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你问的是西线无战事吧,《西线无战事》是埃里希·马里亚·雷马克的第一部成功之作,创作于1929年,这部作品奠定了他在德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这部小说也是一战时期被毁灭的德国青年一代的控诉书,这本书一出版就引起无与伦比的轰动效应,先后被译成29种文字,销量高达800万册,尤其受到当地青年的热烈欢迎。
这本书既不是一种谴责,也不是一份表白。它只是试图叙述那样一代人,他们尽管躲过了炮弹,但还是被战争毁掉了。 ——[德] 埃利希·玛利亚·雷马克
战争是什么?它的可怕之处不是那些数以万计的被炸毁的建物;不是曾经让参战的国家倒退几十甚至百年;甚至不是那些巨大的伤亡数字和如同遍野哀鸿的伤民和死尸。
而是,那个时代的人,从精神上完完全全地被毁掉了。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全部的青春献给了战争,他们的人生信念还没完全建立就被彻底摧毁,他们杀过的人,发出的子弹,不会随着战争的结束而覆灭,这些深深印刻在他们记忆里的东西,最终把他们毁掉了。
从前有关家庭的记忆不再能拯救他们,拥抱这些记忆只会激起更痛苦的怀念,因为他们曾经在战场上为了基本的生存毁掉了别人的家庭;痛苦的经历也不再会使他们怨愤,暴怒,疲惫和憔悴把他们的精力全部耗尽,他们再也找不到自己的道路了。
----------------------------------------------------------------------------------------------------------------------
战争给了人什么?我们变得冷酷,好猜疑,无同情心,一心想复仇,因为战场上的人恰好需要具备这些好品质;我们上了战场,我们不再是青年,我们躲开了自己,躲开了我们的生活,在刚刚开始热爱这个世界的时候,却不得不向它开炮;当第一颗流弹打来的时候,我们就与这个世界的希望,美,博爱割断了联系,我们不再阅读莎士比亚,不再阅读苏格拉底,不再争论古罗马斗兽场,我们不再相信他们了,我们相信战争。
在战场上,知道亚里士多德的悲喜剧,知道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又有什么用呢?我们知道如何分辨各种口径的炮弹;我们知道有时候细小的榴弹比震耳欲聋的大炮更能埋葬一个人;我们知道被击中过一次的弹坑被再次击中的可能性会很小……只有这些道理才能使我们活下去。
我们说脏话,打牌,讲**笑话,因为俏皮话和幽默只是掩盖悲伤的一种手段,只是用来克服恐惧的工具,每个士兵的心里,都被深深地挖去了珍贵的东西;而一旦离开了战场,我们都变成了沉默寡言的人。
那些没上过战场却喜欢其中的细节指手画脚,高谈阔论的人,其实一点都不理解战争的本意,偏离10°,或是打高10厘米,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决定一个人是生还是死;同样,我被炸死或炸伤,也纯属偶然性,我们可能在壕沟被压得粉身碎骨,却可以在空旷的战地上经受几个小时的猛烈炮击而毫发无伤。
战地医院成了最能够见证惨烈的战争的地方,在这里,随处可见断掉了手脚的伤员;你可以看到一个被毒气侵入五脏的人从中毒开始到死去的全部过程,看着他的脸慢慢变黑,最终因为肺部灼伤,窒息而死;你会看到来来往往大汗淋漓的医生,数都数不清自己今天截去了多少腿;护士们对突如其来的死亡早已见怪不怪,甚至在病人还有一口气的时候就拿走他的衣物,为下面的伤员腾床位。
我们的许多同伴死了,我们却不惜一切代价地活着,粗鄙地,悲伤地,邋遢地,肤浅地活着。我们曾经是各国不同的硬币,有人把它们熔化了,于是大家变成了相同的模式。我们变成了危险的野兽,变成了野蛮人,我们不是在战斗,而是为了避免消灭而保卫自己,我们扔出的手榴弹对准的不是敌人,而是将要带走我们的死神。战争使我们失去了同情心,让我们变得自私,变得如此强烈得害怕死去和仇视敌人。
