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本小说,让你明白爱情不仅仅只关喜欢。

这五本小说,让你明白爱情不仅仅只关喜欢。,第1张

前段时间有几句很火的英文小诗:

“I love three things in the world,sun ,moon ,and you

sun for morning ,moon for night ,and you forever”

这几句英文让人读起来很是感动,不过翻译成汉语也很美:

“浮世三千,吾爱有三,日月与卿,日为朝,月为暮,卿为朝朝暮暮”。

爱情应该是人类讴歌最多的感情,古今中外,有无数才子佳人的爱情,感天动地,柳永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苏轼说“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如此的思念,这一切都来自最初的那份互相欢喜。

就像徐志摩写的: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然而,爱情,不仅仅是只关喜欢,看这五本小说就知道了。

这大概是在爱情里,喜欢的这个人为被喜欢的这个人,能做到的最极致的事情了。

牺牲自己的生命或者一生的自由,只为让她能够安心的去跟她喜欢的人,去过剩下的一生。

已经离婚的花冈靖子在一家便当店上班,靠着微薄的收入与女儿相依为命,但是有一天酗酒成性,好吃懒做,又喜欢赌博的前夫来找她,索要钱财,花冈靖子已经多次给过前夫很多钱,但都被他拿去赌博,花冈靖子这次不愿意再给,在两人争执中她失手杀了前夫。石神哲哉是花冈靖子的邻居,也是一位多年难遇的数学天才,他很早就暗恋上了花冈靖子,每天都固定的去花冈靖子的便当店去买午餐,只是为了看花冈靖子一眼。

在花冈靖子不知所措的时刻,石神哲哉利用自己缜密的逻辑思维,设置了一个精彩的骗局,让警察只能在案件的外围来回调查,调查的结果也与花冈靖子无关。

花冈靖子一直只是感激石神哲哉,却并不知道他有多么的喜欢自己。与此同时,花冈靖子原来做陪酒女郎时的一个男性朋友工藤邦明开始追求她,两个人之间互生情愫,这都被石神哲哉看在眼里。

案件最终在石神哲哉的大学同学,又是一位私家侦探,极具推理能力的汤川学的帮助下告破,凶手竟然是石神哲哉,这是他为花冈靖子设置的最后的保护层。

即使花冈靖子不喜欢他,只要她能够开心的生活下去,他也愿意为她做出所能做的最大的牺牲,即使是牺牲他自己。

究竟爱一个人,可以到什么程度?

石神哲哉的回答是:

“如果你过的不幸福,我所做的一切才是徒劳”

爱情,不仅只是喜欢,还有付出。

最近这部**很火,但**跟小说原著还是很有差别。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西南小城的一个文工团里,出身木匠的刘峰由于热情助人,心地善良,当时外号“雷又锋”,是团里的优秀标兵,他喜欢上了来自于上海良好家庭的林丁丁,为此不断付出。在一次两人独处的时候,刘峰在表白时突然情不自禁的抱住了林丁丁,吓住了她,林丁丁又哭又叫,被人看到了,说林丁丁腐蚀“雷又锋”。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如果被扣上帽子是多么的可怕,为了保护林丁丁,刘峰说是他主动抱的她,结果自己被批斗,被下放。而林丁丁根本不喜欢他。

与此同时,文工团的另外一个女兵何小曼因为被刘峰的关心而打动,喜欢上了他,但刘峰已经心有所属,即使他知道林丁丁不喜欢她,他也看出了何小曼的心思,也没有办法,也不愿意去回应何小曼的喜欢。他不想耽误何小曼。

时光飞逝,几十年后,已经成为大叔,并且患病的刘峰为了让侄子不再给他找老伴,就找来了当时也已经守寡单身多年的何小曼来做挡箭牌,说他已经找到了老伴,而且还住到了一起,何小曼对刘峰的心思未曾变过,当然愿意。其实两个人是分开睡,一个人睡客厅沙发,一个人睡房间床上,相敬如宾,一直如此,直到刘峰病逝。

晚年的刘峰,十分明白何小曼的心意,也想让自己喜欢上她,但是, 爱情并不是自己的主观意识可以强迫的。

用屈原的诗句来形容何小曼和刘峰的心情: “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其相接。”

林丁丁不喜欢刘峰,刘峰没有办法,刘峰不喜欢何小曼,何小曼没有办法,刘峰想喜欢何小曼,刘峰还是没有办法。

爱情,不仅只是喜欢,还有无奈。

迪伦是一个学习不怎么样的女孩,经常被母亲唠叨,在学校里也经常受同学欺负,她觉得自己的生活没什么意思,就坐火车去找已经跟她母亲离婚的父亲,结果火车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迪伦身亡,进入另一个死亡世界——荒原

迪伦自身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身亡,只是以为就自己活了下来,看着眼前的一片荒芜,她非常害怕,这时,迪伦看到不远处的山坡有上一个男孩的身影。这个男孩叫崔斯坦,是奉命来接引她的灵魂穿越荒原的,迪伦只是他要接引的无数灵魂之一。

在荒原上,有很多恶魔觊觎迪伦的灵魂,在崔斯坦的带领下,最终穿越了荒原,到达了另一个世界,而在这个过程,迪伦从陌生,到讨厌,依赖,最后喜欢上了这个话很少,长相英俊,做事很勇敢,果断,又有些调皮的灵魂摆渡者,崔斯坦也是,一向只知道灵魂摆渡的少年,也对这样一个善良,纯洁的少女动了心。

当到达了目的地后,崔斯坦因为身份进不去,他要回去继续摆渡下一个灵魂, 迪伦却对他念念不忘,要求重返荒原,即使是冒着魂飞魄散的风险 。她费尽艰辛回到荒原,发现原来崔斯坦也一直在喜欢她。于是迪伦鼓励两个人尝试回到现实, 崔斯坦原来只是灵魂摆渡者,从来没有尝试过,可能会接受惩罚,但他愿意与迪伦一试 ,最终两个人回到现实在一起。

在整个过程,迪伦刚刚身亡,身在荒原,不知所措,崔斯坦出现了,当迪伦到达目的地,然后各自忍受相思之苦时,迪伦又不顾风险,勇敢的出现在崔斯坦面前,两个人为了爱情,都敢不顾惩罚,勇于尝试回到现实。

当我真的需要你了,你又会不会真的出现?

如果爱情之间有一百步的距离,我已经向前走了九十九步,你敢不敢向前迈出那最后一步。

爱情,不仅只是喜欢,还有勇敢。

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也是改革开放前夕的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冯家昌的父亲是村里的上门女婿,兄弟五个,家里又穷,被村里人瞧不起。母亲生病去世后,父亲一直在村里夹着尾巴做人,可冯家昌学习好,被村里支书的女儿刘汉香看上了,刘汉香学习也好,而且长相十里八乡都数得着,冯家昌也喜欢上了刘汉香,两个人私下定终身。

那个年代,村支书在村里地位可不一般,冯家昌家里又特别穷,二家之间相差太大,村支书刘国豆不愿意,但拗不过女儿愿意,就把冯家昌推荐到了部队当兵,现在他年纪还小,等他当几年兵,升上营长,然后专业回来,混个一官半职,再给两人成亲。

冯家昌就这样去了部队,到部队里,冯家昌不断的学习部队之间的规矩,怎么向上爬,还傍上了一个军区司令的关系,被一个军区高干的女儿看上。考虑到他家里还有四个兄弟,一个老父亲在家,他要把四个兄弟都拉扯出来,冯家如果要发达,关键就在于他怎么选择。

于是他就在部队招了女婿,做到了团长级别,虽然他并不怎么喜欢那个姑娘。

与此同时,刘汉香在冯家昌当兵走了以后,看到他家特别的困难,不久就以儿媳的身份,住进了冯家的破烂屋里,一边照顾他的四个弟弟还有父亲,一边发家致富,最终新房子也盖起了,生活条件也转好了,却传来冯家昌在外面招了女婿的消息。

刘国豆想发动群众举报去把他拉下马,刘汉香不让,最终去部队看了冯家昌后,去城里学了种植花卉的技术,回家带领村里发家致富,终身不嫁,四个弟弟果然在冯家昌的帮助下都发达了,一家人却再没脸回老家了。

爱情是最珍贵的,也是最不被珍惜的。

为了家庭,富贵,很多人在选择牺牲的时候,爱情往往首当其冲。

爱情不仅只是喜欢,还有现实。

这本书可能很多人很早都读过,我是高中,之所以最后列这本书,是因为这本书可以跟上一本《城的灯》做对比,一起读的话,会更容易理解不同选择之下,不同的爱情结局。

这两本书背景都是改革开放前夕,《人生》相对更早一些,故事的男,女主人公高加林与冯家昌,刘巧珍与刘汉香很像。只是冯家昌比高加林更幸运,刘汉香比刘巧珍结局更不好。

这部小说,尤其是 年轻人,看的时候,感觉就像是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样, 尤其是当几年以后再看一遍,这就是写的年轻时候的事,甜蜜和苦涩的爱情,波折不停的事业,命运的转折,激荡的人生,几步每一个都很对应,所以路遥大叔也肯定年轻的时候有过这样内心的挣扎,才能写出这样让人如身临其境,代入感这么强的作品。

心里最感动的时候,是结局最后高加林放声大哭的时候,哭声中有对刘巧珍的感激,也有失去刘巧珍金子一样的心的懊悔,还有对人生的无奈。

爱情如果来了,你恰巧也抓住了,就要学会珍惜,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刘汉香,更多的人是刘巧珍,如果这山望着那山高,可能最后在没做成冯家昌之前,就成了高加林。

爱情不仅只是喜欢,还有珍惜。

爱情源于喜欢,却不仅仅只关喜欢。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马上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高中生摆渡人读书心得800字,欢迎大家分享。

