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三位杰出的政治家中,孙权有几个“最好”:他活得最长,71岁;在位时间最长,执掌东吴政权52年;他最迟于252年去世。他被封为太祖皇帝,殿名。他是中国古代300多位皇帝中唯一一位死后被称为“大帝”的,被誉为“千古唯一大帝”。
孙权继承了父兄的生意,却坐镇江南。这一时期,孙权善于审时度势,策略灵活。要么放弃演习,要么加入刘,一切都会随时改变。孙权深知国与国之间竞争之美,最终成为一方。历史学家陈寿是这样评价孙权的:“勾践有奇迹,英格兰的英雄!”
他善于审时度势,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战略家。他善于用人,文武大臣都愿意用之,为之而死。勇敢的人愿意用它做出伟大的成就;他善于用权,独断专行,在政治、军事思想、用人、开疆拓土、发展经济等方面都有很大成就。竞争对手曹操兴奋地夸赞:2013年1月,曹操再次率军南侵。据《三国志》、《李悟》记载,“望其三军,叹其苏琪,乃退也。”叹了口气。“生孩子就像孙仲谋。”另一位劲敌诸葛亮在《隆中对》年间称赞孙权善于用人:“孙权在江东三代,国保制度属民,始能使用。”
孙吴在孙权的领导下之所以能称霸江东,与魏国、蜀国并驾齐驱,是因为其“地缘优势”,即北控大江,西夺三峡的风险。但更重要的是靠“天人合一”,即父子二人在继承吴的基础上,善于招贤纳士,善用人才,对内团结,做到“渡江与世争”。这是孙氏父子独立的重要原因,对孙权来说尤其如此。孙策知道自己的兄弟不如自己的兄弟,临终时对孙权说:“你可以利用陈二人来与世界竞争。还不如我。我没我绿。”
“臣服陛下的反映就是它的怠慢。”
孙权也深刻认识到,为了确保江东,我们需要各界人才的合作。“世界上没有白狐狸,但有白阿丘。所以如果你能用尽你所有的力量,你将在世界上所向披靡;如果你能运用你的智慧,你将是一个无畏的圣人。”
善于用人是孙权的制胜武器。孙权用人不拘一格,不考虑私人关系,从不怀疑谁能用谁。门罗原本是一所小学。孙权在阅兵的时候,看到门罗的几个士兵按顺序向上移动,于是提拔门罗。后来,吕蒙英勇作战,帮助孙权打败关羽,夺取了荆州。公元221年,当刘备又派兵攻打吴栋时,孙权派诸葛瑾去说话。有些人认为他们永远不会回来,但孙权说:“孤独与玉子有生死之约。玉子不会孤独,但他不会寂寞。”果然,诸葛瑾公私分明,很快又回到了吴复明的身边。鲁迅是个没有战功的书生。孙刘大军出征后,孙权把权力交给了鲁迅,并在他的推荐下得到了大胆的提拔。鲁迅兑现了诺言,在夷陵之战中打败了刘备。正是孙权的知人善任,破格用人,才使得孙吴政权一直人才济济,没有出现蜀汉后期人才流失的尴尬局面。
史书上说:“孙权山力大无穷。”所有的士兵都愿意带头。“孙权不仅善于用人,而且善于迁就人。他有“忘记缺点,重视人才”的雅量。他综合评价下属,协调关系,发挥长处。吕范非常高贵,他的住所装饰豪华。有人称他为“衣霸”。但孙权知道吕范忠心耿耿,屡立战功。”不要怪他铺张浪费。"。甘宁坚韧易杀,而甘宁“聪明足智多谋,不太注重财富,尊重学者,能培养出大批运动员,运动员会终身幸福。“孙权不在乎甘宁的缺点,对甘宁很好。甘宁深受感动,奋勇作战。凌彤脾气不好。他粗心大意,伤害了别人。由于他的许多军事成就,他总是被任命为亲密的将军。凌统死后,孙权在宫中收养了次子。”他喜欢像他所有的儿子一样。“周泰出身贫寒,属下朱然、徐盛等都不满意。孙权在为将军们举行的宴会上,让周泰脱去外衣,露出每一次战斗留下的伤痕,把周泰的胳膊放在怀里痛哭流涕,说:“卿是孤弟,战斗如熊,虎视眈眈,决一死战,身中数十伤。他的皮肤像一幅肖像。为什么孤独的人不把感情和肉体放在一起,把感情和感情放在一起,把感情和兵马放在一起?“那就让周泰领兵吧。所以徐盛等人对此深信不疑。冉病得很重。孙权白天吃得少,晚上不睡觉。他派人去送药品和食物。朱然病逝,孙权“谢月哀”。梦露生病时,孙权在内殿接见了他。他毫不犹豫地把女儿交给一位名医抚养。我担心劳工经常穿墙来照顾他。
孙权不仅善于爱民,而且善于接受下属的指示,向臣下认错,自责。于翻了个身,把孙权的缺点一一列举出来。孙权很不高兴。在一次宴会上,于翻了个身,假装喝醉了。孙权大怒,拔剑欲杀。刘基、大司农,当即劝道。孙权不仅承认了错误,还命令左右手:“酒后不能杀人。”辽东巡抚公孙渊向孙权投降,孙权决定派张弥和掌管金银财宝,唐渊为太子。张朝大臣认为公孙渊不可靠,坚决劝阻。孙权不听,张昭生气地说,这病就不来了。后来公孙渊真的杀了特使,没有他的军事资源。孙权去找张昭认错,张昭只好再次参加会议。鲁迅多次争取废太子孙权,孙权多次派人告鲁迅,使鲁迅急怒而死。几年后,孙权对儿子鲁抗说:“我听信了那些谗言,怀疑你父亲的忠诚。”我为你们父子感到非常遗憾。"
更难能可贵的是,孙权非常信任自己挑选的指挥官,很少去前线指挥,而是交给下属去完成任务。其中,决定吴栋命运的战争有周瑜指挥的赤壁之战、孟禄指挥的荆州之战和鲁迅指挥的夷陵之战。
孙权本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但他更善于隐藏自己的时间。群臣曾劝孙权做江东皇帝,孙权不肯。当时曹操有一百万人口,他是皇帝。刘备处于汉献帝的位置,打着复兴汉室的旗号,所以曹和刘有政治优势。孙权知道自己地位低下,不想过早暴露自己的政治意图。直到公元229年,曹流死后,吴栋政局相对稳定,孙权认为自己具备了称帝的条件。
29年称帝后,孙权下令修建蓄水水利工程,开凿破岗渎运河,解决灌溉和交通问题,发展江南水利。农官、垦荒、平山、平县的设立,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同时,孙权也非常重视海外贸易,多次派人出海。30年送魏文等人到益州,这是古代大陆人来台湾省的最早记录。公元242年,聂佑等人被派往朱雅和台儿岛,加强了两岛与大陆的联系。当时,吴栋舰队还访问了许多国家,包括东方的朝鲜、南方的菲律宾、越南和柬埔寨以及西方的印度和阿拉伯,这极大地促进了中外交流。
