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品牌的发展史

汽车品牌的发展史,第1张

汽车发展史——早期

(1):汽车发展史

早期蒸汽车的黄金年代(一)

18世纪末在欧美各国,出现了一个研究和制造蒸汽汽车的热潮,各种途的蒸汽汽车相继问世。汽车的车身和其它机构也在迅速改进。到了19世纪期,出现了一个蒸汽汽车的全盛时期。

1801年,理查德·特雷威蒂克制造了英国最早的蒸汽汽车。两年后,代又制成了形状类似公共马车的蒸汽汽车。这辆公共汽车能乘坐8个人,创造了在平路上时速为96km/h,坡道上时速为64km/h的世界纪录。

(2):早期蒸汽车的黄金年代(一)

1828年,哈恩格克制成了比嘉内的汽车性能更好的蒸汽公共汽车,并开始了公共运输事业的企业化。他的车可以乘载22名乘客,时速32km/h,营运后很受欢迎。1834年,发展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公共汽车运输公司--"苏格兰蒸汽汽车公司"。

(3):汽车发展史

早期蒸汽车的黄金年代(二)

1805年,美国人艾文思首次制造了装蒸汽发动机的水陆两用汽车。这种水陆两用汽车是费城港当局为了疏通费城港,委托艾文思负责制造的,原来打算是制造疏浚船,不料船制成以后,因发列作业场地不在海岸边,于是不得不考虑将这艘蒸汽船运送到有港口的地方。艾文思在船底装上了四个车轮,用船上的蒸汽发动机驱动。这样便把船运到了港。因此疏浚船成了水陆两用车。它也成为现代水陆两用汽车的鼻祖。

(4):汽车发展史

早期蒸汽车的衰落

在蒸汽车的最初发展时期,它们的设计都很简单,就是把一个蒸汽机装上底架和轮了。为了达到一定的输出功率,就要有个尽可能大的锅炉;为了达到一定的行程,又要备有充足的水和煤;车身重了,就要求有一副结实的底架和坚固的车轮。就这样,恶性循环,车越来越笨重,操纵越来越困难。

所以,这些大型蒸汽车仅适用于定班的往返行驶,路线固定,沿途又有煤、水供应。即便如此,仍有许多不可避免的缺陷,如制动困难,车太重,车轮窄,惯性大,转向不灵敏。有时候明知要减速转弯就是慢不下来,转不过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车撞上障碍物,要么就是制动太狠,轮轴断裂。更可怕的是,炉压过高,一时难以控制,经常发生锅炉爆炸事件。

(5):汽车发展史

早期蒸汽车的再度兴旺与最后没落

19世纪末叶,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欧美各国政府深感马车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于是又开始大力倡导动力机车。在此号召下,各国的蒸汽一事业如久旱逢甘露一般再次迅速发展起来。

法国人阿美德·珀列·配尔于1872年制造了一辆四轮蒸汽长途公共汽车,这辆车装有两台V型蒸汽发动机,它还具备有近似于现代汽车的变速器和转向盘。

1883年,法国人提翁·浦东合组汽车公司,制造三轮蒸汽车。从此蒸汽车由单个试制进入了工业生产阶段。

在载客汽车发展的同时,载货蒸汽车也发展起来。载货汽车要求牵引力大,能够爬坡。早期的蒸汽货车的典型式样是发动机在前,后轮驱动,并有宽敞的车槽。

(6):汽车发展史上的四座里程碑

第一辆汽油发动机汽车

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研制成一辆装有0.85马力汽油机的三轮车。德国另一位工程师哥德利布·戴姆勒也同时研制出一辆用1.1马力汽油发动机作动力的四轮汽车。

第一辆量产的汽车

1908年,汽车史上第一辆在生产线上大量装配的四轮汽车福特T型车在美国诞生。福特T型车一改以往汽车马车型的造型,加上功能配置上的创新和改进,使它成为当时城市最佳的个人交通工具,上市第一年就卖出1.9万辆。1920年,T型车从装配线退役时,总共生产了1500万辆。

