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琳娜·维特的冰上皇后

卡特琳娜·维特的冰上皇后,第1张

尽管在1998年维特的裸体相片登上美国的《花花公子》杂志,但是在此10年前,维特还向斯塔西表示:如果没有你们和你们的慷慨支持,我不可能今天的成功。你们是唯一我可以依赖的人。

尽管德国媒体有意透露维特的情况,但是维特在世界体育上的地位不可撼动。这位漂亮的德国女郎曾经在1984年和1988年的冬奥会上两度摘取金牌,被冰上运动爱好者称之为冰上皇后。眼下,维特担任了电视评论员。

维特出生于卡尔-马克思城,身高165米,体重52公斤,是从事花样滑冰的理想身材。她自5岁起练习滑冰,7岁就成为全国少年冠军,1981年荣获全国冠军称号。从1984年开始,维特6次蝉联欧洲冠军,3次夺得世界锦标赛金牌,有“冰上皇后”的美名。

花样滑冰的比赛时间只有4分钟,而维特每天要在芭蕾舞厅或冰场练上数个小时,刻苦的训练和她对文学、音乐、芭蕾舞、迪斯科的喜爱,迅速提高了她的冰舞技巧和艺术表现力。在“卡门之战”中,维特以精湛绝妙的舞技,把体育与艺术融为一体,高难度的旋转,惊险的三周跳及热情奔放的舞姿,使在场的数万名观众如痴如醉,惊叹不已。

美月的告白:

老师,悠子老师,我想再问老师一次,生命很珍贵吗?每个人都一样吗?我正在搜集各种药物,为了准备自杀用。可是要放入维特的牛奶和茶,是非常简单的事他是不重要的生命老师也是这样对修哉和小直不 绝对不是这样的。我真的好害怕,我心里有一个声音,在喊着维特死了没错。我一五一十都说了,逼疯小直,害小直错乱 全部都是维特的错。

修哉的告白:

没有人教我杀人有错。。。。我那时听到了 重要的东西消失的声音,啪嚓,大家一个个消失,我也会消失,我周遭的世界会消失不见

修哉在演讲时的告白:

世上有些人 杀人也能被原谅我为了创造新世界,拥有逾越世界规范的权利,《罪与罚》的主角拉斯柯尼可夫 说完此话后杀死了自己的老婆。可是我主张, 每一个生命都很美丽 ,没有任何一条命是可有可无的。。开玩笑的。

修哉的这段告白

每天研读母亲留下的书,我强烈感到血脉的相连,我要发挥她给我的才能。我等不及看到。。无能的凡人们臣服于我,这股傲气如怪兽般膨大。只想消除掉a片马赛克的笨蛋,不可能理解我的才能。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少年维特之烦恼》这本书,又有多少人和我一样,一直被一个疑问所困扰:绿蒂究竟爱不爱维特?

《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书信体小说。主人公维特是一个出身市民阶层的青年,喜爱自由、向往平等,但社会的等级偏见,官场的保守腐败,市民的庸俗无知、贵族的势利傲慢,让维特陷入了痛苦中,爱恋的女子却即将为他人妻,无望的爱情进一步加深了维特的痛苦,理想破灭的维特终于选择以自杀来向世界抗议。

时代不同,但维特的烦恼依然是我们的烦恼。

自由和平等依然是我们的向往,社会的等级阶层依然存在,官场的腐败现象依然需要整治,愚昧无知的人依然在我们的身边,贫富差距之间的矛盾依然引人关注。

而维特念念不忘的绿蒂,那个美丽温柔的少女,何尝不是很多人心中念念不忘的爱情的模样。

看过这本书的人都知道,维特一心一意爱着绿蒂。维特的爱是那样的真心实意,又是那样的小心翼翼,他深爱着绿蒂,却又不敢表达自己的心意,只因绿蒂早已与他人有婚姻。他没有想着破坏绿蒂的生活,“我爱你,与你无关”,是他爱情的最佳写照。

那么,绿蒂爱维特吗?

