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座是一个很保守的星座,喜欢稳定、慢节奏的生活。在性格上也是比较慢热,要经过比较长的时间才能适应过来。这样看了金牛座和O型血是比较搭配的呢,不知道这种组合的男生会有怎么样的性格呢以下让我给大家带来金牛座O型血男的详细分析。
金牛座O型血男——现实物质的金牛座
因为O型血金牛座男生的守护星是主宰金钱的星座,所以O型血金牛座男生有着很强烈的金钱观念,所以财运也非常好,这个类型的人非常擅长于积蓄的,所以金牛座男生的储蓄值是稳步上升的。
这样看来O型血金牛座男生性格特点是非常明朗和有主见的,那么在爱情上金牛座和什么座最配呢处女座女生和摩羯座女生应该是最理智的选择哦!
O型血金牛座男生的行动方式是“缓慢型”。对于任何事都不着急,也不想抢先达成目的,动作虽然迟缓却能安全到达目的地是这一类型的人处事的方法。
O型血金牛座男生是典型的缓慢主义的实行者,但安全达到目的地,较之冒着危险的突进者也许好些。
此型人并不是没有行动,只不过行动时太谨慎,所以就显得迟缓恰如老牛拖车般。当这一类型的人以慢步调做成决定时,可能早已丧失先机了。所以,周围的人会把他们处世的态度看成是消极,而性急的人也往往在紧要关头替他们感到焦躁。
O型血金牛座男生这种保守的行动模式,在今天快步调的社会节奏中,往往因为迟钝而丧失大好机会。这种缓慢主义的作风在处理事务上每每是吃亏的。
耐心及毅力是O型金牛座者特有的优点,而一般人认为,成功的基本条件,不外乎是运气、耐心及毅力,运气则无法强求。既然如此,你成功的机率是否特别高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运气并非不请自来,天天都有,所以,你必须主动掌握操纵即逝的运气,O型金牛座的你,所缺乏的就是把握运气的敏锐反应,这也是你最大的致命伤。由于你欠缺把握时机的特征,最后只好白白错失良机。反过来说,因过于焦躁而做下错误的判断,这样的事也不会发生在O型金牛座的身上,你用缓慢的步调,以耐心毅力朝目村迈进,绝不半途而废。如果把人生比喻为一场赛跑,即使一种落后,你也会尽力跑完全程,极富有运动家的精神,O型金牛座的人,即使是最后一名,也要跑到终点。
耐心及毅力是O型金牛座男生特有的优点,而一般人认为,成功的基本条件,不外乎是运气、耐心及毅力,运气则无法强求。既然如此,你成功的机率是否特别高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运气并非不请自来,天天都有,所以,你必须主动掌握操纵即逝的运气,O型金牛座男生的你,所缺乏的就是把握运气的敏锐反应,这也是你最大的致命伤。由于你欠缺把握时机的特征,最后只好白白错失良机。反过来说,因过于焦躁而做下错误的判断,这样的事也不会发生在O型金牛座男生的身上,你用缓慢的步调,以耐心毅力朝目村迈进,绝不半途而废。如果把人生比喻为一场赛跑,即使一种落后,你也会尽力跑完全程,极富有运动家的精神,O型金牛座的人,即使是最后一名,也要跑到终点。
忠告:尽量避免从事需当机立断及行动迅速的职业,这些职业违背了你的天性,使你不易将工作做到完美无缺。
金牛座男生讨厌什么样性格的女生
金牛男并没有过分的去讨厌一个人,但是如果你真的让他们讨厌了,那也是很难洗刷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的。金牛座男生一般讨厌外表漂亮美丽,但心底丑恶的女生。
金牛座的男人们是一群很温文尔雅的人,他们从不轻易动怒,但他们同时也是一群很实际的人,会为自己的生活精打细算。在大多时候,女人们是很难引起他们的怒火的,但有种情况比较特殊,当这个女人过於虚荣势利,把钱看得重过一切的时候,金牛男可就无法容忍了,一旦脾气发作,那场景非同小可,会令人毛骨悚然的。
在金牛男的憧憬中最理想的莫过于心密如发,通晓琴棋书画的紫薇格格式女子;较理想的也要是细心擅温婉体贴的金锁型女子,粗枝大叶,成天嘻嘻哈哈的小燕子在电视看看他尚且觉头痛,不辛碰到个现实版的,再温吞的牛儿也会坐上火箭逃也!
