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画意对联欣赏

诗情画意对联欣赏,第1张

1、青山不墨千秋画,流水无弦万古琴。

2、身比闲云,月影溪光堪证性;心同流水,松声竹色共忘机。(王剡题天台万年寺联)

3、一经飞红雨;千林散绿荫。(龙门联)

4、山静水流开画景;鸢飞鱼跃悟天机。

5、五车诗胆;八斗才雄。

6、大块焕文章,白云在天,沧波无际;春风扇淑气,杂树生花,群莺乱飞。

7、问青牛何人骑去;有黄鹤自天飞来。

8、临水开轩,四面云山皆入画;凭栏远眺,万家烟火总关情。(大光亭)

9、古今奇观属岩壑;往来名士尽风流。(杨树悬山阴自在亭)

10、云影波光天上下;松涛竹韵水中央。(止息亭联)

11、雨过林霏清石气;秋将山翠入诗心。(止息亭联)

12、留此湖山 得此佳趣;召以佳景 假以文章。(水月观音亭)

13、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刘墉四照亭联)

14、风旌不动真乘义;月印常圆了悟因。(半山亭联)

15、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陈抟老君台联)

16、佛法无边,静里常观自在;慈云广济,空中密见如来。(观音亭联)

17、笔底江山助磅礴;楼前风月自春秋。(张广楠苏东坡读书台联)

18、铁石梅花气概;山川香草风流。

19、清风明月自来往;流水高山无古今。(周延延俊伯牙亭联)

20、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梁章矩沧浪亭联)

21、月光千里白;秋色一天青。(君山亭联)

22、几点梅花归笛孔;一湾流水入琴心。(枕流亭联)

23、开轩敫朗月;对弈趁清风。(高杨依山亭联)

24、偶呼明月问千古;临对青山思故人。(捉月台联)

25、睡至二二更时,凡功名都成幻境;想到一百年后, 无少长俱是古人。(黄梁梦亭联)

26、天上何曾有山水;人间岂不是神仙。(普深和尚清凉台联)

27、提笔四顾天地窄;长啸一声山月高。(朱方湖心亭联)

28、瑞气降寰宇;兰香遍大千。

29、云水风度;松柏气节。

30、荡思八荒;游神万古。

31、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三雅园联联)

32、每闻乐事先惬;或见奇书手自抄(爱新觉罗 弘历园联)

33、人无信不立;天有日方明。

34、水清石出鱼无数;竹密花深鸟自啼。(哈同花园联)

35、拈花一问,无人会笑;弄石千般 ,有字可传。(台湾慎德堂联)

36、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王夫之自题诗)

37、得好友来如对月;有奇书读胜看花。(王文治自题联)

38、德从宽处积;福向俭中求。(王时敏自题联)

39、受人以虚,求是以实;能见其长 ,独为其难。(王莆常自题联)

40、好书不厌看还读;益友何妨去复来。(毛怀自题联)

41、江山澄气象;冰玉净聪明。(方声洞自题联)

42、好书悟后三更月;良友来时四座春。(邓石如自题联)

43、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左光斗自题联)

44、发上等愿,亭下等福;从高处立 ,向宽处行。(左宗堂自题联)

45、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石韫玉自题联)

46、真理学从五伦做起;大文章自六经分来。(申涵光自题联)

47、庭有余闲,竹露松风蕉雨;家无长物,茶烟琴韵书声。(叶元璋自题联)

48、立志不随流俗转;留心学到古人难。(叶恭绰自题联)

49、四面江山来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田家英自题联)

50、尽交天下贤豪长者;常作江山烟月主人。(包世臣自题联)

上联:千山鸟飞绝

下联: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上联:白日依山尽

下联: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上联:会当凌绝顶

下联: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上联:国破山河在

下联:城春草木深入(杜甫《春望》)

上联:空山不见人

下联: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上联:明月出天山

下联: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上联:相看两不厌

下联: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上联:种豆南山下

下联:草盛豆苗稀(陶渊明《田园田居》)

上联:青山遮不住

下联: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上联:不识庐山真面目

下联: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上联:山重水复疑无路

下联: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上联:横看成岭侧成峰

下联: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上联:欲穷千里目

下联: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上联:沉舟侧畔千帆过

下联: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上联:问渠哪得清如许

下联: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上联:人有悲欢离合

下联: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上联:会当凌绝顶

下联: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上联:竹外桃花三两枝

下联: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上联:不畏浮云遮望眼

下联: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等飞来峰》)

