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姓起名武姓怎样取名

武姓起名武姓怎样取名,第1张

吴姓是中国的姓氏之一,但对于吴姓来说,它起源于今天的河南、商丘或洛阳等地。对于吴姓,是出自子姓、祖子或谥号姓,另一种说法是出自姬姓。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吴姓是怎么起名的。

吴姓

吴姓,中国百家姓之一。起源于河南安阳商丘洛阳等地。可以追溯到商朝君主武丁。武则天的父亲因为有功被提升为周公。武则天称帝后,改姓周,使武氏成为中国著名姓氏之一。

吴姓的由来

来源:来源于儿子的姓氏,祖先或谥号。

出自王上武定,以其祖先命名。据《武班碑》,为商朝武定王后,以祖名为氏。如汉代的吴班。

春秋时宋武公之后,谥号取了他的姓。据《风俗通义》,春秋时期,戴嵩公的儿子司空,死后谥号为吴公,其孙以其祖先谥号命名,又称吴氏。是给商丘的吴石的。

来源:出自姬姓

继周平王少子吴极之后。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公元前770年,狗戎入侵西周,被杀,西周灭亡。的儿子伊臼受到沈、徐、鲁等诸侯的拥戴。他在沈之后即位,后于周朝迁都洛邑,史称东周。迫击炮是周平王。

周平王的小儿子出生时,因为手掌上有一个“吴”字,所以被取名为“吴氏”,是周朝的一位医生。后来他的后人以吴为氏,历史上的吴姓是正宗的。是给河南吴家的。

吴姓的命名方法

八字:有的参考宝宝的八字给宝宝取名,就是用八字来了解宝宝的第一命运,比如阴阳是否协调,五行是否平等,然后用名字来调和,改善宝宝的运势。可以根据八字图给宝宝取名,然后参考图案和笔画,最后找出合适的词义。比如从八字中可知,宝宝的性格任性,不守规矩。建议可以用,比如:理智,道德,修养,维度,来修饰孩子的人格。

生肖:很多父母在选择名字时,往往会根据生肖来选词。例如,在龙年,男孩通常被命名为龙。或者一些中国的十二生肖,适合用某些字,比如:蛇喜欢待在小洞里,蛇年出生的宝宝可以选择哲理、开悟、善良、独特等字。

在名字本身,你可以参考孩子的八字,而在这种情况下,你其实可以很好的利用孩子自己的意思,通过八字去了解孩子的一生,你可以通过命名来调和孩子自己的运气,也可以提高孩子的运势。

武姓起源

来源一

出自姬姓,周平王少子姬武之后。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公元前770年,犬戎入侵西周,周幽王被杀,周的京都也遭破坏。周幽王的儿子宜臼受申、许、鲁等部分诸侯拥戴,在申即位,后迁到雒邑,历史上称东周。宜臼就是周平王。''

周平王的幼子刚生下来的时候,因其手掌上有一“武”字形状纹路,故被赐为武氏,为周朝大夫,后来他的子孙,因而以武为氏,史称武姓正宗。是为河南武氏。

来源二

出自子姓,以祖字或以谥号为氏:

①出自商王武丁之后,以祖名为氏。据《武班碑》所载,为商王武丁之后,以其祖名字为氏。如汉代武班即是。

②出自春秋时宋武公之后,以谥号为氏。据《风俗通义》所载,春秋时宋戴公之子司空,死后谥号为“武”,史称宋武公,其子孙以其祖之谥号为氏,亦称武氏。是为河南武姓。

来源三

出自以国名为氏。据《世本》、《万姓统谱》等资料所载,夏臣武罗被封武罗国,后国亡,其后子孙以国名为氏,称武姓。

来源四

源于姬姓,出自周顷王之孙王孙满的后裔,属于以封邑名称简化为氏。

因王孙满的后裔曾被封于武疆(今河南省郑州市一带),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武疆氏,后有省文简化为单姓武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来源五

源于官位,属于以官称或爵称为氏。

①出自汉朝时期官位“武功爵”。

公元前123年,汉武帝为奖励众军士奋勇杀敌、建立军功,特别创设了“武功爵”,至匈奴溃灭后,此爵制即被逐渐废黜

在受授武功爵的将士之后裔子孙中,即有以先祖官爵称号为姓氏者,称武功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武氏。