金牛座O型血男的速配:
好友:A/O/B型的金牛、处女、魔羯、双鱼、巨蟹。
最容易一见钟情的人:A或AB型天蝎。
男生适合的爱人:B型金牛、A/B型处女、A/B型魔羯、A/B型双鱼、A/B型巨蟹。
最不和谐的爱人:AB型狮子、AB型水瓶
小型合资车:大众Polo、本田飞度、丰田芷玄、Vios、铃木Swift、斯柯达景瑞等。小型合资汽车合作伙伴需要作为个人交通工具,不适合家庭用车。虽然价格比其他车型便宜,但是车内空间空有点局促。紧凑型合资轿车:本田思域、大
合资轿车有哪些
大众Polo
参考价:909万起
查看参配获取底价
购置税优惠经销商报价车主点评
(815条)
小型合资车:大众Polo、本田飞度、丰田芷玄、Vios、铃木Swift、斯柯达景瑞等。小型合资汽车合作伙伴需要作为个人交通工具,不适合家庭用车。虽然价格比其他车型便宜,但是车内空间空有点局促。
紧凑型合资轿车:本田思域、大众朗逸、丰田卡罗拉、日产Sylphy、现代菲斯塔、福特福克斯、大众速腾、大众宝来、大众高尔夫、马自达3恩克拉多斯、奥迪a 3、奔驰A级轿车、现代凌动、标致408等。
中型合资企业:大众帕萨特、宝马3系、奥迪A4L、奔驰c级、丰田凯美瑞、本田雅阁、日产天籁、大众迈腾、别克君威、雪佛兰迈锐宝、马自达阿特兹、大众CC、福特蒙迪欧金牛座、凯迪拉克ATS-L、英国菲尼迪Q50L、捷豹XEL、沃尔沃S60L、标致5000。
10月31日,上汽大众2019款帕萨特正式在国内上市,新车共推出搭载14T发动机、20T高低功率版发动机和PHEV版的11款车型(包含国五和国六),其中14T发动机最大功率150马力,电动机最大功率116马力,系统综合最大功率211马力,峰值扭矩400牛米,传动系统匹配DQ400e型6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纯电动模式下的最大续航里程为63km。
合资紧凑型SUV有哪些
合资的紧凑型SUV很多,最常遇到的车型有:本田CRV、日产琦君、丰田房融RAV4、三菱欧蓝德、大众途观、途岳、北京现代ix35、斯柯达科洛、雪铁龙天一C5、福特小牛、吉普贵德、宝马X1、奥迪Q3、领克02、马自达CX4、奔驰GLA等。
随着国内汽车消费升级,很多豪华车品牌都开始将自己的SUV产品线推向紧凑型SUV。除了宝马X1、奔驰GLA、奥迪Q3,还有二线豪车品牌,比如新上市的凯迪拉克XT4、沃尔沃XC40、讴歌CDX等。这些车比一线豪华车品牌性价比更高,也推出了自己的新能源车型。
几乎每个合资汽车品牌基本上都有相应的紧凑型SUV车型,而市面上的紧凑型SUV大多采用承载式车身结构,属于城市SUV的范畴。所以这些SUV车型没有越野能力,只有底盘高度略高于轿车,道路通过性比上一年好一点。而且很多紧凑型SUV基本都是基于紧凑型车的底盘打造的。驾驶稳定性或抓地力不如汽车。此外,汽车的重量和风阻更大,油耗也比同级车高。
而市面上非承载式车身结构的紧凑型SUV车型很少,只有北京BJ40、哈弗H5、兰德风X8、北汽勇士等,都是国产车型。非承载式SUV有底盘大梁框架,其扭转刚度和承载能力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都很强,因此更适合越野,这类SUV也被称为“硬核SUV”。
当然,SUV车型并非一无是处,其车里面空间宽敞,驾乘体验比轿车舒适,最关键的是其安全系数比轿车高非常多,能留给车里面人员更多生还可能性和缓冲余地。
对中国 汽车 而言,过去10年无疑是最好的年代。
2010~2020年,中国共销售了26亿辆 汽车 ,相比前十年,销量翻了33倍。
2020年虽然受疫情影响, 汽车 销量有所下滑,但我国规模以上 汽车 制造业完成营业收入815577亿元,同比增长了34%,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总额的77%。
中国 汽车 的影响力也节节攀升,吉利2010年收购沃尔沃、2017年收购路特斯;上汽集团2017年排名超过日产、宝马和现代等世界知名车企,成为世界第七大 汽车 集团;长城 汽车 2019年在俄罗斯建厂……
这一切,都发生在2010~2020年之间。细思下,论惠民之深,对 社会 财富贡献,也许没有哪个行业会出 汽车 制造业之右。
虽说失败的案例各有不同,成功的案例大都是相似的,今日我还是想盘点一下过去10年间中国最成功的十款车。
该如何定义成功?
这10年,中国市场上在售的车型太多了,我认为, 销量只能做参考,关键还是看这款车成功的意义是否超过了产品本身。
如凯美瑞、雅阁、思域、CR-V、途观这些车型销量虽高,但我认为它们谈不上成功,因为这些车在全球也热销,是世界名车,在中国只是延续了海外的市场表现。
倒是卡宴,我认为它是成功的,刚亮相时这款车并不被专家看好,引入中国后却获得了非一般的认同。2020年保时捷全球交车27万台,卡宴销量为92万台,光是中国市场卡宴的销量就达到33万台。
再如五菱宏光和H6,两款都被誉为神车,10年间累计销量分别突破500万和600万台,成为中国品牌 汽车 的代表。
还有GL8、汉兰达,这两款都是自带流量的常青款车型,在其所属细分市场中,更是同级标杆式的存在,总是被拿来各种比较,话题热度经久不衰。
故我认为,过去10年中国最成功的十款车是它们:
GL8
卡宴
汉兰达
朗逸
五菱宏光
H6
逸动
缤智/X-RV
卡罗拉双擎/雷凌双擎
MODEL 3
(按上市时间排序)
GL8
在中国有两种MPV,一种是GL8,另一种是其他。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MPV全年累计销量1090万辆,同比下降208%。但GL8却实现了62%的逆势增长,累计销量156879辆,几乎是第三名的三倍。
开租车公司的朋友告诉我,客户商务接待用车只认GL8。所以他公司有16台GL8,2台奥德赛。可见,GL8已经成为国内商务MPV的代名词。
自1999年12月第一辆GL8在国内下线至今,GL8已迭代到第四代,如今的GL8挂的虽是别克标,却是地地道道的中国车,在海外没有同款的车型。
听不少开过GL8的司机反馈,GL8空间大,乘坐也舒适,就是油耗惊人,百公里油耗高达18L!故GL8被司机称作“油老虎”,但这并不妨碍它成功,GL8是先行者,填补了国产MPV的空白,开创了中高端MPV的市场。
直到今日,GL8在国内MPV市场依旧没有一个针锋相对的竞争对手,威然与奥德赛都无法撼动它的地位。
2020年GL8改款上市后,更是推出了ES陆尊、陆上公务舱和艾维亚三个版本,售价覆盖了20-50万元。
可见,不是对手不努力,而是GL8已经把主流的MPV细分市场牢牢占据了。
卡宴
1998年,保时捷对外宣布要造一款SUV,计划一经发布便引起业界哗然。几乎所有人认为,对于体内流淌着赛道血液并以生产高级跑车闻名于世的保时捷来说,造SUV是为了追求利润而损害品牌形象的行为。
然而当第一代卡宴在2002年日内瓦车展亮相时,原本嗤之以鼻的观众亲眼目睹后却转变态度,甚至伸出大拇指为之称赞。
因为除了传承家族优美的外观特征外,卡宴完好地保留了保时捷家族出色的操控和强劲动力的精髓,让大家明白它依然是一台保时捷。
卡宴推出了Cayenne,Cayenne S,Cayenne Turbo,Cayenne Turbo S和Cayenne GTS五个类别。
其中,Cayenne Turbo搭载45升V8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450马力,百公里加速仅需56秒;Cayenne Turbo S最大功率更是去到521马力,一举成为当时全球最快的SUV。
卡宴最受欢迎的市场是中国,2020年卡宴销量占保时捷中国全年总销量的38%以上。
其实,在第一代卡宴诞生的那个年代,德国的几个大厂都已推出了豪华SUV:奔驰最先发布了非承载式车身的ML,宝马紧接着在路虎的帮助下搞出了X5,大众也在紧锣密鼓地造着途锐。
但与保时捷不同的是,无论奔驰、宝马还是大众,它们的主要产品都是日常实用定位,保时捷则用不同寻常的策略,将卡宴对高性能、操控性的追求做得非常彻底,如此个性鲜明的SUV在当时可是十分罕见,这就是卡宴的成功之处。
汉兰达
汉兰达在中国的销量不算高,2000年问世,2007年登陆中国,2009年实现国产,截至2020年10月12日,汉兰达才实现100万台的产销规模,成为国内首款累计销量突破100万台的中大型SUV。
虽然销量不是特别大,但汉兰达长期在“加价”,“加价”行为让消费者不爽,但也从侧面反映出汉兰达备受追捧,毕竟物以稀为贵 。
自国产以来,汉兰达月均销量一直稳定在一万台,为何广汽丰田没急着提升产能呢?