高中生摆渡人读书心得800字1

 风雨交加的冬季夜晚我合上英国克莱儿·麦克福尔的《摆渡人》,荡气回肠的史诗故事令我久久不能忘记,我想我们大概都没有15岁的迪伦那般勇敢……

 故事的梗概大抵是:单亲女孩迪伦,15岁的世界一片狼藉,与母亲总是无话可说,在学校经常受到同学的捉弄,谈得来的好友也因为转学离开,这一切都让迪伦感到无比痛苦。终于迪伦不顾母亲反对,决定去看望久未谋面的父亲,坐上了去看父亲的列车。列车在穿越一个山底隧道时出事,迪伦成了的不幸者。然而,她却浑然不知,以为自己是的幸存者。

 摸黑走出隧道后,她看到不远处的山坡上一个男孩的身影。男孩将她带离事故现场,但是迪伦很快意识到,男孩并不是偶然出现的路人,他似乎是特意在此等候。命运从他们相遇的那一刻,发生了无法预料的转变……

 男孩崔斯坦是灵魂摆渡人,负责把一个一个灵魂穿过荒原摆渡回“家”,而荒原上每到天黑就会出现恶魔,男孩的职责则是保护这些灵魂送他们安全去到荒原与“家”的交界处。迪伦在崔斯坦的摆渡过程中,慢慢知道了真相“你并不是幸存的人,而是死去的。”每个人都要穿越他们自己的荒原,只有穿越过自己心中的荒原,每个人才能最终到达心中家。

 在穿越荒原的过程中,迪伦和崔斯坦一路经历的路况和天气都是迪伦心像的投射。当迪伦心情不好时,天气骤变阴暗,太阳消失,恶魔逐渐出没。所幸,迪伦在崔斯坦的摆渡下,一路虽困境百出,但最终还是成功穿越了荒原,回到了“家”。

 然而,在整个穿越中,迪伦和崔斯坦却相爱了。为了爱情,迪伦却想回去荒原找崔斯坦,与他相守。她知道再次穿越荒原很可能会死,但迪伦坚定回去寻找崔斯坦的决心,沿途回到荒原,没有了摆渡人的保护,迪伦勇敢的战胜恶魔,找到崔斯坦。她决定回到火车事故现场,渴望与崔斯坦相守一生,回去的时候她成了崔斯坦的摆渡人。崔斯坦在迪伦的摆渡下,成功到了迪伦的“人”世界。

 这是一个令人激奋、恐惧却又温暖动人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有荒原、恶魔、忽晴忽暗的天气、沼泽地、黑色的湖面、巍峨的高山、破烂不堪的安全屋、同时还有荒原与地狱的分隔门,每一个景象都足以令人生畏,尤其是对15岁厌恶爬山与游泳的迪伦来说,但迪伦却重新穿过分隔门再次面对荒原上的一切,仅仅是为了寻找她的摆渡人,即使他有可能已经变换了模样更换了姓名,但是她执念她可以找到崔斯坦,不惧怕恶魔的抓挠会令她魂飞魄散,不惧怕独自面对没有摆渡人庇护独自行走……

高中生摆渡人读书心得800字2

 最近我读完了一本书,叫做《摆渡人》我我读这本书是因为书中的资料简介很搞笑和有好处。这本书的作者是克莱儿。麦克福尔他是一个美国人,而且这一本书是从英文翻译成中文的。书中的每一个章节都十分短,结构也很简单,但是有一个哲学的感觉。写的是从一个女孩的第一人称的观点和角度,那个女孩死了而且她是试图穿越未知的土地去天堂,在摆渡人的帮忙下她成功到达,但那女孩在天堂不开心因为她爱那个摆渡人所以她离开了天堂去找到她的爱人。

 心绪到此刻还悸动不定,好像自己和书中的迪伦、崔斯坦一齐穿越每一座山,一齐被恶魔追杀,一齐到达每一座安全小屋,中途慢慢了解彼此的心意,迪伦勇敢的表白,彼此的坦诚,快到达边界时,决定在一齐,却因现实而不得分开,本以为故事在那里就遗憾的戛然而止了,却不曾想到勇敢的迪伦因为爱,重新踏上恐怖之及的回到之路,寻找崔斯坦。每当迪伦到达一个小屋,我心里都默默的劝阻迪伦就在这个安全屋等待崔斯坦吧,前面太危险了,崔斯坦肯定会过来的,但是迪伦每次都无畏的往下一个安全屋赶,去找寻崔斯坦,这让我既害怕又个性期望崔斯坦赶紧出现,激动的是迪伦和崔斯坦最后相遇了,也一齐跨越了所有的'障碍,回到人间,在一齐。当看到最后,“原先你在那里”“我在那里”时的那种感动与幸福,那种好像经历了所有的幸与不幸,我们依然双手紧握,不曾松开,还好,你一向都在我目所能及之处,这已足够。

 看过了很多本书了,这是第一次个性强烈的想写书评吧,《摆渡人》是一本十分棒的书,看完之后,你会思考很多,反观自己,说是勇敢,但是我明白我从来没有勇敢过,说会为自己喜欢的东西坚持下去,但是每次到半路我都会恐惧的回到,找各种借口回到,忘记初衷,我明白,这以后我想成为叫迪伦的这个女孩,为喜欢的人与事,勇敢的走到终点。我要大圆满。

 我十分喜欢这一本书,当我在阅读时我放不下这本书因为真是太好看了。我也喜欢这书的神秘感,让我一心只想书中会发生什么事。

高中生摆渡人读书心得800字3

 其实,我不是个爱阅读的孩子。从小到大,我真正能阅读下来的整本书籍少之可怜,我仔细回想了一下,大概不会超过40本。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在社会中的摸爬滚打,随着整个社会弥漫着的浮躁气氛,我渐渐觉得,能够静下心来学会阅读,或许对自己来说就应是件幸事,也是能够沉静自己的最好方式。于是,我在看到青岛金融团工委推荐的书单后,首先选取了《摆渡人》这本书。

 这是一本你想放手却无法放手的书籍,从一开始故事情节的设置,到最后故事的结尾,你总是想明白接下来到底发生了什么,你忍不住跟着这本书的思路在走,你总是在思考这本书的主题到底在给大家讲述着什么。

 故事讲述了一个叫迪伦的小女孩在去看往父亲的火车上突遇车祸,全车的人只有她不幸遇难,但她并不明白实情,直到她碰到了自己的灵魂摆渡人崔斯坦,崔斯坦告诉她,她已经不在人世,需要跨越荒原才能到达极乐世界,否则就会被恶魔拖入无底的深渊;于是崔斯坦带领着她冲破种种阻碍和困难,艰难跋涉最后跨越荒原,帮忙她安全到达极乐世界;但这期间迪伦与崔斯坦暗生情愫,迪伦爱上了自己的摆渡人,所以已经跨越荒原的迪伦决定再次回到到荒原中寻找崔斯坦;迪伦执着地找到崔斯坦后,她带着崔斯坦穿越荒原折回到到出事地点,当迪伦再次登上火车跌跌撞撞寻找到自己的尸体时,让人惊奇不已的是迪伦竟然活了过来,故事就在此画上了句号。

 乍一看像一个魔幻故事,又像一个感情故事,但是通读全书后,你会发现这是一本以爱为基础的著作,这种爱贯穿全书,也是全文的主线,它支撑着女主角的执着,支撑着女主角在穿越荒原时持续乐观向上的心态,遇到困难不抱怨、不妥协,哪怕明知前途困难重重,哪怕自己要付出必须的代价,自己也勇敢地跟着爱前行;在我看来,这种爱是一种超越感情的爱,是一种大爱,不仅仅是感情,也是对生活的热爱,这种爱指引着我们前行,为我们带来了光明与感动,所以作者设置灵魂摆渡人的好处就在于此。

 所以有人会说,不要忽略人生中每一个让你意想不到的时刻,那是你的灵魂摆渡人在向你告密,也正如书的封面上的一句话写的这样,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

高中生摆渡人读书心得800字4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

 每一个死去的灵魂都会在摆渡人的带领下穿过“荒原”达到分界线的另一端,达到那个可以称之为“家”的地方。15岁的迪伦乘坐列车前去看望久未谋面的父亲,然而路上突发交通事故,迪伦成了这场事故中唯一一个没有逃出来的人,当毫不知情的灵魂找到了隧洞的出口,在荒原上等待她的只有崔斯坦。

 崔斯坦是迪伦的摆渡人,可在我看来迪伦也是崔斯坦的“摆渡人”。虽然迪伦只是崔斯坦引导的千千万灵魂中的一个,可正是因为她的独特,她的单纯,她的个性鲜明,才让崔斯坦在与迪伦的相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人性”。崔斯坦是把迪伦安全护送到分界线的摆渡人,而迪伦是改变崔斯坦千篇一律、枯燥麻木生活的“摆渡人”。

 荒原是一个人内心的折射,而穿越荒原不仅意味着与魔鬼斗争,也意味着与自己斗争。

 在这场转折到来之前,迪伦的生活并不如意,甚至可以说是一片狼藉,在家里与母亲意见不合、矛盾频发,在学校与同学相处尴尬,经常被捉弄,唯一可以说话的好友却也因为转学离开了。而当迪伦鼓起勇气打通了父亲的电话,准备乘上列车去探望和自己相谈甚欢的父亲时,却遭遇了交通事故。可以想象,所有这些事情累加起来压在一个人身上会对他造成多大的精神打击。可是迪伦没有自暴自弃,甚至在知道了自己没有从事故中逃出来时也没有崩溃无措,迪伦的勇敢坚韧在后半段毅然决定回去找崔斯坦时表现的尤为明显,只要还有一点希望,就会尽全力去做。

 而崔斯坦,在荒原上度过了漫长时光,引导了千千万个灵魂,早已变得机械麻木,这样的生活或许是束缚崔斯坦的枷锁,把他困在暗无天日的一个人的角落,而迪伦的闯入撕裂了黑色的帷幕,让光束照射了进来。这段旅程,崔斯坦尽力保护迪伦,即使遍体鳞伤也护着她躲进安全屋,或许从动心的那一刻开始,崔斯坦才变得越来越像“人”,也越来越丰富。

