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侯耀文的文章

纪念侯耀文的文章,第1张

  王者归去侯耀文

  大饼叔叔

  那一派王者之气度,俱都随落花流水春去也!

  ——是为题记

  一

  侯耀文先生的死讯,显得那么突然,未满甲子的年纪还未在人们的意料之中。在我心中,本能涌起的是侯先生身上的那股霸气,也是当今许多相声演员所缺少的。

  侯耀文的霸气,体现在台上的那种从容和淡定。有名门之后带给他的自信,更有后天磨砺带给他的感悟。在北京舞台上,数年来凡有侯石参加演出,必然是攒底——还没有人愿意接侯石的场,即使是说《打灯谜》、《八扇屏》这样的耳熟能详的段子,因为他们的场太火。

  二

  贾伦专场的时候,他演的是《节日游戏》。虽然是个常见段子,可侯石却能让场面火爆起来。我喜欢看他的现场,他在台上很自如,完全压得住台,没有拘谨,没有生分。他的垫话很有特点,尤其是近年以来,展示性的演出较多,你根本不知道他哪里要入活,不知不觉的将你带入段子中。所谓“看似寻常最奇崛”,这就是真正的外松内紧。侯耀文对现场气氛的掌控在当世演员中少有匹敌者。

  三

  看一个演员的基本功,绝不是机械的看他说了几个传统段子,有没有说过菜单子地理图,扎实功底的范儿在作品中能看出来的。他可以唱太平歌词,但从不强调太平歌词如何如何,而是巧妙的化到段子当中去,像《财迷丈人》;他京剧的麒派、裘派都颇见功力,可以唱评戏,可以学越剧、豫剧、黄梅戏等等地方戏,像《戏曲杂谈》、《杂谈地方戏》;他贯口不追求以速度取胜,强调由贯口中刻画人物的性格,如《糖醋活鱼》的贯口、《八扇屏》;听过他的《自不量力》,你会知道如果他使卖布头,绝不逊色于很多名家的表演。侯耀文演的传统段子不多,但几乎都是精品。现在演《口吐莲花》的演员,无不多少有着侯耀文的痕迹。侯石的《八扇屏》,也是我重听次数较多的段子,他完全不以卖弄贯口活取胜,他有着自己的想法和理解。

  四

  侯耀文的作品新段子居多,但他能够巧妙的在传统与现实之间找到一个良好的契合点,并由此深入做出一篇篇华美的奇文。你很难说他哪个段子是由哪个传统段子而来,但却深深的打下了传统的痕迹。我爱听《乾隆再世》,听那个一心想要名扬天下的小伙子,让大佛“双手合十想对象,急得脑门倍亮”;我也爱听《见义勇为》,听他面对歹徒“一啊三得”;我也爱听《火红的心》,“我是热泪盈眶啊!”

  五

  提到柳活,我独爱他的《楼上楼下》。80年代以来,学唱流行歌曲的段子车载斗量,却大多流于形式,为唱而唱,《楼上楼下》中的歌曲和情节巧妙融为一体,刻画人物性格、推动矛盾发展,如果新柳活都是按照这个思想来创作,学唱类的节目又如何会沦为今天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下场呢?

  六

  所谓王者,必有王者之气度。毫无疑问,侯耀文在相声界是一个重要的****。他和他所带领的铁路文工团说唱团,在他任期的十几年中,崛起为全国最大的专业相声团体,他的门人弟子,囊括了相当一部分中青年演员中的佼佼者,这其中也包括如日中天的郭德纲。看看铁路文工团的阵容:石富宽、刘洪沂、李嘉存、郭德纲、于谦、贾伦、高玉庆、牛承志、陈寒柏、王敏、奇志、单联丽、马云路、刘际……无疑侯耀文是这个大队伍中的灵魂和核心。

  七

  评价一个相声演员,很重要的一点要看他是否敬业,是否在为相声事业思考,为相声事业出力。侯耀文先生几十年始终坚持在舞台上,在相声表演上、在培养后辈上、在带领队伍上,他比较出色的完成了他的使命。从这一点说,侯耀文的离去,是相声界的一个重大的损失。

