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奇妙妙屋的角色介绍

米奇妙妙屋的角色介绍,第1张

1、米奇

米奇是《米奇妙妙屋》中的主角,他鼓励他的朋友和观众坚持寻找生活中问题的答案。尽管米奇具有多样的性格,但是他是每一个人的好朋友。

他的感召力和友善使他成为妙妙屋的中心人物,而他的亲切和丰富情感使他成为史上最受欢迎的卡通形象。

2、米妮

米妮是米奇的女朋友和最好的伙伴,也是迪士尼里最美丽可爱的女角色。虽然米妮平时很安静,甚至经常害羞,但是当她遇到坏蛋,特别是要谋害米奇的那些坏蛋的时候,她毫不手软,并且具备打击这些坏蛋的能力。

米妮最好的朋友就是黛丝,她们经常在一起逛街,还有就是谈论米奇和唐老鸭,与黛丝相比,更加衬托了米妮的温柔与智慧。

3、布鲁托

布鲁托(Pluto)是对米老鼠最忠心的宠物狗,不过它第一次亮相时却是被警察带着去追捕逃犯米老鼠的猎狗,没有名字。布鲁托是一只纯粹的狗,它只能靠鼻音来表白自己的爱憎。

4、黛丝

黛丝,一只可爱的小鸭子。有点小气,但又很善良;喜欢打抱不平,最喜欢蝴蝶结,经常戴在头上,(最多的是紫色,也有粉色,偶尔会戴蓝色)对唐老鸭有些好感(其实就是唐老鸭的女朋友)。和米妮关系非常好,很讨厌坏人。说话有点怪,可是却非常的甜。

5、高飞

高飞是一个和蔼的傻大个,大大咧咧,性格非常随和,他是米奇忠实的伙伴。高飞有点儿笨,办事儿总是丢三落四,甚至有时把好事搞砸,但是这是他的这个性格特点却让米奇可以“看到复杂的事情的本质”,很多次和米奇一起化险为夷。

世界上最出名的老鼠。1928年在世界上第一部有声动画《威利汽船》中米老鼠正式登上银屏,从此进入娱乐业。米奇以其随和、快乐的天性成为孩子和家庭心目中永远乐观的卡通形象并为人们所钟爱和信任。米奇是《米奇妙妙屋》中的主角,他鼓励他的朋友和观众坚持寻找生活中问题的答案。尽管米奇具有多样的性格,但是他是每一个人的好朋友。他的感召力和友善使他成为妙妙屋的中心人物,而他的亲切和丰富情感使他成为史上最受欢迎的卡通形象。

好友 米妮: 最爱说的话“Whyhello!”。充满魅力和健康的米妮用她优美、偶然如鸟鸣般的颤音为妙妙屋带来了甜美的音乐。米妮作为米奇的女朋友在米老鼠的第一部动画片《威利汽船》中就已经出现,米妮可人、温柔的个性在《米奇妙妙屋》中得到了延续。米妮是米奇的完美搭档,她与米奇一起解决问题,一起帮助朋友克服困难。

唐老鸭 易怒、急躁,偶尔特别的好战,唐老鸭以好与人争执而著称。尽管唐老鸭脾气暴躁、易于争吵,但是他却一直拥有一批好朋友在他的左右,更不要提那些争先恐后一睹他暴脾气和诙谐表演的忠实粉丝。专业地来讲,唐老鸭第一次登上银屏是在1934年的《三只聪明的小鸡》中,唐老鸭与众不同的声音让他成为了年度传奇人物,并为他赢取了包括1943年奥斯卡奖"DerFuerhrer'sFace"在内的多项奖项。与他的老朋友一起,唐老鸭在妙妙屋中充满了特写镜头、大声地欢呼声和极具激情的表演时刻。迷人、极具戏剧性的黛丝于1937年通过短片“DonDonald”与唐老鸭一同出现在大屏幕中。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黛丝不断出现在影片中,而大部分都是与唐老鸭作为搭档。尽管脾气不大好、固执己见,但是黛丝仍然是一个人们心中甜美、可爱的形象。她与唐老鸭之间的关系经常如暴风雨一般,这也难怪,他们两个性格实在太像了,尽管他们并不承认这一点。他们暴躁的性格在《米奇妙妙屋》中有所收敛,黛丝富于魅力的表演为妙妙屋带来了欢乐的成份。

已经达到80岁高龄的老男孩,至今仍然不停歇地游走在世界各地。这只老鼠在人们视觉中一直并未老去,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几十年来,“米老鼠”充当过各种各样不同的角色。 高飞

英文名:Mickey Mouse 米老鼠好心、笨拙而又可爱的高飞在1932年米老鼠卡通片"Mickey'sRevue"第一次亮相。他的乐观和金子般的心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赢得了众多忠实观众。在妙妙屋中,高飞的真诚与和善将继续引发观众的共鸣。的确,在米奇和朋友们迎解日常生活中问题的时候,经常是高飞在起到喜剧调节剂的作用。布鲁托 是米奇忠实、可爱的宠物狗。与一般的看法不同,布鲁托早在成为米奇宠物之前就已经进入娱乐业。在1930的一部**"TheChainGang"中,布鲁托以猎狗的形象出现在银屏。直到1931年在影片"TheMooseHunt"中最终被认定为米奇的好朋友。布鲁托渴望满足注意力不集中、喜欢乱蹦乱跳、容易受到惊吓。但是遇到问题的时候,他总是能冷静的推断是非、以令人惊讶的方式解决,而不是武断行事。

昵称:米老鼠

出生日期:1928年11月18日

出生地:美国加利福尼亚

经典衣着:红色衬衣、短裤和**鞋子

口头禅:“糟了!”“噢,小家伙!”“噢!土豆!”“那一定是很时髦的!”“笨蛋,向右转……”“快注意!”