 与其说是“摆渡”,不如说是相互“救赎”。

 灵魂之间的爱慕是纯真的。崔斯坦的存在对迪伦来说是“救赎”,不仅仅是护迪伦周全,荒原上经历的点点滴滴都寄托了美好的情感,同时也改变了迪伦后来的生活;而迪伦的闯入对崔斯坦来说也是一次“救赎”,让他直面自己的情感,让他重回人间。

 因为这份情感深刻进灵魂,因为无法分割,因为心怀希望,迪伦和崔斯坦才能创造奇迹,重回人世。

 “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

高中生摆渡人读书心得800字5

 这本书断断续续看了一个多月,除了工作忙之外,整个人静不下心来看书是最主要的原因。20xx年,新的开始,希望这种惰性尽可能少的发作。

 相较于《摆渡人1》,这本续集或者说“童话故事完美结局”后的真实生活展现的更为贴切,个人认为写的不如第一部让人舍不得放手,对比于第一部跌宕起伏、剧情环环相扣的紧张,这一部更为生活化和叙事化。书的最后十几章,才仿佛找到了第一部的那种存在和力量感。

 崔斯坦和迪伦重获生命,开始新的人生旅程,生活对迪伦而言变得开始有些不同,枯燥、冰冷的世界,因为崔斯坦的出现,被开打了一丝裂缝,温暖入驻。这一部新增加了三个人物:苏珊娜、杰克和迪伦的父亲(第一部只是片面文字性的存在),在整本书的描述中,采用了一种类似舞台剧的展现手法,一章描写崔斯坦,一章描写苏珊娜,如何为了穿越荒原到人间而与杰克周旋,轮回闪现的描写,使得阅读的连贯性和愉悦性弱了些,尽管每个章节都不是很长。

 两对人,前后相继打破常规,从一个世界到了另一个世界,一切以为相安无事,直到迪伦火车事故的隧道发生了离奇命案,我才知道,无论在哪里,能量守恒是不会被打破的,因为它总会用另一种形象,以另一种姿态呈现出来。打破所谓“常规”,你总是要付出代价的。文章末尾,两对年轻人终于将安全漏洞堵上,也清扫除了恶魔,可结局却完全是不同的。因为苏珊娜与杰克之间的纽带是邪恶的,源自贪婪;而崔斯坦与迪伦之间的纽带是明亮、净朗、闪着光芒,以至于来自荒原的冷面审判官也不忍将这光熄灭。

 发自内心的爱,自带力量,这力量足让一切为你让行。这充满无私、向上、无害的爱,就像一盏暗夜明灯,给人温暖与希望。

 从利己出发,带有不良动机目的接近“友好”,终将抵不过时间的考验,当你面对生存、死忙时,你终将会被抛弃,终将仍是孤独一人。

 希望自己对爱的渴望一如现在,永不失真,永不失望,永不失信,耐心的等待,命运这条孤独的路途中,终能遇到我灵魂的摆渡人。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摆渡人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摆渡人读后感1

 最近我读完了一本叫做《摆渡人》的书,每一个章节都十分短,结构也很简单,但是有一个哲学的感觉。

 写的是从一个女孩的第一人称的观点和角度,那个女孩死了而且她是试图穿越未知的土地去天堂,在摆渡人的帮忙下她成功到达,但那女孩在天堂不开心因为她爱那个摆渡人所以她离开了天堂去找到她的爱人。

 心绪到此刻还悸动不定,好像自己和书中的迪伦、崔斯坦一齐穿越每一座山,一齐被恶魔追杀,一齐到达每一座安全小屋,中途慢慢了解彼此的心意,迪伦勇敢的表白,彼此的坦诚,快到达边界时,决定在一齐,却因现实而不得分开,本以为故事在那里就遗憾的戛然而止了,却不曾想到勇敢的迪伦因为爱,重新踏上恐怖之及的回到之路,寻找崔斯坦。每当迪伦到达一个小屋,我心里都默默的劝阻迪伦就在这个安全屋等待崔斯坦吧,前面太危险了,崔斯坦肯定会过来的,但是迪伦每次都无畏的往下一个安全屋赶,去找寻崔斯坦,这让我既害怕又个性期望崔斯坦赶紧出现,激动的是迪伦和崔斯坦最后相遇了,也一齐跨越了所有的障碍,回到人间,在一齐。当看到最后,“原先你在那里”“我在那里”时的那种感动与幸福,那种好像经历了所有的幸与不幸,我们依然双手紧握,不曾松开,还好,你一向都在我目所能及之处,这已足够。

摆渡人读后感2

 看完这本书突然相信人有轮回,有前世、今生和来世。

 到底谁是谁的摆渡人,去往天堂,崔斯坦是迪伦的摆渡人,穿越回繁华人世,迪伦也是崔斯坦的摆渡人。当所扮演的角色发生转变时,人生就充满了惊喜。尽管途中充满了不安和不确定,但是他们彼此信任,互相陪伴,便无所畏惧。

 从未做过的事,一旦想了,一旦做了,会怎样?我们平日里总是觉得行不通的、不可以的,是因为大多数人都没有这样做,所以我们也认为违背常规不该这样做,还是因为我们怯懦踏出这一步,恐惧未知,担忧被归为异类。

 《肖申克的救赎》里说过,“怯懦囚禁人的灵魂,希望你感受自由。强者自救,圣者渡人。”

 也许在吃尽苦头,遭受无情地取笑甚至自嘲后,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但是没有退路,无所畏惧地向前走,才可能到达美好彼岸,时间向前走一定只有路口没有尽头。

 崔斯坦对迪伦说:“你的身体是你心像的投射,这荒原也一样。”就像我们总说,你是你心像的投影,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周围的环境就是什么样的,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

 故事让人经历起伏,感受冷暖,又在喧嚣落幕时心生感动。 “原来你在这里。”“我在这里。”同时也流露出人们对幸福的追求,过自己喜欢的生活,在喜欢的地方,与喜欢的人。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的灵魂摆渡人?

 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

 I exist because you need me

摆渡人读后感3

 从昨日早上翻开书以后,就一向看到停不下来,这本书描述画面细致真实,代入感极强我如同主人公一般经历了整个动人的故事。

 这不是灵魂鬼怪魔幻之事,这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事。我们都是正待摆渡的灵魂,各色各样,也许像迪伦一样人世间过得并不开心,也许是乔纳斯,是一个个战争的牺牲品,也许是重病过早离开人世的小男孩……但当生命中摆渡人出现,ta可能是你的爱人,亲人,朋友,或许根本不是一个人,就是一束光,是你内心中一个梦想……ta幻化你喜欢的样貌带你击退魔鬼的追赶,走进一所所安全屋,最终走出一生的荒原,得到重生。

 当然我们也是保护灵魂的摆渡人,在爱一个人的时,我们强大,担负职责,安慰着爱人的灵魂,引导ta做一个全新的自我。那时的我们如同崔斯坦般,是温柔的模样,却有宽大的臂膀。

 也许我们还是荒原中湖水里漂浮的魔鬼,侵蚀那些不够坚强脆弱的灵魂,我们伸手去抓ta,让ta也堕进这深紫色的荒原。

 人性是多么的富于变化,看书时我时而恐惧,恐惧被魔鬼吃掉一不细心就堕落;时而温暖,因为我明白总有我的摆渡人会保护我;也时而激奋,因为我就是引导爱人的摆渡人,是ta生命中的一束光。

 当然,书的结局就正如初阳一般晴朗,引导无数的摆渡人,也是被灵魂们渡化,感知着完美人世间的情感,这一切都是因为有爱。

摆渡人读后感4

 一本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里有着形形色色的人物。一个书架,就像是一个多维空间,我在这个空间里穿梭,去体会书中多彩故事与丰富情感。

 前不久,我看了一本书,名叫《摆渡人》,这是唯一一本让我流下了眼泪的书!

 这本书的内容大概是这样的:单亲女孩迪伦十五岁的世界充满着痛苦,所以她决定去看望她的父亲。但她在去父亲那的路上时,却发生了事故,迪伦爬出了火车残核,发现眼前全是一片荒原,接着她又看到了坐在山坡上的男孩崔斯坦,崔斯坦说能带着她走出荒原,迪伦便跟着她走了,但迪伦很快便发现他并非是偶然出现的路人,而是她的灵魂摆渡人,命运从他们刚遇见时,便发生了不可预料的改变在通往灵魂之家的路上,他们之间产生了情感。可崔斯坦是一个灵魂摆渡人,他不能违背命运,他只能离开迪伦而去

 看到这时,我的眼泪便流了下来,是啊!对于迪伦来说,没有崔斯坦的家,只是一座散发虚幻光芒的城堡。而崔斯坦才是迪伦心中真正的光源,而这也是迪伦在没有摆渡人的情况下穿过荒原时的动力,每当她想放弃,她总会想起崔斯坦对她的付出。比如当他们遇到“魔鬼”的时候,崔斯坦总会护着她,即使遍体鳞伤,当迪伦受伤,崔斯坦会第一时间为她疗伤而迪伦又何曾不是崔斯坦的光源,让他在深知这样是违背命运,可能要面对死亡的情况下,还愿意为了爱拼一次。

 这时我的心中流过一股暖流,一股散发着甘甜清香的暖流!

