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长孙皇后是不是李世民的贤内助?
隋扬帝大业九年(613年)前后,李世民十六岁,长孙氏十三岁,俩人成婚。长孙氏的先世源于北魏的皇族,因为其先祖曾经担任过北魏的宗室长,所以改姓长孙。后来迁居到河南洛阳。长孙氏的祖父长孙兑,做过北周政权的左将军,父亲长孙显,是隋朝的右晓卫将军,可说是世代将门,与李世民的家世一样,是军事贵族,其婚姻门当户对。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爱情故事如何?长孙皇后的儿子是谁?唐朝长孙皇后在历史上有何贡献?
长孙最病故后,长孙氏和兄长长孙无忌都随母亲到了舅舅家,舅父就是隋朝的治礼郎高士廉。高氏是渤海世族,世代都做高官,是有文化素养的衣冠之族,所以长孙无忌兄妹受到文化熏陶,读书学习,熟知文史。长孙氏是个有见识、识大体的女性。在李世民建功立业的事业上,是他得力的贤内助。
武德元年,长孙氏被册封为秦王妃。因为太子和秦王李世民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长孙氏在唐高祖李渊的后宫妃缤们中间,帮助李世民“尽力弥缝,以存内助,做了不少工作。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召集秦王府将士们,发放武器,准备动手时,长孙氏亲 劳、勉励将士们,积极参与事变。
唐太宗一即位,就册封她为皇后。这一年她二十六岁。
长孙皇后生活俭朴,衣服、用品只要够使用即可,不奢侈浪费。后宫的团结也做得很好,有的妃殡生了疾病,皇后亲去探视,请人医治,拿出自己的药品供其治疗。宫女们有了过错,太宗有时发怒,她总是出面把事情揽过来,尽量不处罚宫女。因此,她得到后宫的爱戴。太宗的一个女儿豫章公主,她的亲母亲去世了,皇后收养了她,对她的关心慈爱胜过亲生。皇后对子女的教育和要求也比较严格,不肯溺爱和娇惯他们,如太子承干,是她的亲生长子,承干通过乳母遂安夫人,向皇后说东宫的用具器物缺少,想要东西,皇后不准,并且乘机教诲太子:‘七作为太子,怕的是德不立,名不扬,器物少算什么?”
母亲没有不宠爱子女的,但不可过分。儿子又身为太子,是储君,就更不同于一般子女了。皇后爱子不是无限度的满足他的物质欲望,而是希望太子修德、上进。不仅对儿子是这样,对女儿也是如此。《唐书·后妃传》里记有皇后一段故事:长孙皇后生的长乐公主,太宗特别钟爱,长乐公主即将出嫁时,太宗命令准备丰厚的嫁妆,比长公主的规格还要加倍。唐代的皇族女系都有封号,与爵位相似,规定皇姑为大长公主,正一品;姊为长公主,女为公主,都视同一品;皇太子女为郡主,从一品,亲王女为县主,从二品。根据封号、身份,出嫁时资送的妆仓也有规定。这时。魏征站出来说话了,认为太宗做事于理不合。太宗回宫把魏征反对的话对皇后说了,皇后感叹地说:“陛下倚重魏征,我还不知到底是什么缘故,现在听了他的劝谏,真的能以‘义’规范君主的‘情’,可称是正直社被之臣。我和陛下是结发夫妻,可说情深义重了,可是每当说话也要先察颜观色,不敢轻易冒犯陛下的威严,何况臣子了。”皇后立刻派人赐给魏征五百正帛。可见皇后深明大义,知道魏征完全是为李家的社被着想,“忠言逆耳利于行”,魏征这样正直敢说话的大臣,太难能可贵了。
在政治生活中,长孙皇后也有许多值得称道的地方。
首先,长孙皇后不赞成后宫干政。太宗有时和她“议论赏罚之事”,长孙皇后的表示不参与意见,不干预朝廷的政务。这和有些妇女大不相同,往往男人有了权势,常常会夫人干政,夫人在台前幕后指手划脚,发表意见;也有的吹枕边风,施加影响。这些人真应该学一学长孙皇后的谦退之风。
其次,长孙皇后反对外戚专权。她自己以身作则,从自己的亲属做起。她的亲兄长孙无忌和太宗是布衣之交,又是佐命功臣,是太宗的心腹人,最受信任,多年来一直亲密无间。太宗想让长孙无忌主持朝政,皇后坚决不同意,她向太宗表白心迹说:“妾身居皇宫正位,尊贵已极,实不愿兄弟子侄布列朝廷,特请不要任用我兄为宰相。”她还用汉代吕氏、霍氏外戚专权招祸的历史教训为例,请太宗和她一起引以为戒。太宗不听,毕竟还是任用长孙无忌为左武侯大将军、吏部尚书、右仆射。‘皇后让长孙无忌苦求逊职,太宗不得已,只好答应长孙无忌,辞去执政职务。直到长孙皇后临终前,她还一再叮嘱太宗:“妾之本宗,幸缘姻戚,既非德举,易履危机,其保全永久,慎勿处之权要。”可借的是,太宗最终没有听取她的意见,临死前仍然留下遗命,让长孙无忌辅佐太子李治。李治登基后,长孙无忌主待政务多年,终于因为得罪武皇后,受许敬宗谗害,长孙无忌被迫自杀,家被查抄。
再次,长孙皇后敬重并且设法保护大臣,促使许多贤臣尽心尽力报效朝廷。《通鉴》记载,有一次太宗下朝后恼怒地说。“一定要杀这个田舍翁!”皇后问是谁,太宗说:“魏征常在朝廷当众辱我!”皇后换朝服恭立于庭,太宗很惊异,皇后说:“主明臣直,今魏征正直,正因为皇帝是明君,怎能不贺I”于是,太宗转怒为喜。长孙皇后病危时,房玄龄因事被免职,当皇后和太宗诀别之际,她还念念不忘保护这位功臣贤相,她讲:“房玄龄事陛下最久,一向小心谨慎,许多奇谋秘计,他都参预了,了解内幕,始终没有泄翻过一句。没有大过失,千万不要弃而不用。”
长孙皇后性情豁达,不染世俗浅见,不迷信佛教和鬼神,也不信因果报应。据《通鉴》记载,贞观八年,皇后随太宗在九成宫居住时,患病很危重,太子承干提出赦免囚犯、度人人道,来祈福保佑。皇后不以为然,她说:“死生有命,不是人力所能改变。若修福可以延年、我向来不做恶事;若行善无效,有什么福可祈求。大赦是国家的法令,佛道只是为保存异方的宗教昙了。”她反对为自己而乱天下法,也不信宗教祈福那一套。
她的另一可贵之处是提倡薄葬。当时,王公贵族乃至平民百姓,都盛行厚葬的风气,帝王更是奢侈,棺撑极讲究,还要有大量珍宝随葬,坟墓也追求离大,动用大盆的人力物力,帝王后妃的陵墓要封土起坟,造成山陵,工程花费惊人。长孙皇后临终留下遗言,诸求因山而葬,不必起坟,不用棺撑,随葬的器物都用木瓦,力求节俭。太宗大致上按她的遗愿办理的丧事,在九峻山开挖陵墓,用工量不大,也不随葬金玉,人马。
