卖命,最终击败项羽,帮助刘邦统一了天下,稳定了局面。

3、谋计擒韩信

有线人来报,告诉刘邦韩信要造反,这时候的刘邦就慌了,询问该怎么办,大臣纷纷提议讨伐韩信,当刘邦去询问陈平的时候,陈平问:“你的兵厉害还是韩信的的兵厉害?”刘邦当然说韩信的军队厉害,于是陈平就和刘邦说大臣的建议是不采纳的,因为二者相比的确韩信是处于上风的,如果讨伐韩信的话会大大的折损自己的实力,所以讨伐是不可取的。

陈平提议说,你可以去云梦一代去旅游到时候在喊韩信前来,前来接见大王的臣是不可以带兵过来的。所以到时候的擒韩信也不过是特别简单的一件事,刘邦按照陈平的建议果然不费一兵一卒擒了韩信。

真英雄大丈夫是项羽,伪英雄真小人是刘邦。非吾对其另有偏见。古往今来豪情万丈、气吞山河、无所畏惧者可畏英雄之肤,重情义、除暴安量乃英雄之魂。项羽十三举鼎,誓灭秦兴楚,足见其壮志豪情;“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率八千江东子弟破秦军精锐二十余万,足见其勇;“霸王别姬”之生死离别,项羽饮酒罢歌曰:“力拔山兮,气概兮,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可奈何。”足见项羽情义之深。此项羽也。刘邦者,庸弱无谋、居沛县时,乃市井平流之辈,每提及此人,无人不厌。四十方娶妻吕雉,且一生怕她,此非英雄所有的气概。

你看下面的吧,对项羽为什么放刘邦分析的很有独到之处

项羽。钱钟书在《管锥篇》第一卷中这样分析:“‘言语呕呕’与‘喑恶叱咤’,‘恭敬慈爱’与‘剽悍滑贼’,‘爱人礼士’与‘妒贤嫉能’,‘妇人之仁’与‘屠坑残灭’,‘分食推饮’与‘玩印不予’,皆若相反相违,而既具在羽一人之身,有似两手分书,一喉异曲,则又莫不同条共贯,科以心理学,犁然有当。《史记》写人物性格,无复综如此者。”正因为项羽性格复杂如此,人们在解读《项羽本纪》时,便产生了一些误读的现象,尤其是对项羽在鸿门宴上的表现,更是作了错误的判断。如高中语文部编教材教学参考书就给予许多的否定词语:不善用人,不听臣言,骄傲自大,狂妄无礼,优柔寡断,刚愎自用,眼光短浅,有勇无谋,放虎归山,导致楚汉战争的失败等等。上海高中语文教材H版所选《鸿门宴和涪关宴》一文,更是通过项羽释刘邦与刘备释刘璋的对比,轻易地对项羽在鸿门宴上的表现作了否定评价:“当时,楚霸王项羽不听从范增的劝告,在宴会上轻易地放走了刘邦,最后落了个自刎乌江的下场,留下了惨痛的历史教训。”中学教材如此,大学教材也作此论。郭兴良、周建忠编写的《中国古代文学》(上册)就有这样的字眼:“项羽头脑简单,缺少谋略……”“因骄傲自大,缺少政治头脑而又不听臣言,最后陷入四面楚歌的困境,被迫自刎乌江……”可以说,大多数史论家几乎众口一词认定项羽鸿门释刘是一个战略抉择的错误,埋下了最终失败的祸根,鸿门宴是项羽由辉煌走向人生末路的转折点等等。

产生上述误读,原因很多,除了项羽自身性格复杂的因素外,还同根植于人们心中“成者王侯败者寇”的传统观念有关。项羽因为最终失败,人们才把他在鸿门宴上的表现贬得一钱不值;设想一下,假如楚汉战争的最终胜利者是项羽,人们又将作何感想呢?也许鸿门释刘成了项羽的一则美谈。其实,细读《项羽本纪》我们就会发现,司马迁虽然对项羽的失败表示了惋惜之情,对项羽的一些言行也有微词,但司马迁从头至尾没有否定项羽在鸿门宴放走刘邦的行为,也没有肯定放走刘邦是项羽失败的原因。尽管鸿门宴结束时,有范增骂项羽的话:“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将为之虏也。”但这只能作为司马迁秉笔直书的佐证,而不能作为司马迁否定项羽的根据。纵观《史记》,司马迁对范增这位自以为是、倚老卖老、越俎代庖、不顾大局、气量狭小的谋臣并无多少好感。

