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习要求。
汉语拼音是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重要工具。小学阶段,要求学生能正确认读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能正确拼读音节,并能借助拼音认读汉字。在复习中,应注意以下难点的把握,区别形近易混的字母;熟练掌握<的省写规则;由于受南方方言习惯的影响,要特别注意翘舌音和后鼻音的准确发音。
二、复习建议
(1)汉语拼音基本内容的学习在低年级就已完成,到高年级时有回生现象,因此有必要对汉语拼音的基本内容进行复习。汉语拼音的基本内容是声母、韵母、声调、音节。对23个声母、24个韵母,16个整体音节练习发音,并带上声调练习。
(2)根据本方言的特点,把握学习汉语拼音的重点和难点。如声母中平、翘舌之分;韵母中前、后鼻音之分。对一些常用字的读音应反复拼读,适当记忆。
(3)对多音字应适当疏理。并对容易读错的字音进行复习。
汉 字
一、知识概要
1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能用硬笔、毛笔写楷书。
5培养喜欢汉字、主动识字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逐步形成独立识字的能力。
二、学法指导
(一)培养兴趣,发展能力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复习的重点之一。在创设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辨别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和多义字,消灭错别字。要让学生学会识字方法,形成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重要的是激发学习兴趣。设计一些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可开办“错别字诊所”,让学生搜集、整理、纠正同学作业中、牌匾、报刊、广告中的错别字;还可以在班上搞一些识字写字的游戏、竞赛活动,切忌让学生做机械重复的练习。
(二)打好基础,熟练掌握
1.笔画、笔顺。写字时,从落笔到提笔,不管中间拐几次弯,始终连着的,就是一笔,或叫一画。笔顺是书写汉字笔画的先后顺序。回想常见的笔画有哪几种常用的笔顺规则有几项各指什么
2.偏旁、部首。汉字大部分是合体字。合体宇的上下左右等各个部分叫偏旁。把相同的偏旁排在一起,称作部,这相同的偏旁就是该部的部首。“包”字加上不同的部首可变成哪些字“木”字加上不同酌偏旁可组成哪些字
3.间架、结构。字的各部分比例大小为间架,字的部件组合方式为结构。合体字最基本的结构有:上下结构(思),左右结构(相),半包围结构(凶),全包围结构(国),品字形结构(轰)
(三)熟悉规律,灵活运用
1.字音。汉字应厨规范的普通话来读。辨别多音字的读音是复习中应注意的一个问题。多音字一般都是多义字,所以要先看它用在什么样的语言环境中,再确定它的读音。如:“这种方便面很便宜。”这句话中的两个“便”的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2、字形。汉字是以象形为基础的表意文字。汉字大多又是形声字,当形旁相同时,字义与某类事物相关,如带“山”字旁的字与山有关,带“穴”的字大部分与洞穴有关。当声旁相同时,字音相近,如“消、销、逍、霄’都读xiao.
3、字义。理解字义常用的方法,一是查字、词典,二是结合语境理解。如:你说的有道理,我算服了。“服”字,通过查字典知道,它有衣服、吃、担任、信服等多个义项,那么,在这句话中‘服’字是什么意思就要结合语境来判断。
4.查字典。当知道字音,不知道字形、字义时,用音序查字法。当知道字形,不知道字音、字义时,用部首查字法。 以上知识规律,应在实践中灵活运用,不要机械照搬。
(四)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纠正错别字是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三、复习建议
1音近字、形近字
⑴复习部首的基本表义知识。
⑵帮助学生建立字义与词义的联系,从而正确组词。
⑶进行形近字、音近字的比较练习。
2改错别字
⑴查找班级中常见的错别字,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错练习。
⑵组织自改、小组改错字的活动,通过学生间的互动提高学生改错字的积极性和能力。
⑶作业设计灵活多样,留出空间,让学生主动查找自己习惯性错误,真正达到不写或少写错字。
3查字典
⑴查字典的能力是帮助学生学习字词的重要能力,是必须掌握的技能,也是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中经常运用的技能。因此,应学会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复习中应结合学生的情况经常运用,逐步 养成习惯,但不必过多的进行专门的练习。
⑵ 查字典的重点和难点是确定部首及选择解释。对此应结合课文中的字词进行指导, 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并作必要的练习。
词 语
一、复习要求
正确地读出和写出学过的词语,懂得词语的意思,注意积累词语并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正确运用。
二、复习要点
1、掌握学过的常用词。
2、辨析近义词的反义词。
3、学习解词的方法,掌握解词的规律,结合语言环境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
4、能正确搭配词语,掌握“的、地、得”的用法。
5、能把词语按一定的逻辑关系分类。
6、掌握常用的关联词语。
三、复习建议
词语复习的重点是理解和运用。对常用词语和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应采用各种形式 让学生进行运用。写近、反义词,选词填空是常见的形式,还有造句,联词成文,词语搭配等 都应当让学生进行练习。
