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党卫军第一装甲师进行曲的歌词

德国党卫军第一装甲师进行曲的歌词,第1张

好像没有英文的德文歌词: Panzerlied (坦克手之歌) Ob's stürmt oder schneit, Ob die Sonne uns lacht, Der Tag glühend hei, Oder eiskalt die Nacht Bestaubt sind die Gesichter, 古德里安将军视察SS第一师 Doch froh ist unser Sinn, Ja unser Sinn; Es braust unser Panzer Im Sturmwind dahin Mit donnernden Motoren, So schnell wie der Blitz, Dem Feinde entgegen, Im Panzer geschützt Voraus den Kameraden, Im Kampfe ganz allein, Steh'n wir allein, So stoen wir tief In die feindlichen Reihn Wenn vor uns ein feindlicher Panzer erscheint, Wird Vollgas gegeben Und ran an den Feind! 该师坦克手王牌——米歇尔魏特曼 Was gilt denn unser Leben, Für unsres Reiches Heer, Ja Reiches Heer Für Deutschland zu sterben Ist uns hchste Ehr Mit Sperren und Tanks Hlt der Gegner uns auf, Wir lachen darüber Und fahren nicht drauf Und droh'n vor uns Geschütze, Versteckt im gelben Sand, Im gelben Sand, Wir suchen uns Wege, Die keiner sonst fand Und lt uns im Stich Einst das treulose Glück, Und kehren wir nicht mehr Zur Heimat zurück, Trifft uns die Todeskugel, Ruft uns das Schicksal ab, Ja Schicksal ab, Dann ist unser Panzer Ein ehernes Grab Von Oblt Wiehle, 25 Juni 1933 中文译词: 无论面对风暴或是雪花, 还是太阳对我们微笑; 火热的白天, 寒冷的夜晚, 扑面的灰尘, 但我们享受着这种乐趣, 我们享受着这种乐趣。 我们的坦克轰鸣向前, 伴随着阵阵尘沙。 当敌人的坦克露出踪影 我们加大油门全速向前! 我们生命的价值 就是为了我们光荣的军队而战! 为德国而死是至高的荣誉! 伴随着雷鸣般的引擎, 我们在坚实的装甲板后像闪电一般冲向敌人。 与同志们一起向前, 并肩战斗,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能深扎进敌人的(坦克)队列 面对敌人所谓的屏障 我们给予轻蔑的嘲笑 然后简单的绕过; 如果前面的黄砂之中, 隐藏的是那炮火的威胁, 我们就找寻自己的道路, 跃上那冲向胜利的通途! 如果我们为命运女神所抛弃 如果我们从此不能回到故乡 如果子弹结束了我们的生命 如果我们在劫难逃, 那至少我们忠实的坦克, 会给我们一个金属的坟墓。

奥托·卡尔尤斯

德国国防军中尉,德国陆军第一号坦克王牌(也是全二战各国第一号坦克王牌),隶属国防军502坦克营,后转赴国防军512坦克营。1940年5月,卡利乌斯志愿加入德国国防军第104预备步兵营在完成一连串的兵科训练之后,他被派往第20装甲师第21团,在一辆38(t)轻型坦克上,担任一名战车装填手。 1941年6月22日,参加了巴巴罗萨行动对苏联作战。 8月,返德接受士官训。

1942年春季返回原部队担任排长,并随中央集团军的指挥作战。在东线作战锻炼了一年后,再次返回德国,在著名的第500重战车预备训练营接受虎式战车训练。1943年4月,完训之后被派往成立不久的陆军502虎式重战车营担任第二连的排长,并投入列宁格勒防区的战斗,在这阶段的作战中,他击毁4辆SU-85,并在不到50公尺的距离内击毁10辆T-34。

1944年卡尔尤斯陆陆续续创立自己的战绩,在一次和SS第11装甲掷弹师的合作作战中,三日内由其率领的战车排击毁苏军共28辆战车、5门战防炮使得502营的总击破数达500辆,但卡尔尤斯也在该场战斗中第五次负伤。