②出自汉朝时期官署武库令。

汉朝时期,汉武帝在“执金吾”属下设立有专门的武库署,专职掌管兵器军械、战备物资等,武库令为长,武库丞为佐官,就如同今日的总后勤部。此官职一直沿用至五代时期,直到宋朝时期方被废黜,改为兵部五曹。

  在武库令、武库丞、武库士等的后裔子孙中,皆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武库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武氏,世代相传至今。

③出自汉朝时期官吏武卫将军。

汉朝时期,皇家设置有武卫营,军政长官称“武卫将军”,职掌禁中警卫。

在武卫将军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武卫氏、武威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武氏、卫氏,世代相传至今。

④出自南北朝其北周官吏武伯。

北周时期,朝廷上分别统领“六率”的军政长官,称为左武伯、右武伯。

在左武伯、右武伯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武伯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武氏

来源六

据《风俗通义》所载,汉朝有武强王梁,封地在今河北省武强县,其后代因封地“武强”简为武氏。

源于复姓,属于复姓省文简化为氏。

据史籍《风俗通义》记载,东汉时期,有一个著名的大将叫王梁,是云台二十八将之一。拜大司空,封武强侯,其封地就在今河北省武强县。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武强氏。

另外,在史籍《何氏姓苑》中记载:“有广武氏、武成氏、武仲氏,又《西秦录》有武都氏。”

在武强氏、广武氏、武成氏、武仲氏、武都氏等的后裔子孙中,后皆有省文简化为单姓武氏、强氏、广氏、成氏、仲氏、都氏等,世代相传至今。

来源七

源于改姓或赐姓为氏

①源于改姓,属于帝王赐姓为氏。

唐朝时期,有傅、左、李诸姓被武则天赐姓为武氏,其后代中有人世代相传至今。

②源于改姓,属于冒姓为氏。

据史籍《唐书》记载:“唐贺兰敏,武士之嗣,冒姓武。”

据其记载,唐朝时期有个贺兰敏,传说是武则天的父亲荆州都督武士彟的后代,冒姓武氏。

在贺兰敏之的后裔子孙及族人中,有以先祖之冒姓为姓氏者,称武氏;亦有仍称贺兰氏的,后省文简化为单姓贺氏。

『倵』

拼音:wǔ 注音:ㄨˇ

简体部首:亻 部首笔画:2 总笔画:10

繁体部首:人 部首笔画:2 总笔画:10

康熙字典笔画( 倵:10; )

五笔86:WGAH  五笔98:WGAY  仓颉:OMPM 

四角号码:23240  UniCode:U+5035

◎ 民俗参考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非姓氏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亻武(renwu)

[ 笔顺编号 ]:3211212154

[ 笔顺读写 ]:撇竖横横竖横竖横折捺

◎ 基本解释

古人名用字。

笔画数:10;

部首:亻;

笔顺编号:3211212154

◎ 音韵参考

[ 国 语 ]:wǔ

武雅韵 雅的百度解释 [ 雅 ] 拼音:yǎ 繁体:雅 笔划:12 五笔输入法: ahty 滚五笔输入

法: iuce 部首:隹 部首笔划:08 五行:木 吉凶寓意:吉 雅 优雅 correct; elegant; refined; standard; 雅2 yǎ (1) (形声。字从隹,从牙,牙亦声。“牙”即“齿”。“隹”即“鸟”,在此指“鸟头尖锐”,引申为“尖锐”。“隹”或可视为“锥”省。“隹”与“牙”联合起来表示“尖锐的牙齿”。本义:犬齿。引申义:基准,标准。说明:1犬齿根深体固,为前排上下牙齿的“排头兵”,故被古人视为“基准牙”,“标准齿”。由此引申出“基准”、“标准”之义。古汉语词汇“雅言”即指“标准语”、“官方语言”、“通用语”。《毛诗序》释“雅”为“正”,甚是。“正”即“标准”之义。古有“陶正”,即“陶器标准官”,“车正”,即“车辆标准官”,“木正”,即“木器标准官”,“金正”,即“金属器物标准官”,等等。2《说文》:“雅,楚乌也。”此释有误。) (2) 正确;合乎规范 [correct,right;standard] 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毛诗序》 文章尔雅。──《史记·三王世家》。索隐:皆训正也。 史记