1932年,米老鼠曾获得奥斯卡特别奖。

米老鼠的伙伴高飞是迪斯尼为了丰富米老鼠的故事而后来添加上去的人物。

[编辑本段]米奇的伙伴们

1932年,米老鼠曾获得奥斯卡特别奖。

米老鼠的伙伴高飞是迪斯尼为了丰富米老鼠的故事而后来添加上去的人物。

最忠心的宠物:布鲁托

布鲁托是对米老鼠最忠心的宠物狗,不过它第一次亮相时却是被警察带着去追捕逃犯米老鼠的猎狗,没有名字。布鲁托是一只纯粹的狗,它只能靠鼻音来表白自己的爱憎。

甜美的女朋友:米妮

米妮,出生时间:1928年;首次亮相:《威利号汽船》;她是米老鼠的女朋友,它是一只长相甜美的雌性小老鼠,头上戴着一只硕大的蝴蝶结,十分可爱。

善良的笨朋友:高飞

高飞(Goofy,意思是愚蠢)是一条心地善良但脑瓜不大灵活的狗,他是作为布鲁托的对比物出现的。它首次现身荧幕是在《米奇的时事讽刺剧》一片中扮演观众角色,当时它发出的刺耳笑声令它在观众中显得有点鹤立鸡群。

吵吵闹闹的伙伴:唐老鸭

[编辑本段]米老鼠的来历

沃尔特·迪斯尼(Walt Disney)小时候和他的爸爸生活在农场里,他的爸爸从来不给他买玩具。因为他爸爸认为玩是没有用的,工作才是正经事。爸爸让沃尔特·迪斯尼看守农场。他天天和动物们在一起,他们成为了朋友。沃尔特·迪斯尼常常在地上拿这树枝画他的动物朋友。因此他被爸爸打了一顿。可是他仍然很爱画画。

在1922年,当沃尔特·迪斯尼21岁的时候,他曾在堪萨斯市成立过一家“欢笑卡通公司”,那真是一段十分艰苦的时期。在堪萨斯市一间破烂不堪的车库里,沃尔特在画板上描绘他漫画家的梦。

有一天,当沃尔特·迪斯尼辛苦伏案画画的时候,有一只小老鼠瑟瑟缩缩地爬到桌子上偷食面包屑。当小老鼠发现沃尔特·迪斯尼没有赶它走或置它于死地,就大胆地与他逗乐,甚至淘气地爬上他的书桌和画板,仿佛在看他画画似的。

在寂寞和苦闷中,这一大一小的生灵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那只小老鼠成为沃尔特·迪斯尼忠实的小朋友。它虽然淘气,却也很温驯,更会撒娇,有时甚至蜷伏在沃尔特·迪斯尼的手掌心里睡大觉。沃尔特·迪斯尼很喜欢看着它,研究它的每一个动作,甚至还会对着镜子又皱鼻子、又努嘴巴,学着小老鼠一大堆可爱的小动作。

当欢笑卡通公司要关门的时候,沃尔特·迪斯尼需要认真考虑小老鼠的“出路”问题。他打定主意,一定要让小老鼠离开这里。就在公司关门的当天晚上,沃尔特把小老鼠带到附近的树林里,放走了它,并在心里对小老鼠默默地道了别。

小老鼠是走了,但小老鼠实际上却又没走。因为6年来,小老鼠可爱的形象一直活在沃尔特·迪斯尼的心里。也许是人类尔虞我诈的事情太多,沃尔特·迪斯尼倒更喜欢小动物的那种坦诚和无欺。就在沃尔特·迪斯尼计划要制作一部新的卡通片,计划要塑造一个新的角色时,那只令他念念不忘的小老鼠就突然从他的脑海里蹦了出来。

沃尔特·迪斯尼先画了几张老鼠的草图,拿给奥比看。奥比一看就乐了,这只老鼠太像沃尔特·迪斯尼了:它的鼻子、面孔、胡须、走路的姿势和表情,都好像有沃尔特·迪斯尼的影子,现在就缺沃尔特·迪斯尼的声音啦!这张画是沃尔特·迪斯尼以自己的脸为模特,是沃尔特·迪斯尼面孔的写照。他本来打算给小老鼠取名叫莫蒂默,但是,奥比嫌莫蒂默这个名字女人味太足了,而且也不够响亮。莉莲的看法与奥比一样,她说不如叫米奇更好。奥比认为,米奇这个名字起得很棒。这样,小老鼠就有了米奇这个名字。

在中国,小朋友所熟悉的“米老鼠”这三个字,其实就是从“米奇老鼠”简化而来;“米奇老鼠”按照英文的用法,就是“一只名叫米奇的老鼠”的意思。当沃尔特·迪斯尼看到要把奥斯华夺回来是多么轻而易举时,他露出了笑容。此时,沃尔特·迪斯尼已经领悟到了**业的经营方式。

接下来,迪斯尼和伙伴们便要设计米老鼠的个性。经过反复的讨论和推敲,原本只是“平面”的米老鼠,在有了个性之后,渐渐“立体”起来。他和伙伴们希望米老鼠是一个温柔可亲、善解人意,但也有些急躁粗心的小家伙;他很有正义感,喜欢打抱不平,常常不自量力,使自己身陷险境;他颇有些机智,也很勇敢,所以最后总能化险为夷;他还有淘气的一面,常常喜欢恶作剧,开一些无伤大雅的小玩笑。