摆渡人读后感5

 一部扣人心弦的唯美神话爱情故事。唯美的语句文字,唯美的场景布置,唯美的故事脉络。书中写爱情的执着,且从俗处解读: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荒原,自己境遇的事情其实是自己心像的投映,是自己的内心决定了自己要走的路子,是自己造就了自己的道路啊。

 每个人心中又都隐藏着恶魔,在你不专心的时候,把你的生息吞噬,让你也成为一个没有方向和目标的人。沿着路途行进时,专注于每一个阶段,到达一个个安全屋,在心中的魔鬼吞噬你的决心之前,提前到达,准备再出发,这路途跟恶魔斗争,跟自己的心像对抗。

 路途艰险,每个人都会遇到自己的摆渡人,帮助你引导你向着一个方向,对抗恶魔,帮你实现一个个阶段旅途。没有了摆渡人的日子,才是自己的真正成长,遇到自己真的想去追求的,能够义无反顾的,不受别人影响,不受环境限制,不怕重重阻挠真正鼓足勇气,决绝地迈出第一步吗?又能够坚决地不回头,敢于去尝试吗?真正的决绝是逆天改命,真正的心有执念是继续走,境由心转,天道尚生息。

 太多涵义,太多回味,每次点开夜读收不住进度,推荐品读。

摆渡人读后感6

 初次拜读还是去年寒假的时候,那时候是借的人家的书,只记得在一个午后看完后不舍得归还了哈哈哈,不过最后还是忍痛还给了人家,然后自己去当当买回了一本……

 其实我现在也没想明白,究竟谁是谁的摆渡人。崔斯坦护送迪伦安全到达了彼岸,而迪伦也让崔斯坦变回了自己,摆脱了职业摆渡人的身份。崔斯坦不顾一切也要护她周全,不止是因为他身为摆渡人的责任,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原因是面前的这个灵魂对他来说太特殊了。其实很羡慕迪伦那种破釜沉舟的勇气,因为即使周围人都反对还要迷途不返,即使知道凶多吉少还要一往而深……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勇气,才有了奇迹的发生。

 奇迹之一,崔斯坦死而复生,理由是:I exist because you need me如果我活着,那也是因为你需要我。

 奇迹之二,迪伦自己一个人原路返回,在没有任何摆渡人护送的情况下,躲过了所有孤魂厉鬼,并且找到了崔斯坦。

 最后的画面当然是美好的,崔斯特恢复了自由,和迪伦一起回到了现实世界:

 “嗨”

 “嗨”

 “原来你在这里”

 “我在这里”。

摆渡人读后感7

 说在前面的话:

 这个周六,我参加了对外经贸的在职研的结业仪式,很开心,可以和一大群上进的同学们一起见证我们过去两年的放弃周末休息时间,一起学习成长。

 一个仪式,一顿散伙饭,一群小伙伴,一段历程。

 也坚定了我要更加精神抖擞的迈向下一段历程的决心,因为两年前看似很漫长很痛苦的求学经历,现在看来那么值得留恋和难以忘怀。

 班主任老师在发言的时候,几度哽咽,太多不舍和记忆领她挂怀,她对我们的感情好像比我认为的要深厚很多,我暗自惭愧没有好好珍惜过去的事关,等到意识到的时候,学业已经接近尾声。

 这天的白天,我开始了看《摆渡人》,我一直觉得一本书,能够在网上和线下获得大家的交口称赞,一定是有他的道理的。

 周六一天,加上周日半个上午,我又快快地看完了这本震撼人心的小说

 还要安利一下,kindle真的是提高看书效率的神器。

 晚上,我也在宁远楼参加了一场读书会,读书会的主题的《成长为更好的自己》,一个女生分享了一本中国精神分析学派的****武志红老师的《为何爱会伤人》,让我看到了从依赖到觉醒到人格成长的路径。女生也结束演讲的时候,讲了一句话,也坚定了要写一篇关于《摆渡人》的读书笔记的想法。

 她说:没有谁会一直会为你的人生负责,他们只能陪你走完一程,只是你的摆渡人,真正对你的人生负责的还是你自己。

摆渡人读后感8

 十五岁的迪伦,家中父母离异,与母亲交流甚少,关系紧张,学校里同学嘲笑她,老师对此也不管不顾,学校里唯一的好朋友也转学走了,迪伦没有可以倾诉的人,于是她决定去许久未谋面的父亲那里。

 她逃了学回家换衣服,准备坐火车去父亲那,但是命运总喜欢捉弄这个年仅15岁的女孩,火车行驶在隧道的过程伴随着灯光熄灭发生了事故,她成了唯一个没有躲过这场灾难的人,让人心生怜悯。幸运的是,她的肉体留在火车上,灵魂走出隧道后,碰到了在那里等待她的摆渡人,崔斯坦。他要引导她穿过自己的荒原,护送她到那个叫家也叫天堂的地方,以免遭到恶魔毒手。

 现在崔斯坦是迪伦的摆渡人,历经艰难险阻过程中,他们彼此爱慕,走着走着便到了崔斯坦不能越过的地方,天堂与荒原的交界线,迪伦到达了目的地,到达了那个没有崔斯坦的地方,没有崔斯坦在这又有什么意义呢?

 迪伦决定回去找崔斯坦,尽管路途艰险,恶魔无数,也阻碍不了她已经决定的心。这次迪伦是崔斯坦的摆渡人,她鼓励崔斯坦和自己一起穿过荒原,走到荒原的另一头,回到当初事故发生的隧道。迪伦成功了,她和崔斯坦回到了人间。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是你灵魂的摆渡人也许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

 摆渡人,渡人即渡己,渡己及渡人,若自己都不渡自己,又怎能摆渡别人或是别人会摆渡自己呢

摆渡人读后感9

 张嘉佳的`**我没看过,我无权评论,但他的书《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我看了六分之一,便没有了读下去的兴趣。他说他的书"几乎每篇称得上完整的故事,都被影视圈的朋友拿走,以超乎我想象的效率去做一部部长片"。能拍出什么好**来那,做为一个**观众,我是无奈的。

 之前的《白鹿原》把我的朱先生弄没了,不见白鹿,只见小娥;《战狼2》都说好,快下架了才去凑个热闹,原来是爱国情结闹得鬼;我现在很少去看**,耽误时间,浪费钱,还总让我犯困,落下病了。

 张嘉佳你要从我的全世界路过,没有门,你应该看看克莱儿·麦克福尔的《摆渡人》。15岁的单亲女孩迪伦,看望久未谋面的父亲,路上突发交通事故,摆渡人崔斯坦带她穿越荒原。因为爱的丰盛,穿越之后,她用自己的坚持、勇敢和爱让他不再胆怯,不再犹豫,她已经成为了他的摆渡人。它是一个小女孩的心灵成长史。

 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嗨!原来你在这里。""我在这里。"

摆渡人读后感10

 今天,我在湖边散步,看见了一个身强体壮的船夫在船中轻松地划着桨,让我想起了一本书——《摆渡人》。

 这本书讲了:一个叫迪伦的十五岁单亲女孩决定坐火车去寻找父亲,途中遭遇了车祸,不幸身亡,来到了荒原(每个死人的灵魂要的通过的地方),可她却浑然不知,认为自己是的幸存者,直到她遇见了他的摆渡人——崔斯坦。知道真相后迪伦并没有自爆自弃,而是跟着崔斯坦一起前往灵魂的栖息地,路上迪伦和崔斯坦双双坠入爱河。到了灵魂栖息地的时候迪伦才得知崔斯坦不能进来,就回到了荒原找到了崔斯坦,要跟他回到人间,崔斯坦认为这不可能,在迪伦的鼓励下他还是答应了,后来,他们在人间生活在了一起。

 这篇小说中,迪伦的勇敢在身活中真是少见。她在自己一个人面对困难的时候还能摆出勇于面对一切的心态,这样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去看,去学,去感受吗?当你面对一个几乎无法克服的困难的时候,还能鼓起勇气吗?迪伦可以;在她看来,只要有机会,就会成功。所以,我们要学习迪伦这样的勇敢,这种勇敢不是盲目的、不是蛮横的,而是理智的。你要相信只要有勇气去尝试,就会成功;相信自己能做好一切事;相信世界上每个事物都有好的一面;相信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可能!只有勇气,才能让人无坚不摧;只有勇气,才能炼就一个坚强的自己,只有勇气是成功的来源!

 让我们鼓起勇气,炼就一个完整的自己!

摆渡人读后感11

 结局的启示很有深意,教我们不要顺应规则,而是制造游戏规则,这是勇敢者的游戏。胆小的人服从规则的安排,而有想法的人却敢于挑战元规则,也许结果是浴火重生,也许结果是毁灭你我。主人公与一心追求顺应规则的大众不同,抱着自己爱的欲望把彼此带入危险的深渊并实现了最终想要的结果,也许你会觉得结局荒诞,罗曼蒂克,太过于理想,但现实不也是这样吗?

 你的每一天都是在未知的情况下无畏的前行,敢于为自己的理想而付出和挑战的人结果不外乎成功或失败,难道与目前境地不符成功就不能被接受吗?如同日本电视剧昼颜中讲述的那样以一段不论之恋的开始追求的是自我的爱情归属,可欲火焚身的努力之后是对彼此幸福的保全,难以评价对爱的追求是成功还是失败,如果爱是占有那么不仅是彻底的失败而且还失去了自己本有的骄傲,如果爱是成全,那每个主人公都是爱情的受益者。

 本文作者不仅把一个初恋女孩的心理变化描写的细致入微使人仿佛回到豆蔻年华的情窦初开的羞涩心境,而且写出每一个初恋女生对于爱情忠贞不渝的坚持和奋不顾身的付出以及对于未来的迷惘和憧憬,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没有华丽的语句却带来豪华的画面感!太喜欢了,想起初恋的人以及为之努力的点点滴滴,那些让自己成熟坚强的瞬间!

