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可以看到金牛座的流星雨

什么时候可以看到金牛座的流星雨,第1张

金牛座流星雨

  金牛座流星雨是与恩克彗星有关联的流星雨。

  基本数据 

  国际学名:金牛座艾塔流星雨

  活动期:每年在10月10日至12月5日前后出现;

  极盛日期:11月1日达到高潮;

  最大每小时流行数(ZHR):16

  辐射点位置:赤经:03 h28 m,赤纬:+14度

  赤经:03 h 36 m,赤纬:+21度

  靠近辐射点的亮星:金牛座艾塔星

  流行雨特点描述:两个辐射点,流星路径长

  彗星母体:恩克慧星

  名称来历

  金牛座流星雨是个与恩克彗星相关联的流星雨,因为辐射点看似来自天空中的金牛座而得名。因为出现的时间在十月底至十一月初,适逢万圣节的时段,因此也被称为万圣节烟火。

   恩克彗星和金牛座流星雨都被认为是另一颗出现在20,000至30,000年前的大彗星分裂之后的残骸,散布出的物质有些成为一般的彗星,有些则因为接近地球或其他行星的引力场受到吸引而成为流星(Whipple, 1940; Kla�0�0ka, 1999)。总而言之,这股湍流是太阳系内最大的一支,因此地球得花费数星期的时间才能穿过这股湍流,导致流星雨的活动会持续一段很长的时间,远比一般的小流星雨要长许多。金牛座流星雨的颗粒也由比较重的物质构成,以小的小卵石为主,而不是一般的尘埃颗粒。 [编辑本段]流星雨现象  通常,金牛座流星雨出现时,每小时可以看见7颗左右的流星缓慢的掠过天际,这些流星的速度大约是27Km/Sec(或是每小时65,000英里)。如果够大的话,其中有些会成为壮观的爆发流星(bolide),摄至会发出声音。

  由于行星引力场的影响,除了木星之外,随着时间的进展,在观测上金牛座流星雨被标示为南北两支,分别称为金牛座南流星雨和金牛座北流星雨,但实际上这是这股湍流横亘在空间中的两个横断面。

  另外还有辐射点靠近金牛座β星的一支出现在6月到7月,有些天文学家认为通古斯事件与这个流星雨有关。但是这是一支出现在地球的白天流星雨,因此不能进行目视观测。出现在10月至11月的金牛座南流星雨和金牛座北流星雨则可以用肉眼来观测。 [编辑本段]活动周期  金牛座流星雨的活动周期大约在2,500至3,000年之间,在核心部分接近地球时能产生更壮观的流星雨。事实上,因为被分成两支(白天和夜晚;每一支又分成南支和北支),在3,000年周期中的高峰期相距有数个世纪。有些天文学家注意到一些由巨石构成的,像是巨石阵的结构,与这个周期的极大期有所关联。

  下一次的极大期大约会出现在西元3,000年,所以可能这个流星雨与伯利恒之星也有关系,因为它上的极大期就出现在西元元年。金牛座流星雨因为恩克彗星的彗尾与地球遭遇而受到破坏[1] 。

  在地球穿越金牛座流星雨的湍流时,可能会因为通过较为稠密的区域,造成较多的物质撞击到地球,而形成多个不同的极大期。

  也有人认为当初的大彗星出现在肥沃月湾文化的铜器时代,因此对古老的铜器时代的崩溃要负起责任:可能有一颗巨大的流星撞击在伊拉克。万字旗(卍)的起源可能也与恩克彗星有关。 [编辑本段]撞击月球的流星  美国航太总署(NASA)的科学家Rob Suggs和天文学家Bill Cooke在一架新的10吋望远镜和摄影机组合的测试中,以流星撞击月球的事件做为测试的对象,观察到了撞击事件 [2]。再比对过星图之后,它们认为撞击的物体来自金牛座流星雨。这也许是过去声称的月球事件中第一个得到证实的事件纪录 [编辑本段]金牛座流星雨和不明飞行物  在2005年德11月4日,就在金牛座流星雨将要结束的那一个星期,全球各地都看见了为数众多的火流星。有人将之解释为不明飞行物的来访,因而被谑称为太空骗局或是金牛座流星雨骗局

彗星撞击说

在天体撞击说的基础上,由于至今未在地上发现陨石,所以通古斯天体的物质成份一直是个谜。在1930年,英国天文学者惠普尔(Francis John Welsh Whipple)指通古斯天体很可能是一个小彗星。由于彗星主要由冰与尘埃所组成,在撞击爆炸后就已经蒸发殆尽,所以没有留下一般石质天体会留下的陨石。而且,彗星说也解释了为何通古斯大爆炸后周边地区夜如白昼的现象,这可能是彗尾残留在高空的冰、尘颗粒反射阳光照亮夜空的结果。这理论在1960年代也普遍获得苏联的通古斯调查员所接受。