有时,我们只是因为太害怕了,所以才能造就战场上的奇迹:就算两只脚都被打掉了,我们也能用残肢来奔跑;就算胸腔被打穿了,背部被打裂了,我们依然能喊叫;对死的恐惧激发人的本能。
有时我们却显得那么不怕死,明明知道饱肚比空腹在战场上更危险,却仍然在临去的前一刻不停地填充食物。因为生命是短促的,谁知道我们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
我们已经对战争习惯了,习惯了炮声,尖叫和死亡。战争只是一种死亡的原因,和癌症肺结核一样,同流行感冒和痢疾没有区别,差的只是频率和残酷的程度。我们才20多岁,但是我从前的人生,青春,美丽,恋爱,都离我远去,并且此生都不会在我所生活的世界里出现了;我们现在所处的人生,无非是绝望、死亡、恐惧以及苦难联系在一起的浅薄罢了。
可笑的是,在面对死掉的敌人的时候,我们除了深深的愧疚没有一点仇恨。他们和我们一样,是贫民,是有妻子儿女的木匠,是对土地有深深眷恋的农民,是被无辜牵扯进来的手工业者。我们没有感受到被侵犯,却被告知必须保卫自己的祖国。做决定的不过是一群自以为聪明的高智商的人,攻打我们的却是钳工或鞋匠。
如果我们没有被打死的话,可能有的人回去做排字工人,有的人去做农民,去做木匠,代替那个被自己杀死的人,赎罪般的,沉重地过完一生。现在,对我们而言,死去和活着差不多是同一件事,前者结束这件事,后者等待着结束这件事。
人们不会了解我们,在我们之前成长的那一代人,纵然在这儿度过了许多年,但他们有自己的家庭和职业,很快会把战争忘掉;我们之后的那一代人,就像从前的我们,和现在的我们完全陌生,将把我们推向一旁。
我们终究会被时代所遗弃,或是自己走向毁灭。
,谢谢
悠悠淮水,阅尽千年兴衰;峨峨钟山,铸就旷代雄杰。
拥有七千多年文明史、两千多年建城史的南京,是一座有王气的城, 历史 上曾有十二个朝代定都或迁都于南京。
同时,南京也是一座诗意栖息之地,山、水、城、林相映成趣,风光旖旎,秋季尤甚。
一场悄然无息的秋风开启了金陵城绚烂缤纷的模式。
一入秋,南京就成了金陵。
“六朝金粉地,最忆是金陵”,如果说别的古都把 历史 镌刻进宫殿里,那么南京则把 历史 融合于自然中。
南京的秋很短暂,但正因为短暂,那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模样,才让人久久难以忘怀。来这里赏秋,你不用特地做攻略,因为你走到哪里,哪里便是一处风景,处处流淌着这座都城的魅力。
南京的秋天,开始于大街小巷中。
趁着丹桂飘香,明月如霜,凉风便及时来信,树叶变黄掉落一地,为金陵披上一层金**的外衣。
去 颐和路 走上一趟。
黄墙红瓦、红漆门窗、复古路灯··················处处散发出文艺气息,路边的法国梧桐也已变黄,与近百幢颜色各异的西方建筑交相辉映,给颐和路平添了几分浪漫。
被称为“南京最美600米”的 石象路 ,一入秋就开始上色,秋愈深,景愈美,宛若被铺上了一层金色绒毯,待到此时称一句仙境也不为过。
陵园路 的秋景与颐和路美得相似但又不同。
那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长得干高冠大,华盖如伞,将城市的喧嚣隔离在外。一到秋天,变红的梧桐树叶飘落,好似蝴蝶在迎风起舞,显得寂静又温柔。
南京的秋天是 秦淮河 畔风流的诗歌。
画舫凌波、桨声灯影,游船渐渐靠近,岸边芦苇摇荡,仿佛能看见千年前诗人杜牧眼中的“烟笼寒水月笼沙”。
说起秋,人们爱九寨沟的瑰丽,爱喀纳斯的梦幻,爱西藏的斑斓···········但南京也丝毫不比它们逊色,那空灵绚丽的模样融于湖光山色中,美到窒息。
止马岭 的秋天让人沉醉。
那一大片池杉林,笔直地穿插在湖水里,朱红的叶和暗绿的水,在阳光底下,交织氤氲出光怪陆离的色彩,美得动魄惊心。
枫林似火、红叶如霞,这是秋天 栖霞山 的真实写照。
深秋时节,各种枫叶犹如晚霞栖落,由远及近,那渐变的梦幻感,让人如痴如醉。
清凉山 拥有南京城内最大规模的银杏林,这些栽种于上世纪70年代的银杏,在秋风瑟瑟中诉说着百年前城中发生过的故事。
