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末年的辽东战役使“贞观之治”出现危机,李治登基后的永徽四年(653年),江浙一带就爆发了陈硕真领导的农民起义,阶级矛盾再次尖锐。李治及正式登基即下令:“罢辽东之役及诸土木之功”,登基之初,就把唐太宗时的三日一朝改为一日一朝,勤勉执政。
即位之后,重用太宗旧臣李勣、长孙无忌、褚遂良。君臣上下萧规曹随,照太宗时法令执行,颇有贞观之治之遗风。永徽二年九月,下令所占百姓田宅还给百姓。
李治有知人之明,他身边诸多贤臣如:辛茂将、卢承庆、许圉师、杜正伦、薛元超、韦思谦、戴至、张文瓘、魏元忠等人大多是自己亲自提拔,其中韦思谦曾受褚遂良打击,杜正伦被唐太宗冷落。
永徽三年(652年),编成《唐律疏议》,这是中国现存最完整、最古老的一部典型的封建法典。它全面体现了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水平、风格和基本特征,成为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法典,对后世及当时周边国家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相对来说,这一时期的执法状况宽平公正,犯罪率较低。
李治简介 大唐皇帝李治资料大全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为善,唐朝第三位皇帝(649至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是为唐太宗嫡三子。与唐太宗嫡长子太子李承乾、嫡次子魏王李泰为同母兄弟。贞观二年(628年)六月出生于东宫的丽正殿。贞观五年(631年),李治被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太子李承乾与四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去世,太子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高宗在即位之初,继续执行太宗制订的各项政治经济制度,与李勣、长孙无忌、褚遂良共同辅政。非常重视解决农民的问题。由于他勤于政事,故而“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史称“永徽之治”。高宗还在废立皇后问题上坚持自己的主张,排除了元老派的干扰。显庆五年(660年)以后,高宗经常头晕目眩,影响处理政务。武皇后乘机开始参与国家大事。高宗的健康状况不佳李治简介,政权由高宗向武则天手中转移的趋势逐步形成。唐高宗即位后先后灭西突厥(657年)、灭百济(660年)、灭高句丽(668年)。高宗时期唐朝版图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三十二年。唐高宗在位34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驾崩,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天宝八年(749年)增谥为天皇大圣皇帝,天宝十三年(754年),再增谥为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本名:李治
别称:小名雉奴
字号:字为善
所处时代:唐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长安城太极宫,东宫之丽正殿
出生时间:628年7月21日
去世时间:683年12月27日
主要作品:《监国求贤令》、《谕普光寺僧众令》、《为文德圣皇后荐福令》等
主要成就:开创永徽之治,灭高句丽、西突厥等,唐朝版图达到极盛
年号:永徽、显庆、麟德、总章、弘道等
庙号:高宗
谥号:天皇大帝、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陵寝:乾陵
在位时间:649年7月15日-683年12月27日
贞观二年(628年)六月庚寅,李治出生于长安东宫的丽正殿。贞观五年(631年),被封为晋王。贞观七年(633年),不到任所而接受并州都督之职。
李治幼而聪慧,端庄安详,宽厚仁慈,和睦兄弟。开始由著作郎萧德言教授《孝经》,唐太宗问道:“你认为这部《孝经》中什么最重要?”李治对答道:“孝道最为重要,幼年侍奉双亲,长大后侍奉君王,最后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君子侍奉君上,到了庙堂之上想着为国尽忠,退居在家的时候想到是劝谏君主的过错,纠正其恶。”唐太宗听闻大喜,说道:“你如果按此行事,完全能够事奉好父兄,做好臣子了。”贞观十年(636年)六月,文德皇后长孙氏去世,晋王李治才九岁,悲哀思念之情感动了左右之人,唐太宗多次加以安慰,从此特别受到宠爱。不久被任命为右武候大将军。
唐太宗晚年,由于宠爱第四子魏王李泰,而导致太子李承乾与魏王一方争夺储位。贞观十七年(643年),由于李承乾与汉王李元昌、城阳公主的驸马杜荷
缓和矛盾
唐太宗末年的辽东战役使“贞观之治”出现危机,李治登基后的永徽四年(653年),江浙一带就爆发了陈硕真领导的农民起义,阶级矛盾再次尖锐。李治及正式登基即下令:“罢辽东之役及诸土木之功”,登基之初,就把唐太宗时的三日一朝改为一日一朝,勤勉执政。
人事方面
即位之后,重用太宗旧臣李勣、长孙无忌、褚遂良。君臣上下萧规曹随,照太宗时法令执行,颇有贞观之治之遗风。永徽二年(651年)九月,下令所占百姓田宅还给百姓。
李治有知人之明,他身边诸多贤臣如:辛茂将、卢承庆、许圉师、杜正伦、薛元超、韦思谦、戴至、张文瓘、魏元忠等人大多是自己亲自提拔,其中韦思谦曾受褚遂良打击,杜正伦被唐太宗冷落。
编纂法律
永徽三年(652年),编成《唐律疏议》,这是中国现存最完整、最古老的一部典型的封建法典。它全面体现了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水平、风格和基本特征,成为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法典,对后世及当时周边国家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相对
唐太宗李世民:①太子仁孝,公辈所知,善辅导之!②汝能孝爱如此,吾死何恨!