可惜的是,孙权出色的天赋在节后也无法得到保证。史书记载,孙权晚年“年老体弱,群臣在旁。他弃官为妾,是他的赤子之心,低微之欲。”“性是不可避免的,它导致杀戮,而且会持续到年底,这让本来就很突出的内部矛盾变得更加复杂。背后的吴国最终沦为黑暗王朝,党争激烈,暴政盛行,最终难逃灭亡的命运。
孙权(公元182-252),汉族,字仲谋。东吴大帝,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政治家、军事家。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父孙坚,是春秋时大军事家孙子之后。任长沙太守,封破虏将军。兄孙策,为讨逆将军,封吴侯。 孙权生于光和五年(公元182年),称帝于黄龙元年(公元229年)卒于太元二年(公元252年)。 孙坚次子,幼年跟随长兄孙策平定江东,孙权15岁被举为孝廉、秀才,任阳羡(今宜兴)长,代行奉义校尉。孙策早逝,临死前对孙权说“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公元200年孙权继位为吴侯。 208年,孙权起兵西进,收服甘宁,围剿灭了黄祖。 同年,曹操南下,刘备大败,曹操占了荆襄后给孙权写信,直意要取下东吴。东吴内部分为主战和主和两派,主战以鲁肃为首,主和以张昭为首。张昭在当时是很有说服力的,但孙权却有意一战。此时,鲁肃从江夏带来诸葛亮,表明刘备联吴抗曹的决心。周瑜及时返回,说明曹操的种种弊端,说明战有望获胜。孙权果断决定,以周瑜为主帅,出兵三江口,与曹操决战。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 赤壁战后,孙权为联合刘备,将其妹孙仁嫁给刘备。后又从鲁肃之计,将荆州借给刘备。后刘备取川成功,孙权让刘备归还荆州,刘备不从。鲁肃单刀会后讨回了三郡。后孙权出战合淝,被张辽击败。217年,魏吴大战于濡须口,双方均不能获胜。濡须口之战后,孙权与曹操和睦,并签定了魏吴秘密同盟,共伐关羽。 公元219年,关羽攻打樊城,孙权任命吕蒙取下荆州。吕蒙用“白衣渡江”之计取下荆州,又在麦城生擒了关羽,孙权将关羽杀害,并将头颅送给曹操。220年,曹丕代汉。221年,刘备称帝,然后立即起兵攻打东吴,名曰为关羽报仇,实为争夺荆州。孙权果断任命38岁的年轻将领陆逊为大都督,迎战刘备。陆逊在彝陵用“火烧连营”之计大破刘备。222年,孙权自封吴王,定都于建业。223年,刘备病逝,诸葛亮为了北伐,派邓芝过江讲和。孙权与蜀汉和睦,共伐曹魏。 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战败刘表,取得荆州,企图一举灭吴。他对孙权声称:"今治水军80万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孙权没有被曹操的气势汹汹所吓倒。他果断地采纳鲁肃的建议,与刘备结成同盟,在著名的赤壁之战中,用火攻战术大破曹军,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孙权审时度势,考虑重新选择一个合适的政治中心。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他在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后,毅然决定自京口(今镇江)徙治秣陵(今南京),又在石头山建石头城。次年改秣陵为建业。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因与刘备争夺荆州,为便于指挥对蜀作战,又以荆州的鄂城为政治中心,改称武昌。黄龙元年(公元229)四月,孙权在武昌称帝。同年九月,又将都城自武昌迁回“舟车便利,无限险之虞:田野活饶,有转输之籍;进可以战,退可以守”的建业。这样,孙权开创了南京的建都历史。 孙坚在讨伐董卓时,於洛阳的一间公厕,发现了孙权与传国玉玺,据称之所以孙权会被丢弃在厕所里,是因为大家都认为孙权的蓝眼珠,是个不祥之兆,但孙坚与孙策不相信,便将孙权带回家抚养长大,结果後来孙坚和孙策双双战死,大臣们因此非常地恐慌,纷纷计划离开吴国,也因此东吴变成了东无,也就是「无人才之国」,但周瑜独不离,反倒继续协助孙权,後来大臣们虽然都回返,而孙权也从此不再带来灾祸,却也从此变成了个无能,直到过世为止。 孙权规划并建造了建业都城,城周二十里十九步。建业城中建有壮丽的宫城和衙署、民居中、寺院,城外有石头城、丹阳郡城,还有人口集中和商业繁荣的市场。孙权创建的建业成为古代一座真正的城市,为日后南京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孙权对开发建业和整个江南地区做出重大贡献。他采取了不少措施,鼓励发展生产。他"亲自受田",将驾车用的八头牛改作耕牛,以表示提倡农业生产。并下令禁止官史在家忙时征调农民服徭役,以保证生产期间,又兴修水利,疏浚和扩大秦淮河水道,开破岗渎、运渎、东渠、潮沟等。当时建业城有数千名技术熟练的手工业工人,从事丝织、冶铸生产。孙权还发展了航海事业,派将军卫温和诸葛直领兵万人航行到夷州(今台湾省),又派人出使辽东半岛及海南诸国,有的使者到高句丽、扶南(今柬埔寨)、林邑(今越南中部)和南洋群岛等地。公元247年,还为西域僧人康僧会建造了建初寺,这是金陵的第一座佛寺。 孙权统治江东长达51年。他的一生,正是吴国创业的黄金时代。但到他的晚年,有才华的太子孙登不幸早逝,其他子孙们为了王位明争暗斗吴的元气大伤。太元二年(公元252年),孙权,这位雄踞江东的杰出政治家在失望中与世长辞,终年71岁,庙号太祖,谥号曰大皇帝,葬于蒋陵(今江苏省南京市紫金山南梅花山)。