贞观十年六月,长孙皇后去世了,年仅三十六岁。安葬在九峻山的昭陵。
长孙皇后熟知文史,她收集了古代妇女的突出事迹,编辑成一本十卷的书,取名《女则,。她生前说:“这是用来自我防微杜渐的作品,没有什么条理,不想让皇上见到。”及皇后去世,太宗才看到,览物思人,太宗很悲痛地把书拿给身边大臣们看,并说:“皇后作的这书,足可垂范后代。我不是难以割舍情分,只因皇后遇事能规谏,帮我弥补过失。现枉听不到她的良言,失去一贤内助,故此令人哀伤,”
长孙皇后还写过一篇论文,辩驳汉代有名的贤后马皇后,认为她没有抑制外戚专权,注意小节而忽略大事,因而种下了祸根。
长孙皇后协助唐太宗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在历史上成为美谈。在封建社会里她是后妃的楷模,在古代的女性中,她的思想行为也是杰出的。历史上帝王的后宫后妃无数,值得称道的却不多,她是其中的佼佼者。特别是她主动限制“娘家人”的权势地位,认为外戚的富贵显赫,并不是好事,以往朝代已经有不少教训,认为在政治权力的争夺中,盛衰成败只是转瞬间的事情。可见她是一位政治上很成熟的女性。
导语:朱棣和李世民的造反,分别发生在明朝和唐朝,他们的造反有个共同点,就是发动政变,推翻政权,自己做皇帝,而且都是被逼迫起义造反。区别在于:一个是皇权相争,削藩所致;一个是偖位相夺,生死相逼;其历史意义各有千秋。为什么这么说呢?漫步在竹林,为你深入解读:
一、李建成、李元吉步步紧逼,李世民性命堪忧。
(1)李建成、李元吉,为什么谋害李世民?以及他们所做的那些事情。
大业十三年六月五日,唐高祖李渊在晋阳起兵,十四日在太原成立将军府,封世子李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统领左三领军,次子为李世民敦煌公,右领军大都督,统领右三领军,四子李元吉为太原郡守,稳定后方,李家父子,踏上了建立千古伟业的历史征程。
李家军刀枪箭簇,一路势于破竹,攻临汾,占龙门,渡黄河,于十二月攻占长安。大业十四年三月,隋炀帝杨文在江都被宇文化等人设计杀害,隋朝明存实亡,唐高祖李渊在长安太极殿登基称帝,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次子李世民为秦王,四子李元吉为齐王。
随后,李唐又亲历了七年之久的统一大战,李唐政权最终基本统一了中国,再现了一个大帝国的风云盛世。
时势造英雄,在这个过程中,李家兄弟团结对外,共同夺天下,各自建功,三人相比,李世民战功赫赫,脱颖而出。
我们来看看李世民的战功:
晋阳起兵,是李世民率先占领西河地区,打开局面;在统一大战中,是李世民平定陇右的薛举、薛仁果父子;武德三年平定刘武周和宋金刚,夺取并州;武德四年,消灭王世充和窦建德这两大对唐朝威胁极大的势力,尽取山东地区;后征讨刘和闼等部;这些战争李世民展现了他惊人的军事智慧,取得了赫赫战功,培植了强大的军事实力,军中威望极高!
李世民广交仁人志士,如,谋士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他开设文学馆,号称秦王府十八学士,暗中将有才之人收为己用,如杜如晦、虞世南等人。每占领一城,即″分散钱帛,以树私惠″。
经过多年经营,李世民终于培养出了属于自己的强大的势力集团,这个集团,以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高士壤和尉迟敬德为核心,包括丁志字、孔颖达等文臣,以及侯召集、秦叔宝、郑知节等武将在内的大批人才,秦王集团逐渐成为了天下瞩目的核心。
一时间,秦王李世民威名传天下,世人大有知秦王而不知皇上、太子之势,其雄才伟略,已彰显帝王风范。
而反观李建成,李元吉兄弟,他们的军功和威望则相形见绌。
李建成是嫡长子,根据中国古代皇家"立嫡立长″的继承原则,李建成是太子的不二人选,所以唐朝建立之初,李建成就立为太子,成为储君。
在旧唐书中,太子李建成是个性情残忍的庸才,和他同属一派的齐王也是个凶狂之徒。《资治通鉴》也记载:″太子建成性宽简,喜好色游畋,齐王元吉多过失,皆无宠于上。″虽然这些记载,都是由胜利者书写,但不论是否真实,从统一大战中身为太子的李建成长期留守京城,李元吉太原弃城而逃的败绩来看,他们二人军功和势力远不及秦王李世民,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这时的秦王李世民已经功高盖主了,况太子乎?。
这样,太子李建成就感受到了强烈的威胁,他必须要反击!
首先,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结盟,共同对抗李世民。李元吉权衡利弊,觉得太子继承皇位的可能性更大,加之李世民为人较为严厉,李元吉恐日后追究他的太原弃城而逃的事件,于是便加入了东宫阵营。
武德五年,李建成为了建立军功,与李世民抗衡,请求征讨刘黑闼残部。出征后,大获全胜,李建成的亲民政策在西北地区获得了很高的声望,很多人才都归纳他的门下,当时的幽州总管罗艺就在其中。罗艺是隋朝末年的名将,他私自调幽州300骑兵,进京保卫东宫,李建成另外向全国招募了2000多人,驻守长林门,号称″长林兵″,以保卫东宫为己任,这些都是为了加害和防范秦王府作的部署。
随着秦王集团和太子集团日渐成熟,夺位大战拉开了帷幕。
资治通鉴记载:
初,齐王元吉劝太子建成除秦王世民曰:″当为兄手刃之!″,世民从上幸元吉第,元吉伏护军宇文宝寝内,欲刺世民,建成性颇仁厚,遽止之。元吉愠曰:″为兄计耳,于我何有!″
这段话的意思是:当初,齐王李元吉劝说太子李建成除去秦王李世民,他说,我自当替哥哥亲手将他杀掉。李世民跟随高祖帝前往李元吉府第,李元吉伏护军宇文宝在寝室里面,准备刺杀李世民,李建成身性颇为宽厚仁爱,连忙制止了他。元吉恼怒地说,我这是为哥哥想罢了,对我有什么好处?
