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娃娃换装书怎么做

棉花娃娃换装书怎么做,第1张

棉花娃娃换装书这么做:

方法一

工具/原料:纸张、画笔、剪刀。

1、用美工刀刻画出人的模样。

2、剪出所需要的图纸。

3、根据人物的轮廓来裁剪图纸。

4、把裁好的图纸嵌入模型之中。

方法二

1、首先,将纸盒的开口处,然后用剪刀把纸盒中下方沿塑料模竖着的左侧剪下,再沿纸盒边沿剪开,那样就会有一个小门,纸盒侧面一般有一个菱形的可以拆下来,做通风口,小窗子。

2、如果喜欢有个花园的,可以用火柴或者小学生数学学具盒里有的红色小棒棒摆成十字架一点点粘起来做栅栏,就是有些麻烦,不过还是蛮不错的,找个纸板垫在纸盒下面,用绿色水彩涂上一些层次的,用栅栏围起来,很好看的换装纸娃娃的家就做做起来了。

资料扩展:

自制换装娃娃盲盒教程具体如下:

(1)根据图中所示尺寸裁下五张同类型的卡纸并折好成盒子,并在数字处周围刻画好虚线以便后续塞入物品和抽取,再依次将它们粘贴在一起。

(2)绘画好自己所需的封面,然后再根据图中所示尺寸裁下封面,并刻画好虚线。

(3)绘画好相应的场景,按照给出的尺寸裁下“场景”。

(4)在粘贴好的盒子左边涂上胶水,将“场景”粘贴上去。

(5)然后再在盒子的两侧涂胶,粘贴好封面。

(6)最后再在盒子背面粘贴好一张白色卡纸即可。

近年,一种名为“棉花娃娃”的玩偶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继盲盒娃娃、BJD(球型关节人偶)后,一些年轻人们又开始养起了棉花娃娃。记者了解到,棉花娃娃总体分为“无属性”和“有属性”两类,价格上虽不及BJD,但年轻人们仍乐此不疲地参与其中。从拼团到修改再到正式生产定制,棉花娃娃的制作过程复杂。棉花娃娃的流行引起了娃衣和娃娃饰品产业的火爆,各个城市陆续出现棉花娃娃专营店,养娃圈里还曾举行过娃娃时装秀。

00后养娃爱好者:娃不贵,入圈因热爱

棉花娃娃起初流行于韩国饭圈文化,这种外表“萌萌哒”的玩偶在新型消费的助推下生长出独特的商业模式,迅速占领年轻人的钱包。棉花娃娃正式流行于2018年,截至目前,微博上关于棉花娃娃的超话有70余个,阅读量超过3000万的话题有11个。贴吧中关于棉花娃娃的发帖有15万条。

今年19岁的小涵就是养娃家族的一员,吸引她成为一名娃妈的理由很简单,娃娃足够“可爱”,钱包也负担得起。她告诉记者大多数人都是基于以上两点开始入坑,真正进入后又从中体会到了全程“养娃”的过程,从而被深深地吸引住。

小涵告诉记者,棉花娃娃的受众群体以00后和部分90后为主,不论是学生党还是普通工薪阶层,养娃都不会给他们造成过多负担,“棉花娃娃的价格并不贵。一个普通的娃娃价格在六七十元左右,再高一点可能是一百多,很贵的娃娃比较少见,购买的人也并不多”,从去年下半年“入坑”后,小涵已经收藏了十几只棉花娃娃,均价都在几十元左右。

小涵入手的部分娃娃

从小涵口中,记者了解到,棉花娃娃的种类大致分为有属性和无属性两类,属性娃是指依照明星、动漫人物等外形制作的娃娃,通俗可理解为按广为人知的人物造型做成的特定娃娃。相对来说,无属性就没有这些特征,价格方面,属性娃的价格更高一些。通过在网购平台上搜索棉花娃娃,记者发现在售的棉花娃娃大部分为无属性,且售出时均为成品。

娃圈的年轻人根据形状把娃娃的头发形状分为“普通毛”和“炸毛”,材质上又分为牛奶丝、高温丝,通常牛奶丝因为柔软所以成本更贵一些。此外,圈内的“黑话”还有不少,“空气娃”即付款后还未拿到手,“裸娃”指没有买衣服的娃娃。

