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斯特罗姆的散文诗:特朗斯特罗姆

特朗斯特罗姆的散文诗:特朗斯特罗姆,第1张

  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获得了2011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这是诗歌的光荣。这位已届八十高龄的诗人,被称为“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师”,其实,属于什么“主义”,似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所具备的独特的诗歌个性。对特氏来说。他甚至不愿意为一种定型化的艺术个性,即风格所固定,总是在追求着变化、突破与创新。他说:“不要成为自己的学舌者”“求新,应该是作者的第一要求”。他的早期诗多以意象、隐喻表现内心世界,形象丰满,感觉新颖,后期诗则更见深刻,对现实世界的观察体验细致入微,细节描写、叙事因素有所加强。或许正是由于这一转化,他的后期作品中,散文诗的比重明显增多。相应地语言节奏上更加自由大度了。

从李笠先生翻译的他的“诗全集”中,我读到的散文诗有20余章。这些散文诗在写法和样式上,和我们常见的(特别是中国当下流行的)不太一样,读后有耳目一新之感,读一读,可以起到开阔视野的效应。我选出其中两章,作一些简略的介绍。

《林间空地》是写大自然的,诗人以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呈现出这一块“迷路时才能找到的空地”,也就是说,人迹罕至。通篇都在“叙述”。而叙述,是不少散文诗作者颇感头痛的一件“差事”。我以为,特氏在此诗中的“叙述”,看似平实,其实几乎每一句都藏着机锋,很是耐人寻味。“空地被自我窒息的森林裹着”,以“自我窒息”状写森林,实在太恰切了。“地上,影子哺乳着影子”,影子们相互角逐,一种寂寞的动感隐约可见,而“哺乳”二字用得何等新颖而出色!对于此处,过往年代人们留下的无从稽考的遗迹,他写道:“谁在此生活过没人能回答”,然后是:“只有档案永远青春不朽”,这是一句有着反讽意味的语言。而“吉普赛人能记,会写的人能忘。记录,遗忘”,更具有一种十分深沉的,对于世事迷离、惘然若失的感慨系之,却全出于冷隽的笔墨,便是功力不凡的所在了。

诗写到此,均属于“有我”之境,在陈述着诗人的见闻和所思。末一段“我”似已隐去,“哼着歌曲的电线杆子上坐着一只晒太阳的甲虫,翅膀收在闪光的盾牌后,精巧,像专家包打的降落伞”。诗人将“森林间空地”还给了大自然的无人之境,让给了那一只晒太阳的甲虫,便有一点“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味,让人领悟到大自然那种自在的无比丰润的生机,使全诗的意境,获得了升华。

《对一封信的回答》便是写“人事”了。一封早已“过时”的旧信,如此而已,有什么可写的呢诗人在叙事。其实所有的细节均关涉着他心情的激荡,所有的叙述都是在抒情。请注意:“房子有五扇窗户”,四扇明亮,惟独第五扇,“面对黑色的天空、雷电和暴风雨”,这是什么意思呢超现实,幻觉,神秘感,诗人惯用的技巧直逼内心:“我站在第五扇窗前。那封信。”诗人想的什么,还需要“表白”吗这便是诗、散文诗的奥妙所在了。

“星期二和星期三之间的深渊”是对时间的一种反向性的夸张,为的是突出“二十六年却转瞬即逝”的这种感叹。经过了这一“过渡”之后,诗人的思路自然转向了必然的归宿:“这封信回复了吗”“我记不得了”,诗人为了说明时间的久远,仅仅以“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这样的交代,是难以满足“诗性”要求的,那不过是一句散文的,甚至是“报道性”的语言。诗人用了从大海、心脏。以至“八月之夜湖地上的蟾蜍”这样新奇的意象,来表达“未曾答复的信字字聚集在一起”这一“枯燥”的细节。如果仅止于此,诗仍然在“现实”的范畴以内,追求幻想、“醒着的梦”,和“揭示神秘”的超现实感的特朗斯特罗姆决不甘心于此,“有一天我将回答”,笔锋一转:“那时我已死去”,于是便步入了一个幻觉丛生的、莫须有的“那座都市”,展开了离奇的幻觉中的“消隐”。读他的散文诗,能否帮助我们在“局限”中洞开更多的想象空间、梦幻境界,和新鲜思绪呢我想,是可能的。

