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静思人物介绍

贾静思人物介绍,第1张

贾静思

贾静思,1985年出生于沈阳,声乐演员、中央民族乐团青年女高音演员,2007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师从于声乐教育家马秋华教授,个人新专辑有《静思》。

曾在大型民族音乐剧《花儿与少年》和大型苗族歌舞剧《仰欧桑》中担任女主角。

中文名:贾静思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满族

身高:166cm

体重:46kg

出生地:沈阳

出生日期:1985年

职业:高音歌唱家、声乐演员

毕业院校: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

代表作品:《静思》、《芦花》、《和谐中国》

性别:女

早年经历

贾静思,1985年出生在沈阳一个艺术世家,受父母的熏陶从小就喜爱音乐。15岁考入辽宁省艺术学校开始正规学习民族声乐,2003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本科,师从于声乐教育家、歌唱家马秋华教授。2005年5月也就是贾静思大学二年级的时候他被选中随北京市文化局赴日本参加2005年日本爱知县世界博览会中国馆开幕大型文艺演出。自此,她的歌唱生涯正式开启。

演艺经历

毕业后考入中央民族乐团,担任声乐演员。在团期间担任了独唱,重唱,合唱等工作。随团歌队在北京及各大省市参加演出30余场。随乐队演出10余场。

2005年2006年两次代表中国音乐学院参加中央电视台文艺晚会。

2005年10月,贾静思收到广西电视台邀请,参与录制了广西电视台《唱山歌》栏目东北民歌专场。演唱了东北民歌《梅花开得好》《红叶恋》。

2006年7月,获得由文化部和中国青少年文化艺术促进会举办的蒲公英2006年优秀艺术新人选拔活动青年组民族唱法金奖。

2007年6月,尚未毕业还是个大学生的贾静思受邀参与了第十三届上海电视节“群星耀东方”歌会的演出,演唱上海电视节主题曲《彩虹世界》。

2007年8月,受文化部的委派代表中国参加在乌滋别克斯坦举办的第六届“东方旋律”国际音乐节荣获三等奖。

2008年,参加黄山市建市20周年文艺演出担任独唱。

2008年,北京市大学生风筝节开幕式演出担任独唱。

2009年,出演了大型音乐剧《花儿与少年》担任女二号马莲花。

2009年6月,音乐剧《花儿与少年》在京选拔女主角马莲花的扮演者,贾静思原本为陪伴同事前往,因在现场一展歌喉,而因过人实力意外被选中,扮演剧中主演马莲花。与谭维维,孙学翔共同合作,进行了全国巡演。

2013年,出演中央民族乐团和黔东南歌舞团共同创作的大型苗族歌舞剧《仰欧桑》来到中央民族乐团选角,经过层层角逐,贾静思终获青睐,出演女主角彩云。

主要作品

音乐作品

剧品作品

获奖记录

社会活动

2015年12月27日中央民族乐团《国风绕梁》音乐会(乌苏市义演专场),演唱《可爱的一朵玫瑰花》。

2010年中央民族乐团赴重庆“三下乡”演出,在重庆市万州区演出时,发高烧一边打点滴一边准备演出。“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舞台上的贾静思面带微笑,歌声清脆,没人看得出来,她其实是在咬着牙坚持。

2007年6月上海电视节的大型歌会上,她被邀请与任贤奇等明星一同演唱晚会的主题曲。

人物评价

贾静思人美歌甜心善,有粉丝追捧她为“小贾静雯(blog)”。

年少成名,在事业发展黄金时期却选择隐退,为爱放弃一切,甘心相夫教子。人到而立,却卷土重来,甘心一切重新来过,只为心中的音乐梦。外人看来的风起云涌,在他这儿却是一片云淡风轻,顺其自然做到了毕淑敏笔下最是聪慧女子。

1、中国广播民族乐团

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是由1953年创立的原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和1949年创立的原中国**乐团民族乐团重组整合而成的大型民族交响乐团。

