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手机图案锁屏输入不正确而无法进入桌面时,首先得冷静下来想想最有可能的解锁密码。通常如果图案密码是自己设置的,一般情况下都会有印象,仔细想想,或许真的能够解开密码。当然我们也可以采用下面所提供的解锁教程来破解图案密码:
1
采用暴力破解手机图案密码。一般手机用户在设置密码时,通常都是自己比较熟知的信息,如果忘记了图案信息,可采用猜测的方式,逐个来探试,说不定下一钞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2
重新开机进行出厂设置恢复操作:
按下手机“电源键”,重启手机。对于锁屏软件来说,一般都会将自身设置成“开机不运行”,这样做的好处就在于防止用户忘记图案导致无法开屏的现象。重启手机后,进入桌面。
3
然后依次点击“设置”→”隐私权”→“恢复出厂设置”项。
4
先是备份一下手机重要信息,然后进行“消除全部内容”恢复即可消除图案锁密码。
5
如果在屏幕图案无法解锁的情况下,按下手机开关机键仍然无法完成手机重启操作时,可采用强制断电法,即拆下手机电池,然后再按上电池,重新开机。手机重启完成后,进入锁屏应用程序界面,重新设置开屏图案或密码。
6
如果上述方法都无效,那么就通过刷机来解决问题。虽然这种方法看是很低级,但却是很有效的方法,不过我在此提醒一点,刷机前要做好手机重要信息的备份工作。通过刷机可以提高手机的性能,因为利用制作的ROM包来刷机可实现手机的定制优化。
1、顺序7 1 8 3 9 6 2 4 5。
2、顺序7 9 6 4 2 8 5 3。
3、顺序7 5 3 9 6 2 1。
4、顺序3 5 2 7 6。
5、顺序5 8 7 2 9。
扩展资料
其他解锁方式介绍
1、指纹识别
成本低,使用简单快捷,安全性也比较有保障,指纹识别很自然的被保留在了大部分千元机以及一些旗舰机型上。
除了经典的正面指纹识别(缺点是会压缩屏占比),背面指纹识别、侧面指纹识别以及近两年比较流行的屏下指纹识别技术,也都是比较好用且方便的指纹解锁方式。
2、面部识别
面部识别技术目前分为2D和3D结构光两种,目前主流旗舰机使用的方案通常属于相对比较安全的3D结构光识别技术。
这种解锁方式的安全性很高,据研究统计,基于3D结构光识别技术的面部解锁方式,误识率仅为1:1000000,相比传统指纹识别的1:50000要安全得多。
3、虹膜识别
相较指纹识别和面部识别,虹膜识别的技术难度及成本更高;像平时在科幻片里看到的通过眼球识别解锁等炫酷场景,都是基于虹膜识别技术实现的。
手机里的屏幕图案解锁忘记了,解决办法如下:
1、当手机图案锁屏输入不正确而无法进入桌面时,首先得冷静下来想想最有可能的解锁密码。通常如果图案密码是自己设置的,一般情况下都会有印象,仔细想想,或许真的能够解开密码。
2、采用暴力破解手机图案密码。一般手机用户在设置密码时,通常都是自己比较熟知的信息,如果忘记了图案信息,可采用猜测的方式,逐个来探试,说不定下一钞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3、重新开机进行出厂设置恢复操作,按下手机“电源键”,重启手机后,进入桌面。然后依次点击“设置”→”隐私权”→“恢复出厂设置”项,然后进行“消除全部内容”恢复即可消除图案锁密码。
4、如果在屏幕图案无法解锁的情况下,按下手机开关机键仍然无法完成手机重启操作时,可采用强制断电法,即拆下手机电池,然后再按上电池,重新开机。手机重启完成后,进入锁屏应用程序界面,重新设置开屏图案或密码。
6、如果上述方法都无效,那么就通过刷机来解决问题。
移动电话,或称为无线电话,通常称为手机,原本只是一种通讯工具,早期又有大哥大的俗称[1] ,是可以在较广范围内使用的便携式电话终端,最早是由美国贝尔实验室在1940年制造的战地移动电话机发展而来。
1958年[2] ,苏联工程师列昂尼德库普里扬诺维奇发明了ЛК-1型移动电话,1973年[3] ,美国摩托罗拉工程师马丁·库帕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商业化手机。迄今为止已发展至4G时代了。
手机分为智能手机(Smart phone)[4] 和非智能手机(Feature phone),一般智能手机的性能比非智能手机要好,但是非智能手机比智能手机性能稳定,大多数非智能手机和智能手机使用英国ARM公司架构的CPU。智能手机的主频较高,运行速度快,处理程序任务更快速,日常更加的方便(例如:诺基亚n81主频有369兆赫兹);而非智能手机的主频则比较低,运行速度也比较慢(例如:诺基亚5000主频就是50兆赫兹)。
智能手机(Smartphone),是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大多数是大屏机,而且是触摸电容屏,也有部分是电阻屏,功能强大实用性高。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包括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通过此类程序来不断对手机的功能进行扩充,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的这样一类手机的总称”。说通俗一点就是一个简单的“1+1=”的公式,“掌上电脑+手机=智能手机”。从广义上说,智能手机除了具备手机的通话功能外,还具备了PDA的大部分功能,特别是个人信息管理以及基于无线数据通信的浏览器和电子邮件功能。智能手机为用户提供了足够的屏幕尺寸和带宽,既方便随身携带,又为软件运行和内容服务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很多增值业务可以就此展开,如:股票、新闻、天气、交通、商品、应用程序下载、音乐下载等等[5]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