对于米老鼠的真正来历,现在已经众说纷纭了。而大部分传说都说是由迪斯尼创造的。他曾说过,他在奥斯华**争夺战失败后,在回加州的火车上,梦见了米老鼠这个角色,而后,由于妻子莉莲厌烦“莫蒂默老鼠”这个名称,于是,他就把名字改为米老鼠。

沃尔特也曾提到这个角色的另外一个来源。在堪萨斯市时,经常有一只老鼠常常在他的画板周围玩耍,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两个故事流传甚广。但是,米老鼠真正的来源,应该是沃尔特和奥比密切合作的结果:沃尔特想像出米老鼠极具趣味的特性和创造出他的声音,而奥比则描绘出它的具体动作和形态。

接着,沃尔特和奥比讨论怎样把这个新角色推向公众。恰好,当时美国飞行员查尔斯·林德伯格(1902 1974)首次单人驾驶“路易士精神号”单翼飞机,成功地从美国飞越大西洋,直达法国的巴黎,成为新一代美国人心目中最了不起的冒险家。

一直到1928年3月,报纸上都还经常可以看得见,有关林德伯格或有关飞行、飞机、冒险等相关题材连篇累牍的报道,公众更是依然把他视为民族英雄。沃尔特说,这个社会热点我们必须抓住,就让米老鼠开飞机吧,我想观众会喜欢的。他们约定,由沃尔特编写剧本,奥比制作。于是,沃尔特根据林德伯格的事迹,构思了一个简单、有趣的故事。这就是《米老鼠系列影片》第一部——《疯狂的飞机》。

《疯狂的飞机》剧本很快写好了,可是制作却成了问题。为了保密,他们采取了两条措施。一方面,沃尔特一改以往的宽宏,派了监工去监视那些画家的工作。沃尔特强调说,一定要让他们埋头作画不得消闲,连擦鼻涕的工夫都没有,这样,他们就没有精力去注意我们在干些什么。

另一方面,米老鼠的制作是在严格保密的状态下进行的。奥比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以每天700张画面的速度绘制这部新的影片。莉莲和另外一个可信赖的女工则躲在车库里,把奥比绘制的图画描在赛璐珞片上。拍摄工作由沃尔特负责:等到画家们下班后,紧张地工作一夜,而到天亮之前就把一切都收拾起来,像是什么也没发生过。

1928年5月10日,《疯狂的飞机》在好莱坞日落大道的**院试映了。试映虽然没有引起轰动,但观众的反映还不错,令沃尔特信心倍增。沃尔特用最后的资金又拍了两部米老鼠短片。在第二部《骑快马的高卓人》中,米老鼠是一个勇敢的骑手;在第三部《威利号汽船》中,米老鼠又成了一个能干的船员。

沃尔特·迪斯尼的卡通王国里有许多可爱的卡通明星,其中资格最老、同时也是最受欢迎的角色,无疑应当首推米老鼠。米老鼠诞生于1928年,到2008年,米老鼠已经有80岁了。虽然米老鼠的年纪已经不小了,但是其魅力却始终未曾稍减。不知道米老鼠陪伴过多少小朋友的童年,带给多少小朋友无尽的欢乐。米老鼠,这只全球最知名的“老鼠”,早已成为沃尔特·迪斯尼卡通王国的招牌和重要标志。

从米老鼠开始,一个接一个的卡通形象被沃尔特·迪斯尼带到了观众的面前。从《疯狂的飞机》开始,米老鼠从美国走向全球,魅力至今不衰。毫不夸张地说,它已是风靡全球、最受欢迎的卡通形象了,有人甚至称它为“魔幻之影”。 在80年以前,就是1923年的时候,动画片不像现在红火,可23岁的沃尔特不这么认为,他认为动画米老鼠的前身-奥斯瓦尔德片的前景非常好,所以他注册了“迪士尼兄弟动画制作公司”,在米老鼠形象诞生,迪士尼曾经创作过一只叫奥斯瓦尔德的长耳朵卡通兔形象,很受观众欢迎,1928年,就是米老鼠诞生的这一年,在一次从纽约回堪萨斯的火车上,迪士尼和一些卡通设计师们一起讨论,如何创作一个更可爱的卡通形象。他们把奥斯瓦尔特画在纸上,然后开始修改:先把尾巴变短,变圆再修改尾巴和脚……不一会儿,一个可爱的老鼠形象就跃然纸上了!华特眼前一亮:就是这只小老鼠!他的夫人莉莉连恩马上给它起了个响亮的名字“Mickey Mouse ” (米奇老鼠)

因为米老鼠是迪士尼先生的构思,又是迪士尼先生制作出来的,很多人认为米老鼠出自迪士尼之手,其实不是这样。米老鼠的最初原型是他的设计伙伴伍培·艾沃尔斯(iwerke)执笔设计的。维·史密斯和费洛伊德·戈特佛森创作的米老鼠的故事。米老鼠的形象设计出来以后,迪士尼开始用它来制作动画片。

[编辑本段]关于米老鼠的小秘密

秘密一

米老鼠最初的造型乃是出自迪斯尼的同伴伍培·艾沃克斯的妙手,不过这个秘密直到1967年(迪斯尼去世后的第2年)才突然被人们发现。

秘密二

在迪斯尼早期的《米老鼠》连环漫画中,米老鼠只是一只专爱在粮仓周围搞恶作剧的小老鼠,而后来米老鼠机智勇敢、正直善良、幽默乐观的性格的形成全赖它的第二位父亲——1930年从伍培·艾沃克斯手中接过画笔的弗劳埃德·戈特弗雷特森。

秘密三

米老鼠在1929年推出的卡通画《狂欢的小孩》中第一次开口说话,它的第一句台词是“Hot dog(热狗)”,为它配音的是沃尔特·迪斯尼本人,而1947年的《米奇与魔豆》则是迪斯尼最后一次为米老鼠配音。

“米奇老鼠卡通片” 全世界共有超过130种语言的版本!

