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侃红楼112:情中情,贾宝玉情赠旧帕;意中意,林黛玉题帕三绝

趣侃红楼112:情中情,贾宝玉情赠旧帕;意中意,林黛玉题帕三绝,第1张

副标题:林黛玉身边有奸细?王夫人的处心积虑,被贾宝玉用两条手绢暴露

王夫人派人叫贾宝玉身边人过去回话,本想问贾宝玉被打的背后隐情,她叫的也不是袭人,而是怡红院内她的眼线。不想袭人考虑再三亲自过来,还向王夫人说了两件肺腑之言。

一,贾宝玉近来闹得不像话,该打。

二,贾宝玉年纪大了,不应该再住园子里和姐妹们一起。

王夫人成年人,加之这两年冷眼旁观宝黛之情早有心理准备。一听袭人如此说,就明白贾宝玉和林黛玉有事。

王夫人当时也不说破,有感于袭人深明大义,忠诚贤惠,反倒说了一番肺腑之言。 “你如今既说了这样的话,我就把他交给你了,好歹留心,保全了他,就是保全了我。我自然不辜负你。”

“我自然不辜负你” ,是承诺要给袭人身份地位了。袭人努力十几年,终于达成目的,再不需要提心吊胆为未来担心了。

这边袭人拿着王夫人给的玫瑰露回去,贾宝玉才醒,因不能吃太多东西,调和了一碗玫瑰露给他。

贾宝玉心中记挂着林黛玉,想要派人去问候。但白天刚对着袭人冲林黛玉表白一大段话,又怕袭人多想……贾宝玉此时典型的鸵鸟心态。以为不提袭人就不知道。殊不知袭人已经解决了他与林黛玉的私情问题,建议王夫人让贾宝玉搬出去。

贾宝玉为了调开袭人,特意让她去薛宝钗那里借本书。这又是有意思了。要说书,哪里有潇湘馆多呢?

作者故意让贾宝玉去蘅芜苑借书,调开袭人,代表贾宝玉对金玉良姻的不认同。而他的一番做作,注定破绽重重,又早被有心人看见。他以为避开袭人就万无一失,殊不知他身边还有一双眼睛在看着他的一举一动,随时汇报给王夫人。

贾宝玉支开袭人,叫来晴雯,让她去潇湘馆告诉林黛玉他已经好了,言外之意“别担心”。这里的“情意”,就是男朋友对女朋友的关心了。不过,也有两点要注意。

一,贾宝玉支开袭人,叫来晴雯,不是不信任袭人,而是有些事不方便再被袭人知道了。

随着贾宝玉和袭人关系日益亲密,仿佛“夫妻”一般,袭人已经脱离了贾宝玉心腹的职任,“做坏事”要背着她知道。晴雯取代袭人,成了贾宝玉的心腹,有淘气事一起做。

二,贾宝玉派晴雯去给林黛玉送信,不表示晴雯与林黛玉的关系更好。相反林黛玉和袭人的关系更亲近。

派晴雯送信,只代表贾宝玉将晴雯当做心腹,愿意用她做一些背着(袭)人的事。

晴雯没什么心机,也不清楚宝黛二人的感情,反而觉得贾宝玉这样很奇怪,就让他最好拿去点什么,省得林黛玉再生气。

从晴雯的话,也知道她对林黛玉不甚了解,前文她将林黛玉拒之门外,也未尝全是无心。

贾宝玉没办法,只得拿了两条旧手帕给她,叫送去给黛玉。

晴雯拿着两条旧手帕,一头雾水地去到潇湘馆。这一去就又引出好几个意思来。

首先,晴雯一进潇湘馆,就看到丫头春纤正在晾手帕。这个细节可不要错过。

当时已经是晚上,夜间露水重,春纤为什么大晚上洗手帕,晾手帕?

第一个原因当然是林黛玉才刚一直哭来着,洗了手帕明天用。

第二个原因,别忘了晴雯就是来送手帕的,还是个旧的。贾宝玉说林黛玉一定明白,代表手帕里有秘密。而春纤将手帕“晾出来”,是曝光的意思。

春纤是林黛玉身边第三个丫头。紫鹃是贾母所赐,雪雁是林家人。春纤无疑是王夫人安排。

王夫人既然在贾宝玉、赵姨娘身边都安排了人。她早不放心林黛玉,岂能不在潇湘馆安排眼线?

