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清规的常住规范

道教清规的常住规范,第1张

道教常住一日一夜规范日巡寮即衣冠整齐捧板至大殿前一躬肃立,夜巡击板至大殿前,与巡寮下手并排站齐,击板“起三清,落四御”,中间紧七(滚七星)慢八(八卦八方)平十二(十二辰)三翻。传过戒的常住“四御”外交接,即夜巡板三翻毕,落“四御”:板——板板——板,寮板接一击,板,夜巡再交一击,寮扳再接一击,再交一击,再接一击。 夜巡板“四御”后续两击,寮板共击三击,是谓寮板之起“三清”。没传过戒的常住是在“四御”内交接,即夜巡板落“四御”:板——,寮板接一击.夜巡,板板——,寮板,板——,夜巡板交一击——板(夜巡“四御”完)。寮板接一击,夜巡板“四御”内寮板接三击。其他钟鼓钳锤的交接皆准此。夜巡板交完,朝上一躬捧板转身回寮。寮板接过“三清”,滚三翻,落四御”交给报钟。报钟接过“三清”即滚三翻“落四御”交给大钟。大钟接过“三清”早上先紧后慢,晚上止静是先慢后紧,其击法为“紧十三,慢十四”。三翻毕,“落四御”交大鼓。有参学的老修行任钟头,击大钟时还或默念或朗诵“钟文”。有的是每月十四、三十止静,初一、十五日开静念,也有天天都念的。 绝大多数老修行不会,不念也可以。钟文是:早上开静“临接报钟先打一躬默念:“闻钟声,拜老君,离地狱,出火坑,愿成道,度众生”。“接三清”时出声念宝号三声:“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接一击“——哐”,”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二击“——哐”。“寻声赴感太乙救苦大尊”,三击“——哐。击毕,击“紧十三”,念:“太上无极祖混元皇帝道德天尊”,一宇一击,毕,“慢十四”,念:“朔旦(初一开静,_三十止静念”月晦)洪钟初叩音——“哐”,金铃空谷自传声——“哐”(下同此) ,上叩圣神通天耳,下彻幽冥鬼神钦,上祝国祚万万岁下保黎民皆太平,皇图巩固山河壮,文武禄位得高升,无边世界干戈息,天长地久舜日临,远近善男信女等,增福延寿得康宁,臣等志心皈命礼,不可思议功德尊”,一句一击。 毕,接击“紧十三”,文同前。毕接击二翻,“慢十四”,念:“洪钟二叩山门旺,道妙法律永长兴,父母师长并道侣,各得咸安受天恩,学道修真皆有分,护持无魔勉力行,黄芽日日多增长,白雪朝朝润延龄,先天一气来运化,三才气和五行灵,八卦配合阴阳道,迷悟妙省乐圆成,臣等志心皈命礼,不可思议功德尊”。一句一击。毕,接击“紧十三”,文同前。毕,接击三翻“慢十四”,念:“洪钟三叩六道通,历代先灵早超升,战场伤亡生福地,孤魂还乡受祭享,九幽十类悉离苦,早生人天礼圣真,飞禽走兽出罗网,三界四生尽沾恩,风调雨顺民安乐,五谷丰登享太平,云朋良友登道岸,护法神灵保安宁,臣等志心皈命礼,不可思议功德尊”。 一句一击,毕,“落四御”交大鼓”晚上止静,大钟钟文,“慢十四”同上。“紧十三”则念“太乙救苦大天尊青玄九阳上帝”一字一击。大鼓接起“三清”前,先平捧鼓棰,向鼓一躬,临接的瞬间,持双棰在鼓边上“磕——磕磕——磕”四下,接:“咚——咚——咚咚咚——咚——磕(敲鼓边)”默念:“雷——声——普化天——尊”。接第二声:“咚一一咚——咚咚咚——咚——磕磕”。接第三声:“咚——咚——咚咚咚——咚——磕——磕磕——磕”。“三清”接完,击长阵鼓,由慢到快,初慢默念“雷声普化天尊”至快的念不成时不念,变出花点,以能击出风、雷、云、雨声响为佳。头翻毕,击鼓边一声,再变慢到快。二翻毕,击鼓边二声,再变慢到快。三翻毕,击鼓边四声(同“落四御”法)再如“接三清”的打法交清。大鼓打完,钟板挂头板,先击一声钟,再接击一声板,“当——板”。 钟板,挂过头板,如有转单,巡寮衣冠整齐进行转单,转单毕,寮房给钟板打招呼,钟板挂二板“当当——板板”。二板响过各殿堂殿主烧香,经师到大殿搭衣(穿法衣或叫班衣),大众老修行整肃衣冠进殿陪殿。平日值日客寮各一人陪殿。大殿一切就绪,殿主叫板,钟板挂三板:“当当当~一板板板”。大殿经师接鼓,头遍鼓毕大殿主击大磬三声,各殿主依次接磐(磬声要依大殿磬声节奏,不得随意或快或慢,并不得有碰磬)。磬接完,经师点二遍鼓,各经师各就本位,端简肃立。点三遍鼓,表白击经单小磬,提科执引磬,引礼三叩执鼓者,奏“烧香鼓”伴礼。毕,提科击木鱼三翻(开静击报钟法)起韵,开经。下殿后,道众、经师圆揖,出殿散回各寮。等开饭。 早饭后,钟板即挂一板。有劳作,听寮房“喊坡”,大众“出坡”劳动。客、寮值日者不出坡,经师及大殿主、大厨房不出坡。其余除公事外都要出坡劳动。中午收坡回来,钟板挂二板,各殿主烧香,经师上殿。吃过午饭,钟板挂一板,有坡出坡,无坡各在各寮养息。晚殿同上。晚课下殿后,钟板挂一板,各执行止静钳锤人员,衣冠整齐准备。挂二板,各就车位。鼓头叫板,钟板挂三板,大鼓接板击鼓,鼓交大钟,钟交报钟,报钟交寮扳,寮板击板绕院一周,到大厨房门口“报单”,回到大殿前交夜巡板起头板。绕前后院落,每行六七步击板一声:“板”。 二更初击前二板:“板——板”;二更中击后二板:“板板”。三更初击前三板:“板——板——板”。三更中击后三板:“板——板板”。四更初击前四板:“板——板——板板”。四更中击后四板:“板——板板——板”。五更初击前五板:“板——板——板板——板”。夜巡打前五板要到大厨房门口敲门,把厨房人要叫醒,名为“报火”,到茶头寮门口、钟头、鼓头寮门口、寮房门口,统要敲门,把人敲醒,名曰“报门”,夜巡后五板:“板——板一~板——板板”。接下摧板。寮房捧寮板,接夜巡板、开静。摧板打法:板——板——板板板。