1多义词
⑴从学习能力与习惯培养入手,让学生养成查阅字典的习惯,培养能正确选择词义的能力。
⑵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过程中提高学生解词水平。
⑶结合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逐步提高对一词多义的认识。
2成语
⑴依据教材,回忆并引导学生梳理小学阶段学习过的成语,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⑵以语文活动课形式,交流课外学习的常用成语,并达到引导学生注重平时阅读积累和学以致用的目的。
⑶设计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成语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增强兴趣,如:成语竞猜、成语接龙、成语对联等游戏性练习。
⑷可以利用教室中的板报和学习园地,辟成语学习的专栏,由学生编稿、组稿,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句 子
一、复习要求
1、掌握句子的基本结构和几种常见的句子,会理清词序混乱的句子,能把句子补充完整,能扩写、缩写句子。
2、会用学过的常用词语句子,要求含义正确、意思明白,结构完整。
3、能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含义较深刻的句子。
4、能辨析修改比较明显的病句。
5、能认识比喻句(只要求掌握明喻),能认识设问句、反问句、拟人句、夸张句、排比句。(只要求从感性认识)
6、能变换几种常见的句型、句式。(其中“把”句句和“被”字句互换,只作为练习内容)
7、能把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连贯的话。
二、复习要点
1、句子的基本结构。
2、常见的句子。(陈述、祈使、感叹、疑问)
3、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
4、理解句子的含义。
5、造句,修改病句,扩句,缩句。
标点符号
复习要求及要点
1、初步会用问号、句子、感叹号、逗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和省略号。认识分号和破折号。
2、能正确书写标点符号,并懂得占格规范。
积 累
(一)复习指导思想。
小学生通过六年的课内外阅读,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复习阶段,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设计一些学习活动,指导学生正确地调用积累,同时指导学生对积累进行归类整理,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复习建议。
1、指导学生自主的归类整理。
(1) 积累的类型主要包括:成语、名人名言、谚语、歇后语、对联、古诗、名家名篇等。
(2)每个类型根据内容的不同让学生进行分类整理。
例如:①表示“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成语:
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专心致志、目不转睛。
②说明“谦虚”的名言:
满招损,谦受益。——《书大禹漠》
谦逊基于力量,高傲基于无能。——[德]尼兹
谦让是身体的良心。——[法]巴尔扎克
你愈是少说你的伟大,我将愈想到你的伟大。——[英]培根
③描写“积累”的谚语:
千条小河成大江;
急火不如慢太阳;
聚尘土而泰山;
燕子衔泥垒大窝。
④描写“春光”的古诗: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
叶绍翁的《游园不值》
贺之章的《咏柳》
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
描写“离别”的古诗: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的《赠汪伦》
高适的《别董大》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2、指导学生正确地调用积累。
教师有目的地创设情境,设计一些学习活动,唤醒学生的积累,让学生正确地运用积累。例如:
(1)给学校的花草树木上挂上“古诗牌”。
(2)给下列地方设计标语。
学校餐厅、体育馆、图书阅览室……
阅 读
一、知识概要
阅读能力是对书面语言的认识和理解能力,是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最基本的能力之一。现代阅读观认为,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语文课程的阅读也是如此。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小学阶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作品具有感受、理解以及初步的欣赏、评价的能力,尤其要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在比较、判断、反思中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以下简称<修订大纲>)主要对阅读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提出了要求。(1)对阅读有浓厚的兴趣,阅读程度适合的文章,能理解主要内容,领会有、定内涵的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有自己的见解,领悟表达的一些方法,注意积累语言材料。(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默读有一定速度,边读边思考。(4)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50篇(含课文乙(5)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材料。