第一辆划时代汽车

大众甲壳虫成功是众所周知的:它打破了福特T型汽车的产量纪录。目前,大众汽车公司又推出新甲壳虫,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它的优点是结实耐用,不讲究豪华,而且价格大众化。

第一辆微型汽车

(7):几大汽车公司的发展史

福 特 汽 车 公 司

福特汽车公司是世界十大汽车工业公司之一。它是一个以生产汽车为主,业务范围涉及电子、航空、钢铁和军工等领域的综合性跨国垄断工业集团。它于1901年成立于美国的底特律,目前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密执安州的迪尔伯恩市,拥有职工总数达37万人。公司下设工程研綤�⒅行摹⑸杓撇俊⒊瞪碛胱氨覆恳约案髦肿庸�尽9�镜牟�凡坑址治�挚戏植亢透L胤植浚��谒�熘�牧挚洗舐健⒘挚铣鞘泻透L赝猓�褂懈髦纸纬怠⑴艹怠⒋罂统岛透餍涂ǔ怠

公司创始人福特一世是农家子弟,他被称为现代汽车的创始人。他设计了福特T型车,并在流水线上装配,每10秒钟就可以生产一辆汽车,使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在20年中创造了1500万辆的生产记录,同时使福特公司在1911~1927年间一度成为世界头号汽车公司、福特T型车的生产历史,被称为世界汽车工业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创举。

老福特曾两次创办汽车公司都归于失败。第三次他聘请了专家,为他预测市场并提出廉价车的设想,建立了分布广泛的销售系统。享有“机械化天才”美誉的设计师为他设计了生产流水线。这些工作的完成,才使他的T型车源源不断地融汇到市场中去。当他获得决定性成功,登上“汽车大王”的宝座后,他辞退了这些功臣,开始个人独裁和家族垄断。当时公司里五百多高级职员中,没有一个受过高等教育。财务混乱到继续为死了的职工发工资的程度。结果使通用汽车公司后来居上。在公司危难之际,受过高等教育的福特二世走马上任,并带来一批智囊人物。公司经营状况逐渐好转。但家族的恶习使福特二世重蹈复辙。他刚愎自用,断然解雇为之创造数亿美元利润的汽车英才雅柯卡,震惊朝野。

1980年至1982年短短两年,公司亏损已达30亿美元。濒临倒闭。在再度危难之际,福特二世以拥有公司40%的股份光荣退休了。几十年的历史证明,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在一定条件下是应该分开的。新领导上任后,改革了管理体制,调动了工人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为公司的振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989年营业额达969亿美元。稳稳地坐住了美国汽车业的第二把交椅

(8):通 用 汽 车 公 司

汽车公司标志,图中“GM”是通用汽车公司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的简称,取自前两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

通用汽车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公司,年工业总产值达1000 多亿美元。其标志GM取自英文通用汽车两词的第一个字母。它是由威廉杜兰特于1908年9月在别克汽车公司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立于美国的汽车城底特律。现总部仍设在底特律。除生产销售汽车外,还涉足航空航天、电子通讯、工业自动化和金融等领域。从汽车产罧矗�霉�菊济拦��挡�康囊话胱笥遥��〗纬翟蛘0%左右。

通用汽车公司在美国最大五百家企业中居首位,在世界最大工业企业中位居第二。它在美国及世界各地雇员达80蛉耍�植荚谑澜缟0个国家和地区,通用家族每年的汽车总产量达900万辆。

通用汽车公司在美国本土共有六个轿车分部,分别为别克分部、奥兹莫比部、卡迪拉克部、雪佛莱部、旁蒂克部及GMC部,另外在世界各地还有不少分公司,其中通用欧洲公司最大,欧宝和弗克斯豪尔两家的汽车年产量已过百万。不久前,通用又收购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跑车研究生产部门英国的莲花汽车工程公司,使通用汽车家族再添实力。