[编辑本段]米老鼠卡通杂志

《米老鼠》杂志从1993年出版到现在,在我国已经度过了整整15年的时间。在这15年当中《米老鼠》成为国内知名的卡通类期刊,发行量突破90万份,深受国内小读者的喜爱。

《米老鼠》做为一本编译类的期刊,并没有做很多本土化,更多的是保持了一种原汁原味。在国内众多卡通杂志并存的今天,一本编译类儿童期刊是如何获得生存空间?

杂志历史:

1928年11月18日,第一部米老鼠动画片《威利的汽船》在纽约上映,这一天成为米老鼠的生日。

1948年,《米老鼠》杂志正式诞生。

1992年,《米老鼠》与人民邮电出版社合作,成立童趣出版社,开始进入中国。

1993年6月1日,第1期中国版《米老鼠》杂志出版。

1996年,“米老鼠俱乐部”正式成立。

1999年,《米老鼠》杂志成功改为半月刊。

2002年,《米老鼠》杂志举行“童趣杯特色小队”活动。

2006年,《米老鼠》杂志出版第一本增刊——《卡酷世界杯》。

12月,《终极米迷》口袋书出版,2007年开始每月出版一本。

2007年,《米老鼠》杂志出版第二本增刊——《游戏大转盘》。

到目前为止,《米老鼠》杂志已在克罗地亚、捷克、保加利亚、立陶宛、波兰、罗马尼亚、斯洛伐克、俄罗斯、拉托维亚、爱沙尼亚、德国、英国、瑞典、挪威、匈牙利、以色列、瑞士、斯洛文尼亚、土耳其、冰岛、芬兰、泰国、丹麦和中国等24个国家和地区出版,足迹遍布全球。

杂志特色:

一、一切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不将成人的思想强加其中

办儿童类刊物一定要以孩子的想法为根本出发点。做一本儿童刊物并不象其它杂志那么容易。办儿童类杂志就要学会从儿童思维的角度出发。

《米老鼠》曾经做过一次订刊物送礼品的活动,为了避免拿到礼物再退书的情况出现,规定读者必须把杂志封面的期号剪下两个连同征订单一起寄到杂志社。后来这件事情引起了一个小读者的不满,写过两封信,言辞十分激烈,他很难理解一个刊社为什么要让读者破坏自己的杂志,还表示宁可不要礼物也不会去剪刊号。

《米老鼠》杂志主要定位在小学4、5、6年级,但也有百分之15左右是在初中甚至还有百分之1、2的高中生在读,其实我们知道这本刊已经不适合他这个年龄读了,但是他就是喜欢,形成一个很好的购买习惯,忠诚度十分高。

做为一本儿童类期刊,最终的接受者是儿童,因此,在做刊物的时候一定要善于把握儿童心理,一切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不只在内容上得到他们的认同,在其他活动中也要处处考虑他们的好恶。儿童类期刊和成人期刊,很大的一点不同就是,小读者比成人读者的忠诚度高,并且特别认真、苛刻,他如果喜欢一本杂志就希望这本杂志没有任何缺点,一旦出现问题就会立刻反馈,这也是对杂志内容编辑的一种促进。

二、趣味性和想象力

不管想通过杂志教育孩子什么,但首先只有让孩子接受了,这种教育才可能是成功的。国内的杂志都在强调以内容取胜,找一些教育专家来参与内容的制作,对强调教育性的过分强调,使杂志变得专业性很强,使趣味性成为这类杂志共同的盲点。而《米老鼠》却走了一条完全趣味性的道路。其实这本刊最能吸引孩子的就是完全开阔的想象力,超越于现实之上的一种东西,达到理想的教育目的。

《米老鼠》在内容制作之初,也考虑过学习的因素,专门制作了一个《童趣英语屋》栏目,但后来通过读者调查发现,有接近九成的小朋友根本不看这一页,因为他们不希望通过《米老鼠》去学习英文,想学习英文可以看其他更具针对性的杂志,后来就干脆取消了这个栏目。现在《米老鼠》也有一个双语栏目《米奇侦探俱乐部》,以侦探性的故事吸引小朋友阅读,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阅读想象力丰富的杂志,是培养孩子开阔思维的有效方式。因为这个刊物的想象力是十分丰富的,尤其是相对一些国内儿童类期刊他的这个特点就更加突出。现在这样的刊物也越来越得到家长的认同。《米老鼠》杂志里的人物性格都是善良的、积极的,还有一些可爱的缺点,比较容易使人产生亲近感。这些个性会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孩子,而不是生硬的教育,最后给孩子的心理带来很多健康的东西,很利于孩子将来的成长。

三、丰满的人物形象和立体的经营思路

形象本身就是一个品牌。我国目前也有一些卡通人物建立了品牌形象,比如说:嘟嘟熊,但是在可爱形象的背后,却隐藏着人物性格不够丰满的遗憾,读者甚至不知道它的性别,也不知道它的性格、缺点和爱好,然而这些都是做一个卡通形象的时候需要明确的定位。人物形象只有丰满,才更容易被小朋友接受,如果只是外型漂亮则很难深入人心。唐老鸭的性格是暴躁的,做事情总是毛毛草草,但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又是百折不挠的,他的这些性格很人性化,让小读者感觉很亲切、很真实,能够迅速记忆。

