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彭州·海窝子古镇印象

成都彭州·海窝子古镇印象,第1张

       海窝子,又叫新兴镇,位于成都市彭州北部山区,距成都70余公里。人们驾车很容易从小镇公路旁直奔彭州龙门山、白鹿书院,而忽略这个路旁的古镇。

        海窝子古镇是古蜀王国开国中心之一,蜀王柏氏曾经建都于“瞿上”,即今日之“海窝子”。古镇建制于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因而历史悠久。据《华阳国志》记载:“蜀王鱼凫,由于地湔山建都翟上。帝王象征龙也,王者所在即龙之所居,龙潜于海,故后人称此地为海窝子。

       而另一说法:因古时靠山边处有一石洞终年有泉水流出而得名。据今考证确有一洞,说是“海眼”。这里山岩突出,把当时的场镇分为上下部分,由于终年洞内流水不断,上场至下场必须跨一步水沟,所谓一步跨“两里”(指梯云里、鹿坪里),故称“海窝子”(仅供参考)。

       民间则传说:在彭州这片土地上,曾经生活着一对母子。儿子小龙以割草为生,每当他割完一茬草背回家,再次来到之前割草的地方时,那草瞬间又生长得十分茂盛。有一年干旱,土地菩萨托梦给小龙,说是长得最茂盛的那窝草挡住了东海的眼睛,于是小龙使劲拔走了那株草,顷刻间大水喷涌而出,小龙因口干舌燥,把头伸进水里一阵猛喝,突然头痛难忍,头上长角,身上长鳞,变成了一条龙,在水中翻滚,他顺水一直下流,流进了东海。小龙拔过草的地方,至今仍流水不断,人们为了纪念小龙,就把这里叫做海窝子(仅供参考)。

       古镇经历了始建、损毁和重建。上一轮建于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时,古镇损毁严重。经3年重建之后,恢复了古镇原貌,2011年5月重新开街。

       古镇的青石板街长15公里,是成都古街中最长的一条。古镇以这条弯弯的街为主线,曲径通幽,高低错落,进退有致;小河沿街蜿蜒而过,多处有石拱桥横跨小河之上。

       古镇房屋以木质结构居多,砖瓦为辅;街两边多为古朴的木楼,青砖墙面,多有楼台;既有简洁的铺板门面,又有廊檐式、开放型门庭;院落庭院幽深,巷道蜿蜒,风格各异;大戏台、川剧陈列馆、画院、彩灯布景、镌刻楹联等多元素建筑和设施,既包含川西民居风格,明清时代印记,又汇聚浓厚的人文历史韵味。

       小镇植物繁多,枝叶茂盛,居民喜种花养草,沿街常见叶绿花红;这里重视环境卫生,院落干净敞亮,街道整洁清爽;以绘画装饰方式处理老式建筑与现代供电供气设施间的和谐共存。

      小镇商业氛围不浓,街上常见悠闲生活的居民, 美食、小吃是小镇的亮点,茶饮、棋牌、闲聊依然是小镇不可或缺的元素。

       这里十分重视川剧艺术的传承,以文化重建和文化主题创新,振兴川剧,将这里打造为川剧文博小镇,增添了小镇的文化内涵。沿街可见浓郁的川剧氛围,“戏窝子”、大戏台、川剧陈列馆等成为这里的亮点。

       虽说小镇房屋是灾后重建,但从其建筑风格、建造工艺、以及可能沿用了原始建材以及还原度很高等因素,很多房屋面貌显出其斑驳陆离面貌,从中看到历史与年代的印迹,仿佛是当年的真品。

       (以上源于各种小镇资料介绍和个人观赏后的归纳) 

       今年十一假期前,我们到这里游觅,为小镇的古朴、恬静、简略、祥和和淳朴的人文风貌所吸引。这里虽不是热门景点,但就我个人感觉,值得一看。下面将以为主,分类与大家分享对海窝子古镇的印象。