娃娃“出生”步骤繁琐,“养娃”体验感十足

大大地眼睛、胖嘟嘟的身体,棉花娃娃统一是这样“可爱”的外表。不少年轻人为了追求个性,已经不单单满足单一审美,一些人开始自己设计娃娃外表,眼下“拼团”定制有属性的娃成了年轻人里较为流行的方式。

在棉花娃娃的贴吧中,有一些带有“数调”“拼团”字眼的帖子,加入群聊后,意味着你已经加入到“拼娃”大军中。记者加入了一拼娃QQ群,该群规定拼团成功的下限为50人,群相册中有“娃妈”设计的娃娃形象,群聊时,每位群组成员都可以对娃娃设计提出修改意见。

群成员可自由提出修改意见

通过和群主沟通,记者了解到娃娃“出生”的过程十分复杂。娃娃出生的负责人一般叫做娃妈,娃妈一般会自己或者约画手画出娃娃稿图,负责组群,联系制作娃娃的工厂。组建拼娃团队的行为叫做开团。在娃娃真正生产之前,还要进行数量调查和交纳定金。

群成员看到娃娃形象后在相册留言所需要娃娃的数量

在群里,生产娃娃的所有费用由群成员平分承担,包括设计费用和制作费用,人数越多,娃越便宜。定做娃娃的工厂有很多,在挑选时,群主会尽量挑选性价比高的厂家。单量过低时,厂家也不会接单。

“耳朵可以做成拆的吗?方便之后买帽子”,“尾巴也可以拆吗?”……不少群成员在提出修改意见,这是娃娃成团前的重要一环,称作数调。“数调期间大家可以自由提建议,大家的审美不同,修改的也只是一些大方向”,群主介绍。

进入正式批量生产之后的过程叫做“大货”,大货前经过一次或几次打样,大货后,有些娃妈在出样后还会再开新的购买链接买娃娃,一般为全款购买。出样成团后的第二次购买通常会贵几块钱。

“我也是第一次做娃妈,但参与感更高”,群主说,棉花娃娃的养成时间不固定,时间可以达到三四个月,虽然繁琐,但成团后的成就感与满足感也很明显,这也是许多年轻人愿意做“娃妈”的原因。

“娃衣”“饰品”等产业链出现

记者了解到,大部分定制娃价格都在百元之内。但圈内人小峰透露,近两年一些“明星”属性娃的价格被粉丝追捧,产生严重溢价现象。“有些娃妈会宣传自己和工作室有联系,出的娃娃大款盈利,还限制数量,那种就可以炒起来”,他说,一款明星棉花娃娃售价最多能炒到上万元。

棉花娃娃的兴起,也催生了“娃衣”和“饰品”等相关产业链。在某二手交易平台,制作娃衣的商家比比皆是。其中有店主透露,目前最受欢迎的娃衣为明星同款服饰,批量生产价格不高,每套不超过50元。和工厂款相比,手作款的价更高。因为棉花娃娃尺寸固定,娃衣的尺寸通用,娃衣方便转手。一些纯手工做的娃衣价格甚至比娃娃本身要贵,热门娃衣的发售甚至需要拼手速。

线上娃衣卖家随处可见

不只是线上,棉花娃实体店陆续在各个城市兴起。北京、上海的棉花娃店数量近年来逐渐增加。像眼镜、项圈、头绳等娃娃配饰越来越丰富,走进店里可以一站式购齐娃娃和其他所有的搭配,是娃娃爱好者的天堂。

棉花娃娃单独的眼镜配饰

去年下半年,杭州举办了国内首个棉花娃娃时装秀,用定格动画的方式让棉花娃娃动了起来。去年1-12月,淘宝上棉花娃娃的搜索量是前年同期的8倍,销量是前年同期的近10倍,在所有二次元类目中增长最快。

“和BJD一样,棉花娃娃相关的产业链越来越完善,一些人从单纯的爱好变成了从业者”,有圈内人表示,现在棉花娃娃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前景广阔。“如果从现在的市场来看,今后国潮风、联名款等属性娃娃的受欢迎程度更大,店铺也在积极地打造品牌和特色,引领着年轻人掀起新一轮消费潮流”。

这几天,微博上频频出现的退票公告让人有点懵,这些不都是一票难求的演唱会吗,怎么都在说退票?