虽然形象的建立十分重要,但是《米老鼠》杂志并没有单纯的以形象为卖点。形象的建立不是平面,而应该走立体的渠道。像嘟嘟熊的形象只是出现在杂志上,就只能限于平面的表现,试想如果把嘟嘟熊做成动画片,或者以其他形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和人们的生活发生更多的联系,建成一个立体的品牌形象,可能就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并且单一的平面杂志的阅读年龄范围比较小,有一些儿童类刊,孩子过4岁就不看了,不如看电视的人群范围广。

在国外迪斯尼的卡通形象运做是比较成功的,国内的一些卡通期刊可以借鉴这些成功的经验。第一:卡通人物以群体的形象出现,创立一组品牌。例如,米老鼠这个形象的周围就有很多人,像唐老鸭、高飞等等,他们围绕在米老鼠的身边,但又有自己不同的性格,可以说是个性鲜明。第二、从平面出版到影视,再到其他生活用品,使整个品牌呈现立体交叉局面。迪斯尼的运做模式通常就是先推**,进而带动相关产品的发展。

四、翻译的原汁原味

编译类刊的生存离不开本土化。但是《米老鼠》却在保持原刊风格的同时,获得了国内发行的成功,原因何在?对于本土化,《米老鼠》有着自己的定义,“本土化,并不是将国外的东西全部本土化,而是在于适不适合”(童趣出版社执行主编张蕾语)。米老鼠故事的原创者的思路就是创办世界性的杂志,并且孩子在成长的初级阶段,受到后天的文化渗透比较少,共性的东西很多。他们都喜欢一些富有想象的、幽默的故事。因此,在翻译的时候《米老鼠》并没有做过多的本土化努力,而是努力重现原著风采,力图为国内的小读者带来最地道的米老鼠文化。

为了体现这种原汁原味的东西,《米老鼠》编辑部在翻译的时候从人物的性格出发,通过语言的个性化翻译,构建整个故事。做为一本卡通类杂志,人物的对话会占到很大的份额,对人物性格的塑造起着关键性作用。在翻译对话的时候一定要反映出人物的个性,比如说唐老鸭说话比较简洁,因为他是一个普通的市井人物,所以他的语言通常比较简短,并且还会穿插一些市井的俏皮话在里面,于是在翻译的时候甚至会加入一些北京的地方语言,显得比较生动。通过人物性格来区分语言风格,尽量祛除翻译的痕迹,实现语言的口语化。

五、内容要纯,切忌大而全,杂志要风格鲜明

由于儿童的阅读能力处于初级阶段,在做儿童类杂志的时候切忌大而全。一本杂志的定位要明确,不只包括接受人群的定位明确,同时也包括了明确的期刊风格。杂志风格在以青少年读者为主要人群的刊物中尤为重要,那个时期的读者批判性很强,很抵制和自己风格不符的东西。由于儿童类杂志的页码比较少,做杂志的力度必须集中,不能面面俱到。《米老鼠》靠丰富的想象力和幽默打动了全世界的小读者,这在我国的期刊中显得尤为突出。在我国越来越多的儿童期刊开始注重想象力和趣味性,但经营的惯性却制肘着许多期刊的发展,如何打破惯性成为摆在刊社面前的重要问题。

在内容制作上,确立人物性格特别重要,因为是卡通类杂志,所以都是人物对话,这个对话一定要反映出人物的个性,比如唐老鸭他说的话就比较简洁,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市井人物,没有太多的文化,所以他的语言通常比较简短,还会穿插一些市井的俏皮话之类的东西在里面,有时会有一些北京的地方语言,显得比较生动。米老鼠说话就文绉绉的,语句很长,因为他的文化层次要高一些。另外,还有高飞,他的性格是糊里糊涂,说话也是语无伦次的。主要是从人物性格上区分语言风格,尽量祛除翻译的痕迹,尽量口语化。制作内容的编辑不仅要掌握杂志人物的性格和语言,更重要的是喜欢。真正带入了儿童思想中去。

儿童类的刊物让家长能够接受是个很重要的事情。有的家长在购买并阅读《米老鼠》刊物后,写信过来,认为虽然不是学习类的刊物,但是对孩子还是很有帮助的。家长们认为里面的人物性格都是善良的,或者百折不挠的等,总有一些可爱的缺点,都挺人性化的。比如唐老鸭,他的脾气很坏,做事情毛毛草草,但他的最大优点就是做事情百折不挠,没有消极的情绪。他的个性也是潜移默化的去影响孩子的。而不是生硬的教育,因为孩子会有一个逆反心理。

六、市场化的经营思路

对于期刊来讲内容是根本,但发行也直接影响到它的生存。一本儿童类的刊物发行主要是用量来定义的。而编辑的内容和发行实际上又是密不可分的,于是有时需要针对不同的渠道,进行内容的调整。比如说想通过学校渠道发行,那么就需要加入一些和学校相关的栏目。

促进发行的最直接方式就是促销。《米老鼠》在创刊之初曾进行过增刊活动,直到现在每期的《米老鼠》杂志都会赠送一些精美的小礼物,很大的推动了发行量的攀升。米老鼠的礼物是比较丰厚的。这个礼物是个很大的卖点。甚至对于有些孩子来说礼物是要占到第一位。礼物是期期都送,有的孩子就想下期会送什么礼物,下期会送什么礼物,这样子总是在盼着新的杂志出来。小孩子的心理就是这个样子。这是经过检验的一种促销手段,像国外许多杂志都是这么做的。