无声告白是外国文学,是美国作家的作品,《无声告白》是2015年8月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美]伍绮诗。《无声告白》是伍绮诗耗时六年写就的第一本长篇小说,故事编排精妙细致,文笔沉稳内敛,一经出版便广受好评,成为2014年度最具实力且众望所归的黑马。不仅跃升为《纽约时报》畅销书。

作者简介

伍绮诗(Celeste Ng)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和俄亥俄州长大,父母均为科学家的她,是香港移民第二代。在出版《无声告白》前,她已写作多年,小说及散文作品多见于各类文学期刊杂志。

《无声告白》是伍绮诗耗时六年写就的第一本长篇小说,故事编排精妙细致,文笔沉稳内敛,一经出版便广受好评,成为2014年度最具实力且众望所归的黑马,不仅跃升为《纽约时报》畅销书,还获得包括美国亚马逊网站在内的无数媒体评选出的2014年度最佳图书。

 外国具有哲理性的散文你看过哪些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外国哲理散文,欢迎参考阅读!

外国哲理散文1

 生活就像是在空中抛接五只球的游戏。这五个球分别是:工作、家庭、健康、友谊和精神。将五个球同时在空中抛接,这的确是一门艺术。不久你会发现:唯有工作是一个橡皮球,掉在地上还会弹起来;而其它四个球都是玻璃的,掉在地上便会留下疤痕、裂缝、或摔得粉碎。总之,不可能再恢复原样。所以我们要努力保持自己的平衡,才能把它们都在手里玩得转。

 那么该怎样去做呢?不要总把自己与别人比 较,这样就会愈看自己愈不值钱。如同你的指纹一样,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不要根据别人认为重要的东西来制订自己的追求目标,而应当努力去追求自己觉得最好的东西。

 不要以为最接近自己内心的东西与生俱来,不要以为像自来水那样随时予取予求。要如同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维护它们。失去它们,你就会变成只有心脏而没有心灵的行尸走肉。

 不要匆匆忙忙地过一生,以至于忘记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生命不是一场速度赛跑,而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的旅程。

 不要耽于昨天或明天而任凭今天从指间流走。每一天只过每一天的日子,你总会享受到所有的日子。生命不是以数量而是以质量来计算的。

 如果你还可以付出,就不该轻言放弃。直到你停止努力的那一刻,什么也没有真正结束。

 不要怕承认自己并不完美,我们就是那一根脆弱的细丝相互连在一起的。

 不要怕面对风险,我们都是在闯练中学会勇敢的。

 不要对自己说不可能找到爱情而就此永远关闭大门。得到爱情最快的方法是给予,失去爱情最快的方法是像对待硬币一样紧紧捂在口袋里,保持爱情最好的办法是给它插上自己的翅膀。

 不要忘记,一个人最大的感情需要是得到他人的理解。

 不要怕去学新的东西。知识没有重量,是可以随身携带的宝藏,没有人会被它压垮,而且知识愈多你的身心愈是矫健。

 昨天是历史,明天的谜语,而今天是礼物,所以在英语中我们把“今天”称之为“ Present ”。

外国哲理散文2

 书给人带来乐趣。但是,啃得太多,最后便兴味索然,还要损害身体,而快乐和健康却是我们最可宝贵的。倘若结果竟弄到有损身心的地步,那么我们就抛开书本吧。有人认为,从书上所得的弥补不了所失的,我是同意这点想法的。长期以来感到身体不适、健康欠佳的人到头来只好听从医生的吩咐,请大夫规定一定的生活方式,不复逾越;退隐的人也是如此,他对社交生活失去兴趣,乃至深感厌烦,他只得按理性的要求设计隐居生活,通过深思熟虑凭自己的见解好好地加以安排。他应当排除一切劳累困扰,不论它以何种形式呈现;他也应当摆脱有碍于身心宁静的世俗之欲,而选择最符合自己性情的生活之路。