春纤的名字,与紫鹃、雪雁从鸟名不同。林黛玉并没有给她改名字。代表春纤来潇湘馆前就叫这名字,林黛玉碍于王夫人才保留她的本名,也证明春纤不是心腹。

纤者,细也。“纤人”特指体质孱弱的人;品格低下的人,是为小人。

体质纤弱指林黛玉,小人当然是春纤。

王夫人一定在林黛玉身边埋伏眼线,监视一举一动。这人无疑就是春纤。

其次,晴雯拿着手帕去给林黛玉,黛玉第一时间也有点困惑。

关于贾宝玉送手帕的意思,一直以来有多种说法。其实答案并不费解。如果将线索往回拉,从第二十四回到第二十七回,就是围绕着一块手帕,小红、贾芸和坠儿上演了一出现实版的《西厢记》。

前文贾宝玉和林黛玉偷看《西厢记》,是二人动情的开端。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说得就是这段故事。

随后曹雪芹不写宝黛,却详细介绍小红与贾芸出场,就是故意设计的明暗两条线。通过小红与贾芸借坠儿私相授受,影射林黛玉与贾宝玉的感情进展。

贾宝玉派晴雯给林黛玉送两条旧手帕,就与贾芸求坠儿给小红传递手帕是一个意思。“一来一回”之间,感情就此而生。

有意思在当日滴翠亭里,小红和坠儿正就贾芸捡到手帕一事说话,却被薛宝钗听了满耳,还借林黛玉金蝉脱壳。被认为是薛宝钗陷害林黛玉的罪证。

殊不知,作者如此设计就是暗示小红与贾芸的私情,影射的就是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感情。林红玉就是林黛玉的“影”。

当时薛宝钗听到的“红、芸”私情,就是对照此时晴雯给林黛玉送手帕传递的“宝黛”私情。

好巧不巧,白天贾宝玉大胆向林黛玉表白的情节,偏偏被袭人听到,袭为钗副,袭人是薛宝钗的“影”,又是关联。

前后文两段围绕“手帕”展开的故事,都不是秘密。注定宝黛爱情将会受到严厉狙击。故事要连起来看才有意思。

更有意思的是,坠儿为利给小红和贾芸传递私情,如红娘一般被薛宝钗认作“奸*狗盗”之辈。后文她偷虾须镯,被晴雯不容,撵出怡红院。是奸贼不可留的意思。

可晴雯同样给宝黛传递了手帕,也被王夫人不容撵出。王夫人的理由同样是“奸贼不留”……这都不是巧合,而是曹雪芹有意描写男女之情在当时面对的巨大阻力!

最后,林黛玉开始没有体会出手帕的含义,直到晴雯走后,才猛然醒悟。一时间不由得魂荡神弛:

宝玉这番苦心,能领会我这番苦意,又令我可喜;我这番苦意,不知将来如何,又令我可悲;忽然好好地送两块旧帕子来,若不是领我深意,单看了这帕子,又令我可笑;再想令人私相传递与我,又可惧;我自己每每好哭,想来也无味,又令我可愧。如此左思右想,一时五内沸然炙起。黛玉由不得余意绵缠,令掌灯,也想不起嫌疑避讳等事,便向案上研墨蘸笔,便向那两块旧帕上走笔 写了三首诗,就是《题帕三绝》。

《题帕三绝》这三首诗是林黛玉的秘密,从来没给任何人看过。那么,这三首诗到底什么意思呢?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欢迎关注作者、点赞、收藏,《趣侃红楼》系列文章每天一篇,将为您持续更新!

文|君笺雅侃红楼

林黛玉她自幼体弱多病,只读了1年学,后其母贾敏过世,因其外祖母贾母怜其年少丧母,接其去自己家住,后来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在姑苏病死。林黛玉从此孤苦无依,在庞大的贾家她步步为营,时时刻刻提心吊胆地生活着,在众多姊妹中,她只相信自己的丫鬟紫鹃和大自己几岁的贾宝玉,贾宝玉也由衷喜爱自己这个总是黛眉蹙起的妹妹,两人日日夜夜朝夕相处,产生一种朦胧的爱情,私定终身。可是贾家的权威者都不赞同宝黛之恋,相反,他们希望宝玉与宝玉的表姐薛宝钗成亲,最后,宝黛之恋宣告失败,林黛玉承受不了打击,伤心过度至死,宝玉也因为不能如愿,最终选择离开贾家,离开薛宝钗,走上了出家为僧的消极道路。

以上就是有关宝黛之恋的简介,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贾宝玉 - 第一主角,书中的情节主要是以他为中心,故事从他的前世写起,几乎就是在写他一生。厌恶世俗名利,追求浪漫美学情怀的满足。