《旧唐书》:“大帝往在籓储,见称长者;暨升旒扆,顿异明哉。虚襟似纳于触鳞,下诏无殊于扇暍。既荡情于帷薄,遂忽怠于基扃。惑麦斛之佞言,中宫被毒;听赵师之诬说,元舅衔冤。忠良自是胁肩,奸佞于焉得志。卒致盘维尽戮,宗社为墟。古所谓一国为一人兴,前贤为后愚废,信矣哉!”赞曰:“藉文鸿业,仅保余位。封岱礼天,其德不类。伏戎于寝,构堂终坠。自蕴祸胎,邦家殄瘁。”
《新唐书》:“武氏之乱,唐之宗室戕杀殆尽,其贤士大夫不免者十八九。以太宗之治,其遗德余烈在人者未远,而几于遂绝,其为恶岂一褒姒之比邪?以太宗之明,昧于知子,废立之际,不能自决,卒用昏童。高宗溺爱衽席,不戒履霜之渐,而毒流天下,贻祸邦家。呜呼,父子夫妇之间,可谓难哉!可不慎哉?”
蔡东藩:高宗为色所迷,昏庸已甚,贬勋旧,斥忠良。
吕思勉:只有高句丽……高宗乘其内乱李治简介,把百济和高句丽先
《旧唐书·本纪第四·高宗》
《新唐书·本纪第三·高宗》
《资治通鉴·唐纪·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说到中国古代史上的唐朝大家都不陌生,唐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繁盛的一个朝代,唐朝经济发达,人们生活安居乐业,不仅是怎样,当时的唐朝战争较少,而且老百姓的压力也很小,这些局面的发生也是当时的开国皇帝李渊以及李世民的功劳,不过,唐朝的第三位皇帝貌似就有点不同了,唐朝的第三位皇帝是李治,据说李治在位从来不担心朝廷的事情,那么,李治是谁的儿子李治的父亲是李世民吗一起来看看!
唐高宗李治是唐朝的第三代皇帝,大家都认为李治是个无能、窝囊的皇帝,他的帝王之位被宠妃武则天取而代之。电视剧《梦回唐朝》正在热播中,剧中的唐高宗整天周旋于几个女人之间,并且是见一个宠一个,是一个十分喜新厌旧的皇帝。治国之道跟他的父亲相差甚远那么唐高宗李治是谁的儿子他的母亲又是谁
唐高宗李治是唐朝的第三代皇帝,祖父为开国皇帝李渊,父亲是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两人都为唐朝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隋朝乱世之中建立了唐朝,而到了李治。李治活在父亲为他创下的“贞观之治”的繁荣时期,不用整天为国事操劳,是一个典型的官二代。
唐高宗的母亲是长孙皇后,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也是与长孙皇后所生的第三个儿子。长孙皇后是隋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女。武德末年储位之争期间,与房玄龄“同心影助”李世民,并在玄武门之变当天亲自激励将士。李世民即位后,立为皇后。
李治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李治,从亲王到太子,几乎可以用“完人”两个字来概括。要说孝,有证据。要说友,也有证据。好多孝敬故事,感人至深。那么,太子殿下真的是一切正大光明吗?真的一点错误都没有犯过吗?
