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是什么人物?

朱棣是什么人物?,第1张

朱棣(明朝第三位皇帝)

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 建文帝朱允炆之叔父。建文四年(1402年)即位,在位二十二年(1402-1424年),年号“永乐”。

主要成就:编修《永乐大典》,经营东北;派郑和下西洋,占领安南,五征漠北

白羊座:赵匡胤 阳历927年3月31日 阴历2月16日 金牛座:康熙 1654年5月4日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 双子座:朱棣元朝至正二十年四月十七日 (1360年6月1日) 巨蟹座:没有找到(项羽算么?) 狮子座:汉武帝公元前156年七月初七 (8月10) 李煜公元937年七月初七(8月15) 处女座:唐玄宗 685年8月初5(9月8日) 天平座:乾隆 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子时(1711年9月25) 天蝎座:朱元璋 文宗天历元年(1328)九月十八日 (11月19) 人马座:雍正 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十月三十日 (12月13) 摩羯座:不好意思,没有找到。 水瓶座:武则天 624年正月23(2月17) 崇祯 万历三十八年十二月二十四 (1611年2月6) 唐太宗李世民 :开皇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一 (599年1月23) 双鱼座:顺治:崇德三年戊寅正月三十日(3月15) 康熙:水瓶座 雍正:处女座 乾隆:山羊座 金牛座 你刻苦努力,忠于职守,且以身作则,但往往缺乏创造的激情,喜欢保护旧制度。 代表人物:汉文帝 白羊座 你有行动的魄力,是一个敢做敢为的人,你敢于对抗保守制度,但缺乏深思熟虑,且性格狂燥,容易做出错误的决定。 代表人物:秦始皇 双子座 你善于权衡利益,思维敏锐,察言观色,懂得平衡左右大臣,但往往因为听信佞臣谗言,而至法理于不顾。 代表人物:干隆 巨蟹座 你头脑冷静,多才多艺,感情细腻,平易近人,但往往容易沉迷于某件事或某个人,作出对国家不利的决定。 代表人物:唐玄宗 狮子座 你思想开放,果敢有力,天生是做领导的料,但有时过于自信,刚愎自用,缺乏谨慎态度而乱兴战争。 代表人物:汉武帝 处女座 你一丝不苟,做事仔细,善于自我克制,但也缺乏改革的激情,谨小慎微,过于注重细节。 代表人物:汉景帝 天秤座 你富有魅力,温文尔雅,知人善任,颇具合作精神,但如果涉及到感情有有些优柔寡断。难以作出正确决定。 代表人物:唐太宗(一代圣宗,对立嗣问题却无所适从) 天蝎座 你洞察力超强,酷爱权力,个性强烈,但私欲和妒忌往往毁灭你的步伐,切过于偏激。 代表人物:隋文帝 射手座 你性格开朗,思想活跃,心胸豁达,乐观向上,但做事缺少定性,容易陷入机会主义。 代表人物:汉高祖 魔羯座 你现实而有抱负,正直廉洁,忠诚可靠,责任感强烈,但过于严肃,不容易让人接近,以至于大臣诚惶诚恐。 代表人物:雍正 水瓶座 你富于开拓精神,思维能力强,兴趣广泛,适于改革,但可能会因为强烈的个性而产生投机的想法。 代表人物:康熙(诛杀熬拜对一个皇帝来说过于凶险) 双鱼座 你感情细腻,性格温柔,但却个性柔弱,优柔寡断,切容易幻想,实在不适合做皇帝。 代表人物:南唐后主李煜 秦昭王四十八年(前259年),嬴政生于赵国。从秦国国君的世系看,他的父亲是当时为质于赵国的秦公子子楚(即异人,后立为庄襄王)。《史记�6�1秦本纪》说;“庄襄王卒,子政立,是为秦始皇帝。”可是,《史记�6�1吕不韦列传》却记载了一个嬴政实为吕不韦之子的传奇式故事,说吕不韦先与一个能歌善舞的赵姬同居,知赵姬有身孕后,让赵姬去勾引子楚。不久子楚爱上赵姬,吕不韦便把赵姬献给子楚。赵姬足月后生下嬴政,子楚遂立赵姬为夫人。子楚回国继承了王位,死后把王位传给子政。此说为班固所接受,于是《汉书》径称嬴政为吕政。 明代王世贞《读书后记》怀疑《吕不韦列传》这段记载的真实性,提出两条理由:一是吕不韦为使自己长保富贵,故意编造自己是秦始皇的父亲的故事;二是吕不韦的门客骂秦始皇是私生子以泄愤,而编造此说。