以上所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太子集团已经开始准备刺杀秦王了,文中所说太子李建成仁爱,制止了李元吉,这是掩词,只不过是不敢当帝上之面杀戮而已。
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唐高祖李渊父子四人相约到长安以南的郊外狩猎,李建成有一匹高大健硕的烈马,狩猎时,李建成故意对李世民说:″此马甚骏,能超数丈涧,弟善骑,弟试乘。″李世民本来就是热爱武艺之人,对良马甚爱,他丝毫没有犹豫,就骑上去了。在追逐野兽时,这匹烈马时不时发狂,总是要把李世民摔下马背,但最终被李世民驯服。事后李世民说:″他们想用马来取我性命,一匹马又能奈我何呢?″
此语传至李建成耳中,李建成利用自己在后宫关系,让后妃们向高祖进言,称李世民口出狂言,说自己是天下之主。唐高祖闻后大怒,严厉斥责李世民,说他居心叵测,想谋取皇位,李世民百口难辨,横遭斥责。
武德七年六月,唐高祖带领皇子前往仁智宫避暑,身为太子的李建成则奉命留守长安。李建成认为机会来了,因为李世民离开长安就是单枪匹马一人,临行前,李建成和李元吉商量,要他与当时庆洲都督扬文干联合,在仁智宫夺取李世民的性命。
随后,李建成派手下的郎将桥公山和尔朱焕去庆州给杨文干送盔甲和兵器,但这二人在去庆州的途中出卖李建成,他们向当地官员告发了此事,庆州地方官将他们带至仁智宫,告之皇上,唐高祖大怒,马上传唤李建成,李建成知事已败露,只好去面对父亲的责难,他努力自辨,″奋身自掷,几至于绝",唐高祖下令把他软禁起来,传扬文干前来对质,谁知杨文干在庆州真的起兵了,处在在危险之中的唐高祖招来李世民并许诺:
″还,立汝与为太子,吾不能效隋文帝自诛其子,当封建成为蜀王,蜀兵脆弱,他日苟能事汝,汝宜全之;不能事汝,汝取之易耳!″
但是平定叛乱后,高祖还是没能兑现自己的诺言,还将李建成放了出来。
随着时间的发展,太子集团愈发加快了谋害李世民的步伐,斗争也渐渐的激烈起来。
太子集团针对秦王的打压是全方位的,对秦王集团的核心人物采取排挤和拉拢的手段。尉迟敬德是李世民手下的一员大将,对秦王可谓是忠心耿耿,为了收买尉迟敬德,李建成暗中派人送了一车金银给他,但没想到这个武将根本没将钱财放在眼里,不仅拒绝了,还将此事上报给李世民。李世民闻后说道:″公心如山岳,虽积金如斗,知公不移,相遗但受,何所嫌也!且得以知其阴计,岂非良策!不然,祸将及公。″
这段话的意思是:我知道你的心,像山岳那样坚实可靠,即使他赠送给你的金子堆积得顶住了北斗星,你的心还是不会动摇的。他赠送给你什么,你就接受什么,这有什么值得猜疑呢?况且这样做能够了解他的阴谋,难道不是一个好的计策吗?否则,祸事就要降临到你的头上了!
不久。李元吉指使勇士在夜间行刺尉迟敬德。
为此,尉迟敬德将门户敞开,自己安然躺着不动,刺客屡次来到院中,终究不敢进屋。刺杀不成,李元吉又向高祖诬陷尉迟敬德,把他关进牢中,准备杀掉,由于李世民再三请求才保住了他的性命。
一时间,秦王集团谋臣、武将如程知节、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纷纷被诬陷,遭至外放、斥逐,对李世民本人的迫害也在加紧进行。
《资治通鉴》唐纪记载:九年,丙戍626年,建成夜召世民,饮酒而鸩之,世民暴心痛,吐血数升,淮安王神通扶之还西宫。
译文:李建成在夜间叫来李世民,与他饮酒,用经过鸩羽浸泡的毒酒毒害他,李世民突然心脏疼痛,吐了几升血,淮南王李神通搀扶着他返回西宫。
适逢空厥郁射设带领数万骑兵驻扎在黄河以南,进入边塞,包围乌城,李建成便推荐李元吉代替李世民督军北征突厥,高祖听从了他的建议,命令李元吉率右卫大将李艺,天化将军张瑾等人前去援救乌城,李元吉请求让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以及秦叔宝等秦王府的武将一同前往,并挑选秦王军中精锐将士来增强他的军队,并密谋在昆明池将前来践行的秦王杀害,将他的武将活埋。
幸好此计谋,被探子密报给了李世民。
等等这些,太子集团对秦王集团,从外部到内部,以及对秦王本人的迫害,到了你死我活的程度,可谓是苦苦相逼,欲致人以死地而后快!
(2) 李世民的反扑
面对又一次即将对李世民的谋害,众将士一致请求起事造反,李世民叹息道:″骨肉相残,古今大恶,我很清楚自己已危在旦夕,但我想等他们起事后,我再以仁义之师来讨伐他们,不知这样是否可以。″手下人见他如此犹豫,心底都暗中着急。
首先是尉迟敬德站了出来,他对李世民道:″事已至此,大王若还是犹豫不决,臣转身回到草莽之中,不想留在大王身边等死。″
长孙无忌等文臣武将纷纷表态,催促秦王予以反击。秦王还想用占卜的方法来决定,被张公瑾制止,在众人的劝说下,在形势的逼迫下,本想后发而动的秦王,只好先发制人了。
就在万事俱备的时候,一件小事,历史差点改写。古代帝王们十分注重天象,他们自称天子,上天的旨意便是他们奉行的准则,所以历朝历代都有这样一批人,他们帮助皇帝观察天象,以此探查老天的暗示。
这天,太史令傅奕向唐高祖密奏:"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三日,唐高祖召见李世民,斥责李世民想谋权篡位,欲加处置,李世民一边表白,自荐军功,一边举报李建成、李元吉*乱后宫,唐高祖闻后大怒,决定次日将李建成、李元吉、李世民召入宫中对质,彻查此事。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唐高祖召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三人入宫,在李建成、李元吉入宫前,李世民带领长孙无忌、尉迟敬德、张公瑾、公孙武达、刘师立、杜君绰等将士,早早的埋伏在玄武门,等待着他们二人的到来。
当天毫无防备的李建成和李元吉,像往常一样,骑着马从玄武门入宫,当一行人走至临湖殿的时候,觉得情况异常,立即准备退回东宫,但为时已晚,李世民纵马而出,追了上来,眼见李世民追来,骑着马的李元吉回过头来张弓就射,几次没有射中,相比之下,沉着冷静的李世民,一箭将李建成射下马来,这时秦王府的伏兵尽出,李元吉寡不敌众,也在乱箭中摔下马来。
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个小意外,李建成当场毙命后,玄武门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李世民的坐骑也受到了惊吓,可能李世民在一箭射杀了自己的亲兄弟后,一时间没有回过神来,所以身经百战,弓马娴熟的他没有控制好胯下的骏马,这匹受惊的马带着李世民跑进了树丛,随后一人一马,都被困住,不得脱身,李元吉见回转的机会来了,便准备用弓弦勒死李也民,就在这生死一线的关键时刻,尉迟敬德赶了过来,一箭将李元吉射死,解救了李世民,然后又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头颅砍了下来。这一年,李建成38岁,李元吉只有24岁。
闻得太子在玄武门被杀,东宫的两千将士在薛万彻和冯立的带领下,赶到了玄武门反击,经过一阵搏杀无果,后来看见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的首级,无奈大势已去,纷纷散去。
就在玄武门发生惨案之时,完全不知情的唐高祖还在宫中与宰相们泛舟,准备稍后审理太子等人*乱后宫之事,但是,当他看见身穿铠甲、手持长矛前来的尉迟敬德时,大吃一惊!询问发生了什么事?尉迟敬德禀报道:″太子和齐王作乱犯上,秦王已举兵诛之,现在特地派臣前来保护殿下的安全。″
杀了李建成、李元吉之后,唐高祖是李世民最顾忌的人,他派尉迟敬德这样的武将前来,表面上说是为了保护唐高祖的安全,其实是一不做二不休,索性逼宫篡位。
惊慌无奈的唐高祖便问旁边的大臣裴寂和陈叔达等人,道:朕不曾想发生今天的事,现在该如何是好?″陈叔达和萧踽都说:″建成和元吉二人本是无义之人,又无功于天下,他们嫉妒秦王的功德,共为奸谋,如今秦王已经将他们除去,更是令天下归心。殿下如果立他为太子,将国事交予他就无事了。″
见已成事实,朝中大臣已倒向李世民,唐高祖自知无力挽回,只好表示同意,曰:″善,此吾之夙心也。″
三天之后,李世民因"救社稷有功″被立为皇太子,唐高祖还颁布一道诏令,内容是:自今后军机、兵仗、凡厥庶政,事无大小,悉委太子断决,然后奏闻。
实际上李世民已经掌握了国家大权。
不久李建成、李元吉的子女们全部被诛杀。两个月后唐高祖下诏禅位,李世民在东宫显德殿即皇帝位,成为大唐王朝第二任君主,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3)、秦王集团与太子集团夺位之战之比较
回顾争夺过程,我们看到李建成和李元吉,设计打击李世民,皆不成体系,相互孤立,缺失致命一击。反观李世民,出手就是″玄武门事变″,计划周详,部署得当,将士英勇,直接奔″索命″而去!李世民以一种军事家的眼光,政治家的气魄,对全局进行把握与控制,将夺权之事当作打仗,焉能不胜!
