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这个城市还是挺美的.是个宜居的城市

宜兴这个城市还是挺美的.是个宜居的城市,第1张

建置沿革宜兴古称荆邑,春秋时属吴。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建县,改荆邑为阳羡县。西晋太安二年至永嘉四年(303—310年),朝廷为表彰周玘(周处长子)三兴义兵平乱之功,设置义兴郡,属扬州。隋开皇九年(589年),改称义兴县,属常州。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为避赵光义讳,改为宜兴县,属常州。清雍正四年(1726年)分为宜兴、荆溪二县。民国元年(1912年)荆溪县撤销,并入宜兴县。1949年6月至1953年1月属常州专区,1953年1月至1956年2月属苏州专区,1956年2月至1983年3月属镇江专区(1967年3月改称镇江地区),1983年3月起属无锡市,1988年1月撤销宜兴县,设宜兴市(县级市)。

地理位置宜兴市位于北纬31°07′~31°37′,东经119°31′~120°03′。地处江苏省西南端、沪宁杭三角中心,东面太湖水面与苏州太湖水面相连,东南临浙江省长兴县,西南界安徽省广德县,西接常州市溧阳市,西北毗连常州市金坛市,北与常州市武进区相傍。滆湖镶嵌宜兴和武进之间,三氿(东氿、团氿、西氿)相伴市区宜城东西两侧。地势南高北低,西南部为低山丘陵,全市最高峰为黄塔顶,海拔6115米;东部为太湖渎区,适宜种植各种蔬菜;北部和西部分别为平原区和低洼圩区,是宜兴粮油作物的主要产地。全市总面积19966平方千米,城市化率6475%。

区划人口至年底,全市有2个国家级开发区——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宜兴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省级开发区——江苏宜兴陶瓷产业园区,有行政村213个、社区97个。户籍总人口10829万人,其中男性5341万人。全年出生9704人,出生率897‰;死亡8303人,死亡率767‰;人口自然增长率13‰;计划生育率9984%,独生子女率8025%,出生人口性别比10958(女子为100)。少数民族42个、10942人(含流动少数民族)。宜兴市人民政府驻地:宜城街道陶都路8号。

自然资源宜兴地区资源丰富,可开发利用土地较多。降水丰沛,河流湖荡密布,水资源丰富,水域面积5326平方千米。有天然湖荡30个(不含太湖)。已探明矿种有石灰岩、大理岩、石英砂岩、煤、泥炭等27种。蜀山独有的陶土是制作紫砂器具的上等原料。拥有竹子、松树、杉树等品种为主的用材林,是江苏省竹林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茶树种植面积749万亩,茶叶总产量6331吨,是江苏省的茶叶主要产区。有野鸭、黄雀、黄鹂等上百种野生鸟类,狼、野猪、刺猬、松鼠等多种野生哺乳动物,银鱼、鲫鱼、草鱼、蚌、蟹等几十种水产。

土特名产宜兴有山有水,物产丰富。所产陶器驰名中外,尤以紫砂器具最为有名,享有“陶都”美誉。丘陵山区盛产多种名特优茶、板栗、毛竹、竹笋和杨梅,“阳羡紫笋”茶唐朝时就定为贡茶,咸肉煨笋(腌笃鲜)是宜兴特色菜肴。和桥豆腐干咸而不齁;清廷贡品徐舍小酥糖甜而不腻;杨巷葱油饼香酥可口、甜咸适中;官林荤油糕香、甜、软,回味无穷;高塍猪婆肉味香皮沙,口味独特;芳庄羊肉肉质鲜美,白切熟羊肉配蘸以甜酱,让人回味无穷;张渚大白果种核大,苦味少,糯性好;滆湖螃蟹蟹壳泛青,腹部洁白,肉质饱满,蟹肉肥、香、鲜;太湖“三鲜”白鱼、白虾、银鱼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渎区百合被誉为“太湖之参”;野生菌类雁来蕈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宜兴乌米饭香糯可口,具有明目、乌发等功效。