郭沫若《十批判书》也怀疑吕不韦为秦王政生父之事,指出三个疑点:第一,仅见《史记》而为《国策》所不载,没有其他的旁证;第二,和春申君与女环的故事如同一个刻板印出的文章,情节大类小说;第三,《吕不韦列传》又有“子楚夫人赵豪家女”之说,显然与上述故事自相矛盾。 郭志坤《秦始皇大传》对郭沫若的三点质疑,作了针锋相对的批评。他以为,第一,《史记》的记载有不少为《战国策》所不载,没有旁证,照样保持《史记》的真实性;第二,春申君与女环的故事,出于《战国策�6�1楚策》。《史记》所载的故事与此相类似,并不能否定《史记》记载的真实性,只能说明这种斗争手段,在当时是被不少政治上的风云人物所运用的;第三,并没有自相矛盾。司马迁说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献于子楚,此“姬”即为“赵豪家女”,完全说得通。 郭志坤进一步引证班固称秦始皇为“吕政”之说。裴驷《史记集解》:“吕政者,始皇名政,是吕不韦幸姬有娠÷献出襄而生始皇,故云吕政。”郭志坤还指出:“说秦始皇是私生子,并不影响他统一中国的伟大形象。”并举例说孔子、耶稣都是私生子,但并不因此损害他们的形象。 即便如此,秦始皇的生父问题,恐怕还会争论下去 后宫马甲万千 奇货可居—秦始皇身世之谜。秦始皇嬴政是中国数千年专制时代的第一位君临天下、叱咤风云的皇帝。六国养尊处优的君主嫔妃、王孙公主、皇亲国戚无一不胆战心惊地揖首跪地、俯首称臣。然而,傲视天下的秦始皇内心却是异常脆弱,因为他对身世一直讳莫如深。秦始皇是继秦庄襄王(子楚)之位,以太子身份登上王位的。秦始皇之母赵姬,据说曾为吕不韦的爱姬,后献予子楚,被封为王后。那么,秦始皇到底是子楚的儿子,还是吕不韦的儿子,后人争议不休。 《史记》中记载秦国丞相吕不韦本为河南濮阳的巨富,是远近闻名的大商人。但他不满足这种拥有万贯家私的地位和生活,野心勃勃,对王权垂涎三尺。 于是,吕不韦打点行装,到了赵国的国都邯郸,精心策划一个大阴谋,将正在赵国当人质的秦王的孙子异人,想法过继给正受宠幸的华阳夫人,转瞬之间,异人被立为嫡嗣,更名为子楚。 不久,国事生变。秦昭王、孝文王相继去世,子楚堂而皇之地登上王位,吕不韦被封为丞相。之后,吕不韦将自己的爱姬赵姬献给子楚,生下嬴政,被封为皇后,不料子楚仅在位三年就死掉了,于是他的儿子嬴政就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王位,这就是后来的秦始皇。 吕不韦认为嬴政是自己的亲生儿子,让嬴政喊自己为“仲父”,自己则掌管全国政事,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倾朝野、一手遮天的大人物,吕不韦在邯郸的秘计实现了。 认定吕不韦和秦始皇有父子关系的说法,其原因是: 其一,这样可以说明秦始皇不是秦王室的嫡传,反对秦始皇的人就找到了很好的造反理由。 其二,是吕不韦采取的一种战胜长信侯的政治斗争的策略,企图以父子亲情,取得秦始皇的支持,增强自己的斗争力量。 其三,解秦灭六国之恨。“六国”之人吕不韦不动一兵一卒,运用计谋,将自己的儿子推上秦国的王位,夺其江山,因此,灭国之愤就可消除。 其四,汉代以后的资料多认为嬴政是吕不韦之子,这为汉取代秦寻求历史依据,他们的逻辑是,秦王内宫如此污秽,如何治理好一个国家,因此秦亡甚速是很自然的。 后世人也有认为上述传说并不能成立的。 其一,从子楚方面看,既使有吕不韦的阴谋,但其实现的可能性也很渺茫。因为秦昭王在位时,未必一定将王位传于子楚,更不能设想到子楚未来的儿子身上。 其二,从秦始皇的出生日期考虑,假若赵姬在进宫前已经怀孕,秦始皇一定会不及期而生,子楚对此不会不知道。可见,秦始皇的生父应该是子楚,而非吕不韦。 其三,从赵姬的出身看,也大有文章。《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灭赵之后,秦王亲临邯郸,把同秦王母家有仇怨的,尽行坑杀。既然赵姬出身豪门,她怎么能先做吕不韦之姬妾,再被献做异人之妻呢这样,就不会存在赵姬肚子里怀上吕不韦的孩子再嫁到异人那里的故事了。 身世之谜也只有留于后人去推测了,而“奇货可居”这个成语却由此流传于世

