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周柴家后代

后周柴家后代,第1张

柴道琳 柴立宏 柴立超

柴成务,宋文科状元,(九三四~一○○四),字宝臣,曹州济阴(今山东曹县)人。太祖乾德六年《九六八》进士。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九八○)任峡路转运副使(《武夷新集》卷一○《柴公墓志铭》)。历知果、苏二州,两浙转运使,入为户部判官。淳化二年(九九一)为京东转运使。召入知制诰。蜀王小波、李顺事平,知河中府。真宗即位,迁给事中,历知梓、青、扬州,入判尚书刑部。景德元年卒,年七十一。有文集二十卷,已佚。《宋史》卷三○六有传。

柴禹锡,字玄圭,大名人。少时,有客见之曰:“子质不凡,若辅以经术,必致将相。”禹锡由是留心问学。时太宗居晋邸,以善应对,获给事焉。太平兴国初,授供奉官。三年,改翰林副使,迁如京使,仍掌翰林司。每夜直,上以藩府旧僚,多召访外事。迁宣徽北院使,赐第宝积坊。告秦王廷美阴谋,擢枢密副使。逾年,转南院使。服劳既久,益加勤敏。

雍熙中,议广宫城。禹锡有别业在表识中,请以易官邸,上因是薄之。又与宰相宋琪厚善。会广州徐休复密奏转运王延范不轨状,且言倚附大臣,无敢动摇者。上因访琪及禹锡曰:“延范何如人?”延范与琪妻为疏属,甚言其忠勤,禹锡亦傍赞之。上意其交通,滋不悦。禹锡又为琪请卢多逊故第,上益恶其朋比。坐琪以诙谐罢相,不欲显言之也。下诏切责禹锡,以骁卫大将军出知沧州。在任勤于政治,部民诣滨州列状以闻。改涪州观察使,徙澶、镇二州驻泊部署,俄知潞州,州民乞留三载,诏奖之。徙知永兴军府,再召为宣徽北院使、知枢密院事。

至道初,制受镇宁军节度、知泾州。入谢日,上谓曰:“由宣徽罢者不过防御使尔,今委卿旌节,兼之重镇,可谓优异矣。”禹锡流涕哽咽而已。咸平中,移知贝州。是岁,契丹兵奄至城下,禹锡内严备御,寇寻引去。明年,徙陕州。

柴宗庆(九八二~一○四四),字天佑,大名(今属河北)人。禹锡孙。真宗咸平三年(一○○○)尚太宗女鲁国长公主,升其行为禹锡子,拜左卫将军、驸马都尉,领恩州刺史。历官武胜、静难、永清、彰德诸军节度使。仁宗即位,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知外州。庆历四年卒(《宋会要辑稿》礼四一之一七),年六十三。有《登庸集》,景佑二年(一○三五),因词语不合体制,韶悉收众本,不得流传(《宋会要辑稿》刑法二之二一)。《东都事略》卷三三、《宋史》卷四六三有传。

柴宗亮,官太子中允,生三子:元亨、无吝、无咎。

柴宗愈,为周恭帝族弟柴禹锡次子,曾任温州刺史,北宋初随二帝版权而聚居衢州。

柴熙诲更名卢璇,卢璇在宋真宗时曾任殿前防御使、节度使、同知枢密院事(相当于国防部长),仁宗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被封为武烈侯,其妻卢锦被封为吴国夫人。