(6)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第(1)项对小学生应达到的基本的阅读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第(2)一(5)项是关于阅读的方法和要求。重视朗读和默读,特别强调了诵读。第(6)项是指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作为<修订大纲>的发展,目前在全国部分教材实验区试用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除了对阅读的知识和能力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外,还从语文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角度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就情感、态度而言,<语文课程标准)首先强调的是养成广泛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兴趣”、”喜爱图书,爱护图书”等要求在第一学段就提出,旨在强调其重要性。此外,<语文课程标准)除了强调阅读兴趣和习惯这些主观方面的因素外,更致力于让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渗透到阅读的内容和方法中去。如第三学段的(小学高年级)具体目标中明确提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故事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这些表述都体现了阅读中学生主体情感的投入,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导向。教学中,只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才能使<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真正落到实处。尤其应该注意的是,过去的教学大纲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诸如标点符号、语法修辞、表达方式、文体知识等等,课程标准更加注重的是语文能力的养成,如对标点符号,只是把它当成一种知识,当成理解内容、体会情感的一种手段。要求在阅读中、在理解语句、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常用的六种标点符号(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和不同用法。有关语法修辞知识和文学知识,<语文课程标准>各阶段均未提出具体的目标要求。因为这些知识仅仅是帮助理解课文,“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
二、学法指导
(一)怎样才能读懂一篇文章
文章是用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阅读过程是读者与文本、作者三者之间感情交流与对话的过程。阅读一篇文章,不光要搞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还要读懂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乐,读出作者的嬉笑怒骂,同时还要了解作者是采用什么表达方式反映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并从中学习作者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和表达思想的方法。这样,才算是真正读懂了一篇文章。阅读一篇文章,一定要树立整体意识。第一步要速读全文,捕捉关键语句,大致把握文章的概要——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写作的大体思路和框架;第二步,依据整体的感知高屋建瓴地理解文章的局部——重点词语、句子的意思以及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第三步,把对各个局部的理解联系起来,从而对文章的理解达到更高的层次。这种“整体——局部——整体”的阅读方法,符合阅读的规律。如阅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首先要知道文章从父母对“我”七八岁时写的一首诗的截然不同的评判写起,讲到在“我”成才的道路上,父母亲对“我”所做的两种评判同等重要,这是文章的主要内容。透过字里行间,我们还能感受到父亲和母亲对孩子两种不同的爱的方式以及我”对父母的深深的理解。掩卷深思,我们会有怎样的感受能否从中联想到自己成长历程中父母的鼓励和鞭策能否从中感悟出—个人成长旅途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因素到底是什么有了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才算真正读懂了这篇文章。
1.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所谓主要内容,是指对全篇文章内容的总概括,不同文体的文章,所写的主要内容各不相同。叙事的文章,主要写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涉及的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人的文章,主要写主人公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什么品质,有什么表现。介绍事物的文章,一般从事物的形状、颜色、大小、:特点、作用等几方面进行介绍。写景的文章,一般介绍景物的特点。如何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呢方法主要有三种。