麻烦采纳,谢谢!

  朱棣是明朝第三位皇帝,他统治下的永乐盛世是中国封建统治的辉煌时期,又被后人称为永乐帝、永乐皇帝、永乐大帝等。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朱棣的 故事 ,希望对你有帮助。

  朱棣的故事

 明成祖朱棣在位时期,至从徐皇后逝世以后就一直没有立皇后。之前徐皇后不仅深得明成祖的宠爱,在国家政事方面也帮了他不少的忙。徐皇后死后,明成祖对后宫当中的一位少数民族的妃子非常宠爱。这位嫔妃不仅长相美丽动人,聪明贤惠,而且才智过人深受皇上喜爱。明成祖是一个英勇善战的之人经常亲征战事,当时把这位妃子也带着随同出征,没想到途中确突然暴死。

 这位宠妃的逝世给明成祖带来的打击是非常大的,当时他可以说是极度伤心。后面突然有传闻,说此妃子是由后宫吕妃联合其他人用毒药将其毒死的。明成祖朱棣本来对这位爱妃就宠爱至极,听到这些传言之后压根没有心情细查便把吕妃等人利用酷刑全部杀害。据后世传言当时与吕妃一起受到株连被杀的人将近百人!

 后面明成祖朱棣还有一位爱妃本将打算册封为皇后的,但也突然暴死。正当那时后宫又有传闻贾吕和鱼氏与宦官有不正当关系。后来明成祖又众然大怒,当时把贾吕和鱼氏吓得半死,最终两人自杀。但是这事情确并没有平息下来,朱棣当即实行株连之罪,将与贾吕和鱼氏身边的奴婢等亲近之人都关押起来一一审查。

 当时由于后宫很多的宫女受不了如此的酷刑,她们有个别人屈打成招又传言后宫有人想谋害皇上!明成祖朱棣虽然是一代明君,但是他的性情确非常暴烈。听到这个谗言之后又接二连三抓获后宫侍女,就这样周而复始的后宫被牵扯进来的人越来越多,甚至多达数千人。这些从全国各地选来的美女就这样都被一一杀害,当时的罪责都是谋逆之大罪!从当时的场面来看,朱棣的手段可以说是无比的残暴。

为什么朱棣的永乐盛世是残暴换来的

 明成祖开创的永乐盛世被认为很大程度上超过了之后产生的康乾盛世,在这一期间所采取的 措施 为之后朝代奠定了 政治 基础,很大程度上促进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永乐盛世措施大力的增进明朝的国力,促使 天下 大治。政治方面,迁都北京,建设紫禁城,使北京成为政治中心,集中体现封建专制皇权,彰显无上的帝王权威。废除丞相制度,组建内阁,开创西方内阁制度的先河。任命文官出任内阁高管,以文官治国,并且组建特务机构,这些都大大加强的君主专制,为和平盛世的稳定提供基础。

