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弦定音》故事简介在学姊们毕业後,筝曲社就只剩下武藏一个社员了。到了四月的新学期,虽然很努力招募新社员,但这个社团的存在本身就不为人知。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外表看起来就知道是不良少年,一脸和古筝扯不上关系的新生说要入社!中的应该是苍田武蔵
◆乐器名称可以开列如下,但因为占空太大了,放不下,建议按名称去百度进行搜索,是可以找到很多的。
1西洋乐器
西洋乐器一般地讲是指发祥于欧洲的乐器,但习惯上指音乐厅或教堂常使用的乐器,有时特指管弦乐队常用的乐器。西洋乐器大致可分为:木管乐器、铜管乐器、打击乐器、弓弦乐器(通常称作弦乐器)、拨弦乐器、键盘乐器等几类,但这种分类方法不能包括所有西洋乐器,比如口琴就不属于以上类别的任何一类。划分的标准也不统一,比如打击乐器和弓弦乐器的区别在于发音原理的不同,而键盘乐器与其他类乐器的区别则在于演奏方法,像钢琴和钢片琴就不属于打击乐器。值得指出的是,电子乐器的类别划分目前尚不一,看来以演奏方法作划分标准似乎更合理,比如电钢琴归键盘乐器,电吉他归拨弦乐器,对那些演奏方法与传统乐器大不相同的电子乐器可单算作一类。
以下是主要西洋乐器及其类属:
木管乐器组
笛类
——长笛
——短笛
——坚笛
——弗拉佐莱哨笛
——契斯图竖笛
——塔博鼓笛
双簧管族系
——双簧管
——英国管
——抒情双簧管
——海克尔双簧管
——大管
——低音大管
——库塔尔双簧管
——肖姆双簧管
单簧管族系
——C、降B、A 调单簧管
——低音单簧管
——高音降E 调单簧管
——高音D 调单簧管
——中音单簧管
——倍低音单簧管
——小单簧管
——海克尔单簧管
——木号单簧管
萨克斯管族系
——最高音降E 调萨克斯管
——高音降B 调萨克斯管
(中音降E 调萨克斯管)
——次中音降B 调萨克斯管
——上低音降E 调萨克斯管
(低音降B 调萨克斯管)
——倍低音降E 调萨克斯管
——次倍低音降B 调萨克斯管
铜管乐器组
圆号族系
——自然圆号
——阀键圆号
小号族系
——小号
——短号
——巴赫小号
——低音小号
——别辛号
——克拉罗(即克拉里昂)
长号族系
——高音长号
——中音长号
——次中音长号
——低音长号
——次中音—低音长号
——倍低音长号
——次中音阀键长号
——低音阀键长号
大号族系
——降B 调次中音大号(尤风宁号)
——F 调常规低音大号
——降E 调低音大号,即降E 调邦巴东号
——降B 调低音大号,即降B 调邦巴东号
——C 调倍低音大号
——海利康大号
——苏萨大号
萨克斯号族系
——降E(或F)调最高音萨克斯号,同降E 调短号
——降B(或C)调高音萨克斯号,同降B 调短号
——降E(或F)调中音萨克斯号
——降B(或C)调次中音萨克斯号
——降B(或C)调低音萨克斯号,同降B 调次中音大号
——降E(或F)调低音萨克斯号,同F 调常规低音大号
——降B(或C)调倍低音萨克斯号,略同降B 调低音大号
夫吕号族系
——降E 调高音夫吕号
——降B 调中音夫吕号
——降E(或F)调次中音夫吕号
打击乐器组
鼓类
——定音鼓
——小鼓
——中鼓
——大鼓
——架子鼓
——钢鼓
——塔波鼓
——邦戈鼓
——铃鼓
钹类
——古钹
——闷声钹
——咝声钹
木琴族系
——木琴
——钟琴
——玛林巴琴
——宰洛林巴琴
——颤音琴
——玻璃板琴
其他
——管钟
——三角铁
——响板
——砂槌
——鞭响器
——刮响器
——乐砧
拨弦乐器组
竖琴族系
——双级变音竖琴
——威尔士竖琴
——半音竖琴
——双列弦竖琴
——苏格兰竖琴
——齐特尔琴
——拨弦扬琴
——指键竖琴
——文艺复兴时期竖琴
吉他族系
——西班牙吉他
——夏威夷吉他
——匹克吉他
——低音吉他
——巴拉莱卡
——班杜里亚
——西滕
——吉滕
——维乌埃拉
琉特族系
——琉特
——曼多拉