其实,太子殿下犯过一个十分重大的错误,这一点证据确凿。在唐太宗病重期间,太子殿下一方面亲自照顾父皇,问疾尝药,继续表达孝心。另一方面却悄悄爱上了父皇的才人武则天。这个爱,不是藏在心里的暗恋,如果仅仅是暗恋,那也就罢了。没有,事实上,他们两人都跨越了法律和道德的底线。
关于李治与武则天的关系问题,这里引证两种记录。
《唐会要》卷三记载说:“天后武氏。贞观十年,文德皇后崩。太宗闻武士彟女有才貌,召入宫,以为才人。时,上在东宫,因入侍,悦之。”这是站在高宗时代的一种上溯式的记载。当时,皇上还是太子。因为入宫侍侯皇上遇到了武则天,“悦之”,喜欢上了她。悦是动词是谓语,之是代词是宾语。高宗喜欢上了武才人,于是才有了后来的故事。
这是一种说法,是高宗主动的爱上武则天。另外一种说法,是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著名的《讨武瞾檄文》),有“陷吾君于聚麀”,(麀,音YOU,牝鹿)导致我们的皇帝像野兽一样**。这个说法,是把责任归罪于武则天的。但是,没有确切地指出到底是武则天还是唐高宗更主动。其实,这样的事情肯定是一个巴掌拍不响的。但根据前一个记载,主动的一方还是太子。
有一点是很清楚的,太子殿下与武才人之间的恋情是很保密的,在太宗的时代,始终没有被发现。这说明他们的保密工作很出色。设想一下,如果这个事情被唐太宗发现,后果会怎么样。
根据《唐律》的规定,太子殿下与武才人的这种不正当关系属于“内乱”。这是十恶不赦的一个条款。唐律有明文规定,强奸父亲、祖父的妾或者与之合奸属于内乱。(《唐律疏议》卷一)合奸就是通奸。李治与武才人,应该不是强奸而是合奸。总之,这是一个违背人伦道德,违背当时法律的严重问题。
唐高宗的这个行为,打破了他以往建立起来的所有印象。至少,我们看到了完全不同的李治、完全不同的太子形象。如果我们要进行性格统一论证的话,那个行为更能代表李治呢?李治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有谁真的了解太子李治?没有。
常言说知子莫若父,唐太宗真的很了解太子殿下吗?答案是:不。
贞观十七年十一月,确立李治为太子已经半年多。有一次,唐太宗秘密找到长孙无忌,表示对太子不满,希望另立吴王李恪为太子。当时,他对李治的一个性格评价是李治懦弱。长孙无忌不说李治懦弱,说李治这是“仁厚”,并说这才是“真守文良主”。两个人对李治的性格判断其实是一致的,不过唐太宗从负面说,长孙无忌从正面说而已。
不论唐太宗还是长孙无忌,他们认为李治性格软弱,准确吗?当然不准确。欧阳修就认为唐太宗不了解自己的儿子。欧阳修在《新唐书·高宗本纪》的赞词中说到:“以太宗之明,昧于知子,废立之际,不能自决,卒用昏童”。他说唐太宗“昧于知子”,这是对的。
唐太宗不了解李治,长孙无忌了解吗?当然也不了解。
那么,欧阳修说李治是“昏童”,昏童,就是傻小子。说唐太宗不了解李治,没有问题。说长孙无忌不了解李治,也不错。但是,欧阳修说李治是昏童,其实也是不了解。李治要是傻小子,为什么一件错事都没有办过?李治要是性格懦弱,他敢跟庶母私通?这些看起来很矛盾的现象,一个人所做的多种事迹,现在让我们做统一的分析,真是有些为难了。
那么,李治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综合起我们现在所知的情况,高宗李治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但是还构不成双重人格。在父皇的权威面前,在传统的道德和政治要求方面,他低调做人,认真做事,小心谨慎。所有公认的好品质他都具备,所有正面的评价他都拥有,然而他想做的与社会不合拍的事情,他也照做不误。我们可以用八个字评语:“外圆内方、胆大心细”。北京话叫做“蔫坏”,现在流行的说法是“闷骚”。你们希望我做的,我都做得天衣无缝,我自己想做的,要你们毫无觉察。太子不是需要孝道吗,那我的孝道谁都挑不出毛病,你们还要特受感动。你看太子殿下,亲自为父皇允脓包,不肯坐车,扶着父亲的御辇步行几天。感动不感动?感动。但是,私下,竟然敢动父亲的女人,法律立场的庶母。你说这个胆子有多大?