谨以此文致谢我的师父

我叫白露,工科女博士,在北京某科研院所工作。去年七月,我被外派到唐山一家外协单位,出差三个月,在那个盛夏,那座城,遇到了我的小徒弟——宋子落。

我读博时,同门有一位小我三年的师弟,我俩都热爱国际象棋,也经常切磋几把。平心而论,他技艺不差,天资悟性都极高,但每次都是我完胜,毕竟十余年棋坛征战,大小赛事的奖我还是拿下不少。师弟由此心生崇拜,拜我为师,我也乐得将技巧与经验传授,带他练习,参赛,为校队争荣誉。

我俩同门四年之久,他一直是我聊得最投机的朋友,除了科研、围棋,他还博览群书,常给我讲述各种新奇的见闻与故事。有喜悦、挫败、纠结的事,他总会第一个跑来找我,分享、倾诉或听取意见,我俩常常一谈就是一夜。他的硕士论文致谢,还特地提到了师父——我,但我深知不过是分享了一些过来人经验,担不起“师”之名。

所以,我刚刚在唐山安顿下来,师弟就带着他的亲妹妹来看我。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宋子落,瘦瘦弱弱的一小只,皮肤清冷苍白,额前刘海稍稍遮住了怯生生的眼睛。她穿着深灰条纹衬衫,宽松黑色长裤,帆布鞋,背一只格子双肩包,像极了邻家初中的妹妹。

宋子落,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真是一个诗意的名字。

师弟说她读书早,今年大学毕业才刚满18岁,考研失败,工作也没找到,暂时在唐山一家寄宿考研学校,准备考研或考公。

我注意到了师弟语调中的恨铁不成钢,也敏锐地捕捉到小松子望向她哥哥时,眼眸里盛满的害怕。在我的再三逼问下,师弟终于承认,妹妹临毕业这段时间状态很消沉,昨晚刚挨了自己一顿责罚。

我毫不留情的把师弟训了一顿,怎么能对女孩子动手呢,师弟却不认错,只说妹妹这半年坚决不在家学习,孤身来到一座陌生的城,家里多少有些担心。所以请求我照应一下,关注一下她的状态,也多监督她的学习。

小松子的学校,恰好离我单位不远,她又乖又怂的神情,分外惹人怜惜。于是我爽快的答应了。

师弟满脸感激,“我妹妹如果不听话,师父直接收拾她就行,狠狠揍几次,她就老实了。”

我“砰”地敲了一下师弟的脑袋,嗔怪道,“为师最失败之处,莫过于没教会你怜香惜玉。”

事实上,师弟是对的。在我答应照顾小松子的第二个星期,就没忍住请了她一顿竹笋炒肉。

师弟离开后,我带小松子回到住处,一路上她走的一瘸一拐,我在心底把师弟批斗了千百遍。回去我让她脱掉裤子趴在床上,待我从厨房取了药过来,竟见她趴在那哭的全身发抖,边哭边求饶,“师父我错了,求您别打。”

这孩子,我是准备给她上药,她却误以为我要再打她一顿。

我撩起她的衣摆,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眼前小屁股的伤情,还是给我不小的惊吓。大面积的红肿,有几处甚至紫黑淤青。

我用酒精棉片蘸了药,轻轻涂在她的伤处,她疼的一抽一抽的,手指紧紧拽着被单,强忍着不叫出声。

我尽量将手上动作放轻柔,心疼之余,严肃的问她为什么挨打,她也不支吾,老老实实交代,考研没考上,毕业不知想做什么,整天怨艾消沉,没有付出改变现状的努力。

“啪”,手下的轻抚换作重重一巴掌,“啊”,她疼的发抖,声音带了哭腔。我赶忙轻拍她的后背,柔声抚慰,许久她才平静下来。

我怕控制不住情绪打她,没再问下去。小松子现在,宛若一只受伤受惊的小猫,缩在被子里啜泣。我想等她伤好些了,再找她严肃的谈谈。

第二天清早,我要上班,就顺路送她回学校了。我跟她约定,这几天抓紧调整状态,想清楚轻重缓急,该做什么,怎么做,下周五来我家,我要和她好好谈谈。

又是忙翻天的一个星期,我以为她经过师弟这一顿揍,应该会有所清醒与改正。哦不,如果小松子也称我师父的话,那该是她师兄了。有这样一位严厉师兄唱红脸,我作为师父,在她挨收拾之后,和风细雨地批评几句,再安慰一番,唱白脸就好啦。

可是她周五的表现,真是令我无比失望,焦急与愤怒。我顾不上她身上伤还未痊愈,又重重地揍了她一顿。

这是我第一次打人,还是对一个小妹妹动真格。动手时心情嘛,像极了老师收拾学生,家长教训孩子,满满的怒其不争。

或许这就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那天上午十点,我打了三遍电话小松子才接听,这我倒是不生气,专注地忙于学习,值得鼓励。但电话那端她声音迷迷糊糊的,问她刚才在做什么,为什么不接电话,也支支吾吾讲不出。

我尽量心平气和地,问她是不是逃课玩去了,“师父我没有。”她先是拼命否认,许久才小声认错道,“我不该在学习时,又睡着了。”

一个“又”字令我一阵火大,冲她呵斥道,“不想学给我滚回家去,不要浪费名额和学费。”

“师父,我…”小松子声音颤抖起来。

“中午来找我,我给你治好学习睡觉这毛病。”我没给她求饶和解释的机会,直接挂了电话。

十一点多我回到家,小松子还没下课,“该怎样纠正她这些不良学习习惯呢?”我在屋子里一圈圈踱步,思量着师弟“揍一顿就乖”的评价,目光忽然落到墙角裁衣服的竹尺上。我试着打了下手心,还挺疼的。可是,真的只能打了吗,会有效果吗?

咚咚,怯怯的敲门声,“师父”,小松子一进门,就低着头不敢看我。

“到书房来,墙角站好。”

她乖乖照做,面壁思过,我拎着竹尺站在她身后。

“我先不问你是哪些原因导致考研失败,也先不管你为什么有那些消极想法,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点,为什么你一学习就想睡觉,而且放纵自己睡了。”

“师父,我…”

“你今天少不了挨一顿狠揍,”从门口走到书房这段路,我注意到她不再一瘸一拐了,看来伤好了不少,才下决心给她好好“立规矩”。

“到墙边站好,把你学习睡觉的原因全列出来。”我递给她一张纸和笔。

不一会儿,小松子便将纸交给我,字迹清秀地写了六七条。我大致看了下,她总结的清晰、简洁而全面,想必文字功底不错。

“转过去,趴好。”

小松子迟疑了一下,转过头求助似的望向我,眼神怯怯的,足以使我心软到融化。

她摆好受罚姿势,小屁股瑟缩地撅起,只待我恨铁不成钢的戒尺重重落下。

“一共六条,我一条条来罚。”

“第一,背书时没有写写画画,只盯着书看。你上学十多年了,这种方式效率不高且会走神,不会不知道吧。”

“知道。”她小声答。

“那为什么不照做?是懒的拿笔,还是根本没想动脑背书?”

“我…”,她不敢辩驳,低头贴紧冰冷的墙,逆来顺受的模样。

“第二,学习心不静,不专注,常胡思乱想,眉毛胡子一把抓。你现在有哪些备考计划?”

“考研,考公。”

“你是怎么规划的?”

“我…先考公,不成就考研,十一月还可以报国考,应该…总有一条退路走得通。”

“退路”一词,再次惹怒了我,“想法这么多,你能兼顾吗?”

“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你不是奉这句话为座右铭吗,不是经常讲追求风险溢价,趁年轻拼一次最好吗?怎么表里不一呀。”

小松子怔住了,她一定想不到,决定照顾好她那天,我把她的朋友圈、空间、微博都看了一遍。小姑娘动态不少,但大多悲观,能感觉到她对现状不满,对自己较为苛责,但始终未采取有效的行动去改变。

我懂她心中的焦虑、怀疑与负罪感,听师弟讲,她从小性格争强好胜,上学一路顺风顺水,一时承受不住考研失败与初恋分手的打击,自怨自艾,也在情理之中。但因过度不自信,不敢放手追求自己值得的美好;或以假装坚强的外壳封闭自己,始终解不开心结,以致影响了全力以赴的学习,理应受一次最严厉的惩罚。

“可是师父…我准备了那么久,还考的很差,二战还是没有把握,也缺乏勇气呀。”

“你到底想考研还是考公,想清楚了吗?”

“都行。”

“那你讲一下准备考公和考研的进度。”

“考公,月初就报名了,还没开始看书做题。考研,三月份开始听课,考试分析看过三四轮了,但毕业论文忙了一阵,进度也落下挺多。”

“省考报名了,为什么没开始备考?非要拖到最后一星期?你来寄宿学校有大半个月了,每天都在干什么?”

“师父,我”小松子声音里满是委屈,“先是生病,回家待了近十天,然后都在看考研。”

“你这学习状态,持续多久了?这段时间,有哪些学习成果?”

“嗯,师父我错了学习时睡着和开小差这个错,去年考研也出现好多次了,成果考试分析又看了一轮,专业课整理了几十页笔记。”

“啪,啪,啪”,竹尺无情地鞭笞着小松子,我的心也被揪疼了。

“这一条,我揍你的理由有三,一是知错不改,二是备考拖延,三是用心不专。你认不认罚?”

“师父,我认。”

又是几十下打完,“第三条,缺少计划,缺乏时间观念、紧迫感。”

我用竹尺轻点小松子的屁股,“你知道紧迫感的来源是什么吗?”

“没有余地。”

“啪”,我手中戒尺重重落下,她的回答一语中的到令我惊叹,有如此清醒深刻的认识,却明知故犯,该打。

“那你自己检讨,为什么缺乏紧迫感?”

小松子想必平时没少被师弟罚写检讨,很快就组织好了语言。

“一方面考试时间未临近,总以为时间充足,就纵容拖延;另一方面,可选退路太多,做着这个想着那个,都没有逼自己全力以赴。”

“对,你留给自己这么多余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自信,害怕最想要的没有成功,就以向生活妥协的方式,安慰自己还有很多选择,向外界证明你并不是能力不够,并非输得一败涂地。”

这也是我翻看小松子的动态,最深的印象之一。

“我问你,如果考研、考公都上岸了,你会怎么选?”