       一、走进海窝子古镇

       海窝子镇主要入口

       门前石头的另一面刻有《海窝子赋》

       主要入口前,一座金**牌坊

       牌坊上镌刻有楹联。中间楹联是周邦培撰、谢季筠所书:“此去阳平都功览胜,君来瞿上古蜀寻踪”;外侧楹联是管遗瑞所撰:“老街再建缘大震,古镇重辉又新兴”。中间是“海窝子”三个大字,为何应辉所书。

       牌坊的另一面,也镌刻有楹联。 中间是王勃描绘海窝子景象的:“碧岫丹岺往来烟雨,香城宝地左右林泉” ,横联书:钟灵毓秀;外侧楹联为:“沧海辟开呈异景,岩窝表白正讹传”。

       穿过牌坊,便走进了海窝子小镇

       

       二、感受小镇的川剧氛围

       过了牌坊,进入小镇,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川剧氛围。

       门口川剧人物招牌的欢迎词——来戏窝子川剧吼两句!

       在路旁的篱笆上,挂有川剧人物脸谱和川剧乐器铜锣。

       

       1、戏窝子广场与大戏台

       在小镇尽头,是宽阔的戏窝子广场和福兴楼大戏台。

       戏台上的楹联——中间隶书体的是:“大舞台演不完人间世相,小天地容得下环宇春秋”;外侧行书体的是:“白雪阳春抒发华夏新声,唐音宋调演绎神州古韵”。

       戏台两侧,是巨大的“春”、“福”两只大鼓。

       戏台的建筑细节

       大戏台的背面,是演员登台处和换装间

       

       2、川剧陈列馆

       福兴楼大戏台两侧是川剧陈列馆,将川剧戏服、戏谱、牌匾、脸谱等陈列展示于此。

       部分戏谱手抄本

       部分戏服

       部分演出道具

       部分剧目简介

        3、一代桐凤——川剧大师阳友鹤纪念馆

       阳友鹤曾经的演出服装

       阳友鹤文存和川人茶具

       部分写给阳友鹤的手稿和题字

       曾直——交通部原部长亲笔信

       张爱萍将军所题

       聂荣贵——原中共四川省委副书记、四川省政协主席所题

       韩邦彦——原四川省副省长所题

       魏明伦所题

       注:由于对以下题字者目前的身份不确定,恐有误,故均略去其相关内容

       岑学恭所题

       马少波所题

       徐世峰所题

       孙悟空扮演者——六小龄童(本名章金莱)所题 

       蓝光临嘱陶培麟所题 

       陶培麟所题

       张幼矩所题

       胡度所题

       陈国福所题

       罗家宽所题

       蔡启国——台湾同乡会原会长所题

       阳友鹤诞辰85周年时,众多签名祝福者

戚薇结婚林子君的反应就是放弃了。

戚薇结婚后,林子君的也发生了变化。戚薇,这个曾经的“最爱的人”,已经被悄悄地划掉了。戚薇和李承炫结婚以后,经常可以看到恋爱的消息。他们甚至有孩子,所以这就足够了,现在戚薇和李承炫真的很幸福。

2013年5月,李承铉在《星跳水立方》中公开向戚薇表白。2013年8月,戚薇与美籍韩星李承铉的恋情曝光。2014年6月18日,戚薇和李承铉向外界公开恋情。2014年6月19日,戚薇在微博上首次公布与李承铉的恋情。2014年8月2日七夕情人节,李承铉向戚薇求婚成功。

戚薇的人物评价

戚薇,1984年10月26日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中国内地女演员、歌手,毕业于浙江传媒学院录音艺术专业。2006年因参加选秀节目《我型我秀》而正式出道。戚薇身上有很多闪光点。她的表演很扎实,而且与其他演员配戏也非常默契。