上述一系列操作,其实是针对不太了解电子票规则的观众,给他们补发的一张“反悔卡”。

疫情放开后,随着演唱会市场一路狂飙,电子票也成了大家关注的话题之一。抢票、退票、转票……与演出门票相关的热搜,最近几个月总在眼前蹦跶。

一张看得见、摸不着的电子票,究竟藏了些啥门道?

112小时退票通道,本分还是道义?

联系上卡卡的时候,她刚刚退掉了一张5月13日刘若英上海站的门票,“880的看台,位置还蛮好的。”

如果不是5月7日中午看到主办方发出的公告,卡卡说,自己这880块钱就打了水漂。

公告中称,因为本次演唱会“实行实名制购票实名制入场,不得转赠转售”,但很多观众都是“首次参与实名制购票,对实名制购票规则了解不深入”,所以特地在7日9点-21点,开放了12个钟头的“退票时段”。

“对实名制购票规则了解不深入,说的不就是我这样的人嘛!”卡卡说,自己原本买这张票,是为了送给一个金牛座的闺蜜当生日礼物的,“她是奶茶很多年的粉丝,我打算5月13号前一天,把票转送给她,来个惊喜!”

在卡卡印象中,就算电子票,也是可以转赠的,去年就有一位导演朋友,送给她两张话剧的电子票,直接现场扫描手机二维码就能进。

如果这次没看到退票公告,卡卡只有两个选择:

1、自己去看(因为购票时关联的是卡卡的身份信息);

2、如果当天没空,这张票只能白白浪费。

前永乐票务的区域经理Terry告诉记者,刘若英上海站主办方的做法,“耿直”但也有人性化的一面。

所谓耿直,是这个项目从开票之初,票务规则里就直接写明了不能转增或转卖,“后来重新增设的12小时退票通道,不是本分,只是道义。”

否则,像卡卡那样没搞清楚状况的,只能打落门牙往肚里吞。

无独有偶,5月9日,梁静茹演唱会上海站也发布了公告,同样是针对“不熟悉购票、观演规则的观众”,开启两个时段的退票通道。第一个,是演出(预售后)开票前24小时,可全款退;第二个,是正式开票日起至售票通道关闭前48小时,不过要收20%的手续费。

消息一出,微博上一片欢腾,许多没买到票的歌迷摩拳擦掌,“又可以蹲二次售票了”,而经官方歌迷会负责人确认,退票工作完成后,确实可能再进行一轮二次销售。

小冉是北京某演出公司的票务主管,在她看来,无论是12小时还是24小时,只是主办方的一种姿态,“真想去看的人,肯定不会退;而心里打着小算盘的,这会可能已经坐不住了。”

2“转赠”这个开关,按下可能就是生意

王强就是“坐不住”的那个人,他对外的职业介绍是“票务代理”,但在广大群众中他有着一个更响亮的名字——黄牛。

从业6年,王强目前还只是三级代理,他与主办方之间,隔了一层二级代理。一些热门的演唱会,王强每次只能从上线那里“盲盒式”拿些票,各种票价都有。每经过一层代理,都要加价几百至上千不等。

刘若英“飞行日”演唱会开巡后,王强也一直在观察,“每一站,都是几分钟就卖完”。所以尽管看到上海站写明了“不得转赠转售”,王强还是决定搏一把,拿了十来张票。

因为上个月的刘若英杭州站,是允许过一次转赠的,这让王强看到了“希望”。

“考拉”是钱江晚报的老朋友,也是一名资深观演爱好者,在她印象中,4月15日举行的刘若英演唱会,差不多演出前10天左右,才公布了具体座位号以及转赠的消息,“转赠的截止日期是4月12日晚上7点,过了这个点,就转不了了。”

但让王强没想到的是,上海站刘若英迟迟没有等来允许转赠的消息,反而等来了一则退票公告,这几乎是明示了不可能再有转赠机会,而退票,也是像他这样的散户黄牛们逃出生天的最后一线机会。