全真派最高等级的是方丈,属于精神领袖。下面是监院,俗称“当家,负责主持日常事务。方丈、监院不是每个庙都有,必须升座才能行。属于主要教职。

院之下,设有“三都五主十八头”,即:都管、都讲、都厨,静主、堂主、殿主、经主、化主,庄头、库头、堂头、钟头、鼓头、门头、茶头、水头、火头、饭头、菜头、仓头、磨头、碾头、园头、圊头、槽头、净头。

十方丛林,还设有其它重要执事:

总理:协助监院、都管统理内外公务。

知客:负责接送来往宾客及参访道友。

巡照:监察丛林内外一切事务。

巡寮:主管丛林人事安排。

海巡:负责查理公事及调解纠纷。

监修:负责庙宇维修并兼管庄农。

公务:管理房地山田及借贷还贷诸事。

迎宾:亦称“号房”。负责对挂单道友进行考问、登记。

主翰:负责书写文稿、绘图等事。

书记:负责书写表疏、信函。

典造:又称“典座”或“点造”。负责办理斋馐饮食。

账房:管理账目。

丛林中高功、提科及表白,连同都管、都讲、都厨、静主、堂主、殿主、经主、化主、库头、总理、知客、巡照、巡寮、海巡、监修、公务、迎宾、主翰、书记、典造、账房等,称为:道教十方丛林“二十四位大执事”。