雅之为言正也。──《风俗通·声音》 雅者,古正也。──《白虎通·礼乐》。按:说文疋下古文,以为诗大雅字。疋字隶体似正,故傅会训正,其实古文借疋为谞,后又借雅为谞也。风,讽也。雅,谞也,颂,诵也。此四始之本字。 辞令就得谓之雅。 君子安雅。──《荀子·荣辱》。注:“正而有美德者谓之雅。” 察纳雅言。──诸葛亮《出师表》 (3) 又如:雅道(正道,大道);雅音(正音);雅算(正确的决策);雅学(正道之学。指儒家经典之学) (4) 高尚;美好 [fine;refined;elegant] 张耳雅游。──《史记·张耳陈馀传》 忽忘雅素。──《汉书·张禹传》 雅步擢纤腰。──《陆云诗》。注:“闲雅谓妖丽也。” 都督阎公之雅望。──王勃《滕王阁序》 (5) 又如:雅操(称弹奏乐曲高雅精妙);雅望(美好的愿望);雅篇(优美的篇章);雅像(雅相);雅量高致(气度不凡,情趣高尚);雅驯(温文不俗);雅坐(文静地坐着);雅人深致(风雅的人有深远的意趣);雅俗(雅士与俗人);雅客(高雅的客人) (6) 尊敬他人的敬辞 [your]。如:雅饬(对别人告诫的敬称);雅诲(尊称别人的教诲);雅命(尊称对方嘱咐或建议之事) 雅 yǎ (1) 素常;向来 [often] 予雅道冠,拄杖二癖,每自笑叹。──宋·陆游《老学庵笔记》 后汉书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后汉书·张衡传》 (2) 又如:雅好(平素所喜好);雅志(平素的志向);雅尚(平素的喜好);子所雅;善雅鼓琴 (3) 表示程度很甚,相当于“很”、“极” [very] 帝雅重瑞名。──《明史》 (4) 又如:雅重(甚为敬重) 雅 yǎ (1) 平素的交情 [friendship] 况与左右无一日之雅,而敢求交乎──宋·苏轼《与谢民师推官书》 (2) 又如:同朝之雅;同寅之雅;雅素(故旧的情谊);雅故(故交,旧友) 诗经

(3) 《诗经》中六义之一 [a section in The Book of Songs consisting of dynastic hymns] 《雅》共105篇,分为《大雅》 31篇和《小雅》74篇。《雅》多数是朝廷官吏及公卿大夫的作品,有一小部分是民歌。其内容几乎都是关于政治方面的,有赞颂好人好政的,有讽刺弊政的。只有几首表达个人感情的诗。但是没有情诗。 古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诗序》 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宋·郑樵《通志》总序 (4) 训诂中多有名雅的书 [standard book] 《尔雅》:尔,昵也;昵,近也;雅,义也;义,正也。五方之言不同,皆以近正为主也。──《释名》 (5) 又如:《尔雅》;《广雅》;《通雅》 (6)

编辑本段姓氏

  在中国也有很多“雅”姓家族,分布于宁夏内蒙等地。

编辑本段相关词语

  雅人深致 yǎren-shēnzhi [refined pleasure of poetic minds] 深致:情趣深远。指高雅的人情趣深远,举止不俗 阅微草堂笔记

此怪行踪可云隐秀,即其料理刘生,不动声色,亦有雅人深致也。──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雅什 yǎshi [refined poem] 指高雅的诗文 雅士 yǎshi [scholar] 高尚文雅的人 文人雅士 雅司 yǎsī [yaws] 一种感染性、接触传染性但非性病性的热带疾病,由一种形态上与梅毒螺旋体(苍白密螺旋体Tpallidum)不能区别的螺旋体(细弱密螺旋体Treponema pertenue)引起,特点为皮肤原发性溃疡性损害,继而发展到第二期,此时溃疡遍及全身,在第三期骨亦被累及 雅司病蝇 yǎsībingying [yaws fly] 一种黄潜蝇,它能传染一种热带的痘状慢性皮肤传染病 雅玩 yǎwan [elegant plaything] 高雅的玩赏物 这花玲珑可爱,堪作案头雅玩 雅相 yǎxiang [dignity;honourable] 好看;体面(多用于否定) 别动手动脚的,让人撞见多不雅相 雅兴 yǎxing [aesthetic mood] 高雅的兴趣 雅驯 yǎxun [refined and elegant] 指文辞优美,典雅不俗 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史记·五帝本纪赞》 雅言 yǎyan [earnest advice] 正言 出师表

