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的生平事迹

杨万里的生平事迹,第1张

杨万里(1127-1206年),汉族,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宋朝杰出的诗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中进士。授赣州司户,后调任永州零陵县丞,得见谪居在永州的张浚,多受其勉励与教诲。孝宗即位后,张浚入相,即荐万里为临安府教授。未及赴任,即遭父丧,服满后改知奉新县。乾道六年(1170年)任国子博士,开始作京官,不久迁太常丞,转将作少监。淳熙元年(1174年)出知漳州,旋改知常州。六年,提举广东常平茶盐,曾镇压沈师起义军,升为广东提点刑狱。不久,遭母丧去任,召还为吏部员外郎,升郎中。十二年 (1185年)五月,以地震应诏上书,极论时政十事,劝谏孝宗姑置不急之务,精专备敌之策,坚决反对一些人提出的放弃两淮、退保长江的误国建议,主张选用人才,积极备战。次年,任枢密院检详官兼太子侍读。十四年(1187年),迁秘书少监。高宗崩,万里因力争张浚当配享庙祀事,指斥洪迈“指鹿为马”,惹恼了孝宗,出知筠州(今江西高安)。光宗即位,召为秘书监。绍熙元年(1190年),为接伴金国贺正旦使兼实录院检讨官。终因孝宗对他不满,出为江东转运副使。朝廷欲在江南诸郡行铁钱,万里以为不便民,拒不奉诏,忤宰相意,改知赣州。万里见自己的抱负无法施展,遂不赴任,乞祠官(无实际官职,只领祠禄,等于退休)而归,从此不再出仕,朝命几次召他赴京,均辞而不往。 开僖二年(1206年),因痛恨韩侂胄弄权误国,忧愤而死,官终宝谟阁文士,谥“文节”。

杨万里一生力主抗战,反对屈膝投降,他在给皇帝的许多“书”、“策”、“札子”中都一再痛陈国家利病,力诋投降之误,爱国之情,溢于言表。他为官清正廉洁,尽力不扰百姓,当时的诗人徐玑称赞他“清得门如水,贫惟带有金”(《投杨诚斋》)。江东转运副使任满之后,应有余钱万缗,但他均弃于官库,一钱不取而归。他立朝刚正,遇事敢言,指摘时弊,无所顾忌,因此始终不得大用。实际上他为官也不斤斤营求升迁,在作京官时就随时准备丢官罢职,因此预先准备好了由杭州回家的路费,锁置箱中,藏于卧室,又戒家人不许买一物,怕去职回乡时行李累赘。后来赋闲家居的十五年中,还是韩侂胄柄政之时,韩新建南园,请他作一篇“记”,许以高官相酬,万里坚辞不作,表示“官可弃,‘记’不可作。”以止数事,可以想见其为人。诗人葛天民夸他“脊梁如铁心如石”(见《南宋群贤小集.葛无怀小集》),并非谥美之辞。

杨万里的杰出事迹

杨万里在当时有很大的影响。他的诗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各,称“中兴四大家”。他起初模仿江西诗派,后来认识到江西诗派追求形式、艰深蹇涩的弊病,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尽焚其力作诗篇千余首,决意跳出江西诗派的窠臼而另辟蹊径。他在《荆溪集自序》中曾回忆过自己走过的创作道路:“余之诗,始学江西诸君子,既又学后山(陈师道)五字律,既又学半山老人(王安石)七字绝句,晚乃学绝句于唐人。……戊戌作诗,忽若有悟,于是辞谢唐人及王、陈、江西诸君子皆不敢学,而后欣如也。”他在诗中也曾明确表白:“传派传宗我替羞,作家各自一风流。黄(庭坚)陈(师道)篱下休安脚,陶(潜)谢(灵运)行前更出头。”(《跋徐恭仲省干近诗》之三)正因为他不随人脚跟、傍人篱下,敢于别转一路,推陈出新,终于自成一家,形成了他独具的诗风,其诗风格纯朴,语言口语化,构思新巧,号为“诚斋体”。对当时诗坛风气的转变,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杨万里学问渊博,才思健举。他的作品不拘一格,富有变化,既有“归千军、倒三峡、穿天心、透月窟”雄健富丽的鸿篇巨制;也有状物姿态,写人情意,随手拈来,却能曲尽其妙的写景抒情小诗。诗风平易自然、构思新巧、幽默风趣、清新活泼,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他又十分注意学习民歌的优点,大量吸取生动清新的口语谣谚入诗,因此,他的作品往往“俚辞谚语,冲口而来”(蒋鸿翮《寒塘诗话》),给人纯朴自然的感受。如:“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愁钉人来关月事,得休休去且休休。”(《竹枝歌》)完全似脱口而出的一首山歌,反映了他向民歌学习的成就。