我记得小松子动态里提过,想考人民大学,尽管她的理由令我气不打一处来,为向前男友证明,他考不上的学校她能考上。但若真考上了人大法学,于她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会有更好的人生选择。

“我会读研。”她的回答果然意料之中。

“可是,师父,考研竞争真的激烈,我又不甘心报差一些的院校,所以我必须考虑好失败的下场。”

“下场一词有些夸张了,虽然我不能云淡风轻地劝你,考不上再来一年就好,但不至于一次考试失利就走投无路,一蹶不振。”

“师父,如果我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会感到更大的焦虑与压力。不如多一些选择,能给我安全感。”

我不自主地放下戒尺,唤她转身来站到我面前。

“小松子,我不能左右你的选择,但我希望你想清楚,为什么渴望读研,却还计划参加公考。若是仅仅作为退路,不但不会使你安心,反倒会扰乱军心,就好比你现在的学习状态。”

“以你的能力,全力以赴、全神贯注地拼一年,上岸是没问题的。你写的考研检讨我看了,你最大的问题出在心态上,但不是你所讲的,因前期复习不充分,导致后期情绪不稳定,没有做好临阵磨枪环节。”

“而是从三月你决定考研起,就一直没有排除杂念,想法不专一,又过度在意别人看法。至于那些偷懒与不良学习习惯,只是心态问题的表面投射。”

小松子低着头,老老实实挨训。或许是没了戒尺落在屁股上的恐惧,她神情放松了许多。

“当然,如果你不想承担二战考研的风险,选择你认为稳妥的考公路,我也支持你。那你要回答我,为什么还有不到一个月省考就考试了,你还在气定神闲地学习考研?”

“是拖延,还是逃避?”她答不出。

“第四条,没有认清学习基础与能力,盲目自大。这就是原因,你写下来了,但不愿亲口承认。”

小松子脸红了。

“缺乏自信又盲目自大,人果然是一个矛盾体。在你看来,考公比考研简单无数倍,你以为像当年考教师资格证一样,考前一星期背几道题,就能蒙混过关。”

“你以为申论和行测,这些文科或常识的东西,跟你学不会的理工科相比,难度不值一提。你甚至想通过边学边玩、裸考过关,来作为一种炫耀。”

“师父,我没有。”她摇头。

“无知才会自大,每年有那么多人,在职甚至脱产备考八九个月,笔记题目做了厚厚一摞,才能考上公务员。现在我问你,考研靠突击能上岸吗,你一定回答不能,因为你经历过。但考公你没经历过,你的所谓真理,没有实践检验,所以不要过于轻敌。”

“你自己好好想想我分析的第三四条,想明白了,承认错了,就去墙边趴好。”

我走出书房,留给她一段独处的时间。

五分钟过去,我看到她已经静静趴在墙边了。

“五十下,会比较重,好好受着。”

“啪,啪…”我使出十二分力度,朝着这疼的发抖却坚定撅好的小屁股,狠狠地敲。

小松子没有哭也没有求饶,瑟瑟发抖的样子,太惹人心疼了。

我本意是试探一下她承受疼痛的极限,毕竟这样教训才深刻。但凡她挡了、躲了、求饶了,我都会轻下手。但她竟假装坚强地咬牙默默承受,一时让我忘了控制力度。

打完,她趴在墙边许久,才平复全身的发抖,我轻声唤她,也埋着头不应答。

我追悔莫及,从背后轻轻将她揽入怀。

“师父,我知错了,我不敢了。”

小松子显然被我打怕了,但惩罚还未结束。

“第五条,晚上习惯熬夜,影响次日状态。对此你怎么解释?熬夜玩手机,还是学习?”

“有时候11点下晚自习,回去收拾一下,看看手机,就半夜了。”

“你一般看多久手机,都看什么?”

“不到一小时,刷几道数独,看看群,回一下私聊消息,然后微博上打个卡。有时周末,会看**或电子书,可能就凌晨三四点了。”

这并不过分,她毕业后几乎自我封闭了,把高中、大学同学的群和朋友圈都屏蔽了。我倒希望她多敞开心扉和同龄人聊聊,有助于改善心态,尽快渡过低谷。

“你是因为焦虑、陷入负面情绪或胡思乱想而失眠?”

“嗯嗯”,她点头如啄米。

我稍稍放下心来,还是个不熬夜玩手机的乖宝宝。归根结底,她还是心态问题没有解决,这着急不得,我前面苦口婆心讲了那么多,还是得她领会与认同,继而行动上做出改变。我原想带她制定一下学习计划,然后定期检查督促,但她需要一段时间考虑考研还是考公,只好过一阵再谈了。

“过来趴床上,我给你揉揉屁股。”

惩罚结束,我多想立即从“严厉师父”变身“温柔姐姐”,给小松子擦药揉伤。她却有些抗拒在我面前脱掉裤子。我轻声问她恨不恨我,她摇头,眼眸里盛满无助与畏惧。我还是给她揉了好久,百般叮咛她回去用冰块和热毛巾敷伤处,然后把她送回了学校。

小松子还是争气的。三天后她主动来找我,说要全心全意准备省考笔试,应该不会选择考研这条路了。我有些惋惜,但尊重她的选择。

她还汇报了学习计划,三周时间,每天学习十小时以上。她已经备齐了公共课、专业课的两大本教材,三本真题、模拟题,两大本公共课题库。

“你准备如何开展呢?”

“师父,我大致看了两门课的考试内容,公共课考党史、政治、法律、百科常识和行政能力测试;专业课主要是高数、线代和大学物理。”

“政治我去年考研学过,法律今年跨考也学过,百科和行测,参照公务员考试经验,是要大量做题,积累知识与技巧,然后提速。我感觉公共课,不需要看教材了,直接分专题刷题,然后做真题和模拟题各五套。专业课数学占分值少,我可以靠考研的底子,物理就要重点复习,看两三遍教材,再刷完五套模拟题。”

“那你这时间紧任务重,多少分上岸会比较稳妥呀?”

小松子切实可行的计划,令我很是欣慰。

“我目标是150分。”

“有哪些需要我帮忙的吗?”

“嗯”,她沉默了一会儿,“师父,我自制力不好,学习时怕管不住自己,不能按时完成计划。”

她怯怯地望着我,又深深地低下头。

想到上次我罚她那么重,她还坚定地求助于我的监督,我忽然感到责任重大。或许这就是作为“师父”,带徒弟学习进步的责任吧,既然她有此等决心,我相信她必能自己管好学习,但又想“立下马威”敲打她一下。

“把墙角戒尺拿过来。”

小松子双手捧着戒尺,毕恭毕敬地站在我面前。

“我来监督,那你若完不成计划,可逃不过挨打。你想好了?”

“嗯,若我不好好备考,请师父责罚。”

我接过戒尺,“手伸出来,先给你点教训。”

望着她委屈顺从的眼神,与毅然决然伸平的手,我一时不忍心打下去。

我收回戒尺,“好了放下吧,你没有错,我是不会罚你的。先吓一吓你,以后敢完不成学习任务,我就不客气了。”

“嗯嗯”,她竟有些受宠若惊。

八月因为本单位任务需要,我被召回了北京。临走前我没有打扰小松子,只是在列车发动时,微信发给她一段话。

“我不能陪你到上考场了,我不在的日子里,你要好好学习。虽然接触时间不长,但我知道你很优秀,有想法有上进心,只是一时没走出失败的阴霾。这一个月,先放下顾虑全力拼一把,学习烦了累了,允许偶尔偷懒,但不要忘记使命。心情不好或有什么事情,随时可以给我打电话,师父一直陪着你。”

不知小松子对我的辞别有何反应,直到23号她考完笔试,我都没有抽出哪怕一小时时间,和她好好聊一次。期间她给我打过一次电话,是一个黄昏时刻。

“师父,我最近压力好大。”

“怎么了,小松子?说来听听。”当时我刚结束一个24小时值班,困得眼睛都睁不开,但一听到她心情不好,还是瞬间打起了精神。

“师父,我之前高估了自己的数理基础,也可能是畏难吧,专业课放到后面准备,只留了不到十天。现在我公共课稳定在75分,但专业课一做题,感觉什么都不会,考试要求专业课不过60一票否决的,我该怎么办呀。”

“你前段时间,都做了哪些准备?”

“大部分时间刷公共课题库,一本练习,一本测试,正确率都挺高,错题也都回顾了。专业课教材零零散散看完了一遍,物理知识点真的好多呀,看一遍都似懂非懂,更记不住,也不会做题运用了。”

“你都是怎么做题的?”

“专业课题少,我只买到五份模拟题,还没开始做呢。我想再系统、连贯地看一轮教材。”

还有不到一周考试,小松子的进度,果然令人担忧。

“你现在除了压力大,还有没有其他情绪?身体和学习状态怎么样?”

“呜呜…师父我原以为,我真的能淡定地把公考看作退路,但当我投入时间精力去学了,就不想失败,不想竹篮打水一场空。如果这回再考不上,我想我一定会沉浸在没有尽早准备的悔恨之中,难以释怀,对后面的考试,就更没信心了。”

这也正是我担心且最不愿看见的。

“师父,我这几天每次进教室,都感到忧愁,缺乏斗志,就经常想起去年考研,男朋友带我学习的日子。虽然他也不在身边,但疲惫时和他聊聊天,讨论一下进度或请教几个问题,他的每一句小小鼓励,都能使我重获动力。可惜,我俩分开了,我现在累了就只好听听歌,可听着听着就会想到他。”

“我歌单里只有两首歌,《紫禁》和《人间忽晚》。《紫禁》是描写我心之所向的北京,能燃起我一点斗志,但这也是他推荐的歌,他所在的城。《人间忽晚》是我刚分手那阵,代入感特别强的一首歌,打开音乐软件时,我甚至会不由自主地播放它,然后就…影响学习的心情。”

“感觉自己情绪特别脆弱,这段时间着急上火,经常牙龈出血,满嘴苦涩,就开始自怨自艾。晚上吃完饭回教室,都忍不住沉思往事立斜阳,苍茫暮色与洁白灯光相映照,都会让我感慨好久。”

“我甚至想,趁考完试的七夕,挽回我们的感情。我要好好准备考试,自信地向他证明,我不菜,我在努力变强,有资格追求,也配得上世间一切美好。”

唉,我在电话那端轻声叹气。这小松子才几天没督促,心态又回去了。

“小松子,你不要胡思乱想。考试是你自己的事情。”

我并不想训斥她,但或许是过于生气,我的声音有些冰冷严厉。上一次她深陷胡思乱想中走不出,我是用戒尺教育的她,这一次她快考试了,我不忍心以语言暴力打击她,就琢磨着说些什么,以点醒梦中人。

“师父,你不要生气。”敏感的小松子,显然捕捉到了我声音里传达的讯息。“师父请放心,每次有这些想法时,我都会逼自己压下去,然后赶紧回归学习状态。每天的学习时间与计划,我都能保证的。只是有时候深夜入睡前,我会忍不住想到这些。”

小松子的声音低了下去,我的心揪了起来。

异乡清宵,寒夜梦回的小松子,对悲伤过往念念于心,还能安然睡去吗?