1978年,斯洛伐克天文学者克热塞克(Ľubor Kresák)提出,通古斯天体可能是来自短周期彗星恩克彗星的碎片。恩克彗星是6月至7月金牛座β流星雨的来源,而通古斯大爆炸的时间点正好处于该流星雨的高峰期,且该撞击体的模拟撞击方向与该流星群的轨道相吻合。已知这类流星通常会在离地表十至数百公里的高空爆炸,这现象一直被军事卫星所观测。

其他假说

作为20世纪最大的不解之谜之一的通古斯大爆炸,吸引了无数科学家的研究。因此便有了上百种的假说和解释,但所有的这些假说都不能给所有的怪异现象作出完满的解答。其中较为著名的理论解释和假说有:

尼古拉·特斯拉远距离输电实验的假说

上世纪20年代的陨石撞地说和陨石爆炸气化学说

1930年的彗星彗核爆炸学说

1932年的宇宙尘埃与地球相撞说

1934年的彗尾撞击地球说

1945年的外星宇宙飞船发生核爆炸说

1946年的火星人飞船爆炸说

1947年的反物质陨石湮灭说

1959年的行星内核碎片撞地学说

1961年的外星飞碟解体说

1962年的流星引起地球电离层破坏学说

1964年的外星智能文明利用宇宙激光探测地球生命说

1965年的外星雪人飞船入侵地球假说

1966年白矮星的恒星超密度碎片陨落撞地假说

1967年的自然闪电引起甲烷气体爆炸说

1968年易燃气体爆炸及水分解说

1969年宇宙间反物质彗星坠落说

1993年再次出现了冰陨石坠落假说

1995年出现了反物质进入地球大气引起爆炸的假说

1995年的碳球陨石撞地爆炸说

1996年的小行星坠落说

1996年的铱含量极高行星撞地学说

2009年幽浮牺牲自己救地球说,2009-05-29

黑洞说

1973年,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两位科学家杰克逊(Jackson)和赖安(Ryan)提出,通古斯大爆炸是由于一个小型的黑洞(约1023 kg)通过地球所引起的。并且断定小型黑洞是在冰岛和纽芬兰岛之间大西洋某地穿过地球的。但由于没有证据显示在黑洞穿出地球时发生的第二次爆炸,所以此假说没有被广泛接受。而后来人们发现黑洞其实一直在向外发射出大量的X射线和γ射线。根据史提芬·威廉·霍金所提出的理论,黑洞质量越小,“蒸发”越快。这样小质量的黑洞早在到达地球以前就“蒸发”殆尽了。

反物质说

1965年,三位科学家(Cowan、Atluri、和Libby)提出通古斯大爆炸是由一个从太空坠落的反物质所造成的。他们还认为,半克铁和半克“反铁”相撞,便足以产生相当于广岛原子弹的威力。但一如其他很多解释,这种解释同样未能解释在当地找到的陨石和当地多种元素含量异常的现象。而且,现在没有充分证据证明反物质的存在。如果反物质存在的话,它们应当会在与物质相遇爆炸时,放出大量的γ射线。但一直没有找到因此发出的γ射线。

飞碟说

飞碟说最早在1945年,由当时苏联的军事工程专家亚历山大·卡萨茨夫(Aleksander Kazantsev)提出。他的灵感来源于二战中在日本爆炸的原子弹。他觉得通古斯大爆炸中那雷鸣般的爆炸声,冲天的火柱,剧烈的地震,强大的冲击波和光辐射都和核爆非常相像。于是他在1945年8月提出了核爆说。主张通古斯大爆炸是一场核爆。进一步地,他在1946年大胆地提出这场核爆是由一艘访问地球的外星飞船所引起的。

此解说引起了很多不明飞行物(UFO)迷的极大兴趣。从此通古斯大爆炸就和地外智慧生命有了紧密的联系。有人认为爆炸是因为外星飞船核爆引起的,也有认为是飞船解体,也有人认为是外星智慧用激光探测地球,更有人认为是外星人通过通古斯大爆炸为地球解决了一次不明的灾难……凡此种种,不胜枚举。但由于这种解释非常能吸引人的好奇心,所以一直比较流行。甚至有人称通古斯是俄罗斯的罗斯威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11278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2
下一篇2023-09-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