杨万里现存的诗篇,有一部分直接抒写自己的爱国感情及对时政的关怀。特别是他充金国贺正旦使的接伴使时,第一次横渡江、淮,去北方迎接金使,亲眼看到宋朝的大好河山沦于金人手中,淮河成了南宋的北部边界,两岸的骨肉乡亲,不能自由往来,心中有无限感慨,写下了不少爱国的诗篇,如:“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初入淮河》)他路经镇江金山时,看到风景如画的金山的亭台变成了专门招待金使烹茶的场所,愤慨地写下了“大江端的替人羞!金山端的替人愁”(《雪霁晓登金山》)的诗句,深深地鞭挞了屈辱的南宋小朝廷。此外,如《过扬子江》、《读罪己诏》、《故少师张魏公挽词》、《虞丞相挽词》、《豫章江臬二首》、《宿牧牛亭秦太师坟庵》等诗章,或寄托家国之思,或呼吁抗战复国,或歌颂抗敌捐躯的将领,或讽刺卖国投敌的权奸,都是万里的名篇。

他也有一些诗作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表达了他对民生的关心及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如《悯农》、《观稼》、《农家叹》、《秋雨叹》、《悯旱》、《竹枝歌》、《插秧歌》等,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比较高。但上两类作品数量并不很多。

杨万里现存的诗篇,大部分是吟咏江风山月的写景抒情之作和应酬之作。这部分,作品有的题材过于细碎,缺乏高度的艺术概括,流于粗率浅俗。但他也有不少抒情写景的小诗,由于观察细致深入,描写生动逼真,感情真挚浓厚,因而意趣盎然,颇能动人。如“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闲居初夏午睡起》)“雾外江山看不真,只凭鸡犬认前村。渡船满板霜如雪,印我青鞋第一痕。”(《庚子正月五日晓过大臬渡》)“春回雨点溪声里,人醉梅花竹影中。”(《除夕》)均写得圆转自然,清新活泼,极有思致,和那些专门描摹风云月露的诗人走的是不同的道路。

杨万里一生写作极为勤奋,相传有诗二万余首,现存诗四千二百余首,诗文全集一百三十三卷,名《诚斋集》,今存。 建炎元年丁未九月二十二日(公元1127年10月29日),杨万里呱呱坠地。这是一个风狂雨横的年代。金兵大举入侵中原,于上年闰十一月攻陷汴京,这年四月,俘虏徽宗、钦宋二帝及太子、宗戚三千人北去,北宋宣告灭亡;五月,康王赵构即位,是为高宗,建立了偏安江南的南宋王朝。从此,便开始了宋、金战战和和南弱北强的长期对峙局面。 杨万里八岁丧母。父亲杨芾(公元1096-1164年〉,字文卿,号南溪居士。他精通《易经》,常忍着饥寒购买书籍,积十年,得藏书数千卷。他曾指着藏书对杨万里说:“是圣贤之心具焉,汝童怒之!”(胡铨《杨君文卿基志铭》)在父亲的影响下,杨万里自幼读书非常勤奋,广师博学,锲而不舍。他14岁拜高守道为师,17岁拜王庭程为师,21岁拜刘安世、刘廷直为师。绍兴二十年(公元1150年)春赴临安参 加礼部试,落第而归,仍继续求学。27岁拜刘才邵为师。几年后在赣州司户任上,父亲又携领他去拜见滴居南安的张九成和途经赣州的胡锥。王庭珪、张九成、胡铨等前辈的学问、节操以及力主,抗金的爱国精神,给了杨万里以重要的影响。 绍兴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春,杨万里进士及第。

二十六年(公元1156年),授赣州司户参军。

二十九年(公元1159也年)十月,调任永州零陵县塞。时主战派领袖张泼滴居永州,闭门谢客。杨万里三次前往拜渴而不得见,后以书信力请,并通过其子张拭介绍,才得接见。张浚对他说:“元符贵人,腰金纤紫者何隙,惟邹志完、陈莹中姓名与日月争光!”(罗大经《鹤林玉露》甲编卷l)同时勉之以“正心诚意”之学。杨万里服膺其教终身,于是名其读书之室曰“诚斋”,以明己志。胡铨当时滴居衡州,杨万里又请他为此写了《诚斋记》。为丞零陵,“一日而并得二师”(《跋张魏公答忠简胡公书十二纸》),张浚、胡铨两位爱国名臣成方杨万里终生效法的榜样。 绍兴