难怪有知道内情的歌迷们在群嘲,怎么这几天微博、小红书上一下子冒出这么多“临时有事去不了想退票”的粉丝。原先,这一招“扮猪吃虎”是用来吸引黄牛票买家的,现在却成了黄牛们最真实的心声。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转赠这一选项,都是票务这门生意的“命门”。

买过电子票的人都知道,购买时,每张票必须要先绑定一位观演人的身份信息。王强手里,常年就有包括堂兄妹、表兄妹等在内的十几张身份信息,因为无论他是从上线那边“进货”,还是靠机器从官方票务网站抢票,每张票都要先有一个“主”。

纸质票年代,很简单,只要等票拿到了,朋友圈发发,网上链接挂挂,和买家商定价格后把票发个快递就完事了。

如今大型演唱会开始频频使用电子票,转赠就成了王强们赚钱的窗口期。

参照最近几个月的演唱会,电子票转赠时段多则十几天,少则四五天,转赠窗口开启后,王强要做的,就是尽快找到买家,谈好价格,然后把票转到对方的电子票夹。

这里也有麻烦事,像大麦、纷玩岛等票务APP,目前为了安全考虑,被转让者要在2小时内录入新观演者的身份信息,超时就要重新来。

此外,几乎目前所有的电子票,都只能 “仅一次转赠”。

上个月,有粉丝通过转赠方式,从王强这里买了两张杭州张信哲的票,后来一直打王强电话,说其中一张自己原本打算再转送给另一位朋友的,系统提示无法操作,“你想,我已经转赠过一次到她票夹,她怎么可能再转给别人?”最后为了息事宁人,王强只好退给对方一张票的钱。

小冉说,所以他们现在每次启动一个项目之前,都会跟经纪公司、票务网站沟通清楚,到底开不开设转赠,以及什么时间段开,“因为这是一个微妙的‘开关’,背后很多复杂的事情我也没法说。”

“考拉”说,像4月份的杭州张信哲演唱会,最早在票务启动时只公布了“强实名”,并没有说明会开放转赠,所以在开票时,很多黄牛一直在观望,并不敢贸然下场。

大概在演出前半个月左右,主办方宣布,可以开放一次转赠。王强说,那一次,他肠子都悔青了,因为事先害怕无法转赠栽在手里,自己一张票都没囤。

难怪有网友感慨,电子票转赠,越来越像俄罗斯轮盘游戏,有人搏的是面见偶像的替补机会,有人搏的则是演出江湖的蝇营偏财。

3“强实名”,是坚盾也是刀锋

虽然不是黄牛,但“考拉”坦言,当初看到张信哲演唱会的“强实名”购票规则时,自己也犹豫了。

所谓“强实名”,是年初疫情放开后,观众们渐渐学会的一个观演专业术语,翻译一下就是——人、证、脸三合一。

线上购票时绑定身份信息的那个人,入场时必须扫TA的身份证件,这还不够“强”,还要对着摄像头刷脸,这张脸,也必须是身份证件上那个人。

这个变化过程,观众小周有很深的感受,其实最早推出的电子票,只是披着件外衣,“那时候我去蜂巢看演出,到了现场,机器上一扫,还是打印出纸质票进场,也不需要刷身份证。”

后来出现了一种“伪强实名”,要绑定身份信息,进场要刷身份证,但不用刷脸。万能的黄牛很快找到了玩法,用一批身份证买完票,然后再带到现场,开演前,把对应电子票的每张身份证原件,给到买家,对方可以顺利刷证入场。

以至于之前4月份南方有一场演唱会,结束后,门口全是观众找黄牛还身份证的“奇景”。

此次刘若英、梁静茹上海站的做法,更像是已经吹响的号角,“强实名”会越来越成为演唱会票务的主流趋势,且不可逆。

强实名+不可转赠+不可退票,看起来,这一套组合拳,已经把黄牛们逼到了角落,断送了所有可能的操作空间,但从目前看来,这也可能是一柄会反伤观众的双刃剑。

在梁静茹主办方发布退票公告前,已经有200多位观众,拉了一个微信群来维权。组织者还搜集了每个人的退票原因列成表格,大多数理由集中在生病、购票人信息填错、重复购票、工作或考试时间冲突上。

Terry说,且不论里面有多少是“没等到开放转赠而气急败坏”的囤票黄牛,“但确实也反映出,不可退不可转的强实名,还是会对普通观众带来不便。”