我想,绿蒂同样是爱着维特的。

但是绿蒂不敢向维特表达出自己的感情,作为一个淑女,在自己已有婚约的情况下,喜欢上别的男人,对绿蒂来说,这样的后果不是她能承受的,也不是她想看到的。

但绿蒂又是自私的,她能感受到维特的爱,也享受着维特对她的爱,但她不敢挑明这一切,也没有勇气直接拒绝维特,维特只能越陷越深,最终在现实的种种压力和无望爱情的打击下,最终绝望自杀。

维特的爱,炙热而又内敛,爱上不该爱的女人,他只能把自己的爱深埋于心,任灼热的爱恋灼伤自己,最终焚毁自己。

绿蒂的爱,温柔而又多情,无论是对自己的未婚夫阿尔伯特亦或是维特,她的爱都是淡如水的,对未婚夫的爱,也许是属于夫妻之间的敬爱;对维特的爱,也许是属于友情已满,爱情未满的暧昧,无论如何,她的爱都是沉默的。

阿尔伯特的爱,伟大而又无私,有人喜欢上了即将成为自己的妻子的女人,此时,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是危机?是敌视?是愤恨?阿尔伯特选择了宽容,他和维特成为了很好的朋友,甚至曾想过将绿蒂让给维特,他的爱,是真正的无私。

都说“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但真的是这样吗?

少年的情感,敏感而脆弱,少年的爱情,更是纯粹而天真。

年轻的维特,为爱情而烦恼,为生活的不自由而烦恼,为周围人的愚昧无知而烦恼,为官场的腐朽庸碌而烦恼,为社会的等级森严而烦恼。维特的烦恼,何尝不是我们的烦恼呢?

绝望的维特最后选择了自私,我很难评价这种行为,无论是因为爱情无望而自杀,亦或是对生活失望而自杀,维特的自杀看起来都是那样的悲剧而令人叹息。

维特所处的时代毕竟与我们不一样,维特也只是书中的人物,现实中的我们,哪怕处于维特所处的情况,也请珍爱自己的生命,生命只有一次。

《少年维特之烦恼》的维特自杀了,但写这本书的歌德并没有自杀,他用维特的自杀打消了自己自杀的念头,我也希望,看完《少年维特之烦恼》的你,能用维特的烦恼,看开自己现在的烦恼。

维特的故事,实际上因玩枪而起,又因玩枪而终结,这是维特的宿命。

可也是作者的伏笔。

维特玩枪,枪是阿尔伯特的,此枪虽内无子弹,而引发两人思想的碰撞和三观的分野。

思想、行为和处世方式回异的他们都真心爱着优秀、尤物般善良的绿蒂。阿尔伯特理性、冷静、保守、有规矩,遵守现行法律,而且也十分善良;但维特却感性、大胆、冲动、前卫,蔑视现行法律,同样也十分善良。

于是,随着两人的深入接触,维特从初见面对阿尔伯特的嫉妒,到对阿尔伯特的欣赏、佩服、肯定,虽大家心知都爱着同一个女人,却无所不谈,好象很好的朋友一样,再到对阿尔伯特反感、不屑、否定、心存芥蒂,有话不便说,闷在心里,日益难受。这就是维特最后自杀的伏笔与根源。

不过,阿尔伯特是受绿蒂死去的母亲临终托咐的未来女婿啊!

以下是维特对阿尔伯特讲的一段话:

“嗨,你们这些明智的人啊!”维特说,“热情!迷醉!疯狂!你们如此冷眼旁观,无动于衷,你们真是些好样的道学先生!你们嘲骂酒徒,厌恶疯子,像那个祭司一般从他们身边走过,像那个法利赛人似的感谢上帝,感谢他不曾把你们造成一个酒徒,一个疯子。可我呢,却不止一次迷醉过,我的热情从来都是离疯狂不远的;但这两点都不使我后悔,因为我凭自己的经验认识到:一切杰出的人,一切能完成伟大的、看似不可能的事业的人,他们从来都是给世人骂成酒鬼和疯子的”。

“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也一样,只要谁的言行自由一些,清高一些,超乎一般人的想象,你就会听见人家在背后叫:'这家伙是个傻瓜!'——真叫人受不了。真可耻,你们这些清醒的人!真可耻,你们这些智者!”

毫无疑问,维特是一个富家子弟,可以随时请求部长为自己安排一个优差事是多么轻易而举的事情啊!当阿尔伯特回到绿蒂的身边,当维特知道自己的爱情、其实可能是单恋的爱情,前途有点渺茫时,曾冲动甚至想找份短工做一做,以打发时间,每天也有一个目标,消除过剩的青春活力,消解烦闷。可他想起了一个寓言,转念一想,这不更其被枷锁束博了自己的身体和思想的自由?于是,他又安于现状,无所事事,胡思乱想,整天发着青春白日美梦或黑夜恶梦——他心中的爱人被他人理由十足而夺走!