是中国广播艺术团所属**交响乐团、广播说唱团、广播合唱团、广播电声乐团及广播民族乐团五个分团之一。

2、上海民族乐团

上海民族乐团成立于一九五二年,是上海大剧院直属的民族乐团。乐团拥有一支八十人的大型乐队,并设有作曲指挥、独奏、独唱三个艺术家小组。乐团训练有素、配合默契和演奏精湛著称。

经常上演气势宏大的民族管弦乐合奏以及江南丝竹、广东音乐、弹拨合奏等富有特色的中小型节目。乐团创作活跃。积累了丰富的曲目,许多做品曾在"上海之春"、"上海艺术节"中获奖,并流传到海外。

3、中央民族乐团

中央民族乐团是文化部直属的国家级艺术院团,由大型民族管弦乐队、民族合唱队、音乐创作中心等部门组成。 

乐团成立于1960年,第一任团长为前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著名作曲家李焕之,现任团长为首席琵琶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员赵聪。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江湖虽大,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却是统一:讲究地位。位高几等,敬意便多几分。我也许不知道你姓甚名谁,但只要确认你是八袋长老,见了面一定也是要上前拱个手的。

乐团也是同样。动辄就是上百人的编制,个中声部若干,谁是主?谁是次?谁是焦点?谁是龙套?

准备好小板凳,我来带你看个明白。

-1-

乐团演奏的每一首乐曲都需要各个声部的协同配合,而这其中,我们可以按照所奏音乐的性质划分为旋律型和伴奏型。

顾名思义,旋律型是主角、是红花,而伴奏型是配角、是绿叶。所以,在乐团中,一个声部的地位可以这样来定义: 所演奏的音乐中,旋律型占比越高,则地位越高,反之亦然。

由此,我们可以把旋律型音乐占比高的称之为旋律型声部,将伴奏型音乐占比高的叫做伴奏型声部。

旋律型声部作为主角,常常都是演出中瞩目的焦点。然而,任何一项优势一定意味着同时也是劣势。越是容易出彩的,就越容易出错。因为万众瞩目之下,每一个细节都会被放大。

与之相反,伴奏型声部作为配角,往往都相对不太起眼。但是,每一个闪亮的主角背后,一定都有功力深厚的配角,就如同叶子越是鲜绿,才越衬得花红得耀眼。

然而,在主角灿烂的光芒之下,很多人都忽视了配角的价值。更不曾意识到,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配角的伴奏都要比主角的旋律更吃功夫。

正是因为不是旋律,所以伴奏音乐中多了很多不太动听的,甚至单独听来很诡异的音。对于很多乐器,譬如弦乐器来说,光是找音就已经足够有难度了,更别提流畅地演奏。

还有节奏,如果说旋律在节奏上大多是连贯的话,那么,伴奏则很可能都是后半拍,甚至是附点后面的音符等等边角料。

所以,伴奏型声部需要有更加深厚的乐理基础,才能够做到在旋律正儿八经的捣乱中不偏不倚,演奏到位。

而且,比乐理基础、演奏技巧更难得的,是有伴奏的意识。十几年乐团排练生涯教会我,没有哪一个乐器是永远只演奏旋律的,一定有你伴奏的时候。

所谓伴奏意识,就是不抢戏、甘当绿叶。这时候,你不是主角,所以演奏声音要配合旋律的要求,可能要轻、更可能要弱,还要把自己隐藏于旋律之下。

这并不是一件易事。因为每个人都乐意亮相的是自己,都挤破了头想要当主角。假如你知道自己注定会是分母,那么你还愿意当吗?