通用汽车公司是美国最早实行股份制和专家集团管理的特大型企业之一。通用汽车公司生产的汽车,典型地表现了美国汽车豪华、宽大、内部舒适、速度快、储备功率大等特点。而且通用汽车公司尤其重视质量和新技术的采用。因而通用汽车公司的产品始终在用户心目中享有盛誉。

(9):奔 驰 汽 车 公 司

Mercedes-Benz

三叉星象征着征服陆、海、空的愿望。此标志是戴姆勒公司和奔驰公司合并后产生的。戴姆勒公司原商标是三个尖的星,而奔驰公司的商标是二重圆中存“奔驰”(BENZ)字样,两者合并后戴姆勒—奔驰公司的商标为单圆中的一颗三叉星。

奔驰汽车公司是世界上资格最老的厂家,以生产高质量、高性能的豪华汽车闻名于世。也是世界十大汽车公司之一。德国按销售额排为第一大汽车公司,按销售量则位居第二。它创立于1926年,创始人是被世人誉为“汽车之父”的卡尔·本茨和戈特利布·戴姆勒。

奔驰汽车公司的前身是1886年成立的奔驰汽车厂和戴姆勒汽车厂。1926年两厂合并为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简称奔驰汽车公司最初还被分为所谓的曼海姆版和斯图加特版,到了1936年产品统一命名为梅赛德斯-奔驰汽车。1945年,奔驰公司开始生产卡车,1946年又重新恢复了轿车生产,逐渐恢复了世界主要高档轿车生产厂商的地位。1989年,为了便于管理,公司改组成为戴姆勒-奔驰工业集团,其汽车部改称为梅赛德斯-奔驰汽车公司。

奔驰公司总部设在德国斯图加特,雇员总数为185万人。年产汽车60万辆。奔驰汽车公司经营风格始终如一,不追求汽车产量的扩大,而只追求生产出高质量、高性能和高级别汽车产品。在世界十大汽车公司中,奔驰公司产量最小,不足100万辆,但它的利润和销售额却名列前五名。奔驰的最低级别汽车售价也在1.5万美元以上,而豪华汽车则在10万美元以上,中间车型也在4万美元左右。除了高档豪华轿车外,奔驰公司还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客车和重型载重汽车的生产厂家。奔驰的载重汽车和专用汽车、大客车品种繁多。仅载重汽车就有l10多种基本型。奔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重型车生产厂家,其全轮驱动3850AS载重汽车最大功率可达368千瓦,拖载能力达220吨。1984年奔驰公司投放市场的65吨至l1吨新型载重汽车,采用空气制动、伺服转向器和电子防刹车抱死装置等新技术,使各大载重汽车公司为之震动

福特金牛座原装减震器是美国的蒙诺。

减震器品牌简介

天纳克(蒙诺)汽车减振器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天纳克在中国最早投资的合资企业。合资双方分别是世界著名的减振器制造商——美国天纳克汽车工业有限公司(65%)和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35%)。

公司注册资本1162万美元,美方控股。作为天纳克全球网络的一部分,能充分享受天纳克全球的技术积累经验和国际领先的设计理念,加之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天纳克汽车减振器有限公司完全能保证为世界上任何一家主机客户提供其所需要的高品质汽车减振器。

天纳克汽车减振器有限公司位于北京市通州区通州工业开发区梧桐路,厂区占地面积共30774m2。 建筑面积14000 m2。经历十多年的发展,公司目前现已经具备了700万支减振器的产能。

随着自身的发展壮大,天纳克汽车减振器有限公司和一汽大众、上海通用、长安福特、武汉神龙、北京现代、江铃汽车、昌河铃木等国内主要整车 厂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为奥迪C6、EII 新君威、林荫大道、福克斯、马自达3、沃尔沃S40、标志307、全顺、大捷龙等畅销车型配套高品质的减振器产品。

为更好的服务主机客户,天纳克汽车减振器有限公司在长春,上海,武汉,重庆,景德镇等地建立了自己中转库,保证了方便快捷的物流服务。

-天纳克(北京)汽车减振器有限公司

2020年6月25号买的车,到现在快三个月了,跑了3000多公里,油耗74左右吧,说说三个月以来这辆车给我的感受吧!

