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皇帝的妻子分几种,排名如何

古时皇帝的妻子分几种,排名如何,第1张

以清朝为例,共分为6种:

1 皇后

皇后,即皇帝的正妻。皇后在后宫的地位就如同天子,是众妃子之主。如《周礼·天宫内宰》曰:“王后帅六宫之人。”

2 皇贵妃

皇贵妃,中国古代皇帝妃嫔的等级之一,清朝沿用,在皇后之下设皇贵妃一人。历史上第一位皇贵妃是明宣宗宣德帝朱瞻基的续后孙氏。

清代时,最先受封皇贵妃的是顺治帝的爱妃,即在皇贵妃中最著名的孝献皇后董鄂妃,当时满人入关时间不长,后宫制度不完备,顺治之所以加封董鄂妃,和明代无异,都是表示特殊宠爱的意思。

3 贵妃

贵妃,皇帝妃嫔封号之一。南朝宋孝武帝刘骏于孝建三年始设,地位次于皇后,自隋至清多沿置。其中唐玄宗初年曾停置,旋恢复。渤海称王之妻为贵妃,则相当于中原各朝皇后。明成化年间,明宪宗在其上另设皇贵妃,位降一等。清代沿用。

历代贵妃中最有名者为唐玄宗的宠妃杨贵妃。

4 妃

明朝时,后宫位号分别不严密,以贵妃(后期为皇贵妃)为众妃之首并仅次于皇后,其余宫妃以寓意吉祥或美德之字作为妃的徽号。

清朝后宫,前期变化较大且有较大随意性。关外努尔哈赤时期还没有后妃制度。这时妻妾没有名号。努尔哈赤的16个妻子都叫“福晋”(下面12帝后妃表中,其大福晋姑且依后来的制度称为皇后,其他称妃子)。皇太极时期,有了后妃之别,建立了五宫:中宫清宁宫、东宫关雎宫、西宫麟趾宫、次东宫衍庆宫、次西宫永福宫。

5 嫔

康熙中叶,后宫制度井然,制度备位后宫,规定了后宫主位的称谓,尊帝祖母为太皇太后,母为皇太后,同住慈宁宫,太妃、太嫔随住;皇后居中宫,主内治;皇后以下设:皇贵妃1人,贵妃2 人,妃4人,嫔6人,分居东西六宫,嫔以下有贵人、常在、答应无定数,随皇贵妃等分居12宫。

6 贵人

贵人,皇帝妃嫔封号之一,是罕见的在不同朝代地位差别很大的妃嫔封号。东汉光武帝时始置,为最高位妃嫔称号,仅次于皇后。晋代,为三夫人其三,位于九嫔之上。后世朝代地位较低,清置贵人于嫔位之下,为妃嫔等级第五等。

参考资料:

-皇后

-皇贵妃

-贵妃

-妃

-嫔

-贵人

在清朝,将后妃分为八等级,为: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皇贵妃为一品等级,贵妃为二品,妃为三品,嫔为四品,贵人为五品,常在为六品,答应为七品。

扩展资料:

秀女入宫后,一般封答应。然后其中一些晋升为常在、妃、嫔、贵人。贵人以上得出自世代显贵人家,贵人以下只须从拜唐阿子女中挑选。有的秀女配近支宗室或皇子、皇孙。至于皇后,一般先由太后从近支王公大臣的女儿中挑选,由皇帝册封。日后,皇帝不喜欢还可以撤换。

清王朝把选择后妃看成一大政治。清王朝选择后妃,主要从满族中挑选,其次是从蒙古贵族中挑选,目的是为了加强与蒙古贵族的联系。佟洵、侯久萱《清宫后妃》根据《清皇室四谱》编制的《清宫后妃表》,列出12帝后妃187名,除8名未标族名外,12名是女真族,136名是满族,蒙古族21名,汉族9名,维吾尔族1名。

参考资料:

-清朝后妃制度

1、杨贵妃

杨玉环(公元719年6月22日-公元756年7月15日),号太真。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她的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出生于宦门世家,父亲杨玄琰曾担任过蜀州司户。

她先为唐玄宗儿子寿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后,又被唐玄宗李隆基册封为贵妃。天宝十五载(756年),安禄山发动叛乱,随李隆基从延秋门出长安,流亡蜀中,途经马嵬驿,杨玉环于六月十四日(公历7月15日),在马嵬驿死于乱军之中。