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六月,高宗赵构逊位,南宋政局发生重大变化。孝宗即位,锐意恢复,起用张泼为枢密使,不久又任其为相。隆兴元年(1163)秋,杨万里离零陵任,赴调至临安。因张浚推荐,除临安府教授。未及赴任,就因父病,而于二年正月西归吉水。八月四日,父病故,在家守服,"三年,户不闭而无客气《送王才臣赴秋试序》)。 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春,杨万里至临安,先后渴见副枢密使陈俊卿和枢毯使虞允文,上政论《千虑策》。《千虑策》分“君道”、“国势”、“治原”、“人才”、“论相”、“论将”、“论兵”、“驭吏”、“选法”、“刑法”、“冗官”、“民政”共30篇,深刻总结了靖康之难以来的历史教训,直率批评了朝廷的腐败无能,提出了一整套振兴国家的方针策略,充分显示了杨万里的政治才能。虞允文读后赞叹说:“东南乃有此人物!某初除,合荐两人,当以此人为首。”(《鹤林玉露》乙编卷4)

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杨万里除隆兴府奉新县知县。恰值奉新大旱,百姓生活十分困苦。杨万里于四月二十六日上任,见牢中关满交不起租税的百姓,官署-府库却依然空虚,深知是群吏中间盘剥所致。于是他下令,全部放还牢里的“囚犯”,并禁止逮捕、鞭打百姓,然后发给每户一纸通知,放宽其税额、期限。结果百姓纷纷自动前来纳税,不出一月,欠税全部交清。奉新任职虽只半年,却初次实践了他的不扰民政治,颇获治绩。 同年十月,因右相虞允文推荐,杨万里除国子博士,杨万里开始作京宫。次年,张栻由于反对侯幸近习执掌要职得罪虞允文而被挤出知袁州,杨万里抗章力争张拭不当去位,又致书虞允文,以正理相规劝,公而忘私,深为世人称道。七月,转太常博士;八年丸丹,升太常ZE兼权吏都右侍郎官;九年四月,转将作少监。

淳熙元年(1174)正月,除知漳州,临行时不忘上札,忠告皇帝戒贪吏、施廉吏。后因病未赴任,家居三年。淳熙四年春,出知常州。

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正月,除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公事。杨万里于二月携家离开常州,待次近一年,七年正月离吉水赴任广东。八年二月,改任广东提点刑狱。冬,闽“盗”沈师进入梅州,他率兵平定,被孝宗称为“仁者之勇”,赐直秘阁。九年七月继母去世,离任服丧。 淳熙十一年

(公元1184年)十月服除,被召人京任尚书右郎,后任吏部员外郎。十二年五月,除吏部郎中,应诏上书,极论时事。塞相王淮问“宰相何事最急先务”,杨万里以“人才最急先务”为答,并条上《荐士录》,举荐朱蕉等六十人,都是正人端士。孝宗亲耀他为太子侍读,太子为题“诚斋”二字。淳熙十三年,转枢密院检详宫,历任尚书省右司郎中、左司郎中,仍兼东宫侍读宫。十四年十月,任秘书少监。十五年三月,孝宗昕纳翰林学士洪迈之议,以吕颐浩等人配飨高宗庙祀。杨万里力争主战名将张浚当配飨,指斥洪迈不俟集议、专辄独断,无异“指鹿为马”,惹恼孝宗:“万里以联为何如主”因而削去直秘阁,出知绢州(今江西高安)。

十六年(公元1189年〉二月,光宗受禅。杨万里五月复直秘阁,八月被召,九月人京。他连上三札,要求光宗爱护人才,防止奸佞做到“一日勤,二日俭,三日断,囚日亲君子,五曰奖直言”(《第三札子》)。十月,除秘书监。因绍熙改元,借焕章阁学士充接伴金国贺正旦使使,兼实录院检讨官。 绍熙元年

(公元1190年)八月,孝宗《日历》修成,照例应由秘书监杨万里为《、日历》作序,而宰臣却另嘱他人,杨厅里于是自劫失职,请求去职,光宗挽留。接着又因要进孝宗《圣政》书,宰臣以他为进奉官,而孝宗犹念旧恶,大不痛快,于是出江东转运副使。