卡尔尤斯最辉煌的战功发生在在1944年7月22日,当天卡尔尤斯中尉率领第二连8辆虎式坦克(初、中期型)向那里维亚村(village of Malinava,在唐那伯格(Dunaburg)北方)前进以阻挡苏军军攻势,在抵达目的地之前,同僚约翰尼斯·鲍尔特中尉担任先以小车侦察该村是否己先被苏军占领,结果,苏军装甲部队的先头部队已经到了村里并正作休息,主力部队并未到达。卡尔尤斯见此情况,决定在敌主力部队到达之前,拿下那里维亚村。由于当时往村里的路只有一条,为避免无谓损失,他决定只由自己及鲍尔特中尉的虎式战车,先攻入村子里。其它六辆则伺机而动。卡尔尤斯决定以快速、奇袭的方式来打乱苏军的队形。当卡尔尤斯的217号车一进入村里,立刻被二辆T-34/85发现,对方立刻调转炮塔准备攻击,但立刻被紧随后方150公尺的鲍尔特中尉的213号车摧毁,但在同一刻,卡尔尤斯则遇上了苏军新型重型坦克IS-1(一说IS-2)。遇上了和己方虎式坦克同级的怪物,卡尔尤斯虽然感到脊背发凉,但依然毫不犹豫的开火。战斗很快的在20分钟内结束,2辆虎式坦克击毁了21辆苏军坦克(其中17辆IS,4辆T-34/85,有资料称一共17辆,11辆T-34/85和6辆IS,但不确定)。由于卡尔尤斯的策略成功,他这次战果和魏特曼在1944年西线波卡基村的战果可说是互别苗头。

1944年8月,卡尔尤斯转赴新成立的国防军512重战车营(装备猎虎反坦克歼击车),卡尔尤斯受命指挥第二连。1945年3月8日,卡尔尤斯携512重战车营开往齐克堡作战。击毁了50辆的美军各型战车,其中11辆为M4谢尔曼。 4月15日,卡尔尤斯和512营向美军投降。

2015年1月24日逝世,享年92岁。

约翰尼斯·鲍尔特

德国国防军中尉,德国陆军第二号坦克王牌,隶属国防军502坦克营。1915年3月19日,豪普特曼·约翰尼斯·鲍尔特出生于鲁尔河畔的米尔海姆市,1930年到1932年他成了一个建筑工作者,作为水管工和屋顶工,但同时他也加入了德军的青年卫队旅,也进行了军事培训。1933年1月4日他已经能够熟练的控制坦克,并且射击和指挥的技能也日趋成熟。

在入侵波兰的行动中,鲍尔特这批装甲兵自然成了闪电战的尖兵,并且被委以重任担排长。鲍尔特驾驶着当年还不多的IV号坦克,向当时已有丰富经验的波兰装甲部队发起冲击,在这次战斗中他击毁了4辆波兰坦克,并且消灭了几个敌人的反坦克炮阵地。随后的40年他又参加了入侵法国的军事行动,并又在奥尔良周边击毁了7辆坦克,不过在6月19日战斗中他也被敌军的手榴弹击伤了左脚踝。在西线获得成功以后,鲍尔特参加了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行动,从波罗的海一直推进到列宁格勒。

1941年9月8日他已经击毁了10多辆苏联坦克,他在坦克上再次受伤,弹片损伤了他的左手食指。而同年他已经加入了荣耀的国防军502坦克营,成为了排长同时也是教导员,在这里他得以教导更多的后辈。1943年又一次严重的损伤使得他身上7处被弹片穿入,伤及他的左大腿和腹部,在野战医院躺了八天之后鲍尔特以他惊人的毅力得到了恢复。1944年10月他的耳膜被坦克炮巨大的声响所损伤,同时他获得了骑士十字勋章,而这一年他的战绩达到了89个。10月9日他作为第581个获得橡野勋章的坦克骑士,从海德里希和希姆莱手中获得荣耀。再接下来的战斗中鲍尔特显得更加勇猛,将最后的战绩锁定在了139辆,而他坦克手生涯的最后时光是在德军坦克兵学校作为一名指导员。