答案是品控。
众所周知, 汽车 是一件复杂性最高的大宗商品——零部件多,供应链长,制造工艺复杂;批量大,型号多,生产一致性难;使用环境复杂,工况严苛,耐久性难……广汽丰田是业内最重视品控的企业,以稳定的产销节奏确保品控。
汉兰达与锐界销量趋势图
稳定的产量规划,是不会出现“双十一购物节”那样突然增加几十倍的波峰,工人的工作量全年基本上是紧跟生产规划、按部就班的。这么安排,工人就极少会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自然就能减少失误的发生。再加上每个环节上的严格把控与检测,全面保障作业线上每台车的高品质。
得益于稳定的高品质和高销量,目前汉兰达保值率在细分市场名列前茅,在《2020中国 汽车 保值率报告》中,汉兰达1-3年保值率已经连续5年位居同级第一。
这也是丰田很牛的地方,一款车一个动力总成就能卖成这样,专治各种不服。
朗逸
朗逸的身份很特殊,虽然挂着大众标,实际上它没有纯正的大众血统,网民戏称它为“私生子”。
表面看,朗逸的产品力并不出众,但各方面的表现却很均衡;令人称奇的是,不论市场怎么变化,它始终霸占紧凑型车销量榜前三。
2020年12月,朗逸月销36万台,卡罗拉月销32万台,思域月销23万台,连世界名车都卖不过朗逸。
自2008年推出以来,朗逸累计销量已超400万辆,在巨大的保有量和强势的品牌影响力加持下,它的二手车保值率也一直居高不下。因此,当你不知道买什么车,又不想买日系车的时候,朗逸成为了最佳的选择。
朗逸是上汽大众成功基石,大众在中国一骑绝尘正是从朗逸开始的(不要以为大众一直独领风骚,2004-2006年那几年,大众在中国经历了最艰难的低谷,经销商天天吵着要退网)。
第一代朗逸推出时,很多业内人士并不看好这款车,当时大众已推出基于PQ35平台研发的车型,而朗逸却是基于PQ34平台研发,该平台诞生于1998年,喊他一声爷爷也不为过。
PQ34平台的缺点很多,首先是车架设计很难满足与日俱增的安全测试标准,再有行驶感受不会特别的优秀,唯一的优势是低成本。
不过朗逸并没有将节省出来的成本直接转化为利润,而是增加了许多先进技术,如激光焊接、驱动防滑、前排双侧安全气囊、陶瓷刹车片和碰撞后自动断油解锁等,与此同时,排放还达到了国四标准。
朗逸正式投放市场后,销量一路攀升。2009年12月,朗逸的销量突破了2万台。从2010款开始,朗逸配备了ESP,同年8月,推出14T车型,售价下探至1328万元。此举直接带动了朗逸的销量,2010年底,朗逸的销量突破了25000辆。
我相信这是连上海大众自己也都没想到的,然而数据不会说瞎话,消费者也不是傻子,模样不难看,空间够用,品质可靠,价格相对便宜是朗逸一步步走上神坛的根本原因。
五菱宏光
网上流传着这样的传说:“昨晚我的Nissan GT-R在秋名山输给一辆五菱宏光,他用惯性飘移过弯,他的车很快,我只看到他有个修楼房漏水的招牌,如果知道他是谁的话,麻烦你们跟他说一声:礼拜六晚,我会在秋名山等他!”
“神车”光环加身的五菱宏光不仅销量如虹,前置后驱的驱动形式又赋予了它可以漂移的特性,一度成为国人吹捧的对象,一言不合就挑衅上秋名山飙车、PK超跑,凭借着秒天秒地秒空气的风骚霸气,就连高速违章摄像头也只是在它一闪而过的绝世魅影之后,仅仅只抓拍到这令人惊叹的传奇瞬间。
当然了,五菱宏光绝非天外飞仙,但它又是如何赢得消费者认可的呢?