  八

  近年来,侯耀文的主要精力放在了铁路文工团的建设和培养徒弟上,而自己的艺术高峰也已一去不再,侯石的巨浪再难重现。他们创新的脚步也越走越缓,自《小眼看世界》、《谁欠谁》之后鲜有作品,侯石的演出,更多是一种展示的意味。正因如此,在郭德纲拜师之时,钢丝们竟有人发问“究竟是谁拜谁”,怎不令人啼笑皆非。

  九

  人死如灯灭,侯耀文的王者之气随着相声大家的相继离世也将慢慢消逝在人们的视线中,然而相声不会死亡,侯耀文说过,人不会每天都悲伤,但可以每天都快乐,相声不会消亡。

  十

  相声是一只不死鸟,迎着明天踽踽飞去。

  侯耀文先生走了,他可以无愧的对侯宝林大师说,不仅我是侯宝林的儿子,您也是侯耀文的父亲。

  十二

  随着岁月的流逝和生活的侵蚀,写下文字的激情日益退化,但偏偏我所喜爱的相声连失股肱,使得情郁于中,提笔而为文。

  但愿这样的文字越来越少。

  云也退:世间已无侯耀文

  作者:云也退

  一切从14年前的那一刻写起。侯宝林大师去世的时候,相声迷们还不大伤感———正当年的侯耀文和1980年代涌现的那一批相声精英们占据的位置已盖过了老一辈。看当年的舞台短剧《毛主席见侯宝林》(现在网上可能还能查到),那剧中的毛泽东由古月饰演,侯宝林的扮演者不问便知,我心里想的是:侯门有幸,爱相声的人有幸。那架势、风度和口吻,乍一看去,真会让人以为是侯宝林还童。

  侯宝林在1990年国际相声交流演播的时候作为嘉宾到达现场,他平生几乎从未对儿子的艺术有所嘉许,但如果他全程观摩了那场盛会,相信也会欣慰在心的。毫不夸张地说,侯耀文和石富宽的《口吐莲花》是相声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段子,是一部经得起永恒聆赏的杰作,给一个原本仅止于甲拿乙开涮的老本子开发出新内涵,而且是永远不会过时的新内涵:告诉人们财迷心窍、利令智昏有多么可笑。

  而这样的里程碑还有许多。总有人爱拿那一代北京相声演员的传统功底欠佳说事儿,在我看来,一段《口吐莲花》的改编,其意义抵得上忠实地翻演一百段传统段子;再听听侯耀文的《杂谈地方戏》、《学裘派》,听听他怎样唱《花木兰》里的“劝爹爹放宽心”,怎样唱三个戏种的“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堂上”,怎样唱《赤桑镇》里的“劝嫂娘”,我们能从这些拥有最“传统”韵味的柳活作品中听出一个青年演员高超的领悟力和难能可贵的创新力:其口风已无限接近侯宝林,同时孕育着一种以相声朝现实发言的强大可能,必然要触及毕生钟情戏曲的侯宝林的作品中不多见的内容。侯耀文曾无数次自陈:名门之后的身份是套在他头上的紧箍咒,所有人看见他都会说“你要好好向你父亲学习啊”,“为什么到别人这儿就是横向地比(跟平辈同行比),到我这儿就非得纵向地比呢?”我希望他是带着自豪来表白这番困惑的:他的确配跟乃父相提并论。

  在1980年代风生水起的相声舞台上,姜昆与李文华以及后来的唐杰忠组成的搭档可能是出产新作最多的,相比之下,侯耀文、石富宽绝对是新作品含金量最高的一对。听几段侯石当年的代表作,你会觉得以他们的才华,拘于传统绝对是种浪费。如果说姜昆的魅力靠的是特定年龄段上的一股激情,那么侯耀文的气质则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了沉稳的基调,从而很早就显现出“悟道”的征兆来。所以,他在台上极擅长表演两种较为复杂的角色:一是道貌岸然之徒,如《侯扶倒》里手拿大哥大端着架子的倒爷;二是本质不坏,却不时流露些小市民习气的普通人,如《火红的心》里那个私心重重,但屡屡被周围的好心人弄得羞愧难当的父亲兼丈夫。

