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一樽还酹江月”中的“还”怎么读?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一樽还酹江月”中的“还”怎么读?,第1张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一樽还酹江月”中的“还”读作:huán。

该句出自北宋诗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该句的人的一生就像一场梦幻,又何必斤斤计较于成败得失,还是放眼大江,举酒赏月吧。

念奴娇:词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等。赤壁:此指黄州赤壁,一名“赤鼻矶”,在今湖北黄冈西。而三国古战场的赤壁,文化界认为在今湖北赤壁市蒲圻县西北。

扩展资料: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是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此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

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曾被誉为“古今绝唱”。

参考资料:

-念奴娇 赤壁怀古

《物理学渣的恋爱日常》百度网盘txt 最新全集下载

45rb

该小说讲述了苗小青最讨厌程然这样的天才,因为他会让她的努力显得很可笑可是见到程然的第一眼,就喜欢上他,却被程然冷漠地拒绝。然后是接二连三,无情的打击——“就算是一条道走到黑,那条道也是有门槛的。”“不聪明就不该来做物理!”“你的物理科研天花板也就是三流杂志发篇文章,拿个学术硕士毕业证。”苗小青是个不信邪的人——十年之后,她和程然出席同一场国际学术会议,然而程然是被邀请去做报告的,苗小青是找了后门才勉强有资格参会。

《玉阶怨》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秋浦歌其十三》唐李白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月下独酌》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把酒问月》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月》唐薛涛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故人寄茶》唐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暮江吟》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霜月》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漫兴》一首唐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泊秦淮》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明月夜留别》唐李冶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江楼有感》唐赵嘏

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月亮这一意象是人类思想情感的载体,她的意蕴十分丰富。幽美、自由、纯洁、美好、永恒、凄凉、悲惨、离别等不同的意蕴,形成不同的审美意境,烘托出诗人们的不同怀怀。荣格说:“每一种意象都凝聚着一些人类心理和人类命运的因素,渗透着我们祖先历史中大致按照同样方式无数次重复产生的欢乐与悲伤的残留物。”①中国的文学艺术特征正是以意象为基础的。一个艺术符号,往往牵系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和心灵世界。月正是具有这种鲜明丰富的语言形象,所以在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文学艺术中的地位十分显赫。

  一、 离别与相思

  古典诗词中的月意象,常常是团圆的象征,寄寓着人团聚的心愿与期待:“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望月》),月亮给人造成视觉印象是整体性(无残缺)永恒化(无始终)是团聚美满丰盈和谐。因为在中国人心目中,圆总是同天理、物象、人事联系起来,积淀着历史的心理内容,体现出一种符号了的东方诗性智慧,人们或以“花前月下”、“揽月自赏”、“抚月痴想”,或以月的盈亏比喻人生际遇、托物寄情。漂泊的游子,独守空房的思妇,在月下无法成眠,忧愁倍增。这是审美世界的一大创意。传说月中有广寒宫,嫦娥孤独地居住在宫中,忍受着永恒的寂寞。月中有伐桂的吴刚,捣药的玉兔。这些都与人间相似的寂寞、期待。于是月亮变得可亲、温馨,变得富有人情味,也从而更适合作为人的审美观照的对象。见到明月,范仲淹是“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②反映的是相思难耐,怕见清辉的忧苦心境。其他诗人亦如是:

  李白《长相思》:“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曰:“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此处明月担载着诗人的离愁。

  杜甫《月夜忆舍弟》诗中,有这样的名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白居易《八月十五禁中寓直寄元四镇》:“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望月有感》:“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长相思》:“思悠悠,慢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明月人倚楼”。

  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是格外感受无依与凄凉,“不堪盈手赠,还浸梦侍期”是对团圆的希求与渴望,在无可奈何之中,即使是梦中的相会,亦慰情聊胜于无的期望。③

  普天下只有一轮明月,不管是在天涯还是在海角,人们都可以对着一轮明月抒发对方的思念之情。在缺少现代化的交通,通讯手段,亲人故友的远离意味着半生乃至一生杳无音信,这种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隔离使他们情感上苦不堪言,而月亮这一自然风物成为他们缓解痛苦的唯一机会,夜深人静是情思难禁的时候,而此时天空中的月亮下普照人间,甚至透过窗户,抚慰床上无眠的孤独人。于是相隔关山万重,共对一轮明月就成了表白心迹的重要场景。此时的月亮像一面镜子,亲人们可以在两地共对一面镜子合影;此时月亮像通讯卫星,月光像电波,它可以将美好的祝愿捎给世界另一面的挚友亲朋。正如L·克兰默在《灯宴》序言中说的:“月亮悬挂在中国诗坛的上空,她是人间戏剧美丽而苍白的观众……她把这隔于山的情侣思念联系起来”。④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许浑《忆江南同志》),“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望月有感》)这些都有打破了时空的局限,消解了内心沉重的痛苦。忧思、焦虑得以安静。月下怀人念远,一直是古典诗歌中常常采用新的基本抒情模式之一。值得注意的是,月虽然寄寓着人们对团圆的期待,但在审美天地里,诗人却很少描写“花前月下”团聚的场面,痛饮的快乐场面,而往往倾诉月下离人的痛苦。“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月里,长叹汉家营”(郎士元《塞下曲》),作为团圆象征的月,在漂泊迁徙的游子,独守空房的思妇心中,不仅寄托着团圆聚会的期望,更是引发愁思,怅恨的讯息。诗人们都利用暗示团圆之盼与思念之苦的明月,来表现戍卒与征妇的离散的悲愁,从而使孤独的思念者与象征团圆的月亮,构成了强烈鲜明的对比,大大加强了艺术感染力。