在他的一生中还和传奇的卡尔尤斯亲密配合过,两人在那里维亚村(village of Malinava)的战斗中和其他乘员一起共击毁17辆IS-1(一说IS-2)重型坦克和4辆T-34/85坦克(有资料称一共17辆,包括11辆T-34/85和6辆IS,但不确定),让德军王牌杀手名声在外。最终他成为了国防军第二位的坦克王牌,而他也7次负伤,甚至在乘员全灭的情况下死里逃生。战后他投降了英美盟军,并获得了军事法庭的宽恕,1987年9月16日,一代传奇在家乡米尔海姆去世。

米歇尔·魏特曼

德国武装党卫军上尉,德国陆军第三号坦克王牌,隶属武装党卫军第101重装甲营。他被后世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杰出的坦克指挥官之一,称为一个传奇。他从基层做起,指挥过各式各样的车辆,直到他成为一位专职的虎式坦克指挥员。

诺曼底登陆一周后的1944年6月13日,在盟军的反复空袭下,魏特曼指挥的武装党卫队第101重型坦克营第2连从博韦到波卡基村时只剩下了4辆虎式和1辆IV号坦克。他们位于213高地附近,接到的任务是制止英国第7装甲师(北非战役时著名的“沙漠之鼠”)的前进(据信他们会穿过村子),保卫德军的侧翼(背后是“勒尔“装甲师)和维持到卡昂的道路畅通。

早上8点,他的坦克连盯上了一个正在波卡基村附近一条下凹的公路上前进的英军装甲纵队,魏特曼等到车队离他不到100米时才开火,而且首先击毁了第一辆和最后一辆车辆,堵塞了英军逃离的道路。在一个小树丛的掩护下,魏特曼先把英军打头的一辆半履带车炸翻,然后是最后一辆,接着挨个用88毫米炮替一片混乱的英军车辆“点名”。

在这紧张而刺激的短短5分钟内,魏特曼的连将25辆第7装甲师22装甲旅第4伦敦团(外号“快枪手)的“克伦威尔”和谢尔曼“萤火虫”坦克送上了天,还有28辆其他车辆(14辆半履带车和14辆“布伦”机枪车),自己却毫无损伤。同时,他指挥下的另3辆虎式和那辆IV号坦克在213高地上为他提供了火力支援,8辆来自第101重型坦克营第1连的坦克冲进了波卡基村攻击英军的另一个纵队。在接下来的街道巷战中,魏特曼的“虎”式履带让一门英军的6磅反坦克炮(57毫米口径)敲掉了,整个乘员组被迫撤离了坦克,在那场战斗中还有两辆虎式坦克也毁于这种火炮。但到晚上时,波卡基村回到了德军手中,英军在这场战斗中共损失25辆坦克、14辆半履带车和14辆“布伦”机枪车,还有几百名士兵。第101重型坦克营在波卡基村损失了六辆宝贵的“老虎”,换来的是英军在以后的进攻中都变得小心翼翼,看见任何被怀疑为“虎”式的目标就呼叫空军。可以说魏特曼的进攻制止了英军穿过波卡基村进攻卡昂的努力。

诺曼底之战后,魏特曼所在部队奉命对卡昂附近盟军进行反击,其带领虎1坦克车组脱离主力部队,孤车进入维莱博卡日镇进行侦查。利用迂回战术,良好的射击技巧,期间共击毁英军谢尔曼萤火虫、克伦威尔中型坦克、补给车辆共50多辆,成为世界坦克史上的经典战例。