正一派最高教职为天师,但大陆已经废止。接下来最高的是住持。下面也分各类执事。

不管是正一派还是全真派。一个庙里不见得都有方丈、监院或住持,必须经过升座才能行。没升座的,暂称当家,世俗上就是管委会主任

请圣科仪 高功拈香说文:“香自诚心起,烟从信里来,一诚通天界,诸真下瑶阶”。提科起步虚:“太极分高厚,轻清上属天,人能修至道,身乃作真仙。行溢三千数,时订四万年,丹台开宝笈,金口永流传”。高功举:“大罗三宝天尊”。高功起吊挂:“三清圣号广宣扬,一句能消万劫殃。七宝林中朝上帝,五明宫内礼虚皇。常乘白鹤游三界,每驾青牛遍十方。众等稽首皈命礼,鸾歌凤舞降道场。香供养,鹤驾来临天尊”。高功说文:“臣闻,演清静解脱之道,济沉迷幽苦之徒。上祈天恩,下副凡情。兹当朝奏,必假香传。夫香者,兰林上品,海窟灵根,其立本也,则至大至刚。其为用也,则有情有性。一炷才拈,群真共鉴。藉此灵烟,端伸供养”。表白举:“香云达信天尊”。高功提纲:“金炉香霭结珠烟。瑞气祥光满大干”。表白接:“三岛神仙临法会,十洲诸真到瑶坛”。高功起三宝词:“皈命礼道宝……”。踏三宝罡上香。毕,发炉:“道由心学……”。威灵咒:“元始虚皇,集气居中,三元道养,二象摄生,三气洞玄,肇生穹隆,七转八变,混合回风,散花万神,天地开通,吉日行道,万天所宗,愿保长年,享福无穷,臣等皈命,与道合真”。提科提:“恭对瑶坛”,表白接:“请称职位”高功称职、念圣班:“臣系太上无极大道,玉清金笥宝录……”。“太极分真,虚无自然,玉清圣境,清微天宫,大罗元始天尊。上清真境,禹馀天宫,玉宸道君,大罗灵宝天尊。太清仙境,大赤天宫,混元皇帝,大罗道德天尊。三清三境,三宝天尊。太上开天执符玉历含真体道金阙云宫九穹御历万道无为大通明殿昊天金阙至尊玉皇赦罪大天尊玄穹高上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中天星主北极紫微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玉清真王南极长生大帝。天地始祖五老上帝,天地人甲三皇上帝,高上神霄九宸上帝,十方太上灵宝天尊,三官大帝赦罪天尊,三法教主应感天尊,东华帝君辅元立极天尊,终南洞天帝主飞行救劫天尊,纯阳演正兴行妙道天尊,海蟾明悟宏道纯佑帝君,重阳全真飞雨妙化天尊,广援普度天尊,阐扬妙化天尊,全真演教天尊。东极宫中救苦天尊,三十二天上帝度人无量天尊,九天自然生神上帝,西河救苦萨公真人,五岳五天上帝,北阴酆都玄卿大帝,冥府十王慈仁真君。天蓬天猷二大元帅,先天主将一气神君,东厨司命定福奏善天尊,天界奏事功曹宝范丽华使者,地界主事功曹飞云捷疾使者,运神会遭使者,降真明灵使者,本境城隍土地里域等神,三界官属,合座威灵,悉仗真香,普同供养”。“伏以,凡伸迎奉之诚,久契感通之应,臣等幸承夙庆,禀范宗师,诵太上之灵文,宣盟威之至教,庶倾恳请,今有请神关文,恭对敷宣”。表白宣关文毕,高功接:“向伸关文,宣白云周……”。“志心皈命礼,遁宝经宝师宝,玉清上清太清,一气流行,三尊应化,函关默默,不言而善运四时,正色空空,无极而化生三境,大罗天上,金阙宫中,虚无自然,三清三境,三宝天尊”。“志心皈命礼,渺渺紫金阙,巍巍署玉宫,掌紫微七政之权,作皇朝一脉之主,三华毓秀,五纬霓旌,为造化之枢机,作人神之大柄,大罗天上,金阙宫中,四御四皇上帝,金容玉相天尊”。“志心皈命礼,先天主将,一气神君……”高功起小赞:“道筵海会,郁罗萧台,金童玉女两边排.香花满瑶坛,赐福消灾。众真降临来”。刹板,高功说文:“金炉腾瑞霭,玉篆散祥烟,莫道天宫远,诚心福自来。是乃臣等登上宝殿,拜进迎真请圣关文一函,仰烦值日功曹,上诣三界总圣宫呈进。伏愿,疏文上达。恩命下颁,仰凭道力,为主良因,志心称念,飞云捧送天尊,不可思议功德”。