——曼多林
——安杰利卡
——双颈琉特
键盘乐器组
钢琴
手风琴
簧风琴
管风琴
羽管键琴
古钢琴
电子琴
钢片琴
音叉琴
弓弦乐器组
提琴族系
——小提琴
——中提琴
——大提琴
——低音提琴
——高音小提琴
——五弦中提琴
——大型中提琴
——轮擦提琴
维奥尔族系
——小型低音维奥尔
——里拉维奥尔
——上低音维奥尔
——低音维奥尔
——倍低音维奥尔
——抒情维奥尔
其他无系属乐器
口琴
马特诺琴
乐锯
木管号
电子合成器
风笛
西洋乐器的种类很多,对那些不很常用的或已被淘汰的乐器,这里不作介绍。由于乐器发展的历史、各国间的语言差异或其他一些原因造成了有些名称不同的乐器实际上相差不大,比如大号族系的某些乐器与萨克斯号族系的某些乐器几乎没有什么差别;而另一些相同名称的乐器实际却不是相同的东西,比如次中音大号和克拉德尼1790 年发明的一种玻璃乐器都叫尤风宁。有的时候,作曲家感到现有的乐器不足以表现自己的作意图,就自己设计新的乐器或对原有乐器进行改造,以适合自己的要求,这些乐器有时仍沿用旧名。所以仅通过乐器名并不一定能正确地了解和识别乐器,而要通过了解作曲家的国籍、年代等因素来确定某个乐器名的真正涵义。
2、中国民族乐器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都有着灿烂辉煌的文化,各族人民在生产和生活中创造了优美的音乐并创制了各种形制不同的乐器,民族间的文化彼此交融,中西方文化也互相借鉴,形成了种类繁多的乐器。对中国民族乐器按民族进行系属划分比较困难,因为实际上许多非少数民族乐器有也是由少数民族传入的。众所周知的胡琴(包括二胡、京胡等),从名称上即可看出是源自北方少数民族的乐器。而少数民族乐器也不乏借鉴汉族乐器的地方。所以,对中国民族乐器的分类似乎应以演奏的方式作为统一的划分标准。
以下是主要的中国民族乐器:
吹奏乐器
——梆笛
——曲笛
——箫
——鼻笛
——仙箫
——短箫
——箫筒
——鼻箫
——鹰笛
——唢呐
——管子
——双管
——喉管
——巴乌
——侗笛
——口笛
——口箫
——筒钦
——笙
——方笙
——排笙
——葫芦笙
——芦笙
——芒筒
——口弦
弹拨乐器
——琴
——瑟
——琵琶
——箜篌
——柳琴
——月琴
——三弦
——四弦
——阮
——筝
——秦琴
——亚突嘎
——伽倻琴
——热瓦普
——冬不拉
——札木聂
——独弦琴
——弓琴
打弦乐器
——扬琴
拉弦乐器
——二胡
——高胡
——中胡
——大胡
——革胡
——板胡
——京胡
——坠胡
——擂琴
——二弦
——大筒
——四胡
——铁琴
——奚琴
——椰胡
——马头琴
——艾捷克
——哈密胡琴
——柯布孜
——萨它尔
——根卡
——牛腿琴
打击乐器
——钟
——磐
——铙
——钲
——铎
——堂鼓
——缸鼓
——长鼓
——板鼓
——书鼓
——点鼓
——排鼓
——羯鼓
——八角鼓
——太平鼓
——达卜
——八仙鼓
——环鼓
——边鼓
——腰鼓
——象脚鼓
——铜鼓
——大锣
——小锣
——内锣
——才锣
——深波锣
——苏锣
——斗锣
——虎音锣
——黑锣
——大筛锣
——田锣
——高边锣
——铓锣
——云锣
——十面锣
——填臻
——坛臻
——铙钹
——镲
——齐钹
——法铃
——碰铃
——碗铃
——串铃
——腰铃
——碗碗
——什不闲
——梨花片
——拍板
——简板
——四宝
——梆子
——南梆子
——连厢棍
——木鱼
——萨巴依
——竹板
琴、棋、书、画”中的“琴”,是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弹拔乐器之一,现称“古琴”或“七弦琴”。古琴的制作历史悠久,并且具有神奇的传说。
那么中国古代四大古琴指的是什么呢
一、号钟
来历:“号钟”是周代的名琴,古代杰出的琴家伯牙曾弹奏过“号钟” 琴,后来归齐桓公所有。
齐桓公通晓音律,他收藏了许多名琴,但“号钟”琴是他的最爱
特点:音之宏亮,犹如钟声激荡,号角长鸣,令人震耳欲聋。
