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楼送辛渐整首诗的意思

芙蓉楼送辛渐整首诗的意思,第1张

《芙蓉楼送辛渐》广为盛传,整首诗的意思是什么?这首诗用我们今天的白话讲其实就是“我虽然被贬了官,却还有好朋友来看我,真是非常幸运,虽然我们马上就要各奔东西了,分手在即,如果以后遇到亲朋好友问起我的时候,就告诉他们‘我很好,不会学那些人变坏的’”。

其实古代文人都很喜欢做官,但由于性格的原因都很难做到高官,大多在仕途上不怎么得志,而他们的众多传世之作也是在这个时候创作的,表达的多是当时的一种情愫,王昌龄还算是不错的,我们知道被折腾最惨的是苏轼,在仕途的路上可谓多波折,但是正是因为这样,苏东坡的故事才被世间广为流传,跟他有关的食物、景点、祠堂特别地多,杭州的苏堤、海南儋州的东坡书院、四川的三苏祠堂,东坡系列美食,哪一个都够人们谈论半天,可见事情的好坏并无定论,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为人不可因一时得失论英雄。

其实这首诗中还是能感受到人情冷暖,试想一个人如果是升迁,那么来看望他的估计就不止一个人了,而辛渐都可能不在其中,所以看人不能看他得志的时候,那个时候谁都回来,而一般被贬都是会被避之唯恐不及的,辛渐还能过来探望王昌龄,足见其交情和人格,我们经常说“人生得一知己足以”估计王昌龄当时的心境应该就是这样,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也该这样去寻找朋友,那些平时热闹的酒肉朋友真没必要。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可能是天下人都在追求的境界,其实只有在落魄的时候才能领悟这个,否则真的无法识别出那些是真朋友。

这首诗其实就是告诉大家,你落魄时,还能专程来看你的才是真朋友。

1 文言文阅读初阶6至9课的译文

6、唐朝有个有名望的和尚叫鉴真,本名叫淳于,是扬州江阳人,14岁出家为僧。渐渐长大,周游游学长安与洛阳,拜访名师,专门研究佛教清规戒律。在天宝元年,接受日本普照和尚等人的邀请,东渡日本。但是东海风急浪高,有时翻船、有时缺少粮食、有时失去方向(迷路)。经历了12年,5次渡海都没有成功。那时鉴真已经失明,只有志向始终没变。天宝十二年,终于到达日本。第二年在奈良东面建起了戒台,教授佛教的清规戒律。

7、颜回、子路在旁边陪坐,孔子说:“你们为什么不说说你们的志向?”子路说:“我愿自己的车马衣裘和朋友一起使用,破旧了也略无所憾。”颜渊说:“我希望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说:“我们也想听听先生您的志向。”孔子说:“我希望老年人得到安乐,朋友得到信任,少年人得到关怀。”

8、颜延之的儿子颜竣位高权大,什么都要供养的物品,而颜延之不要任何一个待遇,穿的是布衣,住的是茅屋,冷落地像从前一样过日子。曾经乘瘦弱的牛拉着笨重的车去颜竣那里,遇到颜竣的随从,也从旁边绕道而行。颜延之曾经说:“我一生最不喜欢见到重要的人,现在却不幸见到你!” 颜竣造房子,颜延之严肃地说:“好好地处理各种事情,不要让后人和别人嘲笑你笨拙。”颜延之曾经早上去见颜竣,见门内满是宾客,而颜竣却还没有起床,颜延之很生气地说:“你从卑微生出来,如今高官厚禄,立刻就如此骄傲,难道能长久吗?” 后来最终颜竣就被宋王朝的皇上所杀。

9、戎夷(人名)离开齐国去鲁国,(遇到)天气非常寒冷,在城门关闭后才赶到。和一个弟子在城外住宿,天更加寒冷了,(他)对弟子说:“您给我衣服,我可以活;我给您衣服,您可以活。我是国家有名的学士,为了国家而舍不得死。您是普通人,不值得吝惜。你给我你的衣服。”弟子说:”既然是普通人,又怎么能给国家有名的学士衣服穿呢?”戎夷叹息道:“唉!我的主张大概不能实现了!”脱下衣服给了弟子,到半夜便死了,(他的)弟子便保住了性命。认为戎夷的才能一定能使一个社会安定,却不能证明这一点了;至于说到(戎夷)想使别人得到好处的想法,那是没有人可以超过他了!