有人称,五菱宏光的成功是因为便宜。
事实上,五菱宏光并不是以廉价策略成功的代表,相比风光、威旺也算不上便宜。
五菱宏光成功其实是定位精准,相比GL8动辄二十万起的高价,五菱宏光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用4-7万的价格,成功开辟了一个新的细分市场,满足了四、五线乃至更广袤的农村市场真实需求。
中国现阶段大多地区的经济条件和消费水平其实并不怎么高,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32189元,全国倒数第一的甘肃省仅20335元,确实不能算高。
在四、五、六线市场,很多人买车的预算只有5万元左右。这个群体的消费者可能并不追求品牌,但是他们追求品质,他们不追求奢侈,但是他们同样也想开一款车。
五菱宏光成功的迎合了他们既要能满载家人又要能够满足私营经商或创业所需,既要实用经济又要可靠耐操的需求。
从2010年至今,五菱宏光累计售出500万多辆,这个数据足够说明一切。
目前,五菱的合资方通用集团已经把这款神奇的车型挂上雪佛兰的标志,带到了埃及和印度等市场上,凭借大规模量产所带来的成本议价能力以及过硬的产品实力,相信它一定能够在海外也取得不错的成绩,让这款中国真正的“国民车”走向世界,赢得更多的荣光。
H6
纵观整个 汽车 产业的发展史,任何一个成功品牌的背后,必然都会有一款成功的车型支撑起整个品牌的基础——于丰田而言,这款车型是卡罗拉;于大众而言,这款车型是高尔夫;于本田而言,这款车型是思域。而于长城而言,这款车型是哈弗H6——从2011年上市至今,全球累计销量突破600万辆,也是国内首个累计销量突破600万辆的SUV。
2011年8月25日,哈弗H6上市。当时这款车搭载了三菱20L汽油发动机和绿静20T柴油发动机,其中汽油车的售价为958万~1158万元,柴油车的价格为1218万~1418万元。
彼时,国内的SUV市场是这样的,以丰田RAV4、本田CR-V、大众途观牢牢的占据着SUV销量排行榜的前列,因为市场始终处于空白的关系,大家一直所期待的以合资品牌SUV互相制衡的情况并没有出现,反造就了一系列加价现象,先是CR-V加价,然后RAV4加价,途观加的更狠。
在15万元这一传统的家用购车预算区间里,始终缺少一款能够支撑起大众消费的SUV——这给哈弗H6带来了机会。
作为15万元价格区间内唯一的一款紧凑型SUV,与传统家用轿车价格相同的哈弗H6迅速的成为了市场的热宠,登场数月就成功的实现了销量突破万辆,并快速的成为国内SUV市场销量的冠军。
对于长城 汽车 而言,哈弗H6系列的热销,也促使了长城 汽车 运行模式的转变。巨大的销量快速的让长城 汽车 降低了企业的运行成本,进入到了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运作体系中,利润率曾逼近法拉利。
2019年6月份长城 汽车 俄罗斯图拉工厂正式投产,从乡镇企业到全国闻名再到走出海外,哈弗H6无疑是最大的功臣。
逸动
虽然跟朗逸、轩逸等轿车比,逸动不是一个量级的产品,但逸动是目前中国品牌在轿车市场仅有的,能卖上量的两款轿车之一,另一款是帝豪。
看到这,可能有人会问,既然逸动能入围过去10年中国最成功的十款车,为什么帝豪不行?
看销量的话,帝豪也不错,但相比逸动,帝豪溢价能力一般,产品力并不能跟同级合资车相媲美,之所以能卖,主要原因还是便宜。
吉利的成功靠的是博瑞、博越,不是帝豪。
但说了博越,跟他一类的车型太多了,宝骏560,传祺GS4……
而逸动不同,是能秒杀同级合资车的,故我认为逸动更合适。
“逸动是长安 汽车 全球研发团队历时三年精心打造的一款具有国际化水平的全球战略车型。造型设计出自长安设在意大利都灵的设计中心,内饰则在日本横滨设计,底盘调校在美国底特律的研发中心,动力匹配交给了长安英国伯明翰的研发中心。产品和车型都是比照全球性的竞争对手,并不按照国内的竞品简单对比。”2011年,第一代逸动上市时,曾任长安 汽车 总裁的朱华荣对外界这么介绍它。
可见,长安对逸动这款车非常重视,它是长安走向国际化的第一款车,汇聚了全球工程师的心血,也是检验长安 汽车 20时代的试金石。
截止今日,逸动在8年时间里累计销量达到了100万辆,曾有连续27个月销量过万的优秀表现,堪称最成功的中国品牌轿车之一。
也正是因为这款车,我对长安 汽车 刮目相看,逸动之前的长安是以微面为主,长安之星、长安金牛座。逸动改变了我对长安 汽车 的看法,它不仅是长安的重磅车型,它还是中国品牌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性产品,它让人看到中国品牌 汽车 不止在低端MPV、SUV领域才有机会,在主流轿车市场同样可以和强大的合资品牌一较长短。
另外,逸动还是中国品牌少有的换代车型,至今已推出第三代产品,对中国品牌 汽车 来说,累计销量能在50万以上,又能坚持换代的车型,寥寥无几。
缤智/X-RV
缤智/X-RV并不是国内最早的小型SUV,最早进入国内市场的小型SUV是福特翼搏和别克昂科拉。
广汽本田缤智在2014年10月25日正式上市,售价1288-1898万元,紧随其后,东风本田XR-V在2014年11月18日也进入了市场,定价1278-1628万元。
两者定价高度接近,事实上,缤智和XR-V都源自本田的VEZEL车型,而VEZEL和飞度都源自本田的GSC(Global Small Car)平台,都属于本田的全球车型。
缤智/X-RV的出现后,连克竞争对手,长期占据小型SUV前二,并远远抛离第三位。
缤智/X-RV成功的原因有三点:
一是价格在15万元的区间内。
二是缤智/X-RV虽然是小型SUV,但是空间表现并不逊色,整体的空间利用率甚至能够达到同级别国产紧凑型SUV的标准。
三是设计确实不错,缤智/X-RV让年轻人对外观构型越发挑剔的需求得以满足,因此在 汽车 市场中打下了一片天地。
卡罗拉双擎/雷凌双擎
卡罗拉和雷凌在全球都很成功,2020年末,全球累计销量突破4900万。再次创造全球销量新纪录,连续六年夺得全球单一车型销量冠军。
但我认为过去10年中国最成功的十款车是卡罗拉双擎/雷凌双擎,而不是卡罗拉/雷凌。
卡罗拉/雷凌放在全球市场看是成功的,但在中国市场表现反而不及预期,毕竟作为全球销量最高的车型,卡罗拉/雷凌没能在中国市场也占据第一位。
那为什么说卡罗拉双擎/雷凌双擎是成功的呢?