1外观:我心目中15万以下的车颜值方面icon排二,大家可以猜猜我心目中的第一是谁!结尾告诉大家。

他外观给人带来的科技感并非所有人都能接受,我们单位有一个同事刚开始对它的评价是说这辆车有点憨,当时我没有反驳,因为人家开的是ux,可是后来他见的多了,就说这辆车其实也挺耐看的!

我个人觉颜值方面没真没的说,霸气侧漏有木有,而且去4S店的时候,可以明显感觉到,不管来的人是不是买这辆车,都要在这辆车周围徘徊很长时间。

2内饰:如果在我心目中15万以下的车,icon外观排第二,那么内饰绝对排第一,满满的科技感,双液晶屏,代表无限的字形结构,还有语音控制系统,电动座椅调节,夜晚的氛围灯等等,真的有种坐上豪车的感觉

而且后排的空间也足够大,特别是头部空间,我18的个子丝毫没有压抑感。

3安全性:紧急制动装置很灵,有一次因为拨电话的时候没有注意前方有车辆变道过来,险些追尾,结果制动装置启动,躲过一劫(PS:真实发生),所以继承了沃尔沃的安全性能还是挺顶用的。

4隔音效果:怎么说呢,我说了肯定有人觉得我扯蛋,我们单位有位极光车主,15年的,每天停我旁边恶心我(因为icon确实有点像极光),但隔音效果是真不如icon。

5驾驶感受:有人说三缸车抖,那咱们三年后见,反正开了三个月还没感觉到任何抖动,当然你非要把机盖打开把脸贴上去感受抖动那当我没说。

说说我认为icon为数不多的缺点吧,不然真有人觉得我收钱了!(天地良心,我就是个普通的icon车主。)(你们可以把刀放下了吧!)

三缸目前来说虽然没有任何槽点,但确实有些人接受不了,为啥不出四缸呢?个人认为出了四缸绝对大卖。

略微有点费油,隔壁ux20L可比icon15T省多了,也许这就是涡轮增压和自然吸气的区别吧。

缺点说了点无关紧要的[尴尬],因为才开三个月真没发现啥大毛病,唯一缺点可能就是这个内饰不好打理吧!(我真不是托!!!)

说了这么多,揭晓刚开始的答案吧,15W以下外观还是觉得unit排第一,只不过他的内饰真的有点稀碎,尤其后排浓浓的廉价感,综合对比下还是选择了icon。

目前我开过的车,五菱宏光S,哈弗H7,帕萨特14 T,GL8ES,福特金牛座,标志3008,ux,沃尔沃S90,下次说说它们和icon的对比吧。嗯!

截止2021年,福特公司旗下有福特、林肯、水星三个品牌。早年的福特拥有八大著名的汽车品牌,福特、林肯、水星、沃尔沃、路虎和捷豹、马自达、阿斯顿马丁。其中阿斯顿马丁、路虎、捷豹和沃尔沃已经被卖出已经不属于福特品牌。

1、林肯

自1939年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以来,由于林肯车杰出的性能、典雅的造型和无与伦比的舒适一直被白宫选为总统专车。它最"出名"的一款车是肯尼迪总统乘用的检阅车。林肯品牌著名的产品有:MKC、MKZ、"大陆"(Continental)、"马克八世(MarkⅧ)、"城市"(TownCar)和"领航员" (Navigator)等在中国使用的林肯轿车多为"城市"系列。

2、水星

20世纪30年代中期,福特汽车的管理层意识到在经济型的福特车和豪华的林肯车之间仍存在市场机会,于是在1935年开发出了水星品牌,进军中档车市场,1938年10月正式推出水星产品。2010年6月3日,美国汽车制造商福特正式宣布,由于市场需求不断减小,将停止生产水星品牌汽车。

3、福特

福特汽车在美国汽车市场连续七十五年保持销售量第二名,仅次于通用汽车,2007年才因油价高涨,大型SUV休旅车与卡车销量减少,被丰田汽车超越,成为美国市场销售量第三名。