只有这些了,21就不算了

2 谁有《文言文初阶》73篇《许生端方》的翻译,有原文

道光年间,姑苏渡的桥畔,有一个书生正在渡河。书生姓许,二十岁,风度翩翩,很有才气,举止儒雅没有戏言,有古代贤士的风范。三更时,看到岸边火焰冲天,锣声人声震得让人心惊,知道是店铺失火了。许生为他叹息。刚刚抬头看,看到窗中跳下一名女子,肌肤洁白,身上没有穿衣服,掉落在船头,几乎被女子吓得掉在河中,许生正色道:“姑娘受惊了。”女子十分惶恐,看到了俊朗的书生,想要跳河。许生劝阻她说:“既然躲避了火,为何又投河呢?”于是用被褥裹住她的身体,拿着蜡烛坐在那等待天明,眼睛没有看其他地方。火灭后,东方已经发白,女子的父亲知道了拿着衣服到舟中,女子穿上衣服,拜谢许生,回去了。

自己翻的,也许有不对的地方,见谅啦!

3 张五悔猪文言文阅读初阶翻译

张五悔猎

原文:休宁张村民张五,以弋猎为生,家道粗给,尝逐一麂。麂将二子行,不能速,遂为所及。度不可免,顾田之下有浮土,乃引二子下,拥土培覆之,而自投于网中。张之母遥望见,奔至网所,具告以其子。即破网出麂,并二雏皆得活,张氏母子相顾,悔前所为,悉取置罘之属焚弃之,自是不复猎。

译文:休宁县张村的村民张五,以打猎为生,家庭经济状况大致过得去。曾有一天追逐一只母麂,母麂带着两只小麂逃跑,不能跑得很快,于是便被张五追到了。母麂估计不能逃脱,看见田下面有疏松的泥土,它便带领两只小麂下到田里,扒土掩盖小麂,然后自投于罗网中。张五的母亲远远看见这种情景,奔跑来到罗网的地方,将情况详细告诉张五。张五将网割破,放走母麂,使它连同两只小麂都能活命。

张氏母子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后悔从前的作为,将所有捕兽器具全部焚毁,从此不再打猎。

4 急求《文言文阅读初阶》(杨振中编)志向篇的译文

古今贤文(志向篇)

山立在地上,人立在志上。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钢。鸟要紧的是翅膀,人要紧的是理想。胸无理想,枉活一世。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虎瘦雄心在,人穷志不穷。立下凌云志,敢去摘星星。天下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年怕中秋月怕半,男儿立志在少年。船大不怕浪高,志大不怕艰难。没有爬不过的高山,没有闯不过的险滩。见异思迁,土堆难翻;专心致志,高峰能攀。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长志。实践是实现理想的阶梯,知识是实现理想的翅膀。不学杨柳随风摆,要学青松立山冈。

万丈高山是从平地堆积起来的,所以立在地上;人要有志气才能有所成就有所立足;月有阴晴圆缺,但无论何时月光总是皎洁温和,不改其色;对于鸟来讲,没了翅膀等于没了一切,对人来讲没了理想活着也就没了意义;老虎再受弱,一吼山河动的雄心还在,人穷困潦倒了但志气不减丝毫;再高的山人也能爬上,再险的滩人也能渡过,通过实践才能实现理想,知识是实现理想的动力,是让梦飞翔的翅膀;不要学杨柳的不坚定,随强风而摆动,要学青松一般,虽狂风暴雨也坚定不移。

5 文言文初阶53、顾荣施炙 61、贾人食言古文译文

贾人食言 译文

有一个商人过河的时候船翻了,他抓住水中漂浮的水草大声喊救命附近打渔的渔夫听见后划船过来救他,还划没到商人面前,商人说:"我是有钱的人,如果救了我,我给你一百两银子可以救我吗?"渔夫听了后把他救上来并送到岸上商人却给渔夫十两银子渔夫说:"你答应给我一百两现在却给我十两这行么?" 商人听后脸上都是怒容说:"像你打渔,捕鱼捕一天才能赚几个钱现在你一下子得到十两银子还不满足吗你?"渔夫一声不吭的走了 又一天,商人渡河船又翻了渔夫就在落水的商人旁边看见后说:'这是那个说给钱而给不够的人"没救商人自己划船走了, 没一会,商人沉下去了