(1)自读质疑法。由文章的标题或围绕文章的主要事件自己提出思考的问题。如阅读<向命运挑战)一课,可以根据标题提出问题:谁在向命运挑战他战胜命运了吗阅读文章后可以提问:霍金是怎样向命运挑战的他在科学上有哪些重大贡献霍金向命运挑战的事迹给了我们哪些启发解决了这些问题,就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2)段意合并法。先读懂每一个自然段的意思,再把各自然段的意思连在一起,抓住重点归纳总结。例如(草船借箭)这篇文章共有10个自然段。1—2自然段写故事发生的原因,周瑜因嫉妒诸葛亮的才干,想用计加害于孔明。3—8自然段讲草船借箭的经过,诸葛亮将计就计,再一次显示出自己的聪明才智。9—10自然段讲借箭的结果,周瑜在与诸葛孔明的较量中再次失败。将各段大意串联起来,即为文章的主要内容。“分段”、“概括段意”,过去一直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训练重点,语文课程标准中没有涉及“段落”的概念,是因为过去机械、程式化的训练模式把教学引向了繁琐分析的桎梏中,它追求的是标准、统一的答案,忽视了学生阅读中的情感体验,压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违背了阅读的规律。分段、概括段意仅仅是把握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一种手段,不能用统一、固定的模式让学生去说、去记,更不应该把它当成语文教学的目标而进行机械训练。
(3)根据文章的详略,抓重点段法。如《飞夺泸定桥≥,作者按时间顺序先写了为什么要夺桥——与敌人“抢时间”,突出一个“飞”字;再写怎样夺桥——“攻天险”,突出一个“夺”字;最后写夺桥的结果。抓住重点部分,再根据开头、结尾的交代,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自然明白了:北上抗日的红军要夺取泸定桥,红军与敌人的援兵抢时间,抢先赶到了泸定桥,又战胜天险夺取了泸定桥,渡过大渡河,继续北上抗日。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每一种方法都不是唯一的,更不是独立的,了解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往往是几种学习方法综合运用的结果。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与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言为心声”。作者无论是写人、状物,还是叙事,都具有一定的写作目的,或褒扬、或批评、或肯定、或揭露,总之,作者的思想感情一定会在文中体现出来。阅读一篇文章,不仅要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具体内容,还要从文章所记叙的事物中体会出作者所表达的情感。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1)依据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要是通过文章内容表现出来的,因而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能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来。如《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作者记述了十六年前父亲牺牲前后的几件难忘的事情:局势紧张,父亲提前整理一些重要的书籍和资料;父亲被捕经过;法庭上,父女的最后一面;父亲英勇就义,一家人悲痛万分。文章语言朴实无华,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父亲深深的怀念。
(2)依据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是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作者总会在字里行间表露出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有时甚至直接用抒情、议论的方法来宣泄自己的感情。因而,抓住了文章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就能体会出作者的感情来。例如《索溪峪的“野”》一文,作者在写了索溪峪的山”野”、水“野”、动物“野,,就连行进在期间的男女老幼也返朴归真,”野”性十足后,赞叹道:“于是,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快慰,从未有过的清爽;索溪峪的‘野’,荡涤着我的胸怀[”对索溪峪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3)依据含义深刻的语句、段落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作者在表明自己的态度时,力求明朗、显豁,以便于读者和自己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有时为了取得意味深长的效果,作者不直接表情达意,而是采用比较含蓄的方法说出言外之情。对于蕴含在语句中的作者的态度,我们或者要联系作者写作时特定的历史背景,或者联系文章的写作手法,或者联系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意思和结构层次进行理解,尤其要联系句子或语段所在的上下文的具体语境理解。例如,《荔枝》一课中,作者写母亲剥荔枝时的动作:“(母亲)筋脉突兀的手不停地抚摸着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盖划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细致的描写突出了母亲一生的勤俭、辛劳。联系母亲临去世前舍不得吃一颗荔枝的举动,母亲对儿孙深深的疼爱之情着实令人感动。