道教的法坛:醮坛、箓坛和戒坛

道教法坛,即道教举行宗教活动的宗坛

基本上可以分为醮坛、箓坛和戒坛三类

卢小龙道长

醮(音叫)坛,即道教举行斋醮科仪的法坛。

醮坛之上参加科仪的道士,称为“醮坛执事”,主要有高功、经师。高功又称“法师”,是斋醮科仪中为主的执事。根据斋醮规模的不同,有时一位,有时三位。

​经师,是斋醮科仪中唱念经韵、击打法器的执事。全真派醮坛一般要用八位,称为“八大经师”。还有负责提音接韵“提科”,以及负责奏陈表文的“表白”,其它还有侍经、侍香、侍灯等。

二箓坛

箓坛,是正一派道士授受经箓的法坛,称为“万法宗坛”。箓坛设有三师:传度师:举行授箓科仪的主持者。监度师:一般由正一派世袭的张天师担任。保举师:负责保送正一道士参加受箓。

戒坛

戒坛,是全真派道士授受戒律的法坛,称为“玄都律坛”。授戒由传戒律师和八位大师共同完成。传戒律师:又称“传戒本师”、“律师”。由传戒丛林的方丈担任,负责为戒子讲说戒律、传授戒法。

律师的选拔非常严格,必须受满三坛大戒,接过“方丈法”,戒行精严、德高望重的方丈始可荣膺此职。

道教上表,只要你能凑请的到,基本所有的神都可以的 道教上表 人物列表 盘古氏-又称元始天王,一名,浮黎元始天尊。

三清:

元始天尊

灵宝天尊 又名太上道君

道德天尊 又名太上老君(西游记里也称为太上道祖)

六御

中央玉皇大帝 妻:王母娘娘,又称为 西王母

北方北极中天紫微大帝

南方南极长生大帝,又名玉清真王,为元始天王九子。

东方东极青华大帝太乙救苦天尊

西方太极天皇大帝 (手下:八大元帅,五极战神(天空战神,大地战神,人中战神,

北极战神和南极战神))

大地之母: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

五方五老:

  南方南极观音

东方崇恩圣帝

三岛十洲仙翁东华大帝君(即东王公,名金蝉氏,号木公)

 北方北极玄灵斗姆元君(佛教中二十诸天的摩利支天)

中央黄极黄角大仙

中央天宫仙位表

千里眼 | 顺风耳 | 金童 | 玉女 | 雷公 | 电母(金光圣母) |

风伯 | 雨师 | 游奕灵官 | 翊圣真君 | 大力鬼王 | 七仙女 | 太白金星 |

赤脚大仙 | 广寒仙子(姮娥仙子)嫦娥 | 玉兔 | 玉蟾 | 吴刚 | 天蓬元帅 |

天佑元帅 | 九天玄女 | 十二金钗 | 九曜星 | 日游神 | 夜游神 | 太阴星君 |

太阳星君 | 武德星君 | 佑圣真君

托塔天王李靖 | 金吒 | 木吒(行者惠岸) | 三坛海会大神哪吒 | 巨灵神 |

月老 | 左辅右弼 | 二郎神杨戬 | 太乙雷声应化天尊王善王灵官 | 萨真人 |

真人(张伯端) | 文昌帝君 | 天聋 | 地哑

三官大帝:天官 | 地官 | 水官

四大天王:

增长天王、持国天王、多闻天王与广目天王

四值功曹:

值年神李丙 | 值月神黄承乙 | 值日神周登 | 值时神刘洪

四大天师:

张道陵、许逊(字敬之,号许旌阳)、邱弘济、葛洪

四方神

青龙孟章神君、白虎监兵神君、朱雀陵光神君、玄武执明神君。

四渎龙神

黄河 | 长江 | 淮河 | 济水河神

马赵温关四大元帅:

马元帅 又名马天君,又称华光天王、华光大帝

赵元帅 即武财神赵公明,又名赵玄坛

温元帅 温琼,东岳大帝部将

关元帅 关羽。

五方谒谛:金光揭谛、银头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摩诃揭谛

五炁真君:

  东方岁星木德真君 | 南方荧惑火德真君 | 西方太白金德真君 |

北方辰星水德真君 | 中央镇星土德真君

五岳

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 南岳衡山司天昭圣大帝 中岳嵩山中天崇圣大帝

北岳恒山安天玄圣大帝 西岳华山金天愿圣大帝

(五岳帝君:东岳帝君,名金虹氏,东华帝君弟。其它四岳帝君为东华帝君的四个

儿子。) 及 碧霞元君

五斗星君:

  东斗星君 | 西斗星君 | 中斗星君 | 南斗星君 | 北斗星君

六丁六甲:

六丁为阴神玉女 | 丁卯神司马卿 | 丁已神崔巨卿 | 丁未神石叔通 |

丁酉神臧文公 丁亥神张文通 | 丁丑神赵子玉 |

六甲为阳神玉男 | 甲子神王文卿 | 甲戌神展子江 | 甲申神扈文长 |

甲午神卫玉卿 | 甲辰神孟非卿 | 甲寅神明文章

南斗六星君

第一天府宫:司命星君

第二天相宫:司禄星君

第三天梁宫:延寿星君

第四天同宫:益算星君

第五天枢宫:度厄星君

第六天机宫:上生星君

北斗七星君:(《狮驼国》中的北天七皇)

北斗第一阳明贪狼星君

北斗第二阴精巨门星君

北斗第三真人禄存星君

北斗第四玄冥文曲星君

北斗第五丹元廉贞星君

北斗第六北极武曲星君

北斗第七天关破军星君

(《狮驼国》中的北斗七星君为北斗星君的另一个称号:天枢、天璇、天玑

、天权、玉衡、开阳、摇光。

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合起来又称为斗魁或璇,后三星组成斗柄,称杓

八仙:

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张果老

增长天王手下八将:庞刘荀毕、邓辛张陶,其全名为

刘俊、荀雷吉、庞煜、毕宗远;

邓伯温、辛汉臣、张元伯、陶元信(四目)

九曜星

金星 | 木星 | 水星 | 火星 | 土星 |

罗睺(蚀星) | 计都星 | 紫炁星 | 月孛星

十二元辰

子丑寅卯等

二十八星宿

亢金龙、女土蝠、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斗木獬、

牛金牛、氐土貉、虚日鼠、危月燕、室火猪、壁水獝、奎木狼、

娄金狗、胃土彘、昴日鸡、毕月乌、觜火猴、参水猿、井木犴、

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马、张月鹿、翼火蛇、轸水蚓。

三十六天将

蒋光 | 钟英 | 金游 | 殷郊 | 庞煜 | 刘吉 | 关羽 |

马胜 | 温琼 | 王善 | 康应 | 朱彦 | 吕魁

方角 | 耿通 | 邓伯温 | 辛汉臣 | 张元伯 | 陶元信 |

荀雷吉 | 毕宗远 | 赵公明 | 吴明远 | 李青天 | 梅天顺 |

熊光显 | 石远信 | 孔雷结 | 陈元远 | 林大华 | 周青远 |

纪雷刚 | 崔志旭 | 江飞捷 | 贺天祥 | 高克

(三十六天将的版本是最多,以上仅供参考)

地上天仙表

姜子牙(亦为东华帝君,估计是木公的接班人)

蓬莱三仙:

福禄寿三星,福神天官大帝,另一说是西汉杨成,又一说中是唐阳城

  财神赵公明、(一说比干范蠡为文财神);

