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夏特列原理怎么理解

勒夏特列原理怎么理解,第1张

勒夏特列原理(又称平衡移动原理)是一个定性预测化学平衡点的原理,主要内容为:在一个已经达到平衡的反应中,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以及参加反应的化学物质的浓度),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勒夏特列原理又名“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勒沙特列原理”,由法国化学家勒夏特列于1888年发现。是一个定性预测化学平衡点的原理,其具体内容为:如果改变可逆反应的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等),化学平衡就被破坏,并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勒夏特列原理是指在一个平衡体系中,若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总是要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比如抽去了一定量的反应物

那么反应就会逆向进行来弥补这一些失去的反应物

即减弱反应物的减少对于该平衡体系的影响啊

还有就是抽去气体之后

反应会向着气体分子数增多的方向进行

这也就是为了弥补气体分子数的减少对于反应体系的影响

温度则是降低体系的温度

则要靠向放热反应的方向进行来抵消这种影响啊

望采纳

勒夏特列原理,即平衡移动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勒夏特列自己对该原理的表述可翻译如下:任何稳定化学平衡系统承受外力的影响,无论整体地还是仅仅部分地导致其温度或压缩度(压强、浓度、单位体积的分子数)发生改变,若它们单独发生的话,系统将只作内在的纠正,使温度或压缩度发生变化,该变化与外力引起的改变是相反的。

勒夏特列的表述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勒夏特列原理是一个热力学原理。它指出:若维持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发生改变,化学平衡遭到破坏,平衡移动的热力学趋向是:系统会自发地趋向于减弱外来的影响。

其内涵有三:

1勒夏特列原理对达成化学平衡状态的系统才是有效的,若系统没有达成化学平衡状态,无效。例如,你若把氢气、氧气和水蒸气混合在一个封闭的容器里,无论你如何改变温度,氢气、氧气和水蒸气的量不会有任何改变,因为容器里的三种气体并没有达成化学平衡。

2勒夏特列原理对维持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的改变才是有效的,若改变的不是维持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无效。如平衡CO+H2O CO2+H2 ,你改变系统的总压,不会引起平衡移动,因为总压不是维持这一平衡状态的因素。同样,你若改变催化剂的用量或组成,也不会引起平衡移动,因为催化剂不是维持化学平衡的因素。

3勒夏特列原理指出了化学平衡的自发趋向,这种趋向是化学平衡系统的内部机制,无须外力帮助。由此,可判断勒夏特列原理能否扩大到非化学平衡系统。首先,应指出,所谓化学平衡,不仅仅指化学反应,也包括相平衡(如水蒸气和冰的平衡)、溶解平衡(如啤酒瓶里的二氧化碳气体和溶解在啤酒里的二氧化碳的平衡或者氯化钠晶体与它的饱和溶液之间的平衡)等。所有这些平衡,都是物质状态相互转化的平衡。化学平衡是元素存在形态的相互转化,相平衡和溶解平衡是原子或分子形态的转化,等等。

由此可见,如果一个化学平衡移动了,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移动的方向是毫无问题的,例如,打开啤酒瓶,泛起了泡沫,你可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冰刀压在冰上,冰融化了,你也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那么对于上面的问题就很容易解释了:

1使用过量的O2,改变的是浓度,即单位体积里面的量,而不仅仅是量,根据原理,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即正反应方向!

2使用20MPa~50MPa(相当于200~500个大气压!),这么大的压强是很危险的,那么为了避免危险,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即正反应方向。(根据反应方程式可以看出,反应后的压强比反应前安全多了!!)

3氯气和水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写出离子方程式),如果不采取措施,实验将收集不足氯气,根据方程式和原理,我们通过增加氯离子的浓度(注意1是浓度;2是氯离子,因为次氯酸根离子不易获得),就可以成功的使反应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即逆反应反向移动!从而增加收集氯气的量。

4借助外力将黄铁矿粉碎,能使参与反应的量加大,但不能改变浓度,根据原理,平衡是不会改变的!!

所以 选第4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0743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4
下一篇2024-04-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