我猜很多人的答案可能会是否定的。

-2-

以民族乐团为例(事实是交响乐团、管乐团、键盘乐团我只是旁观者,没有真切的体验,所以话不乱说),一个完整编制的乐团可以划分为弦乐、弹拨、吹管、低音和打击五大声部。

这五大声部之间,只有低音声部相对更偏伴奏型。因为民族乐团的编制是从西洋交响乐团演化而来,而民族乐器中又缺乏低音类的乐器,因此引入大提琴、低音提琴来合并充当低音声部。由于民族乐团本身有自己的弦乐声部,所以,绝大多数情况下,旋律都交给了它们,低音声部故而退化成为了伴奏型声部。

其他四大声部会根据乐曲的不同互为旋律和伴奏,地位不分高低。真正的地位差异,体现在大声部内的子声部之间。

第一,弦乐声部,下设高胡、二胡、中胡三个子声部。 从乐器的角度来说,区别主要在于音域,对应高、中、低音。从旋律型占比来说,则三个子声部比重依次减少,地位随之降低。

第二,弹拨声部,下设琵琶、柳琴、扬琴、古筝、中阮、大阮六个子声部。

弹拨声部是民族乐团中最具特色的声部,因为乐器式样丰富多彩,而且个顶个的都是极具特色,远非西洋弹拨乐器可以比拟。

其中的琵琶、古筝早已是家喻户晓,不必多谈。就连中阮这样相对冷门的乐器,也因为近年来得益于冯满天在《出彩中国人》中的亮相而开始名声鹊起了。

六大子声部中,琵琶、柳琴、古筝相对是旋律型声部,而扬琴、中阮、大阮则更偏重为伴奏型声部。

第三,吹管声部,下设笛子、笙、唢呐三个子声部。

这三个子声部之间势均力敌,而各自还有细分:

笛子:梆笛、曲笛、新笛;

笙:高音笙、中音笙、低音笙;

唢呐:高音唢呐、中音唢呐、低音唢呐。

以上各类中的细分,旋律型占比依次减少,地位顺次降低。

第四,打击声部。 民族乐团的打击声部,也是一大亮点。

一是包罗万象,种类繁多到令人发指的地步。传统到编钟,西洋到定音鼓;大到云锣,小到小镲;正常到大鼓,奇葩到弹簧扣。即便老司机如我,也已经在排练中屡次因为打击乐器的名目而惊掉下巴了。

二是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分化趋势。定音鼓是常设主角,雷打不动的打击之王。排鼓、镲、锣等乐器处于二号位置,地位次之。根据曲目不同,出镜几率有所震荡调整,但大体在一个水平之上。其余像板鼓、三角铁等,属于龙套型乐器,不定期出现,定期消失。

-3-

好了,科普完毕。最后,奉献彩蛋一枚:

吐槽作为全民热爱的一种娱乐方式,在乐团之中一样屡见不鲜。乐团内部的吐槽常常都带有浓郁的声部特点,大致来说是酱婶儿的:

弦乐:我们真是命苦,每个曲子都差不多从头忙到尾。同样时间排练,打击的一直在休息,偶尔敲一下,我们恨不得倒过来,真是没天理。

弹拨:我们四根弦,比弦乐多一倍,一样差不多从头弹到尾,最忙活的是我们好么?别抢!

吹管:一样的演奏,凭什么弦乐和弹拨动不动就6个人、8个人的,我们只有俩?命苦。

打击:谁说我们闲来着?我们很忙好么,忙着数小节呢!不然你进错了一次试试,看指挥会不会骂你?人多的当然不会懂,反正你们错一下也听不太出来。

低音:你们吵,我就看看。因为我身在民乐,心在交响…

好吧,科普过后,以上吐槽你能看懂多少?