二、焦尾
来历:“焦尾”是东汉著名文学家、音乐家蔡邕亲手制作的一张琴。
蔡邕在“亡命江海、远迹吴会”时,曾于烈火中抢救出一段尚未烧完、声音异常的梧桐木。他依据木头的长短、形状,制成一张七弦琴,果然声音不凡。
因琴尾尚留有焦痕,就取名为“焦尾”。
特点:“焦尾”以它悦耳的音色和特有的制法闻名四海。
三、绕梁
来历:绕梁归楚庄王所有。
俗话说“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语。绕梁源于《列子》:周朝时,韩国著名歌伎韩娥去齐国,路过雍门时断了钱粮,无奈只得卖唱求食。她那凄婉的歌声在空中回旋,如孤雁长鸣。
韩娥离去三天后,其歌声仍缠绕回荡在屋梁之间,令人难以忘怀琴以“绕梁”命名,足见此琴音色之特点,必然是余音不断。
据说“绕梁”是一位叫华元的人献给楚庄王的礼物。楚庄王自从得到“绕梁”以后,整天弹琴作乐,把国家大事都抛在脑后。
王妃樊姬异常焦虑,规劝楚庄王,楚庄王无法抗拒“绕梁”的诱惑,只得忍痛割爱,命人用铁如意去捶琴,琴身碎为数段。
从此,万人羡慕的名琴“绕梁”绝响了。
四、绿绮
来历:“绿绮”是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弹奏的一张琴。
梁王慕名请他作赋,相如写了一篇“如玉赋”相赠。梁王极为高兴,就以自己收藏的“绿绮”琴回赠。“
绿绮”是一张传世名琴,琴内有铭文曰:“桐梓合精”即桐木、锌木结合的精华。相如精湛的琴艺配上“绿绮”绝妙的音色,使“绿绮”琴名噪一时。后来,“绿绮”就成了古琴的别称。
司马相如早就听说卓王孙的女儿文君,精通琴艺,而且对他极为仰慕。司马相如就弹起琴歌《凤求凰》向她求爱。
她倾心相如的文才,为酬“知音之遇”,便夜奔相如住所,缔结良缘。从此,司马相如以琴追求文君,被传为千古佳话。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四千余年,据《史记》载,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本世纪初为区别西方乐器才在“琴”的前面加了个“古”字,被称作"古琴"。至今依然鸣响在书斋、舞台上的古老乐器。
在中国古代社会漫长的历史阶段中,“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音乐、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琴者,情也;琴者,禁也。”吹箫抚琴、吟诗作画、登高远游、对酒当歌成为文人士大夫生活的生动写照。春秋时期,孔子酷爱弹琴,无论在杏坛讲学,或是受困于陈蔡,操琴弦歌之声不绝;战国时期的伯牙和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成为广为流传的佳话美谈;魏晋时期的嵇康给予古琴“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的至高评价,终以在刑场上弹奏《广陵散》作为生命的绝唱;唐代文人刘禹锡则在他的名篇《陋室铭》中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淡泊境界。1977年8月,美国发射的“旅行者”2号太空船上,放置了一张可以循环播放的镀金唱片,从全球选出人类代表性艺术,其中收录了著名古琴大师管平湖先生演奏的长达七分钟的古琴曲《流水》用以代表中国音乐。这首曾经由春秋时代著名琴家伯牙的弹奏而与钟子期结为知音好友的古曲,如今又带着探寻地球以外天体“人类”的使命,到茫茫宇宙寻求新的“知音”。 琴的创制者有"昔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说,作为追记的传说,可不必尽信,但却可看出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根据文献记载,先秦时期,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雅乐外,一度盛兴于民间,深得人们喜爱,用以抒情咏怀。