福特315晚会曝光

2021年3月15日,据央视“3·15”晚会曝光,多名福特车主遇到了变速箱进水生锈导致故障的问题。经调查发现,出问题车辆搭载的都是福特杆式双离合变速箱,该变速箱存在设计缺陷。但各地的福特汽车4S店却统一把责任推到了车主身上,让不明真相的车主去花冤枉高价钱进行更换。

长安福特随后发表声明称对给消费者造成的困扰深感抱歉,将对存在此问题的变速器提供免费维修。

-福特

我是从事某高端品牌销售负责人13年经历,来回答您这个问题。

1沃尔沃品牌的号召力在中国远远比不上BBA,这个与宣传有关,产品的定位有很大的缺陷,一个总是让自己觉得“非常安全”的营销理念,已经越来越不能够满足现在人们的精神需求。

2豪华品牌BBA的国产车型已经把持住口碑和市场了,德国的“三架马车”在产品的推出总是相互交替前行,他们是相互竞争,又是相互携手前行。比如,A8L、奔驰S级、宝马7系,绝对不会在同一个时期上市,总是会在相隔一年左右的时间相互推出,大家总是相互保护好自己的市场份额,而不失去自己产品地位。

3豪华BBA之间的产品的对应化设计,您推出3系,我就有A4L,他还有C级,这样把消费者都牢牢的把握在这几个阵容里,不管最后买谁,“肉都是烂在锅里”。

4沃尔沃产品线短,车型变化严重不足,不如大众那样一台EA888出二十几个车型;同时产品细分化非常精细,从D/C/B/A/S等等,这样无缝化覆盖了所有的消费群体。其实,这也得力于强大的研发与生产平台。

5其实最近几年以来,受到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每个品牌都想要获取最大的市场份额,BBA的策略就是多元化产品线开发,特别是在保证D/B/C级的份额情况,主力加大了对A级的开发,比如:A3/Q2/Q3/1系/奔驰A等等,这些产品严重的抢占了中低端品牌的市场份额,同时从数据来看,BBA不仅增加了自己销量数据,也提升了消费者的识别感,这也是沃尔沃严重不足的表现之一。

6沃尔沃同样也受到吉利的影响,吉利虽然在国内是非常优秀的企业,但是品牌形象来看,还是有一部分消费者是不能认同的。特别上了豪华品牌这个阵容,车子的内涵已经是需要有”面子“,为自己的企业与个人能够赋能。

7沃尔沃的内部管理与BBA有着很大的差距,吉利虽然在国内还非常优秀,但是与BBA的管理来讲,有着天壤之别,市场营销、过程管理、质量管理等等方面都是严格不足的。

8对于消费者而言,销量上不去,就会导致4S店覆盖率不足,保养费用高等等问题,企业销量上不去,只有被动降价,导致消费者购买之后的保值率严重不足,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综合以上所有问题导致了沃尔沃现在是一个非常”鸡肋“的地步,上不去,下不来!当然,沃尔沃也是有自己非常鲜明而优秀的特点!既然存在,就有他的道理!但是与BBA来讲,确实还有一段较长的路需要行走,希望这个品牌也越来越好!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我也想问为什么。

沃尔沃为人类安全做出的贡献,据我了解没有车企能超越。

思想境界超高。三点式安全带技术免费开放无偿使用,安全中心数据免费使用。

安全理念超前。城市安全系统,硼钢笼式车身,车内环保材料(呼吸道安全)。

这都是花钱堆出来的,这是什么境界!不支持这种车企发展是什么情况?不买这种车是什么心态?

缺点我也不确定。有人说油耗高,零整比高,也有人说是国产了啥的咋滴咋滴。

我只了解这么多,不一定特别准确,有的车企可能做的更好,也可能别人玩儿剩下的[抠鼻]

我有钱我就买沃尔沃,外观漂亮,安全环保,就是维修配件贵,不过现在基本上都是走保险,反正我挺喜欢的!