2、董贵妃

董贵人,汉献帝妃嫔,董承女,被曹操所杀。东汉时后妃没有贵妃的封号,只有贵人的封号。贵人的地位仅次于皇后。

3、钱贵妃

陈朝 陈宣帝陈顼的妃子,陈项原配 生皇九子河东王陈叔献。钱贵妃(?-926年),前蜀后主王衍的贵妃,四川成都人。王衍欲废金飞山,改立韦元妃为皇后。钱贵妃为金飞山力辩,复立为皇后。

4、韦贵妃

韦珪(597-665年),字泽,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人。唐太宗后妃 。初嫁隋朝民部尚书李子雄之子李珉,生下定襄县主。武德四年,再嫁唐太宗李世民,生皇十子纪王李慎、皇十二女临川公主李孟姜。贞观元年,册立为贵妃,位列四夫人之首。永徽元年,封纪国太妃,随纪王李慎出藩。麟德二年去世,陪葬昭陵。

5、郭贵妃

懿安皇后郭氏(约779年-848年),华州郑县人,唐宪宗嫡妻,唐穆宗生母。中书令、汾阳郡王郭子仪孙女,驸马都尉郭暧、升平公主次女,唐宪宗为广陵王时被选为正妃,唐宪宗继位后册为贵妃,唐穆宗时尊为皇太后,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三朝尊为太皇太后。

参考资料:

-贵妃

敬敏皇贵妃,章佳氏(?——1699),满洲镶黄旗人,参领海宽之女。初封为妃,康熙二十五年生皇十三子怡亲王胤祥,二十六年生皇十三女和硕温恪公主,三十年生皇十五女和硕敦洛公主。下嫁仓津,多尔济。

敦怡皇贵妃(1683——1768),三品协领祜满之女。瓜尔佳氏。侍奉康熙时为和妃,世宗雍正帝尊为皇考贵妃,高宗乾隆尊为皇祖温惠皇贵太妃,乾隆三十三年薨,年八十六。生一女,殇。她也时康熙诸妃中最长寿的。

悫惠皇贵妃(1668——1743),佟佳氏,满洲镶黄旗人,为领侍卫内大臣承恩公国舅佟国维之女,孝懿皇后之妹,既是康熙帝的表妹,又是妻妹。她出生于康熙七年八月。三十九年册为贵妃。雍正二年六月晋尊为皇考皇贵妃。乾隆元年又晋尊为皇祖寿琪皇贵太妃,八年四月初一年,终年七十六岁;

敦肃皇贵妃,年氏,湖北巡抚,后加太傅,一等公年遐龄之女,原授一等公,抚远大将军川陕总督年羹尧之女弟也。为世宗藩邸侧妃,康熙五十四年,生皇四女。五十九年,生皇子福宜。六十年,生皇子赠怀亲王福慧。雍正元年五月,生皇子福沛。十二月,册封贵妃。三年十一月,病重,晋皇贵妃。

纯熹皇贵妃,耿氏,出生于中等官吏家庭,健美多姿,聪慧过人,早在胤禛当王爷时就嫁进王府侍奉胤禛。胤禛即位后在雍正元年(1723)封裕嫔,后进裕妃。 她的儿子和亲王弘昼是世宗的第五子,母子二人深得雍正的喜爱。耿氏生活在清朝最繁盛的时期,平平安安地到乾隆四十九年,方善终,享年九十六岁,乾隆帝谥曰纯悫皇贵妃。葬妃园寝位于诸妃之上

慧贤皇贵妃(?——1745)高氏,满洲镶黄旗人,初隶包衣,河道总督、大学士高斌女。雍正年间,高氏就成了弘历的侧福晋。雍正十三年九月二十四,刚即位二十一天的乾隆帝就封高氏为贵妃,同时下令将高氏母家从包衣佐领下拨归满洲镶黄旗,当时因为是世宗大丧期内,所以册封礼推迟了二十七个月,到乾隆二年十二月初四才举行。

哲悯皇贵妃(?—1735)富察氏,佐领翁国图之女,初入侍藩邸,雍正六年生皇长子永璜,九年生皇二女。但是,富察氏命运不佳,就在弘历即位前两个月,即雍正十三年七月初三病死了。