柴熙让,宋朝封义国公,世居沧州

柴皇城,周世宗柴荣的五世孙,世居山东省高唐

柴金花,周世宗柴荣的公主,杨门女将,杨六朗的妻子,又名柴郡主

柴中守,号蒙堂,馀干(今江西馀干西北)人。中行弟。事见《宋元学案》卷七九。

柴中立,宋理学家,柴中行柴中守的兄弟

柴纯臣 住长台,元丰八年(1085)进土,官东京留守。

柴天锡 元符三年(1100)进士,官司封郎中。

柴天因 元符三年(1100)进士。与天锡兄弟同榜。

柴授之 住长台,崇宁二年(1103)进士。

柴 绂 住长台,宣和三年(1121)进土,官临川判官。

柴 瑾 绍兴八年(1138)进士,官殿中侍御史。

柴致一 住长台,绍兴十五年(1145)进土。

柴卫 住长台,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官大理寺正卿。

柴椿年 住长台,淳熙八年(1181)进土。

柴宏休、住长台,淳熙八年(1181)进土。

柴适正 淳熙八年(1181)进土。

柴中行 住长台,绍熙元年(1190)进土,知赣州。

柴得之 住长台,嘉泰二年(1202)进士。

柴可翔 住长台,开禧元年(1205)进士。

柴周臣 住长台,绍定五年(1232)进土,官翰林待制。

柴澹然 住长台,绍定五年(1232)进士。

柴可治 住长台,绍定五年(1232)进士。

柴土表 住长台,嘉熙二年(1238)进士,官沿海制参。

柴 霖 住长台,淳佑元年(1241)进士,官翰林学士。

柴 霂 住长台,与史柴霖同榜进土,官御史中封丞辅国定远将军都督同知宣尉副元帅。

柴 胜 住长台,宝佑元年(1253)进士。

柴随亨.住长台,宝佑四年(1256)进士。

柴元亨 住长台,宝佑四年进士。

柴蒙亨 住长台,宝佑四年进土。

柴元彪 住长台,咸淳四年(1268)进士。

柴肃,宋朝时期为三班奉职

柴咏,诏换殿中丞,封崇义公,签书奉宁军节度判官事,以奉周祀

柴荣之后,曰熙、曰愈、曰若拙、曰上善并为三班奉职曰余庆、曰诚为州长史、助教,曰贻廓等十一人复其身,仍各赐钱一万。又录世宗曾孙揆、柔及贵曾孙日宣、守礼曾孙若讷皆为三班奉职。

柴若讷为卫尉寺丞,袭封崇义公,签书河南府判官厅公事。

柴宣义郎,周恭帝后,世世为宣义郎,监周陵庙,与知县请给,以示继绝之仁,为国二恪,永为定制。”

柴叔夏,周世宗玄孙,为右承奉郎,袭封崇义公,奉周后。二十六年,叔夏升知州资序,别与差遣。以子国器袭封,令居衢州。朝廷有大礼,则入侍祠如故事。其柴大有、柴安宅亦各补官。

柴彦颖,世宗八世孙,特补承务郎,袭封崇义公。

柴桂,南宋梁王,住南宁州

柴排福,南宋梁王,住南宁州

柴进,北宋义国公,住河北省沧州

柴熙谨,改名潘惟道,《宋史》中作惟正,讳玖,任职光禄大夫、西京作坊使,由大名府迁居山东省青州府临朐县竹搭桥,卒葬府城北郭龙形,配王氏葬竹搭桥犬形,生子五:贞周、元周、明周、能周、尊周。贞周公袭祖职为光禄大夫,与明周、能周同事于宋,於神宗熙宁初年兄弟三人被谪入楚,元周、尊周二派尚在齐地青州府,改回柴姓

元前206年,刘邦率领大军攻入关中,到达离秦都咸阳只有几十里路的霸上。子婴在仅当了46天的秦王后,向刘邦投降。刘邦进咸阳后,本想住在豪华的王宫里,但他的心腹樊哙和张良告诫他别这样做,免得失掉人心。

刘邦接受他们的意见,下令封闭王宫,并留下少数士兵保护王宫和藏有大量财宝的库房,随即还军霸上。为了取得民心,刘邦把关中各县父老、豪杰召集起来。

郑重地向他们宣布道:“秦朝的严刑苛法,把众位害苦了,应该全部废除。现在我和众位约定,不论是谁,都要遵守三条法律。这三条是:杀人者要处死,伤人者要抵罪,盗窃者也要判罪!”父老、豪杰们都表示拥护约法三章。

接着,刘邦又派出大批人员,到各县各乡去宣传约法三章。百姓们听了,都热烈拥护,纷纷取了牛羊酒食来慰劳刘邦的军队。由于坚决执行约法三章,刘邦得到了百姓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最后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出处《史记·高祖本纪》

扩展资料

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年—公元前195年6月1日),字季,沛郡丰邑中阳里(今江苏丰县)人,汉族。出身平民阶级,秦朝时曾担任泗水亭长,起兵于沛(今江苏沛县),称沛公。

秦亡后被封为汉王。后于楚汉战争中打败西楚霸王项羽,成为汉朝(西汉)开国皇帝。他对汉民族的统一、中国的统一强大,汉文化的保护发扬有决定性的贡献。而名垂千古的“约法三章”则是他取得最后胜利的力作。