作者:刘晓 吴主孙权像,唐‧阎立本《古帝王图》局部 三国时期,英雄人物辈出,曹操、诸葛亮、刘备、孙权、周瑜、关羽、张飞⋯⋯他们在短短的几十年中,纵横捭阖,共同演绎了一曲荡气回肠的「 ”忠义、信义、仁义、恩义、侠义”之歌,留给后人的是无尽的神往和慨叹。这其中被有着统一天下雄心的曹操赞誉的「 ”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孙权,虽然在后世不如曹操、刘备、诸葛亮那般为世人所重视,但其所取得的功绩却是不容忽视的。 史载,孙权执掌政权五十二年,是三国历史人物中主政时间最长的一位。在位期间,他西联蜀汉,北抗曹魏,内平山越,开发江南蛮荒之地,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入主江南的第一位皇帝。此外,东吴拥有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航海技术,可以北至辽东,南及台湾,并开创了大陆最早航行台湾,与台湾建立经济、文化联系和交往的纪录。鼎盛时期的东吴,疆域包括长江中下游以南直至交趾(今越南北部),面积与魏国相当,远大于蜀汉。从其所取得的这些成就看,孙权是当得起曹操那一赞的,也当得起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词句「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而东吴能如此强大,国祚相对长久,与孙权举贤任能、爱才如命是分不开的。 孙策遗言有真见 孙权于东汉光和五年(182年)出生于徐州下邳(今江苏徐州市邳州),他的父亲孙坚当时任下邳县丞,孙权上边还有一个哥哥叫孙策。一种说法是他们一家是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的后代。《江表传》载,孙权生来目有精光,方颐大口,形貌奇伟,异于常人。另据《搜神记》记载,吴夫人怀孙策时,梦见月亮飞入怀中,怀孙权时又梦见太阳入怀。孙坚听夫人说后,喜不自胜地断言「 ”日月乃阴阳的精华,是极为富贵的象征”。 东汉末年,已升任长沙太守的孙坚起兵响应讨伐董卓的关东联军,并迁居至庐江郡舒县(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南),孙策、孙权与其母吴夫人等随行。在那里,孙策遇见了倜傥风流、才气英英的周瑜,二人性情相投,情同手足。 191年,孙坚奉袁术之命讨伐荆州刺史刘表,不幸战死。195年,孙策起兵征战江东,力邀周瑜辅佐自己,孙权亦跟随于左右。此时不到十五岁的孙权,性格开朗豁达,而且崇尚侠义,好蓄养门客,已与父兄齐名,他还经常参与孙策军中的谋划,这些都让孙策感到惊奇。每当宴请宾客时,孙策都常常回头看着孙权说:「 ”这些人,以后都会是你的手下。” 孙策画像,清人绘 196年,孙策任命时年十五岁的孙权为阳羡(今江苏宜兴)县长,之后,孙权被郡中察举为孝廉、州里推举为茂才,又代理奉义校尉。199年,孙权跟随孙策讨伐庐江太守刘勋,刘勋败逃后,又进军沙羡,讨伐江夏太守黄祖。在打败了一些割据势力后,孙策开始在江东站稳了脚跟。与此同时,他身边还集聚了一些智谋之士,以「 ”彭城张昭、广陵张纮、秦松、陈端等为谋主”,运筹帷幄,使管辖的江东地区运转良好。特别是张昭、张纮二人,在孙策江东征战中更是功不可没,「 ”纮与张昭并与参谋,常令一人居守,一人从征讨”。 正在功业将成之际,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孙策临终前对孙权说:「 ”利用江东民众,作战决策,争霸天下,你不如我;举贤任能,使各尽其心,保卫江东,我不如你。”事实证明,孙策这个判断是相当准确的。 举贤任能展才华 孙策猝死时,刚刚十八岁的孙权接位,但他整日悲伤哭泣,无法处理政事。张昭对他说:「 ”如今天下大乱,豺狼当道,只顾悲伤而不理国事,好比开着大门把强盗请进来,必将自取其祸。”孙权深以为然,于是忍住悲伤,开始处理政务、视察军队,稳定了军民之心。 在人事方面,孙权待张昭以师傅之礼。图为张昭画像,清人绘 在听取谋臣的建议后,孙权对内采取的政策是「 ”安抚山越,讨不从命者”,大力开发江南;对外则采取不正面对抗曹操,接受讨虏将军、会稽太守等职位,以避免对立和冲突。在人事方面,孙权待张昭以师傅之礼;聘周瑜、程普、吕范为将帅;并积极「 ”招揽新秀,征求名士”。 孙权在用人方面,有一句名言:「 ”贵其所长,忘其所短”。他认为欣赏他人的长处之余,也要有包容他人短处的雅量,否则容易陷入无谓的批评,甚至挑起事端。对于被张昭认为「 ”年少粗疏”的鲁肃和出身低贱的吕蒙的重用就是具体体现。 孙权说:「 ”孤与子瑜(诸葛瑾)有死生不易之誓,子瑜之不负孤,犹孤之不负子瑜也。”图为诸葛瑾画像,清人绘 孙权不但举贤任能,知人善用,而且用人不疑。如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汉末移居江东,深受孙权重用,官至南郡太守、大将军。在吴蜀夷陵之战前夕,他曾写信给刘备,阻止吴蜀联盟的破裂。有人将此事密告给了孙权,说诸葛瑾通敌。孙权并不相信,还说「 ”孤与子瑜(诸葛瑾)有死生不易之誓,子瑜之不负孤,犹孤之不负子瑜也。” 东吴有一些当年追随孙坚、孙策的老将,不过他们忠勇有余、智谋不足,孙权于是提拔了一些年轻的将领,在如何让老将对新将领心悦诚服方面,孙权也很讲求方法。 有一次,孙权让出身寒门的周泰镇守濡须坞,老将朱然、徐盛担任副手。孙权知道朱、徐二人必定不服,因此以视察之名来到濡须坞。在酒席上他叫周泰把衣服脱掉,但见周泰身上伤痕累累,几乎可用体无完肤来形容。「 ”周将军这一道伤因何而起?”,「 ”周将军这一道伤来自何处?”,「 ”周将军这一道伤又为哪一战役所创?”随着孙权与周泰的一问一答,举座皆惊。孙权抚摸着周泰的臂膀说:「 ”将军!我与你亲如兄弟,将军在战场上为孙某不惜性命,以至受伤多处,孙某又怎能不感恩图报,委将军以重任呢?”朱然、徐盛在一边听得目瞪口呆,此后再也不敢对周泰不敬了。 而周泰果然不负重托。曹操率领四十万军队进攻濡须口,几次交锋都没有占到便宜。当曹操远望东吴军队、船舰的阵容,不禁赞叹其治军严明、军容整肃,喟然叹曰:「 ”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然后退军。 正是因为孙权有知人之明,而且善于用人,用人不疑,才使他周围人才济济,云集了不少智士能臣、大将,文有张昭、张纮、顾雍、是仪、张温、阚泽、虞翻、赵咨、诸葛瑾⋯⋯武有程普、黄盖、韩当、甘宁、凌统、徐盛、贺齐、周泰、太史慈⋯⋯更有声名显赫的江东四杰:周瑜、鲁肃、吕蒙、陆逊,他与谋士如云、猛将如林的曹操相比毫不逊色。也正因此,东吴才能保持政治清明、国富民强的状态。 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不要私存,放到圈子里,让更多人知道吧! 关注中华五千年演义,看精彩文章。 微信搜索「 ”精挑细选好文章”公众号,看更多好文。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先生,琅琊郡阳都人(今山东省沂南县)。三国时期蜀国大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