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诸葛亮《出师表》 雅意 yǎyi (1) [your kindness;your kind offer] [敬]∶旧时敬辞,用于对方的情意 (2) [delicate interest and charm]∶风雅的意趣 (3) [your opinion]∶敬辞,称对方的意见 雅乐 yǎyue [ceremonnjal classic music] 古代指帝王朝贺、祭祀天地等大典所用的音乐 雅正 yǎzheng (1) [standard;correct]∶规范的 (2) [upright;righteous]∶典雅方正 (3) [be kind enough to give your esteemed opinion]∶敬辞,把自己的诗文书画送人时,表示请对方指教(套语) 雅郑 yǎzheng [ceremonnial classic music and local music]正声和*雅之声。雅,雅乐,宫廷音乐;郑,郑声,郑地音乐(儒家认为“*雅之音”) 朱紫更相争色,雅郑异音声。──曹植《当事君行》 雅致 yǎzhi [refined;elegant] 美观而不落俗套 这个饭馆小巧,出众,极其雅致 雅座 yǎzuo [comfortable in a restaurant,etc] 指酒肆茶楼饭馆中比较舒适的小F房间 雅1 yā 同“鸦” [crow] 雅,楚乌也。一名鸴,一名卑居,秦谓之雅。──《说文》。按:“大而纯黑反哺者乌,小而不纯黑不反哺者雅。雅即乌之转声。字亦作鸦,作鸦。” 流之为雕。──《书·古太誓》。郑注:“鸦乌也。” 鸱鸦耆鼠。──《庄子·齐物论》 另见yǎ 雅片 yāpian [opium] 见“鸦片” 雅 yǎ ㄧㄚˇ (1) 正规的,标准的:~言。~正(a.规范的;b.正直;c.客气话,用于赠给他人的书画题款上,请对方指正)。 (2) 美好的,高尚的,不粗俗的:文~。高~。典~。~观。~教(jiao)。~兴(xing)。~座。~俗。 (3) 平素,素来:~爱。~善鼓琴。 (4) 极,甚:~以为美。~不欲为。 (5) 交往:无一日之~。 (6) 酒器名:~量(liang)(a.大的酒量;b.宽宏的气度)。 (7) 中国周代朝廷上的乐歌:风~颂。~声(泛指诗歌)。 (8) 古同“鸦”,乌鸦。 郑码:HINI,U:96C5,GBK:D1C5 笔画数:12,部首:隹,笔顺编号:1523324 11121 correct;elegant;refined;standard;

韵的百度解释:韵 繁体字:韵 拼音:yùn 注音:ㄩㄣˋ  楷体

部首:音,部外笔画:4,总笔画:13 五笔86&98:UJQU 仓颉:YAPIM 郑码:SURT  笔顺编号:4143125113541 四角号码:07620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97F5

基本字义

  ● 韵 yùn ㄩㄣˋ ◎ 汉语字音中的元音或元音加收尾音,即声母以外的部分,或声母和介音以外的部分,称“韵母”。如t幔睿绲脑夏甘恰搬ng”,hu幔睿绲脑夏甘恰埃踽ng”:~文(有韵律节奏的文学体裁,亦指用这种体裁写成的文章,包括诗、词、歌、赋等。区别于“散文”)。押~。~腹(韵母中主要元音)。~脚(韵文句末押韵的字)。~律(诗词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韵的规则)。 ◎ 和谐而有节奏的:~白。琴~悠扬。 ◎ 风度,风致,情趣,意味:风~。气~。~味[1]。 ◎ 韵律,指一种声音。 ◎ 韵,(亦称新古风诗歌)是一种新兴的散化古典文体,由凉子创立,陈郁显命名。格式上与古典诗不同,但在辞藻上注重押韵,保留了古典诗词的传统精髓,内容上主要以“古典”为主。因其在结构、写法上都较为随意,不受其他因素的限制,读起来朗朗上口等特点,故称为韵。 韵是在所有文体中最抽象的一种。是凉子在阅读古诗词曲中突发创新的灵感,从而衍变出一种令现代大众愿意接受的古典文体。它不同古典诗一致,却有古典诗的格调与韵律,既有古典诗的韵味,又有现代诗的格式与通俗。把古今诗歌婉转的融入一体,刻画出东方的古典之美,韵律舒畅。韵可分为典韵与散韵。~人。~曲。~集。