“约法三章”是迎合百姓切身利益的举措,很快便为刘邦赢得了民众的信任与拥戴。刘邦对于扮演仁义之师的角色似乎颇有天赋,不但赚得满堂彩,更重要的是,为后来战胜项羽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毛泽东评论:刘邦是封建皇帝里面最厉害的一个。

“在冷兵器时代,战争的胜负基本上是由民心的向背决定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平顶山学院历史学博士路学军在接受采访时说,”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

在政治实践中,了解民情,顺应民意,抚慰民心,唯有世事练达的政治家才能做得到。刘邦就是这样的政治家。

他一入咸阳,就废除繁杂残酷的秦律,颁布“约法三章”,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和拥护,他得到了天下。项羽不是,他失去了天下。”接着,路学军讲述了刘邦的“约法三章”及得天下的经过。

-约法三章

资治通鉴三十句名言

1聪明流通者戒于太察,寡闻少见者戒于壅蔽。--《资治通鉴•汉纪》聪明通达的人要警惕过于明察;听得少、见得少的人要避免闭塞无知。

2得财失行,吾所不取。--《资治通鉴•陈纪》获得财物却丧失了德行(得不义之财), 这样的事我是不去做的。

3去就以道,可谓君子矣。--《资治通鉴•晋纪》离开自己职位,或继续留任,都能出于正理,这就是高尚的人了。

4不诚于前而曰诫于后,众必疑而不信矣。--《资治通鉴•唐纪》。事前不诚实而事后却表白自己诚实,这必然会引起人们的怀疑而让人不相信自己。

5好胜人,耻闻过,骋辩给,眩聪明,厉威严,恣强愎,此六者,君上之弊也。--《资治通鉴•唐纪》争强好胜,不愿意听到别人提缺点,喜欢放开自己的舌尖而驰骋辩才,显示小聪明,对人过于苛刻严厉,顽固不化且自以为是。这六点,都是君主应当特别加以警惕的毛病。

6千钧之弩,不为鼷鼠发机;万石之钟,不以莛撞起音。--《资治通鉴•汉纪》千钧重的弩弓,不会为了射一只小鼠而开动;万石重的大钟,不会因为一根草茎碰撞而发出声音。指大材不可用在小处,大事不会因小的动静而启动。

7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资治通鉴•唐纪》木心不直,它的纹理就会歪歪斜斜,用这种木材制造的弓,虽然强劲,可是发射出去的箭矢也不会直飞目标。

8能择善者而从之,美自归己。--《资治通鉴•宋纪》能选择别人的长处去学习它,这种长处自然也就属于自己了。

9夫登进以懋庸,黜退以惩过,二者迭用,理如循环。--《资治通鉴•唐纪》让他升任,是为了奖励他的功劳;罢免他,是为了惩罚他的过错。这两方面常常可以交替使用。

10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资治通鉴•唐纪》德行胜过才能,叫做君子;才能胜过德行,就叫做小人。

11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资治通鉴•周纪》有德的人令人尊敬,有才的人使人喜爱;对喜爱的人容易宠信专任,对尊敬的人容易疏远,所以察选人才者经常被人的才干所蒙蔽而忘记了考察他的品德。

12凡人之情,穷则思变。--《资治通鉴•唐纪》人的本性是在到了没有办法之时,就会设法改变现状。

13夫表曲者景必邪,源清者流必洁。--《资治通鉴•汉纪》标杆弯曲,其影子也一定是歪歪斜斜的,源头清澈,水流也一定是清清洁洁的。

14老禾不早杀,余种秽良田。--《资治通鉴•陈纪》残留在地里的头季稻谷不早点割掉,它落下的稻粒必然会使良田荒芜。

15立功者患信义不著,不患名位不高。--《资治通鉴•晋纪》立功的人担心自己的信义不显著,而不必忧虑自己的名誉和地位不高。

16君子陷人危,必同其难,岂可以独生乎?--《资治通鉴•汉纪》因为自己的原因而使人陷入危境,君子必定要和他共患难,怎么可以独自活下来呢?