(4)在反复朗读与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有效的朗读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一边读,一边想,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是小学阶段重要的学习方法。诵读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阅读方法,它不同于朗读,不同于吟诵,诵读强调眼到、口到、心到,核心是自我体验的过程,重在感受体验、整体把握。小学生要通过朗读和诵读理解作品,同时积累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发展语言。此外,有的文章的开头、结尾或点题的句子直接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感情。例如《只有一个地球≥结尾一段,为了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作者发出了这样的呼吁“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还有的文章标题本身就流露出作者强烈的感情倾向,例如《可爱的草塘≥、《我爱故乡的杨梅≥等,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一定要深入地体会这种感情。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过去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重头戏是“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语文课程标准中改为“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概括”需要理性的判断,注重的是结果,强调的是规范、统一;“体会”则是感情的把握,注重的是过程,重在自主感悟,自由表达。”中心思想”仅仅是就文章的主旨而言,而“思想感情”则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去阐释,后者的外延比前者要大得多。教学中教师要认真体会领悟这些词语的变化,拓展学生的视野,开启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自己能够从作品中获取更多的营养。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如果说理解内容、体验情感是理解作者“写什么的问题,那么揣摩表达顺序、领悟文章表达方法则是学习和借鉴作者“怎么写”的问题。从阅读的层次上说,这一要求更高一些。“揣摩”和“初步领悟”的要求都具有一定的弹性,仍然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经过自己的体验、感悟和思考有所得,而非教师硬性灌输有关写作特点方面的知识。不同文体的文章在表达方法上是各具特色的,在阅读的方法上也应该有所区别。从第三学段开始,语文课程标准对不同文体文章的阅读目标进行了分别表述,即分别就说明文、叙事作品、诗歌提出了阅读目标:“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基本的说明方法。””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故事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这就对阅读提出了更有针对性的要求。
(1)阅读以记人为主的文章,包括各类故事、小说、回忆录、人物传记等,应从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两个方面入手,在大体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的描写来理解人物的内心品质。例如《她是我的朋友》这篇课文,作者通过描写阮恒在输血时的动作、神态等,从侧面反应出小男孩胆怯而又勇敢、无助而又坚强的丰富的内心世界,真实地刻画了一个善良、朴实的小英雄形象。
(2)阅读以叙事为主的文章,要揣摩记叙的要素和线索,即先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然后按顺序细读。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一般有“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弄清记叙的要素,有助于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线索是记叙文中贯穿全文的脉络,是记叙文谋篇布局的重要因素。把握线索即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理清文章的条理。阅读记叙文,要找出文章的线索,并沿着这条线索弄清文章的段落、层次,进而理解全篇的思想内容。文章的线索比较复杂,有的以时间和空间的转移为线索,游记类文章大都如此,如<记金华的双龙洞》有的以事件的发展为线索,如《将相和》;有的以作者的感情变化为线索,如《丰碑》
(3)绘景状物的记叙文是以描绘自然景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常常通过描写事物的形态、色彩、声音、气味以及气氛、意境等体现其特点。阅读这类文章,我们可以用抓总起句、总结句的方法。如阅读《桂林山水》、《索溪峪的“野”》等均可采用这种方法。
(4)阅读诗歌,应以朗读、诵读和想像为主。可分四步进行阅读。①了解诗歌创作的历史背景,知道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诗,以便更好地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②借助字、词典,疏通诗意。③展开合理想像,领会诗歌意境。诗歌,尤其是旧体诗,语言不但精练,而且有一定的跳跃性。阅读中,一定要细读诗句,想像画面去感受、理解诗歌的美好意境。④在反复吟诵中理解,在吟诵中想像,在吟诵中品味和升华。