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当时的民间诗歌集《诗经》中得到印证。《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萍。我有嘉宾,鼓瑟鼓琴”;《诗经·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诗经·小雅·鼓钟》:“鼓钟钦钦,鼓瑟鼓琴”;《诗经·小雅·甫田》:“琴瑟击鼓,以御田祖”;《诗经·鄘风·定之方中》:“椅桐梓漆,爰伐琴桑”;《诗经·郑风·女曰鸡鸣》:“琴瑟在御,莫不静好”;这说明古琴至少在春秋时期,便是一件在民间非常普遍、非常受古人喜爱的乐器。古琴在古代人们的认知度是相当广泛的,“四大名著”中有三部明确有对琴的描写,古代诗词、史书、小说、戏文、绘画、古董瓷器……古琴大量存在,史实、文学、艺术作品均来源于实际生活,这得有多么广泛的社会基础才能造成这种现象。所以说,古琴在我国古代民间曾经是相当普及的,至少在读书人中是家喻户晓。也正因为这样,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古琴艺术终于传承到了今天。 2003年11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宣布了世界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的古琴名列其中。2006年5月20日,古琴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划分在“民间音乐”类。
最后给你一个古琴的吧,希望能帮助你对古琴有所了解。
寓意:优美、孤寂、悲壮、忧伤。我仿佛看到了海子走过草原孤独的身影,马头琴声在草原的天空飘荡着,飘向远方。草原野花一片,生机勃勃。时间与空间交错,生死纠结。
在诗人对明明如镜的皓月映照草原和千年岁月的描述中,我们再次被带入到阔大的空间和悠长的时间之中,而阔大空间与悠长时间的写照,再度引发诗人无端的愁绪与感叹,诗人不禁又一次重复地表白了“琴声呜咽,泪水全无”的情感态度。
诗歌的最后一句实属神来之笔,“只身打马过草原”,看似轻轻的一笔带过,却是语重千钧,蕴意丰富,作为草原上的一个匆匆过客,诗人在这里领悟到时空的无垠和人生的渺然,感觉到世间蕴藏的宗教意味的高远和哲理玄思的深邃。
这首歌改编自海子的《九月》,叫九月是因为这首诗是写的九月初秋的。
全诗如下: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
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
我把这远方的远归还草原
一个叫马头一个叫马尾
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
远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
明月如镜高悬草原映照千年岁月
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
只身打马过草原
——海子《九月》
扩展资料:
《九月》一诗写于一九八六年,写作这首诗的时候,作者已经大学毕业到中国政法大学任教近三个年头。此时的作者思想上是相对较成熟的,对于世界、生存、死亡、时间与空间等已经建立了一套属于自己的认识框架。