顾荣施炙

原文

顾荣在洛阳,尝应人请①。觉行炙人有欲炙②之色③,因辍④己之炙而施焉⑤。同坐嗤(chī)⑥之。曰:“其仆也,焉施之? 荣曰:“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乱渡江,每经危急,常有一人相济⑦。已问其所以⑧,乃受炙人也。

注释

1 应人请:赴宴。

2 炙:烤肉。

3 色:神色。

4 辍:让出 ,施舍。

5 施焉:施,给;兼词“于之”。

6 嗤:讥讽。

7 济:帮助。

8 所以:这样做的原因。

翻译

顾荣在洛阳时,应别人的邀请去赴宴。(在宴席上)他发觉烤肉的下人脸上显露出对烤肉渴求的神色,很想吃几块。于是他拿起自己的那份烤肉,让下人吃。同席的人都耻笑他有失身份。顾荣说:“一个人每天都烤肉,怎么能让他连烤肉的滋味都尝不到呢?”后来战乱四起,晋朝大批人渡长江南流,每当(顾荣)遇到危难,经常有一个人在顾荣左右保护他,于是顾荣感激的问他原因,才知道他就是当年端送烤肉的仆人。

东坡自儋北归,择居阳羡。邵民瞻为其购一宅,为钱五百缗,坡倾囊仅能偿之。后择吉日入新弟。尝与邵步月,偶至一村落,闻有妇人哭声甚哀,遂推扉而入,一老妪见坡泣字若。坡问其故,妪曰:“吾有一屋,相传百年,而吾子不肖,售于人。日前吾迁徙来此,百年旧居一旦诀别,宁不痛心?”问其故居所在,则坡所买之第也。坡再三抚慰,曰:“妪之旧居,乃我所售也,不必深悲,今当以是屋还妪。”即命人取屋券对妪焚之,呼妪子翌日迎母还旧第,竟不索其直。

苏轼从儋州(今海南儋州)回来,居住在阳羡(今江苏宜兴),邵民瞻(人名)为他买了一座房子,花了500缗(成串的铜钱)。后来(苏轼)选了一个好日子搬入新居。有一次,与邵民瞻月下散步,偶然到达一个村落,听到有(一个)妇人哭得很哀伤,于是推门进去。一个老妇人见到东坡依然自顾自哭泣。东坡问她(哭泣的)原因,老妇人说:“我有一间房子,已家传百年,但是我儿子不肖,(把它)卖给别人了。”(于是东坡)问她原来的房子在什么地方,竟然是东坡买的那座房子。东坡再三地安慰她,说:“你的老房子是我买的,不要太过悲伤,现在我就把它还给你。”于是让人取来房契当着老妇人的面(把房契)烧了,(并且)叫老妇人的儿子第二天把母亲接回老房子,也不索要(买房子的)钱。

6 文言文初阶第32篇是什么

32、学问之道

原文

暑极不生暑而生寒,寒极不生寒而生暑。屈之甚者信[同“伸”]必烈,伏之久者飞必决(xuè)①。故不如意之事,如意之所伏也;快意之事,忤[wǔ,不称心]意之所乘②也。消与长聚门,祸与福同根。岂惟世事物理有然哉?学问之道,其得之不难者,失之必易;惟[只有]艰难以得之者,斯③能兢业以守之。

注释

① 决:急速。②乘:乘机而起。③斯:才。

补充注释

信[同“伸”] 忤[不称心] 惟[只有]

译文

暑热的尽头不产生暑热而产生寒冷,寒冷尽头不产生寒冷而产生暑热。使弯曲厉害的伸直了力一定猛烈,卧伏长久的飞起来一定急速。所以不如意的事情,会有如意的事情蕴含在其中;快意的事情,也会有不称心的事情乘机而起。消弱和增长同门相聚(逐渐减少与滋长是结合在一起的),祸患和福祉同根而生(祸患和福祉也是相辅相存的)。难道只有社会上的事情和客观事物的道理是这样的吗?就学问而言,得到它不难的,失去它必定容易;只有在艰难中得到它,才能谨慎、勤恳,记得住,派得上用处。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点睛之笔,如何理解它是能否正确认识词旨的又一关键。关于其评价,众口一词:抒写了诗人“心灰意冷”的消极人生思想。这几成定评。但笔者仔细揣摩,以为它张扬的是作者高尚的人生理想,给人以积极的感奋力量。