生平与功绩
181年诸葛亮出生于琅琊郡阳都,家世一千石(即俸禄为一千石粮食)。9岁母亲章氏去世。12岁父亲诸葛珪去世。由叔父诸葛玄抚养长大。197年叔父去世,诸葛亮和弟弟诸葛均移居南阳郡。地点在今河南南阳城西卧龙岗;一说在当时可能属于南郡的湖北省襄樊市隆中西。虽从事农业耕种,仍志向远大,自比管仲、乐毅。后与徐庶,崔州平、孟公威、石广元等交好俱游学,曾求学于司马徽、庞德公等当时名士,并娶名士黄承彦之女为妻。
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对刘备陈说三分天下之计,即著名的“隆中对”,旋即出山辅助刘备。后来罗贯中将这一事实加以艺术描写,遂成为儒家传统社会君臣相得的典范。诸葛亮进入刘备阵营后,被派往东吴,负责联吴抗曹,并最终成功促进孙刘联盟建立。使得赤壁之战中,刘备协助孙权大败曹操军,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赤壁之战后,协助刘备平定荆南。后刘备入蜀,诸葛亮坐镇荆州。但庞统的身亡使得刘备调诸葛亮入蜀,改命关羽负责荆州防务。
诸葛亮在川期间,主要依靠从荆州带来的旧属,同时注意笼络原来刘璋部下和益州豪强大族。对出身贫寒而有才干的士人,也大力拔擢,被称赞为能尽时人之器用。他法令严明,赏罚必信,推行屯田政策,改善民族关系。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诸葛亮受任丞相、录尚书事。223年(章武三年),刘备病笃,临终托孤于诸葛亮。刘禅继位,他以丞相辅政,又领益州牧,封武乡侯。对于诸葛亮何时当政有争议。有人认为刘备一直十分看重诸葛亮,一直委以重任。另外有些人认为直到刘备去世,诸葛亮才实权推行自己的主张。
诸葛亮主政后,先重建孙刘联盟,建兴三年(225年)蜀汉南部的南中地区(即今云南、贵州和四川的南部)少数民族在孟获率领发动叛乱。诸葛亮即亲率大军,深入不毛,采取参军马谡建议,以攻心为主,打击为首分子,尽量争取当地上层大姓和民众支持,有的被起用为地方长官。一年多后,这些地区的统治得以稳固,为后来的北伐提供了物力和兵力。
建兴六年(228年)春,诸葛亮率领大军出汉中,开始第一次北伐。参军马谡极受器重,北伐中马谡为先锋,违反节度,为张郃所败,亮流涕处死,并以用人失察自请贬官。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于第五次北伐魏国中病故于五丈原,享年54岁,归葬定军山。
诸葛亮还发明了孔明灯、手推车(木牛流马)和改良连弩,能同时发射十箭。传说中他还于南征时发明了包子以代替祭祀用的人头。
武侯祠
诸葛亮死后由多个地方修建武侯祠纪念武乡侯诸葛亮。全中国目前尚保存九处武侯祠,其中最著名的有四川成都、河南南阳、陕西汉中市勉县、汉中市城固县武侯祠。
世俗文化中的诸葛亮
由于其本身的智慧和《三国演义》一书的渲染与宣扬,诸葛亮在民间成为智慧的化身。他的隆中对、火烧博望、火烧新野、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火烧赤壁、三气周瑜、七擒孟获、六出祁山(挥泪斩马谡、空城计)等故事家喻户晓。
现有“事后诸葛亮”一说,意思是事后聪明;“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形容集体智慧的伟大。
诸葛亮的扮演者
在各种地方戏剧中不计其数的人扮演过诸葛亮。其中比较著名的有:
京剧老生马连良
李法增在电视连续剧《诸葛亮》中扮演诸葛亮。
唐国强在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扮演诸葛亮。
著作
西晋陈寿撰《诸葛亮集》二十四篇,十万四千多字。
明王士骐撰《武侯全书》
清张澍撰《诸葛忠武侯文集》
《隆中对》
《悼周瑜》(亮本传及瑜本传未见,唯演义有载,恐非亮作,当为罗贯中之艺术添加)
《前出师表》
《后出师表》(《后出师表》疑为后人伪作,陶元珍所著魏晋史丛考的第一篇《世传诸葛亮后出师表辨证》(全文)加以考证。)
《诫子书》
《诫外甥书》
《将苑》(又名心书,多数学者认为非诸葛亮所作,多为后人托诸葛之名而作)
《马前课》(绝非诸葛亮著作)
《便宜十六策》
后人评价
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的后面称他“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尚驰《诸葛武侯庙碑铭序》所说“至令官书庙食,成不刊之典,一山之内,每有风行草动,状带威神,若岁大旱,邦人祷之,能为云为雨,是谓存与没人皆福利,生死古今一也。死而不朽,反贵于生。”[《唐文粹》]
吕温《诸葛武侯庙记》说,诸葛亮“大勋未集,天夺其魄。至诚无忘,炳在日月,烈气不散。长为雷雨。”[《唐文粹》]
唐朝著名诗人杜甫曾作名为《蜀相》的七言律诗表达了其景仰之情,诗曰: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成都武侯祠诸葛亮殿悬挂的攻心联,为清朝赵藩所作,此联曾引起毛泽东等重视。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批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状多智而近妖。