 “各人都来学会自择其途。”

 无论主持家政、钻研学问、外出行猎或处理其他事务,都应当以不失其乐趣为限度。要注意不要超过这个极限,不然苦便会掺进乐中来。

 从事学习,处理事务是我们保持良好状态的需要,也是避免另一极端(即慵懒、怠惰)所引起的不适的必需;我们的用功、处事就只应以此为度。

 有些学科没有成效而且艰深难懂,那多半是为群氓而设的。就让那些媚俗的人探讨它们吧!我嘛,我只喜欢有趣而且易读的书本,它能调剂我的精神。我也喜欢那些给我带来慰藉、 教导我很好处理生死问题的书籍。

 “我默默漫步于幽林之中,思考那值得智者、哲人探究的问题。”

 智慧在我之上的人们,如果具有刚强的、充满活力的心灵,可以为自己安排纯精神上的休息生活。至于我,我只具备常人的心灵,我得借助肉体之乐来维持自己。年事已高,与我的想法相符的乐趣已离我而去。此刻我正培养和激发自己的欲望,使之能领受比较适合我这个年龄的欢乐。我们务须全力抓紧去享受生活的乐趣,消逝的岁月正将我们恋栈的欢乐逐一夺走。

外国哲理散文3

 复仇是一种野生的裁判。人类底天性越是向着它,法律就越应当耘除它。因为头一个罪恶不过是触犯了法律;可是报复这件罪恶的举动却把法律底位子夺了。无疑地,复了仇不过使一个人和他底仇人得平而已,但若置而不较,他就比他底仇人高出一等了;因为宽宥仇敌是君王底气概也。确信所罗门有言:“人有怨仇而不报是他底光荣”。过去的事情是已经过去了,并且是叫不回来了;明智的人留心现在和将来的事情已经够忙的了;所以那些劳劳于过去的事情的人简直是枉费心力而已。没有人是为了作恶而作恶的;而是为了要给自己取得利益、乐趣、或荣誉、或类此的事情的。

 因此为什么我要对着某人因为他爱自己胜于爱我而生气呢并且即令有人纯粹因为生性本恶而作了恶,那又怎么样也不过象荆棘一样;荆棘刺人抓人因为它们不会作别的事啊。复仇中最可原谅的一种就是为了报没有法律纠正的那一种仇的;可是在这种情形里那报仇的人也应当留神,他那报复的行为要没有法律惩罚才好;否则他底仇人仍然要占先的,因为二人之间吃亏底比例乃是二比一也。有些人在报仇底时节要对方知道这报复是从那里来的。这是比较地大量;因为报仇底痛快处似乎不在使对方受苦而在使对方悔罪也。那些卑劣狡猾的懦夫则有如暗中的飞箭。科斯谟斯,佛罗棱司底大公,曾有句锋锐的话是说无义和忘恩的朋友的。他底意思好象这些罪过是不可恕似的,他说:“你可以在圣书中读到基督教我们饶恕我们底敌人的话,可是你永远读不到有教我们饶恕我们底朋友的话”。

 然而约伯底精神则调高一格。他说:“难道我们从上帝手中只要好的而不要坏的么”以此例推于朋友,亦当如斯。的确,一个人要是念念不忘复仇,他就是把自己底伤口常使其如新,这伤口若不是这人老在思想报复,是会痊愈的。公仇底报复多半是结局较佳的:例如为凯撒之死,为破提拿克斯之死,为法兰西王亨利第三之死以及许多类此的复仇事件是也。然而在私仇底报复上则不如斯。反之,衔怨深而喜报复的人所度的生活是妖巫一般的'生活。这种人活着的时候于人不利,死了也是于己不幸。

