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找一些适合扭秧歌的歌曲

我想找一些适合扭秧歌的歌曲,第1张

适合扭秧歌的歌曲有:拥军秧歌、开门红、月牙五更、大东北扭起大秧歌、大姑娘美大姑娘浪、解放区的天、好运来、好日子、辣妹子、刮地风等。

1拥军秧歌:也称拥军花鼓或拥护八路军,是一首陕北民歌。该歌曲表达了陕北人民对八路军和朱总司令的拥护和爱戴。表达了对对八路军以及朱德总司令发起的南泥湾等大生产运动的赞颂。

2大姑娘美大姑娘浪:具有浓郁东北二人转风格的优秀创作歌曲,大约产生在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流行歌坛“西北风”盛行之时。 由马金平作词、杨柏森作曲、孙莲梦演唱。

这首著名的“东北风”歌曲,以其热烈、泼辣、欢快的特点,一经流传,迅速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喜爱。多情而胆大的东北热辣妹子,与情郎相约青纱帐。

早到的情郎却与她玩起了迷藏,害得辣妹子手拨青纱帐而东瞅西望,也不知情郎在那个疙瘩藏,微风吹起的热浪使急切的心情更加慌张与忙乱。

扭头一看,原来情郎正在向她傻乎乎地张望,这让辣妹子又好气又好笑,恐怕要扭着情郎的耳朵嗔怒一番才罢休吧。

歌曲正是抓住了这样一个生活细节,把男欢女爱的情景写得生动而又俏皮,让人忍俊不禁,东北妹子的那种豪爽、率真、活泼的性格特点,跃然眼前,真是有一种“喜剧”效果。

3好运来:《好运来》是车行作词,戚建波作曲,祖海演唱的歌曲,收录于祖海2004年1月17日发行的《好运来》专辑中。

1998年,宋祖英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了《好日子》,反响良好,但在这之后,鲜有类似作品产生。鉴于此,《好日子》词作者车行与《常回家看看》曲作者戚建波创作出了该曲。祖海在拿到歌曲后,先后做了三版编曲。

第一版过于民族风,祖海感觉状态不是很对,于是做出了第二版,但她又觉得第二版过于摇滚,便找张宏光为该曲编曲,最终做出了第三版即最终版本。

4好日子是由车行作词、李昕作曲,歌手宋祖英演唱的一首歌曲。收录于宋祖英1998年1月8日发行的专辑好日子。199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宋祖英演唱了这首歌曲,该歌曲获得当年第五届中国音乐电视大奖赛金奖。

从1978年到1996年,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进行了十几年,对于中国的老百姓来说,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收入越来越多了,日子越过越舒心。在这样的背景下,车行、李昕为宋祖英打造了这首描绘过上好日子的人们喜悦心情的歌曲。

5辣妹子是宋祖英演唱的歌曲,由余志迪作词,徐沛东作曲,收录于音乐专辑好日子。2019年,该曲获得“唱响70年﹒我喜爱的湖南金曲”评选活动金曲奖。

1989年春天,佘致迪到岳阳临湘参加湖南省音协创作笔会。当时的天气,让他想起四川、江西、湖南的共同特点,雨多、雾浓、湿气重,人们千百年来爱吃辣椒,便提笔写下《辣妹子》的歌词。

随后,徐沛东根据歌词内容,为该曲谱曲。宋祖英第一次看到该曲,不知如何开口演唱。于是,在录音棚里,徐沛东一而再、再而三的开导宋祖英,两个人一起琢磨该曲。

最后,徐沛东想出办法,让宋祖英在录制时,开动想象,把歌词当做烫嘴的辣椒,最终才录唱完成该曲。

扩展资料:

扭秧歌,是我国北方民间喜闻乐见、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舞蹈,是我国第一批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之一。它的前身是农民在插秧时的一种歌咏活动,起源于农业生产劳动。

每年春耕时,农家的妇女儿童数以十计,一起到田里插秧,一人敲起了大鼓,鼓声一响,“群歌竞作,弥日不绝”,称之为“秧歌”。陕北地区“闹秧歌”习俗由来已久,相传北宋已有陕北秧歌舞,原为阳歌,“言时较阳,春歌以乐。”

参考资料:

-好日子

-扭秧歌

-秧歌

-拥军秧歌

-好运来

-辣妹子

-大姑娘美大姑娘浪

《大秧歌》在江苏卫视、天津卫视晚间同时段(19:30到21:30)播出,山东卫视晚间21:54开始播出,每天均播放两集;爱奇艺视频隔天更新2集,目前只播到第六集,网上也只更新到前六集,无法看全剧。

望采纳

截止今天20151104更新至18集 总共79集

网络更新时间:每日24:00 两集连播

网络播放站点:爱奇艺 搜狐视频 腾讯视频

电视播出:江苏卫视 每天晚上7点30一集 8点30一集

秧歌鼓固定双面桶形,比腰鼓稍小。鼓身罩以真丝绣花鼓套,其上有鼓带,下端缀以一排**丝穗。鼓身长33厘米,面径12厘米。

1大鼓单棒快点打法:咚    咚   咚    咚   咚   咚   咚   咚,是最简单的节奏。

2大鼓单棒慢点打法:咚          咚        咚         咚 

3大鼓双棒快点打法:咚七咚七咚七咚|咚七咚七咚七咚   注意,七 时鼓棒要轻点鼓面。

扩展资料:

东北大秧歌鼓的口诀

一鼓二鼓三四鼓,干净利落全神注。上鼓下鼓和破鼓,跑大场中随手出。单场清场和浑场,五鼓结尾走套路。

秧歌是中国(主要在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民间舞蹈的类称,不同地区有不同称谓和风格样式。

鼓子秧歌最初发源于济南商河县,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据记载汉鸿嘉四年(公元前17年)河堤都尉许商开凿商河,祝河竣工民众自发鼓伞齐舞以示庆贺。鼓子秧歌是当地民间为庆丰收,而载歌载舞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每年的元宵节,是鼓子秧歌演出活动的高潮日。秧歌队伍庞大,人数众多,角色各异,锣鼓齐鸣,热闹非常。

“秧歌,南宋灯宵之村田乐也。所扮有耍和尚、耍公子、打花鼓、拉花姊、田公、渔婆、装态货郎、杂沓灯术,以博观者之笑。”

:鼓子秧歌

没有。《大秧歌》还能在各大视频网站上观看。《大秧歌》是一部以海阳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秧歌”为切入点,描写了一段夹杂家族恩怨情仇、惊心动魄的抗日热血传奇。可以在爱奇艺、搜狐视频和腾讯视频进行观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0306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1
下一篇2024-04-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