广告设计要使孩子易于接受,让孩子们喜爱广告并实现互动。孩子们不喜欢广告,但从杂志的经营角度讲广告又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才能降低成本,才能多给杂志内容。要想转化这种矛盾,就要使广告要和杂志的整体风格统一,让孩子不讨厌看。《米老鼠》经常会做一些互动的栏目,比如说让孩子寄一些作品,或是参加一些活动,不是商业味很浓的那种。商家为了获得比较好的广告效果,广告就会做的尽量柔和。还有品牌宣传广告。促销活动的活动公告,征文活动,比如说,去写一些小动物的故事。还有一些广告利用智力游戏的形式和一些图书类、玩具类的广告,小孩看了之后可能就觉得挺好玩,然后他就不会反对。从儿童的喜欢程度上看,读者是更喜欢互动的或者是游戏。和栏目的内容一样,儿童不会很反感,广告也没影响到内容的阅读。

[编辑本段]米老鼠和唐老鸭

上世纪80年代,迪斯尼就随着央视每周末播出的《米老鼠和唐老鸭》与中国人第一次亲密接触。90年代开始,印有迪斯尼卡通人物的各类商品充斥中国市场。如今香港迪士尼乐园的开幕,在两岸三地再次掀起「米老鼠」狂潮。

[编辑本段]米老鼠跌宕起伏的80年

上世纪20年代,沃尔特•迪斯尼受车库里一只小老鼠的启发,创造了米老鼠的形象。

1928年,第一部有声动画片《汽船威利号》诞生,这一天也被认定为米奇的生日。

1932年,迪斯尼卡通动画片《汽船威利号》获得了奥斯卡特别奖。

1950年,随着电视的兴起,米老鼠转入小屏幕,成立了“米老鼠俱乐部”。

1978年,米奇50岁生日的时候,它的名字被刻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上,成为首位“非人”明星!

1933年至1969年,迪斯尼获得了奥斯卡奖牌35枚,成为得奥斯卡奖最多的制作公司。

1954年,迪斯尼进军电视,“迪斯尼乐园”开播第一季,收视率高达41%%。

1955年,全球第一家主题公园———迪斯尼乐园成立,首度把**业与旅游业相结合。

1966年,老迪斯尼去世。但迪斯尼主题公园、俱乐部、主题酒店等继续建造。

1983年和1992年,迪斯尼以出卖专利等方式,分别在日本东京、法国巴黎建成了两个大型迪斯尼主题公园。

1955年以来,迪斯尼公司单迪斯尼乐园的市值已经近4000亿元人民币。而迪斯尼的市值已由20亿美元涨至两年前的900多亿美元。

根据2003年美国财经杂志《福布斯》推出的“虚构形象富豪榜”,最能挣钱的“卡通富翁”是米老鼠和它的朋友们,价值58亿美元。

今天小编辑给各位分享儿童动画片排行榜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儿童动画片排行榜2021前十名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本站哦。

儿童必看十大经典动画片有哪些?

儿童必看十大经典动画片:超级飞侠、猪猪侠、螺丝钉、汪汪队立大功、熊出没、海底小纵队、大耳朵图图、聪明的一休、憨八龟的故事、小猪佩奇。

1、超级飞侠

超级飞侠可以带着小朋友一起遨游世界,不光可以学到一句一个国家的语言,还可以了解到外国的风土人情。

2、猪猪侠

猪猪侠作为十部小孩必看的动画片之一,知名度也是挺高的,它有许多部动画剧集,出色的画质还有非常有趣的故事情节,是小朋友必看的一部经典动画片。

3、螺丝钉

螺丝钉这部动画片非常适合小朋友观看,因为每一集的螺丝钉都是一个知识科普教育,让儿童在寓教于乐中成长。

4、汪汪队立大功

汪汪队立大功特别有趣,不同的小狗也不同的分工,帮助大家解决困难。

5、熊出没

熊出没中经典的熊大、熊二和光头强,绝对是现在最火爆的一部动画片了,很多小朋友都喜欢。

10部小孩必看的动画片

一、《芝麻街》

通过孩子最喜欢的不同职业寓教于乐,画质感特别好。它是迄今为止,获得艾美奖奖项最多的一个儿童节目。

这个节目综合运用了木偶、动画和真人表演等各种表现手法向儿童教授基础阅读、算术、颜色的名称、字母和数字等基本知识,有时还教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例如,怎样安全过马路、讲卫生的重要性等等。其中许多的滑稽短剧和小栏目都已成为其他电视节目竞相模仿的典范。

二、《米奇妙妙屋》

美国华特迪斯尼公司打造,金牌卡通作品,全新的《米奇妙妙屋》以3D画面,讲述有趣好玩的米奇家族以及他的朋友们,如何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学习、如何以独立思考的角度解决问题,以及如何以团体合作的方式克服困难的故事。

针对小朋友成长教育需要的知识融入其中,趣味无穷,互动性强,还可以寓教于乐。

三、《巧虎》

每一期的故事是陪伴孩子成长的好伙伴,每一期故事都是独立的,时间也很短,但是教会宝宝好习惯。我的孩子从1岁开始就开始会给她看,真的非常喜欢!每次看都会跟着要拍手跳舞。

四、《小猪威比》

由英国BBC频道制作,根据英国作家米克·英克潘的儿童绘本改编。想象力丰富的宝宝一定不要错过,里面有美妙的歌声,可以引导宝宝进入梦幻的童话世界。

五、《神奇校车》

这是一部有趣科普动画,一位超有耐心老师弗瑞思,带着一群精怪顽皮的孩子们,对学生出现的任何问题,都驾着一部神奇的校车,历经一次接一次精彩又刺激的自然科学大探索的故事。

六、《雨果带你看世界》

是BBC儿童频道第一部关于学龄前哲学的动画节目。特别适合3-8岁孩子,每一集只有5分钟,不用担心孩子看太久伤眼睛!这个动画片好有意义!这是第一套以最浅显易懂的方式给小朋友们解释及其抽象的概念的动画。