我认为, 科技 的伟大不在于超级,而在于普及。
作为丰田双擎战略的重要车型,卡罗拉双擎/雷凌双擎是首个在中国研发制造的双擎车型,本土化的优势不止在于卡罗拉双擎/雷凌双擎是“针对中国市场研发的最适合中国消费者的双擎产品”,更是在成本上取得的极大优势,使卡罗拉双擎能够以更加亲民的价格来到中国消费者身边,缩减了燃油版与混动版的价差。
另外双擎的优势不仅仅是省油,其高效的混合动力技术还确保出色的动力性能,同时兼顾低油耗、低排放。
卡罗拉双擎常用的中段加速(20-50公里/小时)仅为31秒,百公里油耗仅为42升。此外,其高效发动机自身已经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尾气排放,在单独依靠电动机行驶时,更进一步减少环境污染。
截止到2020年7月底,丰田的混动车型在全球范围内累计销量已经突破“1600万辆”大关,中国的混动车型累计销量也突破100万辆。
打开局面后,本田跟进混动车型市场,雅阁混动版成功后,更多车企也开始研究混动技术,推出混动车型。
MODEL 3
“全中国只有两台MODEL3,其中一台就在我们园区。”2017年我到小鹏 汽车 参观时,工作人员这么告诉我。
2017年7月29日,特斯拉在美国加州举办了首批特斯拉 Model 3 的交车仪式。在此次发布会上特斯拉除了向自家员工和北美VIP用户交付了30辆 Model 3之外,同时官方还正式公布了 Model 3 量产版车型的海外售价和具体信息。
结果没过几天,MODEL 3就出现在中国。可见,不管是资本还是车企,都非常重视这款车。
事实证明,MODEL 3确实有两把刷子。
2014年,LEAF销量达到30,200辆,创下了电动 汽车 单年销量的最高纪录,而Model 3仅花了一个月,就达到了这个数字。
2019年12月30日,特斯拉在上海临港超级工厂交付了首批国产Model 3。2020年,国产Model3销量达到了137459辆,位居中国新能源车销量排行榜第一位。
美国环保署(EPA)每年都会出一份《Fuel Economy Guide(燃油经济性指南)》,公布美国市场全部在售车型的能效水平。2020年的《指南》中,能效最高的EV是特斯拉Model 3(标准续航版),综合能效高达141MPGe(意味着337度电能行驶141英里,约合百公里耗电149度)。不得不说,特斯拉能成为目前最成功的电动车,还是有它道理的。
虽然市场和技术表现不错,也入选了过去10年中国最成功的十款车。但我认为MODEL 3还是被高估了,近年来,MODEL 3的失控、自燃、自爆、死机等事故不断,这恰恰说明该车品质挺一般的。
文 | 李健波
二手车保值率如今越来越被消费者所重视,它是衡量车辆价值衰减的重要指标,能体现出一款车的车况、产品质量、品牌影响力等。就在近日,知名调研机构JD Power(君迪)联合58汽车和优信联合制作了2020年首期《中国汽车保值率研究报告》,该报告通过对两大二手车平台在过去一年(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的二手车交易数据为基础,由JD Power实践多年、成熟的保值率模型评估计算和本地化校验后得出,对于推动新车和二手车销售有着极大帮助,如果你近期准备选购二手车,不妨看看这份榜单!
轿车市场:丰田、本田联合霸榜
在小型车当中,保值率第一的飞度可以说毫无悬念,前三都被两田(致炫、威驰)牢牢占据,优势十分明显,并且与后面车型的数值拉开了不少。
值得注意的是,自主品牌名爵MG3和锐行的保值率也挤进了前十,不过保值率偏低,只能说明小型车市场已大不如从前。
紧凑型车市场依然是丰田和本田的天下,卡罗拉保值率第一不足为奇,但是前六都被两田包揽就太可怕了,其中甚至还有锋范、哥瑞、杰德这些销量并不算高的车型,说明保值率并不仅仅只与销量挂钩,此外轩逸的保值率没进前十,大众也只有甲壳虫和高尔夫两款车型入围,再次证明了销量≠保值率。
中型车市场仍是日系的天下,前五都被日系车(凯美瑞、雅阁、INSPIRE、阿特兹、天籁)包揽,哪怕是INSPIRE和阿特兹这种销量相对较低的车型保值率依旧可观,可见日系已经成为了可靠耐用的代名词。
而大众也终于挽尊了一次,迈腾、帕萨特、CC均入围前十,当然更稀奇的是还见到了福特蒙迪欧和金牛座的身影。
SUV市场:依旧日系霸榜
在小型SUV榜单中,虽然像森雅R7、CS15、CS35、瑞风S2、瑞风S3等多款自主SUV的保值率挤进了前十,但是数值与前二的XR-V和缤智相差巨大,价格也不是一个等级,本田在小型SUV市场的霸主地位可见一斑,不过最近两年在合资小型SUV市场涌现出了不少对手,再过一年的话榜单可能会有所改观。
紧凑型SUV市场就更过分了,保值率前九的车型均为日系SUV,CR-V毫不意外的夺得了第一,即便是马自达和斯巴鲁都各有两款车入围。
哈弗H5则是唯一一款入围前十的自主SUV,而且从第一到第十,保值率仅相差10%,也说明了紧凑型SUV市场的火爆以及需求的旺盛。
在中型SUV市场,汉兰达以689%的保值率一骑绝尘,035的供需比也证明了它在二手车市场的火爆,而且与紧凑型SUV市场不同,美系和自主品牌有多款中型SUV入围了保值率前十,甚至车型数量与日系相比还更有优势。
中大型SUV依旧被日系品牌屠榜,保值率前五均为日系SUV,其中国产普拉多和进口普拉多包揽了前二,进口帕杰罗、兰德酷路泽以及途乐则分列三至五位,大众的途昂、途锐紧随其后,哈弗H9的入榜则成了自主品牌最大的赢家。
豪华品牌:日系表现依旧不俗
在豪华车榜单中,德系终于扳回一城,奔驰共有5款车入围保值率前十,不过第一仍然被雷克萨斯ES所占领,此外皇冠和IS也挤进了前十,这让许多人都没想到,其中二手皇冠的需求最多,看来不少消费者都有老车情节。
在豪华SUV榜单中,德系仍然是最大的赢家,包括GLC、卡宴、Macan、GLA、GLE、X3均入围了前十,不过奥迪没有车型入围让人感到意外,这可能也与奥迪经常价格跳水有关,买新车也花不了多少钱。
保值率第一则被雷克萨斯RX所占领,NX也排在了第三,在一众日系豪华品牌当中,雷克萨斯能一骑绝尘,与其优秀的品质和完善的服务体系分不开。
日系MPV保值率优势明显,90后成二手车交易主力军
在MPV保值率榜单中,艾力绅和奥德赛占据了前二,销量上更有优势的GL8只排在了第6,二手车的需求也不是很高,而自主品牌中则有宝骏730、瑞风M3以及国民神车五菱宏光入围前十,这主要也与它们的二手车价格挂钩。