  “人生如梦”其“人生”实指“仕途”。词中纵观历史,谈的是“千古风流人物”在仕途上的功勋业绩:思考现实,忆的是自己宦海生涯的苦难,亦是仕途,苏轼因所谓讪谤朝政,险掉了性命,故不用“仕途”、“宦海”而用“人生”,以免涉及议政,而再次大祸临头,苏轼入狱受审,浩劫余生,待罪困居黄州,他回顾自己政治上的大起大落,咀嚼仕途况味,借佛家“六如”(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的观点,表达了他对功业理想的意义和价值的怀疑和思考,并以之扬弃曾执著追求的功业理想,其仕途上的虚幻意识异常沉重,又加之以“一尊还酹江月”与之相承,如果我们只停留在其表层意蕴上,不结合苏轼其人去分析它,那么说它厌世、混世、享乐思想俱全,说它反映了诗人悲观颓丧的消极人生观,似乎是顺理成章的。其实问题并不这样简单。作品形象的意蕴,是从作家心理深层迸发出来的火花,是潜存于个人、社会、历史、宇宙多种基因的染色体,是客观形象的情绪化,其根源并不在于客观形象自身,而在于作者的主体思想感情。而东坡的大部分词是表现主体意识,塑造自我形象,表达独特的人生体验,抒发自我人生理想。诚如元好问所说:“自东坡一出,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新乐府引》近人龙沐勋也注意到这点。他的《两宋词风转变论》说苏轼“悍然不顾一切,假斯体以表现自我人格与性格抱负”。(《词学季刊》第二卷第一号)那么要发掘“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意蕴的真正指向,我们就不能仅就其形象而言其义,更重要的是把握诗人的主体思想感情。孟子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论述的就是这个道理。

  毋庸讳言,“人生如梦”确有苏轼在仕途上的“政治退避”的消极一面,我们不必为所爱拔高其作品的思想性,但我们也不能因词中流露了消极情绪就作简单否定。在精神痛苦中,诗人确含有藉此排遣内心郁积的真实方面,可它又不是其精神世界的全部。“仕途如梦”并不意味着诗人整个人生态度消沉了,他并没有像前人由此发展到对整个人生的厌倦和感伤,其落脚点不是从前人的“政治的退避”变而对“社会的退避”,而陷入消极的泥潭不能自拔。苏轼在以佛老思想排忧解愁时,就告诫自己:”学佛老者,本期与静而达。静似懒,达似放,学者或未至其所期,而先得其所似,不为无害”。(《答毕仲举书》)他对佛家的懒散和老庄的放逸有所警惕,这说明他的人生追求是积极的,其居黄州时期,在文学上取得令人惊羡的成就,这就是明证,其弟苏辙说:在这之前,他们俩兄弟的文章不相“上下”;“既而谪居于典,杜门深居,驰翰翰墨,其文一变,如川方至,而辙膛然不能及也。”(《东坡墓志铭》)苏轼有如孔子,“欲以治世弊,道不行,则定《诗》、《书》、订《礼》、《乐》、序《春秋》、。”《汉文学史纲要》)孔子不遇于鲁,则去而它适;道不行,则退而著书立说,其人生态度可谓积极。苏轼在宋代文坛的领袖地位足以说明他不仅没有走向消极颓废的道路,而且人生追求是孜孜不倦的。因此,苏轼这里不是借“酒”写“愁”,这不合乎诗人旷达自适的个性气质;是借“酒”写“乐”,但也不是表达混世、厌世、纵欲享乐之情。那么,它寓意为何?现试从诗人自我人格、个性气质、处世哲学、人生理想等方面探寻。