17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睹。--《资治通鉴•唐纪》听人说的不如亲身经历,亲耳听到不如亲眼见到。

18明主用人也,使能者不敢遗其力,而不能者不得处其任。--《资治通鉴•魏纪》贤明的君主在用人时,能使有才的人竭尽全力,而不让不学无术的人白白占着位子。

19没齿而无怨言,圣人以为难。--《资治通鉴•魏纪》 一辈子连句怨恨的话都不说,这恐怕连圣人也难以做到。

20怒者常情,笑者不可测也。--《资治通鉴•唐纪》发怒是人之常情,但不发怒而常把笑容挂在脸上的人,这种人是最难让人猜测的。

21面从后言,古人所诫。--《资治通鉴•魏纪》古人最忌讳的是,表面服从而背后反对。

22明者,销祸于未萌。--《资治通鉴•汉纪》聪明的人总能把祸患消灭在没有产生的时候。

23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资治通鉴•周纪》家道贫困的时候就希望有个能持家的好妻子,国家大乱的时候就希望有个治国有方的好宰相。

24短于从善,故至于败。--《资治通鉴•汉纪》不肯向善者学习,这便是失败的原因了。

25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资治通鉴•周纪》才能是德行的资本,德行是才能的统帅。

26币厚言甘,古人所畏也。--《资治通鉴•晋纪》送来的礼物很多,说的话又非常入耳,这是古人最警惕的事。

27夫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己,暗莫甚焉;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谄莫甚焉。--《资治通鉴•周纪》不辨别事情的是非对错只是喜欢别人赞扬自己,没有比这更糊涂的了;不思量道理在哪边而一味地奉承讨好,没有比这更让人讨厌的了。

28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唐纪》多方面听取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单听信某方面话,就会愚昧不明。

29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唐纪》大丈夫答应别人一句话,即使许以千金也不会改变。

30责其所难,则其易者不劳而正;补其所短,则其长者不功而遂。--《资治通鉴·汉纪》做事把重点和精力放在难点上,只要把难点解决了,简单的自然也就解决了;做人要取长补短,只要把自己的短板解决好了,自己的长处自然也就会得到加强。

资治通鉴是以记述政治、军事的史实为主,借以展示历代君臣、兴衰成败、安危治乱之迹,作为历史的借鉴

史就像看高人下棋,他们每走一步都留下来一些历史的印记,这就构成了一个棋谱的残局。我们熟读这种残局,我们就能下棋了;我们熟读历史,我们对人间的这些不同的挑战,就能做到心中有数。

在汗牛充栋的历史著作中,《资治通鉴》是最著名、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资治通鉴》是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北宋司马光等撰,记载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前后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

《资治通鉴》以“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为目的,以历代政治大事为主要内容,注重对治乱兴衰的原因分析与经验总结。该书文字优美,叙事生动,体例严整,征引史料极为丰富,具有非常高的史学和文学价值,对后世史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从北宋到清朝,《通鉴》一直是帝王经筵上经常使用的历史教材,因而被梁启超称为“皇帝教科书”。

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

司马光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论其地位,可用清人王鸣盛的一句话来概括“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也。”下面我们来赏析这部著作的50句经典名言。

01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资治通鉴·周纪》

译文所谓的才学,是道德的资本。所谓的德行,是才学的主帅。这其实是说,个人的道德素质,要高于个人的才学。这是因为一个人无才,但是有德的话,只不过平庸,难以成大事而已,如果一个人有才却无德,那对于社会的危险就大了。所以,对于人才的培养,首先是对其思想品质和道德水平的培养,然后才是知识、技能方面。