除此之外,这份保值率报告还有不少其它看点,比如90后占据了绝大部分二手车交易的份额,其中90后中女性的占比更是达到70%,而在二手车的交易价格方面,10万以内的区间则是大部分人的选择,毕竟大部分人买二手车就是为了代步应急或者是拿来练手,物美价廉的二手车自然能得到更多人的喜爱。
无论从保值率还是销量来看,日系车在近几年都处于逆势上涨的状态,而德系车虽然在销量上依旧不俗,但在二手车市场的表现已处于下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两者的口碑转变,至于自主品牌则摆脱了以往保值率低的固有印象,多款车型入围就是最好的证明,这也是因为其技术和品质上的进步,你如果选购二手车的话,会更钟意哪个品牌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老话的意思是说世事难料,变化无常。
而在中国的 汽车 市场,一个品牌的盛衰兴替则用不上三十年这么长的时间,有的时候三年足矣。
就比如长安福特。
2020年8月30日,长安 汽车 发布了2020年半年报,其中长安福特的成绩让人不禁唏嘘——中国的 汽车 市场实在太残酷了。
长安 汽车 在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2782亿元,同比增长973%;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达2602亿元,同比大涨21617%。
而合资品牌则有些暗淡,长安福特实现销量970万辆,同比增长297%,别看销量有所增加,但是它的净利润方面表现欠佳,亏损1140亿元(这并不是长安福特第一次亏损,2018年长安福特全年销量378万辆,同比下滑544%,净亏损804亿元,直接拖累长安归母净利润暴跌9046%),就连一向不被人看好的长安马自达净利润都达到659亿。
由此可见长安福特处境之艰难。
而在2016年,长安福特销量达到90万+,距离百万俱乐部仅有一步之遥,市场前景无限看好。大家都以为即将开始一段新的征程,但没想到这却成了长安福特最后的高光时刻。在随后的三年时间,长安福特年销量逐年下滑,2017年,长安福特销量828万辆,2018年销量378万辆,2019年销量仅为18万辆。
毫无疑问,这就是明晃晃的断崖式崩盘,速度之快、落差之大,非常触目惊心。
曾经,长安福特和大众、日系等一票对手并驾齐驱,当年的福克斯、翼虎、锐界都是各自细分领域的带头大哥,风头一时无两。在最高峰时期,长安福特贡献的利润占长安 汽车 整体利润九成左右,福特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达到 历史 最高的409%。
一、前世今生,一波三折
众所周知,长安福特成立的时间是2001年。
其实,早在1978年,福特就有意进入中国市场,亨利·福特二世说“福特 汽车 公司非常有兴趣,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 汽车 工业的发展进程”。
但是,福特却起了大早,赶了个晚集,直到2001年,福特才和长安 汽车 成立合资公司。
那这20多年,福特都干了些啥呢?
1995年,福特曾经有机会和上汽合作,当时上汽在美国和通用、福特同时接触,以敲定最终的合作伙伴,但是因为福特一直坚持大宇50%的股权控制,这让上汽难以接受,同时通用在零部件国产化、技术开发、CKD材料进口价格、技术转让条件及费用等方面的更具有诚意,最终的结果是上汽和通用结缘,福特出局。
随后在1998年,福特又和东风 汽车 接触。因为当时东风内部的债务负担比较大,福特的合作条件又有些苛刻,最终双方不欢而散。
进入21世纪,眼看大众、通用、本田、丰田、日产等大车企都在中国开花结果,福特最终把目光投向了长安 汽车 ,两者牵手成功。
表面上看,福特是全球一流的知名车企,而长安 汽车 是中国的百年企业,两者的合作看起来门当户对。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当时福特 汽车 累计亏损达到54亿美元,而长安 汽车 当时也受制于政策,无法投入更多的资金,再加上当时长安 汽车 还是主打微型车,对双方来说,彼此只能说是搭伙过日子。
二、高光时刻,水涨船高
长安福特的开局算不上太好,发展也一直不温不火。
2003年首款车型嘉年华下线,当年销量不到一万台,而其他合资对手的年销量都超过了5万台,直到2012年,长安福特的年销量也一直没有超过50万台。同样是在2012年,上汽大众的销量为128万,上汽通用为131万,一汽大众为130万,成立晚一年的北京现代年销量85万,成立晚两年的东风日产销量77万。
能够看得出来,长安福特与竞争对手的差距不小。
直到2013年,长安福特终于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
2013年,长安福特销量突破50万,达到67万,同比大增62%;
2014年,长安福特销量802万辆,同比增长18%。
2015年,长安福特年度销量达到868万辆,实现了小幅增长。
2016年,长安福特登顶958万辆,达到最高销量纪录。
至此,长安福特距离百万销量门槛仅一步之遥。
我们再看竞争对手的表现,2016年,北京现代销量为114万辆,东风日产113万辆,上汽通用188万辆,上汽大众200万辆,一汽大众190万辆。
很明显,长安福特和对手的距离缩小了。
我们现在回过头看,那几年中国 汽车 市场高速增长是长安福特销量的突飞猛进的重要原因。
2011年,中国 汽车 市场整体销量为1850万辆,一直到2017年,这个数据超过了2800万辆,这6年间,市场增量足足有1000万。
长安福特借势水涨船高,是情理之中的事。
不客气地说,在这样猛烈的巨风下,如果还有谁没有被带起来,那它趁早和中国市场说再见。
强势的产品更新计划是长安福特快速发展的另一个原因。
产品层面,长安福特在2011年推出了1515战略,主要内容是2015年在中国市场推出15款新车,包括翼虎、翼博、福睿斯、锐界、金牛座5款全新车型,还有福克斯、蒙迪欧2款车的全新换代,再加上嘉年华、福克斯2款车型的中期改款。
其中以福克斯、翼虎以及锐界最为亮眼。福克斯力压朗逸成为2014年的轿车市场销量冠军,销量达到39万,2015年和2016年的销量也都超过了20万,畅销程度可见一斑。
翼虎2014年销量达到了23万辆,
技术上,2011年引进当时福特最新的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和双离合变速箱。