淑嘉皇贵妃(?——1755)金氏,上驷院卿三保女,其兄为礼部尚书金简。初隶内务府汉军包衣,后奉旨出包衣,赐姓金佳氏。金氏初入宫为贵人,乾隆二年十二月初四被册封为嘉嫔,四年生皇四子永珹,六年二月十三晋封为嘉妃,十一年生皇八子仪慎亲王永璇,十三年七月初一晋封为嘉贵妃,同年七月初九生皇九子。十七年生皇十一子成哲亲王永瑆。二十年十一月十五病逝,奉皇太后懿旨,赐谥为淑嘉皇贵妃,金棺暂安于静安庄殡宫,二十二年十一月初二葬入裕陵地宫。

纯惠皇贵妃(1713——1760)苏(佳)氏,苏召南之女,生于康熙五十二年五月二十一日。

庆恭皇贵妃(1724——1774)陆氏,陆士隆之女,生于雍正二年六月二十四日。乾隆初年为贵人,十六年晋庆嫔,二十四年为庆妃,三十三年为贵妃。三十九年七月十五日薨,时年51岁,葬于裕陵妃园寝。嘉庆四年追谥庆恭皇贵妃。

1古代著名的皇贵妃有那些

1皇贵妃董鄂氏,即孝献皇后:满洲正白旗,内大臣鄂硕之女。祖籍在辽宁佟佳江流域,18岁入宫,宠冠后宫。顺治十三年(1656年)八月立为贤妃,十二月晋为皇贵妃。次年生皇四子,仅三月夭折,未命名,封和硕荣亲王。 董鄂氏于顺治十七年八月十九日崩。世祖哀痛至极,追谥”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

2敦肃皇贵妃年氏,即年贵妃:巡抚遐龄女。事世宗潜邸,为侧福晋。雍正元年封贵妃,三年十一月七月初二晋皇贵妃,同年七月二十五日薨。妃薨逾月,妃兄年羹尧得罪死。谥曰敦肃皇贵妃。乾隆初,从葬泰陵。

3令懿皇贵妃魏佳氏:即孝仪纯皇后,内管领清泰女。事高宗为贵人。封令嫔,累进令贵妃。

  慧贤皇贵妃高佳氏从宝亲王府就跟着弘历,入宫之后一路晋升到皇贵妃。最近两部剧中慧贤皇贵妃都有出现,并且是一位坏到极致的的后宫女人,后来被人陷害致死。在历史记载中慧贤皇贵妃怎么死的在位多年高佳氏有孩子吗据了解慧贤皇贵妃算是悲情的妃子,嫁给弘历十几年时间没有任何名分,在她死后家族几代人都没有好结果。

 影视剧照

 高佳氏是大学士高斌女儿,内务府包衣出身,按照身份来说高佳氏应该是选秀入宫,后来被指给了弘历。高佳氏几时入宫记载并不详细,只知道慧贤皇贵妃高佳氏一生没有生育。

 高佳氏初期只是乾隆的一个妾室,但相比较而言她的地位在王府还不算太低。因为高家这时候虽然称不上是京城中的达官显贵,但已经是高等官僚,高贵妃父亲高斌更是雍正时期重用的臣子。

 高贵妃

 高佳氏初入王府只是格格,弘历登基之后将王府的妾室都给了晋升,高佳氏被封为贵妃,也是后宫中唯一的贵妃,地位仅在富察皇后之下。高氏被抬旗,就连高佳氏的家人都得到重用,其中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高佳氏。

 跟随乾隆多年,但一生没有孩子,乾隆十年高佳氏重病,乾隆为了宽慰高佳氏,正式册立她为皇贵妃。高佳氏走的匆忙,什么都没有留下。高佳氏走后,乾隆很是伤心,于是追谥号慧贤皇贵妃。

 高贵妃

 可是在册封慧贤皇贵妃时乾隆还一并晋升了后宫中娴妃、纯妃、愉妃等人的位分。在高佳氏奄奄一息时,乾隆还有心情将其他后妃的位分一起晋升,看来高佳氏在乾隆的心中并没有多少位置。

 高贵妃、娴妃

 高佳氏死后,高家后人的待遇更是让人心寒。慧贤皇贵妃父亲高斌死在工地上,而弟弟高恒因犯错被乾隆处死抛尸荒野,若慧贤皇贵妃看到这一幕该有多么心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10416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5
下一篇2023-09-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