这首诗就是诗人思考的结果,认识的反映,它以充满神秘色彩、闪烁神性光芒的意象和独具特色的语言构造,对上述事物进行了诗性的言说与烛照。海子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是很深刻的,从存在主义哲学出发自然就可以解开海子诗歌中的重要思想环节。
海子在草原之上寄寓的沉思并非纯然是存在主义的,从他对邈远时间与旷阔空间的无限感慨中,我们似乎读到了陈子昂似的感时伤逝的古典情怀。当海子“只身打马过草原”,发出“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明月如镜高悬草原映照千年岁月”的歌吟时。
我们依稀读到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叹惋;而面对“琴声呜咽泪水全无”的诗句,我们又怎能不联想到“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伤感呢?事实上,感时伤逝是中国古代文人骚客的一致之思。
从孔夫子的“逝者如斯夫”(《论语·子罕》),到曹子建的“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赠白马王彪》),到李太白的“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拟古十二首》之九),再到苏东坡的“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沁园春》)。
多少诗人用他们手中的笔撰写出了关于时光易逝、人生短促的感叹。海子也加入到这个行列之中,只不过他在传统诗思中添设了存在主义的哲学意味,他又在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中掺杂了中国传统的诗思,他的诗歌体现出存在主义与传统诗思的融通。
周云蓬,盲诗人、民谣歌手。1970年12月15日出生于辽宁,9岁失明,留在视觉中的最后印象是动物园里的大象用鼻子吹口琴。15岁弹吉他,23岁大学毕业,其后游历十余城市,以弹唱为生,目前暂居浙江绍兴。周云蓬的诗歌《不会说话的爱情》获得2011年度人民文学奖诗歌奖。
-九月
琴棋书画,中国古代“四艺”。其中,琴指古琴,代表民族传统音乐;棋,特指围棋;书,指书法,而非书籍;画即绘画,特指国画,即水墨丹青。
在四艺之中,琴是第一位。琴之所以排第一,跟起深厚的文人底蕴莫不相关。
古琴与文人相伴,始于孔子。作为儒学的开创者,孔子师琴与襄子,学成之后,古琴就成了孔子奔波于列国途中最好的伴侣。
据说诗经三百,孔子皆可弦而歌之,由此可见其在古琴上的造诣之深。孔子之后,几千年来,古琴成了文人墨客最好的精神伴侣。“士无故不撤琴瑟”,成了文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很多诗词歌赋中,都能领略到文人骚客和古琴的韵味。
比如王勃的“月下调鸣琴,相思此何极”;王维的“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李白的“闲坐夜明月,幽人弹素琴”“独抱绿绮琴,夜行青山间”……
就连战场上纵横捭阖、指挥若定的大将军岳飞,有时候也会在大帐里抚抚琴操曲,“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古琴的确有它的魅力所在。历史上有很多关于古琴的故事和传说,甚至诞生出了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名琴。那就是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这四张琴被人们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名琴”。
号钟
“号钟”,光听这个名字,就已经感受到了它那洪亮、激昂的气势了。号钟是 周代的名琴。此琴就是以音之宏亮,犹如钟声激荡,号角长鸣,令人震耳欲聋,闻名于世,它的名字也是这么来的。