上联:海日生残夜

下联: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上联:等闲识得东风面

下联: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上联:旧时王谢堂前燕

下联: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上联:野火烧不尽

下联: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上联:采菊东篱下

下联: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上联:晨兴理荒秽

下联:戴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上联:开轩面场圃

下联: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上联:茅檐长扫净无苔

下联:花木成畦手自栽(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上联:谈笑有鸿儒

下联: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上联:最喜小儿无赖

下联: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上联:黄发垂髫

下联: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上联:读书破万卷

下联:下笔如有神(杜甫)

上联:纸上得来终觉浅

下联: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上联:问渠哪得清如许

下联: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上联:学而不思则罔

下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上联:春蚕到死丝方尽

下联:蜡炬成挥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上联:落红不是无情物

下联: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上联:横眉冷对千夫指

下联: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上联:鞠躬尽瘁

下联:死而后已(诸葛亮)

上联:僵卧孤村不自哀

下联: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上联:捧着一颗心来

下联:不带半棵草去(陶行知)

上联:欲为圣明除弊事

下联: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上联:采得百花成蜜后

下联:为谁辛苦为谁甜(蜜蜂)

上联:国破山河在

下联: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上联:烽火连三月

下联: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上联:朔气传金柝

下联: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上联:此去泉台招旧部

下联: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

上联:角声满天秋色里

下联:塞上胭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上联:夜阑卧听风吹雨

下联: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上联:君子于役

下联:不知其期(《诗经-君子于役》)

上联:折戟沉沙铁未销

下联: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上联:先天下之忧而忧

下联: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上联:长风破浪会有时

下联: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上联:壮志饥餐胡虏肉

下联: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满江红》)

上联:男儿何不带吴钩

下联: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上联:天下兴亡

下联:匹夫有责(顾炎武)

上联:但使龙城飞将在

下联: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上联:欲为圣明除弊事

下联: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之蓝关示侄孙湘》)

上联:先天下之忧而忧

下联: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上联:了却君王天下事

下联: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

上联:宁做流浪汉

下联:不做亡国奴(丰子恺)

上联:国破尚如此

下联:我何惜此头(吉鸿昌)

上联:锦绣河山好收拾

下联:万民尽做主人翁(朱德)

上联:人生自古谁无死

下联: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上联:志不强者智不达

下联: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上联:老当益壮 宁移白首之心

下联: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上联:生当做人杰

下联: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上联:但愿人长久

下联: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上联:遥知兄弟登高处

下联:便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上联:海内存知己

下联: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上联:桃花潭水深千尺

下联:不及汪伦赠我情(李白)

上联:山回路转不见君

下联: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上联:孤帆远影碧空尽

下联: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上联:劝君更进一杯酒

下联: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上联:我寄愁心与明月

下联: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上联:何当共剪西窗烛

下联: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上联:莫愁前路无知己

下联: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上联:日暮乡关何处是

下联: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上联:举头望明月

下联: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上联:春风又绿江南岸

下联: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上联:君子之交淡如水

下联: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上联:黄河远上白云间

下联: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上联:白日依山尽

下联: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下联: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上联:大漠孤烟直

下联: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上联:欲渡黄河冰塞川

下联: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上联:江流天地外

下联:山色有无中(王维《汉江临眺》)

上联:孤帆远影碧空尽

下联: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上联:天门中断楚江开

下联:碧水东流到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上联:日出江花红胜火

下联: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上联:粉身碎骨浑不怕

下联: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上联:出淤泥而不染

下联: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上联:举世皆浊我独清

下联: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

上联:苟全性命于乱世

下联: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上联:非淡泊无以明志

下联: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上联:不戚戚于贫贱

下联: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上联:不以物喜

下联: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上联:取义成仁今日事

下联:人间遍种自由花(陈毅《梅岭三章》)

上联:毅魄归来日

下联:灵旗空际看(夏完淳《别云间》)