从歌唱选秀节目《我型我秀》出道的戚薇因为靓丽的外表和不俗的歌喉获得不少人的青睐。在唱而优则演的过程中,戚薇放弃原本柔美的长发,成为干练果敢的戚哥,在表演风格上也更加趋向成熟爽朗的御姐形象,被誉为娱乐圈的“新四小花旦”。

地铁,日渐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工具。这个飘逸的精灵,轻盈地穿梭于城市中的每一个角落,不仅记录着城市发展的点滴,也架起了城市的地下网络。许多城市的地铁站都折射着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它们或梦幻,或艺术,或华丽,能让你在安静候车的同时收获一份特别的体验。

走,让我们去这些城市中的“地下艺术宫殿”一饱眼福……

瑞典·斯德哥尔摩

斯德哥尔摩的地铁站被誉为世界上最长的艺术长廊,在110公里的红、绿、蓝三条地铁线沿线一共分布着100个地铁站,其中超过九成都展示着丰富多彩的公共艺术作品。这些作品来自于150位艺术家的奇思妙想,最早的一幅作品可以追溯到1950年代。

斯德哥尔摩有许多地铁站是直接在地下岩层中挖出,艺术家们运用了一些艺术手法将站顶天花板装饰成如刚开凿的洞穴般坑坑洼洼,让人们感受原始洞穴和现代艺术融合的魅力,让斯德哥尔摩居民十分引以为傲。

意大利·那不勒斯 

位于意大利南部的第一大城市那不勒斯可是个充满文艺气息的地方,而意大利的服装设计又是举世闻名,所以这里的地铁站自然也要“与时俱进”,紧跟时尚的潮流。  

位于那不勒斯的Toledo地铁站由设计师Oscar Tusquets Blanca设计,曾被CNN评为“世界最美的地铁站”。站点的主题是“光与水”,站内的墙面和地面全都覆盖了深浅不一的蓝色马赛克,在LED灯的映射下,星星点点的光斑布满了整个空间,构筑出一片耀眼的星河,又好似无垠的大海。当你站在这里时,你会感觉自己在跟宇宙和海洋对话。如此具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背后,是一项名为“艺术车站(Art Stations)”的项目,来自世界各地的近百名艺术家为那不勒斯的地铁站进行精心设计。在这样的环境下,每日乘坐地铁都成为了平凡的生活中的浪漫体验。

那不勒斯绚烂的Università地铁站出自Karim Rashid和Alessandro Medini之手,通往车厢的楼梯上贴着印有现代化词语的瓷砖,象征无处不在的科技;而由两个圆柱组成的艺术好似人脸,代表对话与沟通。

俄罗斯 • 莫斯科

俄罗斯的地铁站以民族特色闻名,华丽、金碧辉煌是它们的代名词,也正是如此,这些地铁站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地下宫殿”。

莫斯科的地铁站尤为漂亮,5号线共青团站(Komsomolskaya Station   )是莫斯科最繁忙的交通枢纽,在这里,你可以看到精致的吊灯、典雅的雕花、鹅**的穹顶、画有共产主义内容的马赛克镶嵌画。俄罗斯人把对理想的追求融入到地铁站的设计中,充满了创造力。相信共青团站扑面而来的“皇宫”即视感,一定会让你流连忘返。

2号线上的马雅可夫斯基站(Mayakovskaya Station)是莫斯科地铁站中名气最大的一个,以苏联革命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的名字命名。地铁站整体风格呈“斯大林式新古典主义”,大厅两侧的大理石拱门上都镶着不锈钢。其拱顶的天花板是亮点,曾于1938年在纽约国际展上获得大奖。每一个拱形内都有十几个小灯沿着曲线的轮廓分布,齐齐绽放的灯光让这里通透明亮。而在拱顶凹陷处里则嵌有苏联画家杰伊涅卡的马赛克壁画,共31幅,这样巧妙的设计让人不禁驻足,抬头欣赏穹顶上的风光。

  