绍熙二年(公元1192年),朝廷下令于江南诸郡行使铁钱会子,杨万里上书谏阻,不奉诏,得罪宰臣,因而改知赣州。未赴,八月谢病自免,回归吉水。"如病鹤出笼,如脱兔投林……自此幽屏,遂与世绝"(《答沈子寿书》)。

宁宗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有召赴京,杨万里辞不往。九月,升焕章阁待制,提举兴国宫。四年正月,进封吉水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五年三月,升宝文阁待制,致仕。六年十二月,进封吉水县开国伯。

嘉泰三年(公元1203年)八月,诏进宝漠阁直学士,给赐衣带;四年正月,进封庐陵郡开国侯,加食邑三百户。

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召赴京,复辞;二年二月,升宝漠阁学士。 杨万里晚年誓不出仕,据传是由于不满权臣韩侂胄当国。韩筑南园,要请他作"记户,他说:"官可弃,记不可作也!"予以坚决拒绝。后因韩专傍日甚,遂忧愤快快成疾。家人知他忧国心重,凡一切时政消息皆不敢告知。

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五月七日,一族侄从外而至,不知其惰,于是言及邸报所载韩侂胄出兵北伐之事,杨万里闻罢痛哭失声,愤然叹呼:“奸臣妄作,一至于此!”他料定韩侂胄意存侥幸,轻举妄动,必然会遭到失败,贻害国家,当晚彻夜不能成眠。第二日早晨,他又不肯进食,兀坐书斋中,呼纸手书云:"韩侂胄奸臣专权元主,动兵残民,谋危社寝。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别书十四言告别妻儿,笔落而逝。享年80岁。赐溢文节,追赠光禄大夫。杨万里是一位热忱的爱国者,又是一位清醒的政治家。他一生力主抗战,始终反对屈膝议和。在进奏皇帝的许多"书"、"策"、"札子"中,他一再痛陈国家利病,力排投降之误,爱国之情溢于言表。面对中原沦丧、江山唯余半璧的局面,他尖锐指出:"为天下国家者不能不忘于敌,天下之忧,复有大于此者乎!"(《千虑策•国势上》)告诫统治者要时刻不忘备敌谋敌、御敌制胜。他既大胆批评孝宗经过符离之败,"前日之勇一变而为怯,前日之锐一变而为钝"(同上《君道中》),又坚决反对一些人轻易用兵、盲目冒进,主张以"守而取"(《与陈应求左相书》)的积极、慎重策略,稳步进取,先实国力而后图恢复,以求最终胜利。他看重和同情人民,认为:"民者,国之命而吏之仇也。"(《千虑策•民政上》)将国家命运系之于人民,指斥官吏只会敲骨吸髓地压榨人民,激起人民的仇恨、愤怒和反抗。因此,他提醒光宗要节财用、薄赋敛、结民心,民富而后邦宁,兴国之计,就在于此(《转对札子》)Q这些,都表现杨万里的深刻见识和进步思想。杨万里为人清直,个性刚褊。孝宗贬他“直不中律”,光宗称他“也有性气”(《鹤林玉露》甲编卷4)。他立朝刚正,遇事敢言,指摘时弊,无所顾忌,因而始终不得大用。实际上他一生视仕宦富贵犹如敝展,随时准备唾弃。在作京宫时,就预先准备好了由杭州回家的盘缠,锁置箱中,藏在卧室,又戒家人不许买一物,以免一旦离职回乡时行李累赘,就这样“日日若促装”待发者。这与那些斤斤营求升迁、患得患失之辈适成鲜明对照。杨万里为官清正廉洁,不扰百姓,不贪钱物。江东转运副使任满时,应有余钱万缉,他全弃之于官库,一文不取而归。退休南溪之上,自家老屋一区,仅避风雨。当时诗人徐矶(公元1162-1214年}称赞他“清得门如水,贫惟带有金”(《投杨诚斋》),正是他清贫一生的真实写照。 杨万里的诗,在当时就有很大的影响:“今日诗坛谁是主,诚斋诗律正施行。”(姜特立《谢杨诚斋惠长句》)“四海诚斋独霸诗。”(项安世《又用韵酬潘杨二首》)他的诗歌创作,走过的是一条由广学博取、转益多师而至面向现实、师法自然的道路。他学诗最初由江西诗派入手,后于绍兴三十二年在零陵自焚尽其少作诗篇千余首,决意跳出江西诗派的窠臼,诗格至此一变;后又学陈师道五字律;又学王安石七字绝句;又学唐人绝句;至“戊戌……作诗,忽若有悟,于是辞谢唐人及王、陈、江西诸君子皆不敢学,而后欣如也”,自此“万象毕来,献予诗材”“前者未做而后者已迫,涣然未觉作诗之难也”(《荆溪集序》)。杨万里广泛地向前辈学习,但又绝不为前辈所固,而是立志要超出前辈。他说:“笔下何知有前辈。”(迈使客夜归》又说:“传宗传派我替羞,作家各自一风流,黄(庭坚)陈(师道)篱下休安脚,陶(渊明)谢(灵运)行前更出头。”(《跋徐恭仲省干近诗》)他正是以这种不肯傍人篱下、随人脚跟的开拓创新精神,终于“落尽皮毛,自出机抒”(吕留良、吴之振、吴自牧《宋诗钞•诚斋诗钞》),别转一路,自成一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诗风,创造了他的“诚斋体”,在诗歌史上独树一帜,建立了自己的诗派。 