而后在盟军大举进攻时,魏特曼率领他的虎式坦克营(只有3辆)前往桑托镇帮助“装甲梅耶”进行防守,魏特曼死于桑托镇,关于他的死因有两种说法:

1萤火虫击毁说:这种说法由英国提出,英军认为是他们的谢尔曼“萤火虫”式坦克击毁了魏特曼的虎式坦克。

2加拿大军的多辆谢尔曼近距射击,此说也有相当高的可信度。

3“台风”击毁说:这种说法由一名法国农民提出,他认为魏特曼死于台风战斗机的火箭弹袭击。从车体残骸的表象看来,巨大而沉重的炮塔都飞出去了,一定是猛烈的爆炸导致。此说法在《NO HOLDING BACK》一书完整地检查了英国皇家空军在战役期间对地支援纪录后已被彻底推翻。

照片上的就是著名的魏特曼车组,也就是S04号虎式坦克车组(从左至右):

武装党卫队少尉米歇尔·魏特曼

武装党卫队中士鲍比·沃尔

武装党卫队装甲兵瓦尔纳·伊瑞冈(Werner Irrgang)

武装党卫队装甲兵赛普·罗斯那(Sepp Roesner0

武装党卫队下士尤根·施密特(Euegen Schmidt)

炮管上画的标记是当时他们击毁的坦克数量,共88个白色的“死亡圈”,这是为了这张照片的拍摄而涂上去的。

其他王牌车长

沃尔特·伦道夫:击毁106辆坦克,火炮不详。

阿尔博特·科舍尔:击毁100辆坦克,火炮不详。

赫尔慕特·文德罗夫:击毁坦克95辆。

卡尔·布雷曼尼:击毁92辆坦克,火炮不详。

埃里希·雷茨克:击毁76辆坦克,火炮61门。

海因兹·毛斯泊格:击毁57辆坦克,火炮不详。

库尔特·肯斯佩尔:在指挥虎式时击毁42辆坦克,总战绩为168辆坦克。此人曾经四次被提名授予骑士铁十字勋章,但始终没有得到这一应得的荣誉。

约翰尼·穆勒:第502营的第3小队长,在1944年1月25日的北部战线,该中队3辆“虎”I一次战斗共击毁41辆苏军坦克,其中穆勒车组“包办”其中25辆。

当时的德国军队有一个装甲营在波卡基村,英军绕道来到了德军的后方登陆了波卡基村。在英军的包抄下,德军的车辆有半数被毁,有一个叫米歇尔魏特曼的中尉用了一辆虎式坦克让英军损失了27辆坦克。

当时的英军有一个连在村子的西面,有一个连在东面,团部是在村子的中央。而威特曼可不知道这些情况,他先插入到了公路上,正好插到了英军团部的车队中。在公路上一下看清了,也是被吓了一跳。英军也是没想到会有虎式坦克,就这一愣神的功夫,威特曼的虎式连续发了几炮,干掉了英军的三辆坦克。之后威特曼赶紧加速向西开,他怕英军追过来。

当他走到一个拐角处的时候,突然发现了英军的一队坦克正在路边停着。于是就赶紧掉头撤退,在他刚转过身的时候,就碰到了英军团部的最后一辆坦克,两辆车同时开火,虎式坦克只被打出了一个小坑,而英军的那辆坦克却报废了。之后威特曼继续向东撤,他怕后面有追击的,就准备先绕道回到驻地。然而没想到的是,他这一绕道,却绕出了一大战果。

英军的停在路边的一排车辆如同标靶一样暴露在威特曼的眼前,威特曼来了个精准的点射,这些车辆全部化成了灰烬。之后威特曼又继续向东开,英军一个连的坦克又让他逮到了机会,就这样英军的23辆坦克在此被威特曼全部摧毁。这场战斗直到后来只剩下了步兵和失去战车的坦克兵在街上争夺。而英军一共损失了27辆坦克和一些其他的战斗车辆,这些全部都是威特曼的杰作。