紫金山 被一场秋风着色,又被另一场秋风吹遍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
一入秋, 燕雀湖 就变成了彩色的世界,各色的枝叶映照在水面上,五彩斑斓,会让人忘了水面原本的颜色。
秋天一到,满城尽带黄金甲,在浓墨重彩间,古韵笼罩着整座南京城。
明孝陵 ,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一到秋天,这里秋色明艳,古风威严,吸引了无数“长枪短炮”。
通往明孝陵的那条石板路上,铺砌的是完整的六朝砖,600年的光阴流转这里依旧如昨,没有任何下沉的痕迹。
在神道两侧依次排列有狮子、獬豸、骆驼、骆驼、麒麟、马共6种神兽,呈两跪两立之势,夹道迎侍,标志着帝王陵墓的崇高。
灰黑的石象、金黄的银杏、火红的枫叶……六朝如梦的回忆,都化作一场秋雨,遗落在城墙边、屋檐下、花丛里。
如果说泰坦尼克有一种浪漫叫“海洋之心”,那么南京的秋天也有一份独特的浪漫叫“紫金山之心”。
每到秋天,树叶开始泛黄,这条金**的项链便愈发耀眼,美得张扬。
而这条“项链”的绿宝石点缀便是 美龄宫 。
与美龄宫相隔不远处,有一座 中山陵 。
去中山陵必去 音乐台 ,与罗马斗兽场极其相似的音乐台,被斑驳的彩林环绕着,从上空俯瞰,犹如一本弯曲的乐谱,正在演奏着关于秋的协奏曲,那纷飞的落叶就是一个个流淌而出的音符。
作为为六朝古都,南京还有割舍不断的宗教情缘。
赭红的古墙在暖暖的金黄中,好似一位醉翁,在酣畅淋漓中诉说着过去未说完的故事。
栖霞寺 中随处可见枫叶和银杏的影子,寺庙和悠扬的钟声,与红柱灰瓦黄墙的建筑相结合,让这里的秋天多了几分禅意。
秋天的 鸡鸣寺 是最具魅力的时候,犹如被上了色的水墨画,既有大自然调色盘中的缤纷,也有千年香火弥漫出的清净,无比和谐。
红墙朱瓦的 朝天宫 在几颗千年银杏的衬托下,在光和影的交织中,美不胜收。
七月流火中的萤火虫是 灵谷寺 的仲夏夜之梦,秋天的灵谷寺则化身成为童话中的世界,红墙黄壁在红黄绿的交相辉映中,更显精致。
一场秋雨过后,满地残叶积水,僧人溅水踏叶而来,仿佛这浮华世间湮灭于天地中,眼前只余这灵谷一寺。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洲“,古今多少事,尽在这秋风秋雨秋城里。
南京,真的能满足你对秋天所有的幻想。
大掌柜大商途事件选什么
欣然同意——商铺图纸
帮不帮
帮忙捡起——卓越玉佩
无情碾压过去——2声望
宝贝
聚宝盆——书10
擎天柱——募工铜牌(招1个伙计)
暴雨
冒雨跑回家——胭脂
躲路人姑娘的伞下——算盘
捕猎
立即追击——体力丹
耐心跟随——牛
常识
5287厘米——书1
5287厘米——1声望
传达爱意
帮她约见——1声望
帮他传达——1声望传达爱意
丹药
拒收丹药——琼浆(工匠赚钱+500)
留下丹药——精力丹
钓鱼
蜈蚣——瓷器
蚯蚓——人参
斗牛
拿块红布与牛共舞——牛
撒腿就跑——牛
斗兽场
乌龟——10元宝
兔子——1声望
对对子
秋声雁声声声寒——梳子
鸡肉鸭肉肉肉香——1声望
对歌
朝朝暮暮年年风风雨雨——书5
婆婆婶婶日日说说笑笑——香囊
躲雨
送她雨伞自己淋雨回家——卓越裘衣
将外套送给她取暖——1声望
发现
把它带回家——兔
喂点胡萝卜之后放生——兔
古林
壮着胆子前去探查——珍兽盒
叫来村民一同探查——兽骨
观赏茶艺
豆汁——梳子
雨前龙井——书1
果农请教
大雪——1声望
立夏——人参
合作
答应合作——茶叶
拒绝合作——5声望
家访
任由他去,徒弟间打闹乃常事——5声望
和挚友唱红白脸,好好训诫——10声望
紧急关头
大力搜捕——体力丹
设陷阱诱捕——肉脯
经商之道
神机妙算、诚信为本——10声望
投机取巧、唯利是图——5声望
卖花女
买花——梳子
不买花——5声望
毛贼
与他搏斗一番——5元宝
暗中跟踪——精力丹(商城售价10元宝)
美人搭车
既是顺路,便捎她一程——肉脯
残忍拒绝——5声望
米铺
凑个热闹,便宜大米不容错过——书2
家里物资挚友来买,不关我事——胭脂
偶遇
泼她一盆水,让她清醒清醒——1声望
为免姑娘难堪,暂且认下——香囊