  东坡的词往往是风格如人的,词品如人格。关天其人品,即使对苏轼颇有微词的朱熹,也不能不赞叹其凛然正气。其云:“苏公此纸出于一时滑稽谈笑之余,初不经意,而其傲风霜、阅古今之气,犹足以想见其人也。”(《跋张以道家藏东坡枯木怪石》)苏轼一生把“人格”、“名节”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他早所所写的《屈原塔》云:“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他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以“忘躯犯颜之士”(《上神宗皇帝书》)自居,又以“使某不言,谁当言者”(《曲洧旧闻》卷五引)自负,并以“危言危行,独立不回”(《杭州还乞郡状》)的“名节”自励。他作《刚说》反驳“刚者易折”的说法,认为此乃“患得患失之徒”的论调,直到晚年,他仍表白“君命重,臣节在”(《千秋岁》)。苏轼在“俯仰万变”的仕途沧桑中,始终是以节义自守的,实现了自身人格道德的完善。他贬居黄州时写下“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黄州定惠寺寓居作》),其决不攀附权贵,守正恶邪的高尚人品跃然纸上。如果我们联想到其因“乌台诗案”险遭杀头的事实,其“一尊还酹江月”,这个以“江月”为侣,与“江月”同乐的形象,仿佛重现了诗人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风节凛然的直臣范仪,暗示了其虽处穷厄,誓不“俯身从众,卑沦趋时”(《登州谢宣诏赴阙表》)的道德风范。

  听任自然,随缘自适,超然达观,是苏轼的处世哲学。这也是他仕途上的进退观。他云:“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优游岁月,且斗尊前”(沁园春·赴密州》)他以这样的哲学观保持内心平静,开朗乐观。他用这样的处世标准衡量古人,批评管仲不能做到“谏而不听,则不用而矣”(《论管仲说》)指责责谊“不善处穷”(《论贾谊》)。他非常赞赏韩琦、欧阳修“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这一处世哲学无疑地帮助他超越政治上的巨大创痛,而保持乐观旷达的情怀。“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形象,体现了他的这一处世哲学观,表达了他对功名富贵超然自适的通达襟怀。

  苏轼是很具个性的人。他曾借“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空未要奇”(《王复秀才所居双桧》)抒写自己挺拔不屈的性格。这一个性不仅未因政治受挫而改变,在黄州时反而尤为突出。其云:“莫听穿林打叶声,何防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雨》)以至后来贬到边远的惠州仍作诗云:白发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纵笔》)这首诗传至京师,章敦笑道:苏轼还这般快活吗?于是就把苏轼贬谪到更远的儋州。这是绍圣四年四月发生的事。苏轼的政敌从“春睡美”这个快活形象中,体味到诗人政治上的不屈。”一尊还酹江月”这个“乐”的形象,不同样表达了诗人对政治迫害的轻蔑又不屈的个性气质吗?其对抗挫折,迎战命运的意义,尽在言外。清人刘熙载云:词之妙莫妙于以不言言之,非不言也,寄言也。”(《艺概·词曲论》)

  这三者共同构成了诗人的人格的独立精神。“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挚爱,并在人生思考的多元取向中,最终落实到对个体生命与独立的人格价值的不倦追求。诗人以“人生如梦”否定了追求政治功业的价值,以“一尊还酹江月”表达了他转而追求道德价值,追求自我人格道德的完善的人生理想。这也是“达兼穷独”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诗人“故我”的理想破灭了,但他不能不在社会存在中继续寻找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而“一尊还酹江月”这个与“江月”为伍,决不苟且从俗,保持自我本性的形象,正是张扬其人格的独立精神,暗示出诗人新的人生思想——实现自身人格道德的完善。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记录了苏轼价值取向前后变化的过程。苏轼在《东坡墓志铭》中说:“(苏轼)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墨,博辨无碍,浩然不见其涯矣。”这段话充分说明苏轼思想的复杂性及前后变化的过程。“乌台诗案”应是其思想变化的分水岭。苏轼在黄州给他朋友的信中说,李端叔对他的“称说”是“闻其声不考其情,取其华而遗其实”,所“称说”的“皆故我,非今我”。其“故我”、“今我”谓何?其词的“周郎”者,故我也”:“一尊还酹江月”者,今我也。即执著地追求功业理想者,故我也;追求实现人格道德完善者,今我也。诗人在这里借象显之,思深而意远。

  总之,我们应根据诗人仕途上的进退观、自我人格、个性气质、人生理想的变化,去把握“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个文学意象的丰富内涵,去判定它蕴含的潜在的相对确定的定向暗示和情感意向,那种停留于语言形式而轻率作出简单化、肤浅化,甚至曲解性的评价,是不可取的。最后,让我们把诗句放回原作中、用简表来说明它与全篇作品内容的有机联系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9616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06
下一篇2024-04-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