外国哲理散文4

 人人都应有自知之明,这一训诫实在十分重要。智慧与光明之神就把这一条箴言刻在自己神庙的门楣上,似乎认为此警语已包含他教导我们的全部道理。柏拉图也说:所谓智慧,无非是实施这一箴言。从色诺芬的著作中,可知苏格拉底也曾一步一步地证明这一点。无论哪一门学问,唯有入其门者才会洞察其中的难点和未知领域,因为要具备一定程度的学识才有可能察觉自己的无知。要去尝试开门才知道我们面前的大门尚未开启。柏拉图的一点精辟见解就是由此而来的:有知的人用不着去求知,因为他们已经是知者:无知的人更不会去求知,因为要求知,首先得知道自己所求的是什么。

 因此,在追求自知之明的方面,大家之所以自信不疑,心满意足,自以为精通于此,那是因为:谁也没有真正弄懂什么。正像在色诺芬的书中,苏格拉底对欧迪德姆指出的那样。

 我自己没有什么奢望。我觉得这一箴言包含着无限深奥、无比丰富的哲理。我愈学愈感到自己还有许多要学的东西,这也就是我的学习成果。我常常感到自己的不足,我生性谦逊的原因就在于此。

 阿里斯塔克说:“从前全世界仅有七位智者,而当前要找七个自知无知的人也不容易。”今天我们不是比他更有理由这样说吗自以为是与固执己见是愚蠢的鲜明标志。

 我凭自己的切身经验谴责人类的无知。我认为,认识自己的无知是认识世界的最可靠的方法。那些既已看到自己或别人的虚浮的榜样还不愿意承认自己无知的人,就请他们听听苏格拉底的训诫去认识这一点吧。苏格拉底是众师之师。

外国哲理散文5

 幸福是什么在我看来,幸福来源于“简单生活”。文明只是外在的依托,成功、财富只是外在的荣光,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发现真实独特的自我,保持心灵的宁静。

 有人问我,“简单的生活”是否意味着苦行僧般的清苦生活,辞去待遇优厚的工作,靠微薄的存款生活,并清心寡欲这是对“简单生活”的误解。“简单”意味着“悠闲”,仅此而已。丰富的存款,如果你喜欢,那就不要失去,重要的是要做到收支平衡,不要让金钱给你带来焦虑。无论是中产阶级,还是收入微薄的退休工人,都可以生活得尽量悠闲、舒适,在过“简单生活”这一点上人人平等。这个时代,不是人人都必须像梭罗一样带上一把斧子走进森林,才能获得平静安逸的感觉。关键是我们对待生活的方式,是我们是否愿意抑制媒体、商业向我们大力促销的“财富中心论”,是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挖掘、发展的热情、真实和意义。

 简单,是平息外部无休止的喧嚣,回归内在自我的唯一途径。当我们为拥有一幢豪华别墅、一辆漂亮小汽车而加班加点地拼命工作,每天晚上在电视机前疲惫地倒下;或者是为了一次小小的提升,而默默忍受上司苛刻的指责,并一年到头陪尽笑脸;为了无休无止的约会,精心装扮,强颜欢笑,到头来回家面对的只是一个孤独苍白的自己的时候,我们真该问问自己干嘛这样,它真的那么重要吗

 “简单”的好处在于:也许我没有海滨前华丽的别墅,而只是租了一套干净漂亮的公寓,这样我就能节省一大笔钱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比如施行或者是买上早就梦想已久的摄影机。我也再用不着在上司面前唯唯诺诺,我自己就是自己的主人,提升并不是唯一能证明自己的方式,很多人从事半日制工作或自由职业,这样他们就有更多的时间由自己支配。而且我们如果不是那么太忙,能推去那些不必要的应酬,我们将可以和家人、朋友交谈,分享一个美妙的晚上。