此琴相传最早是俞伯牙使用的,后来传到了春秋五霸之一的齐国齐桓公的手中。齐桓公是怎么得到的呢?还有一个故事。
话说,有一次,齐桓公外出考察,路过了一个村庄。忽听一阵古琴的声音,还夹杂着喧闹声。好奇的他决定下车去一窥究竟,没想到发现一个五六岁的小孩,用身子紧紧抱着一把琴,旁边还有其他小孩欺负他。任凭其他小孩怎么欺负,他就是护着身子下面的古琴。
齐桓公见状,呵走了其他小孩,通过询问得知这个小孩是个孤儿,那把琴是父母留给他的唯一遗产。小男孩本想通过弹琴卖艺讨生活,但因为自己没钱只能乱弹琴,结果被人说是骗子,没办法,沦为了沿街乞讨的乞丐,还被人欺负。
齐桓公听完后觉得孩子可怜,于是将其带回王宫之中。回到宫中之后,齐桓公仔细地看了看这张古琴,判定此琴是把绝世好琴,于是叫人教小孩弹琴。还将小孩,赐名为“号钟”。号钟就在老师的带领下,悟性很高,很快学会了弹琴。
后来,齐桓公欲征讨鲁国,出征前叫号钟弹琴。号钟的琴声和号角声一起,奏响了绝佳的音效。从此之后,齐桓公每次出征,都会叫号钟弹琴。
于是“号钟”名声远扬,而这张古琴也便命名为“号钟”,从古至今流传了下来。
绕梁
有一句古话叫“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这个故事出自于《列子》:相传周朝时,韩国歌女韩娥去齐国,路过雍门时断了钱粮,无奈的她只能卖唱求食。她那凄婉的歌声在空中回旋,如孤雁长鸣。韩娥离去三天后,其歌声仍缠绕回荡在屋梁之间,余音袅袅,久久不散。
而琴以“绕梁”命名,足见此琴音色之特点,一定是余音袅袅,悠远绵长,使人沉醉。
“绕梁”据说是一位叫华元的人献给楚庄王的礼物。楚庄王自从得到“绕梁”以后,整天沉迷于弹琴作乐之中。有一次,他竟然连续七天不上朝,把国家大事都抛在脑后。
看到楚庄王不理朝政,他的王妃樊姬很焦虑,决定去劝楚庄王:“君王,你过于沉沦在音乐中了! 过去,夏桀酷爱‘妹喜’之瑟,而招致了杀身之祸;纣王误听靡靡之音,而失去了江山社稷。现在,君王如此喜爱‘绕梁’之琴,七日不临朝,难道也愿意丧失国家和性命吗?”楚庄王也是想干大事的人,听完之后略有所思,但古琴的声音实在太美妙了,怎么办呢?最后一狠心,叫人将古琴砸了,结果琴身碎为数段,此琴就此成为绝响。
绿绮
大诗人李白有一首诗叫《听蜀僧濬弹琴》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这其中就提到了绿绮。
“绿绮”其实是汉代文人司马相如弹奏的一张琴。据说司马相如就是用此琴赢得了卓文君的芳心。
司马相如本来是个落魄户,家里很穷,虽然他自己才华横溢,但在长安依然没混出什么人样。没办法,跑到蜀地去投靠一个朋友。
来到此地后,听闻当地富商卓王孙的女儿还没出嫁。于是他打起了攀高枝的打算。
在一次卓王孙的私人宴会上,司马相如拿出绿绮,抚琴弹奏了一曲《凤求凰》向卓文君表白,结果大获芳心。
而司马相如以琴求偶,也被传为千古佳话。说白了,这就是古代版凤凰男的故事,一个穷小子向富豪女表白成功而已。
焦尾
“焦尾”是东汉著名文学家、音乐家蔡邕制作的一张琴。蔡邕就是蔡文姬的父亲。
与其他三张琴相比,“焦尾”琴名直白无华,但其身世非同寻常。
《后汉书·蔡邕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
意思是,蔡邕在烈火中得到一段尚未烧完、声音异常的梧桐木。他依据木头的长短、形状,制成一张七弦琴,声音不同凡响。因琴尾尚留有焦痕,就取名为“焦尾”。
后来蔡邕去世后,“焦尾”保存在皇家内库之中。一直传到了明朝,昆山人王逢年还收藏着蔡邕制造的“焦尾”琴。
名琴与琴主人的相遇,注定是历史最美妙的安排,使它们在绝妙的音色之外,更添了许多传奇色彩和人文韵味,变得鲜活而立体。
或许,这也是它们成为名琴的原因所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