九、《螺丝钉》

俄罗斯国宝级精品动画片,每集一个科学小故事,锻炼孩子大脑思考和罗斯思维能力。最大亮点是他的知识点都是从日常冰箱遥控器这些孩子熟悉的东西上给孩子普及常识和科学原理,让孩子轻松学到知识点。

十、《博博鲁探险队》

这个号称北美最火的科普益智动画,六个小伙伴去雨林、月球、海底探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个片子用3D动画+实景拍摄,让孩子仿佛身临其境,可以很好培养好奇心和求知欲。

十一、《花园小子》

北美孩子最喜欢看的动画片排行第一名,很多英语培训机构的老师也力推的动画片。

该剧有5位活泼可爱的小伙伴:巴勃罗、泰隆、优尼卡、塔莎、奥斯汀,依靠他们生动的想象力,将后院想象成为一处梦幻般的冒险之地,和朋友们一起踏上奇妙的旅程。每一次的冒险故事都从家里开始,进而幻想完全发展成为现实,最终刚好在吃零食的时间返回家中。

每集30分钟的节目都包含四首新的歌曲,孩子们在观看节目的同时会跟随着花园小子们一起在房间里唱唱跳跳,这可以帮助孩子们开发他们的想象力,学会创造性地表达自我。

十二、《小马宝莉》

由美国玩具商孩之宝于2010年10月10日在美国探索家庭电视频道开始播出的卡通影集,共221集。故事叙述了小马为了执行导师塞拉丝蒂娅公主给她的任务,与助手斯派克一起来到小马镇学习有关友谊魔法的知识,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她结识了五位好朋友。

并获得了真正的友谊,与朋友们共同守护小马国,这部动画片让孩子学习到社交能力,从孩子小耳濡目染,建立独立、自信的人格意识。

10部小孩必看的动画片是什么?

1、《海尔兄弟》

《海尔兄弟》是由海尔集团、北京红叶电脑动画制作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系列动画片。其由刘左锋、戴福林执导,张经平编剧,前106集于1995年起播放,于1998年完结。

2、《蓝皮鼠和大脸猫》

《蓝皮鼠和大脸猫》是一部国产动画片,改编自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葛冰的同名作品《蓝皮鼠和大脸猫》。主角蓝皮鼠和大脸猫是魔奇杂技团的明星。《蓝皮鼠和大脸猫》因为其内容诙谐深受小朋友的喜爱。

3、《哐哐日记》

《哐哐日记》又名《哐哐哐》,是由互象动画公司制作的动画短片。该系列因真实而夸张的故事情节和在八十年代广为流传的儿童歌曲组成。

4、《小鲤鱼跳龙门》

《小鲤鱼跳龙门》是根据民间传说“鲤鱼跳龙门”的故事改编,由上海美术**制片厂于1958年摄制的一部国产彩色动画片。短片由何玉门担任导演,金近担任编剧,段孝宣担任摄影。

5、《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找妈妈》根据方慧珍、盛璐德创作的同名童话改编,取材于画家齐白石创作的鱼虾等形象,由上海美术**制片厂1960年制作的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由盛特伟、钱家骏、唐澄担任导演,方慧珍、盛璐德担任编剧。

赶快收藏最适合孩子看的13部动画片大盘点

孩子在家,总得接触电视,与其粗暴地阻止,还不如找高品质的动画片给孩子看,又消磨时间,又有教育意义。

壮哥在家也看电视,在控制好时间的情况下,还挺乐在其中的。

三妹将壮哥看过的动画片和一些经典的动画作品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有时间带孩子看看吧,都非常不错的。

儿歌形式的动画片,制作精良,节奏丰富,特别适合孩子的英语启蒙。

有不同的主题:

包括针对字母的ABC英语学习系列;

有各种儿歌的流行儿歌系列;

还有学习节奏、音律,顺便还能学英语的童谣系列。

专业的团队制作,卡通形象逼真可爱,特别适合孩子边模仿边学。

当然,巴塔木也有中文版的,家长们可以根据需要自行选择版本。

提到宝贝JOJO,耳边仿佛响起了那句:适龄启蒙,亲子共学。几乎每个孩子都看过宝贝JOJO,壮哥也非常喜欢。

同样的,以儿歌的形式,将主人公宝宝JOJO成长中的各种趣事表现出来。吸引宝宝注意,激发孩子的表达欲望,帮助他养成好习惯。

动画片中有家长的参与,所以比较适合家长和孩子一起观看,以便配合孩子的模仿。

超级宝贝JOJO也有中英文两个版本,家长可自己选择。

对,就是那个卖坚果的品牌三只松鼠,他们跨界推出了动画片。还真别说,动画质量还是不错的。

故事内容偏国风,讲述的是松鼠特遣队满足孩子愿望的故事。

队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独特的能力,他们要合力解决遇到的问题,最终完成任务,满足孩子的愿望。

特遣队的目的地是中国的各个地方,每一集去一个不同的地方。

在情节中渗透各个地域的特色,让孩子了解到中国的特色建筑,风土人情,借此来介绍美丽中国。

唯美的国风动画片,以中式手绘的方式表现内容,画风清新,美轮美奂。

动画中的场景、人物、服饰等细节,都根据历史文献反复考证,力求最大程度还原历史风俗。

制作团队对动画质量要求很高,细节处的小心思很动人,比如雨中蝴蝶都是剪纸形式。每一帧都非常漂亮,充满了浓浓的中国文化之美。

用这部动画片给孩子做国学启蒙再合适不过,还有配套的绘本,也很好看。

我们中华文化之美,需要从娃娃抓起做熏陶啊!