  敦煌曲子词在运用月亮意象表达相思时,也有其独到的艺术水平:“满楼明月夜三更。无人语,泪如雨。便是思君肠断处” ,“天上月,遥望似一团银。夜久更阑风渐紧,为奴吹散月边云,照见负心人”(《望江南》),白居易《长相思》:“思悠悠,慢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晏珠《鹊踏枝》:“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秦观《满庭劳》:“洞房人静,钭月照徘徊”,柳永《雨霖铃》:“弄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贺铸《减字浣溪纱》:“弄影西厢侵户月,分香东畔拂墙花。此时相望抵天涯”,显然月亮已成为离情折磨的思念者的形影不离的伴侣,它引起愁绪,又给人以期盼,温馨与相望相守的力量。很多送别题材的作品就常用意象点染场景,创造氛围。如“白云山上尽,清风松下歇。欲识离人悲,孤台见明月”(张融《别诗》),“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陈子昂《春夜别友人》,“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李冶《明月夜留别》),“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韦庄《菩萨蛮》),“独怜江月苦,偏向别筵明”(梅庚《同愚山少参维饶孝谦送位白归皖》)⑤在梅庚的诗中,江月因为照耀别筵,感到离别的痛苦,愁怅“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嘉会难再遇”自然地涌现出这种幽愁的感觉。宋人苏舜钦在其《中秋月吴江亭上对月》更是不拐弯沫角,而是直陈“独坐对月心悠悠,故人不见使我愁”的相思之苦之情。

  二、故园与思乡

  明月,既然暗示着亲人团聚的希望与等待,那么自然界而然地又引申出与家乡联系起来,成为故园的象征。中国传统的血缘宗法制度定铸了中国人的家庭观念,中国人对家庭有着特殊的情感,与家有着千丝万缕的,一生一世的“剪不断,理还乱”的,无法割舍的联系,即使离开千里万里,千山万水,即使离家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始终把家作为感情栖息的核心所在,始终视已为“游子”,叶落归根才是他们普遍认同的归宿。所以一旦离家便产生强烈的失落感、痛苦、忧愁、思念等情绪油然而生。

  “狐死必首丘,越鸟朝南枝”这是挥之不去的观念。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当诗人举头望明月时,一缕乡思从心头油然而升起。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八月十五夜月》:“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徐祯卿的《月》:“故园今夜月,迢递向人明”,屈大均的《吹笛》:“吹笛关河夜,衣裳清露滋。谁能见秋月,不起故山思”他们都有同样的体验。相信一个漂泊在外的人都会有过故园对月的记忆,当时留下的种种感受或体验,在异乡看见明月时,很容易引起对故园的回忆。明月带来了故园的温暖,亲人的关爱,明月简直是故园的化身。尽管故园远隔千山万水,难以立即回到故乡,但明月却成为此岸与彼岸的桥梁,人们还可以“千里共婵娟”(苏东坡《水调歌头》)只要在明月的照耀下,一个漂泊者无论是在天涯海角都会沉浸在对故园的思念之中。岑参的《碛中作》:“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就寄寓了对故园的无限深情。月亮散射着故乡的无限温情。

  安史之乱后杜甫流寓西南,有家难归,他写道:“洛阳一别四千里,胡寄长驱五六年。……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恨别》),唐贞元年间,河南发生动乱,白居易兄弟离散,他“望月有感”思念之情溢于笔端:“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望月有感》)。李白的《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的白登道,胡窥表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几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虽然展现的是“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的无限开阔的“天地之境”甚至因而引申到“汉下白登道,胡窥表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的历史悲剧意识,但该诗末尾,仍然将焦点收摄到“戍客”望月思乡的“高楼当此夜”以身边的近景的方式,强调他们的“多苦颜”与“叹息应未闲的忧愁情怀。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全诗的开始就强调了旅宿的漂泊感与陌生感所形成的“客愁”。所以当“月”来近人,便有一种见月如见故物或故人。因而视月为相近相安慰的弦外之音。边塞表现得尤其明显,如唐代诗人李白《子夜吴歌·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怀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王昌龄《出塞》诗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崔融《关山月》:“月生于海上,气逐边风壮。万里度关山,苍茫非一状”,唐代诗人戴叔伦《关山月》:“月出照关山,秋风人未还。清光无远近,乡泪半书间”,这些述忧伤的边塞诗都带有思乡之情。更有些诗人把音乐意象和月意象组接,构成更具感染力的意象组合,特别地边塞诗中这样的作品很多,如王昌龄《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在唐代边塞诗中,这些意象是表示乡愁归思,音乐意象与明月意象相连,同性强化;从听觉到视觉都有被民乡之愁所围绕。征人的痛苦表达得格外充分。