叛徒
痛打一顿,赶出商铺——书10
将计就计,给假消息,反将一军——20声望
碰瓷
据理力争:她碰瓷,我没撞她——5声望
认栽给钱,赶路要紧——1声望
七夕
写封书信,用箭射进姑娘婚房——梳子
半夜**,夜里找她当面表白——体力丹
诗词
在地愿为连理枝——书1
大难临头各自飞——精力丹
世交来信
脚上的信取下并放回——信筏
烤着吃——肉脯
说书
《快嘴李翠莲》——2钱庄残片
《大郎卖烧饼》——梳子
四郎的工具
丝瓜络——见识箱
仙人掌——琼浆(工匠门客赚钱+500)
挑夫
做愿意为伙计花钱的好掌柜——书10
并非不舍花钱,主要是想锻炼——1声望
驼队
车马——瓷器(商贾门客赚钱+500)
茶叶——许愿石
王大娘
嫁女——香囊(2魅力)
不嫁女——胭脂(1魅力)
围观大佬
膜拜——书1
捣蛋——点赞卡
验尸
葱白捣碎——5声望
蜡烛融化——琼浆(工匠赚钱+500)
杂货
耐用的鸡毛掸子——梳子(1友好)
精致的木梳——许愿石
制衣
把挚友都邀到府里,让她们自行争夺——胭脂(1魅力)
将布料做成香囊送给挚友们——香囊(2魅力)
左右为难
抛下挚友,生意更重要——香囊(2魅力)
挚友开心最重要,钱可再赚——铜簪(2友好)
南京大报恩寺拥有一千七百多年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这里经过千百年来风风雨雨的洗礼,现在依旧被重建和保护修缮,还原了当初辉煌时期的模样,香火旺盛,游客如织,下面给大家分享详细的寺庙简介和游玩指南。
拥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大报恩寺,虽然现在仅剩一片废墟,但依然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京大报恩寺位于秦淮区的中华门外,按其资料介绍,它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悠久的佛教寺庙,其前身是东吴赤乌年间(238─250年)建造的建初寺及阿育王塔,是我国继洛阳白马寺之后的第二座寺庙,也是中国南方建立的第一座佛寺,曾下辖金陵百座寺庙,可是说是我国重要的佛教中心。
翻开大报恩寺的历史,唐朝著名诗人杜牧曾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诗中“四百八十寺”的起源就是大报恩寺,大报恩寺的历史从孙吴开始,历经各朝,有过长干寺、天禧寺等名字,大报恩寺塔的前身则是阿育王塔。
而关于大报恩寺名字的来源,则要从明成祖朱棣在原建初寺基础上扩建时说起,它扩建这座古寺的原因是为了纪念明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以报答他们的恩情,扩建历时达19年,耗费2485万两白银,投入了十万军役和民夫。
大报恩寺施工极其考究,完全按照皇宫的标准来营建,金碧辉煌,昼夜通明。整个寺院规模极其宏大,有殿阁30多座、僧院148间、廊房118间、经房38间,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寺院,为百寺之首。
历史上的大报恩寺曾有一座琉璃宝塔,集明代以前中国建筑艺术精华于一身,高达782米,通体用琉璃烧制,塔内外置长明灯一百四十六盏,每天耗油64斤,金碧辉煌,昼夜通明,自建成至衰毁一直是中国最高的建筑,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明清时代,一些欧洲商人、游客和传教士来到南京,称之为“南京瓷塔”,将它与罗马斗兽场、亚历山大地下陵墓、比萨斜塔相媲美,是当时中国的象征,还位列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有“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之誉,被称为“天下第一塔”。