我们知道,某一特定对象在其历史发展中的每一个点都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因此,不能说鸿门宴与楚败汉胜的历史结果无关,但绝对不是主因。关于项羽失败的原因,司马迁在《项羽本纪·赞》中作了精辟的分析:“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司马迁认为项羽失败的原因有三点:其一是背关怀楚,即是说放弃了关中这一战略要地;其二是放逐并杀害义帝,因而在政治上陷于被动;其三是迷信自己气力而不学古代圣君以德感人。由于项羽秉承楚文化的精神,代表的是楚文化的思想传统,即英雄时代的传统,尚力不尚德,因此,在国家动荡之际,他可以凭借武力“马上得天下”,但得天下后,却不可能“马下治天下”,于是失败也就成了必然的逻辑。因此,项羽之败不在鸿门宴放走刘邦,即使刘邦命丧鸿门,也会有“李邦”、“王邦”的出现。另外,司马迁确实写出了项羽身上种种性格的弱点,但这主要不反映在《项羽本纪》中,更不体现在鸿门宴上。司马迁为突出人物的某种个性和避免叙事的重复,首创了“互见法”。就写人说,即将人物的主要性格和经历的重要事件写在本人的传记中,次要性格写在相关的别人的传记中。从全书说,人物的性格仍然完整。如在《项羽本纪》中,突出写项羽的主要性格,作为英雄本色表现出作战勇猛、为人豪爽直率等。而项羽一生重大事件是钜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至于他性格的其他弱点,则见于《高祖本纪》、《淮阴侯列传》等作品中。因此,我们不能把项羽身上的某些性格弱点强加到鸿门宴中的项羽之身上。

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鸿门宴上的项羽呢?又该怎样评价项羽放走刘邦的事件呢?这必须从《项羽本纪》的整体来把握。只有联系项羽叱咤风云的一生,甚至联系他的家族盛衰,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一般人看来,项羽是个性格残暴、动辄杀人的武将,死在项羽手中的人何止千万。但项羽杀人是有他的原则的:只要是阻挡他灭秦兴楚的复仇事业和雄霸天下的壮志的人,无论贵贱,无论强弱,无论老少,他都毫不心慈手软,彻底予以毁灭。这是因为项羽是在一种浸*着复仇氛围的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史载,从春秋中期开始,楚国称霸中原;后来虽然走向式微,但即使是在战国时代七雄并立,楚国和秦国也一样最具备统一资格。然楚国最终被秦国消灭。具有强烈民族意识的楚国人无法接受这种残酷的现实,心中一直燃烧着复仇的火焰。项羽不仅是楚人,而且是楚国贵族的后代,他的祖先世世代代为楚将,祖父项燕为楚战死,因此他的家族与楚王朝具有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血肉相连的关系。楚国虽然覆灭,但项氏并没有停止复仇的活动。项梁阴以兵法部勒吴中宾客和子弟,项羽说秦始皇可以取而代之等,都是这种复仇情绪的具体表现。项羽可以说是集中了国仇与家恨于一身的人物。一百多年的仇恨,一百多年的血泪,强烈的复仇怒火与个人野心相结合,铸就了项羽这样一个以暴抗暴的英雄(参见陈桐生著《〈史记〉名篇述论稿》,汕头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可以说,项羽毕其一生,只为着复仇与称霸两个目标而奋斗,他的一切行为都是在这两个目标支配下实施的。因此,陈涉起义爆发后,项羽在叔父项梁的安排下,以迅雷之势杀死会稽郡守及府中反抗的兵士,夺取政权,开始了他雄心勃勃、喑恶叱咤的一生。当号称卿子冠军的上将军宋义奉命救赵,却停留四十余日,徘徊观望,使抗秦事业到了最危急的关头,他果断地杀掉宋义,排除了进军的障碍,以勇冠三军、破釜沉舟的气势,击败秦军主力,扭转了局势,为最后灭秦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当他发现秦国降卒“其心不服,至关中不听,事必危”时,便毫不犹豫地下令“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于新安城南”。如此一个杀人果决的三军统帅,为什么在鸿门宴上却轻易地放走了他日后的死对头刘邦呢?真是他优柔寡断的性格占了上风吗?不是。因为,在项羽看来,刘邦并不是他实现目标的拦路虎,而且当时秦患未除,他还需要刘邦的配合,如果轻易杀了刘邦会引起诸侯的不满和恐慌,造成抗秦联盟的破灭。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加上项伯的撮合和刘邦降贵纡尊的登门谢罪,项羽终于放弃剿灭刘邦的打算。应当说,这不是项羽的盲目,而是他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明智的决策。