住在怡红院,在诗社中号为“怡红公子”更是母亲眼中的“混世魔王”。脂砚斋透露雪芹评贾宝玉用“情不情”三字,某些人认为指贾宝玉具有深广的人文主义思想,能够对将自己的感情赋予没有感情的人、事、物。

2、林黛玉 - 女主角之一,与贾宝玉相映衬,为“木石前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性灵形象的典型。林黛玉为贾母外孙女,即宝玉的姑表妹,寄居贾府,父母双亡,聪明绝顶,品貌风流,体弱多病,多愁善感,才情高捷,同时伶牙俐齿且自尊心强。

书中宝玉曾以“神仙似的”形容黛玉的气质外貌,宝钗则戏称她“颦儿的一张嘴让人爱也不是恨也不是。”。字颦颦(本无字,贾宝玉以其“眉尖若蹙”为灵感所赠),住在潇湘馆,在诗社中号为“潇湘妃子”。占花名签得芙蓉。

脂砚斋透露雪芹评林黛玉用“情情”二字,指林黛玉能够将自己的感情赋予自己所爱的人。高鹗版为病逝。周汝昌等红学家认为最后投水自杀。

3、薛宝钗 - 女主角之一,与林黛玉相对,红楼梦曲中称红楼梦的主旨是“怀金悼玉”。薛宝钗为王夫人的外甥女,即宝玉的姨表姐,随母亲薛姨妈、哥哥薛蟠居住贾府。

她体态丰艳,才情亦高,为人亲和圆融,心思细腻,在贾府众多下人中,比多情敏感的林黛玉受欢迎得多,也深得贾母喜爱;住在蘅芜苑,在诗社中号为“蘅芜君”。

占花名签得牡丹。薛宝钗服膺世俗价值,虽然她身上所佩戴的金锁,和贾宝玉的通灵宝玉是为“金玉良缘”,但在宝玉心中仍不及超凡脱俗的林黛玉。

书中反复隐喻,如:冷香丸、所居院落蘅芜苑前大石封闭及无花冰冷的环境来看,有人认为评语似乎应为“冷情”。

警幻曲中称“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暗示宝玉与宝钗成亲,但宝玉怀念黛玉,虽然宝钗有如山中高士,也有举案齐眉的美德,但宝玉心中依然难忘黛玉。

4、史湘云 - 重要配角,贾母娘家史家的侄孙女儿,和宝玉、黛玉同辈,父母双亡,由叔父母抚养长大,家世中落,经济拮据。幼年时因贾母疼爱,也曾在荣府居住一段时日,是宝玉的第一个青梅竹马,与宝钗交好。

性格爽朗明快,为人豁达大度,厌恶忸怩作态,言谈举止自然随性,有一次因此得罪了林黛玉。并不住在大观园,在诗社中号为“枕霞旧友”。

第三回 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宝黛初会

第八回 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黛玉吃醋

第十八回 林黛玉误剪香囊袋 贾元春归省庆元宵 宝黛小矛盾

第十九回 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 两小无猜,耳鬓厮磨

第二十五回 魇魔法姊弟逢五鬼 红楼梦通灵遇双真 贾宝玉欲言又止

第二十六回 蜂腰桥设言传心事 潇湘馆春困发幽情 贾宝玉因情不自禁对黛玉说出不敬之话,又是一次小矛盾

第二十九回 享福人福深还祷福 痴情女情重愈斟情 二人为嫌隙而争吵,第一次明白“不是冤家不聚头”这句话。

第三十二回 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含耻辱情烈死金钏 宝玉告白,二人感情进入白热化阶段

第三十四回 情中情因情感妹妹 错里错以错劝哥哥 宝玉挨打,黛玉为其伤感落泪

四十五回 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风雨夕闷制风雨词 时值秋雨之夕,黛玉正觉寂寞,宝玉来问候,情深意重

第五十七回 慧紫鹃情辞试忙玉 慈姨妈爱语慰痴颦 紫鹃试探宝玉弄巧成拙,宝玉极怒之下神志失常,黛玉也大受惊慌

第七十八回 老学士闲征姽婳词 痴公子杜撰芙蓉诔 晴雯屈死,宝玉作诔文

,名为晴雯,实谮黛玉。

八十回后我就不说了,原因你也知道。

即使没认真读过红楼梦的人,也多知道红楼梦的主线是宝黛二人的爱情悲剧。之所以悲,不仅是二人最终未能修成正果,更是因为两人是多么难得的相爱与契合,却落了个阴阳相隔的收稍。