  这种特质注定了侯耀文作品必然非同一般,更严密也更厚重,别人常见的题材单薄、硬凑包袱的毛病,在侯石这里几乎从未存在过。同为讽刺电视**乱拍,《一部电视剧的诞生》比牛群、冯巩的《我是导演》更加紧凑,其着力刻画的荒谬现象因整体架构的严谨而显得更真实,让人无尽回味。同为歌颂社会互助的新风尚,《火红的心》不知胜过多少机械的同类作品,其气韵之畅通,包袱编织节奏感之精准,足以让人浑然忘却“讽刺/歌颂”的无聊二分。若论相声界里最善于驾驭大格局的“长篇小说家”式的演员,无人能出侯耀文之右。

  侯耀文、石富宽打开的那个天空标画出当代相声中一个鲜有人企及的高度;在侯宝林领衔净化相声之后,1980年代的侯耀文在一时纯净的土壤上迅速成长为新相声的旗帜性人物之一,想想现在相声艺术的前途居然要靠打捞许多荤口来“挽救”,不能不感到几分可悲。听听《乾隆再世》吧,“破坏公物”这样微不足道的小事竟能演绎为如此一波三折、一唱三叹的佳构,历数业内诸多豪杰,谁能看低侯耀文?谁有资格说,自己一定在侯耀文之上?郭德纲拜师侯耀文,有人拔出无知的撒手锏嚣张地问“到底谁拜谁”,他恐怕不知道以侯耀文那一代相声精英所受的训练,他们的起评分就要比郭高出两个档次,而且,他们身背的那种使命感———这令他们投入地雕琢每一个创新之处———更不是今天的某些暴发户可以同日而语的。

  毫无征兆地,我们又要告别一个人:他多么不幸地成为那一代中最先离世的人。前不久刚刚重温了“

  艺术人生”的侯耀文专辑,先生还微笑言道:“我每天保持九小时睡眠”,言犹在耳,一切皆成枉然。侯耀文说到“我在感情问题上是个弱者,是个失败者”时他双目布满的真诚,其中多少还含着对相声演员私事日渐沦为

  娱乐新闻头条的现状无奈的抗议。世间已无侯耀文,世间甚至已无纯正的曲艺,人对狗仔队的需求胜过一个有真本事的艺人,对“团长”的八卦胜过对“艺术家”的景仰。明天,最迟后天,又会有人笑吟吟地对我说:你一写相声文章就是讣告———我已无心回答这样的玩笑了,听相声一次次让我为身为纯种的中国人而欣慰,这就够了。

关于古人表白最浪漫的诗句整理如下:

1、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2、两两轻红半晕腮,依依独为使君回。若道使君无此意,何为,双花不向别人开。——苏轼《定风波·两两轻红半晕腮》

3、愿作鸳鸯被, 长覆有情人。 ——李德裕《鸳鸯篇》

4、焚香出户迎潘岳,不羡牵牛织女家。——鱼玄机《迎李近仁员外》

5、七月七日一相见,相见故心终不移。——元稹《古决绝词》

6、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白居易《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7、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绿杨芳草长亭路》

8、毂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皎日。——《诗经》

9、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归有光《项脊轩志》

10、鸳鸯可羡头俱白,飞去飞来烟雨秋。——李商隐《代赠》

11、愿得化为红绶带,许教双凤一时衔。——李商隐《饮席代官妓赠两从事》

12、今生已过也,结取后生缘。——开元宫人《袍中诗》

13、修到人间才子妇,不辞清瘦似梅花。——林佩环《赠外》

14、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晏几道《长相思·长相思》

15、若问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见时。——晏几道《长相思·长相思》

16、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17、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苏武《留别妻》

18、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卓文君《白头吟》

19、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白居易《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20、爱他时似爱初生月,喜他时似喜梅梢月,想他时道几首西江月,盼他时似盼辰钩月。——元无名氏《塞鸿秋·爱他时似爱初生月》