杨万里的诗歌作品不拘一格,富有变化,既有“归千军、倒三峡、穿天心、透月窟”的雄健奔逸气势,也有“状物姿态,写人情意,则铺叙纤悉,曲尽其妙”(周必大《跋杨廷秀石人峰长篇》)的委曲细腻功力。他的“诚斋体”诗,具有新、奇、活、快、风趣王幽默的鲜明特点,"流转圆美"(刘克庄《江西诗派小序•总序》),"活泼刺底"(刘祁《归潜志》卷8),尤其为人所称道。如《闲居初夏午睡起》:“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写得情致深婉,人称“胸襟透脱”(《鹤林玉露》甲偏卷4)。又如《戏笔》、《擞风伯》、《下横山滩头望金华山》、《夏夜玩月d》等,也都写得机智活脱,极有思致,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杨万里十分注意学习民歌的优点,大量汲取生动清新的口语人诗,往往“假辞谚语,冲口而来”(蒋鸿翔《寒塘诗话》),因而形成通俗浅近、自然活泼的语言特色。 杨万里是一位爱国志,士,他一生关心国家命运,留下了大量抒写爱国忧时情怀的诗'篇。特别是他充任金国贺正旦使的接伴使时,因往来江、淮之间,迎送金使哑亲眼看到沦丧于金国的宋朝大好河山和中原遗民父老,心中郁满国家残破的巨大耻辱和悲愤,爱国主义诗歌创作表现得最集中、最强烈。如著名的《初人淮河四绝句》:“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其一)”“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莺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二”(其三〉唱出了灾难深重中爱国士人和广大人民的共同情感。又如在见到金山吞海亭已成专为金使烹茶的场所时,他发出痛苦的呼喊:“大江端的替人羞!金山端的替人愁!”(《雪雾晓登金山》)鞭挝了南宋小朝廷的屈辱和无能。此外如《题吁胎军东南第一山》、《读罪己诏》、《故少师张魏公挽词》、《虞ZE相挽词》、《宿牧牛亭秦太师坟庵》等,或寄托家国之思,或呼吁抗战复园,或歌颂抗金将领,或讽刺卖国权奸,都是直抒爱国思想的名篇。 杨万里的绝大部分爱国忧时诗篇,不象陆游那样奔放、直露,而是压抑胸中的万丈狂澜,凝蕴地底的千层熔浆,大多写得深沉愤郁,含蓄不露。如《过扬子江》:“携瓶自汲江心水,要试煎茶第一功。”表面似乎是说亲自动手汲水煎茶的雅兴,其实是蕴藏着深刻沉痛的感慨羞愤,须参照《雪雾晓登金山》一并领略。杨万里自己说过:“谁言咽月餐云客,中有忧时致主心。”(《题刘高士看云图》)他那些吟咏江风山月的写景抒情作品,不少也是抒写爱国情怀的诗篇。如《豫章江牵二首》、《九月十五夜月,细看桂校北茂南缺,未经古人拈出,纪以二绝句》、《月下果饮绝句》、《初丸夜月》等,都写得曲折多讽,意味深长,蕴含着对国家残破、中原未复的深沉郁愤。他晚年在《夜读诗卷》中曾沉痛自叙:“两窗两横卷,一读一沾襟;只有三更月,知予万古心。”其诗中寄寓的深意,值得后人细细咀嚼。 “吾生十指不沾泥,毛锥便得傲寰衣”(《晚春行田南原》)杨万里不以士大夫自居,一生热爱农村,体恤农民,也写了不少反映农民生活的诗篇。如《悯农》、《农家叹》、《秋雨叹》、《悯旱》、《过白沙竹校歌》等写出农家生活的艰难和疾苦,1:歌舞四时词》、《插秧歌》等写出农民劳动的艰辛和欢乐,《望雨》、《至后入城道中杂兴》等写出对风调雨顺、安居乐业的喜悦和盼望,都具有比较高町,思想性和艺术性。 杨万里学问渊博,才思健举,写作极为勤奋,平生著述颇丰。相传有诗二万余首,现存诗4200余首,散文亦不乏佳品。今存《诚斋集》,有诗文133卷,由其长子杨长藉于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编定。杨长濡(公元1157-1236年),字伯子,号东山,晚号农圃老人,官至福建安抚使、敷文阁学士,居官廉节,有惠政,亦博学有才,工诗善文。 作品目录 初夏睡起 昭君怨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小池 闲居初夏午睡起 戏笔 宿新市徐公店 和段季承左臧惠四绝句 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 读严子陵传 春晴怀故园海棠 读严子陵传 归去来兮引/归去来兮 过杨村 好事近 寄陆务观 念奴娇 伤春 晚风 武陵春 闲居初夏午睡起 晓出净慈寺 新柳 忆秦娥 昭君怨