 我们总是把拥有物质的多少、外表形象的好坏看得过于重要,用金钱、精力和时间换取一种有目共睹的优越生活,却没有察觉自己的内心在一天天地枯萎。事实上,只有真实的自我,才能让人真正地容光焕发,当你只为内在的自己而活,并不在乎外在的虚荣,幸福感才会润泽你干枯的心灵,就如同雨露滋润干涸的土地。

 我们需求越少,得到的自由就越多。正如梭罗所说:“大多数豪华的生活以及许多所谓的舒适生活,不仅不是必不可少的,反而是人类进步的障碍,对于豪华和舒适,有识之士更愿意过比穷人还要简单和粗陋的生活。”简朴、单纯的生活有利于清除物质与生命本质之间的藩篱。为了认清它,我们必须从清除嘈杂声和琐事开始,认清我们生活中出现的一切。哪些是我们必须拥有的,哪些是必须丢弃的。

 多一份舒畅,少一份焦虑;多一份真实,少一份虚假;多一份快乐,少一份悲苦,这就是简单生活所追求的目标。外界生活的简朴,将带给我们内心世界的丰富,从而我们将发现新生活在面前敞开,我们将变得更敏锐,能真正深入、透彻地体验和理解自己的生活,我们将为每一次日出、草木无声的生长而欣喜不已,我们将重新向自己喜爱的人们敞开心扉,表现真实的自然,热情地置身于家人、朋友之中,彼此关心,分享喜悦,真诚以对。那时我们将发现不能接近他人、因隔阂而不能互相沟通,不过是匆忙、疲惫造成的现象。只有当我们轻松下来,开始悠闲的生活才能体验亲密和谐、友爱无间。我们将不是在生活的表面游荡不定,而是深入进去,聆听生活本质的呼唤,生活因此而变得更有意义。

外国哲理散文6

 简单主义正在成为一种新兴的生活主张。因为大多数的生活,以及许多所谓的舒适生活,不仅不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人类进步的障碍和历史的悲哀。人们更愿意选择另一种生活方式,过简单而真实的生活。

 斯迪芬在她所在的社区的一次停电中,发现许多事情的真相。在那次意外的停电中,斯迪芬和她的家人,对科技强加的黑暗中的秘密十分感兴趣:不仅有神奇的萤火虫,还有城市的静寂、久违的家庭温馨和邻里关怀。

 其实,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已经有些人选择了“无电源插头”的生活。

 那么,为什么要选择无电生活呢最大的一个好处是:孩子们可以在无电视的环境里成长。没有暴力,没有商业行为,没有电子游戏。孩子们读书、爬树、在河里游泳……总之,他们像健康的小动物一样成长。其实,他们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

 另外一个好处就是经济,省钱。人们不用月月缴纳电费,有线电视费以及各种网络有偿服务的费用,甚至不必受到电视广告的诱惑而增加不必要的消费。

 三月的一个夜晚,瑞得·派克在他的无电小屋中和家人围坐在炉火前望着窗外的星空,静静地聆听,静静地观察。桌上几支蜡烛跳动着的火焰,炉中的铁锅冒着热气。每一次小屋之行都让瑞得一家感到家庭的温馨和生活的恬静,夜晚也充满了神奇和憧憬。

 当然,简单生活并不一定是物质的匮乏,但它一定是精神的自在;简单生活也不是无所事事,但却是心灵的单纯。一个清洁工和一个公司总裁同样可以选择过简单的生活,一个隐居者和一个百万富翁如果都认同简单的做法,他们同样可以更充分地吸取生活的营养,然后快乐终生。"简单"的关键是你自己的选择和内心的感受。就像素食主义只是简单主义者的一种选择,但并非简单生活的实质。