21、华严瀑布高千尺,不及卿卿爱我情。——苏曼殊《本事诗·春水难量旧恨盈》

22、摘得一双红豆子,低头,说著分携泪暗流。——纳兰容若《南乡子·烟暖雨初收》

23、离鸾别凤烟梧中,巫云蜀雨遥相通。——李贺《湘妃》

24、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范成大《车遥遥篇》

25、天不老,情难绝。——张先《千秋岁·数声鶗鴂》

26、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张籍《节妇吟》

27、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李益《写情》

28、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李益《写情》

29、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李白《长干行》

30、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白居易《后宫词》

31、莫愁艇子渡江时,九鸾钗,双凤带,杯酒劝郎情似海。——文廷式《天仙子·草绿裙腰山染黛》

32、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上邪》

33、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白居易《井底引银瓶》

34、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白居易《井底引银瓶》

35、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白居易《井底引银瓶》

36、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浮云何洋洋》

37、君为女萝草,妾作冤丝花。——李白《古意》

38、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张衡《四愁诗》

39、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张衡《四愁诗》

40、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白居易《采莲曲·菱叶萦波荷飐风》

41、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曹植《明月上高楼》

42、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夏完淳《卜算子·秋色到空闺》

43、相见情已深,未语可知心。——李白《相逢行》

44、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李白《长干行》

45、妾身悔作商人妇,妾命当逢薄幸夫。——徐再思《喜春来·闺怨》

46、浅情终似,行云无定,犹到梦魂中。——晏几道《少年游·离多最是》

47、怅恨不逢如意酒。寻思难值有情人。——晏几道《浣溪沙·闲弄筝弦懒系裙》

48、我歌君起舞,潦倒略相同。——陈师道《除夜对酒赠少章》

49、妇人依倚子与夫,同居贫贱心亦舒。——张籍《征妇怨》

50、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苏轼《贺新郎·乳燕飞华屋》

51、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纳兰容若《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52、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

5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短歌行》

54、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55、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

56、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57、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

58、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59、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诗经》

60、有缘千里来相会,三笑徒然当一痴。——黄増《集杭州俗语诗》

61、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杨柳枝》

62、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诗经》

63、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纳兰容若《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64、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65、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纳兰容若《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66、死生契阔,与子成说。——《诗经》

67、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纳兰容若《 太常引·自题小照 》

68、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69、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黄増《集杭州俗语诗》

70、还君明珠双泪垂,何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71、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72、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73、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

74、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上邪》

75、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孔雀东南飞》

76、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77、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卓文君《白头吟》

78、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

79、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80、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81、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鱼玄机《赠邻女》

82、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83、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元好问《摸鱼儿·问莲根有丝多少》

84、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纳兰容若《 太常引·自题小照 》

85、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崔郊《赠去婢》

86、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87、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孔雀东南飞》

88、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89、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李端《听筝》

90、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李白《春思》

91、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李白《春思》

92、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卢照邻《长安古意》

93、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卢照邻《长安古意》

94、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苏轼《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

95、说盟说誓,说情说意,动便春愁满纸。——蜀妓《鹊桥仙·说盟说誓》

96、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蜀妓《鹊桥仙·说盟说誓》

97、两两戏沙汀,长疑画不成。锦机争织样,歌曲爱呼名。 ——杜牧《鸳鸯》

98、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李贺《苏小小墓》

99、心心复心心,结爱务在深。——孟郊《结爱》

100、唯爱门前双柳树,枝枝叶叶不相离。——张籍《忆远》

《如意芳霏》这部电视剧虽然受到了很多人的吐槽,但是剧里面的一些情节大多都是非常好的。特别是女二和男二,他们两个人特别出彩,让大家觉得非常的甜蜜。女二和男二是由王佑硕和许佳琪进行饰演的,他们两个人在饰演的时候,让人感觉有一种CP感,有不少的网友都戏称是宣言夫妇。

确实如此,许佳琪在人们的眼中基本上都是非常的飒,而她在剧中饰演的角色傅宣是非常温柔的角色。虽然她表面上看起来非常的温柔,但是她内心是非常先进的。在小侯爷的带领之下,傅宣也就逐渐的大胆起来。这样的感情让大家觉得非常的羡慕,让人们不禁看到了纨绔小侯爷和傲娇千金的情节,两人一见钟情。

他们两个人甜蜜的互动,也让不少的人都觉得自己像谈了恋爱一样。这个电视剧是很适合单身汉去进行学习的,因为里面有着很多的甜言蜜语,直接超过了男一和女二。小侯爷在遇见傅宣的时候,总是会说着甜蜜蜜的情话。而且在小侯爷的带领下,傅宣也做很多自己不敢做的一些事情,两个人也确定了彼此的心意。