气象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61摄氏度,和常年持平,其中1月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3摄氏度,7月份较常年偏低22摄氏度,其他月份接近常年。年极端最低气温-89摄氏度,出现在1月2日;年极端最高气温389摄氏度,出现在8月3日。6—8月份气温偏低明显,但7月底到8月初出现连续高温。全年雨日160天,较常年偏多26天,在宜兴气象记录上,仅次于2012年的167天;年总降水量18458毫米,较常年明显偏多5513毫米,创下新的年降水量最多记录;从月降水分布来看,除1月和3月份降水较常年有所偏少外,其他10个月全部偏多,其中6月和11月降水量异常偏多,为常年同期的两倍以上;全年出现暴雨7次,日降水量最大值为1165毫米,出现在5月15日。全年35摄氏度以上高温日数12天,雷暴日数30天,均接近常年。台风“灿鸿”和“苏迪罗”对宜兴市产生中等程度的影响,接近常年。年日照时数14849小时,较常年偏少349小时,创下了新的年日照时数最少记录。

四季气候特征:冬季(2014年12月—2015年2月):气温正常略偏高,降水偏少。冬季平均气温47摄氏度,比常年偏高01摄氏度。其中,2014年的12月份气温异常偏低达15摄氏度,而1、2月份又分别偏高13摄氏度和05摄氏度。冬季降水量1632毫米,较常年偏少254毫米。其中,2014年的12月份降水较常年明显偏少,1月28日出现中雪,并形成2厘米积雪。

春季(3—5月):气温略偏高,降水明显偏多。春季平均气温155摄氏度,较常年偏高03摄氏度;春季降水量4297毫米,较常年偏多1209毫米。其中,5月份降水量1961毫米,接近常年同期的2倍。

夏季(6—8月):气温偏低明显,降水明显偏多,光照偏少。夏季平均气温257摄氏度,较常年偏低11摄氏度,其中7月份偏低最为明显,较常年偏低22摄氏度。夏季总降水量8606毫米,较常年偏多3127毫米,近6成,其中6月份和8月份降水较常年明显偏多。另外6月21日入梅,7月13日出梅,梅期长22天,梅雨量2455毫米,较常年偏少30毫米。

秋季(9—11月):气温正常,降水明显偏多。平均气温175摄氏度,接近常年。降水量3414毫米,较常年偏多721毫米。其中,11月份降水量136毫米,超过常年的2倍,而该月雨日达18天,异常偏多。

名胜古迹宜兴是全国闻名的太湖风景名胜区阳羡景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部山区多溶洞,景奇形怪,发现80多个,开发开放5个,其中善卷洞、张公洞1934年就对外开放。有国家AAAA级风景区8个:善卷洞风景区、竹海风景区、龙背山森林公园、团氿风景区、陶祖圣境风景区、张公洞风景区、云湖风景区和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中国紫砂博物馆)。有始建于晋朝的周王庙(纪念晋平西将军周处)、宋代苏东坡亲自创建蜀山东坡书院和亲自手植的闸口天远堂西府海棠、始建于明朝的文昌阁、清乾隆时期建造的瀛园、太平天国时期改建的辅王府等人文景点。

文化遗存宜兴历史悠久,拥有7000余年的制陶史和2200余年建县史。先民勤劳朴实,留下众多文化遗存。位于徐舍镇的西溪遗址为马家浜文化时期大型聚落遗址,体现出先民六七千年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祥和、自然的生活。2002年发掘的骆驼墩遗址,代表了太湖西部山地向平原地带过渡的新石器考古文化特点,对研究长江下游古代文明进程有着重要意义,被列为2002年国内六大考古发现之一。西渚镇猪婆山曾是春秋战国时期人群居住点。1984年,吾桥村出土的汉代独木舟被南京博物馆收藏。建于三国吴天玺元年(276)的国山碑被誉为“江南第一碑”。丁蜀前墅的明代龙窑是全国唯一迄今仍在使用的古龙窑。至2016年,全市拥有各级文保单位135处、156个点。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11个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3处、23个点,宜兴市文物保护单位116处、122个点。全市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个、省级项目13个、无锡市级项目21个、宜兴市级项目28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人、省级传承人12人、无锡市级传承人81人、宜兴市级传承人108人。