当然,我们无法讳避历史的最终结果,不能不承认项羽没有及时识破刘邦的野心,但我们同样不能因此责备项羽鸿门释刘的行为,不能因此就认定鸿门释刘是他目光短浅的表现。统览《项羽本纪》,我们看不出项羽是个政治头脑简单的人,相反,他在许多问题上还颇有见地。请看他在杀宋义前的一段话:“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弊’。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赵。赵举而秦强,何敝之承!且国兵新破,王坐不安席,扫境内而专属于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今不恤士卒而徇私,非社稷之臣。”项羽识不破刘邦,只能证明刘邦伪饰技艺的高明,做假技巧的高强,说谎本领的高超。碰上这样一个“三高”型的政治流氓,项羽又岂能奈他何。这正如历史学家们所指出的,楚汉之争,实际上是“狐狸同狮子的斗争,是小人同君子的斗争”(见启良《中国文明史》,花城出版社2001年版)。这不由得使我们想起《三国演义》里面的一个著名的片断——煮酒论英雄。曹操青梅煮酒与刘备高谈阔论天下英雄,实际上是曹操在试探刘备是否具有称王的野心和本领,而刘备也深谙曹操的心计,小心应付。当曹操说破天下英雄“惟汝与孤耳”的时候,刘备大惊失色,连筷子都掉落地上。幸而一个惊雷帮了刘备的大忙,骗过了曹操。曹操认为连一个惊雷都怕的人是成不了大气候的,放松了对刘备的看管,使刘备乘隙得以逃脱。曹操是何等人物,老奸巨猾、老谋深算的天下枭雄,也免不了上当受骗,更何况其他人呢纵观《史记》中刘邦的种种卑劣表现,其伪善奸诈绝不在刘备之下,而于政治谋略曹操自非项羽可比,如此,欲使项羽在鸿门宴之时就识破刘邦的政治野心,岂非强人所难。如果我们联系韩信的悲剧,就更能证明这一点。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载:韩信在击败龙且后,项羽曾派武涉劝说韩信:“且汉王不必,身居项王掌握之中数矣,项王怜而活之,然后得脱,辄倍约,复击项王,其不可信如此。今足下虽自以与汉王为厚交,为之尽力用兵,终为之所擒矣。足下所以得须臾至今者,以项王尚存也。”可以说,这番话表明项羽在经历了惨痛的教训后,才彻底认清了刘邦的真面目,看到了他的勃勃野心。可惜,精明如韩信者,却惑于刘邦的伪善,在蒯通的精辟分析后,仍然坚持:“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自以为功多,汉终不夺我齐”而拒绝了蒯通的建议,最终落得个命丧长乐钟室,三族尽数遭戮的悲惨结果。韩信死前才大叹:“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也许有人会因此证明项羽不善用人,不听谋臣之言。因为,即使项羽没有看穿刘邦的政治野心,但范增很清楚,而且劝说项羽:“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之气也。急击勿失。”应当承认,项羽的失败与其不善用人密切相关。司马迁在《陈丞相世家》中,就借陈平之口指出:“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但不能因为鸿门宴上他不听范增劝说就给他戴上“不善用人,不听谋臣之言”的帽子。一方面,项伯也是项羽的高参,项羽对其言听计从,有他从中调停,项羽不能不加考虑;另一方面,范增进言不当,他没有提出足够有力的证据说服项羽,而且鸿门宴上未经项羽同意,便擅自叫项庄舞剑,借机刺杀沛公,这无疑是给项羽难堪。这种越俎代庖的行为是项羽所不允许的,若非项羽尊范增为亚父,凭项羽的性格断没有范增的好果子吃。更主要的是,我们前面已经提到,项羽有自己的战略考虑,放刘邦无非是为施恩,以使刘邦能继续助其一臂之力,从而彻底摧毁秦王朝,建立自己的霸业。而事实上,项羽的这两个目的都已经达到。反之,如果项羽杀了刘邦,引起内讧,则项羽即使有“力能扛鼎”之气,“勇冠三军”之势,恐怕连一个愿望都难以实现。因此,我们不能因为最终的结果应验了范增的预言,就全盘否定项羽的决策。其实,项羽这个人也并不是完全不听范增的,在称霸后,他便与范增暗中商量,立沛公为汉王,并“三分关中,王秦降将以距塞汉王”。再如“汉之三年,项王数侵夺汉甬道,汉王食乏,恐,请和,割荥阳以西为汉。项王欲听之,历阳侯范增曰:‘汉易与耳,今释弗取,后必悔之。’项王乃急围荥阳。”由此可见,项羽并不是冥顽不化不听劝告的人。其实,只要你说的有道理,哪怕是黄口小儿的话,项羽也肯听。例如,当项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攻下外黄,大怒,欲活埋城内十五岁以上的男子,这时候只有十三岁的外黄令的小儿子劝说项羽道:“彭越强劫外黄,外黄恐,故且降,待大王。大王至,又皆坑之,百姓岂有归心?从此以东,梁地十余城皆恐,莫肯下矣。”项羽听从了他的话,赦免了当坑者。结果“东至睢阳,闻之皆下项王”。相比之下,沛公也并不比项羽更能听从谋臣之言,如他在攻入咸阳进入秦宫后,对宫室里数以千计的帷帐狗马重宝妇女贪恋不已,想要住在里面,樊哙谏沛公出宫,沛公不听,若不是张良苦口婆心的一番劝说,沛公就会授项羽以口实,就不可能有鸿门宴的有惊无险的好运了。同时,刘邦也经常听信小人之言,除了鸿门宴中提到的“鲰生说我曰:‘拒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外,在《留侯世家》中还提到他听信郦食其的馊主意,准备“复六国后世”,只是在张良说出八不可的理由后,他才如梦方醒,“啜食吐哺,骂曰:‘竖儒,几败而公事!’令趣销印”。可是为什么没有论者批评刘邦不善纳谏呢?是不是刘邦是胜利者,就可一俊掩百丑了呢?