(5)阅读说明文,要注意四点:一是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知道被说明事物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二是要理清说明的顺序,知道作者是按时间、空间或事物的发展顺序介绍事物的;三是要了解文章基本的说明方法,如列数字、分类别、打比方;四是要揣摩语言的准确性。如阅读《清明上河图》一文,首先要了解作者按照不同的空间介绍了画面的主要内容,与其他绘画作品相比,《清明上河图》除了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外,还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从表达方式上说,将说明性文字与描述性文字相结合,语言生动,说明准确o
4.进行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读出自己独到的感受和理解阅读不仅是一种思维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情感活动。同一作品,读者经验不同、阅历不同、性格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理解,甚至同一作者因时间、心境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体会和感受。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特别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阅读目标部分,特别强调读者自身的个性体验。
第一部《我叫黄国盛》
主演:张子贤
《我叫黄国盛》用夸张、戏谑的手法虚构了6个故事,主人公“黄国盛““精分”饰演多个极具代表性与典型性的角色。在每一集以不同身份面对不同的社会问题和热点事件阐述不一样的时代价值观念,一本正经地调侃,严肃认真地戏谑。
第二部《花落宫廷错流年》
主演:赵滨,李莎旻子,廖彦龙,郑晓东,郑拓疆,汪晴,桑娜,毛娜
清朝康熙年间,紫禁城乾清宫内,康熙帝正在与众大臣商议为太子选太子妃之事,大臣们纷纷谏言,有提议太傅年遐龄之女年姝媛,也有都统石文炳之女瓜尔佳贺兰,或费扬古将军之女乌拉那拉凝秀,议论纷纷,更甚大臣纳兰明珠和索额图为年姝媛汉人之身份是否适合做太子妃争执不下,令皇上很是头疼,此时一名为陈廷敬的臣子提出举办选妃大典,诸位列公之女均可参加,优胜者为太子妃。
第三部《端脑》
主演:朱元冰,蒋依依,杨奇煜,黄一琳,谢佳见,赵奕欢
《端脑》作为有妖气三大IP之一,长期位居有妖气经典排行榜第一名,点击量超21亿,被称为“扛鼎国漫”,自真人化消息公布一来,引发无数动漫圈、科幻圈专业人士期待。今日,网剧《端脑》曝光首张全员版海报,六大主演悉数亮相端脑大厅,高完成度和高还原度备受粉丝好评。
第四部《拜见宫主大人》
主演:关智斌,孙雪宁,王关彭,许镇耀
硝烟散去,白眉大侠看似威慑武林的绝招却伤不了秦斩分毫,反倒是秦斩变化出一只巨大的黑色魔龙吓退了众人,保住了灵鹫宫。听闻手下的诉说,秦斩才知道自己已经昏睡了七日,其他帮派毁掉了他们之前的据点,走投无路,侍卫团的成员们才将他转移到了最后的地方灵鹫宫。没想到,穿越到游戏中的不仅仅是秦斩,还有他穿越之前在游戏中遇到的女孩雨晨,竟然和他一同穿越到了这游戏之中。
第五部《龙日一你死定了》
主演:邱赫南,侯佩杉,魏哲鸣,石雪婧,黄千硕,朱庭辰,曾丽瑶,贾司特,张珂源,徐千京,彭雪
龙氏集团,一家由白,金,龙三大家族企业联合而成的国内屈指可数的综合性企业,在亚洲经济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为了培养下一代继承家族企业的能力,三大家族出资合办了一所,贵族高校——本承商学院。新生张静美,看着这所华丽的校园,自信满满地走进了校门。突然,不远处传来一声“又有人上表白台了!”所有同学听到后,都飞一般的冲向一座高台,静美十分好奇,也跟着挤进了人群,之间一个女生站在台子上哭天喊地,对一个名为龙日一的男生表白。
第六部《不负如来不负卿》
主演:蓉卓、牛子藩、杨廷东、边程、阿丽亚、朱研、姚卓君、李东霖、牛飘
该剧讲述了艾晴,来自空前平静的未来世界,遇见了古代战乱纷争中的僧人罗坻及其周围的人,亲历了罗坻坚定信仰,战胜阴谋阻碍,为人类幸福而舍己历炼的人生过程
第七部《见习法医》
主演:陈冰,朱富润,车永莉,金盛宇,郑家彬,蒋思羽
经过吉雪和童话的调查,迅速锁定了一名犯罪嫌疑人,此人经常约见受害者,还和她发生过许多次肉体关系,犯罪嫌疑人被带入警局问话,却只承认自己与受害者有不正当关系,杀人根本是无稽之谈,也有充分的不在场证明,警方只能将其释放,这让吉雪异常愤怒。冷静下来之后,吉雪通过对林香母亲周美兰的探访和徐云的证词,找到了其中的漏洞,发现了真正的凶手,得出这个结论的吉雪陷入了深深的矛盾,在感情和真相面前,她该做何选择?
第八部《亲爱的王子大人》
主演:谢佳见,张予曦,赵奕欢,陈子由,杨奇煜,杜姸
姜昊,一个十年经久不衰的偶像级明星,众多女性心目中的国民老公。他年经帅气十分自恋,外表和善亲和背地却霸道腹黑。娱乐圈关于他和另一个偶像明星周奕然的争斗波涛暗涌,特别是他的前女友明星苏远晴和周奕然走的比较近更让他厌恶周奕然。
这些语言不是一句两句展示出来的,要通过具体上下文,环境等方面来展现,如:
一、“无情无义”中体现善良
课文:
……“嘿,我回来啦,桑娜!”
“哦,是你!”桑娜站起来,不敢抬眼睛看他。
解析:
桑娜在焦急的等待丈夫回来,这会儿丈夫就在身边了,却是简单的“哦,是你!”从桑娜的语言中,我们感觉到桑娜之前的担心似乎是假的,为什么丈夫在经历九死一生之后回到家,桑娜却是那么的“冷漠”呢?
仔细分析,其实不是“冷漠”,也不“无情”。桑娜的话之所以简单,是因为丈夫已经在眼前,先前的担忧在一瞬间已经化解,而第二个担忧——关于孩子的问题就马上需要自己解决,从后面的“不敢抬眼睛看他”可见,此时此刻她担忧的是丈夫是否会接收这两个孩子。如果丈夫不同意,那么自己应该怎么办?如果自己一意孤行接收孩子,丈夫又会怎么样?……这些问题在一瞬间已经占据了桑娜的心,恰恰反映出桑娜为别人着想的品质,是个多么善良的人呀!她虽为穷人,但她的精神并不“穷”呀!
二、“语无伦次”中体现善良
课文:
“瞧,这样的夜晚!真可怕!”
桑娜说:“是啊,是啊,天气坏透了!哦,鱼打得怎么样?”