  三、永恒与惜时

  

  自从人类来到这世界上,它就洽注定要为一些终及性问题满怀深深的忧思和困惑。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常常引发诗人们的哲学思考:明月亘古如斯,跨越时空,而相比之下,人生是多么的短暂和渺小。在他们诗歌中,月亮这一意象成了亘古不变的象征和世事变迁的永恒见证。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这样唱道:“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时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闻一多赞誉这首诗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⑥这种评价确实当之无愧,张若虚创造的月意象,渗透着哲理意味。此月,是永恒的象征,宇宙的化身,与人生短暂构成了诗意的对照。古人,今人,一代又一代,相续无穷,而江月还是原来的江月;人生短暂而江月却不知从何年开始,也没有始终。月亮照耀一代又一代的人,它能够跨越时空,阅尽人世沧桑兴亡,见证历史。处于动摇不居的兴亡潮流中的每一个人,都会感到人生的渺小,短暂,把天上的月亮视为永恒的化身,显然是既具体又深刻的体验。

  面对历史陈迹,感叹兴亡的作者,把明月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吟出了一首又一首的挽歌:“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自胡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有在空城……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经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扬州慢》),“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对酒当歌时,月光常照金樽里”(李白《把酒问月》),李白尖锐地提出了世世代代共同思虑的问题与张若虚前后相和。这几句诗句将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读来意味深长,荡气回肠。李白个热烈、奔放的浪漫主义者,毫无疑问快乐、激情应主导着他的人生。然而面对永恒的宇宙世界,他也在忧虑人生迫促,世事悠悠时,用及时行乐,对酒当歌的呼吁来减轻心头的压力。用月光常照金樽的祝愿来鼓舞生活的热情,生命的勇气。永恒的明月为人的的生活增添色彩,成为人生旅途的可靠的伴侣。在李白对月永恒性的审美观照中,燃烧着生命的激情。然而“月光常照”还是更多的引起作者对人生短暂的无奈,李白在《送别杨山人归嵩山》这样写道:“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李煜《捣练子》:“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古月苍茫弥漫着历史的云烟,触动着人们回首往事的心绪,朗朗明月照亮了生命本源的路程,吴伟业的《台城》:“形胜当年百战收,子孙容易失神州……可怜一片秦淮月,曾用降幡出石头。”如今物是人非,曾照临种种兴亡的明月,仍然光照人寰。对历史的思索正是借月亮的意象折射出来。

  和李白同样具有豪情的苏轼也写了一首又一首明月诗篇。中秋之圆月当空,亲人相聚本是人生的乐事与满足。不过在苏轼的中秋吟咏里,固然有团聚的欢乐,又有深沉的憾恨:《阳关曲·中秋作》:“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中秋月三首》:“殷勤去年月,潋滟古城东。憔悴去年人,卧辰难合并。回顾坐上人,聚散如流萍。尝闻此宵月,万里同阴晴。天公自著意,此会那可轻。明年各相望,俯仰古今情。”诗人痛苦地感到,明月常辉,人生却不能长好。今夜虽然相聚,明年可能远隔山河。今夜相聚欢乐的场景更勾引起作者”对酒当歌”之后“良辰不再至,离别在须臾”的感伤和对明年的满怀祝愿。而在种种怅恨中,最使诗人心惊的恐怕仍是时光流逝。在古老的明月下,他屡屡感到,人生瞬间即逝:“去岁游新堂,春风消雨后……岁月不可思,如船放溜。繁华真一梦,寂寞两荣朽。惟有当时月,依然照杯酒……诗成月渐恻,皎皎两相望”(《和鲜于子骏郓州新堂月夜二首》),但似乎作者又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⑦里得到安慰。虽然人生有种种缺憾,但只要在月下相望相待,也就得到了补偿。在古典诗词的审美天地中,永恒的明月,是人生最大的温慰。

  四、美的象征

  月亮除了具有以上几种意象外,还有一种是美的象征。物质具有它自然的属性,如颜色、线条、形体、质感等。托尔斯泰说过这样一句话: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这就是说,当生活中美的事物以它的“样子”引起人们的美感时,人们就会逐渐对那样子相似的事物同样产生美感。唐代文人墨客钟情于月的文化,是因为月能引起人们精神振奋,成为一种美的象征。

  从文化渊源上看,月文化源远流长。在远古时代民间就流传着许多关于月亮的传说,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蟾蜍吃月”、“等。中国民间有赏月传统习俗,赏月赋诗唱和,更是文人雅士活动之一。民间中秋赏月约始魏晋时期,盛于唐宋。节日里有祭月、拜月、吃月饼之俗。

