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嘉概率论22讲《五, 概率问题,定义问题比计算更重要》

刘嘉概率论22讲《五, 概率问题,定义问题比计算更重要》,第1张

概率计算的三个法则

一,排列组合法则

二,加法法则

三,乘法法则

排列组合法

适用于结果有限,而且每种结果都是等可能性的情况。

计算方式很简单,比如掷骰子出现 2个概率是多少,是六分之一。

不过要注意的是,随机事件出现的次数除以所有可能的结果的个数,是,所有可能的结果。

举个例子,如果生男生女是等概率的,朋友家先后要了两个小孩,请问,都是男孩的概率是多大。

正确答案是四分之一,结果有 男男,男女,女男,女女

女男和男女虽然都是一男一女,但他们不一样,他是两种结果。排列组合,就是排列和组合,排列是要分先后顺序的

大部分这类的概率问题,考的都不是你的计算能力,而是排列组合的能力,看你能不能把所有的情况都排出来。

加法法则

如果说排列组合法则是针对于单个随机事件的概率计算,加法法则针对的就是多个随机事件

一个随机事件发生或者另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也就是这两个随机事件发生其一的概率,等于两个随机事件各自发生概率的和。

三个随机事件,就是三个概率之和,4个随机事件,就是4个概率之和

举例说明,某运动员,获得冠军概率是20%获得亚军概率是15%,那么他闯进决赛的概率就是冠军的概率加上亚军的概率就是35%

加法法则有个限定,就是两个随机事件不能同时发生,比如上面的例子,他不能即得冠军又得亚军

举个反例,天气预报说,周六下雨的概率是50%周日下雨的概率是60%那周末两天下雨的概率是多少呢?

是两个加起来吗 那就是110%了, 概率在0-1之间,不可能大于1,所以这是不对的。

周六和周日下雨是不互斥的,他们可能同时发生,还存在周六周日都下雨的情况,所以结果是,用加法法则得出的结果减去周六周日都下雨的概率好了 。

110-50=60

乘法法则

乘法法则也是针对于多个随机事件的概率计算,加法法则是两个随机事件发生其一的概率,将两个随机事件各自发生的概率相加。

而乘法法则是两个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将两个随机事件各自发生的概率相乘就好了。

比如,问,两个男明星同时想你表白的概率是多少,就用乘法法则,等于两个人单独表白的概率相乘。

乘法法则必须运用于独立事件

概率计算真正困难的是定义问题

大部分人不会做概率题,不是他不会计算,而是他没看明白题目。

举个例子,看到飞机失事的新闻后,有些人经常开玩笑,从概率学的角度来说,下一班飞机更安全,因为如果飞机失事的概率是百万分之一,那么飞机连续两次失事的概率就是百万分之一相乘,也就是万亿分之一。

你可能要笑了,这不是典型的赌徒谬误嘛,一般人认为,赌徒谬误产生的原因是人们没有弄懂独立性。

但我要告诉你,即使弄懂了独立性,知道两个航班相互独立,很多人还是会算错,因为这些人对现实问题“翻译的不对”题目混淆了“飞机失事两次的概率”和“飞机再次失事的概率”注意,两个看起来差不多的的问题,其实差别很大。

一件事发生两次的概率是什么?简单的说,就是你要扔两次硬币,问两次都是正面的概率是多少,结果是四分之一,换成飞机失事的例子中,飞机连续失事的概率,就是飞机失事的概率相乘确实是万亿分之一。

而一件事再次发生的概率呢,是已经扔了一次硬币,正面朝上,问下一次还是正面的概率是多少,我们都知道,抛硬币是独立事件,再次发生的概率不受前面结果的影响,结果自然还是二分之一,换成飞机失事的例子,一架飞机失事后,再次失事的概率也就是普通飞机失事的概率,还是百万分之一。

你看,现实问题的翻译不同,概率计算的方式就不同,我们说的是,再一次飞机失事的概率,但你计算的是,连续两次飞机失事的概率,当然不能反应现实问题,必然会出错。

正确的翻译现实问题,食概率计算最复杂的地方,概率思维核心,就是准确地将现实问题转换成对的概率问题。

附,评论区优秀评论

周六下雨周日不下雨 50%(1-60%)=20%

周六不下雨周日下雨60%(1-50%)=30%

周六周日都下雨50%60%=30%

周六周日都不下雨 20+30+30=80% 或(1-50%)(1-60)=20%   1-20%=80%

(1)按乘法口诀表中的行教.如,2的乘法口诀是: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三二得六,……;算式是2×1,2×2,2×3,…….

(2)按乘法口诀表中的列教.如,2的乘法口诀是:二一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算式是 1×2,2×2, 3×2,…….

用“小九九”教学,有如下三种顺序:

(1)按乘法口诀表中的行教.如,2的乘法口诀,就是“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两句;使用的算式一般是 2×1, 2×2.

(2)按乘法口诀表中的列教.如,2的乘法口诀是: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二四得八,……;使用的算式一般是2×2,3×2,4×2,…….

(3)把上述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教.如,2的乘法口诀是: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二四得八,…….使用的算式一般是2×1,2×2,2×3,2×4,…….