解析:
桑娜的对话显然是心不在焉的。桑娜前半句是应和丈夫说的话,后半句“鱼打得怎么样”显然是没有思考而“语无伦次”了:丈夫历经生死之劫,她竟然还在关心“鱼打得怎样”这儿桑娜最应该问的是丈夫还好吗,应该为丈夫的回家感到万分的庆幸。
我在教授这篇文章的时候,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有的同学说,是因为没有鱼他们就难以生存。这样的理解似乎有道理,但是结合当时的背景,桑娜是无论如何也不该问“鱼”而不问“人”的,这样的“语无伦次”恰恰反映了桑娜此时此刻复杂的内心世界,她想的是孩子怎么办?如何向丈夫说明?一句本不该问的话问出口,是她内心汹涌澎湃的思绪的体现,桑娜的善良也恰恰在这“语无伦次”中体现备至呀!
三、“重复啰嗦”中体现善良
课文:
“糟糕,真糟糕,天气坏透了!什么也没有打到,还把网给撕破了。倒霉,真倒霉!天气可真厉害!我记不起几时有过这样的夜晚了,还谈得上什么打鱼!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了。……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解析:
这段渔夫的话,透着“喃喃自语”的“啰嗦”:两次直接提到天气差,两次提到没有打到鱼,最后感谢上帝让他活着回来。作者在这之后用了一个省略号,可见后面渔夫类似的话还说了很多。
作者为什么塑造了一个“啰嗦”的渔夫呢?
我想恶劣的天气的确让渔夫心有余悸,他还沉浸在危险的情境中无法自拔。眼前晃过的还是刚才大海上惊涛骇浪的惊险的一幕幕。他的喃喃自语恰恰反映了艰难的生活处境。在这样的大风浪中渔夫是捡了一条命回来了,虽然不是每次出海都这样,但是生活的艰难可见一斑。然而后面当他知道西蒙死了,依然决定收留那两个孤儿,由此一个“生活艰难”但是“心地善良”的渔夫形象就跃然纸上了。作家在塑造人物的时候,从生活可能的状态写人的语言,符合生活的特点,更合理的展现了人物的性格和精神的伟大。
四、“心不在焉”中体现善良
课文:
“……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渔夫说着,把网拖进屋里,坐在炉子旁边。
“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
解析:
渔夫问桑娜都在干什么,桑娜显然是“心不在焉”地听着渔夫的话,以至于渔夫问后桑娜只能是大概听到渔夫问自己,所以才会有“我?”这样不确定的猜测。那么桑娜在想什么呢?显然还是孩子。后面还有一段“语无伦次”的“表白”: “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这些表白难道不是刚刚看到渔夫的那一瞬间应该问的吗?桑娜的语无伦次显然和她的心不在焉有直接的关系,是在掩饰自己的紧张,是在焦虑中思考怎么和丈夫说明自己收留了两个孩子——这一切,不正反映了桑娜之伟大的“善良”吗?
五、“标点对比”中体现善良
课文: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解析:
第一句话渔夫一连三个问号,是多么的焦急,多么的期待,多么的渴望得到桑娜的许可,这一切不正是桑娜先前的焦虑点吗?善良的桑娜有一个多么善良的丈夫呀。中国有一句俗话叫作“一床被子不盖两样人”,意思就是夫妻一般性情都类似。渔夫的“三问”,焦急的期待让“善良”的心灵袒露在我们的面前,值得我们尊敬!
与之对照的是桑娜平静的语气:“你瞧,他们在这里啦。”
桑娜的回答,很平静,很自然,好像早就预料到了丈夫的回答。那么先前的犹豫、焦躁、不安是不是桑娜不了解自己的丈夫为人呢?不是的!桑娜本身很贫穷,有五个孩子,而且只能填饱肚子。这样窘迫的处境让桑娜“无限放大”了困难,因为丈夫为这个家付出实在太多了,因此有那些担忧情理之中。如今听了丈夫急切的话语,才知道丈夫还是和自己一样,是多么善良,多么的伟岸,自己没有看错人,所以结尾的话,很平静,一个逗号,一个句号。文章到此戛然而止,让人浮想联翩
希望能有所帮助
顺手采纳一下吧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社会中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也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语文基本功之一。而农村小学由于受观念、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欠佳。一部分学生因受周围语言环境的影响,语言不规范,让人听起来费解,甚至交流中言不达意,语无伦次。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应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阅读教学中为学生精心创设交际的情景,相机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就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一、启发诱导,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内部心理动因,是形成创新动力的重要基础。只有感兴趣后才能自觉、主动地去探索。为使学生对口语交际能自觉、自愿参与,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设计出生动有趣的活动,启发诱导学生,激起学生对口语交际的兴趣。《宇宙生命之谜》一课中提出的“地球之外的宇宙中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书中没有给出答案。因为这个问题目前人类正处于探索之中。教学这一课时,可以组织学生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辩论。先启发学生从课文和自己所了解的有关宇宙知识中搜集支持自己辩论观点的依据,然后组织学生围绕“有”还是“没有”进行辩论。由于小学生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探索宇宙生命的兴趣特别浓厚,所以辩论时同学们就会针锋相对、畅所欲言。这样就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培养了口语交际能力。 二、充分利用课文情景因素。 