德国 • 慕尼黑

或许德国给人的印象就是冷静、机械、工业的,而慕尼黑这座城市地下却有着无比绚烂的色彩。高纯度彩色的墙面和灯光,让人感到自己乘坐的不是地铁,而是进入了某个游戏世界。每一处都整洁干净倒是继承了德国风格。

位于慕尼黑的Westfriedhof地铁站于1998年落成,起初并无亮点,但在2001年的翻新整修中,站内安上了11盏直径长达38米的巨大圆顶照明灯,投射着红黄蓝3种颜色。一脚踏入,如同进入了绚丽的色彩空间,魔幻感、奇妙感纷纷涌入。

Marienplatz是慕尼黑使用最频繁的地铁站,站内的设计充满未来感。弯曲而多样的色彩设计别具创意,极易让人生出时空错乱之感。

HeidelbergerPlatz地铁站建成于1883年,连接了U-Bahn和S-Bahn。古典优雅的车站宛如宫殿一般,配上呼啸而过的地铁,乘客在这里仿佛进行了一场时光穿越。

匈牙利·布达佩斯

Szent Gellért Tér地铁站是布达佩斯最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之一,在设计师们的巧手下,这个拥有36米站深的地铁站成为了一个与城市氛围迥异的地下艺术空间。钢筋混凝土的原材料创造出了它大气磅礴的骨骼式结构,墙壁与天花顶上铺设的约280万块小型马赛克瓷砖,组合成了极具线条美感的波浪形图案,更让这个地铁站刚柔并济。当你走进它,仿佛能看到滔天巨浪滚滚而来。 

阿联酋 • 迪拜

迪拜以奢华闻名于世,迪拜的地铁也不例外,它号称是世界上最长的无人驾驶城市快速地铁,目前已运营4年多。但奢华的迪拜也有不失艺术感的地铁站,地铁红线与绿线交集的Khalid Bin Al Waleed就是颜值颇高的一站。其外形和内部都非常精美,站内装饰犹如一只大号的蓝色水母,下垂的装饰物宛如水母的触手,当蓝色的灯光照下来,一片辽阔的海洋似乎就出现在眼前了。

Mall of the Emirates Station地铁站这座带有空调且一尘不染的地铁站由凯达环球建筑设计公司打造,并配备全球最长距离的无人驾驶系统。酷似巨型机翼或船帆的造型容易让人联想起这里昔日钓养珍珠的历史。站内凭借一款浮夸的水母造型灯,成功吸引了游客们的目光。结合了传统和现代的设计风格,强烈的颜色对比,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视觉刺激与感受。

 葡萄牙·里斯本

Olaias Station是在为纪念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发现印度航线的500周年时,在里斯本举办的1998年世界博览会时建造的,由建筑师Tomás Taveira打造,堪称上佳的现代艺术品。当时设计风格浮夸,如今倒成就了它身为一个艺术品的价值。在这里能看到五彩色块高挂天花板上,而一根根红色的圆柱傲然屹立于月台。如此神奇而现代的建筑让人犹如置身于万花筒中。

法国 • 巴黎

The Arts et Métier Station,Arts et Métiers 翻译出来就是“艺术与工艺品车站”。为纪念工艺美术馆建馆200周年,The Arts et Métier 地铁站被来自于1994年比利时连环画家 François Schuiten 设计成了潜水艇的样子。地铁站内采用了大量潜艇窗口、铆钉装饰和暖色金属,风格独特。站内自上而下全是古铜色的,而墙上的玻璃舷窗以及头顶的巨大齿轮,会让人犹生进入《海底两万里》的错觉。

中国的很多地铁站也非常有创意,与国外相比,毫不逊色。

 中国·广州

南沙客运港站当属广州最漂亮的地铁站之一。湖蓝色的色调让它像极了海洋,售票机则镶嵌在一艘原木色的大船内,独具特色。这艘船以“郑和宝船”为原型,其设计寓意着“宝船起航”。站内的地板和楼梯都采用玻利维亚蓝花岗岩石材,当天花板上的灯光映射下来,你仿佛正置身于波光粼粼的海面上乘风破浪。