陶瓷文化宜兴是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远在7000多年前,先民便开始烧制陶器。在丁蜀等地发掘出各种商周时期的古陶器皿及残片。骆驼墩遗址和宜兴窑址被列入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紫砂、精陶、均陶、青瓷、美彩陶被誉为陶瓷“五朵金花”。特别是紫砂壶,以其独特的泥质、造型和古朴的自然美感而名扬海内外。 明代供春的“供春”壶、时大彬的三足“如意”壶、项圣思的“圣陶杯”均为国家一级文物,分别珍藏于国家博物馆、无锡博物馆和南京博物馆。宜兴陶器既实用,又具观赏价值。紫砂作品在国际、国内屡屡获奖,一些作品被作为国际交往的礼物。至2016年年底,全市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0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3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68人、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58人(部分人获2个及以上称号);从事陶艺的工艺美术类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共6245人,其中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100人、高级工艺美术师243人。宜兴(紫砂)是被省经贸委认定的江苏省传统工艺美术特色产业基地。

宜兴名人宜兴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代曾出进士近400人,其中状元4人、榜眼5人、探花1人;有宰相10人、将军15人。晋朝周处文武双全,是妇孺皆知的“周处除三害”的主角,是弃恶从善、尽忠报国的典型,所撰《阳羡风土记》是中国最早记述地方习俗和风土民情的著作之一。南北朝时将军陈庆之骁勇善战,为一代名将。卢象升为明末著名抗清将领。明代徐溥入阁12年,政绩卓著。明代周延儒连中两元(会元、状元),后两度出任内阁首辅。在文化艺术上,宜兴人才辈出。唐代蒋防、宋代蒋之奇和蒋捷、明代吴炳、清代陈维崧等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较高声誉。文学家蒋防的《霍小玉传》广为流传;诗人蒋捷的诗句“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成为千古名句,与周密、王沂孙、张俊并称为“宋末四大家”;戏剧家吴炳著有“粲花五种曲”,其《绿牡丹》和《西园记》是越剧和昆剧的保留剧目;陈维崧是晚清阳羡词派领袖,参与编修《明史》,与吴江的吴槎汉、云间的彭古晋并称为“江左三凤凰”。 现代更是人文荟萃。宜兴被誉为“教授之乡”,有宜兴籍大学校长100多位。其中,有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著名物理学家、北京大学原校长周培源,有被称为“一街双星”的原高教部部长、清华大学原校长蒋南翔和台湾大学原校长虞兆中,有被誉为“双子星座”的孪生兄弟——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天津大学原校长史绍熙(原名史绍华)和著名教育家史绍熙。宜兴籍院士亦众多。至2016年年底,宜兴籍“两院”院士累计有27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3位(周培源、唐敖庆、潘菽、史绍熙、朱洪元、朱既明、吴浩清、章综、程镕时、朱邦芬、褚君浩、吴岳良、张旭)、中国工程院院士14位(周镜、沙庆林、薛鸣球、程天民、陈太一、吴中如、唐西生、陈国良、高鼎三、黄瑞松、陈志南、任南琪、丁荣军、朱蓓薇)。宜兴享有“书画之乡”的盛誉,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徐悲鸿享誉海内外,吴冠中、吴大羽、尹瘦石、钱松嵒等一批画家也享有很高声誉。音乐戏曲方面,名家众多。其中,有参与编订《刘天华创作曲集》《瞎子阿炳曲集》的刘天华弟子储师竹,任中国音乐学院原副院长的刘天华弟子蒋风之,著名二胡演奏家闵惠芬,歌唱家程静子、张权。新闻出版方面,有20世纪早期就蜚声报界、被誉为“报界三杰”的徐凌霄,《新华日报》筹办人之一、社长潘梓年,《文汇报》创始人之一、著名记者的徐铸成,《光明日报》总编辑储安平,《人民日报》高级记者王金凤等报界名人。体育方面,有2015年世界台联排名第一的丁俊晖,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女篮主力队员、亚洲女篮锦标赛及亚运会的团体冠军卞蓝,三届残奥会女子坐式排球团体冠军谈燕华等体坛明星。政界方面亦是名人众多:中共历史上隐蔽战线、文化战线和统一战线的卓越***,上海市原副市长潘汉年;中共江苏省委原书记储江;原机械工业部部长周建南;中共湖北省委原书记、原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蒋祝平;黑龙江省原省长邵奇惠;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中共中央委员,国家宗教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作安。军界方面,宜兴籍军人副军职以上的有近30人。其中,有原工程兵副司令员马苏政,原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将军衔的谢光,解放军沈阳军区原副司令员、中将军衔的宗顺留,解放军总参谋部办公厅原主任、少将军衔的曾裕财,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原政委、少将军衔的赵仲起,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任英模部队方队领队的第16集团军参谋长黄铭(少将军衔)和第1集团军副政委周夕根(少将军衔)。外交界方面,有联合国原副秘书长沙祖康,外交部原副部长、中国驻美国原大使朱启桢,中国驻加拿大、英国原大使查培新等。