1979年10月5日,高圆圆出生在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是地地道道的“北京妞”。父亲高俊仁是河北唐山人,1959年从唐山来到北京读大学,毕业后便定居北京,在国家航天部门工作。

小时候高圆圆的梦想是,跟父母一样成为高级白领,然而命运有时候就是这么神奇,它总是在不经意间改变你梦想的进程。

1996年, 17岁的高圆圆在寒假期间到王府井去玩。在逛街时碰到一家广告公司的员工周康宇,扑面而来的清新气息令周康宇如获至宝,执意要拉她拍广告。那时还没有成年的她听说拍广告会有400元的酬劳,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答应了邀约。

同样,1997年,高圆圆又因高中女生形象佳被导演张扬选中主演爱情**《爱情麻辣烫》,饰演女学生荷玲,这是其个人的大银幕处女作,由此开始了她的演艺生涯。那一年,高圆圆18岁,脸庞清秀,笑容羞赧,课堂上低眉敛目认真读课文的样子,满足了无数男生对初恋的想象。

1998年,滕华涛在执导《找不着北》时,认识了貌美如花的高圆圆,邀请她参演剧中江欣一角。当时滕华涛26岁,还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作品,作为一个青年导演,只有一腔热血。而高圆圆这边因为没啥演戏经验,也没正经学过,恰好导演也是个年轻人,有共同话题,高圆圆就经常请教他。近水楼台先得月,不久,导演滕华涛和高圆圆就在剧组传出了绯闻。有人说,滕华涛对高圆圆非常着迷,愿意花费一切资源和力气捧她。

提起滕华涛,或许很多人对他的名字不太熟悉,但是经他指导的作品相信很多人都非常喜欢,如电视剧《蜗居》,《王贵与安娜》《裸婚时代》《失恋33天》《等风来》或许能有点感觉,擅长讲述现代婚恋 情感 剧,号称六代导演****。

可气的是,高圆圆不知道,滕华涛当时已经有了正牌女友刘孜。而滕华涛一边享受在和高圆圆的柔情蜜意,同时和正牌女友刘孜藕断丝连,一直脚踏着两只船。刘孜也一直被蒙在鼓里,压根不知道自己已经“被三”。直到一年后,才通过朋友得知,滕华涛竟然背着她喜欢上了别的女人,怒而分手。

对于自己莫名其妙成了“小三”这件事,高圆圆接受不了,于是也和滕华涛提出了分手,这段鸡飞蛋打的恋情也就此结束。只是因为当时的几个主角知名度都还不高,因此这段“三角恋”也没有被过多关注。

时间来到在2000年,她拍摄的清嘴含片广告,在当年悉尼奥运会期间播出后引起广泛关注,让大家记住了这个清新女孩。

这个广告,一句“想知道亲嘴的味道吗?”撩拨了当年宅男们的少女心。因此高圆圆一度被人们称为“清嘴女孩”。

随着广告的播出人气上升,刚刚结束初恋的高圆圆很快收拾好情绪,认真投入到工作当中。同年,21岁的高圆圆去找朋友,而那位朋友正在帮王菲制作MV,在工作室里她遇到了张亚东。

说起张亚东,这个号称王菲“背后的男人”。 从小就展现出过人的的音乐天赋,跟着母亲在剧团长大的,岁那年开始学习学习大提琴,13岁就进入大同市歌舞团,开始学习编曲和管弦乐,15岁就开始学习写总谱,任何音乐方面的知识,只要是他想学就没有学不会的。然而他不仅有的是才华,更是 娱乐 圈无数女神的理想情人。