  寿星南极仙翁,女寿星:麻姑

真武大帝,又名九天降魔祖师、玄武元帅。

龟蛇二将(又名太玄水精黑灵尊神、太玄火精赤灵尊神)

小张太子与五大神龙

黎山老母、镇元子

龙王:东海龙王敖广 | 南海龙王敖钦 | 西海龙王敖闰 | 北海龙王敖顺 | 井海王

神霄派诸神

紫微北极大帝

玉清真王(南极长生大帝)--元始天王第九子

神霄八帝(多为道教虚构),玉清真王与神霄八帝合起来又称为神霄九宸大帝

东极青华大帝、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黄帝)、九天雷祖大帝等。

(太乙天帝、六天洞渊大帝、六波天主帝君、可韩真君、采访真君)

九司三省与北极四圣

九司:玉府判府真君、玉府左右待中、玉府左右仆谢、天雷上相、玉枢使相、

斗枢上相、上清司命玉府右卿、五雷院使君、雷霆都司元命真君

三省:雷霆泰省、雷霆玄省、雷霆都省

北极四圣:

天蓬元帅(猪八戒) 手下天罡大圣、九天杀童大将(北斗第八星,又称天杀大神)、

雷使者等。

天佑(猷)元帅

翊圣元帅

玄武元帅 真武大帝

另有:五方雷王、五方雷霆大帝

阴曹地府

北阴酆都大帝

五方鬼帝:

东方鬼帝蔡郁垒、神荼,治桃止山 鬼门关

西方鬼帝赵文和,王真人,治嶓冢山

北方鬼帝张衡、杨云,治罗酆山;

南方鬼帝杜子仁,治罗浮山;

中央鬼帝周乞、稽康,治抱犊山

罗酆六天以下为宫名,六天为守宫神)

纣绝阴天宫、泰煞谅事宗天宫、明晨耐犯武城天宫、

恬昭罪气天宫、宗灵七非天宫、敢司连宛屡天宫

地藏菩萨

十殿阎王: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仵官王、阎罗王、

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转轮王

其这将、臣:

  首席判官崔府君、钟魁、黑白无常、牛头马面、孟婆神、

上古神话诸神

混沌天神--较正式的说法,盘古为开天辟地之始神,但仍有部分传说中,混沌早于盘古

而生。

创世神

天吴、毕方、据比、竖亥、烛阴、女娲

上古四方天帝与辅神:

太阳神炎帝与火神祝融共同治理天南一万二千里的地方

少昊与水神共工建立天西一万二千里的地方

颛顼与海神禺强(又名冬神玄冥)治理天北一万二千里的地方

青帝伏羲与九河神女华胥氏及属神句芒治理天东一万二千里的地方

黄帝时代的诸神

陆吾、英招、离珠、金甲神(此神应是其它神的一种化身说,根据他我虚拟了

狮驼国中的金甲雷神)

蚩尤、风伯雨师、赤松子、力牧、神皇、风后、应龙、魃、夸父、大力神夸娥氏、

大庭氏、五龙氏

炎帝,又称为神农氏

炎帝的女儿

女娃(后化身精卫鸟)

瑶姬,在《狮驼国》中又名婉华仙子。

还有一个小女儿,其名不可考,(拙著《狮驼国》中为炎天圣母)

少昊母为皇娥、长子春神句芒、次子秋神蓐收

颛顼的后代

四子:虐鬼、魍魉、送穷鬼、梼杌

后代:老童、太子长琴、黎、重、彭祖(孙)

帝俊

天上妻子:羲和、常羲

人间妻子(省略)

女丑、羿

鲧 妻:女喜。

尧 又名:放勋, 妻女皇;

舜 姓姚,名重华,妻娥皇,女英;

禹,父鲧,妻女娇,又名涂山氏,系九尾白狐精

三皇:

指天地人三皇,分别是伏羲、神农与女娲。

五帝:

通常指 黄帝 | 颛顼 | 帝俊 | 尧 | 舜

其它--后天著名仙真表

房中之祖--彭祖 | 纵横始祖--鬼谷子 | 文始真人--尹喜 | 南华真人--庄子

求仙使者--徐福 | 茅山仙祖--三茅真君 | 万古丹王--魏伯阳 | 太极真人--刘安

诙谐岁星--东方朔 | 太平教主--于吉 | 役使鬼神--费长房 | 竹林狂士--嵇康

水府仙伯--郭璞 | 净明教主--许逊 | 蓬莱(都)水监--陶弘景 | 天师--寇谦之

情仙--裴航 | 扶摇子--陈抟 | 显化真人--张三丰

王重阳与全真七子(长春子丘处机、玉阳子王处一、广宁子郝大通、

清净散人孙不二、长生子刘处玄、长真子谭处端、丹阳子马钰)

其它--民间神灵不完全列表

天妃娘娘 | 城隍 | 土地神 | 门神 秦叔宝、尉迟敬德

床神(又分床公床母,前者又称九天监生明素真君,后者又称九天卫房圣母天君)

喜神 | 厕神紫姑 | 石敢当 | 小儿神项橐 | 朱天大帝崇帧 | 茶神陆羽 |

花神 | 染织二圣梅、葛 | 酒神杜康 | 土工祖师神鲁班 | 纺织神黄道婆 |

蚕神马头娘(山海经载为西陵氏,嫘祖) | 狱神皋陶 | 梨园神唐明皇

  马神 | 青蛙神白玉蟾 | 驱蝗神刘猛(取猛将军之意) | 蛇王施相公(施全) |

痘神张帅 | 农神后稷

瘟神:又称五鬼或五方力士,人间又有称五瘟,其中春瘟张元伯、夏瘟刘元达、

秋瘟赵公明、冬瘟钟士贵、总管中瘟史文业。

窑神太上老君 | 贼神时迁 | 穷神 | 神管仲 | 武穆王岳飞 | 周公、桃花女 |

欢喜神和合二仙寒山、拾得

纯本书虚构主要仙魔表

太古猿君 | 魔佛老人 | 千面天妖 | 地心古龙 | 圣手仙王 | 圣手文王 |

天罗王(道教中为三清的一种化身)

乾坤大仙 | 颠倒老祖 | 穹天老祖 | 先天老祖 | 无极老祖 | 无为老祖 |

霹雳老祖 | 藤祖 | 幻仙子 | 清弥天诸神 | 阴阳法王

毒龙山千毒沼沼底---蟒神(有双翼)| 南海深处一千里以下的---海皇(章鱼怪);

兽帝(九蛇头加龟背)(九婴与相柳借天地交合之气所造怪物)

霸王(长白山天池的箭恐龙) | 天子梼杌(颛顼之子,住在北方玄冰宫)|

不坏林王狻猊(住在南方热带密林中,身坚胜铁,刀枪不入)