南海神庙站也很有艺术感。白色与红色的结合让它有着神庙的庄重,大理石地面上的线条与流线型的顶灯相呼应,共同描绘出“海不扬波”的场景。海上丝绸之路的风貌亦通过这一设计呈现在眼前,同时也让人感受到悠久的岭南文化。

 中国·上海

上海汉中路地铁站内,以“地下蝴蝶魔法森林”为主题的灯光装置作品装饰了这个地下空间,这也是新媒体艺术第一次进入国内地铁站。2015只彩色蝴蝶构成的蝴蝶墙让冰冷的站点变得色彩缤纷,两边的柱子代表了森林的形象,闪烁的光影让蝴蝶看起来在翩翩起舞,十分灵动。此外,上海科技馆站、静安寺站、徐家汇站也很有特点。

中国·昆明

粉红色的墙面、空中“漂浮”的白云、楼梯上的情话……颇具少女心的设计令昆明春融街地铁站A口的出口处成为了近期打卡的好地方。不仅楼梯是取景的绝佳地点,这里还有布朗熊玩偶、表白墙、粉色泡泡池等一系列供人拍照之处,也正是如此,它吸引了无数人慕名而来。这个“粉色天堂”另一亮点之处就在于 “一步一情话”的设计,每登上一层台阶,你就可以收获一句甜言蜜语,在这样的氛围中,赶路的步伐似乎都变得温柔了起来。

中国·武汉

武汉王家墩中心地铁站以“璀璨星河”主题结合多元、细腻的表现手法,打造出一个令人神往的特色地下空间,被称作亚洲最美地铁站。站厅中央有直径21米的巨大采光穹顶,就像一颗水晶球浮出海面。与“华中第一高楼”——武汉中心大厦交相辉映。

中国·天津

津湾广场站是天津地铁“最惊艳”的一站,精美的弧形吊顶,华丽的复古欧式水晶顶灯,宏伟的圆柱,与其搭配的雕刻精致的艺术墙,瞬间给人一种置身于欧洲的感觉。充满了欧式古典风格的地铁站与津湾广场地上欧式建筑巧妙融为一体,让人仿佛来到一个隐藏于地下的欧式宫殿。

中国·北京

北京雍和宫地铁站涵盖了全国各地的设计风格,是最具特色的车站。雍和宫站的立柱全部采用正红色,护栏全都采用汉白玉雕花制成。雕花护栏在错层之间一字排开,图案包括龙、牡丹等中国传统图案。此外,站内的两张巨幅镀金壁画将车站装饰得金碧辉煌,极具东方神韵。地铁站营造出金碧辉煌的视觉效果,表现厚重的文化感。

中国·苏州

察院场站是以苏式彩韵为设计主题,采用一站一景的形式展现“诗画江南”。站内以蓝色系的“单位模块”作为基本的设计单体元素,彩色的小方块象征苏式商业文化元素在这里一点点沉淀,通过与背景灰色系的老城江南民居交相辉映,使观前街附近的历史人文古迹、独具特色的江南民居和现代化的建筑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勾画出观前街周边百年的城市记忆和现代商业发展的繁华。

中国·成都

中医大省医院站是成都“最美地铁站”,站内墙壁装饰彰显中医附院站的古色古韵,和站名相得益彰,具有强烈的视觉识别感,该站设计以中国传统中医文化为出发点,柱子的造型是具象的竹简样式,天花板式采用二十四节气的设计,文化特色跃然眼前。