李治这个大胆行为,跟隋炀帝都有一拚。据说,隋文帝临死的时候发现了隋炀帝在后宫非礼嫔妃,决定废了隋炀帝。隋炀帝抢先动作,杀了皇帝,顺利即位。这就是说,太子殿下与武才人之间的恋情如果被唐太宗发现,唐朝的历史一定大大改写,但是因为他们保密工作做得好,神不知鬼不觉,所以历史依旧按照既定的轨道前进。等到高宗即位以后,不再担心这个秘密暴露了,这个事情才大白于天下。
更绝的是,宫里那么多的眼睛啊,他们是怎么蒙混过去的呢?我们到现在也很难理解。不得不承认,他们做事周密。做事周密的人,心思一定缜密。内心里把很多原则都不当原则,外表却温良恭俭,想让你们知道的事情,感天动地,不想让你知道的事,如同没有发生。
现在,我们还能说太子殿下是孝子吗?当然不能。天下孝子都要这样,那还不天下大乱吗?但是,为什么太宗以下都认为太子是孝子呢?很简单,大家都看走了眼,大家都被李治的表演所蒙蔽。
这不正是优秀的政治家吗?可是千百年来,大家都把高宗当作傻孩子。这有多么奇怪啊。
那么,当我们知道李治与武媚娘的私下关系,知道他们犯了“**”罪,我们是否就可以认为,李治不会成为好皇帝呢?当然不能。想一想,当初唐太宗发动玄武门之变,公然杀害的自己的兄弟,迫使父皇交出权力,那罪行有多大?李治这点行径,真与乃父比起来,只能望洋兴叹了。但是,后来的唐太宗我们依然认为是一个好皇帝,因为他带来了后世楷模贞观之治。所以,太子殿下如今的这个表现,还不能就此否认他的皇帝前途。
但是,这里我们还是要表示否定,否定什么呢?否认此前的一种错误认识,都认为唐高宗性格懦弱。唐高宗敢于在唐太宗的时代,就与庶母私通,这是一个懦弱者的行为吗?
性格是一种对行为的倾向性归纳,所有的性格归纳,准确性都是相对的。但是,性格归纳也不能太离谱,如唐高宗,明明是胆大心细的人,生生给说成是懦弱,这就是典型的归纳错误。因为,他在父亲健在的时候,就敢于跟庶母私通,这个行为与懦弱无论如何不能建立联系。那么,如此众多的人坚持认为高宗性格懦弱,他们能够解释他与庶母私通这件事吗?显然不能。面对危险,不管对还是错,只要有危险,就不敢行动,这就是懦弱。高宗是这样的人吗?显然不是。任何人都能够明白,太子时期的李治跟武则天的私通,其危险性之高,几乎可以跟谋反相提并论。但是,皇太子还是做了。
唐高宗早年,究竟做了什么事情让人有了懦弱的印象呢?我们现在不得而知。我们只是知道,唐太宗有一次这么说过,而长孙无忌并没有反对。或者,正如唐太宗自己所说的,生子如狼畏如羊,是他对李治的希望不要过于软弱。或者,李治有意地在长者面前表现得很谦逊,让长者们产生了仁弱印象。现在看来,李治的所谓软弱,是一种战略战术,他不过是在“用弱”而已。有意识地显示自己的仁弱,让人相信自己仁弱,最终获得更大的利益。这就如同当初的隋炀帝(可巧,当时也是晋王),一切表现都是既节俭又不花心,特别获得父母的赏识。最后呢,当他成为皇帝的时候,有谁会认为隋炀帝是一个节俭而不好色的人呢?