课本中的许多文章给我们提供了口语交际的情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抓住这些情景因素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这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利用课文插图。 小学语文课本中不乏文质兼美的佳作,而且做到了图文并茂。大部分课文都配有精美的插图。利用这些插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课文,提高观察能力,而且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交际情景。如《“诺曼底”号遇难记》一课中的插图,形象的描绘了哈尔威船长巍然屹立在船头,随轮船沉没于惊涛骇浪之中的光辉形象。教学时,教师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后,再次观察图画,并通过语言创设情景:同学们,轮船马上就要沉没了,哈尔威船长指挥船上其他人都已经安全转移了,但他却纹丝不动的屹立在舰桥上,像一尊黑色的塑像徐徐沉入大海。哈尔威船长为什么不和大家一起逃生呢?简单的导语使学生沉浸在感人的氛围中。教师可抓住这一契机,进一步诱导:从画面上哈尔威船长那坚定的目光看,大家想一想此时此刻他会想些什么?通过气氛的渲染和观察想象,学生会不知不觉进入情景,自然会跃跃欲试,争着一吐为快。此时,教师要抓住时机,及时组织学生讨论,进行双向互动交流。但应注意的是,利用插图进行口语交际不能上成单一的看图说话课,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进行多向交流。 2、拓展延伸课文内容。 语文课本中有不少课文给我们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这类文章中创新思维的因素较多,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创造性的挖掘,安排一些生动有趣的口语交际训练,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穷人》一课结尾这样写道:“‘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教师教学时可以这样启发和诱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同学们,桑娜拉开了帐子,渔夫看到西蒙的两个孩子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他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同学们的思维一下被激活了。大家一个个兴致勃勃,议论纷纷。在深入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学生通过对话演示当时的情景。虽然学生展现的情况各不相同,但交流起来却是绘声绘色,妙趣横生。再如教学《琥珀》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想象交流琥珀还有可能是怎样形成的;《荔枝》一课,可以让学生将作者在课文结尾想说的话表达出来等等。 3、抓住课文语言的“空档”。 一些课文中作者经常采用“虚”“实”相间的叙述或描写方法。有些文章中某些语言有时会一笔带过,留下了可以填充的“空档”,这些“空档”如果巧妙的利用,对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大有好处的,如《将相和》中写廉颇负荆请罪的经过只用了一句话:“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再如《白杨》一课中的“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有陷入沉思。”爸爸在表白着自己什么样的心?他在沉思什么?课文在这些地方留下了“空档”。像这些“空档”,在教学时不妨进行适当点拨诱导,鼓励学生“说”起来。通过合理想象,角色扮演和主动、积极的口语交流,达到增强语感,提高语言交流能力和应变能力的目的。 三、创设情境,提供舞台。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除了利用课文中这些现成的情景因素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外,还要通过变换叙述角度、方式,创设出口语交际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表达交流的舞台。如《新型玻璃》的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以“推销员”向“顾客”推销产品的对话形式进行双向互动的口语交际训练;《记金华的双龙洞》的教学中,可以利用景物特点和游览顺序等因素,通过“假想旅游”的方式创设出“导游”与“游客”之间的口语交际情境;《晏子使楚》的教学中,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演绎故事内容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交际的舞台……
总之,只要教师肯动脑筋,在各类文章的教学中都可以创设出丰富多彩的口语交际情境。同样,口语交际也可以贯穿在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它不但能增添语文教学的乐趣和情趣,更重要的是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发展,切实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为培养新世纪高素质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小学1-6年级期末试卷题和学霸笔记》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5aHp9Bl4CAWG8tFjyxIa2Q
提取码:w4yc小学1-6年级期末试卷题和学霸笔记|知识点归纳|试卷|语文试卷|英语试卷|数学试卷|苏教版 数学 试卷|北师大小学数学测试题|6下数学|6上数学|5下数学|5上数学|4下数学|4上数学|小数6上试卷rar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