  从月亮的亮度和质感上看,月亮显得清幽、温柔。月亮的物理特性,使它不会像太阳会因为光照的强烈而直接遭到人们的怨愤。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描写松间的明月,已近天成,松石、泉流等景物在月光的映照下,显然更适合作者居留其间,抒与恬静、安逸、闲适、自由的心。李白带着一颗天真烂漫的心,满怀灵机异趣地描绘富有诗情画意的月光:“秀色不可名,清辉满江城。人游月边去,船在空中行”(《送魏万还屋》),爱国诗人陆游怀抱抗金救国的理想,然而在现实中却接连碰壁,经过重重考虑后,终于看破世事,直向超脱。下面这首诗是其心境的直接剖、白:“悟浮生,厌浮名。回视千钧一发轻。从今心太平。爱钟声,爱泉声,写向孤桐谁解听。空江秋月明”(《长相思》),历经波澜渐趋平静的诗人心灵与空间静谧的月亮、月光下好契合无间。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也充满了对月照乾坤的,辉映苍穹的惊喜心情和充满对月的欣赏和赞叹:“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空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江上白沙看不见。”宋代晏珠在《寓意》诗中有句曰:“犁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白白的犁花和溶溶的月色溶为一体,给人以清、淡、幽静、朦胧之美。温润晶莹流光迷离的月色,在带给人们欢欣愉快的同时,有时甚至也让人感觉到凄清、悲凉。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的《鸟鸣涧》),一轮明月的出现,更加渲染了春山的清幽与雅致,烘托出清幽宁静的意境。又如“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咏怀古迹》),“环佩空归月夜魂”这是何等的凄惨、悲凉,读到此句便让人感伤万千。

  从月亮的特征看,尽管人们身在不同的地方,但看到的月亮却都是相同的。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都是和这一特征有关的,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看着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诗人就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友人。再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人借这轮同照两地的明月,来传达自己对朋友的一片真心,通过艺术想象,无知的月亮就这样成了李白与王昌龄心灵间的纽带。

  从月亮的形态及其变化来看,圆月如盘,团团圆圆;残月如勾,残缺不全。希腊作家认为:圆是宇宙间最为和谐的图象。在中国圆富有哲学意味,是一种生命流转,蕴含着宇宙万物,具有循环往复,声声不息的动力。李白“小时不识月,呼着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诗人就用玉盘来比月亮的美,圆形饱满柔和。宋代词人石曼卿说:“月如无恨月长圆。”他就竭尽才情将月亮写得温柔可人。花无日日红,月不常常圆。因此,“勾月”、“缺月”、“残月”等都有呈现曲线的一种柔和美。

  从月亮的颜色看,月亮的色彩,也给人以美的享受。范成大说“花影吹笙,满地淡黄月”,辛弃疾说“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他们看见月亮地金**。**使人联想到明亮的灯光,耀眼的白光,给人以温暖与欢快奔放的感觉。金色还意味着富贵,富贵是人们所追求的。中国古代皇帝的龙袍呈**,除了庄重、富贵之外,也意味着他将温暖洒向人间。诗人目下的月光还有呈白色的,如“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素月分辉,明河共彩”(张孝祥),年年今夜,月华如炼,长是人千里“(范仲淹),还有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苏轼的“静夜无尘,月色如银”。这些白色象征纯洁和幸福。

  情由景生,景由情变,千百年来诗人们对明月,新月倾注了不少感情去歌咏它。面对亘古的月亮,不同的诗人,不同的环境,各有不同的感受,他们都把自己独特的感受写出来,绘景寓情。正如潘知常说:“中国人那根极轻妙,极高雅而又极敏感的心弦,每每被温润晶莹流光迷离的月色轻轻拨响,一切的烦恼郁闷,一切的欢欣愉快,一切的人世忧患,一切的生死别离,仿佛往往是被月亮无端地惹出来的。而那种飘渺幽约的心境,不但能够假月相证,而且能够在温婉宜人的月世界中有响斯应。”⑧

  痛苦历来是文学的主要原因内在驱动力,没有痛苦,世界上的大多数文学精华都难以产生。从根本上说,人类的欢乐是不需要文学来再现的,文学在很大程度上负载的是人类的忧患。从月亮最为常见的意象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月亮的忧伤的意象总是占的比例很大。作者的这些情感是基于对人的现实处境和命运的真实的(而非虚构的)、深刻的(而非浮浅的),这是对人性的关怀、深思,并达到了强烈地打动人心的程度,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月亮不断被文人咏唱,其意象逐渐固下来,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其意象主要有以下四种:离别与相思;故园与思乡;永恒与惜时;美的象征。

  注释:

  ①荣格《论分析心理与诗歌的关系》[M]冯川,苏克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

  ②范仲淹《范仲淹全集》[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③⑤高峰《唐诗宋词三百首》[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3

  ④[美]迈克尔目卡茨 艾米洛威尔与东方[M]见张隆溪比较文学译文选[M]第184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

  ⑥闻一多《唐诗杂论·诗与批评·演讲录·书信》[M]北京:三联出版社,1982

  ⑦苏轼《苏轼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

  ⑧潘知常《从妙之门——中国美感的深层结构》[M]郑州:黄河出版社,第267页

  参考文献:

  ①程郁缀唐诗宋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1

  ②杨芙蓉古典诗词中“月”的意象探幽[J]广州: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6/01 3

  ③郑小九月亮——中国月亮文化的美学探索[J]焦作:焦作大学学报,2003/04 1

  ④刘成纪物象美学:自然的再发现[M]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10

  ⑤傅道彬晚唐钟声:中国文化的原型批评[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6

《春江花月夜》是中国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作品。此诗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用极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创造性地再现了江南春夜的景色,如同月光照耀下的万里长江画卷,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