人民生活全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7326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城镇居民46092元,比上年增长78%;农村居民23709元,比上年增长82%。全市居民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968元,比上年增长84%。其中:城镇居民28767元,比上年增长71%;农村居民16771元,比上年增长118%。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75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7148平方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17,比上年提升03个百分点。其中: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为1015,比上年提升06个百分点;消费品价格指数为1017,与上年持平;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15,比上年提升09个百分点。

关键词:潜意识象征:鱼主管星:海王星掌管宫位:第十二宫四象性:水阴阳性:阴性三方官:变动掌管身体:脚、淋巴腺颜色:白色珠宝:象牙石金属:铜幸运号码:11最大特征:滥情金句:Make love no war!

性格特色:包容性、意志薄弱

人生乐事:浪漫 帮助别人 仁惠

人生痛苦:现实、小人、敏感

有缘分的星座:巨蟹座、天蝎座

没缘分的星座:双子座、射手座整体运势:

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天门山,就是安徽当涂县的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与和县的西梁山的合称。两山夹江对峙,象一座天设的门户,形势非常险要,“天门”即由此得名。诗题中的“望”字,说明诗中所描绘的是远望所见天门山壮美景色。历来的许多注本由于没有弄清“望”的立脚点,所以往往把诗意理解错了。

天门山夹江对峙,所以写天门山离不开长江。诗的前幅即从“江”与“山”的关系着笔。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长江流经旧楚地的一段)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这和作者在《西岳云台歌》中所描绘的情景颇为相似:“巨灵(河神)咆哮擘两山(指河西的华山与河东的首阳山),洪波喷流射东海。”不过前者隐后者显而已。在作者笔下,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显示出冲决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

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又反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如果说上一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那么这一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有的本子“至此回”作“直北回”,解者以为指东流的长江在这一带回转向北。这也许称得上对长江流向的精细说明,但不是诗,更不能显现天门奇险的气势。试比较《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盘涡毂转”也就是“碧水东流至此回”,同样是描绘万里江河受到峥嵘奇险的山峰阻遏时出现的情景。绝句尚简省含蓄,所以不象七古那样写得淋漓尽致。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上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下句则点醒“望”的立脚点和表现诗人的淋漓兴会。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便是从“日边来”的“一片孤帆”。读这首诗的人大都赞赏“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因为它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但却很少去考虑诗人何以有“相对出”的感受。如果是站在岸上某个固定的立脚点“望天门山”,那大概只会产生“两岸青山相对立”的静态感。反之,舟行江上,顺流而下,望着远处的天门两山扑进眼帘,显现出愈来愈清晰的身姿时,“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在舟行过程中“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夹江对峙的天门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来,表示它对江上来客的欢迎。

青山既然对远客如此有情,则远客自当更加兴会淋漓。“孤帆一片日边来”,正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和诗人欣睹名山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它似乎包含着这样的潜台词:雄伟险要的天门山呵,我这乘一片孤帆的远方来客,今天终于看见了你。

由于末句在叙事中饱含诗人的激情,这首诗便在描绘出天门山雄伟景色的同时突出了诗人的自我形象。如果要正题,诗题应该叫“舟行望天门山”。

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2206321htmlfr=qrl3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10286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4
下一篇2023-09-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