配偶、子女及后裔
配偶
根据《三国志》引《襄阳记》的记载,诸葛亮的妻子是名士黄承彦的女儿黄氏。黄承彦知道诸葛亮在考虑娶亲,就对他说:“我听说你正在挑选老婆。我有一位相貌丑陋的女儿,生得黄头发黑皮肤,但是才能和你相匹配。”结果诸葛亮答应了,马上把黄氏迎娶过来。当时的人把这件事当作笑谈,乡间有句谚语说:“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
黄氏亦有一名作「黄月英」。
子女
诸葛乔:诸葛亮嗣子,诸葛瑾过继给诸葛亮,字伯松、原字仲慎,官至翊武将军。
诸葛瞻:(西元227年—263年)字思远,17岁时,被后主刘掸招为驸马.历任骑都尉、侍中、尚书 仆射加军师将军等职。西元261年后,与董殿共同执掌蜀汉军政。西元263年,魏将邓艾入蜀,诸葛瞻率军至涪迎战。邓艾在陈前写信诱他投降,诸葛瞻怒斩来使。在绵竹与魏军决战时,由于寡不敌众,壮烈战死。
诸葛怀:诸葛亮幼子,晋太傅王览建议朝廷,召录汉代名臣之后裔到京城任职,惟诸葛怀未至。经查访得知,原打算给诸葛怀封爵,他推辞说生活可以自给,无才干补闰,愿终老于家。晋帝同意了他的请求。
诸葛果:诸葛果,诸葛亮的女儿。成都西南有朝真观,即乘烟观,古老相传,诸葛果在这里修行和成仙升天。
诸葛亮流传有〈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薄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后裔
根据古代史料,有关诸葛亮后裔三代之后裔孙下落均无记载。1992年,浙江兰溪诸葛村发现《高隆诸葛氏族宗谱》,据此记载,自宋代以来诸葛亮后裔一直生活在浙江兰溪一带。
现在诸葛亮的后裔主要聚居在建德、兰溪、龙游三市县相邻的50公里范围内的11个村镇中,那里有诸葛亮的后裔八千余人,多是诸葛亮的第49代和第50代孙。
诸葛亮后裔聚居浙江是从其第14代孙诸葛利任五代时寿昌县县令开始的。五代时的寿昌即今浙江建德。诸葛利生子诸葛青,诸葛青的长子诸葛承阴的后代于南宋时迁到泉麓村。泉麓村现属兰溪市,现该村有109户569人,其中450人是诸葛氏后裔。诸葛青之次子诸葛承枯的后代从寿昌迁到石鼓坂脚,石鼓坂脚即今浙江省建德县李家镇石鼓村,现那里有诸葛后裔292人。诸葛青之四子诸葛承突的后代从寿昌迁到浙江省龙游县华龙村定居,目前这里有诸葛后裔49户230人。诸葛青的三子诸葛承载的后代于南宋时迁居到浙江高隆定居,高隆之名,取诸葛亮高卧隆中之意。高隆即今兰溪市诸葛镇。诸葛后代散居在高隆周围的7个村落生息繁衍,到了明朝人们便开始称高隆为诸葛镇了,这个称呼一直叫到现在。现在的诸葛镇有诸葛后裔2500人,是诸葛后裔最集中的地方,现已成为诸葛后裔的活动中心。
诸葛镇保存有始建于明代的诸葛大公堂和丞相祠堂。在大公堂内的宝楼上珍藏着 《诸葛氏宗谱》,这本宗谱共修过15次,第一次在南宋初年,最后一次在1947年,当时的国民党元老陈果夫为这部宗谱的最后修订写了序。
曹操的资料
汉魏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字阿瞒 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父曹嵩,是宦官中常侍曹腾 的养子曹操自幼机警有智计,好游荡任侠20岁时,举 孝廉为郎,授洛阳北部尉,执法严厉,不避豪强黄巾起 义爆发后,拜骑都尉,参与镇压起义军初平元年(190), 参与关东州郡讨伐董卓,开始建立自己的武装此后与 陶谦,吕布,袁术等连年互相攻战,实力逐渐壮大建 安元年(196),迎汉献帝于洛阳,又奉帝迁都于许昌,拜 司空,封武平侯自此建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 治优势建安五年,官渡一战,击败袁绍,此后即逐步 统一了北方广大地区,结束了中原地区持续达20年之久 的战乱建安十三年,拜丞相,南征荆州,在赤壁被孙 权,刘备联军击败,三国鼎立形势初步形成建安十八 年,封魏公,二十一年,进封魏王二十五年正月,病 逝于洛阳曹丕称帝后,追尊为魏武帝
曹操对文学,书法,音乐等都有深湛的修养他的 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诗歌上,散文也很有特点
曹操的诗歌,今存不足20篇,全部是乐府诗体内 容大体上可分三类一类是关涉时事的,一类是以表述 理想为主的,一类是游仙诗
与时事有某种关联的作品有《薤露行》,《蒿里行》, 《苦寒行》,《步出夏门行》等《薤露行》,《蒿里 行》二诗,作于建安初年前一篇反映何进谋诛宦官事 败,董卓入洛阳作乱;后一篇写关东各州郡兴兵讨卓,又 各怀野心,互相杀伐,在内容上紧相承接诗篇以简练 的语言,高度概括地写出了这一段历史过程,因此被誉 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钟惺《古诗归》)尤其 可贵的是,在《蒿里行》诗中他以同情的笔调,写出了 广大人民在战乱中所罹的深重苦难:"铠甲生虮虱,万 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 之断人肠"《苦寒行》作于建安十一年征高□时,诗 篇描写冬日太行山区的酷寒,荒芜,险峻,形象生动,同 时也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感受《步出夏门行》作于 建安十二年征三郡乌桓时该诗包括"艳"(前奏)及四 解"艳"着重写了诗人出征时的复杂心情一解"观 沧海",写进军途经碣石时的观感;二解"冬十月",三 解"河朔寒",写归途中见闻;四解"龟虽寿",写取得 了这场重要战役胜利后的思想活动其中"观沧海"描 写大海景象,"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 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气势磅礴,格调雄放,映衬出 诗人包容宇宙,吞吐日月的阔大胸怀"龟虽寿"以一 系列生动的比喻,表达诗人对人生及事业的看法:"老骥 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是诗人贯 彻终生的积极进取精神的真实表白
