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陀罗是梵文的音译,意思是“轮集”,或“坛”“坛城”“坛场”等,藏语则称“集阔”,它是一个奥妙的图案,其目的用作入教和修禅。实际上,曼陀罗是藏传佛教密宗修行时必须供奉的一种对象,其形式多种多样,或方或圆,或立体或平面。就平面而言,又有几种:大曼陀罗、三昧耶曼陀罗和法曼陀罗。 大曼陀罗,也称绘画曼陀罗。其特点是以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绘制出诸佛、菩萨的形象,表示他们前来聚集。这五种颜色分别代表地、火、水、风、空(五大),其意也是指聚集。
热贡艺术发祥于青海省同仁县地区。是雪域文化和中原佛教艺术完美结合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是藏传佛教艺术中的一个重要流派。主要内容包括绘画(唐卡、间唐)、堆绣、雕塑(木雕、泥雕、石雕)、建筑、图案等。已正式列入“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第二批试点单位,2006年,热贡艺术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不是。
民间传说,曼陀罗、何首乌、人参等药用植物的块根,若有人形,则服用后服用后会有奇异的药效。但并无科学根据,道听途说或是以讹传讹罢了。
曼陀罗根 药名曼陀罗根
汉语拼音man tuo luo gen
英文名Datura Root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atura innoxia Mill
功效镇咳;止痛;拔脓
考证出自《陆川本草》
科属分类茄科
拉丁文名Radix Daturae
主治喘咳;风湿痹痛;疖癣;恶疮;狂犬咬伤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挖取,洗净,鲜用或晒干。
动植物形态
一年草本,高30-100cm。全株近无毛。茎直立,圆柱形,基部木质化,上部呈叉状分枝,绿色,表面有不规则皱纹,幼枝四棱形,略带紫色,被短柔毛。叶互生,上部叶近对生;叶柄长2-5cm;叶片宽卵形、长卵形或心脏形,长5-20cm,宽4-15cm,先端渐尖或锐尖,基部不对称,边缘具不规则短齿、或全缘而波状,两面无毛或被疏短毛,叶背面脉隆起。花单生于枝叉间或叶腋;花梗长约1cm,直立或斜伸,被白色短柔毛;花萼筒状,长4-6cm,直径1-15cm,淡黄绿色,先端5裂,裂片三角形,整齐或不整齐,先端尖,花后萼管自近基部处周裂而脱落,遗留的萼筒基部则宿存,果时增大呈盘状,直径25-3cm,边缘不反折;花冠管漏斗状,长14-20cm,檐部直径5-7cm,下部直径渐小,向上扩呈嗽叭,白色,具5棱,裂片5,裂片5,三角形,先端长尖;雄蕊5,生于花冠管内,花药线形,扁平,基部着生;雌蕊1,子房珠形,2室,疏生短刺毛,胚珠多数,花柱丝状,长11-16cm,柱头盾形。蒴果圆球形或扁球状,直径约3cm,外被疏短刺,熟时淡褐色,不规则4瓣裂。种子多数,扁平,略呈三角形,熟时褐色。花期3-11月,果期4-11月。
一年生草本,高1-2m。有恶臭,全株被白色细腺毛及短柔毛。茎粗壮,直立,圆柱形,基部木质化,上部多呈叉状分枝,灰绿色。叶互生或近对生;叶片广卵形,长8-20cm,宽5-12cm,先端急尖,基部斜心形,全缘或呈微波状,背面叶脉隆起。花大,直立或斜升,长15-20cm,直径7-8cm,花冠白色或淡紫色,具5棱;花萼筒部有5棱角,先端5浅裂,花后自近基部断裂,宿存部分椭果实而增大并向外反折。蒴果生于下垂的果梗上,近圆形,密生柔韧针状刺并密被短柔毛,熟时先端不规则裂开。种子多数,肾形,淡褐色或黄褐色。花期5-9月,果期6-10月。
功效分类解毒药
性味味辛;苦;性温;有毒
药材基源为茄科物白曼陀罗或毛曼陀罗的根。
出处《中华本草》
曼陀罗是一种被子植物,又名曼荼罗、满达、曼扎、曼达、醉心花、狗核桃、洋金花等,需要注意的是,曼陀罗是有一定毒性的,如果误食了曼陀罗的花、茎叶、种子的话会引起人体发烧、上吐下泻、呼吸困难等情况,如果情况严重就需要及时就医。
曼陀罗
曼陀罗花原产于印度。广泛分布于世界温带至热带地区。中国各地均有分布。曼陀罗多野生在田间、沟旁、道边、河岸、山坡等地方。喜温暖、向阳及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
中文学名:曼陀罗
拉丁学名:Datura stramonium Linn
别称:曼茶罗、醉心花、狗核桃等
二名法:Datura stramonium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亚门:被子植物亚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菊亚纲
目:茄目
科:茄科
族:曼陀罗族
属:曼陀罗属
分布区域:原产于印度,广泛分布于世界温带至热带地区。
毒性:全株有毒,又以种子毒性最大
作用:有镇静、麻醉等功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