--题记

春,蓬勃,朝气,年轻,靓丽。

春回大雁归。春暖百花开。

春天来了,风儿带着银铃般的笑语,把鲜活的歌声迅捷吹进体内,我心中的那块石头,蠢蠢欲动。哦,蓬勃的诗情在萌动,嫩绿的灵魂在发芽。张开双臂,拥抱春姑娘粉红的酒窝,灿烂而纯真的笑脸映在一片水色中。

来吧,春姑娘,把你的小手伸给我。让我牵着你穿越亘古的银河,炸响雷公的耳鼓,与一场小雨相遇。细碎的雨花洒在脸上,像天使的泪,落到哪里都是一种美。诗人说:“要到低处去,要到那里开出花来”。循着这三月的花香,我与你一同相拥起舞,醉在这场梦里,弄皱了春水,泛起了涟漪。这场潋滟的月光雨,洒下春花般的情歌。

万紫眠苏盼星雨,千红梦醒待春风。处处是景,折一枚嫩绿的柳枝,在天空上临摹写意。

描春风,看山间桃花,闻知音笑,想一种宁静细碎的温柔,如水莲花的丝丝娇羞,渲染了每一寸优柔。

绘春雨,从天空飘落下来洒在葱茏的竹林上,摘一枚竹也珍藏,那是收藏一种春天的情怀。

吻春花,烂漫茉莉香,水潺潺,花飘飘。人生几许,只怕春又老,有心看花花却羞,

听春音,用心聆听,那是心香和花香交织,你似雨音拨弦,款款而来踏春寻梦,在水之湄,伊人伫立,其境何美歌声与笑声回旋,甜蜜与温馨弥漫……

春,你能听到我的心音吗我听到了你的欢笑与洒脱,幸福与温馨。有你在,满是花的芬芳和雨的清新。

春,你感受到我的思念吗我感受到了你的气息,风装着我的心声,载着我的思念,已经飞向大海,飞向蓝天,飞向大漠!

春,在你和我距离最近的地方,我将诗笺轻轻铺展,让经年的往事,碎成一路的马蹄,让所有的梦想在你的眼睛里茁壮,让你兰花般的微笑,在春的情怀里,悄然绽放。

江,大气,磅礴,苍凉,豪情……

江畔何年初见月,江月何时初照人。

一条江水,隔了江南江北,就隔了千山万水。你在南,我在北。

一袭江南梦,醉卧烟雨中,江南,我心中的梦,不知道何时,我把梦遗落在了江南……

你,南国的一夕江水,有着似水的柔情,有女子的婉约,茉莉一般淡淡的芳韵。或许,我最爱的是这南方的江水,爱着那榭水楼台,爱着那种淡淡的朦胧的凄美。

我仿佛又回到了青石窄巷,逡巡在江畔的古色古香的小镇,纤纤笔墨临摹着如诗如画的江南风景,亭台楼阁的双影浸染烟雨朦胧,我看到你携江南锦绣盈盈而来,若水温润,醉书水墨,在倾城的烟雨中与我尝尽沧海桑田。

依稀又看到小桥流水,才子佳人。撑一柄湖蓝色的纸花伞,楼台烟雨中,凭栏远眺,任轻风吹动我的长发,捻指花香,雾纱朦胧了视线,而我,就想这样醉倒在你的怀里,不再迷茫尘世的嘈杂,不会沉溺俗事的烦扰,不再感叹流年的浮动,心底是淡然与宁静。我情愿尽情一生,沉醉不醒。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而此时的江北,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剪寒梅,清香欲滴。

还是感谢上苍给了我冬天这样一张洁白的素笺,任我恣意涂鸦。借着悠长的时光长廊,一梦飞回长江岸旁。一江春水向东流,流尽相思和彷徨,流尽幽怨和悲凉。滔滔不绝的江水,可否载得动我灵魂深处的思念,唐古拉山脉的雪山啊,我心中的天河,你是我心中的情结。

在这个圣洁的季节,将那些沉睡的枝桠唤醒,想与你在江的上空翩翩飞舞,看年华如渡,享静逸独坐,赏飞雪卷起,踏雪地寻梅。

忽然,一朵香雪的温润了我的面颊,我的嘴角不禁轻轻上扬,风偷偷潜入这明媚的夜色,飘起素白的长裙,与波光粼粼的江水一同载歌载舞。那每一片花瓣上,都凝结着我的片片心语,盛开着我如莲的心事。

在我心里,你这一脉江水,就是一张弓,是一棵松,是一条龙。是梦,是暖,是清纯的眼睛,是辽阔的晴空,是春的风景,是冬的豪情!

