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械小史,从突火枪到概念枪

枪械小史,从突火枪到概念枪,第1张

枪械小史从突火枪到概念枪

枪,是人们最熟悉的一种热武器,作为士兵的基本作战武器,枪的历史变迁也反应了人类战争军事理念的发展历程。从枪的发射原理来看,尽管数百年来枪的射程、精度和其他综合性能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通过引燃火药使金属弹头获得极高速度,从而以动能杀伤敌人,这一基本流程是相通的。

世界上最早的枪出现于中国宋朝时期,据《宋史·兵志》记载,开庆年间出现了名为“突火枪”的管状火器,其枪管用粗竹管制成,在使用时,将黑火药先从枪口塞入竹管,然后将石块陶瓷等塞入,黑火药所在位置的管壁有小孔,可用于引火,产生的爆燃气体将弹丸推出。

据史料记载,最大射程约100m,有效射程约为20m(最大射程是指发射之后弹丸飞行的极限距离,有效射程是指弹丸具有杀伤能力,且精度基本可控的距离;对于枪械来说,有效射程才具有实际意义,下文所提射程均为有效射程)。

但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突火枪的出现并没有多大的意义,毕竟当时南宋士兵面对的对手是蒙古人和女真人,弓箭射程普遍在100-150m之间。且突火枪装填速度极慢,枪管又极易损耗,这样的武器自然不堪大用。但以现在的角度回溯,突火枪的出现开创了后世各种管状类火器中弹丸的先河。

随着蒙古人征服世界的脚步,这种管形火器传入欧洲。在战争中,许多国家不约而同的开始了对弹丸杀伤力、射程、装填速度的研究。到16世纪时,火绳枪的有效射程达100m,每分钟可发射2发。在射程和射速上已与弓箭手的平均水平接近,同时射出的铅制弹丸威力极大。

能在射程内击穿骑士所穿的重型胸甲。而后,法国人又将火绳枪的点火方式由引燃麻绳升级为燧石擦火,进一步简化了射击过程,提高了枪械的可靠度和射击速度。枪械的发展迅速改变了军团作战的模式。早期的火枪一般在两三轮发射之后,敌人就已经冲到面前开始肉搏。

因此枪手必须和使用冷兵器的士兵混编作战,但随着火枪技术的进步,敌人冲到面前的代价越来越大,慢慢的,火枪在两军作战中成为了主力武器。1571年时,驻荷兰的西班牙军团的火枪手和长矛手的比例是2:5,但仅仅30年后,这一比例就变成了3:1。世界范围内,冷兵器时代正在慢慢过去。

到十八世纪后期,随着炼钢技术、加工技术以及金属冶炼技术等的发展,枪管密封闭锁性能和膛线技术飞速发展,后装枪慢慢成为主流。顾名思义,后装枪是指枪弹从枪管后部装填的枪,后装枪的枪弹已演变为定装弹。以典型产品M1841步枪为例,射速五倍于同期火枪,且射程三倍于同期的前装枪。

同时士兵可以多种姿态甚至是在行进中装弹,作战灵活性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已经具备现代步枪的雏形。普鲁士王国率先装备了这种步枪,在普丹战争中吊打丹麦军队。到18世纪末,雷汞、火帽等的发明,又进一步促进了枪弹的发展,士兵只需要将提前生产好的子弹装填上膛即可发射,射速再次提高,且不再担心因潮湿、下雨而无法击发的情况出现。

后装枪结束了步枪出世500年都是从膛口用探条把弹丸装进枪膛内的历史,此后,枪械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1871年,毛瑟枪横空出世,并在一战中以其最远600m的射程与较低的批产成本成为了同盟国步兵的的主要装备,并以极快的速度扩散到全世界,各国纷纷开始了开启了对这种旋转后拉式枪机的仿制。

同期还有马克沁机枪这一大杀器出现,在索姆河战役中,德军运用马克泌机枪的密集火力,一天内歼灭英军6万余人,同时马克沁机枪的问世,也标志着骑兵集群冲锋和步兵密集队形冲锋战术的彻底失效。马克沁自动原理的发明,为其它自动武器的研究扩展了思路,导气式机构和复进簧的设计深刻影响了后来半自动和自动步枪的设计思路。