这些情景也只有象维特这些养尊处优的公子哥儿才有的生活方式,他可以、他能够如此随心地生活,是因为他有这样生活的经济基础啊!

尽管如此,绿蒂与她的未婚夫仍然对维特十分友好,关心他,是作为朋友的关心,不是作为情敌,也不是将维特作为病人看待,因为维特其实此时正患着不轻的相思或单相思病啊!维特生日那天还送蝴蝶结和他喜爱的袖珍版《荷马选集》给他。

不过,维特却对朋友威廉感慨:“威廉啊!,生活就是这样;而我也不抱怨,生命之花只是过眼烟云而已!多少花朵凋谢了,连一点痕迹也不曾留下!能结果的何其少,果实能成熟的就更少了!不过尽管如此,世间仍存在足够的果实;难道,我的兄长,难道我们能轻视这些已成熟的果实,对它不闻不问,不去享受它们,任它们白白腐烂掉么?”

那是十八世纪欧洲的德国?两个有为有闲阶级的男人和一个绝世佳人美女,在如诗如画的村庄,维特可以当着阿尔伯特的面握住他未婚妻绿蒂的手并亲吻,大胆流露爱慕之情,多么的温情与开明,难道德国文明人一点醋意都没有?

绿蒂是一个多兄弟姐妹而且家景可能相对也富裕的家庭的长女,但她妈妈当她刚懂事才十几岁的时候,离开了他们,临终时托付她充当弟妹们的妈妈,因此成就了绿蒂她慈母般的、能干的、温柔善良的、人见人爱的性格,难怪维特对她一见钟情而不能自拔。其实,绿蒂就是按照死去的母亲要求自己培养自己,据绿蒂的回忆,她就是她伟大慈爱母亲的翻版啊,阿尔伯特可以见证,他最有发言权,因为绿蒂母亲患病临终时,绿蒂和阿尔伯特双双在病床前啊!

绿蒂回忆道:“她是位优秀、温柔、快活而不知疲倦的妇女。上帝知道,我多么经常地流着热泪跪在自己床上,乞求他让我变成她一样!”。

维特终于依依不舍地与绿蒂和阿尔伯特暂别了,以他的家境与能力他轻易地找到了一份为公使当差的工作,他是否适应新的生活,忘却掉伤心的单恋相思?

维特相当聪明,表面似乎适应新生活,又不满新环境,他也结识有新的朋友,如C伯爵,互相星星相识。可他抗拒、不满自己的顶头上司公使,他总结道:“公使给了我许多烦恼,这是我预料到的。像他似的吹毛求疵的傻瓜,世上找不出第二个。”

尽管C伯爵似乎颇欣赏维特的思想与才干,维特自己感觉。但就在C伯爵在自家举行的一次世俗的上流社会的聚会中,维特却被包括C伯爵以及B**排斥在那个所谓“上流社会”里。

“您了解我们的特殊处境,”C伯爵说,“我发现,参加聚会的各位对您在场感到不满。我本人可是说什么也不想……”。于是维特灰溜溜回到公寓,广被周围世人嫉妒、嗮笑、奚落。好不难受与委屈。

事后维特质问起一向对他挺友好并互相有话说的B**。B**如下表达“呵,维特,”她语气亲切地说,“既然你了解我的心,怎么还能这样解释我当时的狼狈不安呢?从跨进大厅的一刻起,我就多么为你难受啊!我已预见到后来发生的一切,话到舌头无数次,只差对你说出来。我知道,封•S和封•T宁肯带着她们的男人退场,也绝不愿和你在一起。我知道,伯爵也不好得罪他们……眼下可热闹啦!”B**和盘托出,不合群的维特却浑然不知。因为B**的唯一的亲人,一个过了气的贵妇人她的姑妈也相当不喜欢维特,瞧不起维特啊!这令与维特有互动交流的她情何以堪!

在美丽的农村,绿蒂的故乡,尽管维特爱上了已经有爱人的人,我行我素,仍无伤大雅。而在社会关系复杂的城市,皇帝的脚下、皇权笼罩地,维特的言行举止、一举一动都被监控着,他觉得多么的苦闷,没有自由、自我。这才是他最后自杀的主因,而他介入的三角恋,只是插曲、诱因、催化剂而已。

在一般人眼里,维特在宫廷做着公使的助手、枢密顾问,多么令同龄人羡慕啊!此时此刻,他却因此瞒着他妈妈辞职了。

维特他成功辞职了,其实也得到部长的挽留?还能有一笔盘川发给他,肯定的是:维特家境也相当不错,他父亲虽已故逝,但仍有母亲、有遗产在啊!