二、玄武门事变的特点
(1)、短平快的宫廷政变
玄武门事变,玄武门这个位置选得好,它是上朝必经之门,且在宫中,李建成万万没想到宫中设有埋伏,所以没有几个回合,李建成、李元吉就身首异处,命归西天,接着,连高祖皇帝都被钳制,等到太子兵赶到,无奈大势已去,虽有战斗,终而散去。整个事变平稳快捷,非常成功。不像朱棣靖难之役,打了几年,来来回回折腾。
(2),盲目自信麻痹大意的李建成枉丢性命
当然了,武媚娘14岁就进宫当了李世民的才人也就是低级妃子, 做了李世民12年的嫔妃没有侍寝过于理不通啊。武则天起先并不是李治的老婆,而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小老婆,名分是才人。唐沿隋制,除皇后外,皇帝的小老婆从正一品的妃,到正八品的采女,一共有八个品级。正五品的才人只能算个中等偏下。不过武则天当时并不十分得宠,跟李世民的日子又不太多。但武则天是一个有心机的女人。她把自己的蜘蛛网丝,悄悄地搭在了太子李治的身上。这位未来的年轻皇帝对自己显然要有用得多,很值得为他献身的。李治后来在一份诏书中说,自己当太子时,因为父皇宠爱,“常得侍从”。但对父皇的嫔妃,却“未尝迕目(目光相遇)”。先帝知道后,非常赞叹欣赏,“遂以武氏赐朕”。这话半真半假。“常得侍从”是真的,“未尝迕目”则是鬼话。“遂以武氏赐朕”更是他编造出来的谎言。既然已经赏给他了,为什么太宗死后,武则天并没有“出口转内销”,顺理成章地去做李治的小老婆,而是和太宗其他没有生育的嫔妃一样,去当了尼姑?
导语:玄武门之变直接表现了秦王李世民的野心,那么这场政变的最终赢家是谁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李渊做皇帝以后,按照老传统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把次子李世民封为秦王,第三子李元吉封为齐王,东征的过程中,李世民就十分注意网罗各种人材,既有房玄龄、杜如晦等韬略超群的谋士,又有尉迟敬德、秦琼、程咬金等骁勇善战的猛将,还有号称“秦府十八学士”的一批著名文人,组成了一个实力强大的集团。
自从太原起兵到削平群雄,李世民南征北战功勋卓著,李渊又封他为“天策上将”,地位仅次于太子,在诸王之上。李世民胸有大志,早在他率兵西讨。太子李建成大部分时间在京城协助李渊处理政事,功劳与威望远远比不上李世民,他见李世民的势力越来越大,威望越来越高,对自己构成了巨大威胁,心里十分嫉妒。
为了保住自己的位子,李建成一方面拉拢李渊的宠妃张婕好与尹德妃等人做内助,另一方面又联合齐王李元吉,共同对付李世民。李元吉无德无才,性情凶险,也在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他想先与李建成联手干掉最难对付的李世民,然后再向李建成下手。二个人主动出击,让张婕好、尹德妃等人经常在李渊面前说李世民的坏话,想借李渊的手除掉李世民。
有一次,兄弟三人跟随李渊去城南打猎,李渊让他们比试骑马射箭。李建成有一匹高大肥壮的胡马,性情异常暴烈,谁也驯服不了,便乘机对李世民说:“这是一匹少见的骏马,一跃能跨过几丈宽的深涧,二弟你是个好骑手,不妨骑着试一试。”李世民虽然料到李建成不怀好意,但也不好拒绝,又仗着自己有一身好功夫,便接过马绳,跃身跨上马背,驱马去追赶射击猎物。
那胡马果然烈性大发,猛尬撅子,想把李世民掀下背来。李世民顺势一跃,稳稳站在地上,得意地说:“想借这匹烈马来害我,岂不知生死有命,怎么能伤害得了我呢!”李建成知道了,就让张婕好等人传话给李渊说:“秦王自称有天命,说自己迟早要当皇帝,岂会轻易死去呢!”这可是心怀不轨,大逆不道。
李渊一听十分恼怒,把三个人都叫到跟前,指着李世民训斥说:“天子自然有天命,不是用智用力就能得到的,你那么急着求做天子,又有什么用!”李世民急忙跪下叩头,大喊冤枉,请求让人调查核实。李渊听不进去,仍然怒气冲冲。正在这时,边防传来急报,突厥又来入侵。出征打仗离不开李世民,李渊这才被迫换了一副笑脸,把这件事搁在一边,让李世民领兵去打突厥。
李世民赶走突厥立了功,李渊的气小了,但兄弟之间的矛盾不但一点儿没有缓解,反而更加激烈。李建成见仅借李渊的手很难立见成效,就决定亲自动手杀死李世民。李建成为壮大自己的军事力量,招募了二干多名晓勇善战的'壮士做卫兵。李世民也不甘示弱,干方百计在守卫宫廷的禁军中发展势力,尤其是掌握了把守皇宫北门玄武门的部分禁军,不但壮大了军事力量,更重要的是控制住了李渊。
李建成想釜底抽薪,就拉拢秦府挠将为自己效力,用一车金银器具收买威震天下的尉迟敬德,不料却遭到尉迟敬德拒绝。软的不行,就来硬的,李建成就派刺客去杀尉迟敬德。尉迟敬德听说以后,把所有门户都打开,在床上安卧不动。刺客在门外转来转去,始终不敢下手。
这一招不灵,李建成又鼓动李渊,把李世民的左膀右臂房玄龄、杜如晦调离秦府。李建成、李元吉又在宴会上用毒酒毒杀李世民,李世民回到家吐了不少血,却没有死。此后,双方又经过几番激烈的明争暗斗,到武德九年(626年)夏天,终于发展到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的地步。
这时候,恰好突厥又来入侵,李建成乘机推荐李元吉统兵去抗击突厥,让李元吉奏调尉迟敬德、秦琼、程咬金等秦府猛将带领磨下精兵一同出征,企图搞掉李世民的中坚力量;并且计划在昆明池为李元吉饯行时,勒死李世民。李世民的耳目众多,很快便得到了消息。
他本来想后发制人,让李建成、李元吉先动手,然后他以讨伐逆党为名击杀二人。不料情况突变,秦府上上下下惊惧不安。尉迟敬德等人都催促李世民赶快下手,不要束手待毙。历来果断的李世民这时候却犹豫起来,他不愿落个先杀骨肉的恶名。他的大舅子长孙无忌劝他说:“当年周公为了社樱也曾经大义灭亲,大王还犹豫什么呢”
尉迟敬德着急了:“八百多名勇士已经召集到府中,个个摩拳擦掌准备一拼,事情到了这种地步,怎么能罢手呢!”李世民又让人占卜吉凶,正好亲信张公谨赶来了,他一把夺下占卜器具扔在地下,大声说:“占卜是为了决断疑问,现在事情已经很明显,没有什么疑问,还占卜干什么!”李世民听罢,终于不再犹豫,立即派人去叫房玄龄、杜如晦来商议行动计划。二人化妆成道士,偷偷回到秦王府,帮助李世民部署政变。
玄武门之变的真实历史:六月三日,李世民一切部署停当,便写了一封奏表给李渊,说李建成、李元吉与后宫妃缤们勾勾搭搭,行为不轨。又说:“我从来没有做过对不住兄弟们的事,但他们却非要杀死我不可,大概是想为被我消灭的王世充、窦建德等人报仇吧!我现在冤死了,到了阴曹地府,也会遭到被我消灭的众贼的耻笑啊!”