花,清丽,芳香,丰盈,端庄。

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

紫陌花开,红尘相逢,隐隐听见,一种灵性的回声,是花儿激越着灵魂拔节的响动。

花儿,你真是风情万种,我明明看到,你以清风梳长发,以露水洗瞳仁,在洒脱中亲吻云飘,在惬意里倾听雨落,你微笑着轻佛着飘然的衣袂,洋洋洒洒生的诞生出大自然最伟大而生动的杰作,呈现出万物生里最亮丽最妖娆的万千风情。

花,你真是一个多彩多姿的女子,有时似一朵带刺的玫瑰,让我有穿心而过的感动,有时柔得比莲花更美。你更像一颗带电的种子,种植在生命里,谁会在生命里遇见你,谁就是邂逅了一场千年奇缘。

你知道吗花儿,你在我的笔端,游走着多少诗情我为你的画面,萌生了多少梦境你的笑容,是天上雪莲眉梢间的感动,你的语言,是桃花源里万物盛开的温情。

花儿,你如清丽的雨,晶莹透明;你如洁白的雪,温婉倾城。

我只用一朵花开的时间,感悟你生命的内涵,是绚烂也是清欢,是苦涩也是甘甜,是干枯也是丰满。

我只用一朵花开的时间,感受你生命的内涵,是粗犷也是细软,是失望也是期盼,是荒漠也是绿染。

生命的内涵如雨,润泽万物,生命的内涵如花,如诗如画。

生命如花,那是颜料调不出的色彩,那是言语不能表述的纯粹与丰盈。

生命如花,让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背上行囊,心怀自信,去追寻属于自己的梦,出发,远航!

月,深沉,温暖,柔情,明净……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夜幕,一派泼墨。须臾,只见一枚月牙儿徐徐升起,你悬挂在半空处,闪耀着天涯海角的柔美与豪情。

今晚的你,尽管被风云剪去了半边脸,但你依然从容地笑着,那淡淡的蓝,依旧明亮耀眼。

静夜成诗,我抬头望月,弯月,如钩。生性活泼的你呀,晧婉雅静,柔曼可人。你那些富有钙质的气息,如生命之树上常绿的叶子,又像丁冬的心泉,温存着一抹美丽的心情,抚慰着一颗疲惫的心灵,回忆一段苍凉的人生,畅想一个浪漫的梦境。

夜,总是悄然降临,月,总是隐藏羞涩。清影悠悠,你是今夜里唯一的来客。星星闪亮了心房,丝丝凉风掠过,月色静静的在身边流淌。此刻,你似乎被星星注解成一种情调,在我的心海中荡起一缕清愁,遥望远方的星空,让月儿的清辉把我的相思带给远在天边的你。

凝眸,满城烟水月微茫,饮月三千尺,洒下一地相思,月儿更瘦。清风冷月的缱绻,更加漫长。

冰清玉洁的你呀,忧郁的蓝着,在青墨色的空中独舞……

真想,与月光对语,用真诚、光明的情怀向暗夜表白。

我把星斗写在纸上,等待一夜春风把幸福吹落到你在的远方!

我把心灯捧在手上,等待半壶老酒把快乐醉落到你在的轩窗。

山一重,水一复,难隔相思苦。月一钩,风一缕,无端生愁忧。隔一江,却道碧云望断空惆怅。如果,能听岁月一同诉说,那么,只想隔岸观花,沉默静听,已是无声胜有声。寂静,柔美!

夜,深邃,舒缓,宁静,悠远……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静夜,你伴我的灵魂漫步,拾捡满地的银光,安放在寂静的心房。

仰望夜空,悠悠的清风将遥遥的思绪吹起,一缕暗香,飘洒在回望的时光里。

那是一段相识的岁月对另一段遗失岁月的邀请,那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衷肠。任岁月沧桑,任世态炎凉,点燃了儿女情长。

欣赏,你的那些黑夜里闪光的思想。欣赏你的那黎明前的激昂。

月夜璀璨的星辉啊,拥抱我吧,哪怕是你轻轻地一吻,足以让你润湿的气息温润我清丽的脸庞。淡淡的月儿,凝视我吧,哪怕是短短的惊鸿一瞥,足以让我惆怅落寞的心嘹亮。

夜的温存,如男人深邃的目光,抹去我滑到唇边思的柔情,像温暖的掌,轻拢住无限冰凉,一抹美丽心情,在遥远与苍茫之中,渺小与广袤之间迂回。

蓦然间,我仿佛听到有一种来自天籁深处纯净的清音,穿透灵魂深处的声响,轻柔而又愉悦地拨动着我的心弦。心渗透了温柔的夜色,无比清亮。夜是流动的,岁月是流动的,心情是流动的,情却永久地站着。

夜,让我安静的倾听你的心音,悉念你的心曲,感动你的心语,陶醉你的心思,从此无论何时无论何方,处处是你醉人的芳香!