这部动画片几乎每个妈妈都知道,又名《昆虫总动员》,讲述了一堆可爱昆虫的故事。

采用非常新颖的3D动画+实景拍摄模式,真实又有趣。

既然名叫微观小世界,那说的就是各种小昆虫的趣事。

有渴望飞奔的蜗牛,有调皮惹事贱萌贱萌的瓢虫每种昆虫都充满了人性,感染力极强。

每集都很短,5分钟左右,孩子看也能很好地控制时间。

这部动画片有点儿类似爆笑虫子,没有台词。

每一集都是主角小老鼠雷迪克在某个生活场景下的一些_事,特别搞笑,非常减压,而且内容都是积极向上的。

3D的表现形式,让雷迪克的形象更加生动可爱,尤其是水汪汪的大眼睛,实在是太吸引人了。

动画片没有对白,内容全靠音乐、节奏和雷迪克丰富的肢体动作来表现,非常有趣,壮哥看了一年了都不烦。

经典儿童IP,三妹之前推荐过巴巴爸爸的绘本,改编的动画片也非常好看。

故事依然围绕着巴巴爸爸一家人展开,他们造型奇特,色彩丰富,还能变形,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动画片在单纯快乐的家庭气氛中,代入一些精神鼓励和教育,是非常自然的动画表现,孩子接受起来也容易。

现在除了之前的版本,又推出了新的系列,都非常好看。

同样是改编自绘本的动画片,画风非常可爱,有旁白无对白。

比较适合2-4岁的低幼孩子做英语启蒙,但相对来说,更适合稍微有点儿听力基础的孩子。

主人公是可爱善良又有点儿小迷糊的小鼠波波,还有他的朋友松鼠乐乐、鳄鱼丁丁、小鸡奇奇,他们一起玩耍,内容温馨有趣。

动画的创意中蕴含了对幼儿的教育理念,提供了一个可无限延伸的想象空间,非常适合家长对孩子进行引导,培养生活和学习的能力。

这是一部来自韩国的幼儿英语启蒙动画,零基础的英语小白也能看。

主角是一只叫DIDI的小狗,以它的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画风简约、形象可爱、色彩艳丽,非常吸引孩子。

全套31集,每集2-3分钟,每集都会有简单的英语短语、日常交际用语,还会反复出现,覆盖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有场景,有语言,孩子好理解,2、3分钟的时长,也不用担心孩子视力。

芝麻街是老牌动画,几十年的历史了,非常经典,几乎所有育儿专家都推荐,魅力不减当年。

严格来说,它不是一部“动画”片,更像是一场木偶剧。

运用了木偶、动画、真人表演等一系列形式,让孩子从基础认知开始学习,逐渐向孩子渗透颜色、阅读、算数、字母、数字等基础知识。

相对来说,可能大点儿的孩子更容易接受。

壮哥最近开始看芝麻街,天天在家叨叨里面的台词,每种动物生活在不同环境是什么样的。

芝麻街也分为中文版和英文版,家长们可根据需要自己选择。

又一个超级经典的儿童IP,除了动画片,还有动漫**、舞台剧、周边、绘本等等,爱车的小朋友更感兴趣。

动画片的主角,是一个叫托马斯的小火车,他和朋友们生活在一个被蓝色大海环绕的小岛上。所有的故事都与自然融合在一起,有一种田园般的纯粹。

虽然这些火车们各不相同,但都童心满满。淘气任性爱炫耀,喜欢冒险,让孩子很有共鸣。

故事也非常有教育性,引导孩子的人际交往,不过这个适合稍微大一点点的小朋友,壮壮还看不太懂,所以不是特别感兴趣。

虽然这名字有点儿拗口,但是这确实是一部非常不错的硬核科普动画。

国内团队制作,将科普知识讲解得很到位。

每一集分为不同的主题,介绍不同的知识。白泽是动画片的主角,由他带着小朋友探索答案。

一集5-8分钟,讲解一个主题,寓教于乐。

从基础开始学起,兼具童趣又能收益。

由法国儿童哲学家和英国BBC合作制作,质量自然是没得说。

动画片共52集,每集5分钟,以主人公雨果的一个抽象问题开始,最后结尾还留一个问题引导孩子独立思考。

用简洁、易懂、有趣的方式诠释抽象概念,教给孩子从辩证多元的角度认识世界。

很多复杂的哲学问题,比如什么是妒忌?什么是爱?什么是大?动画片都通过简洁通俗的讲解,让问题变得简单可理解,有趣又有教育意义。

以上这些动画片,都比较适合2岁左右的孩子观看。

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通过优秀的动画片的引导,既能消磨时光,又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不过家长们,可要限定好时长,保护孩子的眼睛哦!

这是b站哲学的范畴,此梗出自下图,意思是要不要一起来我的屋子里摔跤。

是比利·海灵顿,在b站掀起的哲学之风。

比利·海灵顿(Billy Herrington),男,1969年7月14日出生于美国纽约长岛。

前美国㚻片演员,由于在他拍过的㚻片(GV)当中有许多莫名其妙的摔跤戏,又在途中发出许多奇奇怪怪的声音,因此成为Nico动画及其b站上面的好素材。

2018年3月3日,比利·海灵顿因车祸意外身亡,享年48岁。

d3px

《米奇妙妙屋第三季》

编剧:华特·迪士尼

主演:韦恩·艾尔温、露西·泰勒、托尼·安塞尔莫、billfarmer、吉姆·卡明斯、迪·布拉雷·贝克尔、古明华、特蕾丝·麦克尼尔

类型:喜剧、动画、儿童、奇幻、冒险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英国

语言:英语、汉语普通话

季数:2345

集数:26

单集片长:11分钟

又名:米老鼠妙妙屋3

米奇妙妙屋系列第三部,详细请见第一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9823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07
下一篇2024-04-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