李世民一方面告发别人的罪状,一方面又表白自己的功劳,双管齐下,果然见效。李渊看完奏表,不禁怒火中烧;哼!你们二人怎么整治李世民我可以不管,但你们竟胆大包天打老子后宫的主意,这还了得!李渊立即决定明天上午就传唤李建成、李元吉进行审问。
当天晚上后半夜,李世民调兵遣将,埋伏在入宫必经的玄武门周围。张婕好得知情况不妙,急忙派人向李建成报信。李建成叫来李元吉商量对策。李元吉认为事态严重,应当先布置好兵马,装病不去上朝,先观察一下动静再说。
李建成却有恃无恐,把头一抬说:“我们的卫士们早已准备好了,怕什么!我们明天亲自入宫去看看情况。”天一亮,二人便带着部分卫士骑马直奔玄武门,走到临湖殿,忽然发现情况异常,立即拨马往回返,但已经晚了。李世民正埋伏在附近,见二人要溜,跃马出来追赶,边追边喊:“站住!你们还想往哪里逃!”李元吉本来武艺不凡,拉弓搭箭要射李世民,但一时心里发慌,怎么也拉不开弓。李世民精通射术,只一箭就把李建成射死了。
这时候,尉迟敬德带领七十多名骑兵飞奔过来,乱箭齐发,李元吉滚落马下。李世民的坐下骏马突然受惊,长嘶一声,向旁边树林里横冲直撞过去。李世民收不住,被树枝挂下马来。李元吉并没有受伤,从地上一骨碌爬起来,奔到李世民跟前,一把夺过李世民的弓,用弓弦猛向李世民脖子上勒去。
正在危急之际,突然有人大吼一声:“住手!”李元吉惊得一愣,抬头一看正是尉迟敬德。当年李元吉自恃善用马架,对用架闻名天下的尉迟敬德很不服气,就与尉迟敬德比武。尉迟敬德乃是天下第一用高手,比武中使用空手夺白刃的绝技,一连三次把李元吉的架夺了过来,羞得李元吉无地自容,自此对尉迟敬德又恨又怕。现在一见尉迟敬德边喊边飞奔过来,吓得魂不守舍,扔下弓撒腿就跑。但没跑多远,就被尉迟敬德一箭射死了。
李建成的亲信将领冯立得到事变的消息,喷然叹道:“我倍受太子大恩,现在怎能见死就逃跑呢”于是与骁勇绝伦的副护军薛万彻、车骑谢叔方等率领太子东宫与齐王府二千精兵,飞奔到玄武门,奋力攻打。守在玄武门的禁军将领敬君弘、吕世衡挺身出战,但没战几个回合,就被冯立、薛万彻斩于马下。
这时张公谨正守在门里,急忙关闭城门,死死顶住。冯立等人攻打了好一阵儿,也无法攻进门去,于是呼喊着去攻打秦王府,吓得秦王府内一片恐慌。正在这时,尉迟敬德手上提着李建成与李元吉的脑袋飞马奔驰而来,冯立等人再也无心恋战,惚啦啦四散逃命去了。
在兄弟三人厮杀火并的时候,李渊正在宫中池塘上泛舟游玩,玩得正高兴:忽然看见尉迟敬德手持长矛骑马闯了进来。李渊不禁大惊,厉声质问说:“你全副武装来这里干什么”尉迟敬德也真是有恃无恐,应声回答:“太子、齐王作乱,已经被秦王杀了,秦王怕惊动陛下,特派我前来保护。”
其实,李世民是怕李渊知道实情以后对自己下手,所以派尉迟敬德来看住李渊。李渊一听,顿时呆了,好大一会儿才醒过神来,抬头问身边大臣怎么处置这件事。宰相萧璃、陈叔达建议说:“建成、元吉没有参与谋划太原起兵,又无功劳,却嫉妒秦王功高望重,要谋杀他,所以今天才被秦王杀了。
秦王功盖宇宙,举国拥护,陛下如果立他为太子,把国家大权交给他,就没有事了。”这两个人不但为李世民开脱,还逼李渊让权。事已至此,李渊别无选择,只好违心地说:“好主意,我早就是这么想的呀!”于是立即召李世民进宫,抚着他的背安慰了一顿。李世民跪在李渊怀里,装模作样地哭了一通。
玄武门之变最终赢家是谁:三天后,李世民就当上了太子,又把齐王美丽的妃子杨氏占为己有。两个月后,李世民又逼李渊退位,自己做了皇帝,就是著名的唐太宗。
千三百年前,大唐初建,在浙江湖州徐孝德家中诞生了一个女婴,取名徐惠.
徐惠自小便聪慧过人,据《新唐书》记载:她出生五个月便会说话;四岁能读《诗经》、《论语》;八岁时,父亲要她仿屈原的《离骚》作骚体诗,徐惠挥笔即成《拟小山篇》一首:”仰幽岩而流盼,抚桂枝以凝想,将千岭兮此遇,荃何为兮独往?”小小的徐惠,在诗中流露出对屈原的崇敬与仰慕——想遇上了你(屈原)这位真正的人啊,你纯洁似香草,又因何独自殉国呢?
转眼十四个春秋,徐惠已出落成一个才貌双全的大家闺秀,也就在这一年徐惠被选入宫中,封为才人,此时在位的正是大唐第二代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只是,后宫佳丽三千,小小才人难得君王眷顾,不免深宫清冷.徐惠于是铺纸挥毫,写了一首《长门怨》:”旧爱柏梁台,新宠昭阳殿。守分辞芳辇,含情泣团扇。一朝歌舞荣,夙昔诗书贱。颓恩诚已矣,覆水难重荐”,以表达深宫中少女的寂寞与无奈.