客观地说,当年美系车品牌影响力还是相当不错的,“马丁脸”在当时是一个大看点,再加上操控口碑以及动力加持,这一波福特的产品力还是很能打的,为销量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充足的炮弹。
三、断崖式下降,光速陨落
从2016年销量近100万辆到2020年前七个月销量仅有8万+,还不到9万辆。当然有人会把这个原因归结于车市整体下滑,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三年多的时间,长安福特的衰退速度也着实惊人。
一般来说,内因更具有决定性。
1、首先就是最直接的车型产品。
长安福特的衰退与它在中国市场的产品布局有很大的关系。曾经有高管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表示说福特在中国销量大幅下跌主要是因为新产品导入乏力。
2015年金牛座上市之后,直到2018年的全新福克斯,长安福特在三年的时间里竟然没有推出一款新车,这在高速发展的中国车市里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与此同时,竞争对手们则疯狂推出新车,尤其是日系品牌,在2018年之后整个车市趋于低迷的时候竟然逆势增长,几乎是全面开花,从小型车市场到中大型市场各个细分市场都咄咄逼人, 原有的明星产品继续补强,还增加了很多孪生车型,比如丰田的奕泽和C-HR、威兰达、本田冠道和UR-V,凌派、皓影、尊享、INSPIRE,几乎每一个细分市场都布局了两款车型。
此外,断轴和变速箱等质量问题让福特的品牌形象受到了巨大的影响。长安福特旗下核心车型的断轴以及双离合变速箱抖动严重问题,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关于受理 汽车 产品投诉情况的统计,2017年,长安福特被投诉850次,位列第一,超过一汽大众的806次和上海大众的712次,这让长安福特陷入了舆论的漩涡,不仅没有正面积极解决问题,嘴硬拒不召回,反而敷衍了事,能拖就拖,这极大伤害了消费者的热情。
反观大众因为DSG双离合变速器也被消费者诟病,过程是有些曲折,但大众还是选择了召回,结果还是正面的,后面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大众成为了大赢家。
中国市场就是这样,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对手在攻城略地,而长安福特固步自封,眼睁睁看别人大口吃肉,自己只能干喝汤。
现在是还能喝点汤,未来有可能就像铃木一样,连桌面都上不了,灰溜溜地溜出中国市场。
2、库存高企
销量不振另外一个连锁反应就是产能过剩、库存压力大。
前两年,因为产量过剩,长安福特主动减产已经不是什么秘密。用长安福特经销商的话说就是,以前会根据长安福特提供的预计产量进货,而最近两年,则变成了长安福特经常临时通知下周停产,这种突然袭击搞多了,对经销商来说也是一种伤害。
据了解,长安福特整车工厂有5家,其中3家在重庆,1家在杭州,1家在哈尔滨,5家工厂总产能约为160万辆。
哈尔滨工厂投产于2016年,当时长安福特的年销量958万辆,正处于巅峰时刻,未来可期。
谁也没有预料到,长安福特竟然自己先崩盘了。
销量骤减的一个后果就是,产能过剩、经销商压力更大。随后连锁反应是,经销商进车更加保守和谨慎,导致长安福特的销量可能进一步下滑。
中国 汽车 流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2月,长安福特库存系数高达316,高居国内合资品牌“榜首”。最近几个月虽有所下降,但仍远高于08-12之间这个合理库存系数范围。
3、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高管频繁更换。
业务上的所有风吹草动,最终都是人做出的决定,所以,福特中国管理层人员的频繁变动理当要为市场表现不佳背锅。
据不完全统计,福特中国自2008年至今的12年时间里,中国市场负责人的位置至少有8人坐过,平均在职时间15年。2008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6年、2017年和2018年,这些年份都发生了中国市场负责人的人事变更。
这显然不是一款或者几款全球车型就能做到的。
在品牌忠诚度较低、受产品更新频率影响较大的中国市场,这无疑是个危险的信号。
4、福特总部对中国业务的战略出现了问题
21世纪第一个十年,“一个福特”的战略帮助福特度过了危机。这个战略的主要内容是在精简各个级别的产品,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产品同步,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整合全球资源,缩减成本,效果当然是非常显著的,福特迅速摆脱120亿美元的亏损状态,度过了危机。
但随着中国市场的规模越来越大,“一个福特”的打法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毕竟中国市场有自己的特点,中国消费者也有自己的使用需求,大空间、低油耗还有实用性都是用户关心的重点,而福特的全球车型明显不能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直到2012年,长安福特还只有福克斯、蒙迪欧和嘉年华三款轿车,翼虎直到2013年才进入中国市场,而此时国内的SUV市场已经如火如荼了,我们再来看2015年上市的金牛座,尽管定位是中高端轿车,我记得是陈道明代言的,但实际上这款车型在美国市场已停售多年,这种业务决策只能说非常漫不经心。
我们再看竞争对手的表现,它们基本都针对中国市场做出相应的产品战略。如通用进入中国后与上汽共同成立泛亚技术中心,为中国本土市场做出相应的产品调整,早在2008年就上市的号称德原朗的朗逸在中国市场都成了明星产品,雷凌作为卡罗拉的兄弟车型在2014年也开始销售,现在朗逸堪称本土化最成功的车型,雷凌的月销量基本保持2万+的水平,和卡罗拉遥相呼应。
但福特的中国战略恰恰相反,要不靠着全球车型吃老板,要不就凑乎来个老掉牙的车型,这样的战斗表现注定了长安福特的影响力一落千丈,市场销量自然一败涂地。