产品力不足

沃尔沃s60是非常经典的中型车,竞品车型是宝马3系,奥迪A4L和奔驰C级,多年来竞品车型一直在更新换代,一直在随着 汽车 市场流行元素的变化而更新,但是沃尔沃s60这款经典的座舱内饰从14款一直坚持到19款,在最新的20款车型上,刚刚使用全新的家族内饰设计,这很好的说明了沃尔沃产品力,更新换代,非常缺乏优势。

第二品牌力有限

沃尔沃近几年的品牌力有限,相比主流的奔驰,宝马和奥迪豪华品牌,并没有什么明显的优势,从车型的价格水平可以很好的看出,沃尔沃XC90定位为中大型豪华SUV,竞品车型是宝马X5,但是最终的落地价格要比宝马x5低15万左右,这也是受品牌力的影响。

第三车型保值率低

沃尔沃s90定位为中大型豪华轿车,竞品车型是宝马5系,车型的优惠力度非常大,入门车型优惠完在30万左右,落地在35万左右,但是三年以内的准新车基本在25万左右,车型的保值率非常低。

总结:沃尔沃车型的销量并不是很理想,主要有品牌力,产品力和保值率三个因素造成,形成了一定的连锁反应,导致车型的销量并不是很突出。

那么多车企,除非只有它一家还差不多,中国消费者,相同质量看价格,同级别的有,金牛座,奔驰,宝马,林肯,奥迪4L,大众,丰田,本田,有的情愿再加点钱提捷豹;第二相同价格比质量,在这些车里边,说实在,以上这些车都做的不错,各有各的优势,当然,不能说哪个车就完美,不可能,或多或少都有些瑕疵。提车,最大的是选择安全,安全系数再高,往岩上下去,怕你会飞!老是开去撞物,怕你是钢材!其次是油耗,既然能买这些车,我想就不要在乎油耗啦,第三是售后服务问题,大众化的车一般服务都还是不错,只是像奔驰这年吧,有点欺负中国人外,其他负面信号还是少。

沃尔沃品牌被营销坏了,早些年沃尔沃 汽车 在国内叫富豪,而且不是一般人开的车,就像奢侈品,后来品牌营销策略,被福特玩坏了,所以影响效率,品牌溢价不够,导致的方方面面

不适合大众消费的车就去满足小众吧

2019年沃尔沃在全球共售出了705452辆,同比增长98%,沃尔沃也正式首次迈近了70万辆大关。

国内市场方面,全年累计销量则为154961辆,也有着187%的同比增长。其中沃尔沃XC60、S90、XC90都凭借着超20%的增长幅度成为品牌销量的绝对主力。

和自己对比,沃尔沃无疑是进步的,但对比其他豪华品牌,沃尔沃的进步还不够。不但与一线豪华品牌存在比较大的差距,二线品牌凯迪拉克、雷克萨斯也把沃尔沃抛在了后面。

造成此现象背后有以下多方面原因:

最早进入我国的豪华品牌是俗称BBA的宝马、奔驰、奥迪,BBA在国人心目中已经成了豪车的代名词,而且根深蒂固,很长一段时间,大部分人心目中,开BBA才是豪车,其他豪车品牌想要改变这种印象并不容易,因此后期便出现了凯迪拉克、雷克萨斯、英菲尼迪等二线豪华品牌。

沃尔沃打着安全标签,在 汽车 安全领域的贡献让他觉得自己也有在中国市场跟BBA一争高下的资本。因此沃尔沃在当初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定位是与BBA一样,作为一线品牌。

但实际结果,让沃尔沃知道要与BBA分一杯羹是难度很大的事情,当时懂车的人不多,知名度的欠缺,开沃尔沃在大街上可能大部分人都不认识这是什么品牌,再豪华也只能自己知道,能知道沃尔沃安全标签的更是少数中的少数,而且安全也不等于豪车,BBA难道就不安全。