春花江水明月心,静夜无绪盼归人。

我唱一首歌,是你谱上的旋律,从此情深意长。我绘了一幅画,是你涂上的色彩,从此光芒万丈。

春江花月夜,你从长江走来,你向大漠走去,千古传奇,任你诠释。你是人生一种色彩,足以让生命斑斓,你是心灵的一种声音,足以让灵魂呐喊。

春江花月夜,你是一幅妙笔丹青的画卷,你是一颗千古文人的诗心。

你是一夕江月的盛典,你是一幅情致的画卷,我爱你,春江花月夜!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意思是:人生如同一场朦胧的梦,举起酒杯奠祭这万古的明月。

樽:酒杯。一樽还(huán)酹(lèi)江月: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

这句词出自于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全文如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白话译文

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淘尽了那些千古风流的人物。在久远古战场的西边地方,是三国周瑜破曹军的赤壁。四面石乱山高两岸悬崖如云,惊涛骇浪猛烈地拍打着对岸,卷起浪花仿佛冬日的千堆雪。江山如此的美丽如图又如画,一时间涌出了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公瑾,小乔刚刚作为妻子嫁给了他,英姿雄健风度翩翩神采照人。手中执着羽扇头上著着纶巾,从容潇洒地在说笑闲谈之间,八十万曹军如灰飞烟灭一样。如今我身临古战场神游往昔,可笑我有如此多的怀古柔情,竟如同未老先衰般鬓发斑白。人生如同一场朦胧的梦,举起酒杯奠祭这万古的明月。

扩展资料:

《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

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被誉为“古今绝唱”。

这首词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当时作者四十七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苏轼由于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而被贬,心中有无尽忧愁无从述说,于是四处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绪。正巧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鼻)矶,此处壮丽的风景使作者感触良多,更是让作者在追忆当年三国时期周瑜无限风光的同时也感叹时光易逝,因写下此词。

参考资料: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代文学家苏轼词作)

《酹江月·驿中言别友人》 文天祥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正为鸥盟留醉眼,细看涛生云灭。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

  文天祥(一二三六——一二八二),字宋瑞,号文山,吉水(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官做到丞相。元兵南侵,他起兵勤王,后战败被执,不屈,被杀,是宋末著名的民族英雄。他所写的诗、文、词是他战斗生涯的记录和爱国思想的宣言,是血和泪的结晶,不能把它们视同一般的文学作品。

  这首题为“驿中言别友人”的词,是文天祥被俘后押往大都(今北京市),途经金陵(南京),在驿馆(官办客栈)中告别朋友时写的。朋友当是邓剡,字中甫,这时住在金陵天庆观里。词牌《酹江月》是《念奴娇》的别名。文天祥写这首词时,抗元斗争已经失败,他自己也成了敌人的俘虏,但词中却洋溢着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藐视强敌的豪情壮志。在艺术表现上,为了把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精炼的语言之中,文天祥较多地借用了典故和前人诗歌的意境。

  上片的大意是说:面对水天相连的长江,我真恨老天不肯帮忙,竟让元军打败了我们。春天来了,杜鹃鸟在哀啼,夕阳斜照着花朵,可是我怎么忍心去看被元军摧毁了的南京城呵。想到我们的妇女和珍贵文物被敌人掳掠一空,连我自己也当了俘虏,真不知道靠谁才能报仇。我是多么的痛悔,可惜了我的那把宝剑,它还以为我是个豪杰呢。  开头三句回忆抗元斗争的失败。这里借用了三国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火烧曹操船队的典故。据说那次正好碰上东南风,仿佛老天有意帮助周瑜成功一般。可是南宋军队凭借长江天险却未能抵挡住元军,又仿佛老天不肯帮忙似的。“水天空阔”写长江水面宽阔,本来正是阻挡敌人的有利条件。“不借”,不肯帮助。“英物”,英雄人物,这里指抗元将士。

  “蜀鸟吴花残照里”到“此恨凭谁雪”,写这次途经金陵时所见。“蜀鸟”指子规,也就是杜鹃鸟,相传它是蜀国望帝死后变化成的,啼声凄厉。“吴花”指吴地的花草,三国时金陵是吴的国都。“残照”指夕阳的照射。“铜雀春情”是化用唐人杜牧的两句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意思是赤壁之战要不是东南风帮了周瑜的忙,那么曹操的军队早就打过了长江,把乔家两姊妹(孙策和周瑜的妻子)掳去关在曹操造的有名的铜雀台里了。杜牧的诗只是一种假设。但南宋灭亡时宫中嫔妃[pínfēi]确实遭到元军掳掠,所以文天祥用“铜雀春情”来指这件史实。“金人秋泪”,汉武帝曾在长安的宫中用铜铸造了一个重千斤的仙人,也叫金人,汉亡以后魏明帝曾派人到长安去搬取这个铜人,据说铜人不愿离开故土,竟流下眼泪来。这里借指南宋灭亡后珍贵文物被元军劫掠一空。总之,文天祥这次经过金陵,满眼都是金人破坏后的残破景象,使他心中充满了仇恨。但他又痛苦地想到:自己已经被俘,很难再重整旗鼓,这仇恨和耻辱要靠谁才能洗刷掉呵!