四、痛定思痛,全面再来
别人家都是跟着大盘跑,就能收获销量,而福特却偏偏“逆市而为”,这种表现深深刺痛了福特的神经。
尽管福特在中国市场上遇冷,但是,福特绝对没有放弃中国市场的动机。当福特意识到它在中国市场的失误之后,马上就调整了策略。
1、首先是人,高管阵营本土化
2018年4月,李宏鹏出任福特大中华区销售与市场副总裁兼长安福特全国销售服务机构总裁;2018年10月,奇瑞 汽车 原总经理陈安宁出任福特集团副总裁、福特中国CEO。陈安宁可谓是福特老兵了,兜兜转转这么多年又回到福特。陈安宁回归之后,福特将中国市场升级为与北美市场并列的核心市场,由福特总部直管,用陈安宁自己的话说就是“福特在中国的业务我能说了算。”
紧接着,福特中国及其在长安福特的高管层,迎来了一波重新排兵布阵。先后由曾经有着9年东风日产营销经验的原宝沃 汽车 CEO杨嵩,出任长安福特全国销售服务机构总裁;原福特老将刘宗信再次加盟,出任销售副总裁;曾经有着10年日产公关经验的原宝沃 汽车 市场总监霍静女士,出任福特中国公关副总裁;以及最近一段时间陈晓波和王金海分别出任长安福特全国销售服务机构副总裁和执行副总裁的职位。
如此之大的高管阵营本土化改革,对长安福特来说,实属前所未有,这显示了福特变革的决心和力度。
2、产品换新、技术升级
2018年全新福克斯的上市,长安福特在2019年又紧接着推出了全新一代福克斯Active、全新产品锐际Escape、全新第六代探险者投放市场,以及金牛座、锐界中期改款产品等。
举动可以说不小,目的也很明确——就是要夺回曾经丢失的市场。
2019 年4月,陈安宁发布了“福特中国20”战略,主要内容是330计划,即3年时间推出30款以上新车型;其次,深化在华战略合作伙伴计划,同时也发布了智能 科技 计划和中国创新计划。
长安福特在2019年上市和改款的车型上,还搭载了智行信息 娱乐 系统SYNC+,这是和百度合作开发的,还有Co-Pilot360驾驶辅助系统,还有C-V2X技术,这些技术都已经搭载或即将搭载在长安福特的车型上,
市场和消费者能够感受得到,长安福特对市场的变化趋势依然敏感,虽然失落了几年,但在技术储备上并不逊色。
3、此外经销商层面,长安福特的决策也明显更有针对性。
代理过长安福特全国销售服务机构总裁一职的刘曰海之前接受采访的时候就说过,经销商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精细化运营。
具体表现是,2019年,长安福特调整了经销商管理思路,销售模式由批发推动型转向零售拉动型——即变“以产定销”为“以销定产”。
基于这个思路,长安福特经销商减轻了库存压力,情理了3万台积压库存,最大程度地帮助经销商改善财务和现金流。
五、效果初显,但问题更多
2019年是长安福特调整过后的第一个完整销售年,但销售数据并不理想。
2018年,长安福特年销量为3778万辆,同比下降了5438%,2019年销量为1839万辆,同比又下降了513%,2020年前8个月总销量达到1354万,同比去年同期103854辆增长了30%,目前可以说终止了跌跌不断的趋势。
而且,长安福特自从2020年4月份起,已经连续5个月实现正增长,这无疑是个正面的信号。这已经说明了,去年发布的“福特中国20”战略正在发挥积极作用。
从具体车型来看,目前长安福特的销售主力是锐际,目前销量已经超过2万,其次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锐界,轿车方面,以福克斯和福睿斯为代表,销量也都分别超过了两万,虽然说和竞争对手相比,长安福特这几款车的销量并算不上多出色,好在SUV和轿车两个最重要的细分市场表现都比较均衡,正是凭借这一点,长安福特才实现了整体销量同比增长。
从销量上来看,2020年长安福特在单月销量以及累计销量两个统计口径上,都实现了同比增长,但这个增长建立在去年同期的低基数效应之上,这并不能说明长安福特在华复苏。
1、产品依然存在问题
从产品来说,长安福特旗下车型依然问题重重,致命问题依然存在,并没有随着管理层的本土化而恢复竞争力。
比如福克斯2015年没有解决的问题,2018年的更新换代还依然存在,没有得到解决,配置上没有亮点,更过分的是还搭载了三缸发动机,虽然从技术层面三缸发动机已经日新月异,但无奈市场就是不认账。这也导致了一个事实,曾经8个月销售近30万辆的车型,2019年全年销量不足1万辆,现在月销量也就是2000多台,被当年并驾齐驱的对手狠狠地甩在了后面。
蒙迪欧和翼虎的改款像是敷衍了事。除了翼虎换了个新的马丁脸,其他的变化,不拿放大镜都找不出来。内饰设计一如既往地老旧和潦草,丝毫没有要跟上潮流的意思。
还是那句话,在中国市场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长安福特的这种操作注定了它难以恢复到往日的水平。
2、从目前市场竞争的态势来看,长安福特陷入了多重困境。
一是刚才说的自身问题,自家车型虽然这几年极力推新,但原来消费者熟悉的车型换汤不换药,甚至还逆势而行,新出的车型则需要市场发酵和推广,需要消费者慢慢认识,不能迅速转换销量,有点远水解不了近渴;
三是我们从乘联会的统计数据中,能够看出德系、日系乘用车市场份额上升明显,而美系、韩系、法系同比降幅均超过20%,留给长安福特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少。
从整体形势来看,长安福特的未来场景并不乐观。可以预见的是,长安福特要想在中国市场恢复往日的销量规模,它必然要经历一场恶战,而它本身也要经历一场阵痛。比如说人事方面会在继续调整,产品方面也要拿出更多的诚意出来。
以上就是长安福特此刻的真实写照。
此前公布的『2025计划』中,福特正在酝酿新一轮多达50款新车的产品阵容,其中包含15款电动车和8款SUV车型,看起来振奋人心。
只是,战略上的表述上高举高打是理所应当,如何在实际操作中实现目标则是另外一回事。上文说了,长安福特三面受困,要想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要想实现4年前的销量规模,这不是喊喊战略就能实现的,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的困难要克服。
希望长安福特能早日找回状态,毕竟留给它的市场空间并不多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