每到夜晚的时候,小侯爷都会在墙头来爬墙,与自己心爱的人进行见面。他们虽然所做的举动都是非常得体的,但是让观众感觉到满满的爱意。一个聪慧的女子和一个对于观众来说不太聪明的人,他们两个人正好在一块进行互补。

当时小侯爷就直接调戏傅宣,将傅宣直接壁咚在了柱子上。没想到傅宣却非常胆大,直接反过来进行壁咚,让人们觉得连柱子都感觉到是甜的,实在太适合单身汉去进行学习了。如果没有看过这部电视剧的人,可以去看一下里面的剧情,真的是很吸引人,而且很还原小说里面的角色。

第105章。

《督主有病》原文中,夏侯潋和沈诀表白,是在第105章的。

沈诀其实很早之前就喜欢夏侯潋的,所以他才让夏侯潋留下来陪着自己,不要离开。

在第105章,夏侯潋和沈诀说了,自己喜欢的那个大**,一直以来都是沈诀,大**是他给沈诀的外号。

  侯宝林,推动相声走向文明的语言学家。新中国成立后,他成为相声改进小组的重要成员,提倡净化相声语言、改良传统相声、提高演员的政治文化水平,为中国相声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同时,他又是一位相声理论家和教育家。从中广退休后,他选择淡出舞台,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相声理论研究、传统相声整理,将相声提高到艺术层面。

  作为旧 社会 撂过明地的相声老艺人,侯宝林深切感受到说相声的艰辛与不易,更不愿让孩子们再从事这个行业。小儿子侯耀文自幼天资聪颖,脸上有买卖,从小就能看出是吃这碗饭的,但作为父亲的侯宝林始终不赞成他说相声。即便是后来侯耀文凭个人能力考入了中国铁路文工团,成为正式相声演员,侯宝林也从未在表演上给予过任何指导帮助。凡事都让儿子自己去领悟、去钻研。侯耀文写出新作品,也从来不敢让父亲帮着把关。直到在一次机缘巧合中,他才意外得到了父亲唯一的一次口传心授。

  当年,有位相声界的老前辈,在无线电里听了段《山东二黄》,听出演员的唱腔不行,听声音有点像侯耀文。还以为是他演的呢,于是便跑到侯宝林那儿“告状”。侯先生是个自尊心极强的人,听完脸上就挂不住了。回到家一见着侯耀文就审问起来,“今天有人上我这儿给你告状,你那山东话的活怎么使的?”侯耀文听得一头雾水,虽然不明原由,也不敢多言声。于是赶紧回团里,把录音调出来重新核实一遍。原来那段《山东二黄》是一个和自己声音很像的演员表演的,跟他没关系。了解到这一点,侯耀文赶忙拉上石富宽往家跑,这下总算能证明“清白”了,他得要求“平反”。

  了解过事情原委之后,侯宝林说:“《山东二黄》是个传统段子,这两位相声演员唱腔什么的都不对。”这时,侯耀文抓住机会,跟了一句:“我俩现在演一遍,哪儿不对您好好给我们说说,以后省的出去给您丢人。”还没等父亲点头,侯耀文跟石富宽就当着侯宝林的面,由头至尾把这段使了一遍。其实还没演完,侯宝林就发现俩人演的也有问题。比如倒山东口音时,没能完全掌握山东人舌头根子硬的特点,倒口听着生硬不自然。学唱京剧二黄的唱腔和身上的动作也有不少毛病。

  于是,侯宝林破例把这段一字一句的过给了他们二人,遇到使身段的地方就一遍遍亲自示范给他们看。这样喂出来的段子,学得能不瓷实么。后来在1983年春晚上,侯耀文与石富宽再次上演了这段“家传”节目,技惊四座的唱腔博得台下观众阵阵喝彩。 侯耀文也把《山东二黄》演成了自己的代表作。

  曲艺理论家常祥霖先生认为:新相声四分天下,侯耀文可独占其一。在四十余年的艺术生涯中,侯耀文形成了独有的表演风格,其特点与父亲侯宝林乃至侯氏相声都有着鲜明差异。新活与老活等量齐观;柳活和说逗并无偏颇;大气与犯犬从容转换。

近来年,“女大男小”的搭配在生活中越来越常见,也许是由于

社会男女比例

客观因素造成的,也许是现代男性的

恋爱认知

出现了变化,不再像以往那般传统守旧了。

的确,现今男女之间的结合已经完全超乎人们的想象,女方比男方大十上来岁的大有人在。咱在女性的角度上来说,

既然男人可以找比自己小得多的女人,那为什么女人不能也吃回“嫩草”呢?