 简单,其实是一种全新的生活哲学。当你用一种新的视野观看生活、对待生活时,你会发现许多简单的东西才是最美的,而许多美的东西正是那些最简单的事物。

 一诗一世界,一曲一双人……

 诗是纯美的象征,是高洁的代名词,一位白衣少年吹笛吟诗,就是一幅绝世画卷。诗里流淌着他的灵魂,涌动着他的心跳,沉淀着他的情思;曲是悠扬的化身,是温婉的同义词,一位红装少女抚琴起舞,就是一道靓丽风景。曲里浮荡着她的忧伤,装载着她的惆怅,卷裹着她的梦想。一首诗歌两种情,一曲琵琶两半心。

 一方落叶,一处飘雪。她踩在金黄银杏叶上,沙沙作响,那是思慕的声音。红裙扫过,黄叶飞扬,夕阳中的蝴蝶姗姗起舞,残枝上的鹧鸪并肩鸣唱。她坐在湖边向北凝望,心中无限遐想,打湿红装的初冬雨,还是相思泪?他走在瑟瑟冷风中,呼呼作响,那是想念的声音。孤雁掠过,白雪纷飞,枯草中的碎石轻轻滚动,湖面上的鸳鸯温暖对方。他站在湖边向南凝望,促激心跳的是刺骨风,还是相思梦?

 她听到有人在吟诗,他听到有人在浅唱。薄雾笼罩他的粉红的围巾,白雪也不放过他灰黑格子的那条,紧紧地覆盖着。她和他同时抬头,举目四望,蓦然回首,却寻不到对方的眼睛,觅不到对方的身影。一条彩色的爱情将他们牵引,漂洋过海也看不到,翻山越岭也瞧不着。"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紧随相思泪而下,"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遂跟红豆而发。拾一片银杏叶,把诗情和眷恋珍藏;剪一段雨衣曲,将画意和相思安放……

 一诗一世界,一曲一双人。红装等你归来,你赋诗,我抚琴,弹一曲诗词缘,我们一起吟唱……

情感表白的散文五:悟不悟

 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有次出门游玩感慨了一句,不过是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而城市和城市之间是如此的相似,相隔四百多公里,竟也感受不到多大的区别。我想,那时候可真的是自以为是的下了结论吧。后来,或许是心境不一样了,再也没能那样孤僻的认为,无论行走至何处总是一样的风景。

 大约每个时段的自己,和当时的境遇还有当时遇到的人,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吧。

 也曾经爱的很没有自我。仅仅为了感受熟悉的气息,走四十分钟去到你的学校,即使当时你已经不在那个校园里了。我一圈一圈的走啊,一遍一遍的回忆一起走在这路上的时光,想象着你还在我身边。现在想来,那时真称得上是年少轻狂了。

 真的是应了那句话,在所有人不看好的时候,我们在一起了,在所有人以为我们会一直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分开了。可能你的人生进步的太快,我跟不上,以致于距离远到来不及好好道个别,来不及认认真真说一句再见。四百公里外的那个城市,后来我又去过一次,一个人,却再也没能找到对那座城市熟悉的感觉。

 还好后来的我们都各自幸福。过了这么些年,我也终于明白,风景总是不一样的。在我们的城市里看水天一色,和在别处看水天一色,不一样。有地方是江天一色无纤尘,也有是洞庭春水碧云天,亦有海天一色风起雨落。以前看来都一样,应该是只把注意力放在了人的身上,只要身边的人,还是那个人,走到哪里都不会惧怕陌生,自然也不在意身边的风景。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再也不会像年少时那样心里只装一个人,再不装其他了。成长可能就是这样,连心也变大了。想到处走一走,看一看,无论是怎样的风景,都想看,都想和身边的人一起去欣赏。风霜可以冷冽眉目,时光可以雕琢风骨,浮世不过南柯一梦,冷暖自知。说为你踏遍山河太缥缈,不如与身边人携手,看故里天青,月笼人家。就从我想看的暮霭沉沉楚天阔开始吧。

  其他优秀文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16014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20
下一篇2024-04-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