上联:生当做人杰

下联: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七夕对联

上联:乞巧

下联:化生

上联:双星节

下联:九华灯

上联:槎泛海

下联:鹊填河

上联:翠梭停织

下联:银汉横秋

上联:五夜照天汉

下联:双星会女牛

上联:桥填闻噪鹊

下联:河渡眷牵牛

上联:郭公果膺寿考

下联:杨妃私语长生

上联:天街夜永双星会

下联:云汉秋高半月明

上联:晨起曝衣凭小阁

下联:宵来设果拜中庭

上联:云汉秋高,凉生七夕

下联:天街夜永,光耀双星

上联:好语到来,云軿星驾

下联:巧思乞到,瓜果几筵

上联:帝女合欢,水仙含笑

下联:牵牛迎辇,翠雀凌霄

上联:香满春台,乘逢七夕求相娶

下联:声和凤侣,羞道今朝是嫁时

上联:天上幽期,人间乞巧,光转银绳垂玉露

下联:梦中欢会,河畔凝眸,泪垂彩锦掷金梭

上联:疏星残梦,梭影瑶池,缕缕相思天河畔

下联:澹月长空,秋期银汉,年年聚散此宵中

上联:帝女合欢,盈盈泪水天桥溅

下联:牵牛含笑,脉脉情思喜鹊传

上联:两地相隔,往日牛郎常拭泪

下联:七夕已至,今宵织女要停工

上联:织女牛郎,阅尽此间春色去

下联:卧龙凤雏,借得银河鹊桥来

上联:一水相隔,往日牛郎常拭泪

下联:七夕已至,今宵织女欲过桥

上联:明月皎皎,白露团团,牵牛渡水,帝女停梭,朗朗星桥翩翩鹊

下联:素心幽幽,银河澹澹,鸿雁传书,鱼笺寄恨,盈盈珠泪剪剪风

适合表白的古诗 表白古诗

适合表白的古诗

1张九龄: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2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3张籍: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4温庭筠: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5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6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云案元夕〉

7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幕幕。 秦观〈鹊桥〉

8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颉,此物最相思。 王维〈相思〉

9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唐 杜秋娘〈金缕衣〉

10 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李白《清平调之二》

11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宋;柳永《凤栖桐》

12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李煜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李煜 《更漏子 金雀钗》

13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朱淑真〈山查子〉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 司马光〈西江月〉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玉楼春〉

古诗秋思

古诗秋思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注释:

1、意万重:形容表达的思念很多。

2、行人:这里指捎信的人

3、开封:把封好的信拆开。

4、复恐:怕这封信的内容不够多,说不尽。

译文:

洛阳城里吹起了萧瑟秋风,

要写家信禁不住心绪万重。

又恐匆忙倾述诉不尽情思,

捎书人临行又打开我信封。

赏析:

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异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羁旅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第一句说客居洛阳,又见秋风。平平叙事,不事渲染,却有含蕴。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而仿佛不可见。但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带来无边春色一样,秋风所包含的肃杀之气,也可使木叶黄落,百卉凋零,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它无形可见,却处处可见。羁留异乡的游子,见到这一派凄凉摇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起羁泊异乡的孤孑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这平淡而富于含蕴的见字,所给予读者的暗示和联想,是异常丰富的。

第二句紧承见秋风,正面写思字。晋代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晋书张翰传》)。张籍祖籍吴郡,此时客居洛阳,情况与当年的张翰相仿佛,当他见秋风而起乡思的时候,也许曾经联想到张翰的这段故事。但由于种种没有明言的原因,竟不能效张翰的命驾而归,只好修一封家书来寄托思家怀乡的感情。这就使本来已经很深切强烈的乡思中又平添了欲归不得的惆怅,思绪变得愈加复杂多端了。欲作家书意万重,这欲字颇可玩味。它所表达的正是诗人铺纸伸笔之际的意念和情态:心中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本来显得比较抽象的意万重,由于有了这欲作家书而迟迟无法下笔的神情意态描写,反而变得鲜明可触、易于想象了。

三、四两句,撇开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剪取家书即将发出时的一个细节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人既因意万重而感到无从下笔,又因托行人之便捎信而无暇细加考虑,深厚丰富的情意和难以表达的矛盾,加以时间匆匆,竟使这封包含着千言万语的信近乎书被催成墨未浓(李商隐《无题四首》)了。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行人将要上路的时候,却又突然想起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复恐二字,刻画心理入微。这临发又开封的细节,与其说是为了添写几句匆匆未说尽的内容,不如说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疑惑和担心。而这种毫无定准的恐,竟然促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的决定,正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的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当然,并非生活中所有行人临发又开封的现象都具有典型性,都值得写讲诗里。只有当它和特定的背景、特定的心理状态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方才显出它的典型意义。这首诗,在见秋风、意万重,而又复恐匆匆说不尽的情况下来写临发又开封的细节,本身就包含着对生活素材的提炼和典型化,而不是对生活的简单摹写。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诗》),此评深得张籍优秀作品创作要旨和甘苦三昧。这首极本色、极平淡,像生活本身一样自然的诗,其实印证了王安石精到的评论。

古诗绝句就是这样经典,凝练,内心顿生无限的情怀。希望看到更多的的绝句和古诗吗,请欣赏 古诗对联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1235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7
下一篇2024-04-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