正所谓才子多风流,张亚东满身的才华和有趣的灵魂,吸引无数女神为他竞折腰。在认识高圆圆之前,他就已经收割了两次感情的韭菜,当时的张亚东才19岁,因为音乐上的天赋,让他顺利地进入了当地文工团,并遇到了他的第一任妻子曹芳,青春懵懂的两人,很快便偷偷的恋爱了。

当父母得知两人偷尝禁果之后,便催促着两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婚后不久,曹芳便为张亚东生下了一个儿子。当时自己还是一个孩子,却已经做了父亲,虽然,他也跟着父母开心地笑着,但在他的心里,却依然藏着自己追求音乐的梦想。

终于,在他23岁那年,世俗的压力再也不能压制住他内心的那份执着,他将妻儿丢在家中,便踏上了北漂生涯。即使岳父岳母极力反对他北上,想要他留下来和曹方过安稳的日子,但张亚东执意要走,不得已曹方提出了离婚,张亚东净身出户。只是不同于其他抛妻弃子的渣男,张亚东直到现在,只要前妻有什么需要帮助的,他一定会伸手去帮。

刚到北京的张亚东发展得并不顺利,此时的张亚东还只是一个心怀梦想但是没有什么成绩的一枚音乐制作人,好在他比较幸运,认识了刚离开黑豹乐队的窦唯。窦唯一眼就看中张亚东身上的音乐才华,让张亚东打造自己的的第一张唱片《艳阳天》,窦唯出音乐理念,张亚东主要出技术,最后这张唱片销量达7万张。

俩人一来二去成为了好兄弟,不久窦唯就把张亚东介绍给女朋友王菲,于是就有了1996年的《浮躁》,此后王菲同张亚东长期合作,这次合作不仅让张亚东有了一次华丽转身的机会,也奠定了王菲也成为歌坛天后的起点。

在与王菲窦唯的合作过程中,张亚东也认识了窦唯的妹妹窦颖 ,窦颖也是90年代的摇滚名人,两人于九六年迅速相恋结婚。这段感情来的也快,走的也快,最终还是以离婚收场。(也有传闻这两人并未结婚)。

不久,张亚东又认识了去王菲工作室找朋友的高圆圆,“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很明显,高圆圆看了好几眼,外表帅气、才华横溢的张亚东简直把高圆圆迷得天花乱坠。她果断开始追求张亚东,美丽又爽快的她,很快就俘获了张亚东的心,他们走在了一起,那个时候的高圆圆,就像一个陷在蜜罐里的小女人,她深深依恋着张亚东,一日不见就仿佛三秋不见,即使要离开张亚东一段时间出外演出,她依然很舍不得离开张亚东,一有闲暇时她就给张亚东写信,看得出高圆圆对张亚东的迷恋。 

随着这段未公之于世的爱情,高圆圆的事业也是红红火火,2001年高圆圆参演的**《十七岁的单车》获得柏林国际**节最佳影片银熊奖。

2002年高圆圆出演**《开往春天的地铁》

2003年,高圆圆首次尝试古装武侠剧,在金庸经典名著《倚天屠龙记》电视剧中饰演峨眉派掌门周芷若。电视剧一经播出即受到观众喜爱,既秀若兰芝又蛇蝎歹毒的周芷若得到观众认可,颠覆了以往反派人物的形象。同时这也是她首度接拍古装武侠剧,成就了高圆圆版周芷若是90后金庸剧迷心中无法复制的经典,既秀若兰芝又蛇蝎心肠的周芷若能得到观众的高度认可,是她最初没有预料到的。回顾那时的自己,高圆圆笑言“一直被导演嫌弃”,在改变导演看法的过程中,她才找到了做演员的乐趣。

2003年电视剧《你在微笑我却哭了》扮演女中学生沈笑

2004年在电视剧《海的誓言》中饰演叶雨。片尾曲是《一千年以后》,同一年和好闺蜜贾静雯搭档《神医侠侣》。

除了《倚天屠龙记》,2015年播出的《天下第一》中高圆圆扮演的是柳生飘絮,表面上是一个温柔贤淑,善解人意的女孩,但是内心恶毒,同时城府极深。小时候看剧的时候因为她杀了我最喜欢的上官海棠,而讨厌了她很久。