宝黛爱情虽篇幅不大,却是红楼梦的灵魂。随着年龄渐长,一遍遍重读红楼梦,这些爱的细节让人更加动容。

有身体上的关怀。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那回,写的太美。一日午后,宝玉来看黛玉,黛玉因前夜没睡好,正歪在炕上歇午。宝玉恐黛玉饭后贪眠,一时存了食,或夜间走了困,不利于保养身子,于是同歪在炕上,陪黛玉说话解闷儿。两人说笑了一会,黛玉懒怠,闭着眼睛不再理宝玉了,宝玉担心她睡出毛病来,绞尽脑汁编了个耗子精偷香芋的故事来,黛玉果然被吸引了。接着宝钗又来了,三个人谈笑一回,宝玉看黛玉不睡了,这才放了心。

每年秋分时节,黛玉必犯旧疾,宝玉惟恐她吃不好睡不好,几乎每天探视。黛玉风雨夕闷制风雨词那夜,淅淅沥沥的秋雨不住,宝玉穿着蓑衣斗笠木屐,带着仆人打着灯笼,仍旧来看黛玉,见了就问:“今儿好?吃药了没有?今儿一日吃了多少饭?”举着灯看黛玉脸色时,还不忘用手遮着灯,生恐林妹妹被刺了眼。看到林妹妹脸色好些了,又问:“想吃什么?告诉我,我明儿一早告诉老太太去,岂不比老婆子们说的明白?”在宝玉眼中,谁照顾林妹妹他都不放心,一定要亲自过问。

有情绪上的迁就。

第二十回,春节期间,史湘云来贾府走亲戚,这是红楼梦中史湘云第一次出场,宝玉当时正在和宝钗说话,听见史湘云来了,他顾不得宝钗,抬身就走,可见很重视与湘云的感情。结果黛玉知道宝玉方才和宝钗在一起,吃醋使起小性子,赌气回房去了,宝玉顾不得招待湘云,也顾不得礼数,赶紧跟着黛玉去赔不是,不惜怠慢湘云。他打叠起千百样的款语温言来劝慰,又拿“亲不隔疏,后不僭先”来解释,最后再加上一句表明心志的话:“我也为的是我的心。”两人终于和好如初。

大观园初建成,贾政试才宝玉之后,众小厮因宝玉表现良好,上来讨彩,将宝玉身上佩戴之物一应解去。黛玉看见后,以为自己送给宝玉的荷包也被解了去,又赌气回房,宝玉连忙赶过来劝,解开衣领,从里面衣襟上取出黛玉所赠荷包。黛玉看了,倒不好意思起来,嗔怪天冷宝玉穿得少,两人又和好了。宝玉这个举动多么可爱呀,爱一个人才会如此珍视她给的东西,才会如此在意她细微的感受。

有精神上的爱护。

薛蟠从南方回来带了土特产,宝钗分给园中众人,宝玉一见了宝钗送来的土仪,首先想到的是:“哎呀不好,林妹妹肯定要睹物思乡伤心了。”立刻跑去潇湘馆劝黛玉,却又不敢明说,怕林妹妹更难过,只能说些其他的转移黛玉注意力,让黛玉走出思乡之苦。黛玉也明白宝玉的苦心,主动提出和宝玉出去散心。

宝玉挨打那次,黛玉来看宝玉,宝玉疼痛难禁之时,还担心黛玉的身体:“你又做什么来?虽然太阳落下去,那地上的余热未散,倘又受了暑呢。”又怕黛玉因担心自己而伤心过度,撒谎说道:“我虽然捱了打,并不觉疼痛。我这个样儿是装出来哄他们,好在外头散布与老爷听。其实是假的,你不可信真。”此时的宝玉,被打得皮开肉绽,疼得如针挑刀挖一般,自昏睡梦中刚醒,想的第一件事却是哄黛玉自己并不觉疼痛,只为了心上人不要担心自己。

最让人动容的,我觉得是慧紫鹃情辞试莽玉一段。紫鹃说林妹妹明年要回苏州去,宝玉听了,便如头顶上响了个焦雷一般,登时呆了。回到怡红院后更是满脸紫涨,不言不语,毫无知觉,吓得李麽麽袭人等人大哭。紫鹃到了怡红院后,宝玉方才“嗳呀”一声,哭了出来,一把拉住紫鹃,死也不放:“要去连我带了去。”