高宗李治的性格懦弱,恐怕不是来自早年的证明,因为即使坚持高宗懦弱的人也不能举证李治的早年行为证明。当皇帝以后,毕竟会有一些妥协。那么,那究竟是性格的证明,还是策略的证明呢?即使是隋炀帝这样的皇帝,他也有妥协的时候。当他在雁门关被突厥包围的时候,下令不再征伐高句丽,其实就是一个不得不妥协的办法,因为全国上下都在反对征高丽。妥协是政治的常态,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跟皇上的性格没有必然联系。
总之,说高宗的性格懦弱,是缺乏事实根据的。因为如果追究性格,必须到早年生活中去寻找例证,而唐高宗李治的早年,缺乏这样的证明。反而是与庶母私通一事,只能让人感到,他的性格正好与懦弱相反,那是什么呢?胆大心细、外圆内方。
魏征 (580 - 643 )
魏征(580-643)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从小丧失父母,家境贫寒,但喜爱读书,不理家业,曾出家当过道士。隋大业末年,魏征被隋武阳郡(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东北)丞元宝藏任为书记。元宝藏举郡归降李密后,他又被李密任为元帅府文学参军,专掌文书卷宗。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李密失败后,魏征随其入关降唐,但久不见用。次年,魏征自请安抚河北,诏准后,乘驿驰至黎阳(今河南浚县),劝嵛李密的黎阳守将徐世绩归降唐朝。不久,窦建德攻占黎阳,魏征被俘。窦建德失败后,魏征又回到长安,被太子李建成引用为东宫僚属。魏征看到太子与秦王李世民的冲突日益加深,多次劝建成要先发制人,及早动手。
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由于早就器重他的胆识才能,非但没有怪罪于他,而且还把他任为谏官之职,并经常引入内廷,询问政事得失。魏征喜逢知己之主,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加之性格耿直,往往据理抗争,从不委曲求全。有一次,唐太宗曾向魏征问道:「何谓明君、暗君?」魏征回答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以前秦二世居住深宫,不见大臣,只是偏信宦官赵高,直到天下大乱以后,自己还被蒙在鼓里;隋炀帝偏信虞世基,天下郡县多已失守,自己也不得而知。」太宗对这番话深表赞同。
贞观元年(837),魏征被升任尚书左丞。这时,有人奏告他私自提拔亲戚作官,唐太宗立即派御史大夫温彦博调查此事。结果,查无证据,纯属诬告。但唐太宗仍派人转告魏征说:「今后要远避嫌疑,不要再惹出这样的麻烦。」魏征当即面奏说:「我听说君臣之间,相互协助,义同一体。如果不讲秉公办事,只讲远避嫌疑,那么国家兴亡,或未可知。」并请求太宗要使自己作良臣而不要作忠臣。太宗询问忠臣和良臣有何区别,魏征答道:「使自己身获美名,使君主成为明君,子孙相继,福禄无疆,是为良臣;使自己身受杀戮,使君主沦为暴君,家国并丧,空有其名,是为忠臣。以此而言,二者相去甚远。」太宗点头称是。
贞观二年(628),魏征被授秘书监,并参掌朝政。不久,长孙皇后听说一位姓郑的官员有一位年仅十六七岁的女儿,才貌出众,京城之内,绝无仅有。便告诉了太宗,请求将其纳入宫中,备为嫔妃。太宗便下诏将这一女子聘为妃子。魏征听说这位女子已经许配陆家,便立即入宫进谏:「陛下为人父母,抚爱百姓,当忧其所忧,乐其所乐。居住在宫室台榭之中,要想到百姓都有屋宇之安;吃着山珍海味,要想到百姓无饥寒之患;嫔妃满院,要想到百姓有室家之欢。现在郑民之女,早已许配陆家,陛下未加详细查问,便将她纳入宫中,如果传闻出去,难道是为民父母的道理吗?」太宗听后大惊,当即深表内疚,并决定收回成命。但房玄龄等人却认为郑氏许人之事,子虚乌有,坚持诏令有效。陆家也派人递上表章,声明以前虽有资财往来,并无订亲之事。这时、唐太宗半信半疑,又召来魏征询问。魏征直截了当地说:「陆家其所以否认此事,是害怕陛下以后藉此加害于他。其中缘故十分清楚。不足为怪。」太宗这才恍然大悟,便坚决地收回了诏令。