以表述理想为主的诗歌有《度关山》,《对酒》, 《短歌行》等前两篇写诗人的政治理想他设想的太 平盛世是儒法兼采,恩威并用的贤君良臣政治这在汉 末社会大破坏的现实背景下,无疑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短歌行》的主题是求贤,以"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 公吐哺,天下归心"等诗句,来抒发求贤若渴,广纳人 才,以冀成其大业的心情游仙诗有《气出唱》,《秋胡行》等曹操是不信 方士神仙之说的,所以他写这些诗当别有所寄,不能据 此把他与秦皇,汉武的求仙等量齐观在艺术风格上,曹操诗歌朴实无华,不尚藻饰它 们以感情深挚,气韵沉雄取胜在诗歌情调上,则以慷 慨悲凉为其特色慷慨悲凉,这本来是建安文学的共同 基调,不过在曹操的诗中,它表现得最为典型,最为突 出在诗歌体裁上,曹操的乐府诗并不照搬汉乐府成规, 而是有所发展如《薤露行》,《蒿里行》,在汉乐府 中都是挽歌,他却运用旧题抒写了全新的内容曹操开 创了以乐府写时事的传统,影响深远建安作家以及从 南北朝直到唐代的许多诗人,他们拟作的大量乐府诗,都 可以说是这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曹操的散文多是应用性文字,大致可分表,令,书 三大类其代表作有《请追增郭嘉封邑表》,《让县自 明本志令》,《与王修书》,《祀故太尉桥玄文》等 这些文字的共同特点是质朴浑重,率真流畅,写出了曹 操的独特声口如《让县自明本志令》,自述大半生奋 斗经历,分析当时形势,剖析自己的心志,其中"设使 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等语,写得极 其坦率而有气魄从东汉以来,散文出现了骈化的趋势, 至汉末而渐显;一般散文作者开始讲求对偶,注重用典 而曹操以其平易自如,质实明练的文体,在当时独树一 帜鲁迅曾称赞曹操是"改造文章的祖师"(《魏晋风 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曹操在文学上的功绩,还表现在他对建安文学(见建 安七子)所起的建设性作用上,建安文学能够在长期战乱, 社会残破的背景下得以勃兴,同他的重视和推动是分不 开的刘勰在论述建安文学繁荣原因时,就曾指出"魏 武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文心雕龙·时序》)事 实上,建安时期的主要作家,无不同他有密切关系曹 丕,曹植是他的儿子,"七子"及蔡琰等,也都托庇于 他的荫护可以说,"邺下文人集团"就是在他提供的 物质条件基础上形成的;而他们的创作,也是在他的倡 导影响下进行的 曹操著述,据清姚振宗《三国艺文志》考证,有《魏 武帝集》30卷录1卷,《兵书》13卷等十余种,然多已亡 佚,今存者唯《孙子注》明代张溥辑散见诗,文等145 篇为《魏武帝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丁 福保《汉魏六朝名家集》中也有《魏武帝集》,所收作 品略多于张溥辑本1959年,中华书局据丁福保本,稍 加整理补充,增入《孙子注》,又附入《魏志·武帝纪》, 《曹操年表》等,重新排印为《曹操集》有关曹操作 品的注释,主要有黄节《魏文帝魏武帝诗注》,北京大 学出版组1925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校正重排,改 称《魏武帝魏文帝诗注》
曹操的儿子太多了,就目前有记载的如下:
长子是曹昂,在宛城之战时战死
第二子是曹丕
曹昂,字子修,操长子,丰愍王,张绣叛乱时战死。
曹铄,操子,相殇王。
曹冲,字仓舒,操子,邓哀王。
曹据,操子,彭城王。
曹宇,操子,大将军,燕王。
曹林,操子,沛穆王。
曹衮,操子,少好学,中山恭王。
曹玹,操子,怀王。
曹矩,操子,范阳闵王。
曹干,操子,赵王。
曹上,操子,临邑殇公子。
曹勤,操子,刚殇公子。
曹乘,操子,谷城殇公子。
曹整,操子,叔父绍继子,郿戴公子。
曹京,操子,灵殇公子。
曹均,操子,叔父彬继子,樊安公。
曹棘,操子,广宗殇公子。
曹徽,操子,叔父玉继子,东平灵王。
曹茂,操子,乐陵王。
曹彰,字子文,操子,少善射御,膂力过人,越骑将军,任城威王。
曹植,操子,陈思王。
曹熊,字子建,操子,萧怀王。
曹丕,字子桓,曹操太子,文皇帝。
孙权
(182—252)即吴大帝。三国吴国建立者。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父坚为长沙太守,兄策结交江淮世家,据江东六郡。东汉末,继其兄据有江东,在鲁肃、周瑜辅佐下,治理属地。建安十三年(208年)联合刘备,大败曹操于赤壁。后吴蜀争霸,于彝陵之战中大败刘备。黄龙元年(229年)即帝位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邺(南京)。曾派船队航海至夷州(今台湾)。设农官,实行屯田,发展生产。但赋役繁重,刑法严峻,人民不断起义反抗。
周瑜出身官宦世家。190年,孙坚出兵加入讨伐董卓联军,将其家人徙至舒,周瑜与其同年的孙策成为好友,更借大宅给孙策住,二人情如兄弟。不过,周瑜从父就任丹杨太守,周瑜也一起跟随。
孙策丧父后,经过多年在袁术下打并,终於能起兵发展,正要东渡历阳入吴时,书信报知周瑜,周瑜立刻起兵响应,孙策高兴的说:「吾得卿,谐也。」随后帮助孙策攻克横江、当利、秣陵、曲阿,打败笮融、薛礼,将刘繇赶走,发展极快。后来孙策亲自进攻山越,命周瑜回师丹杨。不久,袁术派其弟袁胤代替周瑜从父为丹杨太守,袁术本想招揽周瑜,但周瑜认为袁术终无所成,别请辞回巢长。198年,再投孙策,孙策亲自迎接,被任为建威中郎将, 发二千人为周瑜部曲,赐军马五十匹、大屋,赠赐无人能比。