“虎王”重型坦克。德国陆军于1943年12月开始批量生产,定名为“虎王”(或者“虎”2)重型坦克 “虎王”坦克从1943年12月到1945年3月一共生产了489辆。构造“虎王”重型坦克采用了不少“虎”1和“黑豹”坦克的部件。同时,它也体现了许多新的技术特征,首先是它采用了两种新型炮塔,一种是亨舍尔公司(克虏伯公司制造)的炮塔,一种是波尔舍公司(韦格曼公司制造)的。“虎王“坦克装备一门KwK 43/L71型88mm加农炮,这种火炮是二战期间德军装备坦克的火炮中威力最大的,身管长63m,它能在2000m的距离上直接击穿美制M4“谢尔曼”坦克的主装甲,所用的弹种包括穿甲弹,破甲弹和榴弹,不仅是“谢尔曼”坦克,它几乎可以击穿二战中盟军所有型号的坦克。1944年晚期,克虏伯公司曾打算让所有的“虎王”坦克换装威力更大的105mm口径的KwK L/68火炮,不过最终没有实现。“虎王”坦克的车体和炮塔为钢装甲焊接结构,防弹外形较好。正面装甲厚度比“虎”1式坦克有较大提高。成为盟军的一种很难对付的坦克,仅有一些火炮在较近的射击距离上可以对它构成威胁。不过“虎王”坦克同其他德国重型坦克一样,弱点在于它的机动性能。由于它的全重很重,单位功率较低,且行动装置也经常出问题,所以这成为“虎王”坦克的致命薄弱环节。PzKpfwVI“虎II”重型坦克是二战中威力最大的坦克。到二战结束,盟军始终找不到有效对付它的办法。“虎王”重型坦克将威力强大的火炮和盟军坦克、反坦克炮几乎无法射穿的装甲结合在一起,结果就是产生了这么一个战场上的可怕怪物。当之无愧为二战的坦克之王。

1、德国头号坦克王牌-奥托﹒卡尔尤斯(Otto Carius)击毁坦克178辆,各种火炮100门以上

2、约翰尼斯﹒鲍尔特(Johannes Bolter),击毁139辆坦克,火炮不详。

3、米切尔﹒魏特曼(Michael Wittmann),击毁138辆坦克,132门火炮。因波卡基村的战斗,阻止了英军对德军侧翼的包抄,被授予佩剑橡叶铁十字勋章,一时名气大噪。

4、波尔特﹒伦道夫(Walter Lohndorff):击毁106辆坦克.火炮不详。

他于1943年6月开始在第503大队第3中队服役,其第334号座车非常有名。

5、阿尔博特﹒科舍尔(Albert Kerscher),击毁100辆坦克.火炮不详。

6、赫尔慕特﹒文德罗夫(Helmut Max ErnstWendorff),击毁坦克95辆

7、卡尔﹒布雷曼尼(Karl Brommann),击毁92辆坦克,火炮不详。

8、埃里希﹒雷茨克(Erich Litzke),击毁76坦克.火炮61门。

9、约翰尼﹒穆勒(johann Muller),击毁72辆坦克,火炮不详

10、海因兹﹒毛斯伯格(Heinz Mausberg):击毁57辆坦克,火炮不详。

服役于第505大队第1小队,部分战绩是驾驶“虎王”时取得的。

另 据西方非正式数据显示,第503大队的库特﹒内斯佩尔(Kurt Knispel)的战绩为168辆坦克。由于其中大部分战果是其作为装填手和炮长时取得的,故按照当时德军的统计惯例,击毁数字都记在车长头上。他后来成 为“虎”I和“虎王”式坦克的车长,转战东、西两线,直至1945年4月底阵亡,又缔造了击毁42辆坦克的战绩。许多战史学家认为他的总战绩应该超过 195辆坦克,但均无确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18865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6
下一篇2023-11-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