中国·重庆

小龙坎地铁站室内采用“森林重庆”主题涂鸦,车站宽19米、高754米、长80米的站厅顶层,成就了中国地铁车站站厅层最高、最大的单拱结构涂鸦装修空间,给人以童话世界的幻觉。小龙坎站的三个进出口扶梯旁边,分别飘散着黄葛树叶、桂花树叶和银杏树叶,处处体现着重庆元素,这样的涂鸦风格让重庆小龙坎站成为重庆最美车站。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路过草长莺飞的春天,便是光影灵动的夏季,喜欢夏天里枝繁叶茂的碧绿,还有夏日森林沁人心田的潺潺溪流,在这个蝉鸣不止的季节,玩耍些清凉的地方吧,不如一起森林徒步,做一个自由且快乐的山系女孩。

推荐一:值得表白一万次的漂浮森林

如果夏天的快乐有颜色,那一定是绿色的。盛夏时节,一起去森林里躲清凉吧。

这片森林藏在一个湿地公园,去过的人不少,大家无不好评。今天亲测,真心推荐。公园里植被丰富,森林,花海,吊桥,大片的湖泊都很美,尤其是水杉林特别出片,航拍视角就像一片漂浮在水面的绿色小岛,特别好看。

除了森林徒步, 公园里还可以遛狗,可以野餐, 也可以露营。

定位:桤木河湿地公园,位于崇州市白头镇光华大道,距离成都1小时车程

门票:免费

停车:公园有停车场,10元

推荐二:也许是成都周边徒步骑行天花板

喜欢徒步骑行的朋友,一定要在夏天来一趟赵公山,蜿蜒的山路太美,山里的空气超棒,山脚的河滩可以下去玩水,而且登山玩水都是免费哦!赵公山目前不算特别热门,人不多,周末休闲游很是不错。

徒步路线:从星月堡露营,沿着公路一路走走停停,很舒服。就是山里没有信号,大家别走散了,怕联系不上。

走到山脚下的山香园,从路牌旁边的石梯可以下到河滩玩水,水很清凉旁边有大树,一点都不晒。

住宿:山里沿路有很多价廉物美的农家乐,适合全家老小来避暑,一天80-100/人,还包餐食。山里也有比较精致的温泉民宿,安静且风景不错。虽然是夏天,山里晚上还是比较凉快,泡泡温泉可以解乏祛湿,晚上可以睡个好觉。

推荐三:成都周边超小众徒步森林

这是没怎么开发的景区,人很少,丛林比较原始。上山的路不太好开,但风景是很好的。到山顶的平台后,从石阶开始徒步,来回最多3小时。不过这座山没有太多玩水的地方,想要玩水需要到山下,但山里徒步绝对很值得。

定位:大邑千佛山

门票:0元

推荐四:明星同款徒步森林,还有野生大熊猫

雅安龙苍沟,也是新进小众景区,第一次来,很喜欢很治愈,很适合夏天。听说森林里有100多只野生大熊猫,大家可以碰碰运气会不会发现他们的踪迹。

龙苍沟分为叠翠溪和天生桥两个景区,徒步走叠翠溪上上下下,丛林步道各种瀑布溪水,会更有趣些。

这里的树真的太特别了,造型各异,走着走着会突然被一棵树横在中间挡住去路。还有超神秘的树洞,不知道有没有神仙。一进景区,满眼都是生气勃勃的绿,心情好极了。

景区的另一大看点就是水,超多瀑布,有的很壮观,有的蜿蜒曲折,一路很多小水潭小溪,可以下水玩耍。带上户外椅子桌子在瀑布边一坐,清凉一夏的感觉别提多自在了。

徒步线路:珙桐飞索-珙桐幽谷-时来运转-雨花瀑布-杜鹃戏水,不会特别累,时间花费慢一点大概两个多小时可以完成。

关于食宿:景区旁边有温泉酒店,住宿价格适中,方便游玩,还有温泉池,晚上爬山回来可以泡个汤缓解疲劳。另外,酒店餐厅的川菜味道还不错。

推荐五:老牌景区,但被惊艳了

你来了,一定会爱上,森林古道,瀑布玩水,夏日赏花,很美。

除了超级大瀑布,一路还有各种各样的小溪小水潭可以下去玩水,非常清凉。植被非常好,很多步道都充满了漫画感,周末来洗洗眼睛真的很棒。此外,他还是还有亚洲最大的萤火虫观赏地,夏天来巨浪漫