  “堂堂剑气”两句是懊恨自己的失败。古人传说好的宝剑,有精气上通于天。“斗牛”指北斗星和牵牛星。“空认奇杰”,白白地认我为英雄。这两句是说自己所佩的宝剑倒是把好剑,剑气上冲斗牛,可惜自己已经落入敌手,辜负了这口把自己当作英杰的好剑。

  词的下片回顾抗元斗争的艰苦经历并向友人表示誓不屈服的决心。大意是说,回想不久以前,为了抗击元军,我曾经摆脱敌人严密的监视坐了小船,经过海路,到南方举起抗元的大旗。虽然后来失败被俘,但我决心要象蔺相如痛斥秦王、诸葛亮吓退司马懿那样,英勇顽强地同敌人斗争到底,保持崇高的民族气节。这样想着,我再也难以入睡。周围是那么寂静,只有秦淮何上的孤月,在默默地陪伴着我啊。

  “那信江海余生”以下三句,是记一二七六年他从镇江摆脱元兵监视,经海路南逃的事。“那信”,哪里想到。“属”,托付。“江海余生,南行万里”,是说他那次先逃到通州(今江苏南通市),然后乘小船(扁舟)出海继续南行。“余生”等于说幸存的生命。“鸥盟”原指与海鸥交朋友,这里借指抗元战友。“醉眼”原指喝醉酒看东西,“留醉眼”是深情地看的意思。“涛生云灭”指战局的风云变幻。这两句说明他之所以南行万里是为了寻找战友共举抗元大业。“睨柱吞嬴”以下三句用了两个典故。“睨[nì]柱吞嬴”用蔺[lìn]相如的故事。战国时代,秦王提出用十五个城池换取赵国的美玉和氏璧,蔺相如奉赵王之命送璧到秦国,看到秦王没有用十五城来换璧的诚意,就拿着和氏璧怒发冲冠地倚柱而立,警告秦王说:如要夺璧,宁可将璧在柱子上击碎!秦王不敢强夺。“睨柱”就是眼睛斜盯住柱子看的意思。“嬴[yíng],秦王的姓。“吞嬴”是说蔺相如怒气冲天象要吞掉秦王似的。“回旗走懿”,是用三国有关诸葛亮的故事。诸葛亮死于军中,司马懿领军来追,蜀军突然回师(回旗),竟把司马懿吓退。“走”在这里作“使逃跑”讲。天文祥用这两个典故表示自己大义凛然,不畏强敌,就是死了也决不放过敌人。“千古冲冠发”,是讲千百年前,蔺相如怒发冲冠警告秦王的事。

  最后两句回到现实,意思是说上面讲的那一切都已成为过去,眼前他被拘留在金陵的驿馆,只有秦淮河上的孤月伴着他这个无法入眠的人。“无寐[mèi]”,不能入睡。秦淮河,是流经金陵的一条河。这两句表明,现实虽然是如此残酷,但顽强的斗争的精神却仍使作者激动不已。

文天祥是我国历史上的杰出民族英雄。文天祥领兵拒元,因叛徒出卖,于宋祥兴元年(1728年)十二月,在五岭坡(今广东海丰北)被捕。第二年四月,他被押送到燕京。同被押送的还有他的同乡好友邓光荐。邓因病留在天庆观就医。临别时邓光荐作词《念奴娇。驿中言别》送文天祥。文天祥借苏东坡赤壁怀古词韵,酬答邓光荐。

文天祥此词起势颇为雄壮。“乾坤能大”,“能”,同恁,如许、这样之意。虽身陷囚笼,但壮士未更,深信人民反抗意志并没消沉,光复大业终会来临。

“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出自《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写出自己信心,还与友人共勉。期冀他早脱牢笼,再干一番宏图伟业。“风雨”二句借写眼前景象,烘托囚徒的凄苦生活,抒发沉痛情怀,民族浩劫,所到之处皆已江山易手,长夜难寐,令人愁肠百结。“横槊题诗”三句,以历史典故写自己的不凡抱负。苏轼《前赤壁赋》咏叹曹操破荆州、下江陵时“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汉末王粲被逼避处荆州,以《登楼赋》寄托乡关之思和乱离之感。文天祥连以这两个典故自况,寓意很深。借曹操英勇豪迈的气概,王粲雄图难展的苦闷,作者联而用之,自叹“万事空中雪”,表示事业、壮心都已失败,抒发了自己为挽救国族而历尽艰辛无限感慨。“江流如此”,喻指抗敌复国事业像奔腾不息的江河流水,事业必有后人完成。“方来还有英杰”,也是对邓光荐原作中“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诸句的极为有力的回答。

“堪笑一叶飘零”,写文天祥独力支撑,扶大厦于将倾之际。宋德祐二年(1276),文天祥出使元营,因痛斥敌帅伯颜,被拘押至镇江,伺机脱逃,在淮水之间和敌骑数次相遇,历尽艰难才得南归。这次,又抵金陵一带,故称“重来淮水”。

全词的中心在于“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是光照千古的名句。文天祥到燕京后,元朝廷百般劝降,文天祥坚执不从,敌方“相顾动色,称为丈夫”。

最后几句再次表白,即使以身殉国,他的魂魄也会变成杜鹃飞回南方,为故国的灭亡而哀啼泣血。作者写的《金陵驿》诗中,“从今别却江南日,化作啼鹃带血归。”他表示以身殉国,为国而亡身,虽死而无憾!

文天祥的词是宋词的最后的光辉。在词坛充满哀叹和悲观气氛的时候,他的词宛如沉沉夜幕中的一道闪电和一声惊雷,让人们在绝望中看到一丝希望之光。全词欢畅淋漓,不假修饰,无齐蓬之痕,绝无病呻吟之态,直抒胸臆,苍凉悲壮,可谓当时词坛中一颗耀眼的星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0295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1
下一篇2024-04-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