想想也可以理解,初恋最是印象深刻。许多人失恋,会哭上三四个月,甚至三四年都无法释怀,有那么多伤感的情歌,唱着他们的心事。而我家小松子,分手正值论文答辩期,来不及宣泄,来不及整理心情,还要在外人前掩饰悲伤。

尔后毕业、离校、辞别,来到这座陌生的城,这段时期于她,要断舍离,要卧薪尝胆,要磨砺强大的内心,积聚盛放的力量。

“小松子你记住,余下一周赶紧把专业课题弄懂学会,不要想那些有的没的。”

“师父,我错了。我不应该因为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影响备考心情,更不应该放松了专业课学习。我…请师父责罚。”

“小松子,你能把内心真实想法告诉我,一是出于对我的信任,二是出于情绪宣泄的需要。”

“所以我不罚你,我相信你能自己调整好。但是,若你任由这种状态持续下去,并最终导致没考上,错过了这个很好的就业机会,那等考试成绩下来,我一定不轻饶你。”

“到那地步,即使我不罚你,估计你也不会原谅自己。”我义正严词地教育她。

“嗯嗯,师父放心。”

直到笔试结束、出分、面试等流程走完,我都没再过问那最后一星期,她是怎么撑过来的。10月底公布成绩,她考得很好,领先第二名近40分,公共课正常发挥,79分;所担忧的专业课,也拿到了74分。

面试她听从我的建议,报了机构的线下课,除充分练习了结构化问答外,她还细致地总结、模拟了专业知识的问答。12月录用名单公示,她毫无悬念地上岸,虽早在意料之中,她还是兴奋的一夜未眠。

“笔试出分前夜,我也紧张的一夜没睡。我看完了一部小说,《摆渡人》。师父,我感觉你就像我的崔斯坦,一路指点与保护我,为我摆渡过低谷与河流。”

当然我知道,这一切收获,都离不开她自己的努力。后来我在她的2020年终总结中,看到了她对这个夏天的描述。从毕业离校之初的多愁善感,日日吟诗,抒发与古人的“共情”;到七月生日祝词,“四面楚歌,歧路安在”与“九死不悔,百折不回”的挣扎;再到九月,她告诉我,寒夜梦回里,不再是对过往的怨艾,而化作了对未来的憧憬。

我也了解到,那最后一星期,她凌晨五点就去教室做题,五套试卷,近400道数学、物理选择题,全部不看答案,只允许自己翻教材,然后独立思考每一道题,总结运用解法、公式、知识点。一套题可能做上四五小时之久,做完对答案判卷,再一道道复盘错题。一天十几小时,啃完两套专业课题,晚上再拿出2小时,做一套公共课保持状态。

她还结合教材和模拟题,总结了几十页笔记,并在考试当天,提前3小时赶到考场,安安静静地坐在马路边梧桐树下,看书背题,甚至中午都没休息。

那一天骄阳似火,蝉声满夏,她的心却是满足与沉静的。

笔试考完第二日是七夕,我问小松子是否还记得,那个她曾经对我哭诉的想法,“趁七夕挽回这段草草结局的感情”。她有些难为情地告诉我,她没等到七夕这天,就已尝试表露心迹,对方婉拒之。她望着自己字斟句酌发出的消息,与对方简短直白的回应,心中忽然一片澄澈,与其纠结、执念、藕断丝连,未若放手、释然、相忘江湖。

于是七夕,她心静如水,为每一位秀恩爱的朋友送上祝愿,然后转了那首给予她精神力量的《紫禁》,表白了北京城。

我万分欣慰于小松子的改变与成功,也惊喜地获悉,她的新单位正巧在我单位附近,恰也是同行。

如果她愿意,我也非常愿意继续做她亦师亦友的同行者,携手走过风吟初春、蝉声满夏、花月中秋、落雪寒江,陪她长大,遇见更好的彼此。

七夕节的诗句:

1、宋代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

原文: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译文:纤薄的云彩在天空中变幻多端,天上的流星传递着相思的愁怨,遥远无垠的银河今夜我悄悄渡过。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就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缱绻的柔情像流水般绵绵不断,重逢的约会如梦影般缥缈虚幻,分别之时不忍去看那鹊桥路。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

2、唐代杜牧的《秋夕》

原文: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译文:银烛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手执绫罗小扇扑打萤火虫。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凝视天河两旁的牛郎织女星。

3、唐代林杰的《乞巧》

原文: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译文:七夕佳节,人们纷纷抬头仰望浩瀚天空,就好像能看见牛郎织女渡过银河在鹊桥上相会。

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4、唐代徐凝的《七夕》

原文: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译文:一道仙鹊架起的小桥横卧在那茫茫的银河上。听着织女的配环叮咚,看她款款地过桥而来。我和伊人的离别是不会停息地一年复一年。怅然间抬头望去只见到牛郎星依旧闪烁,亘古光华不变;我的哀愁啊,就渐渐的不那么明显。

5、唐代李商隐的《辛未七夕》

原文: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译文:恐怕是仙人们喜欢别离,所以才叫人们长时间盼望相会的日期。从来上天布满彩霞直垂银河畔,岂必硬要等待那金风四起玉露凝成之时?清辉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时相望已久,接织女过河的微云恰恰涌现得迟。怎么会忘记不酬谢填河以渡的乌鹊,单给蜘蛛的偏爱向它乞求巧丝。

《秋日传奇》又译《燃情岁月》。

※影 名:Legends of the Fall / 燃情岁月 / 秋天的传奇 / 真爱一世情

※主 演:布拉德·皮特 Brad Pitt

安东尼·霍普金斯 Anthony Hopkins

※类 别:剧情 爱情 西部

※地 区:美国

※导 演:爱德华·泽维克 Edward Zwick

※编 剧:

※出 品:

※上映时间:1994年12月16日

※内容简介:

20世纪初,厌战的骑兵上校威廉·勒德洛退伍之后在蒙大拿落基山一个大农场安了家。妻子伊莎贝尔受不了艰苦的西部荒凉生活,独自跑到东部城市生活,给他留下三个儿子。三个男孩在勒德洛抚养下长大成人。大儿子艾法雷德为人忠厚,平凡而有责任心;三弟赛缪尔最受父亲的宠爱,是个理想主义者;而老二崔斯坦性格鲁莽,好冲动,父子四人生活在一个纯男性的世界里,过着淡泊的生活。

一天,赛缪尔从哈佛毕业后带来了美丽的未婚妻苏珊娜,她马上也给他的两个哥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时,世界大战突然爆发,三兄弟一起应征入伍。但他们在战壕里亲身体验到战争的恐怖,艾法受了伤,赛缪尔阵亡。崔斯坦痛苦地责备自己,他按照印第安人的习俗挖出赛缪尔的心埋葬在故乡。

当艾法伤口痊愈复员回家时,他已经成为一个跛子,但他开始经营一笔生意。当他向一直暗恋的苏珊娜表白他的爱情时,却遭到拒绝。崔斯坦也回到家里,他和苏珊娜成为一对情人。但是崔斯坦不安守本分,不久就离开了家去周游全世界。心灰意冷的苏珊娜终于嫁给了艾法。

后来,崔斯坦第二次返回家园,他发现农场已经荒芜,父亲中风残废了。此时,大哥艾法已成为艾伯塔一名青云直上的国会议员。苏珊娜却因不堪感情上的折磨寻了短见。崔斯坦爱上了青年女子“伊莎贝尔第二”——她从童年时代起就发誓一定要嫁给他。他们结了婚并生了子女。崔斯坦蔑视哥哥的权威,不顾他的声望非法经营私酒买卖。他又遭到合伙人奥巴尼恩一家的敲诈勒索。后来,奥巴尼恩一家又企图逼走特里斯坦,这导致“伊莎贝尔第二”的死亡。崔斯坦悲痛欲绝,他愤怒地杀死了奥巴尼恩兄弟中的一个。把独子交给哥哥后躲进密林深处以打猎为生,过着野人的生活。许多年后,他被一只熊杀死,了结了自己流浪的一生。

《摆渡人》这部令万千读者灵魂震颤的心灵治愈小说,是英国作家克莱尔·麦克福尔最著名的作品。这部作品为她摘得多项世界大奖,尤受读者喜爱。

我是去年的这个时候读的这本书,在书后面的扉页上留有一段文字,系读书感悟心得之类,落款日期为2018年5月24日,距今已有一年的时间。但书中的故事情节仍然历历在目。说实在的,这本心灵治愈小说,读的过程多少有点恐怖的感觉,我想这源于我的胆小。一直以来,诸如死亡、魂魄之类的东西我都避而远之,不敢去读的。倒是这本书,读的时候虽然有那么一点害怕的感觉,但它那迂回的、出其不意的故事走向还是牵引着我一直读到凌晨三四点钟的样子。

可以说,这是一个令你惊心动魄的故事,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它。

迪伦,一个15岁的单亲女孩儿。她的世界孤独、寂寥、一片狼藉。和母亲总是无话可说,在学校更是备受同学的冷漠与捉弄。就连唯一一个谈得来的朋友也因转学离开了她。她把一切希望寄托在久未谋面的父亲身上,可是,在她乘列车去见父亲的路上却遭遇了车祸。等她拼尽全力爬出隧道后,才惊恐的发现她是整座列车上唯一的幸存者。而眼前,是一片荒原。

迪伦发现,荒野里,不远处的山坡上,坐着一个男孩儿,十六七岁的样子。这个人,崔斯坦,迪伦的摆渡人。他的存在揭开了更加恐怖的事实,她,不是这次事故唯一的幸存者,而是唯一的遇难者。他们身处的荒原,是亡灵通往另一个世界——他们最终的“家”——的必经之路,每到夜间这里便有吞噬灵魂的鬼魅出没……

读这个故事,你会有种感觉,就是在这里面始终充斥着一种令人哀伤的东西。不仅仅是关于这个花季女孩儿的死亡,更有关于“摆渡人”的。

“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这句像极了有情人间的真情表白,在这里却几乎没有任何感情色彩。是的,在那片茫茫的荒原上,摆渡人经年累月麻木地从事着他们特别的工作。忠于职守,为每一个灵魂竭尽全力,却是不留一点感情在内,仅是工作所需。

他们因着刚刚死去人的不同身份,巧妙地变换着自己的模样,年龄,甚至性别。换句话说,我的存在是你所需要的样子。他们除了没有自己固有的身份、模样,更没有独立的思想和灵魂,从某个层面来讲,他们甚至从来都不曾活过。

在这个故事里,摆渡人无从摆脱的“悲哀”贯穿始末。

读这个故事,随着情节的一步步深入,我总在思索着一个问题:谁是谁的摆渡人?