汉英互译

  ◎ 韵 charm musical sound rhyme

方言集汇

  ◎ 粤语:wan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un6 [客英字典] jun5 [梅县腔] jun5 [东莞腔] jun3 [台湾四县腔] jun5 [宝安腔] jun3

English

  rhyme; vowel [1]。

编辑本段详细解释

  名 (形声。从音,员(匀)声。本义:和谐悦耳的声音) 同本义〖musicalsound〗 余韵徐歇。——宋·苏轼《石钟山记》 短笛无声,寒砧不韵。——《西游记》 又如:韵悠悠(声音悠扬) 归本于喉的音。即语音学所称的韵母〖rhyme〗。如:韵符(标注韵母的符号) 诗赋中的韵脚或押韵的字〖rhythm〗。如:韵牌匣子(近体诗所用之诗韵,即平水韵。将韵字做成小牌,置于匣内并按韵部分匣) 气韵;风度〖charm;poise〗。如:韵度(风韵态度) 韵 韵 yùn 形 风韵雅致〖charm〗。如:韵人(有才华的文人雅士) 美,标致〖beautiful〗 韵白 yùnbái 〖partsinBeijingoperawherethetraditionalpronunciationofcertainwordsisslightlydifferentfromthatincurrentBeijingdialect〗戏曲中句子整齐押韵的道白 韵调 yùndiào 〖tone〗声韵和吐字腔调 韵腹 yùnfù 〖essentialvowelinacompoundvowel〗声韵学名词。一个完全的汉语韵母,可分为韵头、韵腹、韵尾三部分,韵腹通常为整个音节中发音最响亮的部分,又称为“主要元音” 韵脚 yùnjiǎo 〖rhymingwordthatendsalineofverse〗成韵的诗文中押韵的句末字 韵律 yùnlǜ 〖rulesofrhyming〗平仄和押韵规范 韵母 yùnmǔ 〖simpleorcompoundvowel(ofaChinesesyllable),sometimeswithaterminal“n”or“ng”〗汉语字音中声母、字调以外的部分 韵目 yùnmù 〖rhythmicentry〗韵书把同韵的字归为同一书中,每韵用一个字标明目录,按顺序排好 韵诗 yùnshī 〖verse〗韵语,韵体诗(不同于一般诗,尤指感情深度较低者) 韵事 yùnshì 〖romanticaffair〗风雅的事,旧时多指文人名士吟诗作画等活动 这斗草之戏,虽是我们闺阁中一件韵事。——《镜花缘》 韵书 yùnshū 〖rhythmicdictionary〗我国古代按韵编排的字书,现存的韵书大都先分平、上、去、入四声,再分韵部 《广韵》是一部韵书 韵头 yùntóu 〖headvowel,anyofthethreevowels“i”,“u”and“ü”incertaincompoundvowels,as“i”in“iang”〗介音。是介于主要元音与声母之间的高元音 韵尾 yùnwěi 〖tailvowel,theterminalsound(vowelornasalconsonant)ofcertaincompoundvowels,as“o”in“a”o,“ng”in“iang”〗指韵母的收尾部分,例如韵母ai、ei的i 韵味 yùnwèi 〖lastingappeal〗∶含蓄的意味 〖aroma〗∶情趣风味 止得一个太守在面前唯喏趋承,心中虽是喜欢,觉得没些韵味。——《初刻拍案惊奇》 韵文 yùnwén 〖literarycompositioninrhyme〗讲究韵律的文学体裁,用韵律格式写成的文章 韵语 yùnyǔ 〖rhymedwriting〗字句押韵的语言 韵致 yùnzhì 〖manner〗风度韵味;情致 水仙另有一种淡雅的韵致

编辑本段康熙字典

  《集韵》与韵同。 (韵)〔古文〕均《唐韵》《集韵》《韵会》王问切《正韵》禹愠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03388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1
下一篇2024-04-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