也是这一年随着**《青红》在国内外的播映,高圆圆开始改变以往在银幕上单一的清纯形象获得巨大成功,并一举获得了第58届戛纳**节并获得“评委会奖”。并且在接受采访时兴奋地不小心说漏嘴,曝光了和张亚东5年的爱情长跑恋情。

但令人想不到的是,打脸的剧情来的这么快,当年刚宣布完与张亚东的恋情后的 7月,有人无意间撞见张亚东与徐静蕾一起逛街并拍到两人在一起的背影。

随后高圆圆在上海出席活动时暗示自己单身,默认与张亚东已分手。至于分手理由,不是因为张亚东花心,而是当时已与前妻离婚、育有一子的他坚持不婚主义,这是一恋爱就直奔结婚主题的高圆圆最不成接受的。

她知道,这段旅程已经到了终点,无关背叛和对错,只是他要下车去别的地方,她只能放他走。

最后不得不说的是,张亚东可是个人才,和他交往过的女星除了他原配,有窦唯的妹妹,有高圆圆,有瞿颖,有徐静蕾,莫文蔚还在演唱会对他表白过。腻害的的是,每个交往过的女人,分开后没有一个人说张亚东坏话。(后面小刀会专门写一期女神收割机张亚东的感情史,记得加关注,听下回分解,)

伴随第二感情的结束,事业也迎来的低谷。2006年《宝贝计划》搭档成龙,2007年以清纯可人的形象出演《男才女貌》但是票房并不乐观

但当时夏雨的正牌女友是气质女神袁泉,两人从大学一直到演艺圈,可谓是羡煞旁人。之后袁泉接受采访承认分手,并且伤心不已。但是当年的10月份,两人又重归于好,仿佛高圆圆只是两人的感情的过客。

而正处于失恋中高圆圆,生命中的第四个男人于小伟很快帮高圆圆治愈情伤,走出与夏雨、袁泉的三角恋的阴霾。据悉,高圆圆和于小伟是在一次K歌中擦出爱的火花,当时高圆圆酒稍微喝多了一点,于是向于小伟照片吐苦水,两人谈得很投机。

之后,于小伟照片每天都会给高圆圆发短信和打电话问候,还会去高圆圆拍戏的现场探班,两人打得火热,两人拍拖的事在一些剧组早就是“不能说的秘密”。

”原本以为这段爱情会持久下去,但在拍摄《闯关东前传》时,于小伟和高圆圆感情逐渐变淡,最后还是分手了。对于分手的原因一个是聚少离多,一个常在北京,一个常在台北,而且两个人都是演员经常在剧组拍戏也无法见面。并且高圆圆对于小伟看管过严,很多明星情侣分手都是因为对方在演戏时与戏中情侣假戏真做,要么暧昧,要么偷食,导致情变。

高圆圆其实也走了同样的路,虽然当时与于小伟的关系已经出现了危机,但如果没有与赵又廷戏里关系的催生,高圆圆未必会如此过早决断。

这事得从2011年,陈凯歌准备拍摄《搜索》这事开始,女主角定了高圆圆,男主角他准备找一个新人出演,最开始选中的是阮经天。因为当时部**《艋舺》正在风口。但陈凯歌看完了**,没看上阮经天,反而更喜欢**里眼睛有光的赵又廷

命运就是这样神奇。33岁的高圆圆和28岁的赵又廷,当红的气质女神和刚出道的新人演员,两个完全没有交集的人,阴差阳错,结了缘分。

可就算在隐秘又怎能瞒过眼贼的娱记,2012年4月9日,许多媒体爆料了高圆圆与赵又廷的地下恋情,眼看地下恋情藏不藏不住,8天后赵又廷不得已在某**的新闻发布会上大方承认了他与高圆圆的恋情。

2013年11月6日,当代都市 情感 剧《咱们结婚吧》在央视一套及湖南卫视黄金档联合开播,高圆圆在剧中饰演大龄剩女杨桃,高圆圆凭借该剧获得第十八届北京影视春燕奖最佳女主角奖。

不知道是不是受到电视剧的角色影响还是爱情能量已积满,“咱们结婚吧”提上了日程,终于经过多年的爱情长跑, 2014年6月5日下午,高圆圆跟赵又廷在北京市工体附近的涉外婚姻登记处领证登记,正式结为夫妻。同年11月28日,高圆圆与赵又廷在台北举行婚礼。至此多年的感情终于划上了句号。

2020年高圆圆评为“虎扑女神”冠军,走上了国民女神的巅峰的高圆圆回到家庭,相夫教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0369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1
下一篇2024-04-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