周瑜身於庐江练兵,出备牛渚,后再领春谷长。不久,孙策发兵攻荆州,以周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江夏并不是孙军领下),攻克皖。同一时期孙策与周瑜娶了桥公的两位女儿,孙策对周瑜笑说:「桥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两人关系更进一步。后再进逼寻阳,大破刘勋,还定豫章、庐陵,留镇巴丘。
200年,孙策遇刺,临终前将权力交给弟弟孙权。周瑜奔丧还吴,并与张昭一起共同辅佐孙权。同期,曹操打败了袁绍,要求孙权送子质到曹营,孙权与周瑜及其母商议,周瑜坚拒,其母也支持周瑜的决定,并要孙权对周瑜以兄视之。206年 ,周瑜督孙瑜等讨伐麻、保两处贼兵,俘虏万多人,后还守官亭。后来江夏太守黄祖遣将邓龙领千人进柴桑,周瑜追讨击,生擒邓龙。208年春天,孙权讨伐江夏,周瑜任命为前部大督。
同年秋天,曹操率军南侵,占领荆州,曹操向孙权进逼。大军压境之际,孙权的大臣们出现了主和、主战两派。鲁肃劝孙权招回在鄱阳的周瑜回到身边帮助,周瑜别对孙权分析道:「操虽讬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请为将军筹之:今使北土已安,操无内忧,能旷日持久,来争疆埸,又能与我校胜负於船楫乎?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又今盛寒,马无藁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将军禽操,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孙权受到鲁肃的激将法,又听过周瑜的详细分析,决意开战。
孙权别命周瑜及程普等领三万人抗曹,途中在赤壁两军遇上,曹操军因有疾病,又不习水性,初战便败退,曹操引军至江北。周瑜便与联盟刘备军在南岸设营,相方对持。周瑜部将黄盖建议用火计将曹军打败,周瑜认为可行,命黄盖诈降。曹操果然中计,船舰全被烧毁,曹操北还南郡,此战史称赤壁之战。
周瑜与程普乘胜追击,发兵南郡,与曹营大将曹仁隔江对持。周瑜遣甘宁先攻夷陵,曹仁也分兵围攻。甘宁向周瑜告急,周瑜用吕蒙之计,留凌统守后,自己就与吕蒙前往解救,甘宁之围解决后,即引到北岸。周瑜亲自率军进攻,但右胁被流矢所伤,伤势严重,引军撤退。曹仁闻得周瑜伤得不能起来,亲自督军到周瑜阵前,周瑜起身乃行到军营激厉士气,曹仁见状便撤退。经过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南郡终於被攻克。孙权别拜周瑜为偏将军,领南郡太守。以下隽、汉昌、刘阳、州陵为奉邑,屯据江陵。同时周瑜献美人计想分化刘备阵营,但孙权不用。
210年,周瑜提出征伐西蜀的方案,孙权答允,但就在赶回驻地江陵准备出征的路上时得了重病,最终卒于巴丘,时年36岁。孙权亲自穿上素服,左右皆感动。
周瑜死后葬于家乡安徽庐江城东侧。
特徵
周瑜年少时而有才学,壮有姿貌。为人心胸开阔,以谦让服人,孙军中众人皆与他为友,但程普因年龄长於周瑜,数次侮辱周瑜,不过周瑜每次都忍下,程普开始对周瑜改观,更与周瑜一起共饮。他也十分亲切,扬州百姓都用对一般男子的称呼,称孙策与周瑜为孙郎与周郎。周瑜精音律,虽然酒过三巡之后,如果音乐有误,他必会回头一看,所以有「曲有误,周郎顾」一说。
孙权虽视周瑜为兄长,但周瑜从不居功自傲,对孙权敬慎服事,完全按君臣之礼来对待。对孙家极为忠心,曹操曾派名士蒋干游说周瑜投降,但被周瑜拒绝了。
家庭
曾祖父
周荣,在章、和二帝时任尚书令
祖父
周景,少以廉洁能干见称,初被察为孝廉,辟公府。后为豫州刺史,李膺、荀绲等为从事,更迁至尚书令,登为太尉。
父亲
周异,为洛阳令。
周尚,周瑜从父,官至丹杨太守。
妻
小桥,桥公之女,大桥妹妹,生得国色天香。
子女
周循,周瑜长子,妻为公主,官拜骑都尉,有周瑜之风,早卒。
周胤,周瑜次子,初为兴业都尉,妻为孙家宗女,屯於公安,封都乡侯。后因罪徒庐陵郡,病死。
周氏,周瑜之女,嫁给太子孙登。
侄子
周峻,周瑜兄之子,因周瑜功,任为偏将军,领吏士千人。
评价
三国志评曰:「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桀,新荡荆城,仗威东夏,于时议者莫不疑贰。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
孙策:「周公瑾英隽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
程普:「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
蒋干:「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闲。」
刘备:「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
孙权:「公瑾有王佐之资,今忽短命,孤何赖哉!」、「孤非周公瑾,不帝矣。」
当时之人:「曲有误,周郎顾。」
文艺作品中的周瑜
《三国演义》
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中的周瑜足智多谋,但最让读者印象深刻的特点是气量狭小。由于认识到了刘备对江东未来的威胁,在赤壁大战期间屡次试图杀死诸葛亮,还有一次试图杀死刘备。大战之后又多次想铲除刘备的势力,反而被诸葛亮“三气周瑜”,气得吐血而亡,临死前感叹“既生瑜、何生亮”。今人常用“瑜亮情结”来形容两大高手不得不对决的情形。
司马懿早年任文学掾,后任主簿,是曹操帐下谋士之一,但并不出名。后来司马懿协助曹丕代汉,出谋五路伐蜀,开始崭露头角,在曹丕病逝前成为顾命大臣。曹睿继位后,司马懿主动请命去防御魏国西部,后因蜀国马谡的反间计一度被废,但面对诸葛亮的北伐强攻,魏国不得不再次启用司马懿。司马懿多次败于诸葛亮,于是采用闭门不战的策略防守,直至诸葛亮病逝。曹芳继位后,司马懿、曹爽共同辅政。司马懿受曹爽排挤,于是发动政变诛杀曹爽一族,自此掌握魏国大权。司马懿病逝后,魏国政权仍由其儿子把持,多年后导致晋朝代魏的发生。司马懿被后代追封为晋朝皇帝。