02 责其所难,则其易者不劳而正;补其所短,则其长者不功而遂。--《资治通鉴·汉纪》

译文做事把重点和精力放在难点上,只要把难点解决了,简单的自然也就解决了;做人要取长补短,只要把自己的短板解决好了,自己的长处自然也就会得到加强。

03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唐纪》

译文多方面听取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单听信某方面话,就会愚昧不明。

04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亡战必危。--《资治通鉴》

译文国家虽大,喜好战争必定灭亡;天下虽然太平,忘掉战争必定危险。

05 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资治通鉴·周纪》

译文家道贫困的时候就希望有个能持家的好妻子,国家大乱的时候就希望有个治国有方的好宰相。

06 面从后言,古人所诫。--《资治通鉴·魏纪》

译文古人最忌讳的是,表面服从而背后反对。

07 怒者常情,笑者不可测也。--《资治通鉴·唐纪》

译文发怒是人之常情,但不发怒而常把笑容挂在脸上的人,这种人是最难让人猜测的。

08 明主用人也,使能者不敢遗其力,而不能者不得处其任。--《资治通鉴·魏纪》

译文贤明的君主在用人时,能使有才的人竭尽全力,而不让不学无术的人白白占着位子。

09 老禾不早杀,余种秽良田。--《资治通鉴·陈纪》

译文残留在地里的头季稻谷不早点割掉,它落下的稻粒必然会使良田荒芜。

10 君子陷人危,必同其难,岂可以独生乎?--《资治通鉴·汉纪》

译文因为自己的原因而使人陷入危境,君子必定要和他共患难,怎么可以独自活下来呢?

11 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资治通鉴·周纪》

译文有德的人令人尊敬,有才的人使人喜爱;对喜爱的人容易宠信专任,对尊敬的人容易疏远,所以察选人才者经常被人的才干所蒙蔽而忘记了考察他的品德。

12 能择善者而从之,美自归己。--《资治通鉴·宋纪》

译文能选择别人的长处去学习它,这种长处自然也就属于自己了。

13 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资治通鉴·唐纪》

译文木心不直,它的纹理就会歪歪斜斜,用这种木材制造的弓,虽然强劲,可是发射出去的箭矢也不会直飞目标。

14 好胜人,耻闻过,骋辩给,眩聪明,厉威严,恣强愎,此六者,君上之弊也。--《资治通鉴·唐纪》

译文争强好胜,不愿意听到别人提缺点,喜欢放开自己的舌尖而驰骋辩才,显示小聪明,对人过于苛刻严厉,顽固不化且自以为是。这六点,都是君主应当特别加以警惕的毛病。

15 凡论人,必先称其所长,则所短不言自见。--《资治通鉴·晋纪》

译文要去评论一个人,一定要先称赞其所长,这样其短处不说,大家也都知道了。

16 舟顺水之道乃浮,违则没;君得人之情乃固,失则危。--《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四年》

译文船顺乎水的规律才能浮起,违背了水的规律就会沉没。君主能把握人们的意愿才能地位巩固,不能把握人们的意愿就会处境危险。

17 为贵人当举纲维,何必事事详细!--《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五年》

译文身为尊贵的领导者,应当举纲执要,又何必所有事情都面面俱到呢?

18 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资治通鉴·周显王十年》

译文那些讲求道德的人们,总是不会世俗同流合污,想要去建立大工业的人们,不会和大众去谋划事情。

19 法忌烦苛,治贵清约。--《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十六年》

译文法律最忌讳的是烦杂且苛刻,而为政贵在能够清平简约。

20 仁者不以盛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心。--《资治通鉴·魏志》

译文仁者不会因为所处形式的盛衰而改变自身的气节,义者不会因为成功或者失败而改变自己的心志。

21 凡百事之成也在敬之,其败有必在慢之。--《资治通鉴》。

译文做事情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这是源于能够严肃的对待它。凡是之所以会失败,大多是因为轻视或懈怠。