平天大圣牛魔王 | 覆海大圣蛟魔王 | 移山大圣狮驼王 | 驱神大圣野象王 |

浑天大圣鹏魔王 | 通风大圣弥猴王 | 齐天大圣美猴王

道教上表流程: 这是一般简单道场的顺序,及每一个步骤的涵义。目的是将斋主信众的住址、姓名、心愿通过给神灵写表文的方式,通过高功的存神运气、踏罡布斗、掐诀默讳和道众的经诵,传递到天庭。常用的有《三元》、《太岁》、《九皇》、《和合》等科仪。一般的小道场,约历时1小时。复杂的道场,如《玉皇大表》,约3小时,不再叙述。 一般道场的顺序和步骤简介: 一、《太极韵》。是引子,用于斋主磕头。 二、《步虚》。是整场法事的序曲。高功拈香三支。 三、《举天尊》。是高功称某天尊的圣号。 四、《吊挂》。一般为七言八句的诗词,称扬前面天尊的功德。结尾以“香供养+天尊圣号”结束。 五、《说文》。即高功的说词,包括《香文》。 六、《举天尊》。这个举天尊由表白完成。 七、《提纲》。由高功和提科完成。 八、《三宝罡》。高功存神,默“三清讳”,将殿堂想象成天空,踏罡布斗。真神抵达天宫。 九、《说文》。同前。 十、《提纲》。同前。 十一、《祝香咒》。 十二、《威灵咒》。 十三、《称职》。高功踏“三台罡”,到南天门,向玉皇大帝表明自己的身份,同时说明向谁祈求什么事情。 十四、《圣班》。高功俯首,将于表文有关的所有神灵的圣号一一请示到,一般普通的道场约有六十到一百位神明的名字需要请示。 十五、《宣表》。由表白将表文的全部内容带韵宣读出来。 十六、《诰章》。将与表文上呈的宫阙和尊神的诰章,及其他相关神明的诰章念诵出来。包括《灵官诰》、《土地诰》。 十七、《下单韵》。结尾的唱韵,此间,斋主叩拜、化表。高功谢礼、叩拜。 道教服饰 是华夏民族(汉族)的传统服装,社会服饰随着时代发展屡有更异,道教内部则大体不变。《天皇至道太清玉册》说:“古者衣冠,皆黄帝之时衣冠也。自后赵武灵王改为胡服,而中国稍有变者,至隋场帝东巡便为畋猎,尽为胡服。独道士之衣冠尚存,故曰有黄冠之称。” 详细介绍  早期道教服饰,并无严格规范,自从南朝陆修静之后,开始形成制度。《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二十四说:“修静立道士衣服之号,月破星巾,霓裳霞袖,十绝灵幡,于此著矣,”说明道教服饰自陆修静有了定制。《太平御览》卷六十五引《传授经》说:陆先生“对上下接,谓之俯仰之格,披、褐二服也。”披,即披肩,又作“帔”。褐,《玉篇》作“袍”解。此后,道教服饰逐渐定型。 《三洞法服科戒文》规定:“一者初入道门,平冠、黄帔。二者正一,芙蓉玄冠、黄裙、绛褐。三者道德,黄褐、玄巾。四者洞神,玄冠、青褐。五者洞玄,黄褐、玄冠,皆黄裙对之。冠象莲花,或四面两叶,褐用三丈六尺,身长三尺六寸,女子二丈四尺,身长二尺四寸,袖领带,就令取足,作三十二条,帔用二丈四尺,二十四条,男女同法。六者洞真,褐帔用紫纱三十六尺,长短如洞玄法,以青为里,袖领带,皆就取足,表二十五条,里一十四条,合三十九条,飞青华裙,莲花宝冠,或四面三叶,谓之元始冠,女子褐用二丈四尺,长二尺四寸身,二十三条,两袖十六条,合三十九条,作青纱之裙,戴飞云凤炁之冠。七者三洞讲法师,如上清衣服,上加九色,若五色云霞,山水袖帔,元始宝冠。皆环佩执板,师子文履,谓之法服。”将道士服饰分为初入道门、正一、道德、洞神、洞玄、洞真、三洞讲法师七种品第,并以不同的巾、冠、褐、裙、帔等加以区别。 《初真戒·三衣格》对全真派受戒道士的服饰作有具体规定:“领受初真十戒、三戒、五戒、八戒、九真妙戒者,身著初真信衣,计二百四十条、三台十褶、云带二拽、净巾芒鞋,行千二百善,持《清静经》、《大通经》、《洞古经》,得真人戒果。行持具足,当受中极净戒,或持身戒、或智慧戒、或观身戒、或妙林戒,俱著轻尘净衣,或用浅蓝单布为之,或用纯帛为之,亦三台云带、净巾芒鞋,行二千四百善,持《玉帝大法》,得地仙戒果。行持具足,当受天仙大德妙戒,行一百八十细行密戒,或三百大戒,行三千六百善,参《道德真经》,身著天仙霞衣,领用直开,袖不合缝,霞带云边,戴五岳真形冠,著五云轻履,行持俱足,得天仙戒果。” 道教对其服饰相当慎重,无论全真派和正一派都是如此。比如《三洞法服科戒文》就说了四十六条关于法服的规戒,《初真戒》亦有四十六条关于戒衣的戒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1004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6
下一篇2024-04-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