徒步线路:肖家湾-长虹瀑布-响水滩瀑布-等乐安-花石海-正天台-雷音寺-绣球花海

四川清音早期称“唱小曲”、“唱小调”,又因演唱时艺人自弹月琴或琵琶,被称为“唱月琴”或“唱琵琶”。本世纪50年代以后才定名为“四川清音”。它用四川方言演唱,流行于以成都为中心的城市与农村,以及长江沿岸的水陆码头。

四川清音是由明、清的时调小曲及四川民歌发展而成。音乐十分丰富,计有100 多支曲牌。如[赵调]、[背工调]、[满江红]、[打枣杆调]、[马头调]、[叠断桥]、[ 小桃红]、[银纽丝]、[梅花落]等等。音乐唱腔结构分曲牌和板腔两类。 板腔类又有“汉调”和“反西皮”两种。传统的演唱方式为坐唱,即摆上一或两张八仙桌,演唱者面对听客正面而坐,主唱者居中(多数为女艺人),琴师坐在主唱者的左右两边,月琴、琵琶或三弦在左面,碗碗琴、二胡或小胡琴在右面。这种方式主要是在茶楼、书馆里的演唱,另外还有沿街卖唱或到旅店客栈卖唱的。清代中期以后,四川清音卖唱的艺人很多,出现了“大街小巷唱月琴,茶楼旅店客盈门”的景象。

四川清音除有专业艺人外,还有许多业余爱好者,称为“玩友”。他们不但能唱,一般都能弹奏琵琶或月琴,有的弹奏水平还相当高。还有一些清音的玩友组织,他们为推动四川清音艺术的发展发挥了作用。 五六十年代,四川清音进入剧场,坐唱的形式逐渐被站唱所取代。改为演员自己敲击竹节鼓打板演唱,配以小乐队伴奏,乐器有琵琶、高胡、二胡、中胡等。伴奏员兼演配角并参与合唱帮腔。 四川清音的传统曲目很丰富,有《昭君出塞》、《尼姑下山》、《断桥》、《黛玉焚稿》、《放风筝》等,现代曲目有《布谷鸟儿咕咕叫》、《六月六》等。

原名"唱琵琶"、"唱月琴"。成都在30年代成立"清音职业工会",后更名为"清音曲改会",即得现名"清音"。四川清音于清乾隆年间由民歌小调发展而成,属于歌唱体牌子曲类的曲艺说唱艺术形式,曲调丰富,唱腔优美。流传至今有8个大调、100余支小调,唱段200多支。大调多以故事传说为主,小调多采用四川流行的山歌、民歌等曲调演唱。伴奏乐器为琵琶、二胡、竹鼓、檀板等。其中竹鼓是四川清音特具的伴奏乐器。表演时由女演员一人独唱,右手击竹鼓,左手击檀板,自击自唱。近年来又开唱长篇曲目如《白莲女杰》,在唱演中嵌入表白,韵文、散文交错演唱。四川清音分为上河派、下河派。成都的"省调"为上河派,其唱腔轻盈,细腻圆润,在运腔中有一种风格独具、跳跃式的连续顿音唱法--"哈哈腔"。著名清音演唱艺术家李月秋的"哈哈腔"造诣较深,她音色甜美,行腔轻柔婉转,早在40年代即有"成都周璇"誉称。四川清音代表曲目有《放风筝》、《断桥》、《秋江》、《绣荷色》、《黄继光》、《赶花会》等。

李月秋(1925~ )