22 形者,言其大体得失之数也;势者,言其临时之宜、进退之机也;情者,言其心志可否之实也。--《资治通鉴·汉高帝三年》

译文所谓形,就是需要从整体去看待得失;所谓势,是指面对实际情况能够灵活的应对,进退都随着形势而应变。所谓情,是指意志是否坚定。

23 聪明流通者戒于太察,寡闻少见者戒于壅蔽。--《资治通鉴·汉纪》

译文聪明通达的人要警惕过于明察;听得少、见得少的人要避免闭塞无知。

24 得财失行,吾所不取。--《资治通鉴·陈纪》

译文获得财物却丧失了德行(得不义之财), 这样的事我是不去做的。

25 去就以道,可谓君子矣。--《资治通鉴·晋纪》

译文离开自己职位,或继续留任,都能出于正理,这就是高尚的人了。

26 不诚于前而曰诫于后,众必疑而不信矣。--《资治通鉴·唐纪》

译文事前不诚实而事后却表白自己诚实,这必然会引起人们的怀疑而让人不相信自己。

27 夫登进以懋庸,黜退以惩过,二者迭用,理如循环。--《资治通鉴·唐纪》

译文让他升任,是为了奖励他的功劳;罢免他,是为了惩罚他的过错。这两方面常常可以交替使用。

28 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资治通鉴·唐纪》

译文德行胜过才能,叫做君子;才能胜过德行,就叫做小人。

29 凡人之情,穷则思变。--《资治通鉴·唐纪》

译文人的本性是在到了没有办法之时,就会设法改变现状。

30 夫表曲者景必邪,源清者流必洁。--《资治通鉴·汉纪》

译文标杆弯曲,其影子也一定是歪歪斜斜的,源头清澈,水流也一定是清清洁洁的。

31 立功者患信义不著,不患名位不高。--《资治通鉴·晋纪》

译文立功的人担心自己的信义不显著,而不必忧虑自己的名誉和地位不高。

32 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睹。--《资治通鉴·唐纪》

译文听人说的不如亲身经历,亲耳听到不如亲眼见到。

33 没齿而无怨言,圣人以为难。--《资治通鉴·魏纪》

译文一辈子连句怨恨的话都不说,这恐怕连圣人也难以做到。

34 欲知其人,观其朋友。--《资治通鉴·唐纪》

译文要想知道一个人的人品如何,可以观察他身边朋友的素质。

35 短于从善,故至于败。--《资治通鉴·汉纪》

译文不肯向善者学习,这便是失败的原因了。

36 币厚言甘,古人所畏也。--《资治通鉴·晋纪》

译文送来的礼物很多,说的话又非常入耳,这是古人最警惕的事。

37 夫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己,暗莫甚焉;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谄莫甚焉。--《资治通鉴·周纪》

译文不辨别事情的是非对错只是喜欢别人赞扬自己,没有比这更糊涂的了;不思量道理在哪边而一味地奉承讨好,没有比这更让人讨厌的了。

38 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唐纪》

译文大丈夫答应别人一句话,即使许以千金也不会改变。

39 俭约,所以彰其美也。--《资治通鉴·梁纪》

译文勤俭节约,可以彰显一个人的美德。

40 明者销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资治通鉴·汉纪》

译文明智的人在灾祸没有现出苗头的时候就给以防范,聪明的人对于将要发生的危害预先进行估计。

41 任贤必治,任不肖必乱。--《资治通鉴·汉纪》

译文任用贤德之人治理天下,天下一定会太平;如果使用不贤德的人去治理天下,天下一定会大乱。

42 汝知稼穑之艰难,则常有斯饭矣。--《资治通鉴·唐纪》

译文如果你能够知晓农夫的辛苦,就胡常有这碗饭吃了。

43 人不可以求备,必舍其所短,取其所长。--《资治通鉴·唐纪》

译文对于别人,不应当求其完备,应当用他的长处,而放弃他的短处。

44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乎?--《资治通鉴·太祖开宝八年》

译文自己睡觉的床榻旁边,怎么能容许其他人来呼呼地睡大觉呢!这是赵匡胤宋太祖。说的话。这句话比喻自己的利益或势力范围不能容许他人来侵占、染指。

45 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资治通鉴·周威列王二十三》

译文君子会用自己的才能去做善事,小人会用自己的才能去做坏事。

46 夫礼,辨贵贱,序亲疏,裁群物,制庶事,非名不著,非器不形。--《资治通鉴·周威列王二十三》

译文礼仪的存在在于能够分辨贵贱,使得亲疏有序,裁定万物,处理日常事务。没有约定就不能够显扬,没有爵号的器物,就不会有相应的形象。

47 见黄雀而忘深阱,智者所不为--《资治通鉴·梁纪》

译文看见黄雀就一心想捕捉它,而忘记了前面还有陷阱;这种事情,聪明人不会去干。比喻利令智昏的人,一心想侵害别人,却不知道有人正在算计他。

48 不得道以持之,则大危也,大累也,有之不如无之——《资治通鉴·周赧王三十一年》

译文那些无道之人主持天下,便会招致更大的危险,大的累赘,得到了君王地位,还不如没有得到。

49 君子小人之不相容,犹冰炭之不可同器而处也,故君子得位则斥小人,小人得势则排君子。--《资治通鉴•唐文宗大和八年》

译文君子和小人互相不容纳,就像是冰和炭火不能够放在同一个容器中一样。因此君子得位的时候,会排斥小人,小人在得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14861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9
下一篇2024-04-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