父亲去世后,母亲带着他离开故乡,进入了维特儿时多么向往的想象中的丰富多彩的城市啊!可维特到城市走了一圈,大失所望,颇感忧伤。现在,他离职后首次回归故乡缅怀多么快乐的少年时光啊!多么的讽刺,有如走进走出人生的“围城”。维特感叹:“世事无常!当初,无知而幸福的我渴望大千世界,回过头来,固守在自己不被世人理解的小小的内心世界”

就算是猎庄的侯爵欣赏他,仍然不能交心,格格不入,维特他有意流浪了,潜意识是他仍然忘不了绿蒂,尽管绿蒂已经有爱人阿尔伯特,最后,他决意飘到矿井,那里离绿蒂更近一点,又可以避免绿蒂发现。

一旦燃烧起的爱火是多么的难以熄灭啊!

维特他始终主观认为,他比阿尔伯特更适合做绿蒂的爱人、丈夫,他和她有更多的共鸣和精神的爱恋。他甚至幻想“要是阿尔伯特死了又将怎么样呢?你会的!是的,他也会……”。维特多么偏执啊“我有时真不能理解,怎么还有另外一个人能够爱她,可以爱她;要知道我爱她爱得如此专一,如此深沉,如此毫无保留,除此之外,我就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不理解,什么也没有了呵!”

维特由于病态的失恋,心灰意冷,对未来的生活失去了希望“是的,就是这样,正如自然界已转入秋天,我的心中和我的周围也已一派秋意。我的树叶即将枯黄,而邻近我的那些树木却在落叶”,他走在过去与绿蒂交往的地方的路上,周围其实是客观存在的,判若两人的维特主观的感觉是满眼的凄惨:那善良的农妇小儿子死了、丈夫生病了;认识的青年农民被解雇了……他感同身受,无限的惆帐,他挽留着绿蒂,苟延着残喘。显得多么的可怜?维特他得的是公子哥儿病啊!

尤其维特着重讲了真诚热烈追求守寡了的女东家的这个青年农民的故事,尽管那个青年守规、勇敢、真爱,那个寡妇也有相当的意思,可是世俗、舅老爷们为了财产继承的问题(那女东家无儿无女),不但这青年农民求爱受阻,其后请的其他长工也是同样的命运,受到舅老爷们的警惕,爱情被牺牲了。

维特将自己的命运与那青年农民比,不过身份相反,维特是有钱资产阶级的后裔,但维特求爱的勇气自愧不如那贫穷青年农民。

维特再次探访绿蒂,绿蒂仍可爱得天真无邪,在维特的面前肆无忌惮的表演与雀儿亲嘴喂食,重燃维特心中对绿蒂的爱火,某种意义上来说,绿蒂是爱的魔鬼啊!

维特是一个爱泛滥的小伙子,他对村中去世了的牧师的第二任妻子神经病地砍掉牧师居所园子的胡桃树亦耿耿于怀,爱惜不已,牧师的居所是公家的。觉得世人多有不珍惜美好的东西,更何妨对绿蒂?人们在暴殄天物啊!他可能认为,就算是阿尔伯特也爱绿蒂,仍然不够充分珍惜他心中的女神,这就是维特的执着的对大自然包括人类的爱,这却对普罗大众有点苛求了!

维特已经因单相思而病了,他在日记中写到“多么空虚啊!我的胸口里觉得可怕的空虚!——我常常想,哪怕你能把她拥抱在心口一次,仅仅一次,这整个的空虚就会填满了。”

尽管绿蒂已经和阿尔伯特结婚了,维特他仍然一如既往与他们俩密切来往。有一次,维特呆在绿蒂的房间里听着绿蒂家长里短与女伴闲话家常地讲谁谁又结婚了,谁病了,还病得相当重……,维特觉得这些鸡毛蒜皮的事对于绿蒂不重要,维特他却觉得自己对绿蒂这个家庭才是太太重要,而不是妨碍?多么另类又善良的维特啊!他甚至对自己劝告“可是——你要是这会儿走了,从他们的圈子里消失了,他们又将有多久会感到失去你给他们的生活造成了缺陷呢?多久?唉,人生才叫无常呵!”,维特因得不到绿蒂的婚爱,只有目前的“友谊”,他犹豫他不甘他挣扎,他无可奈何大致准备要告别心爱的女人了。

维特日记里写到:“我已有上百次几乎就要拥抱她了!伟大的主知道,当一个人面前摆着那么可爱的东西而又不能伸手攫取时,他心头会多难受。攫取本是人类最自然的欲望。婴儿不总是伸出小手抓他们喜爱的一切么?——可我呢?”维特还未懂得主权的法律边界,维特他是有民事责任的成年人啊!