还有论者认为项羽鸿门释刘反映了项羽宅心仁厚的性格,这是很有道理的,正如范增对项庄所言“项王为人不忍”。但我们反对把项羽的这种率性之仁归结为妇人之仁。作为一名横刀立马、杀伐疆场的武将,项羽称得上是性情中人,他不会像刘邦那样惺惺作态,也不会干出刘邦那种让两千妇女穿上铠甲,引诱项军,自己乘机逃脱的卑劣的行径,甚至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把亲身儿女推下马车……项羽光明磊落,敢爱敢恨,杀人如麻与怜民若子有机地统一在他的身上,因此,才会有分食推饮的举动,才会见伤病者而落泪,才会演出霸王别姬的千古绝唱。《项羽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楚汉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项王谓汉王曰:‘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虽然他的这种想法未免显得幼稚,但他的一颗爱民的仁心却跃然纸上。遗憾的是他徒有怜民之心,却无爱民之策,也乏收买人心之术,迷信武力,依赖杀伐,最终葬送了大好前程。总之,项羽性格中有残暴的一面,但他要杀的是那些他认为该杀之人,包括一切阻碍他的事业、触犯他的尊严的人。而鸿门宴上刘邦一无破坏他的大计之行,二无忤逆他的意志之言,刘邦是那么“诚惶诚恐”地谢罪,那么“诚心诚意”地解释,项羽又有什么理由置他于死地呢?项羽如果此时拔剑相向,就不是那个既刚烈如火又柔情似水的项羽了。

项羽的“仁”还要和他的“义”联系起来分析。项羽生长在楚国项氏大族,他的早年生活环境也就是这个宗族社会,培养了他“言必行,行必果”的诚信守义知恩图报的品质。例如在项羽夺取天下后,凡有恩于项氏家族的一概得以重用;再如在楚汉之争的关键时刻,刘邦派侯公劝说项王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项羽答应后,便归还刘邦的父亲和妻子,并带兵解围离去。也许我们会指责项羽的轻信,但在司马迁的心目中,正因为项羽的这种仁义之举才称得上是真正的英雄。