刘备,蜀汉的开国皇帝,相传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备少年丧父,与母亲贩鞋织草席为生。黄巾起义时,刘备组织义兵,随政府军剿除黄巾,有功,任安喜县尉,不久因鞭打督邮弃官。后诸侯割据,刘备势力弱小,经常寄人篱下,先后投靠过公孙瓒、曹操、袁绍、刘表等人,几经波折,却仍无自己的地盘。赤壁之战之际,刘备联吴抗曹,取得胜利,从东吴处“借”到荆州,迅速发展起来,吞并益州,占领汉中,建立蜀汉政权。后关羽战死,荆州被孙权夺取,刘备于称帝后伐吴,在夷陵之战中被陆逊击败,病逝于白帝城,临终托孤于诸葛亮。
关羽亡命于奔涿郡,结识刘备、张飞,情如兄弟。刘备理事待客之时,关羽侍立左右,不避艰险。徐州之战后,羽为保刘备家眷,不得以降曹,受封偏将军,受曹操厚待礼誉。但关羽终不忘本,许以立功报曹操后离去追寻刘备。白马之战中,关羽策马刺河北名将颜良于万众之中,袁军皆披靡。受封汉寿亭侯。赤壁之战后,刘备尽收荆州诸郡,封关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刘备平定益州后,命关羽掌管荆州军政。刘备即位汉中王,又加封为前将军,假节钺。随后关羽率军北攻樊城,降于禁、斩庞德,一时间威震华夏。不久,由于后方荆州为东吴攻取,关羽军在前线作战失利,关羽最终败走麦城。在临沮突围中遭到孙权军逆击,关羽壮烈殉汉。谥为壮缪侯。
在涿郡结识刘关二人,与关羽一起从事于刘备,对待关羽如兄长。随刘备助曹操打败吕布,受封中郎将。在当阳长阪,张飞引二十骑据水断桥,阻挡曹操大军,曹军无人敢进。刘备平定荆州,加封张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封新亭侯。刘备入蜀,张飞与孔明溯流而上,至江州,俘巴郡太守严颜而释之。益州平定,张飞任巴西太守,不久又击败张郃的进犯。刘备进位汉中王,封张飞为右将军,假节。章武元年,迁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进封西乡侯。后刘备伐吴,张飞本率兵万人,自阆中会江州。临行前,为其帐下张达、范疆杀之。后追谥曰桓侯。
改了下,看看怎么样
吴大帝 孙权 (182-252)
孙权字仲谋,三国吴帝国的创建者,孙坚次子。聪明机智十四岁便随兄长孙策转战,参与平定江东,孙策猝亡后,孙权接掌江东。再一代名将周瑜的辅佐下领导东吴在赤壁战胜曹操。使天下成三国鼎立之势。北拒曹操,西抗刘备。为一代明主,孙权在外交上能屈身忍辱,以柔克刚,有勾践之奇,这方面超过了曹操,刘备。
但称帝后,变得刚愎自用,宠信小人,猜忌群臣,终给身后东吴留下祸根。
第一个原因,是由于刘备的一再要求。
在赤壁战后,刘备上表推举刘琦为荆州刺史,然后夺取了荆州四郡。刘琦是刘表长子,完全有资格继承刺史的职位,刘备也因此得以在大义上拥有荆州南部四郡。当时,刘备上表申请孙权担任车骑将军,兼任徐州牧。几个月后,刘琦病逝,孙权还个顺水人情,表奏刘备为荆州牧。大家你吹我,我捧你,外表上相处的很融洽。
可是,以水军见长的刘备军团,在长江沿岸并没有自己的地盘。刘备一再申请,周瑜才允许刘备在长江的支流油江江边设立营寨。可是,刘备一心想进入长江,可以和孙权,曹操在长江一较长短。于是后来,刘备特意到京口拜访孙权,借口周瑜给的地盘太小,希望孙权能够让自己这个“荆州牧”真正的“都督荆州”。可是,这个申请由于周瑜的阻挠而被搁置。
第二个原因,是周瑜的病逝。
周瑜虽然主张联刘抗曹,但是对于刘备一直小心提防。在孙权集团中,和鲁肃并不相同,周瑜一直在联刘和抗刘之间徘徊。当刘备入京口,表示自己的愿望后,周瑜极速上书,强烈要求孙权不能答应刘备,不但不能答应,而且还应该让刘备和关羽、张飞这样的熊虎之将分开,让刘备呆在京口享受美女佳肴。一旦给了刘备领土,那刘备必然如蛟龙得到云雨一样,再也无法限制了。
当时,孙权左右权衡,最终决定既不给刘备土地,也不把刘备抓起来,北方有曹操,当时必须要联合刘备等人,才能共同抵御北方的大敌。
周瑜很郁闷,于是提出了第二个建议,希望孙权交给自己兵马,自己想和奋威将军孙瑜一起出兵汉川,攻占益州,然后由孙瑜驻军西川,联合马超威慑张鲁,由周瑜据守襄阳,观望天下。孙权答应了,可是天不假年,周瑜还没有来得及出征,就已经病逝。周瑜病逝之后,建议以鲁肃为东吴主帅,孙权采纳了周瑜的建议。
周瑜死后,东吴暂时没有可以和周瑜比肩的谋略家,而周瑜的继任者鲁肃又提出放弃南郡,借给刘备。孙权考虑到若无周瑜,兵家夹缝中的南郡,孤城难守,不如卖个人情,把烫手的山芋扔给刘备,让刘备脑袋疼去,于是答应了鲁肃的提议。
第三个原因,孙权借给刘备南郡,其实还有附加条件。
在通鉴中记载,借出南郡的同时,孙权有几个相关的任命,“分长沙为汉昌郡,鲁肃为汉昌太守,屯陆口”。当时,荆州南部四郡都在刘备的势力范围,当时刘备任命赵云为长沙太守,而此时孙权将长沙一部独立出来,设立汉昌郡,无疑是刘备在接受荆州的同时也做出相应的让步,让出长沙一部,并且由一贯亲近刘备的鲁肃来担任汉昌郡的太守。
虽然说,汉昌郡的军事地位远远不如南郡,可是汉昌和孙吴本土接壤,在鲁肃的管理之下,很快就成为孙吴真正的领土,从长远来看,孙吴吃亏不大。
当然,在三个主要因素之外,还有一个情感因素,在赤壁之后,为了更加巩固孙刘之间的关系,孙权不顾大臣的反对,尤其是周瑜的反对,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刘备,使得刘备成为孙吴的女婿。于是民间也就有了把荆州作为陪嫁的说法。当然,实际上这个因素可能是最不重要的因素,在老百姓看来感情很重要,对政治家看来利益最重要,是不是符合自己或者自己利益集团的利益,才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权衡取舍的标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