到二战之前,勃朗宁自动步枪、M1卡宾枪,Gew41步枪等半自动步枪已成为战场主流,二战之后的十年内,AK-47突击步枪,M14自动步枪等著名产品又替代二战装备,成为了多国陆军主战枪械。从1发每分钟的突火枪到900发每分钟的自动步枪,仅从对人体的杀伤威力来说,枪械早已触及天花板。

毕竟肉体的坚硬程度并没有随枪械的进步而加强。但枪械的综合性能远不止局限于威力、射程等基本指标。新型步枪在减轻重量、辅助瞄准、功能多样化等方面做出了长足的进步,而电子化、智能化,以及新原理、新能源、非致命性等概念已成为未来枪械的发展重点,枪械的每一次进步都直接改变了战争和战术的进程,也间接的加速了人类历史的推进。

古代兵器刀的种类

古代战争中,单兵武器配置从剑到刀,是金属冶炼的先进技术发展的体现。“刀”以雄浑、豪迈、挥如猛虎的风格而驰名的兵器,刀的杀伤力可谓是非常强大的。

环首刀

诞生我国汉代时期,是由钢经过反复折叠锻打和淬火后制作出来的直刃长刀,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杀伤力最强的近身冷兵器,也是人类历史上具有非凡意义的一种兵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环首刀将匈奴打败,并促成了匈奴分裂西迁。

横刀(唐刀)

唐代刀的一种式样,为中国主要是隋唐时代的兵士佩刀。它是作为唐代主要军队的制式装备之一。刀型传承自汉环首刀,唐朝前期大部分军用横刀均保留着环首。现代复原的多为笔直狭窄的刀身,大多取消了环首。横刀多为60~80厘米,狭窄的刀身,威力俱佳。

仪刀(唐刀)

魏晋两宋称为御刀,明代为御林军刀,是苗刀的前身。它的战场实战出现在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以及民间武术家结合日本刀术,传之于其部下,杀敌致果,斩将搴旗,赖以刀法,威震华夏。冲锋陷阵,它既是刀又如枪。唐仪刀为军刀四制之一,盖古班剑之类,晋宋已来谓之御刀,后魏曰长刀,皆施龙凤环。至隋,谓之仪刀,装以金银,羽仪所执。

障刀(唐刀)

唐刀四制之一,名字由它的用途而来,唐六典:盖用障身以御敌。

唐刀四制中障刀争议最大!一种观点:类似于匕首或是日本刀中的胁差,形状差不多,但更为轻便灵活,便于近身肉搏。当士兵手中横刀或者陌刀因为贴身而不便使用时,障刀就成了近身主导武器,所以有盖用障身(障刀+身体)以御敌说法,因为短整个人身子和刀都迎向敌人。障者,隐蔽之物。长15cm~50cm左右。

陌刀(唐刀)

唐代长柄刀的一种。开始流行于高宗调露前后至开元十年之间。开始时使用陌刀是为了对抗突厥骑兵,后来在诸军流行则是对付以骑兵称雄的唐之“四夷”。及唐之后,史籍鲜见陌刀之踪迹,由于陌刀不允许陪葬,所以当今并没有陌刀实物出土,网络上所有的陌刀复原图均为后人猜想。

朴刀

又名播刀,俗称双手带,是一种木柄上安有长而宽的钢刀的兵器,介于大刀与单刀之间。使用时,两手握着刀柄,像使用大刀那样,利用刀刃和刀本身的重量,来劈杀敌人;到了清末前后开始被广泛使用。在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军中很多人使用朴刀,又名“太平刀”。

斩马刀

宋代有名的步战用刀,从唐代陌刀演变而来。

战刀

一种刀身微弯供劈刺用的长刀,也称马刀。

戚家刀

腰刀书示狭身而曲刃,但从形制看来,更接近前文所叙之元式柳叶腰刀。

以上刀的种类均为士兵的武器,史料上均有记载。而实际上刀的种类繁多,诸如短刀、雁翎刀、大环刀、虎牙刀、蝴蝶双刀、九环刀、大砍刀、子母刀、云头刀、破风刀、麻札刀、割刀、雁翅刀,数不胜数,就不一一赘叙了。

战时,虽说美军在人员配发武器上比较开放,甚至允许士兵们自带武器,但是考虑到作战部队武器装备及火力配置是有严格要求的,因此美军不同兵种士兵配发也是有一定限制的,不是想用啥就拿啥。

