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的民间艺术活动是什么

慈溪的民间艺术活动是什么,第1张

  慈溪民间画是以现代浙东地区的各种民俗事象为题材的一种绘画形式。因创作主体多为农民,绘画内容多反映农家生活场景,又称慈溪农民画。

  慈溪地形为杭州湾冲积平原,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南部丘陵山峦翠耸,湖泊众多,风景幽美;北部有晒盐、垦荒的历史;有抗倭、抗日、革命斗争的事迹。优美的环境、壮丽的历史孕育了丰富的民间文化底蕴。

  20世纪80年代,随着农村商品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提高,农村群众文化生活日益繁荣,现代民间画脱颖而出。1982年以来,60多名民间艺术家先后创作了400多幅作品,多次在全国、省、市展出、获奖,其中很多作品分别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瑞典、德国展出和被收藏,从而确立了慈溪现代民间画的地位,被誉为“中国民间画之乡”。

  慈溪方言

  慈溪话是吴语的一种方言,吴语是汉语中历史悠久的方言,其祖语可追溯到春秋时期,主要通行于江苏南部、上海、浙江、安徽南部和江西上饶地区,习惯上俗称“江南话”、“江浙话”,使用人口将近8000万,在中国方言中排第二位,在全球排第十位。

  《慈溪县志》对吴方言在慈溪市的源流与分布有专门的记载:吴方言有5个次方言,慈溪方言属吴方言太湖片。吴方言太湖片又分6个小片,慈溪处古越州与古明州交会之区,慈溪方言占2个小片:东部观海卫及以东原慈北、镇北部分,古属明州(宁波府),为吴语区太湖片明州(甬江)小片;桥头及以西原姚北部分,古属越州(会稽府),属吴语区太湖片临绍小片。此外,观海卫镇内有一小块地区居民在家说闽东语,当地人俗称“燕话”,对外则用慈溪方言,是600余年前观海卫初建卫时,与建宁卫(现福建霞浦县)对调之卫卒后裔。初时卫内门卫森严,当系一方言岛。其后渐与当地居民通婚,清初废卫所事,子孙便长居其地。这样,他们在外用当地方言,在家仍用闽语。

  围垦文化

  慈溪围海造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0世纪以前,有文字记载的大规模筑塘则始于宋庆历七年(1047)间始建的大古塘,全长80公里,经历340年完成,工程十分浩大。此后的600多年中,人民陆续修建新塘、八塘、九塘、十塘,有的地段已修筑至十一塘,海岸线也随之北移。慈溪人民筑起巍巍480公里的新旧海塘,围垦出664平方公里土地,沧海终成桑田。

  移民文化

  早期的慈溪人多聚居在沿山一带,随着海塘的修筑北移东迁。同时邻近地区和外省人口也逐渐迁入,移民至此生产生活。明洪武年间,曾调福建富宁卫军5000余人戍守慈溪并留居,今观海卫一带居民多为其后裔。

  据记载,公元前210年徐福率领三千童男童女和水手、百工等近五千人东渡日本,为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之药,其渡口就位于如今慈溪境内的凤浦岙村。

  慈溪最早的人口记载自宋代始,慈溪县统计人口156380人,清同治九年,人口249225人,1954年县境调整后,总人口521706人,2004年底慈溪市户籍人口1008万人。

  改革开放以来,慈溪作为沿海开放城市,又涌入了大量的外来人口,2004年底统计,慈溪市登记外来人口达57万余人。沿承千年的大量外来人口迁入,成就了慈溪人民的移民文化。

  青瓷文化

  慈溪是中国瓷器的发源地之一,青瓷的烧制时间上始于汉,下终于宋。自晚唐至北宋的近两个世纪里,兴盛不衰,成为名副其实的唐宋瓷都。唐朝陆龟蒙赞曰“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慈溪也是著名的“海上陶瓷之路”的重要起点。以上林湖青瓷为代表的越窑珍品,在唐代与金银器、宝器、丝绸并列为四大珍宝。从明州港出发穿越茫茫大海抵达斯里兰卡、印度等,最远的到达西班牙。

  2001年8月,慈溪上林湖越窑青瓷有限公司恢复了中断千年的青瓷生产,成功仿制了鸡首壶、八棱瓶、香炉、三脚蟾蜍等精品。同时还研制试烧出了能演奏美妙乐曲的系列青瓷乐器——越瓯、仿编钟,并随着慈溪民族乐团出访法国,为世界送去中国的历史文化瑰宝。

  民俗风情

  冬红节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在慈溪,人们却普遍这个节日叫“冬红节”,而不叫端午节。

  有关冬红节的民间俗语:一、冬红花糕夏至面,吃之象格牛介健。二、冬红杨梅挂篮头,夏至杨梅满山红。三、啦蛳蛤蟆(癞蛤蟆)避冬红。四、吃过冬红粽,还要冻三冻。

  杨梅节

  慈溪市从1989年开始举办第一届杨梅节,杨梅节“以梅为媒、文化助兴、经济结果”,不仅成为慈溪市的一大节庆盛典,也吸引着来自中国各地和海外的客人。作为中国的杨梅原产地,杨梅采摘游是慈溪最具特色的旅游项目之一。