林之孝家的来看宝玉,宝玉一听见“林”字,闹起来:“了不得了,林家的人接他们来了,快打出去罢。”抬头看见架子上摆的玩具自行船,宝玉指着说来船接他们了,贾母忙命拿下来,宝玉伸手要来,掖在被中,笑道:“这可去不成了!”一面说,一面死拉着紫鹃不放。边上站的众仆人看此情形,俱是想笑又不敢笑。

年少时读至这里,觉得宝玉痴傻的样子甚是好笑,直到后来,岁月流转,阅历增长,再读此处,每回都是潸然泪下。无价宝易求,有情郎难觅,能得宝玉相知相爱这几载,不枉林妹妹魂归离恨天前来此还泪一场。

�U��k�

人物对话描写在小说里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非常个性的直接描写,给人的感觉是一目了然。红楼梦,是一部将这种对话描写用到极致的代表作。

红楼梦中众多女孩子人物性格非常鲜明,靠得就是个性化的语言描写。曹雪芹非常擅长描写人性,但是更擅长写人物之间的对话。每个人物都好像是出现我们面前一样,非常鲜活。

而且对话的安排有分寸,无论是男主角贾宝玉还是女主角林黛玉,和薛宝钗以及丫头晴雯和袭人,都可以通过几句单纯的对话显示出她们鲜明的个性。

比如这句

“今儿得罪我的事儿小,倘若明天宝姑娘来,贝姑娘来,也得罪了,事情岂不大了”

这话不用分辨就知道是林黛玉的口吻。

而且故事中的悲喜欢乐也能够通过人物的对话,展现得越来越深刻。

最有情趣的是贾宝玉和林黛玉,他们之间经典的台词,多是两个人拌嘴,可以说拌嘴是他们交流感情的一种方式。

今天我们欣赏他们之间的经典的对白,那里面饱含的都是满满的爱。

经典之一,第20回

宝玉去宝钗那里玩,黛玉知道了,很不高兴。宝玉忙哄黛玉

“好好的又生气了?”

黛玉回答“你管我呢,我作践坏了身子,我死,与你何干!”

宝玉说“何苦来,大正月里要死要活的”黛玉说“偏要说死,我这会儿就死,你怕死你长命百岁”

宝玉笑道“要像只管这样闹,我还怕死呢,倒不如死了干净”

黛玉说“正是了,要这样闹不如死了干净”

宝玉忙说“我说自家死了干净,别错听了话赖人”

我们看这是非常亲切的一种手法,黛玉的心是比较孤傲,尤其是嘴尖伶俐,所以她在贾府上下都被认为是小心眼,不被同情,最后导致伤情致死。

其实在这些细微的地方已经暗示的很多了,而宝玉此时的“笑”和“忙”着哄她,两个字,更似乎有千钧之力。

但是这经典的对白还没有完,黛玉还是生气,宝玉紧接着打叠起千百样的款语温言来劝慰她

你这么个明白人,难道连`亲不间疏,先不僭后'也不知道”

面对这样的劝慰,黛玉啐他“我难道叫你疏他?我成了个什么人了呢!我为的是我的心。”

宝玉说“我也为的是我的心,难道你就知道你的心不知道我的心不成。”

黛玉听了低头不语。

正当三月中,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走到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看碰上林黛玉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来了.宝玉放下书,帮林来收拾花。黛玉问"什么书?"宝玉便说道:“不过是《中庸》《大学》。”黛玉笑着要看,宝玉开始不许,后递给了林.林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 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宝玉笑道:“妹妹,你说好不好?"林黛玉笑道:“果然有趣。”宝玉笑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林黛玉听了,不觉带腮连耳通红,登时直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两只似睁非睁的眼,微腮带怒,薄面含嗔,指宝玉道:“你这该死的胡说! 好好的把这*词艳曲弄了来,还学了这些混话来欺负我.我告诉舅舅舅母去。”转身就走.宝玉着了急,向前拦住说道:“好妹妹,千万饶我这一遭,原是我说错了.若有心欺负你,明儿我掉在池子里,教个癞头鼋吞了去, 变个大忘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说的林黛玉嗤的一声笑了,揉着眼睛,一面笑道:“一般也唬的这个调儿,还只管胡说.`呸,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め枪头.'"宝玉听了,笑道:“ 你这个呢?我也告诉去。”林黛玉笑道:“你说你会过目成诵,难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么?”

林黛玉和贾宝玉情窦初开,两情相悦,但又没有场合也不能直接表白出来。是《西厢记》给他们牵线搭桥,让他们凭戏词道出了心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93863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04
下一篇2024-04-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