表内乘法的算式按被乘数归类,如被乘数是2的,被乘数是3的……,易使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掌握口诀的规律.因此,教学中一般采用“大九九”的第一种顺序,“小九九”的第一种或第三种顺序.“小九九”的第一种教学顺序,开始口诀少,容易教,但随着被乘数增大,口诀逐渐增多,难度也增加,后学的部分内容多,反复的机会少.“小九九”的第三种教学顺序,每一组乘法口诀都从1至9,类似“大九九”,但采用的仍是“小九九”的口诀,开始新学的口诀多,但随着被乘数增大,新口诀逐渐减少,大部分内容有较多的反复练习的机会.

表内乘法是乘法教学的重点.教学时,要在同数连加的基础上,讲清口诀的来源、每句口诀的组成和口诀的编排规律.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熟记口诀,并要他们注意口诀和乘法算式的联系.特别是“小九九”,一句口诀可以表示两个乘法算式(两个相同数相乘的情况除外),如二三得六,可以计算3×2=6和2×3=6.

39×11等于429。这是一个关于乘法的算式,可以把该算式分为两部分,即39乘以10和39乘以1,将两个算式分别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结果,分别为390和39,再将两个结果相加,即可得到算式结果429。

乘法是指将相同的数加起来的快捷方式。其运算结果称为积,x是乘号。四则运算是指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四种运算。四则运算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习其它各有关知识的基础。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除法是减法的简便运算。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一、加法减法竖式格式如下:

二、乘法竖式如下:

看被除数是否是除数的整十倍数(如10倍,20倍,30倍);若是,则直接写出除式。例如:50÷5=10。

若被除数不是除的的整十倍数,分拆被除数,折分成除数的整十倍数与另一个数的和;

计算:分拆出来的两个数分别与除数相除,然后合并商得出结果。

扩展资料:

列竖式笔算有两个要点: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不进位可以先加十位,但是为以后的进位加法着想,不提倡)。在练习本上的格式严格按以下要求来进行:

1、算式的横式从数学本横格线的左端开始写;

2、竖式:第一个加数写在横式第二个加数下面,加号与横式中的加号对齐,加数、加数、和,三者的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乘法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a×b=b×a。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a×b)×c=a×(b×c)。

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用字母表示:(a+b)×c=a×c+b×c。

扩展资料

1、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以上几个算式应注意利用乘法的意义进行理解: a + b 个 c 等于 a 个 c 加上 b 个 c ,而不能单纯地依靠记忆,只有这样才能在运算中熟练运用,减少失误。

2、乘法分配律的实质与特点:    实质:利用乘法的意义将算式转化为整十、整百数的乘法运算。   特点: 两个积的和或差, 其中两个积的因数中有一个因数相同; 或两数的和或差乘一个数。

3、运用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简化运算的实质与算式特点实质:把其中相乘结果为整十、整百、整千的两个因数先相乘。通常利用的算式是:2 × 5 = 10 ; 4 × 25 = 100 ; 8 × 125 = 1000 ; 625 × 16 = 10000 ; 25 × 8 = 200 ; 75 × 4 = 300 ; 375 × 8 = 3000。

4、在乘法算式中,当因数中有 25 、 125 等因数,而另外的因数没有 4 或 8 时,可以考虑 将另外的因数分解为两个因数相乘、 其中一个因数为 4 或 8 的形式, 从而利用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使运算简化。

5、在乘法算式中,如果其中两个因数的积为整十、整百、整千数时,可以运用乘法交换 律、乘法结合律来改变运算顺序,从而简化运算。

-乘法运算定律

96×2等于192。这是一个关于乘法的算式,可以把该算式分为两部分,即90乘以2、6乘以2,将两个算式分别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结果,分别为180和12,再将两个结果相加,即可得到算式结果192。

乘法是指将相同的数加起来的快捷方式。其运算结果称为积,x是乘号。四则运算是指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四种运算。四则运算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习其它各有关知识的基础。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除法是减法的简便运算。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乘法算式有2 × 2 =、 5 × 7 = 、3 × 2 =、2 × 7 = 、5 × 2 = 、3 × 2 =、 4 × 4 = 、5 × 2=、4 × 7 =、 5 × 9 = 、3 × 9 = 、3 × 6 =、 4 × 2 =、 3 × 7 = 、4 × 2 =、 5 × 9 =。

一位数乘一位数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可以把一个乘数用加法表示,如:8=1+7=2+6=3+5=4+4。

一位数乘以一位数就是:38=3(2+6)=32+36=6+18=24。

九九归一的公式要背熟,基本上的算式都是安加减乘除,还有就是口诀,在算数中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的,在算括号外的,没括号的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乘法算式读法:

例如:乘法算式:5×6=30。读作五乘以六,等于三十。——读法时,一般用汉字,而不用阿拉伯数字。5×6表示的含义是:五个“6”相加,或者是六个“5”相加。

乘法具有“交换律”。5×6就等于6×5,所以在读法上,也可以读作五乘六或六乘五,不用“乘以”也可以。

把乘数25和49分别写在表格的上面(从左到右)和右面(从上到下);把每一个方格都用斜线分成两部分;把上面的每一个数字与右面的每一个数字相乘,其积写对应的方格里(左上角为高位;右下角为低位,如5×4=20,就把2写在左上角,0写在右下角;2×4=8,就把8写在右下角);最后把每一斜行的数加起来。

25×49=1225。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0157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0
下一篇2024-04-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