是金子总会发光,徐惠才气横溢,很快享誉宫中,从而更太宗瓜目相看.太宗对徐惠日益礼顾,颇怀眷恋,于是将她由才人一下晋迁为九嫔中的第八级充容。徐惠才思敏捷,时常令太宗惊叹,爱慕不已,有一次,太宗派人召人请徐惠,徐惠迟迟不来。太宗等了很久,才见徐惠珊珊来迟,便大为恼火。容光焕发的徐惠见太宗一脸怒气,只是嫣然一笑,挥笔写下了一首诗,递给太宗。只见诗文写到:朝来临镜台,妆罢暂徘徊。千金始一笑,一召讵能来。太宗忍俊不禁,怒气全消。徐惠矜持、多才、温情、幽默,给太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两人可谓相知相敬、相亲相爱。
宫禁深深,春去秋来.秋天长空万里,落叶飘零。徐惠感慨万千,于是写下《秋风函谷应诏》:秋风起函谷,劲气动河山.偃松千岭上,杂雨二陵间。低云愁广隰,落日惨重关.此时飘紫气,应验真人还.以女性之柔美写得如此苍劲有力,实属难得!
日复一日,徐充容深得太宗眷顾,但从未恃宠而骄.从某种程度上讲,徐惠同逝去的长孙皇后颇有几分相似.两个外表柔弱却拥有大智慧的女人,成为太宗皇帝坚强而不可或缺的后盾.贞观末年,太宗数调强兵讨伐四夷,又调集夫役治理宫室,百姓劳怨。徐惠草就《奏疏》以谏太宗,言辞恳切,直指时弊,太宗阅毕大为感叹,“善其言,优赐之”。
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病逝,徐惠哀思成疾,不肯进药。她表白:“吾荷顾实深,志在早殁,魂其有灵,得侍圆寝,吾之志也。”这般地赤胆忠心,看在即位的唐高宗眼底,也不禁动容!徐惠对太宗之情的偏执,让她在次年送了命,年仅二十四。后来徐惠被追赠为贤妃,陪葬于昭陵石室,终实现心愿,与心爱的人永远相守一起。
至此,她卓然不群的诗意生命,以最凄美绝伦的画面香销玉陨.让我不由的想起了《红楼梦》中潇湘妃子的诗句: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附谏太宗《奏疏》:
自贞观已来,二十有二载,风调雨顺,年登岁稔,人无水旱之弊,国无饥馑之灾。昔汉武守文之常主,犹登刻玉之符;齐桓小国之庸君,尚图泥金之事。望陛下推功损己,让德不居。亿兆倾心,犹阙告成之礼;云亭伫谒,未展升中之仪。此之功德,足以咀嚼百王,网罗千代者矣。古人有云:“虽休勿休”,良有以也。守初保末,圣哲罕兼。是知业大者易骄,愿陛下难之;善始者难终,愿陛下易之。
窃见顷年已来,力役兼总,东有辽海之军,西有昆丘之役,士马疲于甲胄,舟车倦于转输。且召募役戍,去留怀死生之痛;因风阻浪,人米有漂溺之危。一夫力耕,卒无数十之获;一船致损,则倾数百之粮。是犹运有尽之农功,填无穷之巨浪,图未获之他众,丧已成之我军。虽除凶伐暴,有国常规;然黩武玩兵,先哲所戒。昔秦皇并吞六国,反速危亡之基;晋武奄有三方,翻成覆败之业。岂非矜功恃大,弃德而轻邦;图利忘害,肆情而纵欲?遂使悠悠六合,虽广不救其亡;嗷嗷黎庶,因弊以成其祸。是知地广非常安之术,人劳乃易乱之源。愿陛下布泽流人,矜弊恤乏,减行役之烦,增湛露之惠。妾又闻为政之本,贵在无为。窃见土木之功,不可兼遂。此阙初建,南营翠微,曾未逾时,玉华创制。虽复因山藉水,非无架筑之劳;损之又损,颇有工力之费。终以茅茨示约,犹兴木石之疲;假使和雇取人,不无烦扰之弊。是以卑宫菲食,圣主之所安;金屋瑶台,骄主之为丽。故有道之君,以逸逸人;无道之君,以乐乐身。愿陛下使之以时,则力无竭矣;用而息之,则人斯悦矣。
斧斤夫珍玩伎巧,乃丧国之斧斤;珠玉锦绣,实迷心之鸩毒。窃见服玩纤靡,如变化于自然;织贡珍奇,若神仙之所制。虽驰华于季俗,实败素于淳风。是知漆器非延叛之方,桀造之而人叛;玉杯岂招亡之术,纣用之而国亡。方验侈丽之源,不可不遏。作法于俭,犹恐其奢;作法于奢,何以制后?伏惟陛下明鉴未形,智周无际,穷奥秘于麟阁,尽探赜于儒林。千王治乱之踪,百代安危之迹,兴衰祸福之数,得失成败之机,故亦苞吞心府之中,循环目围之内,乃宸衷之久察,无假一二言焉。惟恐知之非难,行之不易,志骄于业泰,体逸于时安。伏愿抑志裁心,慎终如始,削轻过以添重德,循今是以替前非,则令名与日月无穷,盛业与乾坤永大。
附《北方有佳人》:
由来称独立,本自号倾城。
柳叶眉间发,桃花脸上生。
腕摇金钏响,步转玉环鸣。
纤腰宜宝袜,红衫艳织成。
悬知一顾重,别觉舞腰轻。
前人论及唐太宗与佛教之关系,历来有二说:一谓太宗弘赞佛教,如欧阳修曾责其“牵于多爱,复立浮图”(《新唐书》卷二《太宗本纪》);一谓太宗实不以信佛见称。对唐太宗和佛教之关系的看法,何以大相径庭?盖因有关史料往往有相互矛盾之处,于是就见仁见智,各持一说了。其实,这些史料之间的矛盾,并不在于对同一事实记载上的出入,而是客观地反映了唐太宗对待佛教的态度本身存在的种种矛盾。概而言之,一为太宗对佛教的政策在他一生中前后有矛盾,二为太宗对佛教的信仰和政策有时又有矛盾。因此,只有全面深入地分析产生这些矛盾的原因,才能得出比较确切的结论。
有唐一代奉行儒、佛、道三教并存的政策,唐太宗正是这一政策的奠基人。但三教并存不等于三教并重,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唐太宗和他的子孙们对儒、佛、道是时而有所偏爱的。在唐太宗统治期间,他时而表示“己所好者,惟在尧舜之道,周孔之教”(《贞观政要》卷六);时而宣布“先道后佛”;但在更多的时候,他似乎对佛教寄注了更多的热忱。
在隋末的战乱之中,佛教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诸寺湮灭,不可目见”,“佛寺僧坊,并随灰烬;众僧分散,颠扑沟壑”。李唐开国以后,限于当时的经济条件,也对佛教的发展作了一定的限制,如武德九年,唐高祖接受傅奕的意见,颁布了《沙汰僧道诏》。但是太宗继位后,立即宣布废止这一诏令。开始“度僧立寺,广事弘持”,为佛教的振兴颇费心血。贞观三年,太宗诏令全国普度僧尼,诸州有寺之处共度僧尼三千。同年,为报母恩,舍旧宅通义宫为尼寺。以后又陆续修建了不少佛寺。贞观元年至十年,太宗亲自敕建的佛寺就有普光、慈德、弘福等十余处。贞观三年还下令恢复隋朝设在大兴善寺的译场,命印度和尚波颇主持译经;中国沙门慧乘、慧赜、慧净、法琳等十九人助译;并命大臣房玄龄、杜正伦、萧璟等监护勘定。贞观六年,译成《宝星经》、《般若灯》、《大庄严论》等佛典三部共三十五卷。太宗敕写十部,并命大臣李百药制序。此外,太宗又在宫廷内外大兴佛事:或为超度祖先,召僧尼设斋祈福;或因风雨失时,命僧尼诵经行道。而每次佛事完毕,都要大量布施。《续高僧传》卷二二《玄琬传》载:他在贞观初年先后为皇后六宫授戒,“授纳法财,日逾填委”。
