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姓赵的名人有哪些

历史上姓赵的名人有哪些,第1张

历史上姓赵的名人如下:

1、赵云

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汉末军阀混战,赵云受本郡推举,率领义从加入白马将军公孙瓒。期间结识了汉室皇亲刘备,但不久之后,赵云因为兄长去世而离开。

2、赵襄子

赵襄子(?―公元前425年),嬴姓,赵氏,名无恤(亦作“毋恤”)。春秋末叶晋国大夫,赵氏家族首领,战国时期的赵国的创始人。谥号为“襄子”,故史称“赵襄子”。

3、赵匡胤

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小名香孩儿、赵九重。涿郡人,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东关)。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武术家,宋朝开国皇帝(960年2月4日-976年11月14日在位)。

4、赵佗

赵佗(越南语:Triệu Đà;约公元前240年-公元前137年),即南越武帝,恒山郡真定县(今河北正定县)人,秦朝南海龙川令,南越国创建者。原为秦朝将领,与任嚣南下攻打百越。秦末大乱时,赵佗割据岭南,建立南越国。

赵武灵王,赵雍,胡服骑射,赵括,纸上谈兵,赵高,指鹿为马,害死秦始皇的子孙,使秦二世而亡。赵飞燕,环肥燕瘦的主角。赵云,蜀汉大将。赵匡胤,大宋开国皇帝先列举这些吧!希望能够帮到您!

  赵衰(-前622),春秋时晋国卿。即赵成子,字子余,亦称成季、孟子余。随从公子重耳(即晋文公)流亡在外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即位,多得从者之力,他和狐偃尤称首功。任原大夫,亦称原季。后任新上军之将和中军之佐,败秦师于彭衙。曾推荐先轸、栾枝等人,帮助文公创建霸业。

  赵盾,春秋时晋国执政。即赵宣子。赵衰之子。前622年,代其父为晋国执政。襄公死,他开始拟立襄公弟雍,后太子母缪嬴不让,复立太子,即灵公。执政期间,数与秦战。前607年,其弟赵穿以兵杀灵公,太史董狐直书:“赵盾弑其君”。同年,使其弟赵穿迎立襄公弟黑臀为君。即晋成公。

  赵武(-前541),春秋时晋国大夫、将领。即赵文子,亦称赵孟,赵朔子。晋景公讨灭赵氏,他随母庄姬(晋成公女)畜养于公宫。后被继立为赵氏后嗣,历任新军、上军之将,后执晋国政。晋平公十二年(前546)与楚屈建(即子木)主持弭兵之会。

  赵鞅(-前477),春秋末年晋国正卿。即赵简子,又称赵孟。景叔之子。任晋卿,长期执掌国政。其时六卿强大,公室益卑,前514年诛灭公族祁氏、羊舌氏,分其邑为十县,六卿各令其族为大夫。其后六卿内部互相兼并,以兵击败范氏、中行氏。前494年围范氏、中行氏于朝歌,次年,在铁地誓师,击败护送粮饷给范氏、中行氏的郑兵,范氏、中行氏遂奔齐。赵氏封地进一步扩大,为此后赵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赵雍(-前295),战国时赵国君主。即赵武灵王。肃侯子。前325年即位,以为应“随时制法,因事制礼”。亲自提倡“胡服骑射”(《史记·赵世家),移风易俗,改革军制,国力渐强。先后灭中山,破林胡,败楼烦,拓地至燕、代。并先后助立燕公子职为王(燕昭王)、秦公子稷为王(秦昭王)。后让位给少子何,自号“主父”,引起内乱,被困沙丘(河北平乡)宫,饿死。

  赵括(-前260),战国时赵将。别名马服子,马服君赵奢之子。空谈其父所传兵法,实际不会指挥作战。把国王赏赐金帛,买进上好宅田。赵孝成王六年(前260),赵中秦反间计,用他代廉颇为将,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大举出击,被秦将白起包围,突围不成,被射死。赵军四十万都被俘坑死。

  赵胜(-前251),即平原君,战国四君子之一。赵国宗室大臣。惠文王弟。任赵相,礼贤下士,门客云集。惠文王死,相孝成王,封邑东武城(今河北故城西南)。秦军围困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胜散尽家财,遣使、门客毛遂告援魏、楚,坚守三年,遂解围。

  赵奢,战国时赵将。初任赵田部吏,主治国赋。后任将军,善于用兵。前210年秦军进攻阏与(今山西省和顺县,位昔阳县南),他奉命增援,先侦察敌情,继以急行军驰奔前线,居高临下,大破秦军,因功封马服君。

  赵高(-前207),秦宦官。本赵国人。以母受刑为官奴婢,兄弟数人亦被宫刑。秦始皇以他通狱法,任为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亲近秦始皇少子胡亥。公元前210年,始皇死,与李斯伪造遗诏,逼使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胡亥为二世皇帝。任郎中令,居中用事,控制朝政,掌握大权。后杀李斯,任中丞相;不久又杀二世,立子婴为秦王。旋为子婴所杀。一说“赵高兄弟皆生隐宫”,即秦律的“隐官”,系在隐蔽处工作的工匠。

  赵充国(前137-前52),西汉名将。上邽(今甘肃天水西南)人。字翁孙。善骑射,好兵法,有谋略,知夷事。武帝时,以击匈奴功,拜中郎将。后与霍光定策,迎立宣帝,封营平侯。西羌叛,充国自请征之,至金城图上方略,旋即招降罕并,击破先零,复奏陈屯田十二,便为储粮制敌计。会帝别迁将破羌,后回里,卒谥壮。

  赵佗(-前137),南越国王。真定(河北正定)人。亦称尉佗。秦时为南海龙川令、南海尉。秦亡,据南海、桂林、象郡,建南越国,自为南越武王。汉初,刘邦派陆贾将其招抚,封南越王。吕后时,背汉自立为帝,攻掠长沙,与汉并立。文帝时,又遣陆贾将其招抚。景帝时,归汉称臣。

  赵禹(-约前100),西汉司法官。斄县(今陕西武功西南)人。景帝时,任丞相史,称其廉平。武帝即位,以刀笔吏积功迁御史,历任太中大夫、廷尉等职。为人廉傲,不受私人之请,家无食客,治狱严峻,而执法称平。曾和张汤共同编订律令,作有《朝律》。后卒于家。

  赵过,西汉农学家。籍贯和生卒年不详。武帝末搜粟都尉。汉崔寔《政论》:赵过“教民耕殖,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至今三辅犹赖其利。”按“三犁共一牛’即三脚耧。又《汉书·食货志》记载:“过能为代田,……其耕耘下种田器,皆有便巧。’大致当时由他主持或设计,创造了三脚耧,并改进其他耕耘工具,还提倡代田法,对当时农业生产都起过一定作用。

  赵飞燕(-前1),汉成帝皇后。善歌舞,以体轻,故称“飞燕”。成帝时入宫,为婕妤,后立为皇后。平帝即位,被废为庶人,自杀。

  赵苞(-177),东汉臣。甘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11624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4
下一篇2023-09-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