有任何不懂的,欢迎留言来告诉我哦,说不定你的问题,我会用文章来答你。

我是芊芊,一枚立志用接地气儿的语言说音乐的女纸。我举手保证,所有内容皆取材自真实生活经历,绝不百度。

如喜欢,欢迎围观我的专题“ 漫谈音乐 ”,来看更多有趣、有料的音乐事儿。

广州小云雀民乐团很好很优秀。

1、小云雀民族乐团成立于2016年,由越秀区委宣传部、越秀区教育局主办,广州市越秀区少年宫组建并管理的一支少年民族乐团,旨在振兴民族音乐,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

2、小云雀民族乐团曾荣获:2021年越秀区中小学生器乐演奏比赛活动少年宫组一等奖;2020年“广东省中小学广东音乐交流展示活动”小学乙组一等奖;2020年第五届“羊城学校美育节”广州市中小学生器乐比赛民乐少年宫组一等奖;2020年越秀区中小学生器乐演奏比赛活动中学民乐类别一等奖;2019年荣获“广东省第六届中国民族器乐大赛”业余组·民族管弦乐团合奏双金奖。

晋江市青少年民族乐团招募

晋江市青少年民族乐团面向全市有民族音乐基础的中小学生进行招生,将通过专业的器乐教学、系统的训练方式、丰富的舞台实践,为广大青少年提供成长型的民乐学习平台。

晋江市青少年民族乐团期待有才华的你!

一、_报名须知_

歌词滚动丨移出+展开动画

1、报名乐手需要填写报名表且提供本人演奏视频。

2、将报名表及演奏视频发至邮箱:1091335464@qqcom

3、报名截止时间:2022年11月20日

申请表下载:点击下载。

4、咨询电话:15880160583王老师

注:1、视频和报名表需要一次性发送,视频需要备注乐手姓名。

2、面试及录取通知将以短信形式发送,请注意接收。

二、排练安排

1、排练时间

周六16:30--18:00

2、排练地点

晋江文化中心一楼民乐排练厅

三、招募条件

歌词滚动丨移出+展开动画

1、热爱民族音乐,热爱表演。

2、年龄9周岁-14周岁。报考低音提琴、大阮的学生年龄可放宽到16周岁。

3、能够按时参加排练及演出,对本专业有不懈进取的精神。服从乐团安排,有乐团经验者优先。

4、艺术考级获得五级以上证书者,或参加过市级以上独奏比赛的获奖者,优先考虑。

5、小件乐器需自备,乐器的音质需要达到乐团的基本要求。个别大件乐器由乐团免费提供使用。

6、坚持每周主动参加排练及每场演出,请假需按照请假制度执行,无故旷课达三次将取消参加乐团资格。

四、_招募专业_

歌词滚动丨移出+展开动画

拉弦类:

二胡、中胡

低音组:

大提琴、低音提琴

吹管类:

唢呐、笙、竹笛

弹拨类:

扬琴、古筝琵琶、中阮、大阮、小阮、柳琴

打击乐:

6人

注:服从调剂者优先

1、民族管弦乐队包括:拉弦乐器组、弹拨乐器组、吹管乐器组、打击乐器组。

2、拉弦乐器组:高胡、二胡、中胡、革胡、倍革胡。

3、弹拨乐器组:柳琴、扬琴、琵琶、中阮、大阮、三弦、筝。

4、吹管乐器组:曲笛、梆笛、新笛、唢呐(高音、中音、低音) 笙(高音、中音、低音)。

5、打击乐器组:堂鼓、排鼓、碰铃、锣、云锣、吊镲木鱼。

6、民族管弦乐队是上世纪20年代,在中西文化交流下产生的,综合了传统丝竹乐队和吹打乐队,在部分程度上模仿了西方交响乐队的编制,我国大型民族管弦乐队有中央民族乐团、中央广播民乐团、上海民族乐团以及部分省市的大型民乐团等。

7、我国的民族乐器就有两百多种,不过缺少低音乐器,所以比较常见的做法是使用西洋乐器中的低音提琴作为补偿,也有使用大提琴的。

民乐团,是中国近代发展出的一种以中国民族乐器为基础,再学习西方交响乐团的编制而成立乐队类型。民国初年因民国政府提倡,亦称国乐团。在中国内地,又称为民乐团或民族乐团。在香港称为中乐团,在新加坡,又称为华乐团,亦有人认为更准确的名称是现代中华管弦乐团(英语:Modern Chinese Orchestra),以显示和中国传统合奏的区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16614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20
下一篇2024-04-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