微博上也有网友发出灵魂拷问,表示买卖关系太不对等,“现在的演唱会,付钱时根本看不到座位,有个紧急情况还不让退票,这点太不公平。”

按照Terry的理解,强实名+不可转赠,如果观众认可这个游戏规则且付了钱,就表示,TA基本就是自己去看演出,“但谁都有个突发状况,一刀切不能退票,这个确实有点霸王了。”

记者查阅了国外一些演唱会和音乐节的票务模式,再大牌的艺人,比如霉霉、Coldplay等,观众直到演出前一天,都是有退票权利的,只需要支付一定比例的违约金和税点即可。

“说到底,还是主办方看准了现在演唱会太火,转而形成某种变相的强势准则。”Terry说。

所以,有不少业内人士判断,此次刘若英和梁静茹的“限时退票”,或许会成为今后演唱会票务操作的常态,“哪怕只有12个小时,至少开了一扇门,能解决观众因突发状况而产生的问题。”

总之,无论对于观众还是从业者,大家都是历经忍耐与煎熬,好不容易等来了市场的复苏与回暖,“且行且珍惜”这句话虽然有点俗,但真是这么个道理。

等待了三年,观众们都饿成了“瘦子”,面对井喷式的市场需求,主办方和从业者“回血”的心态可以理解,但也千万不要抱着一口气吃成胖子的心态,去过塑规则,甚至去挑战市场规律。

打造一个健康而健全的演出市场,是一条需要众人齐心的漫漫长路。

泡泡玛特的盲盒温度系列娃娃名字

1、温暖的棉花糖;

2、温柔的雪球;

3、温暖的海豚;

4、温暖的小熊;

5、温暖的小狐狸;

6、温暖的兔子;

7、温暖的熊猫;

8、温暖的小猪;

9、温暖的小猫;

10、温暖的海龟。

南海影视城亲子游攻略详情如下:

一、缤纷水乐园

作为国内大热的动漫IP,《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一直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这个夏天,“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之缤纷水乐园”清凉回归南海影视城,为你解锁一个梦想中的清凉夏天。

乘坐水上彩虹滑梯,迎面飞来的风与激起的水花,感受沁人心脾的清凉舒爽;在泳池里与小朋友们打水仗,互相嬉戏,给孩子一个夏日游玩天堂。缤纷水乐园内配套设施齐全,水质优良,可以放心尽情戏水,乐享清凉。这个夏天,带上萌宝们一起来打卡“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之缤纷水乐园”,开启暑期畅玩模式!

二、趣玩小游戏

为了给游客们营造丰富多彩又难忘的假期,南海影视城在钟鼓楼打造欢乐游戏区,通过“娃娃机”、“套圈圈”、“开盲盒”三项娱乐体验项目,唤醒童心,让大小朋友们收获美好而幸福的记忆!

三、拍亲子大片

夏天里的南海影视城,每一处景色都仿佛像是动人心弦的优美画卷。蓝天白云下,有青瓦白墙、有雕栏画栋、有港式街巷,是休闲观光的极好去处。徐徐漫步,享受慢悠悠的惬意时光,聆听鸟语,嗅闻花香,于无尽绿意间放松心情,蓄力开心能量。

每一次和孩子的旅程,点滴美好,都值得被珍藏。南海影视城内有影视服装租借体验,和孩子一起换上华丽古装,留下一段特别的回忆!

四、打卡指南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松岗影视城大道

电话:0757-85231007,0757-85233188

开放时间:全年09:00-17:30(具体开放时间以当天园区公告为准

购票入口:点击进入(扫码进入后,点击菜单栏“门票预订”-“门票预订”

疫情温馨提示:

疫情防控不可松懈,请游客朋友强化个人防护意识,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做好自我防护。

入园前配合工作人员出示粤康码绿码并自觉接受体温测量,带好口罩。入园后合理安排游览时间,错峰观赏,谢谢您的配合。

在欣赏优美风景时,请照看好身边的老人和小孩,并保管好您的随身物品,如在景区内遇到困难可随时向工作人员求助。

如需咨询,可致电:0757-85231007,0757-85233188

图虫创意ID:1032557425608491038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191688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8
下一篇2023-1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