那种品牌力的 历史 积累已经定性,不过当沃尔沃明白这一点并不得不退居二线品牌的时候发觉其实又有点晚了,二线豪车市场也已经是一片红海,而且当凯迪拉克、捷豹都在大幅降价的时候,沃尔沃还抱着之前一线品牌的价格线,随着时间的过去,沃尔沃意识到这一点,可是第二次晚了,这个时候发现不但无法撼动大哥的地位,连应付大哥身边的小弟也非常吃力。

因此沃尔沃对中国市场的定位前瞻性认识是不太足够的,而且定价策略和营销推广都做得不够,作为豪车,该高调时就应该高调,但退居二线品牌后沃尔沃又变得沉寂了下来,好像变成了一个有点谦虚低调的老实富豪,反正我安全,就让大家慢慢认识我吧。

另外总是让自己觉得“非常安全”的营销理念,已经越来越不能够满足现在人们的心理和精神需求,变得有点苍白和单一,这种营销思路,导致了自己在与一二线豪车品牌竞争时始终处于被动位置。

后来被吉利收购了,虽然是独立运营管理,但消费者可不会分得那么仔细,这导致之前不认识沃尔沃的人混淆为吉利的一款自主品牌,有点拉低档次的味道。因此沃尔沃在中国销量不佳有多方面的市场原因。

另一方面,沃尔沃保养维保成本贵,而且4S店和售后网点少,买车不容易,维保也难,而且虽然部分车型已经国产,但配件还是依赖进口,要更换的话往往要等上一段时间,而且配件价格昂贵,俗话说只有修车的时候才知道沃尔沃是一辆豪车,而BBA的网店早已遍布,就算出保了或者在第三方维修保养相对更容易,维保成本甚至比沃尔沃还要低。

沃尔沃的产品线短,车型缺乏变化,市场覆盖面狭窄,相反BBA都是多元化产品线策略,车型细分得非常精细,覆盖所有消费对象。

销量上不去,只有被动降价,就拿沃尔沃三大销售主力车系来说,沃尔沃XC60普遍优惠超过6万元,沃尔沃S90最大优惠超过了10万元,沃尔沃XC90优惠幅度更是一度超过13万元。

凭借着远低于同级的售价来刺激销量,但销量短期是上去了,但直接导致消费者购买之后的保值率严重不足,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同时进一步拉低品牌价值。

根据19年沃尔沃公布的销售数据,上述三款沃尔沃销售主力车型加起的总销量就已经达到了123万辆,全年累计销量则为154961辆,占了总销量近80%。

换言之,沃尔沃剩下那20%的其他车系,其市场表现就十分不堪了,更重要的是,其中还包括了沃尔沃近年来寄予厚望的两款新车——S60和XC40。

这也说明,沃尔沃仍然是靠几款老牌车型在支撑场面,无法找到新的增长点。而老牌车型的不断降价导致新老车型价格区间接近重叠,优惠后的XC60已经几乎与XC40的售价重叠,又成为另一个恶性循环。

总结: 沃尔沃现在不但是销量上不去的问题,其整个市场运营逻辑并不通畅,存在诸多矛盾。沃尔沃要考虑的不只是如何增加销量,而是应该全面考虑如何持续增加销量,更重要的是尽快确认新的增长点。在增加销量的同时增强自己的品牌力和知名度,毕竟不久之后的车市,“以价换量”的销售策略作用将会越来越弱。

因为车在大部分国人眼中的面子属性很重,而volvo品牌装逼感明显比不过BBA

沃尔沃销量上不去的主要原因:

1、主要是沃尔沃进入中国市场较晚,国人对沃尔沃了解的太少。

2、对沃尔沃的安全性能的认识,国人还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

3、对沃尔沃的设计风格还没有得到完全认可。

4、对沃尔沃的质量,特别是材料材质,还没有充分认识。沃尔沃的材料材质在与同级别豪华品牌车辆相比,属于超一流水平。

5、至于安全性能、安全配置在同级别豪华品牌车辆中属第一(不是之一),环保性能是超一流水平。其它性能,如发动机性能、操控性能、底盘、 科技 含量、舒适性能等等与同级别豪华品牌车辆相比,处于同一水平,各有千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10075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2
下一篇2023-09-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