由此,我们就不难解释项羽鸿门宴上不杀刘邦的另一个心理动因——义。刘邦从项梁起事开始,便紧跟着项氏集团南征北战,抗击秦军。刘邦曾和项羽联手攻打城阳、定陶、雍丘、外黄……可谓是经过血与火考验的“战友”。在项羽看来,刘邦是有恩于项氏家族的;其次,怀王曾与诸侯约定,“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尽管灭秦的真正功臣是项羽,但毕竟先入咸阳者是刘邦,项羽欲攻刘邦已是背离自己的信义,如今刘邦前来谢罪,俯首称臣,此时若再杀刘邦更是有违自己的良心,这是项羽所不能接受的。项羽宁可在战场上与刘邦一刀一枪地拼命,也不愿玩弄这种不仁不义的阴谋来战胜对手。因此,他才不理睬范增的多次暗示,才宽容了樊哙的不恭,甚至产生了英雄相惜的情感。中国古代真正的英雄豪杰都是义薄云天之人,如关云长之义释曹操就是生动的一例。司马迁所要高度评价的正是这种仁义精神。因为当初司马迁因李陵之祸遭受宫刑时,多么希望能有项羽这样的英雄相救,然而,当时他身边的所谓知交却一个个离他而去,坐视司马迁遭受奇耻大辱。可以想见,当司马迁在刻画项羽的时候,对于那些明哲保身之徒是怀着极大的愤慨和不齿之情的。

这里还有一个事实需要澄清,不但教学参考书,连许多《史记》研究专家都认为项羽轻易地说出内线曹无伤,是项羽最大的失败,是他性格中轻率大意的典型体现。那么曹无伤究竟是不是项羽的内线呢?我们来看一看曹无伤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告密”的。据《高祖本纪》载,项羽“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十二月中,遂到戏。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于项羽曰……”这段记述充分说明曹无伤并非项羽内线,曹的告密是在项羽准备发兵攻打刘邦以后,因此,他的告密不过是一种邀宠为自己留一条后路的卑劣行径,客观上只起到火上浇油的作用。在项羽眼里,他不过是一个不忠不义的小人,这种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也就根本没有保护的必要。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项羽不杀刘邦是基于他的英雄心理,或者说是建立在他对自身勇气充分自信的基础上的。确实,项羽从会稽起事开始,攻城掠地,拔营下寨,从来就不知道世上还有一个“怕”字,诚如他在垓下之围后对他的手下所言,“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即使他只剩下二十八员骑兵,仍能在汉军的重重包围中左冲右突,斩兵杀将,如入无人之境。这种惟我独尊、谁与争锋的气势,足可撼三军,动天地。虎狼之秦尚不在他眼里,区区刘邦又岂在话下。那么,这种勇气是否如人们所评论的那样是盲目的、逞匹夫之勇呢?我们的答案是否定的。连刘邦自己也多次承认不如项羽,韩信也认为刘邦善用人但不善打仗,没有多少军事才能。事实上,楚汉战争爆发后,项羽仍有多次消灭刘邦的机会。一次是在彭城之战中,汉军大败,逃至灵璧东睢水上,结果不是被楚军所杀,就是跌落睢水,睢水为之不流。楚军将刘邦团团围住,眼看刘邦插翅难逃,谁知“大风从西北而起,折木发屋,扬砂石,窈冥昼晦,逢迎楚军。楚军大乱,坏散,而汉王乃得与数十骑遁去”。这一役刘邦虽然保住了性命,却差点儿女不保,而太公、吕后则被楚军生擒。第二次是项羽为救彭城,追刘邦至荥阳,并夺取汉军供粮通道。虽然刘邦用陈平计离间了项羽与范增,但楚军仍将刘邦死死围住,最后刘邦只有通过牺牲城内两千女子及将军纪信,带数十骑从城西门悄悄出逃。由此可见,当时的项羽完全没有必要采用暗杀的手段来消灭刘邦。如果不是他在其他方面的失策,如焚烧阿王宫,动辄屠城,所过无不残民,放弃关中四塞之地而东归彭城等,他完全有能力控制刘邦。因此,他的英雄心理是有相当基础的,并非妄自尊大。

总之,项羽虽然失败了,但罪不在于鸿门宴放过刘邦,相反,鸿门宴对项羽的刻画虽然着墨不多,却让我们看到了项羽的智、仁、义、勇的一面。如果说刘备释刘璋为仁释、关羽释曹操为义释、孔明释孟获为智释,那么,项羽之释刘邦不但总其所有,更添一条——勇释。也正因为如此,项羽的悲剧才显得如此悲壮,项羽垓下被围才那样使人扼腕叹息,而其乌江自刎更使读者唏嘘不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21189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3
下一篇2023-11-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