四川成都市人。7岁拜师学唱四川清音,12 岁出师后便在书场茶馆演唱,受到听众的赞誉。50年代后就职于成都市曲艺团,从事四川清音的演唱。她擅唱的曲目有《绣荷包》、《秋江》、《尼姑下山》。1957年她参加了在莫斯科举行的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演唱了《小放风筝》、《忆娥郎》获得金质奖章。她的嗓音清脆,演唱柔媚秀丽,亲切委婉,对曲目内容的表述细腻,富有生活情趣。她将前辈创造的“ 呵呵腔”发展为独具特色的“哈哈腔”,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演唱风格,如《布谷鸟儿咕咕叫》所用的“哈哈腔”,就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程永玲(1947~ )

四川江津人。1958年就读于成都市戏剧学校曲艺班,从师李月秋,毕业后到成都市曲艺团演唱清音。她擅长演唱小调曲目,她的音色甜美,清新俏丽,既保持了李月秋的风格,又有自己的特色。她曾赴南斯拉夫参加国际艺术节,并去奥地利演出,受到热烈欢迎。程永玲是当前四川清音饮誉海内外的青年演员。

曾思璇

曾思璇,1991年6月18日出生于四川攀枝花,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中国内地女歌手。

2009快乐女声全国60强,2010花儿朵朵132强,2010麦霸英雄汇殿军。

中文名:曾思璇

外文名:NONO

国籍:中国

星座:双子座

血型:A型

身高:169cm

体重:46公斤

出生地:四川攀枝花

出生日期:1991年6月18日

职业:歌手

毕业院校:四川音乐学院

代表作品:表白、梦

粉丝名:璇风

主要经历

2006年考入四川音乐学院现代流行舞专业,同年进入中国星决赛。

2007年代言动画片(巴布熊猫)并唱主题曲(梦)(巴布)。同年为亚姐唱主题曲(为美丽飞翔),获校园首届舞蹈大赛一等奖,最佳表演奖,最佳创作奖。

2009年参加湖南卫视节目《天天向上》。同年参加湖南卫视快乐女声成都唱区31进25第二轮演唱歌曲《保护色》,最终成功晋级到全国60强。

2010年参加湖南卫视《花儿朵朵》——已进入成都20强。

2010年6月5日晚全国50强突围赛在成都沈阳双城PK赛中在最后时刻被淘汰。

2010年6月6日晚全国突围赛——首轮第一个出场演唱《表白》被淘汰止步于花儿朵朵132强。

人物评价

巫启贤:曾思璇是一个能打动评委的女孩,她天生丽质,我总觉得她的身上有一种李宇春的特质,就是不同人看她会有不同的感觉。你可以感觉她是你的女儿,或是你的暗恋对象、你的好朋友、可爱的邻家女孩。她的笑容是那么单纯,没有一点杂质,而她唱歌的水平,我觉得还可以。接下来的全国突围赛,曾思璇需要用这种单纯的微笑打动更多人,同时选歌也很重要,在没有时间熟练掌握歌曲的情况下,不要轻易尝试高难度的歌。

曾思璇-个人感言

我还得多练唱歌

曾思璇的家在攀枝花,10岁就独自一人到成都上学,后来从四川省艺术学校考上了四川音乐学院现代流行舞专业,18岁的年龄已经是大三的学生了。这9年,曾思璇学会了独立生活,也变得更加淡定:“我跳舞很有信心,但唱歌一般,所以接下来我要多练唱歌,不然,呵呵”

唱第一首歌时,小璇出现了明显的失误,唱第二首歌时才找回自己。幸运晋级后,曾思璇回到学校,和老师、朋友们出去吃了一顿夜宵,凌晨2点才睡觉。“大家都支持我,所以我没有压力。”曾思璇并没有特别偏爱的歌手,因此去长沙后,选歌的问题将会考验这个开朗的乖乖女。曾思璇的参赛心得是:“就当好好地锻炼下自己,别去想成为什么大明星,放平自己的心态。选首自己最拿手的歌,你一定可以的。”

她一直在努力,不曾放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0786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4
下一篇2024-04-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