 首先从朱棣本人来回答为什么说朱棣的永乐盛世是残暴换来的。朱棣是军人出身,他对建造军队、征战都特别感 兴趣 ,战场上他战功累累,战场之下他行事果断,但未免过于严苛。朱棣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先后诛杀宫人、女官无数,杀掉了建文帝三兄弟,对于那些反抗自己的大臣,朱棣都采用了一些非常残暴的手段将其和其家人虐杀,虽然这一说法还有待考证,但不可否认的是朱棣的统治确实是有残暴成分在里面的,但也是他这样残暴的统治带来了永乐盛世,让一批认真听他话的人做官做事,让他的政治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永乐盛世期间,朱棣好大喜功,大兴土木,扩充边疆需要庞大的军队,就需要从人民那里征收很多徭役,百姓苦不堪言,可以说这庞大的帝国就是百姓用血汗换来的,民间起义不断,但统治者完全不顾人民疾苦。

朱棣是个怎样的人

 明朝朱棣在位时期,他文武双全,善于用兵打仗,广纳贤才当时很多能人将士都对他忠心耿耿。他在治理国家方面,从来都不欺压百姓,但是对于地方的统治他非常严格。他爱民如子,对地方官员都是严加管理,实行奖罚分明。朱棣当朝之时常常喜欢微服私访体察民情,对于各地方百姓也是爱戴有佳。所以在他统治时期百姓的生活是非常安定的,当时的他也得到了广泛的称赞。

 朱棣确实在 历史 上是一个好皇帝,这是不容质疑的,那他真的是否像有些传言那样为了争夺皇位而不择手段呢当时他登上皇位是因为靖难之役的胜利,后来称帝成为明成祖。有了解过历史靖难之役的人都知道,当时他与其侄子的力量悬殊,如果说是刻意谋反简直是以卵击石。

 靖难之役当时朱棣燕王府中不到一千将士,被朝廷几万大将围困。我想当时的朱棣能够胜出,完全靠的是他的胆识谋略和才能。靖难之役胜利,如此有才能之人登上皇位,也可以算是理所当然。这也正是他一直不承认皇位是谋逆而来的一样,想想当时他侄子朱允炆也对他十分敬佩吧。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

他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生于元末群雄争锋的年代。

元至正二十年(1360)朱棣出生,11岁被封为燕王,17岁迎娶徐达长女,21岁带着金成 祖像册金宝就藩北平。40岁以“靖难”名义兴兵,四年后从他的侄儿建文帝手中夺得了大明 江山,在位22年,改年号为“永乐”,谥号“文皇帝”,故又称“文皇”,庙号“太宗”, 世宗改“太宗”为“成祖”,死后葬于长陵。

明成祖朱棣死的时候是64岁。在他死了之后,明仁宗朱高炽继承了皇位。

  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1356年,朱元璋率兵渡过长江,攻打下的当时的集庆(即现在的南京),又将集庆的名字改成了应天府,到了1360年,朱棣就出生于应天府,而当时的前线情况危急,陈友谅率军要攻打太平,形势直逼应天府,朱元璋还没来的及高兴,就匆匆离开儿子,急忙赶往前线指挥战事。1367年的12月24日,朱元璋祭祀禀告太庙,为他的七个儿子们取名,七岁的朱棣才正式有了自己的名字。1370年,朱元璋封十岁的朱棣为燕王,后来受藩地于燕京北平。1376年,朱棣开始到安徽凤阳居住,三四年后,赶往外地当藩王,镇守一方。1402年,经过靖康之变,朱棣登上皇位,年号永乐。在朱棣的统治下,大明王朝开创了永宣之治的繁荣昌盛局面,为后世的发展留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了平息战乱,稳定北方的形势,朱棣曾多次率兵征讨蒙古,1424年,明成祖朱棣在班师回朝的途中因病去世,享年64岁。

  明成祖朱棣死后,他的长子朱高炽登上了皇位,即明仁宗。此前,经过靖康之难朱棣当上皇帝后,但是在立谁为皇太子的问题上犹豫不决,可是朱棣更偏爱朱高燧和朱高煦,而朱高炽文雅,好读书,深得文臣们的拥戴,他也是明太祖朱元璋亲自为朱棣选择的燕世子。朱高炽的性格端重沉稳,但身形较胖,导致身体较弱。在朱棣起兵夺取皇位时,朱高炽镇守燕京,用了一万余人就抵抗住了李景隆五十多万兵力,守住了燕京城,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14955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9
下一篇2023-10-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