燕话是观海卫城内早期的方言,语调自成一体,与汉字不能联系,故读音不涉字义。追溯历史,观海卫建卫后调福建省福宁卫旗军充任,定居世袭,繁衍后代,语言落地生根,成为观海卫的方言。据传当时卫军多住在城内,加以语言不通,燕话在城内占绝对优势。早有 “鸹舌声声话八闽”和 “不懂燕话难进城”之传,后戒备渐废,四方居民才陆续入城,城内士兵,都要学讲 “城外话”。

目前,有几种关于 “燕话”的说法,笔者认为是值得商榷的,故特撰此文,并求教于行家。一、燕话即闽南话。笔者认为,这一提法颇有局限性,因为福建方言有闽西、闽北、闽南、闽东和客家话五大体系。这五大方言虽都是中原汉族的后裔,具有闽语的共同特点,却自成系统,相互完全不能通话与交谈。福宁卫处于福建省东北部,相当于今洞宫山以东、屏南、宁德以北地区、今属霞浦县治,是以福州话为代表覆盖福建东北部的福清、长乐、古田福安等十七个县市的方言区。南方言应以厦门为代表,覆盖漳州、泉州、东山一带。闽北话则以建瓯为代表,分布于建阳、松溪和武夷山地区。所以笔者很难苟同把燕话归属为闽南话,应当以闽东话较为客观。

二、燕话和象山县爵溪镇方言是同于同一语系。爵溪镇同样于明洪武年间置巡检司,千户所,也在城内形成独特的方言区,其语言与一岭之隔的林海乡各村和相距八公里的丹城镇语言悬殊,故有人把爵溪话和观海卫的燕话称为浙江二大语区。其实不然,当时驻守爵溪的穷兵多数是中原人,相当的一大部分是河北大名府人,因而北方话流行。清顺治十八年 (1661)“沿海居民入内地”,爵溪三面环山,一面滨海,因道路阻梗而幸免,故大名府军期满留寓,故形成独特的方言小区,其语言多保留中原语音的基本特征,语汇也有明显北方话的特色。如丹城话 “阿拉”、 “你拉” “你乃” “其拉”,爵溪话则为 “我们” “你们” “他们” “谁”,故不但可破译甚至可和当地及外地人通话。故不能把观海卫的燕话和爵溪方言糅合一起说成 “闽话”。

三、认为 “燕话”是 “义话”之误。因为戚家军抗倭在民间声望较大,传说颇多,又在义乌招过军,认为燕话系义话。事实上戚家军的流动性很大,其主要的活动也不在观海卫一带,该军是否在观海卫落脚长期定居也无资料可考。明嘉靖年间,慈溪人沈一定应观海卫指挥佥事王心和守备胡守仁等撰写的《升仼镇守浙福统兵中军都督同知南塘戚公》的 《去思碑记》也来提到戚家军留寓观海卫的记载。故 “义话”在观海卫没有落地生根的种子和土壤,何况燕话在戚家军尚未形成的百余年前早已有了。

由于出海谋生早已成为观海卫一带人的一条重要出路,故也把祖宗传下来的燕话,带到国外,华侨常常用燕话作为传播信息和联络乡情的纽带,如南洋人称燕话为 “暗话”。抗日战争时期,老百姓也用过燕话和三五支队联络情报达到逃避敌伪的搜查。这里特别要提到的虞洽卿先生还特地来观海卫学习燕话,在上海的证券 (股票)市场上作为“暗号”联系。据说多次避过洋人的耳目而大发其财,故燕话曾一度风行十里洋场。证券市场上的洋人曾请一些语言学家多次破译燕话内容,因燕话发音不涉字义而无法揭其秘密。故有人通过公开和秘密的渠道,前来观海卫调查被人称为 “东方语言活化石”的燕话,使卫城这个弹丸之地得到历史垂顾,并在宁波商帮发展的历史上留下过不可磨灭的印记。

改革开放后,许多侨胞回乡探亲,有的燕话还讲得十分顺利,正是 “乡音无改鬓毛衰”。现在侨居在海外和港、台地区的观海卫人,还恪守着 “宁弃祖宗田,不忘祖宗言”的祖训,都要教儿女讲几句燕话,以示不忘祖宗和乡情。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笔者接待陪同前来调查燕话的人就有数十人次。初期,笔者带着调查者到观海卫西、北门城边燕话区,几乎100%的人都会讲燕话,而50%左右的人都用燕话交谈,甚至还听不懂 “城外话”。八十年代我应慈溪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之约调查燕话,会直接用燕话交谈的人已经不多了。去年笔者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时,记录了一百多句常用燕话已经感到十分困难了。而懂得几句燕话的人在观海卫甚至整个三北地区还很普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0771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4
下一篇2024-04-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