绿蒂,红颜祸水?她没有避嫌没有避爱,常常在维特面前流露对维特的爱恋,尽管她有未婚夫甚至是丈夫,在法律社会这不是勾引吗?绿蒂的行为不是水性杨花吗?人性解放的自由如何界定与规范呢?这不,维特、绿蒂、阿尔伯特三人不成了三角恋了吗?不是会葬送三人彼此的幸福吗?

维特在山谷遇着了失恋的亨利希,同病相怜起来,不过,亨利希的失恋是由于贫富阶级的差异,亨利希已经疯了,而维特对绿蒂的失恋是识不逢时,他也已经下意识相当于去死了。

其后,维特从亨利希母亲的嘴里得之,其实疯子嘴里的恋爱幸福自由自在是在大疯发病时的美好幻觉,他是花痴哦!突然维特顿悟,上帝给幸运的人理智真实的幸福;命不好的人,幸福只有从疯癫中寻求!只是一种梦幻。

那个幸福的不幸者疯子,后来维特在阿尔伯特平淡的嘴里得知,是暗恋绿蒂之故,无可能之故,也是迷恋维特心中的女神痴疯至此的啊!并因此被解雇、失业、犯傻。

绿蒂弹着过去维特爱听的琴音,维特此时却心如刀绞,因这音韵让维特回忆起旧日的美好时光却去而不能复返,他控制不了自己,哀求绿蒂“看在上帝的份上”维特嚷道,情绪激动地冲她跑去,“看在上帝的份上,别弹了!”,今次,绿蒂以为维特真的病了,而且病得不轻,她不是爱维特,而是同情他、怜悯他。维特是单相思?

维特自我感叹:人,这个受到赞美的“半神”,他究竟算什么!他不是在正好需要力量的当儿,却缺少力量么?当他在欢乐向上飞升,或在痛苦中向下沉沦时,他都渴望自己能融进无穷的宇宙中去,可偏偏在这一刹那,他不是又会受到羁縻,重行恢复迟钝的、冰冷的意识么?”

最后,编者有一段话是这样总结的:

至少阿尔伯特的朋友们是这样讲的:他们认为维特像个一天就把全部财产花光、晚上只好吃苦挨饿的人,他对终于获得的渴望已久的幸福的那个真诚稳重的丈夫,以及他力图在将来仍保持这个幸福的行为,都不能作出正确的评价。他们说,阿尔伯特在这么短的一段时间里没有变,他仍然是维特一开始所认识、器重和尊敬的那么一个人。他爱绿蒂超过一切,他为她感到骄傲,希望别人都承认她是最最可爱的女性。他不希望自己和她之间出现任何猜疑的阴影,他不乐意和任何人哪怕以最无邪的方式,仅仅在一瞬间共同占有这个宝贝,难道因此就能责怪他不成?他们承认,当有维特在他妻子房间中的时候,阿尔伯特常常就走开了;但他这样做不是出于对朋友的敌视和反感,而只是因为他感觉到,他在跟前维特总是显得局促不安。

其实在个人、婚姻的主权意识上,阿尔伯特可谓是一个不怎么设防的人啊!维特却放任自流,有意无意的侵犯了别人的主权了,可爱的绿蒂又那么有点暧昧、爱与怜的泛滥。

维特认识的那个钟情寡妇东家而被舅老爷辞退的长工,因爱生恨杀死了接替他的长工,维特曾企图解救他,说:“瞧你干的好事,不幸的人呵!”当事者杀人犯却泰然自若地答道:“谁也别想娶她,她也别打算嫁给任何人。”这件事对维特震撼极大,以他的本性与善良,他能杀了阿尔伯特吗?所以,维特最后只有用阿尔伯特的手枪自杀,这是无可奈何的悲剧。前者是因爱而恨,维特是因爱而无奈而不舍,控制不了感情,又不想伤及旁人,这些旁人是他最好的朋友与爱人啊!