唐太宗的崇敬佛教,对当时一些上层僧侣的优礼,如贞观六年(632),太宗诏请华严宗初祖杜顺进宫,下殿亲迎,赐号“帝心”,以致宫廷上下对杜顺礼敬如佛。贞观九年(635),佛教律学大师智首死,太宗敕令为他举行葬礼,由朝廷供给葬具,命房玄龄、杜正伦等大臣亲往吊祭。总览贞观初的十年间,唐太宗对佛教的政策是积极扶持。有的学者认为太宗“所修功德,多别有用心”。此说固然不是毫无道理,但如果太宗对佛教并无信仰,恐怕也不会有此番用心吧。自佛法东来后,并不是每个帝王都利用佛教的形式“忧五谷不登”,“申孺慕之怀”,或为“圣朝点缀”的。应该说,这一时期唐太宗对佛教的政策是和他的信仰一致的。
太宗的少年时代正是佛教风靡全国的时期。其时,隋文帝、隋炀帝父子笃信佛教,“天下之人,从风而靡,竞相景慕。民间佛经,多于六经数十百倍。”(《隋书》卷三五《经籍志》)佛教的影响已经广泛地渗入到社会各阶层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当时崇佛已经成为朝廷内外的一种普遍风气。李氏这个大贵族家庭当然也不会例外。大业二年(606),九岁的李世民患目疾,他的父亲李渊曾亲自到长安草堂寺拜佛,以求保佑。李世民疾愈后,李渊即造石佛一尊,送入寺内供奉。这些在李世民幼小的心灵里不能不打下烙印。后来他始终念念不忘儿时的这段经历,曾亲自撰诗赞颂草堂寺祖师鸠摩罗什,表达对前代高僧的崇敬和追念。李世民在参与其父建立唐朝的过程中又得到过佛教方面的支持。武德四年(621),在围攻据守洛阳的王世充这一关键性战役中,嵩山少林寺僧志操、慧旸、昙宗等主动协助破城,并俘获王世充的侄子仁则。这种特殊关系使他不能不对佛教产生某种特殊的感情。因此,他在登位之前就和佛教僧侣交往密切,《续高僧传》卷三《慧赜传》载,武德年间,慧赜和三论宗吉藏法师辨难,李世民“亲观论府,深相结纳,拟为师友”。此外,他与慧休、慧乘、明瞻、智实、法顺等人的交往,也见于《僧传》。
社会和家庭的影响以及个人的经历,使唐太宗产生了对佛教的信仰。他曾经多次表白过自己的这种信仰。在《弘福寺施斋愿文》里,他自称“皇帝菩萨戒弟子”,发誓“惟以丹诚,皈依三宝”。表示自己平生的终极信仰是“愿心悟无为,神迁妙喜。策绀马以入香城,蹑金阶而升宝殿。游玩法乐,逍遥净土。永荫法云,尝餐甘露。疾证菩提,早登正觉。”在《大兴善寺钟铭》里,他又自称是“金轮天王”的化身,而今降生帝王之家,是要普度众生,使“云和之乐,共法鼓而同宣;雅颂之声,与梵音而俱远。”“希声旦发,键槌夕震。莫不倾耳以证无生,入神而登正觉。”唐太宗对佛教实行的扶持政策使唐初的佛教迅速地恢复和发展起来。被战火焚毁的佛寺重新修复,在战乱中流散的僧尼又回到寺院,大规模的译经事业得到重兴,佛教各宗派相继创立。贞观年间,全国寺数已达三千七百十六所。“天下僧尼,数盈十万”。这虽不及隋代的僧尼数目,但当时全国人口“比于隋时,才十分之一,”那也已经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了。总之贞观时期佛教已得到相当的恢复和发展。
有些史学家在谈到唐太宗对佛、道的不同态度时,似乎很少分析就认为始终是先道后佛。其实,直到贞观十一年(637)为止,李世民从来没有偏爱过道教,他曾明确表白过:“自有国以来,何处别造道观?凡有功德,并归寺家。国内战场之始,无不一心归命于佛。今天下大定,唯置佛寺。朕敬有处,所以尽命归依。”(见《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丙)这是贞观初唐太宗并不重视道教的明证。
贞观十一年,唐太宗颁布《道士、女冠在僧尼之上诏》以后,他对佛、道的政策才发生了变化。这位“皇帝菩萨戒弟子”突然一反常态,宣布“自今已后,斋供、行法、至于称谓,道士女冠可在僧尼之前。”诏下之后,在社会上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沙门智实、法琳、法常、慧净等伏阙上书,要求太宗收回成命。太宗令中书侍郎岑文本宣敕严戒,众僧只得忍气吞声。唯有智实仍向太宗力争佛教的地位,结果遭杖责放还。贞观十四年,道士秦世英指控法琳著论毁谤皇室,太宗遣刑部尚书刘德成等下法琳于狱按问。法琳被判流徙益州,病死在流放途中。
佛道先后诏和法琳事件的发生,虽然表明唐太宗对佛教的政策发生了变化,但决不能因此断言他对佛教的信仰也已经改变。在《道士、女冠在僧尼之上诏》里,唐太宗只是强调佛道的夷夏、亲疏之别,以及天下初定,他在政治上需要采取老子无为而治的主张,以求得“经邦治国、反朴还淳”。至于信仰方面,他明确指出:佛道之间虽然“汲引之迹殊途”,却是“弘益之风齐致”,对佛教并无任何贬责。就在智实遭杖责的同时,太宗还召请沙门法恭和法宣等到洛阳,深降恩礼,入侍宴筵,特诏留住,传送京师。也就在法琳下狱的同时,太宗为了维护佛陀的尊严,还诏令工匠不得预造佛像鬻卖,其现成之像也令分送寺院,从众酬价。
唐太宗既然没有改变对佛教的信仰,为什么对佛教的政策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呢?这是因为唐太宗作为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封建政治家,当他的宗教信仰和政治需要发生矛盾时,他是宁可抑制自己的信仰,服从政治的需要。当各地的农民起义相继被镇压下去,统治秩序已经基本稳定以后,唐太宗面临的任务一是要打击统治阶级内部的异己力量,二是要恢复和发展封建经济,只有这样,唐朝的统治基础才能巩固。唐朝开国之初,统治阶级为了镇压农民起义暂时保持着合作。但当阶级矛盾由于彼此力量的悬殊缓和下去以后,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就相对地突出了。当时山东士族地主的力量相当强大,他们并不把以李氏为首的新统治者放在眼里。贞观时,三品以上朝臣欲与山东大姓为婚“纵多输钱帛,犹被偃仰”。贞观五年,太宗令高士廉等修《士族志》,“全无冠盖”的山东士族崔干犹被列为第一等,居于唐室的勋臣贵族之上。这些现象当然是唐太宗不能容忍的。他一方面在政治上打击山东士族势力,另一方面就抬出了李老君。贞观十四年五月十四日,太宗亲临弘福寺,召见上层僧侣,对他们解释了“先道后佛”诏令里不能明言的道理:“比以老君是朕先宗。尊祖重亲,有生之本,故令在前。……彼道士者止是师习先宗,故应在前。今李家据国,李老在前;若释家治化,则释门居上”。(《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丙)这一番表白的关键在“李家据国”。说明尊重“老君”是为了抬高新君,“先道后佛”实际是要先君后佛。法琳不识其中奥秘,还要不厌其烦地考证李唐非“老君”后代,难怪要惹得唐太宗勃然大怒了。唐太宗需要追宗论祖,自称为李老君之后,以抬高李家的地位。借尊崇道教,集君权和神权于一身,以此抵消山东士族势力的社会影响,巩固李唐王朝的统治地位,这是他宣布先道后佛政策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寺院经济的过分膨胀,影响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与封建国家的根本利益发生了矛盾。而在寺院经济中,佛寺的比重又远远超过道观,故佛教经济力量和国家利益的矛盾更为突出。