这座琉璃塔之所以在欧洲家喻户晓,还得益于一些文学作品的宣传。比如安徒生就在1839年的《天国花园》中提到:“我(东风)刚从中国来———我在瓷塔周围跳了一阵舞,把所有的钟都弄得叮当叮当地响起来!”这里的瓷塔,就是指大报恩寺的琉璃塔(与在大报恩寺遗址中,还有一座安徒生的塑像)。
现在的大报恩寺全名叫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原来的建筑都已基本不存,备受瞩目的琉璃宝塔亦并未按照历史原样复建,而是以轻质钢架玻璃保护塔的形式重现,在完整保护遗址的前提下赋予其象征意义与内涵,留给每个人对于这已逝的宏构和盛景的无限想象。
现在的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内,最主要的建筑是一个遗址展区,里面主要展示了大报恩寺的发展历程、寺庙遗址、画廊遗址及地宫出土文物,分别呈现:千年佛脉、千年对望、前世今生、水工遗址和义井、出土文物(石函、铁函、阿育王塔)等。
大报恩寺遗址中的画廊也是一大特色,不同于其它寺庙一个个小院落,大报恩寺中的院落复原了明朝时皇家院落的大格局模式,由画廊围绕。南边是经过复原的净深8米、两边都可以走的复廊,中间是讲述佛教故事的画壁,而北边的画廊依据考古发现保留了原来的真实样貌。
据同行的当地朋友介绍,当初朱棣耗费了巨额的人力物力来扩建大报恩寺,以实际行动来告诉世人,他是为了给父母尽孝心,也就是答父母之恩。但是民间却有另外一种说法,有人认为朱棣重修大报恩寺,是为了赎罪,为自己犯下的罪行忏悔。这一说法的依据,就是朱棣的残暴事迹。
为什么说朱棣很残暴呢在此举两个很多人都知道的例子,一个是明初重臣方孝孺被灭十族,方孝孺是明初数得着的大儒,师从明处三大家之一的宋濂,也是朱元璋特意留给建文帝的臣子。建文帝一朝,方孝孺可谓是位高权重,是建文帝的左臂右膀。后来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攻入南京后,方孝孺拒不投降,也拒绝为朱棣写即位诏书。最终触怒朱棣,下令诛灭了方孝孺的十族,也是史上唯一一个被诛十族的人。
方孝孺只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人,其他的建文帝旧臣下场都没好到哪里去。要么被满门抄斩,要么被下狱关押。朱棣以一种无比残暴的方式,把建文帝旧臣清洗了一遍。因为手段残忍,受到许多人的诟病。
无独有偶,朱棣第二件非常残暴的事件是活剐了三千宫女,事情的起因出在后宫,当初朱棣宠爱新纳的权妃,她却离奇去世,让朱棣很伤心。事后,权妃的贴身宫女向朱棣举报,说权妃是被吕妃下毒害死的,朱棣听后大开杀戒,只要牵连进来的人全部被杀。
本以为事情到此为止,朱棣又无意中发现那个告密的宫女和太监有了不正常的来往,朱棣便下令彻查此事。
最后有宫女受不了酷刑,谎称后宫中有意图刺杀皇帝的人,朱棣大动肝火。又是一大批的人牵连进来,就这样,朱棣前前后后共杀了三千个宫女。
正是因为这些民间传说的存在,所以说朱棣重修大报恩寺名义上是为了报答父母之情,实际上却为自己犯下的罪行忏悔。
当然,这些都只是传说,真实性无从考证,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座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大报恩寺不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且还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漫步其中,除了可以品读里面的历史文化和秦淮旧事,还可以登上大报恩塔,进入云中佛殿,俯瞰江南烟雨,一饱金陵风韵。
推荐路线:
游客中心→主门厅→长干佛脉→千年对望→前世今生→地官圣物→江南首诗→莲池海会→南朝四百八十寺→舍利佛光→经变画廊→千年地宫→大报恩塔→报恩林→忘忧河→感恩众生→南画廊→经藏如海→报恩文化艺术馆→出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