死去的人,凭借一己之力,不能穿越茫茫荒原去到灵魂的极乐归处,那个永久的“家”,需要博爱的摆渡人伸出援助之手。迪伦和她的摆渡人在荒原里历尽劫难,一步步地接近最终的目的地。过程当中,两个年轻人也在这片荒芜的地方产生了美丽的爱情,最后,崔斯坦为了责任与义务,更因为他对迪伦的爱,欺骗了她。目送迪伦独自一人跨越了那条神奇的分界线。至此,崔斯坦完成了自己这一轮的摆渡任务。

而到这里,故事才仅仅进行到一半。接下来是个奇迹般的转折。迪伦为了和崔斯坦在一起,她宁愿回到曾让她历尽劫数的荒原,她要去寻找他。在重返荒原的过程中,迪伦战胜了自己,一次又一次摆脱掉恶魔的纠缠,最终在这里找到了正在执行任务的他。

这是一个奇特的双向摆渡。迪伦要给崔斯坦以自由,帮他找回独一无二的自我。他们做到了。当迪伦被医护人员抬着担架走出隧道时,她看到崔斯坦坐在隧道出口的左侧。

崔斯坦摆渡迪伦到天堂的彼岸,迪伦则重又摆渡崔斯坦步入多彩人世。而对于迪伦而言,无论在哪里,最主要的是可以和崔斯坦在一起。这个孤独的女孩将不再孤独,而摆渡人终于可以活成自己希望的样子。

首先是尘世。我们都知道生活在世上很是不易,要经受很多的艰辛与磨难。书中,关于尘世的描写并不多,仅有的一点也是女主人公的生活中遭遇的各种不幸与烦恼。也正因为如此,当她发现自己已经死了时,没有像其他的死者那般歇斯底里。

荒原。可以肯定的一点,这里是所有人都极力摆脱的地方,但这里却是有尘世通往自由之地的必经之路。它就如同我们生活中面临的一次次挑战,或者是横亘在通往成功之路上的障碍一样,需要我们勇敢而顽强地与其进行殊死抗争。在这里虽然充满着贪婪与邪恶,但终是必须通过它才能看到重生的希望。

“家”。这是书中所呈现出的一种终极归宿的所在,在这里,人们可以找到以前死去的亲人,并且可以永远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这个理想的世界、类似乌托邦的世界似乎是世世代代的人们终其一生都在追求的东西,然而,当我们看到书中有关它的描述时,却并没有感受到其中的美好。其实大家都清楚,当生活中只剩毫无目的的娱乐和享受时,快乐也变得没有任何意义。酸甜苦辣咸俱全,方为多彩人生。

书中两个年轻人的故事,除了永恒的爱情主题外,作者更是给我们呈现了有关人性救赎的主题。这是本书主要的文学价值。

当我们直面生存、死亡与爱,我们最终的选择会是什么?在我们追求爱的过程中,又愿意为此付出怎样的代价?

故事中,当迪伦为了寻求爱人重返荒原时,我们很是为她捏了一把汗。毕竟来时的路上,有摆渡人的帮助九死一生她才勉强通过,可想而知,当这个轻轻巧巧的干净灵魂独自在荒原行走时等待她的将是什么。

也正因如此,迪伦最后的胜利才让我们最真切地看到了真理,生活中最大的障碍和困顿一直都是源于自身。就像荒原中的那些鬼魅,你不去正视它,不把它看在眼里,只一味地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那么,哪还有难得住我们的东西呢。当迪伦面对恶魔时视而不见、置之不理,他们便拿她没有办法时,她战胜的不仅只是恶魔,还有自己。

所以,当迪伦冒着再死一次的危险,战胜恶魔之后,她和崔斯坦也就双双得到了救赎。也就是说,尽管在那糟杂、冷漠的人世没有多少温暖的东西吸引着她,但她在三者之间仍愿意选择回去到那里。更何况,现在她有了崔斯坦的陪伴,日后,一切都会变得和以前不太一样了。

    “我知道生命不仅如此,但如果没有你,生命就没有意思”这样的表白本来是该另人欢欣鼓舞的,可是在涨潮的海边,从两个即将诀别的男女口中出来,自自然然就让你心头一酸,在分别的时刻,越发的感到这个人的珍贵,可是,不能拥有。“你我都知道不可能的,我们一开始就知道”抓住人心的故事,通常都是不得不破碎的美丽憧憬。“我知道我们不能在一起,但并不代表我们之间的事是不真实的,我希望我们都能好好的活着,这样我们就可以感觉到彼此在思念!”当这句台词出来的时候,影片貌似抄袭《勇敢的心》的嫌疑,已经被彻底打破,它自身抓住观众的力量已经表现出来了,悲剧正在形成的力量。在Tristan回到英格兰时的魂不守舍中,恍惚又让人想到苏格兰海边的木屋。火光的映照下,美丽的陌生女子,为受伤的英俊男子阅读一些章节。这一刻,他们不过是两个可怜的年轻人,都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如果他们身上的身份消失殆尽该多好……。哦,这个感叹是不是很熟悉,是的,当最终Tristan不得不面对Isolde和王的婚礼时,Isolde将我开始的慨叹说了出来。导演和观众想到了一起?不是的,只能说,情节或者肝肠寸断,表现手法却已落臼巢。还没有开始,就让人猜到了八分。“我会把他当作你”

  这样的话让人心碎。是谁让这个错误发生?是她不应该救海边的垂死男子?还是他不该请缨参加骑士的决斗?当Isolde在去看台前负气盖上纱巾,我就知道,误会要产生了。我们能怪谁呢?那些看到影片最后流泪不止的女孩子们,想过么?这,是宿命么?而其实我甚至想说这是世界上最可怜的公主。作为她冷血父亲的棋子。虽然做棋子的公主不止她一个,我国古代的公主,生在强盛如唐朝,也还是要远走三千里,为了无数男人荣华富贵的稳定,放逐一生,永不回头。Isolde的可怜在于,她的父亲,甚至不给她一点虚情假意的温情。赤裸裸地告诉她,你就是棋子,比起中国的喃喃低语“谁让你生在帝王家?”更残酷。说到这里,我们可能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她对于真正的爱情如此渴求,为什么后来会对片刻的欢愉那般执著。她就是一个美丽的,孤独的女子。美丽的女子尤其没法让自己孤独,她的美丽不允许。    当活下来的目标解决,就有了争权夺利的气力。梅洛的存在,似乎就是为了论证这句话。其实英格兰的命运还在风雨飘摇中,而他叔父对他的爱,其实是很深的。没有让他代表叔父出战,其实对他是保护多过实力的考量,而任命Tristan为继承人恰恰是处于政治上的考量。这位善于守住自己成果的君主,在威望的收集和人心的笼络上,处处表现出了一位君主该有的远见。我甚至相信,如果事情真的那么顺利,一切稳定和平,或者某一天,他还是会帮助他的血亲继承他的位置,毕竟那就是个因为血统而征战不休的年代。而Tristan,不过是一个勇敢的骑士,一个出色的军事家,一个被爱充盈头脑的热血男人。可惜梅洛不够心机深沉,动荡的世界也顾不上照顾他的成长,最后他只好在地道中,羞愧地死去。

  

  有一种爱情让人泪流满面是因为它的牺牲,我们的感动在于已经充分了解到爱情展示的美好,而相爱的人还是做出了超乎我们想象的割舍,比如廊桥遗梦。所以每当Tristan和Isolde半夜欢愉时,我总有那么一丝不已为然。爱情为两个孤独的灵魂带来了什么?而又会为他们的国家带来什么?抛开责任不谈,对那位只是将Isolde当成一个女人的王,这难道不是一种伤害?如果换做你我,普通人也未尝不会有这样的故事,爱情因为误会而错开,那么以后的生命,就要一直这样在情人和丈夫之间周旋么?固然可以理解中世纪宣扬突破束缚,冲破教会的压抑,可是,一定要用伤害一方的方式来解决么?以爱情的名义来偷情,未免让人汗颜。

  

  所以当Isolde跟Tristan说“你不来我就死”,赫然让人闻到爱情跋扈的味道。或者这是导演表现手法的特点。用做爱来表现他们对爱情的渴求,欢愉场所的丧失,让Isolde感觉到自己一直希望追求,生命中偶尔感受到的真实就要失去了。

  

  最后王竟然放他们离去,Tristan竟然没有上船,这一刻,不由人不原谅这一对可怜的人儿。不知道哪个伟人说“婚姻里,不被爱的那个人才是第三者”,他们本来是假命运的大手相遇的,命运可以规定彼此的身份,可是没有办法规定爱情的来去。我忽然明白,这种情感,之所以让人潸然泪下,英雄,之所以让我们难忘,还是因为我们已经感受到了真爱的热烈,而他竟然愿意为了所谓责任、使命,舍弃他生命存在的意义。好象那句话“我把生的机会给了他,但我愿意跟你一起死”。或者,这就是故事被吟唱千年的原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1166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7
下一篇2024-04-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