由于魏征能够犯颜直谏,即使太宗在大怒之际,他也敢面折廷争,从不退让,所以,唐太宗有时对他也会产生敬畏之心。有一次,唐太宗想要去秦岭山中打猎取乐,行装都已准备停当,但却迟迟未能成行。后来,魏征问及此事,太宗笑着答道:「当初确有这个想法,但害怕你又要直言进谏,所以很快又打消了这个念头。」还有一次太宗得到了一只上好的鹞鹰,把它放在自己的肩膀上,很是得意。但当他看见魏征远远地向他走来时,便赶紧把鸟藏在怀中。魏征故意奏事很久,致使鹞子闷死在怀中。
贞观六年,群臣都请求太宗去泰山封禅。藉以炫耀功德和国家富强,只有魏征表示反对。唐太宗觉得奇怪,便向魏征问道:「你不主张进行封禅,是不是认为我的功劳不高、德行不尊、中国未安、四夷末服、年谷未丰、祥瑞末至吗?」魏征回答说:「陛下虽有以上六德,但自从隋末天下大乱以来,直到现在,户口并未恢复,仓库尚为空虚,而车驾东巡,千骑万乘,耗费巨大,沿途百姓承受不了。况且陛下封禅,必然万国咸集,远夷君长也要扈从。而如今中原一带,人烟稀少,灌木丛生,万国使者和远夷君长看到中国如此虚弱,岂不产生轻视之心?如果赏赐不周,就不会满足这些远人的欲望;免除赋役,也远远不能报偿百姓的破费。如此仅图虚名而受实害的事,陛下为甚么要干呢?」不久,正逢中原数州暴发了洪水,封禅之事从此停止。
贞观七年(633),魏征代王珪为侍中。同年底,中牟县丞皇甫德参向太宗上书说:「修建洛阳宫,劳弊百姓;收取地租,数量太多;妇女喜梳高髻,宫中所化。」太宗接书大怒,对宰相们说:「德参想让国家不役一人,不收地租,富人无发,才符合他的心意。」想治皇甫德参诽谤之罪。魏征谏道:「自古上书不偏激,不能触动人主之心。所谓狂夫之言,圣人择善而从。请陛下想想这个道理。」最后还强调说:「陛下最近不爱听直言,虽勉强包涵,已不像从前那样豁达自然。」唐太宗觉得魏征说得入情入理,便转怒为喜,不但没有对皇甫德参治罪,还把他提升为监察御史。
贞观十年(636),魏征奉命主持编写的《隋书》、《周书》、《梁书》、《陕书》、《齐书》(时称五代史)等,历时七年,至此完稿。其中《隋书》的序论、《梁书》、《陈书》和《齐书》的总论都是魏征所撰,时称良史。同年六月,魏征因患眼疾,请求解除侍中之职。唐太宗虽将其任为特进这一散职,但仍让其主管门下省事务,其俸禄、赏赐等一切待遇都与侍中完全相同。
贞观十二年(638),魏征看到唐太宗逐渐怠惰,懒于政事,追求奢靡,便奏上著名的《十渐不克终疏》,列举了唐太宗执政初到当前为政态度的十个变化。他还向太宗上了「十思」,即「见可欲则思知足,将兴缮则思知止,处高危则思谦降,临满盈则思挹损,遇逸乐则思撙节,在宴安则思后患,防拥蔽则思延纳,疾谗邪则思正己,行爵赏则思因喜而僭,施刑罚则思因怒而滥」。
贞观十六年(642),魏征染病卧床,唐太宗所遣探视的中使道路相望。魏征一生节俭,家无正寝,唐太宗立即下令把为自己修建小殿的材料,全部为魏征营构大屋。不久,魏征病逝家中。太宗亲临吊唁,痛哭失声,并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十二星座中巨蟹座出的帝王最多
亚历山大大帝(欧洲)
凯撒大帝
汉武帝刘彻
蜀昭烈帝刘备 魏武帝曹操
隋文帝杨坚
唐高宗李治
清文宗咸丰帝爱新觉罗·奕詝
诺贝尔和平奖南非国父曼德拉
美国总统前总统:乔治·沃克·布什
什么⊙∀⊙?这些都是巨蟹座!难道不应该是机敏的天蝎座和霸气的狮子座吗?!
网络上曾经十二星座能力排名和智商排名巨蟹座都是靠末尾呀!(我只想说,如果你真的这么想,那你就太低估巨蟹座了!)其实十二星座并没有强弱之分,那为何巨蟹座出的帝王如此之多呢?这里就要讲到占星学了:
季节的到来时、太阳所位于的星座称为基本宫:白羊座、巨蟹座、天秤座、摩羯座。
季节中间时段,称为固定宫:金牛座、狮子座、天蝎座、水瓶座。
季节的结束时段,称为变动宫:双子座、处女座、射手座、双鱼座。
基本星座是每个季节的开头:白羊是春季、巨蟹是夏季、天秤是秋季、摩羯是冬季。
表示带动季节的意思。这四个星座都具有前导、促进的意味。他们富有领导力与开创性。
其它固定星座,变动星座我就不一一介绍了,这也可以说明为什么巨蟹座出的帝王多了,当然,其他三个基本星座出的帝王也多,最多的还是巨蟹和天秤(天秤好像比巨蟹的少一点)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不服,明明应该是天蝎和狮子的嘛~~(其实我原本也是这么想的)
因为基本宫的星座大部分比较低调,冷淡,喜欢在幕后掌控全局(白羊座因是火象星座,与基本的缓慢架构不兼容,是个例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