贞观初年,社会经济仍然凋残破败,“田园荒废,饥馑洊臻”。但是佛教寺院经济却得到迅速发展。如嵩山少林寺拥有太宗所赐地三十顷,水碾一具。京师清禅寺“水陆庄田,仓廪碾硙,库藏盈满,……京师殷有无过此寺”(《续高僧传》卷二九《慧胄传》)。在全国范围内,更是“广置伽蓝,壮丽非一;劳役工匠,独坐泥胡”;“女工罗绮,剪作*祀之幡;巧匠金银,散雕舍利之冢。秔粱面米,横设僧尼之会;香油蜡烛,枉照胡神之堂”。(《广弘明集》卷十一载傅奕《上废省佛僧表》)。正如傅奕一再上疏所言:佛教寺院经济的发展已经造成了“割截国贮”(同上)的严重危害。唐太宗作为一个封建大政治家,对社会现实问题的体察,比当时统治阶级中的一般成员当然要深刻得多。他始终注意各种势力的发展及它们的关系,他非常懂得只有当社会上各种势力的发展保持着相对均衡的关系时,才有利于唐王朝的统治。如果一方特别突出,就会打破彼此间的相对均衡,就必然要引起一系列的矛盾,而这对他的统治是极为不利的。他要控制各种势力的发展,不断调节各种势力之间的关系,以保证自己的统治。因此他不能不考虑到由于佛教的过分发展而引起的社会问题,不能不对以往的政策作一定的调整。
当时虽已出现佛教问题,但还没有发展到需要采取极端措施的地步,从整个社会来看,还不是主要问题。同时,在一个普遍信仰佛教的社会里,问题复杂,牵涉面广,处理不妥,不但会影响当时主要问题的解决,还会引起新的矛盾。何况太宗思想深处对佛教还是信仰的。所以他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像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和后来的唐武宗那样灭佛毁法,而采取了“先道后佛”的政策。前面说过,所谓“先道后佛”实质是先君后佛,李世民不是作为一个道士来与和尚争教席,而是作为唐朝的最高统治者来处理佛教方面的问题,其目的是怎样有利于唐王朝的统治。他宣布“先道后佛”,稍抑佛教之势,是为了使佛教的发展不要超过一定的限度,而绝不是要抛弃他所信仰的佛教。
唐太宗在晚年虽然没有明令取消“先道后佛”诏,但事实上却重新恢复了弘扬佛教的政策。这从他和玄奘的关系中可以清楚地看到。
贞观十九年(645)正月七日,玄奘由印度求法归来,抵达长安。唐太宗时在洛阳,准备发兵征辽。他敕令西京留守房玄龄遣官奉迎,安置玄奘于弘福寺内。二月,太宗在出征前夕,召玄奘入宫“谈叙真俗……从卯到酉(早上五时到晚七时),不觉时延,迄于闭鼓”(《续高僧传》卷四《玄奘传》)。玄奘在会见时,请求搜擢贤明,组织译场。太宗允其所请,令有司按玄奘条陈所需优给。并延请全国高僧如道宣、神泰、辨机、玄应等十二人证义;又征集缀文、字学、证梵学者和笔受、书手等数十人襄助译事,大臣于志宁、许敬宗、杜正伦等也参与了译事。在玄奘所住的弘福寺内建立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国立译场。即使如有的学者所说,太宗这时礼敬玄奘,“实亦由于爱才”,而非出于信佛。那么在征辽失败后,太宗对佛教的一系列作为,恐怕难以再作这样的解释了。
贞观二十年,玄奘将所译佛典五部及《西域记》奉表上闻,太宗亲自答书,奖誉有加。贞观二十二年,太宗披览玄奘所进新译《瑜伽师地论》,对侍臣说:“朕观佛经,譬犹瞻天俯海,莫测高深。法师能于异域得是深法,朕比以军国务殷,不及委寻佛教。而今观之,宗源杳旷,靡知涯际,其儒道九流之典比之,犹汀滢之池方溟渤耳!而世云三教齐致,此妄谈也。”(《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六)随即敕令秘书省缮写九部,分发雍、洛、并、相、荆、兖、杨、凉、益九州,以“展转流通,使率土之人同禀未闻之义”(同上)。又亲撰《大唐三藏圣教序》,称颂佛教“微言广被,拯含类于三途:遗训遐宣,导群生于十地”(同上)。以后太宗对佛教愈发护持情深。应玄奘之请,令京城及天下州寺各度五人,弘福寺五十人,仅这一次就度僧尼一万八千五百余人。同年,为长孙皇后新建慈恩寺成,又度僧三百,请高僧五十人入住。别造翻经院,请玄奘移居翻译,并任上座职。玄奘移住之日,太宗及皇太子、后妃等于安福门楼亲执香炉临送,仪式非常隆重。观礼者数万人。唐太宗直到临死前仍和玄奘谈论佛法,问因果报应及西域先圣遗迹。深以相见之晚,不得广兴佛事为叹。
征辽失败后,唐太宗对佛教的信仰弥深,其实并不仅仅在于玄奘的影响,而是由于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的结果,促进了社会生产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贞观后期封建经济开始出现繁荣局面,国家和寺院在经济上的矛盾已暂时趋向缓和。使他打消了在这方面的顾虑,可以允许佛教的发展。同时,国内逐步安定之后,唐太宗开始留意经营西域。西域诸国大多信奉佛教,玄奘西行途经这些国家受到盛情接待。西域诸国由玄奘闻知唐土佛法隆盛,无不仰慕备至,纷纷遣使入朝。尤其是当时统一了北印的戒日王数度遣使,贞观十五年命李义表及王玄策等报聘,这种形势自然会使唐太宗对佛教格外重视。
我们在分析了唐太宗对佛教政策的前后变化及其原因之后,不难看到所谓“三教并用”,其前提和基本倾向则是奖挹佛法。只在政治需要和思想信仰发生矛盾时,唐太宗对佛教的政策才稍背其信仰。这只能表明唐太宗作为一个封建政治家的高明之处,而决不能由此得出他不信佛的结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