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楷字体是什么样子

行楷字体是什么样子,第1张

行楷字体是偏重于楷书书写笔法(法则),比楷书行笔自由,又比行草规正的行书字体。

行楷,也称汉字行楷手写体字形,行书是各种字体中最为流行的,之所以流行而长盛不衰,因其所具有的实用性和一定的随意性。

它又可分为行楷、行草两类。我们习惯上把介于楷书与行书之间的字体称为行楷。它由于具有随意性,因而就具有较多的灵活性和学习难度,笔形上可以说是楷书基础上的简化、连带、速写,字形上打破过于平稳而产生静中求动的视觉态势。

学习行楷字诸多因素交互影响,既有笔顺错别字问题,又有横平竖直极端僵化写法;既要因材施教,又要普及提高;既可借鉴楷书基础(快速过渡),又可直接进入行楷学习(立足本体)。

还有书写者学习态度等等,都需要适时综合考虑,从而达到书写规范美观、便利流畅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平时落实科学的教学计划(进度、教法等)、合理的书写学习和有效的训练。事实上也如此,正因其随意和灵动的特点,行楷字体的学习难度,不亚于楷书等字体。

由楷而行,应有其内在的规律可循,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是楷书笔画的疾书。必须循序渐进,逐步提速。

1、高考可以写行书或者行楷,只要字体工整,清晰即可,除了名句名篇填空题书写必须写正楷体的字以外,其他题目的答案书写都可以使用行书体的字。

2、因为高考阅卷要扫描到电脑上,正楷的话比较规范看着让阅卷老师更舒服,但如果行楷写的很工整很漂亮,老师也会很喜欢,但如果字迹潦草,可能会扣印象分。

3、正而规范统一为楷书,动而循于章法为行楷,行而酷于脱兔为行书。

4、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这种汉字字体端正,就是现代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

5、行楷,也称“汉字行楷手写体字形”,是偏重于楷书书写笔法(法则),比楷书行笔自由,又比行草规正的行书字体。或曰:是汉字在楷书基础上简约书写笔画、增强书写映带。

扩展资料:

1、教育部出台的《2012年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务工作规定》与旧版考务规定相比,明确要求考生书写要规范,不能用繁体字写语文作文。

2、随着网络的普及,大量的网络语言、火星文等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字的规范使用受到较大的冲击,这应该是教育部门出台一系列规范文件的原因。故学生在写作文中一是避免出现繁体字,二是不提倡使用网络语言。 

3、书写工整、卷面整洁,对语文卷来说至关重要,常言道“佛要金装,文要包装”,给阅卷老师一个整洁的好印象才会激起阅卷老师的阅读欲。

4、作文更是如此,因此要做到凡语文考试必须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坚决反对字太小、字迹太淡、线条太细的做法。要求书写效果端正、庄重典雅、有力度。禁用胶带、修正液等修改工具,养成“下笔不悔”的书写习惯。

5、同时不写潦草字、不写错别字、不写繁体字、不写不规范的简化字,这样阅卷老师才不会扣掉不该扣的分。当然,更进一步的要求是书写工整、漂亮,卷面整洁、清秀,阅卷老师看了之后有一种愉悦感,那是最理想的结果。

参考资料:

-行楷  

-楷书

1、楷书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从程邈创立的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始于汉末,通行至现代,长盛不衰。

2、行楷

行楷,也称“汉字行楷手写体字形”,是偏重于楷书书写笔法(法则),比楷书行笔自由,又比行草规正的行书字体。或曰:是汉字在楷书基础上简约书写笔画、增强书写映带。是一种介于楷书与行书之间的字体。

从上述介绍可知,楷书是学习汉字最规范的字体,如果是刚开始学习汉字或是刚刚接触书法,建议先把楷书练好,熟悉每一个笔画后,对于后面学习行楷和行书等,就会更得心应手一些。

假如已经有写好楷书的经验,则可以着重练习行楷或是行书,所以这两种字体并没有谁好谁坏,也没有先后之分,主要还是看自身的情况,如果是打基础,就先学好楷书为佳。

扩展资料

书法字体

书法字体,就是书法风格的分类。书法字体,传统讲共有行书字体、草书字体、隶书字体、篆书字体和楷书字体五种,也就是五个大类。在每一大类中又细分若干小的门类,如篆书又分大篆、小篆,楷书又有魏碑、唐楷之分,草书又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楷书是我国封建社会南北魏到晋唐最为流行的一种书体。在楷书产生之前,我国的书法已产生了大篆、小篆和隶书三种书体。大篆是相对小篆而言的,一般把小篆以前所有的古文字统称为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和战国时期除秦国之外的六国文字。

参考资料

-书法字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09368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5
下一篇2024-04-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