但是,感同身受,维特却同情起这个只是有一面之交的杀人犯,力主出庭为他辩护,被总管驳回。建制者要维护秩序与法律啊!文明要自由、恋爱的自由,但也不能无充分理由取他人性命啊!

后来,连阿尔伯特一众人都感慨,“不,他没有救了”是指维特,不是指那杀人犯。维特留下的字条,上面也写道:“你没有救了,不幸的朋友!我明白,咱们都没有救了!”维特说的没有救了,既指杀人犯、自己、也指所有人。

尽管阿尔伯特站在公正的立场上阐述,维特由于爱绿蒂,而对阿尔伯特有主观的反感:“有什么用呢,尽管我反反复复地告诉自己,对自己讲:他是个好人,正派人!可是,我心乱如麻,叫我怎么公正得了呵。”

维特处世的诸多难堪,一见钟情追求爱情又落空,客观上更有意无意对他人家庭幸福的侵犯,加上世人另眼相看、莽加议论,都内生性的令维特产生自我毁灭的意念与动力。

维特因为失恋而烦躁,每每在寒冷多变的天时也不得不到户外瞎跑,面对无情的大自然,维特既害怕,有向往,春天到了,溶雪了,汹涌的洪水,从高处激流而下,冲刷一切,他曾经与心中的女神呆过的地方景物,或淹没了或人是物非了,不,其实人与彼此的心已经变了,只是维特固执地坚守他的痴恋而已。他有冲动冲进激流的山涧洪流,不过目前还有点害怕,还未积蓄够勇气。

维特他日日夜夜做梦、做爱的梦、爱绿蒂的梦,似醒似梦,出于下意识的非理智状态,也疯了,或者在疯的边缘。

维特的自杀,自我毁灭,他认为是最后的出路与希望,决心逐渐坚定。人在绝望的时候,已经信鬼信神,信黑幕后面的奇迹,信超自然的力量,将自己置之度外。

不过,他对自己讲,不能操之过急,不应草率行事。

在给威廉的最后的信件中,维特明确拒绝了威廉的邀请,要求他回到威廉的身边,过正常的生活。维特说“我该走了”而不是回到威廉和他的妈妈身边,在心中已经和他们道别了。

这令善良的绿蒂多么尴尬又多么情何以堪啊,一个死结,阿尔伯特与绿蒂“肯定的只是,她已下了决心,要想一切办法打发维特离开。”

当绿蒂表明心迹,恳请维特摆正位置:仍然保持友谊,是友谊,减少不必要的来往,以免大家尴尬,他就说死了,“不,绿蒂,”他嚷道,“我将再也不来见你了!”看看,这不是闹情绪,强人所难吗?绿蒂可怜地指出“唉,你干吗非得生成这么个急性子,一喜欢什么就死心眼地迷下去,”她拉着维特的手继续说“克制克制自己吧!你的天资、你的学识,你的才能,它们不是可以带给你各种各样的快乐么?拿出男子汉的气概来!别再苦苦恋着一个除去同情你就什么也不能做的女孩子。”

看看,绿蒂讲得多么真诚和合情合理啊!

绿蒂继续做维特的思想工作:“快冷静冷静吧,维特!你难道感觉不出,你是在自己欺骗自己,存心把自己毁掉么!,干吗定要爱我呢,维特?,我可是另有所属啊!干吗偏偏这样?我担心,我害怕,仅仅是因为不可能实现,才使这个占有我的欲望对你如此有诱惑力的。”“难道世间就没有一个姑娘合你的心意了么?打起精神去找吧,我发誓,你一定能找到的;要知道,一些时候以来你自寻烦恼,已经叫我为你和我们担心了啊。打起精神来!去旅行一下,这将会、一定会使你心胸开阔起来。去找吧,找一个值得你爱的人,然后再回来和我们团聚,共享真正友谊的幸福”,绿蒂讲得多么的真诚有理有礼啊!

维特死后绿蒂才读到的维特写给她的信中,维特坚定了去死的念头,维特一时讲:我生活在你的身边既无希望,也无欢乐啊!……,维特强烈的念头:我要去死!——这并非绝望;而是信念,……是该为你而牺牲自己的时候了。并透露曾一度出现过一个狂暴的想法——杀死你的丈夫!——杀死你!——杀死我自己!