一般来说,以二战典型的美军步兵班为例,共有12人,其中10个人会装备M1加兰德步枪,1个人会装备M1918式布朗宁轻机枪,还有一个枪法好的会装备M1902春田狙击枪。

对于二战时美军步兵来说,一支射程更远、精度更高,射速较快的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更受美国大兵的欢迎,毕竟冲锋枪的射程只有100多米,只有在坑道近战中才有优势,甚至在巷战中都表现不佳,因为巷战也要经常封锁路口,对付房顶,甚至需要穿透大量的障碍物,而发射手枪子弹的冲锋枪很明显非常吃力。

所以冲锋枪一般配备给军官们或者军官们的警卫部队,早期是汤姆逊,后来是M3,因为当军官们都需要参加战斗的时候,就意味着战斗距离已经很近了,这时候冲锋枪就可以展现其火力优势了。

这张为1944年美军步兵连编制表,编号为57的一项,Gun,submachinecal 45,M3,只有连部有,三个步兵排和兵器排里都没有。

当然根据不同兵种,执行不同任务,在配备附属武器上会有些变动,如在太平洋上执行岛屿作战任务的海军陆战队班组则会配备火焰喷射器,在欧洲战场执行作战任务的步兵班组会配备巴祖卡火箭筒。

除了步枪之外,美军士兵还会携带手枪,只要是二级士官以上(如军官和班长)都会统一配备手枪,其型号为M1911A1。

前面也说过,美国士兵是可以自带枪支的,所以二等兵和一等兵的手枪都是自己搞来的,可以买,也可以家里寄。

要知道当时美军士兵的月薪高达30多美刀,而一直M1911才14刀,勃朗宁1935才7刀,柯尔特左轮只要25刀,花点小钱就可以买一把保命的手枪,真的是买不了吃亏也买不了上当,所以二战时期的美军可以做到人手一只手枪。

综上所述,二战时期美军是二级士官以上均配备M1911手枪,绝大多数步兵配发的是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枪法精准的士兵配发M1903春田狙击步枪,每个班组还要一名士兵配发M1918式布朗宁轻机枪,一般连部警卫部队会配发冲锋枪。

现代战争中最受欢迎的武器M4A1步枪

M4A1卡宾枪是一种著名的突击步枪,主要被美国军队和各种执法机构使用。M4A1 是 M16 步枪的一个变种,由于其紧凑的设计和易于操纵性,广受士兵们的青睐。在 1990 年代初期开发后,它已成为现代战争中最广泛使用的火器之一。

M4A1卡宾枪是由美国柯尔特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开发的,是M16A2的改进版。M4卡宾枪于1994年成为美国军队的标准武器,取代了某些军事部门的M16。M4A1型号在几年后推出,与M4的3发连发模式相比,具有全自动发射模式。这种改进使M4A1成为一种更通用的士兵武器。

M4A1 步枪是一款气体操作、空气冷却、选择射击的卡宾枪,可发射 556×45 毫米北约口径的弹药。最大有效射程为 500 米,使其在战斗中成为一款高度有效的武器。M4A1 特别设计了一个可以伸缩的枪托,提供更好的控制和舒适性,而相对于 M16 更短的枪管使其在狭小的空间中更容易使用。此外,M4A1 还配备有 Picatinny 标准的导轨系统,便于附加各种附件,如瞄准镜、灯光和刺刀等。

M4A1 的设计允许在与其他直接火力武器相比拟的更高精度和更少后座力下进行射击。这样的优势,加上其紧凑的设计,使其在近距离作战中尤为实用。多样化的射击模式使 M4A1 能够适应几乎任何情况,使其成为士兵们极度渴求的武器。

尽管M4A1有很多优点,但它在高应力环境中的可靠性和耐用性一直受到批评。一些士兵抱怨它在极端条件下的性能,比如沙子和潮湿的环境。此外,有报道称,由于灰尘和碎片导致气体系统堵塞,武器出现故障。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武器的改进,其中许多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

尽管有批评,M4A1 步枪仍然是现代战争中最受欢迎的武器之一。它的多功能性和紧凑设计使其在几乎任何情况下都很有用。尽管其不可避免存在一些缺点,但在战场上已经证明自己是一款高度可靠和高度有效的武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19799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3
下一篇2023-11-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