这个世界,从来都不乏偏见,当然更多的是理解。

那么,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男人,都开始找比自己年纪大的女人?不妨听一听几位男士的说法:

李先生、29岁、已婚

我比我老婆小5岁,别人都说“

‘女大三,抱金砖;女大五,赛过母

’”。

的确如此,我现在的生活真的很幸福,老婆对我百般体贴,那种爱的确不输给我妈对我的爱。

家里的一切家务,我都不用动手,她都会做的井井有条。我家里面永远是整洁的、明亮的,你每天下班班回家以后,都很放松。有时候,工作压力大,成熟稳重的她总会善解人意,跑过我给我依偎。

周围的邻居,

都说我找了一个好老婆,生活小能手。

有时候,我确实能够感觉到,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她比我要成熟得多,

和她在一起真的舒心、很坦然。

杨先生、26岁、未婚

我打算下个月就要和我女朋友去领证了

,可能在以前,我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去找一个比我大的女人。

可是,一些主观的想法总会被现实的情况啪啪打脸,

我比我女朋友小3岁左右

。之所以要急着结婚,是因为她说自己年纪有点大了,真的有些等不及了。

说心里话,她不提的话,我是打算过两年再结婚的。但是,

我很爱她,也就不太舍得让她等的太久了了。

我现在的女友,就像我姐姐一样,一直对我都特别的照顾,她偶尔也会觉得我很幼稚,

但总是一笑而过,甚至她还会觉得这样的我更可爱。

我和她算是同行,她的工作经验要比我深。工作上遇到了什么问题,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她。

马先生、35岁、再婚

我比我现在的妻子小8岁,因为我前妻比我小很多,

在上一段婚姻里,我过得很累。

之前和前妻生活,唯一的优点,就是她更时髦一些,夫妻生活质量更高一些。但前妻不够独立,性格却很泼辣,一有什么满意的地方就会朝我发火。

她还很自私,婚后不愿多做家务,还总试图培养我学做家务。

常常,有钱、有时间去精心打扮自己,却没有时间去收拾屋子,准备饭菜。

但是,我和我现在的老婆结婚以后,我过得真的快乐。她的经济条件很不错,家里也有保姆,根本就不用去伸手干家务。再婚以后,我辞了职,她也鼓励我去创业,

不仅在生活上很照顾我,在事业上更加支持我、信任我。

侯先生、44岁、已婚

我的初恋就是我现在的妻子,我一直以来都没有对年龄差有过看法。

她比我大6岁,我觉得两个人在一起,合拍、理解最重要。

年纪差距更大一些,可能会更好。如果是女方大一些的话,男方肯定是最幸福的。

别人的眼光都是浮云,只要你爱她,你发现所有的东西都不是问题。

笔者有话说

“女大男小”的结合,在现在看来,是一件足够稀松平常的事情。之所以现在的男人甘愿被

“老牛吃嫩草”,

我想,不外乎

这4个原因

①"恋母情结"说:

不少男人在儿时由于

缺少母爱,或者沉溺于母爱

,而在他们长大以后,往往就会下意识地找个年纪大的女性做伴侣。

"需求层次"说:

"傍个富婆,少奋斗十年。"这可能是很多出处在社会底层男人的共同心声,他们在寻求恋爱对象时,

常常会很重视成熟女人的经济状况。

③"社会开放"说:

年长女性往往拥有更丰富的生活经验,在夫妻生活中能给予到年轻男子更大度、从容的体验。在一定程度上,

“女大男小”的搭配,个性十足。

"女性魅力"说:

现代成熟女性有修养、有品位,还拥有较高层的人生态度,很多时候,一些相对青涩、求知欲高的男生由于自身的不足,

被她们的人格魅力所吸引、折服,也理所当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09545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5
下一篇2024-04-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