维特临死前的经济状况大概是这样的:

他有一个随身的用人照顾,可以随时结清所有的账目,可以把他本来按月施舍给一些穷人的钱提前一次给两个月。有人送饭,饭来张口,有马骑,不用干活,有充足的时间发呆,读闲书,写作绘画,探访有情无情的有家室无家室的人。一句话,就是一个有钱、任性、爱发呆的大闲人。

当一个人默想往事的时候,此时此刻,种种迹象表明,在维特即将永远离开她的时候或者寻死去的时候,绿蒂满意、佩服阿尔伯特的大度、忠诚、稳重、懂事、懂得生活,明确愿意付托终生。而上天又在命运中安排闯进一个富有吸引力却另类的少年维特,回忆往事,她和维特确是意气相投的。问题是为什么维特死心眼一定要爱她,超越亲密朋友的界限。他想,维特做自己的哥哥多好啊,她希望把自己的一个女友许配给维特,希望维特与阿尔伯特保持良好的关系。她的爱泛滥而溢出,真的如保守的中国谚语所云:红颜祸水?那能这样解读和看待美丽动人、善良无邪的绿蒂姑娘呢!

其实,绿蒂的潜意识钟意维特较阿尔伯特多一点,但出于理智与时间的先后,她也和维特一样委屈自己。

其实,当维特最好那次与她诀别见面时,绿蒂也意乱情迷,举止行为亦相当反常,既想单独与维特在一起,有不敢。她对维特是有情的,有复杂的美妙的隐伏的不能言表的感情。

维特与绿蒂那次最后的会面,没有阿尔伯特在跟前,维特应绿蒂的要求,朗诵着自己翻译的英雄史诗,真情流露,激动不已,最后拥抱在一起,亦仅此而已。绿蒂心理更惊慌迷乱,只说:“这是最后一次,维特!你别想见到我了!”,绿蒂不得不克制、庄重、绝情讲了最后的一句话。

维特悲痛欲绝,无可奈何喊出:“别了,绿蒂!永别了!”

经过那晚阿尔伯特出外办事,没有在家过夜,维特最后与绿蒂诀别,双方不由自主激动的互相拥抱接吻,所留下的印记与激动的余波,当次日阿尔伯特回家,绿蒂的心情异常复杂,她既忠诚爱着阿尔伯特,自己现在的丈夫,又爱着关心着可怜的可能自作自受已经一无所有的维特,向丈夫坦露心迹,交代一切,她思前想后,拿不定主意,毕竟,阿尔伯特是人、是一个男人,就算是多么开明有风度有同情心,维特的存在多少也令他有点不快。于是绿蒂就心知吐明,默默的注视着阿尔伯特回家后的举动以及维特回自己住处后使用人送字条向阿尔伯特借枪托词方便不日外出旅游时防身,阿尔伯特指示绿蒂取枪,绿蒂取枪时的木然却刻意擦干净枪的灰尘,当维特从用人那里得知是看到绿蒂亲自交枪给他的,并已经擦干净了的,维特病态的狂喜。

以下是维特最后的咏叹:

“它们经过了你的手,你还擦去了上面的灰尘;我把它们吻了一遍又一遍,因为你曾接触过它们。绿蒂呵,我的天使,是你成全我实现自己的决心!是的,绿蒂,是你把枪交给我的;我曾经渴望从你手中接受死亡,如今我的心愿得以满足了!唔,我盘问过我那小伙子:当你递枪给他时,你的手在震抖,你连一句“再见”也没有讲!可悲,可悲!连一句“再见”也没有!难道为了那把我和你永远联结起来的一瞬,你就把我从心中放逐出去了么?绿蒂啊,哪怕再过一千年,也不会把我对你那一瞬的印象磨灭!我感觉到,你是不可能恨一个如此热恋你的人的。”

“我对不起你,阿尔伯特,请原谅我吧。我破坏了你的家庭的和睦,造成了你俩之间的猜忌。别了!我自愿结束这一切。呵,但愿我的死能带给你们幸福!阿尔伯特,阿尔伯特,使我们的天使幸福吧!你要是做到,上帝就会保佑你啊!”

维特的自杀,真能令绿蒂与阿尔伯特幸福吗?!

最后,维特心情轻松的从容吞枪自杀,一了百了,回归自我、回归自然、回到上帝的身边。

阿们!

—20220316细读《少年维特的烦恼》综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04802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2
下一篇2024-04-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